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元素

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化学变化中元素不改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得到加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学习重点

元素的概念。

学习难点

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课前准备

《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导语:我们每天都在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是指什么?我们知道英语单词有很多个,但是组成英语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我们身边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实际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要素只有100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基本要素元素。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什么是元素

提出问题

1.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什么?

讨论交流:在发生化学反应S +O 2=====点燃

SO 2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归纳总结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知识模块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提出问题:元素和原子又是什么关系?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分子、原子、元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二、课后提升 三、家庭作业 《精英新课堂》

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 分点练”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 整合练”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

《名师测控》

完成学生用书的“基

础闯关”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能

力提升”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提

分宝典》中的本课知

第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元素的种类及分布:分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成功之处

本堂课利用教材上的资料和生活实例做成课件,减轻学习知识的压力,激发

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使理性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不足之处时间有限,元素符号又较多,学生一时难以全记住。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1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 & 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 (2)1/1 83611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真题热身】 1.(2011.重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寒冷的干冰 B.清澈的泉水C.清新的空气 D.坚硬的大理石2.(2011.衡阳)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蒸馏水 B.自来水C.海水 D.矿泉水 3.(2011.龙东)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2011.永州)某井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等,该井水属于 ( ) A.纯净物 B.氧化物C.化合物 D.混合物 5.(2011.攀枝花)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气(Cl2) B.氧化氯(ClO2) C.臭氧(O3) D.次氯酸钙[Ca(ClO)2] 6.(2011.泰安)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 A.NaCl B.KOH C.MgO D.Cu 7.(2011.广州)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A.NaOH B.Na2O C.Na2SO4D.Na 8.(2011.鸡西)“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木炭组成。“黑火药“属于 ( ) A.纯净物 B.化合物C.单质D.混合物 9.(2011.南通)从物质分类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属于混合物 B.氮气属于单质 C.甲烷属于化合物 D.干冰属于有机物10.(2011.赤峰)分别向两杯蒸馏水中加入冰块和蔗糖,得到冰水和糖水,从化学组成上分析,它们分别属于( ) A.单质和化合物 B.化合物和化合物 C.化合物和混合物 D.混合物和混合物11.(2011.德阳)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如一些不法生猪饲养户为使商品猪多长瘦肉,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化学式为Cl2H18Cl2N2O).对消费者身体造成了极大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注:由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 物,如H 2O和D 2 O混合后仍为纯净物。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不同角度可见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 物,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机化合物和物质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盐酸、浓硫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合金、过磷酸钙、漂白粉、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 注: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 (2)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注:由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 2O和D 2 O混合后仍未纯净物。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1)金属单质:如Fe、Al、Cu等 (2)非金属单质:如Cl 2、O 2 、S等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不同角度可见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机化合物和物质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5)酸、碱、盐、氧化物 ①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常见的强酸:HClO 4H 2 SO 4 HCl HNO 3 等 常见的弱酸:H 2SO 3 H 3 PO 4 HF H 2 CO 3 CH 3 COOH等 ②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常见强碱:NaOH KOH Ba(OH) 2Ca(OH) 2 等 常见弱碱:NH 3·H 2 O Al(OH) 3 Fe(OH) 3 等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二升初三化学第1次课 授课老师: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1、化学引入(生活常识与化学对接)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第一部分认识化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 2.记忆重点元素符号 教学重点 元素符号与名称的准确对应(技巧的讲授) 教学过程 1.虽然对于化学比较陌生,不清楚化学到底是研究什么,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许多化学现象。先讲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1)食醋除鱼刺(化学符号,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2)食醋除水垢 2.化学与生活联系,生活处处有化学,但是化学究竟是什么,它究竟研究一些什么,回到前面讲的物质之间反应从而引出化学研究的是物质,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研究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创造新物质。 阅读下面的资料深入的理解化学(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化学并非从一开始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化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远古时候,人们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抗争时,发现了火。对火的利用,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铜,又通过炼铜,制得了很多青铜器。再后来,人们又发展到了炼铁,烧瓷,制陶,染布,酿酒等等,但是人们一直都是在使用化学,却对物质变化的本质并没有了解。 直到近代18世纪的时候,出现了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是英国的道尔顿,一位是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他们经过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和分子是极其微小的微观粒子,我们只有借助高精尖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但是通过这两位科学家的结论,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分子是会破裂的,但原子不会,而原子又可重新组成形成新的分子。这个就像我们在堆积木。每个小木块是不会再被切分的,但是小木块组成的图形我们是可以拆开,也可能组合成其他图形的。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说到“补铁、补锌、补钙”,铁、锌、钙,我们在化学上称其为元素,物质就是由元素组成的。但是就像英文单词一样,虽然有成千上万个英文单词,但是却只有26个英文字母,只是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化学物质成千上万,组成它们的元素也只有100多种,这些在我们将来都会细致学习。 我们来看,鸡蛋壳、贝壳、大理石,三个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联系的物质,在化学上它们就有联系,组成它们的元素中都含有钙,而且这种物质在化学上我们称为碳酸钙。同学们有时吃的钙片,也是碳酸钙。 还有,像我们熟悉的,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 O 2),呼出的是~(CO 2 ), 还有我们常喝的水(H 2 O),这些英文符号是我们将来会学到的,从这些符号我们也能看出,它们都含有O,在化学上表示的是氧元素。 可见,相同的组成,也会形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元素,更会相互组合,形成丰富的物质世界。 其实,对于元素的发现和认识,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869年,俄国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很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就是我们书后的附表,我们将来还会对它进入细致的学习,到时候再看这张表就不再像看天书啦~这张小小的表格中蕴涵了丰富的规律,这就是元素周期律。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分类地来学习物质的性质,这样就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分类的思想,在我们化学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留心总结。规律,说白了就是张法,每个人的学习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也能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资料填空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

第 5 讲-常见的化学物质 模块 1 空气与氧气 一、空气中的组成 1.空气中的组成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照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从大到小分别为氮气(78%)、 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注意】 ①以上的数据所指均为体积分数; ②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可能发生变化,但是一般情况下相对稳定。 2.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 (1)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动植物呼吸。 【用途】 ①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②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充氮延长使用寿命、食物充氮防腐); ③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2)氧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助燃性(支持燃烧),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 【用途】 ①医疗保健(供给呼气,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医疗抢救); ②国防工业(现代火箭助燃剂、超音速飞机中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液氧炸弹); ③冶金工业(在冶钢过程中,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的总称) 【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又叫做惰性气体。 【用途】 ①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 ②用作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③用于激光技术; ④氦气可作冷却剂; ⑤氙气可作麻醉剂。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构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考点二、分子 1、| 2、基本性质: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 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考点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 分 子 原 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考点四)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考点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 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 ⑴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 原子 原子核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某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以及原子质量的计算。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3、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乐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原子质量计算。 2、教学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3、[教学过程] 一、原子的构成 1.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1)猜想:原子不能分。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

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 其实,原子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实心的球体,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图 (2)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想一想原子弹的爆炸? 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表1)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收二氧化氮 B、从粗盐制精盐 C、工业上用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 D、二氧化碳溶于水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碘的晶体经加热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 B、铁在温度1535℃时变成铁水 C、焦炭跟氧化铁混合经高温加热最后有铁水生成 D、蒸气锅炉爆炸 3、下列是描写事物的一些诗句,其中可能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为床,金做马(引自《红楼梦》) B、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引自《红楼梦》)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引自明朝—于谦词) D、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引自毛泽东诗词) 4、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牛奶变酸 C、铜器生锈 D、木柴燃烧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淇淋融化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钢铁生锈 6、当你在复印社复印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物质 D、臭氧与氧气完全相同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汽油挥发 C、食物腐烂 D、湿衣服凉干 E、石蜡熔化 F、点燃煤气 G、弯曲电线 H、剩饭变馊 I、高梁酿酒 J、灯泡发光 K、瓦斯爆炸 L、空调制冷 M、火山爆发 N、酸雨形成 O、苹果腐烂 P、露水消失 Q、海水晒盐 8、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九年级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

九年级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 一、熟记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 2氢气 O 2氧气 N 2氮气CI 2氯气He 氦气Ne 氖气Ar 氩气 C 碳 P 磷 S 硫 Fe 铁 Cu 铜 Hg 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 H 2O 水H 2O 2 过氧化氢(双氧水)CO 2二氧化碳 CO 一氧化碳 SO 2二氧化硫 SO 3三氧化硫 P 2O 5五氧化二磷 Fe 2O 3三氧化二铁(氧化铁) Fe 3O 4四氧化三铁 CaO 氧化钙 MgO 氧化镁 CuO 氧化铜 ZnO 氧化锌 FeO 氧化亚铁 MnO 2二氧化锰 Na 2O 氧化钠 (2)酸: HCl 盐酸 H 2SO 4硫酸 HNO 3硝酸 H 3PO 4磷酸 H 2CO 3碳酸 H 2SO 3亚硫酸 CH 3COOH 醋酸(有机酸) (3)碱: NaOH 氢氧化钠 KOH 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 Cu(OH)2氢氧化铜 Fe(OH)3氢氧化铁 Fe(OH)2氢氧化亚 铁 Al(OH)3氢氧化铝 Mg(OH)2氢氧化镁 氨水NH 3·H 2O (4)盐: NaCl 氯化钠 Na 2CO 3碳酸钠 ZnCl 2氯化锌 CaCl 2氯化钙 KCl 氯化钾 Na 2SO 4硫酸钠 CuSO 4硫酸铜 AgCl 氯化银 FeCl 3氯化铁 FeCl 2氯化亚铁 AlCl 3氯化铝 FeSO 4 硫酸亚铁 Fe 2(SO 4)3硫酸铁 ZnSO 4硫酸锌 CaCO 3碳酸钙 BaCl 2氯化钡 BaSO 4硫酸钡 KClO 3氯酸钾 KMnO 4高锰酸钾 K 2MnO 4锰酸钾 KNO 3硝酸钾 Cu(NO 3)2硝酸铜 Hg(NO 3)2硝酸汞 NH 4Cl 氯化铵 NH 4NO 3硝酸铵 (NH 4)2SO 4硫酸铵 NH 4HCO 3碳酸氢铵 NaHCO 3碳酸氢钠 Cu 2(OH)2CO 3碱式碳酸铜 NaNO 2亚硝酸钠 (5)有机物: CH 4甲烷 C 2H 5OH 乙醇(酒精) CH 3OH 甲醇 CH 3COOH 乙酸(醋酸)CO(NH 2)2尿素

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

一、知识概述 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含义; 3、掌握一些简单化学式的写法; 4、掌握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5、理解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化学式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它是对物质组成情况的真实反应,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 物质名称所含的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化学式 铁Fe 聚集Fe 氧化铝Al、O 2∶3 Al2O3 二氧化碳C、O 1∶2 CO2 五氧化二磷P、O 2∶5 P2O5 氯化镁Mg2+、Cl-1∶2 MgCl2 碳酸钙Ca2+、CO32- 1∶1 CaCO3 由上表可以看出,物质的组成不同,物质的化学式也不同,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注意: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每一种纯净物都有一个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混合物没有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也是该物质的分子式,如“CO2”既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又是二氧化碳的分子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它能表示物质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意义,具体见下表。 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 的1个分子(又叫分子式) 表示1个水分子 表示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所含元素的 原子个数 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 和2个氢原子 (二)化学式的书写 1、化合价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总是一定的。通过实验可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又因为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所以元素之间相互化合形成某种化合物时,其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之间是一个确定的简单整数比,其中的一定数目正好反映了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 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因此,通常称为元素的化合价,而不是原子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某些元素的原子集合体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所起的作用和一个原子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含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该物质的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A. 一定是化学变化 B. 一定是物理变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 释正确的是()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赢了一 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易挥发 B. 具有可燃性 C. 熔点?114℃、沸点78℃ D. 具有特殊香味 4.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 发出强白光 B. 放出大量的热 C. 镁条减少 D. 有白色固体生成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降雨 B. 水分蒸发 C. 煤的分解 D. 药品研碎 6.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 是 A. 制作石器 B. 烧制陶瓷 C. 粮食酿酒 D. 使用火药 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还原性 B. 状态 C. 硬度 D. 导电性 8.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容易分解而成为白色的硫酸铜,工业上精炼铜、 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 物理性质 B. 化学性质 C. 制法 D. 用途 9.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金刚石切玻璃 B. 氢气冶炼金属 C. 天然气作燃料 D. 稀硫酸除铁锈 10.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金属铜能导电 C. 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11.太和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著名的汉族小吃,也是面食代表之一。下列制作板面过程 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擀面 B. 切条 C. 扯面 D. 煮面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铜用于制作导线 B.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C. 天然气用作燃料 D. 氧气用于气焊 13.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白菜腐烂 B. 煤气燃烧 C. 轮胎爆炸 D. 牛奶变酸

九年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 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 H 2 O KMnO 4↘↓↑↗CO、CO 2 ↗SO2 H2SO4 H 2O 2→→P2O5 + Mg Al Zn Fe→ H2→H2O ↘MgO HCl KClO 3↗↓↘Al 2 O 3 Fe 3 O 4 2、碳与碳的化合物 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 CO2↗ Na2SO4 → BaSO4↓(白)NaOH → Na2CO3 → CaCO3↓(白) (变质)↘ NaCl → AgCl↓(白)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 ↙↗―――――――↘↖ CaCO3→CaO→Ca(OH)2→CaCl2 ↖CO2↙

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 ↗BaCl 2 → BaSO 4↓(白) BaO → Ba(OH)2 ↗ ↘ + CuS O 4 ↘Cu(OH)2↓(蓝) 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CuO ↗ CO 2 ↙ ↘ Ca(HCO 3)2 → CaCO 3→CaO CuSO 4.5H 2O →CuSO 4→ Cu ↘ H 2O ↗Na 2CO 3 ↗ NH 3 → NH 3.H 2O NaHCO 3 →CO 2 NH 4HCO 3 → H 2O ↘H 2O → H 2CO 3 ↘ CO 2 → H 2CO 3 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 ↗ZnSO 4↖ ↗ AlCl 3↖ Zn → ZnO Al → Al 2O 3 ↘ZnCl 2↙ ↘Al 2(SO 4)3↙ Fe Al ↗MgCl 2↖ ↙﹉﹉﹉﹉↗ CuCl 2↘↖ Mg → MgO Cu ←→CuO Cu(OH)2 ↘MgSO 4↙ ↖____↘ CuSO 4↗↙ Fe Al ↙ FeCl 3 ↖ C CO H 2 Mg Al ↗FeSO 4 Fe(OH)3 Fe 2O 3 ←――――→ Fe ↖Fe 2(SO 4)3↙ O 2 H 2O ↘ FeCl 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 CO 2 CO C 或O 2 O 2 H 2O H 2O 2 Al 2O 3 AlCl 3 Al CuO CuSO 4 Cu ⑴ ⑵ ⑶ ⑷

九年级化学上册高频考点专训教案原子的构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专题训练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资源分析 ★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P68—P69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2.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3.投影片:附表1、附表2。 ★课时建议 1课时。 ★ 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常见物质的主要用途

九年级常见物质的主要用途(或危害) 1. 引起“白色污染”的物质:塑料制品 2. 燃烧煤、石油等产生的导致酸雨形成的物质: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 3. 用于急救危重病人、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助燃性气体: 氧气(O2) 4. 可用作食品保护气、医疗手术的气体:氮气(N2) 5. 可用作食品保护气、填充探空气球气球、做放电管、制霓虹灯: 稀有气体(氦气) 6. 用于灭火、制造舞台云雾、人工降雨、光合作用反应物之一、造 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温室肥料:二氧化碳(CO2) 7. 最轻的气体、最清洁的能源:氢气(H2) 8.俗称:天然气、沼气。“西气东输”中“气”的主要成分、经常造 成煤矿爆炸事故的瓦斯气成分、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CH4) 9. 工业炼铁气体、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CO 10. 用作除去铁锈、制造药物、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盐酸(HCl) 11. 用于干燥气体的酸:浓硫酸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金属表面除锈的酸:硫酸(H2SO4)

12.俗称:大理石、石灰石。作建筑材料的盐、大理石鸡蛋壳主要成分、可以调节胃酸过多、治疗胃病的一种盐:碳酸钙(CaCO3)13. 俗称:纯碱、苏打。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做馒头时除 去生成的酸并能使馒头疏松多孔的一种碱性物质:碳酸钠 (Na2CO3) 14.俗称:小苏打。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治疗胃酸 过多,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 15. 俗称:消石灰、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制取农药波尔多液、制漂白粉、建筑材料的一种碱:熟石灰[Ca(OH)2] 16. 用作游泳池消毒、可制取农药波尔多液的一种盐: 硫酸铜(CuSO4) 17. 作为食品中的干燥剂:氧化钙(CaO) 作为食品中的除氧剂:铁粉(Fe) 18. 能出去冰箱中异味、除去污水中有色物质起吸附作用的物质: 活性炭(C) 19. 最常用的溶剂:水(H2O) 20. 厨房可调味和腌制食品、制造生理盐水农业选种融雪剂的物质:氯化钠(NaCl) 21. 厨房中酸性调味料:食醋 22. 医疗上用于检查和治疗胃病的一种盐—钡餐:硫酸钡(BaSO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练习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课题1、分子和原子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H2O)、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氧化汞(HgO)等由分子构成。金属(如Fe、Hg、Mg等)、金刚石、石墨、硅(Si)、稀有气体(He、Ne、Ar)由原子构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由离子构成。NaCl由Na+和Cl-构成。CuSO4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SO42-)构成。 2、分子的特征:①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不管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的分子都在不停运动。把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无色)的A烧杯和盛有浓氨水的B烧杯用大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氨分子从 A烧杯运动到 B烧杯形成氨水是酚酞溶液变红。 ③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时变大,遇冷时变小。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气体受热膨胀或被压缩)一般也是因为分子间间隔改变,而分子本身的大小、体积、分子数目都不改变。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概念: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其中的最小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而不是说分子的质量、体积最小) 例如: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对于由原子或离子的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其原子或离子保持,如汞(Hg)的化学性质由汞原子保持。氯化钠(NaCl)的化学性质由钠离子、氯离子保持(填离子符号)。 ②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 4、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H2O)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CO2)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氨分子(NH3)是由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H2O2)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5、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分子生成或是说分子的种类改变(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都不变。 6、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中含有一种分子分子,纯净物的组成、性质固定。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分子,混合物的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或是说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 如: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氢气(H2)在氯气(Cl2)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这个化学反应: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在加热氧化汞(HgO)粉末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汞,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 7、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这里的最小粒子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再分。 课题2、原子的结构 1、原子构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3、在原子中:①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原子序数 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③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无中子)

最新人教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水的沸腾; 将蓝色块状的胆矾磨成粉末;汽油、酒 精挥发;铁水铸成 木柴燃烧; 铁的生锈;往石灰 石中加盐酸有气体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融化物理变化同时 蜡烛燃烧化学变化发生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的,如一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二)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物理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物理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例题、习题附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前预习】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 物质不易被压缩。 【课堂练习】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 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 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 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 5.纯净物是由(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 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 【课后测试】 一、填空题 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这是因为。 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 由此可说明; 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 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 , 这是由于 ; 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 10.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 三、简答题 11.如右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 (1)用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 滤纸条酚酞试剂棉花现象 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制1:2体积比的酒精溶液时,分工为:甲同学量取50mL酒精,乙同学量取100mL水,丙同学将两份液体充分混合并量出所得液体的体积为146mL。对此,甲同学认为可能有人少量了液体,乙同学认为可能在读数时有误差,丙同学则认为三人用的量筒可能有质量问题。 对此,你的评价是: 四、探究题 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 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哪一 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 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11课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课前预习】?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如金刚石由(填分子、原子、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由构成的,水是由构成的。 2.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D.①②④ 3.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因为固体物质分子间的空隙较小,所以水结成冰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小了() (2)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 (3)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 (4)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5.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最新九年级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鲁教版物质组成的表示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 、FeO B 、Fe 2O 3 C 、Fe 3O 4 D 、FeS 2、在H 2、H 2O 、H 2SO 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 A .2个氢原子 B .一个氢分子 C .二个氢元素 D .氢元素 3、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2∶1 B.1∶ 2 C.63∶4 D.3∶ 8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C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D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反应里都能生成新的分子和原子 6、血红蛋白是个大分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8000,已知其中含铁元素为0. 33%,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的铁原子个数约为( ) A .5 B .4 C .3 D .2 7、某牌子的天然矿泉水的成分有:钠46. 31mg/l ,钙35. 11mg/l ,碘0. 05mg/l 等,问多少瓶350ml 矿泉水?含有0.243g 的钠( ) A .10瓶 B .9瓶 C .20瓶 D .15瓶 8、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A.(40+16+1)?2 B.40+(16+1) ?2 C.40+16+1?2 D.40 (16+1) ?2 9、我国推广食用的碘盐为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 3),

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 .59. 3% B .69. 8% C .64. 1% D .68. 5% 10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而无宏观意义的是( ) A .H B .N 2 C .CO 2 D .2H 2O 11、下列物质中属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 .纯净空气 C .冰水混合物 D .干冰与冰的混合物 12、市售的“脑黄金”(DHA)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 35H 51COOH ,则该物质属于(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6、下列四种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 A.NH 4Cl B.CO(NH 2)2 C.NH 4HCO 3 D.(NH 4)2SO 4 17、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其分子式为H 2O 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过氧化氢由1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C.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 D 过氧化氢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2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标有圆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NH 3 KNO 3 B .CO 2 Na 2CO 3 C .H 2SO 4 SO 3 D . H 2SO 3 Na 2SO 3 21、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化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