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激励性评价策略研究综述

激励性评价策略研究综述

激励性评价策略研究综述
激励性评价策略研究综述

一、激励与教学

现代教育评价是一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评价以来,在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和教育评价实践中,对激励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从现代教育评价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在一些方面运用了激励理论。

1.“激励功能”概念的提出【1】

我国在现代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中,参考、借鉴、吸收相关学科有关激励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提出“激励功能”。现代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向上的功效和能力”。“依据设定的评价目标,……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肯定成绩或进步,指出缺点与不足,指明产生的成绩进步或缺点不足的原因,从而激励评价对象主体的意识情感,促使其精神振奋,在提高教育、教学或学习质量的更高层面上,产生……动机,”【2】

2.多指标整体综合激励和全过程激励的思想

目标到达度评价模式,是我国应用很广的评价模式之一。根据这一模式,开展教育评价,首先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更是引导激励评价对象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将目标激励,发展成为多指标群体激励,将局部激励,拓展成为整体综合激励,大大拓宽了目标激励的范围,提高了目标激励的效能。

现代教育评价特别强调过程评价,强调在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使评价对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随时得到激励,从而大大提高激励的功能。

3.自我激励的思想

外界的激励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自我激励更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有效的激励因素;就是外界的激励发挥作用,也需要变为主体的内部动因。现代教育评价特别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的过程。因为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所以评价结果极易被自我认同和接受。良好的自我评价结果,会鼓舞评价对象自己向更高目标前进;不好的评价结果,更会使评价对象自己产生危机感,促使评价对象振奋精神奋勇上进;因而自我评价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二、激励理论运用于小学生评价的意义

激励理论是英文“Theory of Motivation”的意译,是研究激励、激励因素、

激励与行为的关系,以及通过激励激发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一种理

论。【3】激励理论自“激励”一词产生之日起,便成为了古今中外各领域学者研究探讨的中心论题,伴随着深入研究,激励理论也由最初的企业管理的专属名词拓展到了其他领域,比如: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领域,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研究都要围绕激励理论的核心思想去延展。激励的核心就是管理,但激励理论也为这种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指导。目前许多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都是针对企业管理领域的成人而言的,涉及教育领域的并不多。但实际上,激励对于教育而言更为重要,因为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激励则是促使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另外,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管理活动,教育就是让教育者管理好学生,利用激励理论去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激励理论也可以让学生重拾信心,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实验研究中发现: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激励的人,他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 20%-30%,而在受到激励后,他的能力能发挥 80%-90%。激励对于人的潜能的发挥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改中提出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激励性,让学生树立信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方针正是想运用“激励”来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4】

发展性评价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可以说激励理论与学生评价结合是实现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的最佳途径,激励性评价则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有效方式。所谓激励性评价是指评价者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维护学生自尊的基础上,重视发掘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激励性的语言或行动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既有利于引导教师掌握和运用激励理论,也有助于使评价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而这也正是激励理论应用于学生评价的意义之所在。

三、我国中小学学生评价中激励不当现象分析

新课改的提出,使学生评价再次成为改革的重点,其中也明确指出了目前学生评价过分注重甄别与选拔,应注重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去激励学生。理论上,我们的学生评价已经取得了相当显着的成绩,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当我们真正走入中小学校,就不难发现,应试教育仍占主流,学生评价也仍在甄选。我们不能否认很多学校也在按着新课改的思想走,教师积极运用着激励性的评价,然而这种运用大多情况下是机械的,甚至有违中心思想的,有些更是起到了相反的效果,非但没能激励学生,反而成了贬损,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也消除了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学生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要怎么改,我们首先要找到确切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一)评价目的偏离,学生被分数所累,丧失信心与兴趣

什么是评价的目的?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大家都用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正是评价目的的偏离,评价本来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结果却变成了学生们都被分数所累。教师为“分”教,学生为“分”学,于是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没有了,相反变成了一种负担,获得的也不是成功体验,而是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和一次次的挫败感,整天叫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这也无疑是不符合学生评价的初衷与最终的目的的。

(二)评价内容片面,高分低能现象越来越严重

传统的学生评价内容比较片面,关注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就是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或比赛取得的名次,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态度以及情感认知方面的发展却很少有人关注。这样的评价造成的结果就是产生了许多“小书呆子”,这些孩子除学习外的其他能力都很弱甚至没有,于是出现了很多高考状元到了大学生活却还不能自理,这就是评价内容片面所造成的高分低能现象。

(三)评价主体单一,学生主动性丧失

目前的学生评价中,占主体地位的仍是教师。一个学生的好坏,家长、学校甚至于学生本人也只能从教师的评价中知道,这就造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丧失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然而教师对一个学生的了解真的就如此全面吗?当然不是,教师评定一个学生的标准大多都是依据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与日常表现,这是片面的。

(四)评价方式单调,使学生感到成功难于获得

传统的学生评价中,评价方式单调,只重视纸笔测验,考试可以说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方式,于是每次考试的成绩与班级、学年的排名这些量化指标就成为了测试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会造成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

(五)忽视过程,评价对学生欠针对、乏激励

目前学生评价领域越来越重视评价的“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所谓回波效应就是指学生在统一测验中的成绩成为学校管理者实施教师、学生奖惩的惟一依据,如教师工资的提高、荣誉的授予以及学生奖学金等的获得。【6】

这就使得教师一味追求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与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学生思考的过程与努力的过程却被忽略了,这不但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一但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回答问题错误,就会让他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丧失自信心,进而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则主要围绕两方面:一是评价理论虽完备,但实际应用中激励却严重缺失;二是教师对应用于评价中的激励理解偏差,用不得法。评价固然需要激励,但更需要的是恰当的激励,因此,教师学会在评价中正确的运用激励策略正是解决上述不足的关键。

四、小学生激励性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原则就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它是人们在实施策略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教师在学生评价中想恰当的运用激励理论进行“激励性评价”,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尊重性原则

学生评价的评价对象是学生,因此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无论他们处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我们都应赋予他们受尊重的权利,这是最起码的人权。有的学生会说:老师的话有时会损伤我们的自尊心,即使在鼓励我们的时候说的话也比较形式化,感觉很虚假,不真诚;还有的学生说:“老师只看重成绩,成绩不好的学生做什么都是错的,根本不尊重我们,总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每一个学生内心其实都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学生尤其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希望教师能够客观公正的去评价他们,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认为“老师给我指出的错误确实存在,那么我很愿意去努力改正自己”,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在没搞清问题的情况下就把责任归咎于学生身上,这就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很委屈,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也会让他们在自我意识得不到良好调节的情况下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8】

所以,在实施评价时,教师首先要站在尊重学生的视角,客观、真诚的去评价他们,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你的信赖感,获得他们对你的尊重,同时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差异性原则

对于不同的评价对象我们要实施不同的评价,进行不同的激励,这就需要教师遵循差异性原则。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和家庭环境

都不同,所以教师在对其进行激励性评价时,就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所区别,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生”施评。【9】

(三)及时性原则

古人常说:“赏不逾时”,“罚不迁列”,就是说赏罚都要及时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教育评价也是如此,而激励性评价更要遵循这一原则,《学记》有云:当其可时谓时,意思就是要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既不提前,也不延后,而要适时适当,否则激励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激励的有效率为 80%,而延时激励的有效率只有 7%,可见及时的激励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学生,年龄越小则越要重视激励性评价的及时性,当一个学生的课堂问题回答的很好的时候,一定要马上表扬,而不要等到第二天再表扬;当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考试进步了,那么应该马上表扬并鼓励他以增加他的自信;不仅是教师,家长也如此,如果答应孩子完成某件事给奖励,那就一定要及时兑现,如果言而无信,迟迟不兑现诺言,那么激励就没有效果了,而且以后的类似激励也会失灵。所以,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要及时,要善于抓住激励的时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生,对其“闪光点”要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外界激励与行为之间迅速建立联系,以巩固良好的行为方式,加强思想认识。学生获得荣誉和成功之时,是激励的最佳时机。【10】

(四)针对性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的人的特点给予准确真诚的评价;根据学生所做的不同的事对其进行及时的激励性评价。运用针对性原则,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优势与劣势,了解他的“发光点”在哪里,只有这样在评价鼓励学生时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11】相反,如果教师总是用形式化的语言,诸如:你做的很好,不错,你真棒等这些笼统、概括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就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了,这不仅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同时教师也没有提出具体明确的改进建议去帮助学生,可以说是一种无效的评价。

(五)适当性原则

对于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要适度,过之则不及,要客观全面的去评价学生,既不能夸大的表扬或者批评,也不能完全的忽视或者小看,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想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激励性评价当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让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下开阔思维,从而产生更多更好的想法,但凡事都要适度,表扬或批评的过多是

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我国现代教育评价中激励理论的运用[EB/OL].全国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陶西平.教育评价辞[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98 年.

[3]我国现代教育评价中激励理论的运用[EB/OL].全国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黄甫全.谈学生学业质量监[EB/OL].钟启泉.“课程文化”的革命—研究性学习[J].教育研究,2003(5).

[6]李吉会.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J].教育评价,2000(2):23 一 35.

[7]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8]李祖超.教育及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P37.

[9]陈志强.运用激励性评价法促进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2009(14).

[10]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1]曾继耘.由甄别选拔到促进发展: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J].theory and practice ofeducation,2003(10).

激励性评价

点燃希望的明灯 ——浅谈激励性评价的运用 黄塘中心小学郑春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主张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当前,学习压力、学习焦虑正日渐成为困扰学生心理的一大问题;“如何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消除学习焦虑”是每一个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根据我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唤 醒、鼓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下面,结合我的语文教学经历,谈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去点亮学生心中希望的明灯,激励他们去主动积极进取,不断完善发展自我。1、激励性评价是种肯定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当学生回答正确了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会由衷地对他说:“你真棒”、“回答的太好啦”、“有创意,这点连老师都没想到”……当学生写字有了进步,我会及时地加以肯定:注写上“有进步”或画面红旗、画个笑脸、画颗星星。 在我们班级里还设立了这样一个激励性的奖励,班级墙上有棵智慧树,智慧树上结了许多的智慧果.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表现好,回答有创意,学习进步,写字漂亮……就可以得到一个小笑脸.如果学生积累了三个笑脸,就可以把自己的照片贴在智慧树其中的一个智慧果上,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智慧果.当学

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一、激励理论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熟称“内容型激励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它也被称作是“行为型激励理论”。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1 奠瑞的人类人格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面临着动态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人们都是自适应的。它把需求分成了两种类型,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前者与人体基本生理过程的满足感有关,而后者所关注的是情绪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进一步发展了莫瑞的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熏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且这五个层次的顺序,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基本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主导需要。 1.3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因素理论打破了这一假设。他于1959年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保健——激励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不满意,激励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满意度。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促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 行为型激励理论 2.1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2O世纪6O年代末,埃德温·A·洛克和他的同事们花了许多年的时间研究目标对于人类行为和绩效的效果。他们的研究导致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创立并不断地得到验证,提出:指向一共同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效率的主要源泉。他还提出了具体的设置目标的步骤。 2.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对员工受激励程度的大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年与罗森合写),《工

员工激励研究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 2007级 学生姓名:学号:

2010 年 12 月 1 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

文献综述: 员工激励研究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激励,激励问题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而我国才刚刚起步,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结合企业实际的激励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现状,谈我国中小型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形成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1激励概念及其种类 激励是指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有效的调动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朝向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1] 见下方[1]。调动人积极性的各种措施,实际上就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去激发个体行为的动机,使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自觉主动行为的过程。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把激励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2]。机制原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方案和制度的有机组合。 根据激励的内容可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注重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如提高工资、颁发奖金等,精神激励则强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如授予称号、颁发奖状、树立榜样、宣传事迹等[3]。根据激励的性质可以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正激励就是当员工行为符合组织目标时,通过奖励来保持和巩固这种行为的方式,而负激励则是当员工行为背离组织目标时,通过惩罚来抑制这种行为并使其不再发生的方式。根据激励的方式可以分为内激励与外激励,内激励是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外激励是运用外部环境来制约人们的动机以达到强化或者削弱有关行为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意愿。 2激励的国内外研究 2.1激励的国外研究 20 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 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

小学数学鼓励性评语

小学数学鼓励性评语 每到期末给学生写评语时,学生的日常表现、音容笑貌象过电影一样在班主任的脑海中一幕幕地再现出来,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评价。下面是有小学数学鼓励性评语,欢迎参阅。 小学数学鼓励性评语 1. 你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只是课堂上自由散漫,从不完成作业,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老师知道你并不愚笨,只是对学习缺少信心。贪玩占用了你很多时间,爱玩虽不是缺点,可是贪玩却会影响你的进步。希望你在学习上多下点功夫。我相信你定能取得好成绩,你说对吗? 2. 你是一个诚实质朴,善良懂事,值得信任的小女孩,为何总不见你和别人一样有灿烂的笑容,是不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差,失去信心,其实你也很优秀,知道吗?你善解人意,热心帮助有困难得人,你也很勤奋,学习总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只是你的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坚持你的学习态度,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肯定会进步的!相信吗?

3. 记得你跟老师说过自己要学好,当时我夸了你,你是那样的兴奋。尽管你思维不够敏捷,做作业速度慢了些,可你有许多优点:诚实纯朴,乐于助人,热爱集体,遵守纪律,你仍不失一个可爱的学生。好孩子,请记住自己跟老师说的话,只要你肯怒力,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你的,你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欣慰。你有礼貌,爱劳动,讲卫生,发言积极。瞧,老师一连串数出你这么多优点,看来这学期你进步不少,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是你有时仍贪玩,爱调皮同学,作业马虎,纪律松懈,也让老师失望。好孩子,你那么聪明,要是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学习上,谁也比不上你。努力吧,老师期待着你更大的进步! 4. 你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认真学习,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好学生”。整洁的教室有你的一份功劳,如果你能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你将会更棒!努力吧!给父母和老师一个惊喜! 5. 你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个很乖很乖的小男孩。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时,两只小手总是放得平平的。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且热爱公物。在老师的鼓励下,你的发言也积极了。但最近,你染上了个坏习惯,那就是粗心。老师希望你把它扔掉,你能做到吗?做一个让老师更喜欢的学生,努力吧! 6. 虽然,你真是个让老师生气的学生,但是,老师还是发现了潜在你身上的优点:尊敬老师,聪明机灵。你常说自己笨,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 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直接对每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被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

老师的对学生的激励性评语

老师的对学生的激励性评语 你是一个很有修养的学生,对待同学总是谦虚友好,对待学习总是毫不怠慢。你守纪、肯学、积极进取,你为人谨慎,待人诚恳,办事认真,表里一致。你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勤奋、好学、顽强,是你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如果你能在学习上避免浅尝辄止,能深入钻研,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排除干扰,静心学习,相信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突破 的。 1.你活泼乐观,自信心强,尊敬老师,是你的最大优点,作业能按时完成,有强烈的好奇心,可惜的是你上课管不住自己,不守纪律,老师提出问题不经过深思熟虑,只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不爱听同伴的发言,因此问题回答不全面,希望你扬长避短,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学生。 2.勤奋是一把金钥匙,它会帮你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勤奋是艘巨舰,它会载你搏击知识海洋的风浪!希望你能牢牢握住这把钥匙,努力学习,不懈追求,希望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 3.你渴望学习成绩的进步,为此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刻苦努力、奋发图强的求学原则,所有这些努力也最终换来了丰收的喜悦,尽管你的学习成绩还不够理想,但你有坚定的信念。我相信,成功的花朵在汗水的浇灌中会更加鲜艳。 4.你是一个积极要求上进的男孩,从一次次的发言中,流露出迫切要求的愿望,但你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常常让老师有些失望。愿你把美好的理想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做事情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5.你渴望做一个守纪律的学生,但又常常不能约束自己。你渴望为班级争光,但又缺乏勇气与胆量、能力还不够。你渴望学习成绩的进步,但又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请你不要灰心,慢慢来,只有不懈的追求、不断努力,让无数次失败奠定成功的基石,你能得到成功的喜悦!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作者:许学梅嵇东海许方维 摘要:回顾了关于激励的定义,不仅包括国内外对激励的一些典型定义,还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激励的看法。在激励定义的基础之上,叙述了国内外的激励研究,不仅包含了激励的理论研究,还囊括了近几年来国内对激励的实证应用研究。并对激励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朝向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源于需要,始于动机,引起行为和指向目标这几个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员工个体因为自身内在或者外在的需要和动机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需求,随后又由动机支配引导自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个体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活动,借此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这一行为刺激和行为强化了其原来的动机,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二、激励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激励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工作丰富化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Hackman和Oldham的工作特性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理论以及亚当斯(1963)的公平理论等。 西方的一些学者在对上述的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Lawel(1970)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金钱只有在具备下列三种条件下才可以激励员工:第一,金钱的数目本身具有诱惑性;第二,员工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期望的金钱;第三,员工经过努力提高了工作绩效。Bandura(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后来经过修改成为社会认知理论(1986)。Latham(1986)认为,将实验室里的目标设置与工作中的目标设置结合起来,对员工激励更有效果。Greenberg(1986)提出了组织公平原则,回答了关于如何运用公平理论的问题。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同时,西方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对激励的实践应用也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之中。经过整理,对激励的实践应用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员工特质与激励的关系应用研究。Tett(2003)研究表明,员工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和任务。Dweck(1999)认为,目标倾向是反应员工个体差异的稳定变量,与激励方式显著相关。Wiggins(1996)发现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工作的丰富化,神经质的人对他人及工作环境比较敏感,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喜欢自由度比较大的工作。Day,Schleicher等(2002)认为,具有自我控制人格的人适宜做领导的位子,他们解释认为,因为自我控制者们对他人的期望比较敏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可接受性。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给予其不同的任务,符合各自不同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很不错的激励措施。第二是关于工作本身特性与激励的研究。西方的学者认为,单调的工作使我们沮丧和委靡不振,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相反丰富化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有利于我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国内的激励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应用各种激励理论进行广泛地分析与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包括激励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两大部分。 1.激励理论研究。在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上,主要是对国外已有的激励理论进行借鉴以及加以改进,以期适合中国的文化情境。张维迎认为,由于激励机制主要取决于产权和所有制结构,因此企业需要给予经理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肖耀国,赵飞(2007)对激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较为流行的几种激励理论,分析了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以

员工晋升激励方案

员工晋升激励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员工积极主动性,树立其长期为公司服务的意识,增强公司凝聚力,以及对优秀人员的吸引力,特拟定本方案。 第二条公司员工激励计划包括:年终奖、销售提成、晋升(级)、绩效奖、优秀员工奖、出国旅游奖励、项目完成奖、免费进修计划等。 第三条本方案为指导性方案,具体实施依据具体的单项管理办法,但须在本方案原则下执行。 第四条本方案的制订、修改以及单项管理办法的制订均由人力资源部进行。 第五条本方案及单项管理办法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二章激励考核 第六条绩效奖:具体见《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第七条销售提成:仅针对业务部,具体见文件《关于营销部销售提成比例的回复》 第八条晋升(级):具体见《员工异动管理办法》 第九条年终奖:公司其他员工在完成年度目标的情况下,公司根据当年效益发放奖金,但当年12月1日前离职的人员公司不发放该项奖金。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部于每年十二月中旬制订。 第十条优秀员工奖:公司鼓励并表彰员工为公司服务尽责尽力的行为,每年十二月底按一定比例评选公司优秀员工,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员工参选优秀员工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在当年元月一日前进入公司,即服务年限满一年。 2)绩效考核有十个月以上为评为A等。 3)当年功过抵消。 第三章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影响激励的主要因素 首先,员工是否相信他们的努力可以反映到绩效评估中去。对于有些员工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缺少必要的技能,这意味着不管他们多么努力,绩效也不可能很高。或者评估系统的标准是非绩效因素,如忠诚度等,那么努力再多也不一定能得到更高的评价。还有一种可能是员工认为经理不喜欢自己,因此,他觉得不管自己的努力程度如何,在绩效评价上都不会得到高分。这些现象表明,员工激励程度低的一种原因就是员工认为自己的努力不会得到回报。 其次,员工是否相信高绩效评估能带来高报酬。许多员工认为,绩效与报酬之间没有太大关系,原因是公司的报酬不是以绩效为依据。例如,如果薪酬是按资历计算或者对经理的献媚程度,员工就可能认为绩效和报酬之间没有多大关系,因而很难受到激励。因此,公司需要建立科学的、公正的绩效评估制度和体系,并进行宣传贯彻,让全体员工了解。 最后,员工得到的报酬是否是他们希望得到的。一个员工努力工作,希望得到晋升,结果得到的是加薪;或者一个员工希望能做更有乐趣和挑战性的工作,却只得到了几句表

激励理论文献综述

激励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激励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激励原理、激励的范畴、激励的制度安排与途径以及企业的激励文化等方面对当前国内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作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以期有利于对激励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制度安排激励文化 Abstract: the incentive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incentive problem is the cor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cid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incentive theory, incentive category, incentive system arrangement and ways and corporate incentive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incentive theory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ssue. Keywords: content-based incentive process incentive system incentive culture 一、激励理论的研究背景 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 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 2.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

作文鼓励性评语

作文鼓励性评语 篇一:浅谈作文批改中激励性评语的运用 浅谈作文批改中激励性评语的运用 祁县示范小学渠杭静 众所周知,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问题虽出在学生身上,关键还是在教师。我们的老师总是一成不变地使用综合类等第评语,如“优”“良”等,这对于高中起始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学生会为了在下次得到同样的认可而努力,并希望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但是,若干篇一律地使用,就会使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写作水平,并最终导致学生对老师的这类评价视而不见。相反,如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及时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进行充分有效的激励引领和点拨,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快乐,进而在老师精心的呵护和指引下,逐渐进入乐写善写的良性循环。近年来,笔者通过自己对学生写作评价策略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充分运用激励性评语是引导学生走出写作怪圈,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激励性评语的意义 激励性评语就是对学生的作文用激励、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其写作的优点和成绩,对其努力的结果充分地肯定和赞许。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从而促进

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并积极反思和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撰写激励性评语是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教师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的体现,是帮助学生打开写作之门的金钥匙。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自己在学生作文批改中所扮演的角色,努力把激励性评语作为启迪学生心智的法宝。 二、激励性评语在写作批改中的运用 以下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根据针对的内容,我将激励性评语的写法分为五大类别。 1.规范习惯类评语 俗话说“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字无疑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反之,一篇作文如果字迹潦草、模糊不清、任意涂改、难以辨认,那么再好的作文也会大打折扣。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书写习惯一再迁就,以至于他们到了高三以后写出来的东西仍不堪入目。甚至在高考中,这样的卷面也是屡见不鲜。规范和习惯的养成应当从起始年级抓起。规范习惯类评语是指对学生在作文时应注意的规范和应养成的写作习惯采用的评价用语。评价的标准主要针对“预先打草稿”“反复修改?‘字迹潦草”等方面。这类激励性评价如果运用及时而恰当,会对学生良好的写作规范和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有效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当学生在习惯和规范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和缺点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导性评语,如:“相信通过努力你的字会和你的成绩一样棒!字会同你一样

“星级卡”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

辛寨镇中心学校“星级卡”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草案 一、实施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评价和德育评价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激发内在发展动力。 我校在德育建设过程中,尝试了“三好学生”、和各种小明星等评价机制。这些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操作理念,学生的品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在评价的内涵上和形式上重新进行思考与定位,使质性评价富有新的内涵,更具操作性、完整性和实效性。 二、实施理念: 星级卡激励性评价了解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更多地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怀,鼓励更多的学生更好的自我完善;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所提高,达到“双基教育”的培养目标;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每个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从而活泼、幸福地成长。 三、实施口号 储蓄文明,健康成长;储蓄快乐,收获成功。 四、实施目标 1、通过“星级卡”的颁发和“星级少年”的评价,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2、使德育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评价的内容更富生活意义和文化气息,给每个孩子留下童年生活美好快乐的记忆,让评价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

3、使评价内容成为每个孩子努力的目标,通过不断反思自我,不断检查自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每个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从而健康、活泼、幸福、快乐地成长。 五、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星级卡”评价应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和与他人互评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 2、激励性原则。 应强调“宽容学生的失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获得成功”,多元化、多角度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 3、发展性原则。 “星级卡”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在成功后总结经验,从挫折中寻找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能力、人文情感的健康发展。 4、奖罚结合原则。 为了避免学生因赞美、激励而造成自我感觉太好,功利性太强的倾向,克服过度激励所造成学生经不起挫折的负面影响,通过回扣卡片的方式来警示学生的过失,让学生明辨是非,改正错误,从而鞭策学生不断进步。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具备更强的自律意识。 5、全员育人原则。

准确把握激励性评价的多元性原则

准确把握激励性评价的多元性原则 发表时间:2009-04-01T11:06:48.403Z 来源:《新学术论坛》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侯丽芬[导读] 激励性评价的内容、主体、形式、时效应体现多元性原则。 摘要:激励性评价的内容、主体、形式、时效应体现多元性原则。 关键词:评价多元性原则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之一。采用激励性评价,以鼓励为出发点,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忽视激励性评价,往往使学生感到课堂沉闷、压抑,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学生会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激励性评价的内容要体现多元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应注意从单一的评价改变为全方位的评价,既要有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也要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如在“统计”部分的教学中,评价目标不仅是要使学生学会统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学会调查研究。使学生感受分析问题对社会的价值,以及培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另外,还可对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状态与习惯养成进行评价。如发言、合作、质疑等表现。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激励性评价的主体应体现多元性 以往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实施激励性多元评价,教师、学生本人、学生同伴都可成为评价的主体。如在“程序框图”部分的教学中,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相应的程序框图也不一样,可让多位学生同时板演。实施评价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讲解自评,同学间互评,找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找两种画法的异同点,之后由其他同学对比评价,最后教师点评。改变原有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评价关系。这样,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彼此交流热烈,往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激励性评价的形式应体现多元性 (一)自我激励性评价 罗杰斯指出,只有一个人能评价目标实现的程度,这就是学生自己。教师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更易接受,评价的效果会更好。例如,在“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例题部分的教学中,受情境的影响,学生对于投资方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自己的理解,相互之间展开激烈讨论,对每种方案都有了较深的理解,但没有切入本题要害(本题的关键是“选择”,是优中选优的问题)。这时,教师可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之后提出疑问:“你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视自己,进行自我评价。随之教师提出“用什么知识、什么方法分析”进行激励,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 (二)合作激励性评价 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合作与交流,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要求。合作评价能加强交流、促进沟通,获得双赢。还是以“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例题部分的教学为例,学生对选择要求以及三种函数模型都很了解,问题的关键是在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法上。学生交流过后,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以“模型”为标准进行分析,还是以“选择要求”为标准进行分析。这时,教师可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不妨以“模型”为标准进行,让学生谈谈解题思路,然后与“选择要求”的思路进行比较,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让学生感受其烦琐程度,明确前一种思路是走了弯路,悄无声息的评价将学生引入了第二种思路。通过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很容易提出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激励性评价的时效应体现多元性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下“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一)导入新课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等比数列”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情境:张三向李四借一万元钱,李四答应了,但是他有一个条件:张三在一个月内第一天还一元,第二天还两元,第三天还四元,第四天还八元……以此类推。张三每天所还钱数为多少元?你能列举一下吗?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一般都会争着回答。紧接着教师进行问题评价,“这一列数有什么特点?与前面学习的等差数列有什么不同?”这样,不仅引入课题,而且设置了悬念,同时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类比教学作了铺垫。 (二)教学过渡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在从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时,激励性评价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在“指数函数”部分的教学中,在分析完定义后,对如何过渡到分析其图像和性质,教师可通过问题激励来实现。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我们研究函数时,都研究过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定义,表示方法,基本性质”。教师评价“表示方法”实际上突出了函数的解析式和函数的图像,激励学生思考“指数函数的图像是怎样的,它具备函数的基本性质吗?”“你能沿着这样的思路来研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到教学中来。(三)教学小结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一堂课的小结,是这节课的“眼睛”。小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知识与技能方面,如“本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如何应用?”(2)过程与方法方面,如“本课如何解决问题?运用了什么思想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如“本课你发挥得怎么样?掌握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如在“组合”教学的小结中,教师可先放手由学生总结,之后再进行生生评价、师生评价,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首先总结知识,其次提炼思想与方法,最后找出联系,与排列有机结合起来。至此,“排列与组合”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评价的多元性原则,体现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实施激励性评价,需要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和教学艺术,只有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获取成功性学习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的多元性原则。

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赫西奥德 一、激励理论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熟称“内容型激励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它也被称作是“行为型激励理论”。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1 奠瑞的人类人格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面临着动态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人们都是自适应的。它把需求分成了两种类型,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前者与人体基本生理过程的满足感有关,而后者所关注的是情绪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进一步发展了莫瑞的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熏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且这五个层次的顺序,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基本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主导需要。 1.3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因素理论打破了这一假设。他于1959年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保健——激励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不满意,激励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满意度。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促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 行为型激励理论 2.1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2O世纪6O年代末,埃德温·A·洛克和他的同事们花了许多年的时间研究目标对于人类行为和绩效的效果。他们的研究导致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创立并不断地得到验证,提出:指向一共同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效率的主要源泉。他还提出了具体的设置目标的步骤。 2.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对员工受激励程度的大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年与罗森合写),《工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终审稿)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 述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尽快形成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我们自己的激励理论和已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由于开放时间较晚,管理理论和经验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实力是我们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着名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者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不同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马斯洛的观点不免带有机械论的偏颇:他认为需要层系只有单一的逐级上行的机制。同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因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作支撑,信度不高。 耶鲁大学的阿德弗教授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修改为ERG理论,他认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人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就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的外在部分相对应,这是人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需要。第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即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阿德弗继承了马斯洛的层系与逐级上行的概念,但却做了两点重要的修正:一是将马斯洛的满足则上行的运动规律,补充以一条新的挫折下行机制,即当最高层的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下层的情谊需要会在新的水平上重新显现而成为主宰,同样规律也存在于情谊需要及其下层的生存需要之间。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同,ERG理论证实了人的多种需要不是阶梯式的关系,它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大量的研究表明,ERG理论更符合实际,是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把与工作有关的需要分为成就、情谊与权力三类,前两者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社交需要,后者则指想要影响与控制别人的需要。麦克利兰研究指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系列的激发员工成就需要的方法。同时,他还指出,情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一部分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成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因素和工作内容紧紧连在一起称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激励性评语

员工激励性评语 员工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乎企业未来发展命运,目前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那么你知道员工激励性评语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员工激励性评语,欢迎阅读。 员工激励性评语【经典篇】 1. 他工作热情高;人品端正德行优良自身修养较高对待客户诚信;对待工作严谨处处为公司考虑,能够虚心接受同事给予的建议并改正;学习进步较快受到大多数客户的好评 2. XX能够勇于开拓,大胆干事。能够迎难而上,以攻坚破难的勇气和魄力,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有效破解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3. 该员工平时工作仔细认真负责,不但执行力强,且工作配合度也好,有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能主动协助其他同事工作,并且能按时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相关工作!

4. XX能够着眼长远,以战略思维和发展眼光分析客观事物科学判断形势,把握时代要求,总揽发展全局。积极扩大经济总量,努力提升发展质量水平;既抓好当前发展,又加强环境保护,注重资源节约;能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推动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上来。 5. xxx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素养,专业技能或业务水平优秀,为公司利益不计个人得失,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为公司员工树立良好形象并起到带头作用;为公司创造出较好的企业效益或社会效益 6. 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服从整体安排,爱岗敬业,业务知识扎实,业务水平优秀,对待客户诚信;对待工作严谨。 7. 该同事今年工作成绩进步大,工作认真,业务知识扎实,业绩发展迅速,工作态度端正,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能积极完成公司的任务。 8. 此优秀员工工作成绩进步大,悟性较强,能很快适应新的岗位,能随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方法和端正心态,不断反思自己,注重个人成长,能有效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在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