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

(1)原始调查资料

(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

(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

1、统计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调查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本或费用,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政府的统计需求包括:

(1)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

(2)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

(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

(4)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

(5)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统计数据

(6)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7)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

(8)全面系统的金融数据

(9)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的统计数

3、政府、部门、企业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政府综合统计对政府部门专项统计在统计业务上实施统计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统计根据政府综合统计所确定的统计指标、统计调查方法以及自身管理所需要的指标等要求组织部门统计工作,向政府综合统计上报规定的统计资料。企业统计的根本任务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在指标、台账和报表设计上要符合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相关规定。

4、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5、基本单位按作用和性质分为: (1)法人单位 (2)产业活动单位

6、法人单位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7、法人单位包括:(1)企业法人(2)事业单位法人(3)机关法人(4)社会团体法人(5)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

8、产业活动单位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两者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法人单位有单产业法人单位与多产业法人单位之分。

●掌握业务核算资料是认定产业活动单位的重要依据。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使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单位代码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其本身没有任何含义,不反映单位的行业类别、隶属关系等任何标识。

●统计用区划代码的第一段为6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第二段为 3位数字,表示街道、镇和乡;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我国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基本单位。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分20 个门类。

●在具体划分一个单位的行业属性时,按主要活动确定其行业性质。

9、《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内容:

(1)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2)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3)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统计上划分城乡是以居委会和村委会为基本单位,以国家批准的市辖区、县级市、县和街道、镇、乡的行政区划为对象。

●《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将全部企业划分为三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统计上大中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

10、大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各项条件的下线指标:

(1)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0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0 万元及以上

(2)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30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0 万元及以上

(3)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从业人员800 人及以上、销售额15000 万元及以上

●《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中,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非公有经济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

11、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的总体。

●综合表指标具有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基层表的各项指标间应彼此衔接,以便对现象的相互联系从整体上进行了解,也便于使指标间相互核对、相互验证,提高原始数据质量。调查周期短的,指标数量应少一些,指标分组宜粗一些;调查周期长的,指标数量可以多一些,分组可以细一些。

14:统计调查表的一般格式:

(1)左上角为填报单位的标记,中间是表名和报告期别,右上角为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志;

(2)表的左面为主栏,右面为宾栏;

(3)表的下面是统计责任标志。

15、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志包括:

(1)表号 (2)制表机关 (3)批准机关 (4)批准或备案文号

第三章国民经济核算

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三个构成部分:(1)基本核算表(2)国民经济账户(3)附属表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

2、常住单位:是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常住单位包括我国驻外使馆,外商对内的投资企业。不包括外国驻我国使领馆、我国对外投资企业。

3、服务与货物的主要区别:如果和其投入物相比,产出没有实物形态的根本改变,没有使用价值的根本改变,那么就可以说该产出是服务。

4、最终产品:是指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

5、生产范围包括的三个部分:

(1)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

(2)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3)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都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

6、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的价值,减去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

●生产者价格不包括货物离开生产单位后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等于生产者价格加上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再加上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

7、机构单位的基本特点:

(1)有权独立拥有货物和资产,能够与其他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所有权;(2)能够作出直接负有法律责任的经济决定和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

(3)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负债、其他义务或未来的承诺,并能签订契约;

(4)能够编制出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一套在经济和法律上有意义的完整账户。

●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住户,一类是法人单位。

8、常住机构单位分为的四大机构部门:

(1)非金融企业部门

(2)金融机构部门

(3)政府部门

(4)住户部门

●权责发生制原则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而不是在相应的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

9、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10、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1)生产法(2)收入法(3)支出法

12、生产法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3、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工业总产出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非营利性单位总产出等于经营性业务支出加虚拟折旧。

14、中间投入: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中间投入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消耗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得到的增加值叫做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

15、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16、收入法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17、劳动者报酬的实物性收入与中间消耗的区别:生产单位提供的货物或服务,可以满足劳动者在闲暇时间里的需要,并可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同时,其他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这部分货物和服务就属于劳动者的实物收入。生产单位为了生产能正常进行,为劳动者购买的货物和提供的服务,如工作服装、差旅费等,属于中间投入。

18、营业盈余:是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19、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20、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21、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最终消费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包括居民住户购买的建房用建筑材料,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

22、资本形成总额包括:(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存货增加

●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

●支出法核算中,货物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

23、不变价生产核算方法的种类:(1)基年价格估价法(2)价格指数缩减法(3)物量指数外推法

●缩减法分为双缩法和单缩法。物量指数外推法分为双外推法和单外推法。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24、国民总收入的计算公式:国民总收入(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贷方减借方的差额

25、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去向,是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领域(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与国际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的主要方法之一。

●投入产出表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细化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26、投入产出表中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

(1)总投入=总产出

(2)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单个部门的总投入也等于其总产出,但单个部门的增加值一般不等于其最终产品。

27、资金流量核算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

(1)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支付劳动者报酬+收到劳动者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财产收入+收到的财产收入

(2)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3)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

(4)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5)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财产收入产生于各种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包括资金借贷产生的利息,股票买卖产生的红利,土地等资产出租形成的租金,专利、商誉等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产生的使用费等。

28、初次分配总收入:是指生产活动形成的收入在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所有者及政府之间的分配。

●初次分配总收入包括劳动力报酬、土地租金、资本收入(利息收入、股本红利或未分配利润)、政府征收的生产税或支付的生产补贴。

●经常转移包括除资本转移之外的所有转移,其形式有收入税、社会保险付款、社会补助和其他经常转移。

29、国际收支核算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

(1)经常账户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2)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

(3)储备资产差额=货币黄金差额+特别提款权差额+外汇储备差额+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差额+其他债权差额

(4)净误差与遗漏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差额)

30、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包括:(1)货物(2)服务(3)收益(4)经常转移

●货物的出口记贷方,进口记借方。

●服务的贷方表示我国对外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借方表示我国接受境外提供服务的支出。

●收益的贷方表示我国获得的收益,借方表示我国对外支付的收益。

●经常转移包括侨汇、无偿捐赠、赔偿等,贷方表示我国从国外获得的无偿转移,借方表示我国向国外提供的无偿转移。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借方表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贷方表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31、资产负债核算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1)非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国内负债+国外负债+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

(2)非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

(3)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

(4)负债=国内负债+国外负债

(5)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第四章国民经济行业统计

一、农业统计

1、农业包括的行业大类:(1)种植业 (2)林业 (3)牧业 (4)渔业 (5)农林牧渔服务业

●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2、林业包括:(1)造林 (2)育林(3)护林(4)森林采伐和更新(5)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

3、渔业包括:(1)水产捕捞业 (2)水产养殖业

4、农林牧渔服务业:是指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

5、农户: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乡镇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

6、现行统计方法所指的农村居民包括:

(1)纯农业户

(2)农业兼业户

(3)农村中经营二三产业的非农户中的常住人口

(4)主要收入带回农村家中的在外务工人员

(5)生活与农村家庭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和退休人员

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

8、农产品产量指标包括:

(1)粮食产量(包括薯类、豆类)

(2)油料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等,不包括大豆、木本油料、野生油料)

(3)水产品产量(指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天然生长的水产品的捕捞量,不包括淡水生植物)

(4)猪牛羊肉产量

(5)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

●耕地面积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当年的休闲地 (轮歇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树、茶树、果树和其他林木的土地、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面积。不包括属于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或人工草地面积等。

●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因遭灾重新改种和补种的农作物面积也包括在内。 9、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分为: (1)整劳动力:男18—50 周岁;女18—45 周岁 (2)半劳动力:男16—17 周岁、51—60 周岁;女16—17 周岁、46—55 周岁

●虽然在劳动年龄之内,但已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不应算为劳动力;超过劳动年龄,但能经常参加劳动,计入半劳动力数内。

●农业统计中,对没有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没有统计基础的统计调查单位,由地方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直接组织调查,取得统计资料。

10、农业统计采用的调查方法:

(1)全面调查(如耕地面积统计)

(2)抽样调查(如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

(3)重点调查

第五章专业统计

一、能源统计

1、一次能源包括: (1)原煤 (2)原油 (3)油页岩 (4)天然气 (5)核燃料 (6)植物燃料 (7)水能(8)风能 (9)太阳能 (10)地热能 (11)海洋能 (12)潮汐能

2、能源按使用性质划分为: (1)燃料性能源 (2)非燃料性能源

3、能源按形成和再生性划分: (1)再生能源 (2)非再生能源

●工业用水、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工作物质称为耗能工质。

4、能源折标准煤系数的计算公式: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标准煤热值

5、能源购进量的两种情况:

(1)能源经销企业用于销售的能源购进数量

(2)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能源购进数量

6、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的条件:

(3)办理完入库手续

●能源购进量核算应遵循“谁购进、谁统计”的原则。

7、能源消费分为:(1)加工转换消费 (2)终端消费

8、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1)谁消费、谁统计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3)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4)耗能工质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

●企业自产的能源,凡作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消费量要统计,如煤矿用原煤生产洗煤,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煤气,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如炼油厂用原油生产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产其他产品,如果燃料油不计算产量,作为中间产品的燃料油也不计算消费量。

9、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包括: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能源;

(2)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实验等方面的能源;

(3)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4)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5)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10、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不包括:

(1)由仓库发到车间,但在报告期最后一天没有消费的能源;

(2)回收利用的余热、余能;

(3)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

(4)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

11、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包括: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

(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

(3)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能源;

(4)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用的能源;

(5)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行的各种修理过程中使用的能源;

(6)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

●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其消费的成品油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也不能包括在车辆用油中,而应计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 12、用作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和用作原材料的能源的区别:用作加工转换,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还是能源;用作原材料,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是能源范畴以外的产品。

●在计算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时,需要将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和产出量分别折算为标准燃料计算。

●根据生产活动的性质,综合能源消费量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企业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扣除加工转换产出的二次能源后的实际能源消费量。

13、能源库存量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质分为:

(1)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

(2)经销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

(3)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

14、能源库存量的核算原则:

(1)时点性原则

(2)实际数量原则

(3)验收合格、办理入库手续为准

(4)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和能源经销企业的库存按照能源的所有权原则统计;能源使用企业的库存按照能源的使用权原则统计;建筑业库存按照“谁管理、谁统计”的原则统计。

15、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包括:

(1)本企业生产的,报告期内经检验合格入库的产品;

(4)尚未拨出的带料加工产品;

(5)产品入库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但未办理退库手续的产品;

(6)盘点中的账外产品。

16、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不包括:

(1)未验收入库的产品;

(2)已销售并按规定办理完各种手续,但尚未提货、发货的产品;

(3)代外单位保管的产品;

(4)盘亏的产品。

17、能源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包括:

(1)购进的、经验收办理完入库手续的商品;

(2)寄存在外单位的商品;

(3)已销售,但没有办理完货款结算手续、承运手续的商品;

(4)设在外地的仓库和中转仓库中的商品;

(5)盘点中的账外商品。

18、能源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不包括:

(1)未验收入库的商品;

(2)已销售并按规定办理完各种手续,但尚未提货、发货的商品;

(3)代外单位保管的商品;

(4)盘亏的商品。

19、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包括:

(1)凡是本单位有权支配的,不论来源和存放地点;

(2)在统计时点上未投入消费的,包括车间已领取但未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的; (3)外单位来料加工或自外单位借入,在报告期末未消费的;

(4)已决定外调,但未办理出库手续的;

(5)委托外单位代保管的;

(6)不属于正常周转库存的超出积压或特准储备、战略储备;

(7)盘点时查出属于账外的。

20、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不包括:

(1)已拨交外单位委托加工的;

(2)已外调并已办理出库手续的;

(3)供货单位错发到本单位的;

(4)代外单位保管的;

(5)已查实确属损失或丢失的;

(6)已付货款,但还在运输途中的;

(7)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或尚未办完验收入库手续的。

21、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22、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2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计算公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

第六章城乡住户调查与价格统计

●城乡住户调查是以城乡住户为研究对象的统计活动。

1、价格统计包括:(1)生产价格统计 (2)消费价格统计

●城镇住户调查的统计调查单位为城镇住户。

(2)户口在调查区域的常住农业户

(3)户口在外地,居住在调查区域半年以上的非农业户

(4)户口在外地,居住在调查区域半年以上的农业户

●城镇住户调查包括单身户和一些具有固定住宅的流动人口。

●住户调查的“住户”是比家庭内涵更加丰富的概念,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家庭。3、城镇住户调查的主要内容:

(1)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2)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3)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支

(4)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

(5)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

4、城镇居民家庭成员的婚姻状况包括: (1)未婚 (2)有配偶 (3)离婚 (4)丧偶 (5)其他

5、城镇居民家庭期初(期末)手存现金:是指调查户家庭全部成员期初(期末) 所有的全部人民币和外币折合成人民币的手存现金。

●城镇居民家庭手存现金包括家庭成员为亲友购商品的各种暂付款,但不包括家庭成员手中不属于其所有的各种暂收款,如亲友委托家庭成员代购商品所交给的现金。

●手存现金是住户调查中的重要指标,是计算货币流通量、家庭金融资产、反映货币购买力的重要依据,通过清查手存现金,可以检查记账质量,防止漏记、多记现象的发生。

●城镇居民家庭手存现金包括家庭成员为亲友购商品的各种暂付款,但不包括家庭成员手中不属于其所有的各种暂收款,如亲友委托家庭成员代购商品所交给的现金。

●手存现金是住户调查中的重要指标,是计算货币流通量、家庭金融资产、反映货币购买力的重要依据,通过清查手存现金,可以检查记账质量,防止漏记、多记现象的发生。

9、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类别分为: (1)食品 (2)衣着 (3)居住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医疗保健 (6)交通和通信 (7)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8)其他商品和服务

●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不同,其特点在于其劳动过程和消费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统一。

●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包括本人单位以各种形式提供给个人生活消费物品 (包括购物券、消费卡等)及服务。

10、国家城镇住户调查采用的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1)按照城镇规模将全国所有省(区、市)的城镇分为三层:大中城市、县级市、县城(镇)。

(2)按各层人口占全省(区、市)人口的比例来分配每层的样本量。

(3)按城镇就业者年人均工资从高到低排队,依次计算各城镇人口累计数,然后根据样本量的大小随机起点等距抽取所需数量的调查城镇。

●国家城镇住户调查的样本量为65400 户,每年轮换1/3。

●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每月填报,年末一次性上报。

●参加全国汇总的调查市、县,每三年由国家统计局统一进行调整修订。

●全国及省级调查资料全部采用超级加权汇总方式,定期生成全国或省级综合资料。是指居住在市区或县级市城关镇社区(居委会)内的常住人口数除以该类城镇调查户的平均家庭规模。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按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1)财务会计 (2)管理会计

3、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 (2)监督

4、会计核算从内容看包括:

(1)记账、算账、报账 (2)预测、分析、考核

5、会计监督从时间看包括:

(1)事前监督 (2)事中监督 (3)事后监督

6、企业会计的目标:

(1)向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7、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

(1)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单位和个人

(2)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

(3)进行宏观管理的国家综合部门

重点: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

重点:典型的现代会计是企业会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工业企业会计。

8、资本循环: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的资本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储备资本、生产资本、成品资本等不同的存在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本形态,这种运动过程称为资本的循环。

9、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重点: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重点:如果判断企业不能持续经营下去,则持续经营前提就不再适用。

10、企业会计期间分为:(1)年度 (2)中期

(1)实物量度 (2)劳动量度 (3)货币量度

重点: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重点: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1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重点: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重点: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13、可比性的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重点: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点:在会计实务中,重要性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1)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 (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3)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4)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

重点:会计信息的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传递是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

重点:在历史成本计算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重点: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可回收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15、会计计量属性包括: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公允价值

重点:对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1)资产 (2)负债 (3)所有者权益

(4)收入 (5)费用 (6)利润

重点:资产主要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17、资产按流动性不同分为:(1)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

18、非流动资产包括: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 (3)长期应收款

(4)长期股权投资 (5)投资性房地产 (6)固定资产

(7)无形资产 (8)长期待摊费用

重点: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19、负债按流动性不同分为:(1)流动负债 (2)非流动负债

20、流动负债包括:

(1)短期借款 (2)交易性金融负债 (3)应付及预收款项

(4)应付职工薪酬 (5)应交税费

21、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留存收益

23、留存收益包括:(1)计提的盈余公积 (2)未分配利润

2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5、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

(1)销售商品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6、收入的确认除应符合定义外还应同时符合的条件: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27、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8、工业企业费用按经济用途不同分为:

(1)生产成本 (2)期间费用

29、生产成本包括: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

30、期间费用包括:

(1)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

31、在利润表中企业的利润分为:

(1)营业利润 (2)利润总额 (3)净利润

32、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

33、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交纳所得税前的全部利润,它等于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34、净利润:是指企业在交纳所得税后可供所有者支配的利润,它等于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

35、静态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重点:基本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36、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37、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动态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重点:企业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无论引起会计要素发生怎样的增减变动,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有些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仅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而且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保持不变。

38、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会计报告

重点: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是会计要素,一般标准是会计假设和确认原则。

39、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把账簿记录加工成财务指标体系,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

40、会计核算的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报表

41、复式记账:是指对于每一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重点: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依据,利用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方法,将经济业务分门别类的登记到账簿中去。

42、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实账面数额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43、我国会计法律体系的构成:

(1)会计法律 (2)会计行政法规

(3)部门会计规章 (4)会计规范性文件

重点:我国第一部《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通过,1985年5月1日实施。现行《会计法》于1999年修订。

44、《会计法》的主要内容:

(1)总则 (2)会计核算

(3)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 (4)会计监督

(5)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6)法律责任

45、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1)基本准则 (2)具体准则 (3)应用指南

重点:基本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具体准则是企业对具体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必须遵循的具体规范和要求。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

1、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原则:

(1)要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

(2)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会计科目的名称含义要确切,内涵要清楚,外延要明确

重点:总分类科目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重点:当有的总分类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较多时,可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增设二级科目。

重点: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而设置的,确定什么会计科目就相应设置什么账户。

2、账户结构包括的项目:

(1)日期 (2)凭证号 (3)摘要 (4)金额

3、通过账户记录可以提供的会计核算指标:

(1)期初余额 (2)本期增加发生额

(3)本期减少发生额 (4)期末余额

4、四个会计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5、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有:

(1)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3)应收账款

(4)预付账款 (5)原材料 (6)在途材料

(7)库存商品 (8)周转材料 (9)存货跌价准备

(1)长期股权投资 (2)固定资产 (3)累计折旧

(4)无形资产 (5)商誉

7、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有:

(1)短期借款 (2)应付账款 (3)预收账款

(4)应付职工薪酬 (5)应交税费 (6)应付利息

8、反映非流动负债的账户有:

(1)长期借款 (2)应付债券 (3)长期应付款

9、反映投入资本的账户有:

(1)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

10、反映营业损益的账户有:

(1)主营业务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 (3)营业税金及附加

(4)其他业务收入 (5)其他业务成本 (6)资产减值损失

11、反映非营业损益的账户有:

(1)营业外收入 (2)营业外支出

12、共同类账户有:

(1)清算资金往来 (2)货币兑换 (3)衍生工具

(4)套期工具 (5)被套期工具

重点:在总分类账户中一般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在明细分类账户中,除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外,有时还需要使用实物计量单位。

重点:在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下按照材料的类别分别设置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明细分类账户;在主要材料明细分类账户下,还可以按照材料的名称、品名等分别设置钢材、铝材等明细分类账户。

第三章借贷记账法

1、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3、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

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5、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重点:资产、费用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重点:双重性质账户是兼有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两种性质的账户,其账户的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6、记账规则的内容:

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于任何类型的经济业务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应在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或者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和另几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同时进行登记。“借贷必相等”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和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都必须相等。

7、会计分录:是指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和金额的记录。

8、会计分录应包括的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记账方向符号即借方和贷方

(3)记录的金额

重点: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根据每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的。

9、复合会计分录:是指一项经济业务涉及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重点:为了保持账户的对应关系清楚,不宜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0、余额试算平衡的计算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1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反映的经济业务相同。

区别: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重点:总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根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登记。

12、平行登记的要点:

(1)同期登记 (2)方向相同 (3)金额相同

重点:同期登记要求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中登记,另一方面要在同一会计期间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

13、筹资业务的主要核算内容:

(1)资本的形成 (2)负债的取得与偿还(3)利息或红利的计算与分配

重点:实收资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股份制企业开设股本账户。

重点:短期借款账户核算企业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企业经营活动、归还期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各种借款的取得、归还情况。短期借款的利息按季结算。

14、工业企业原材料核算的方法:

(1)按实际成本计价方法 (2)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

15、材料采购的具体业务表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1)材料采购成本的确定与入库同时完成;

(2)材料已验收入库但未收到供货单位的发票账单,运输途中的采购费用也未确定;

(3)材料的货款已经支付,但采购成本不能确定,材料尚未运达企业;

(4)同时采购几种材料,发生共同的采购费用,需要分别确定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16、原材料账户应设置的明细分类账户包括:

(1)原料及主要材料 (2)辅助材料 (3)燃料 (4)包装物

重点: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登记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增加数,借方登记已偿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应付账款。

17、直接费用包括:

(3)直接工资福利费 (4)其他直接费用

18、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包括;

(1)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磨损(折旧)费

(2)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3)车间的水电费及共同材料费

19、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公式: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总额-期末在产品成本

20、企业确认劳务收入应同时满足的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与销售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的计量;

(5)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21、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的税费包括:

(1)营业税 (2)消费税 (3)城市维护建设税

(4)资源税 (5)教育费附加

22、应收账款账户核算的款项包括:

(1)销售货款 (2)应收的增值税额 (3)代垫费用

23、营业外支出包括:

(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3)债务重组损失 (4)公益性捐赠支出 (5)非常损失

24、利润分配的顺序: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当年税后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法定10%)提取,以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实力和承担经营风险的能力。

重点:会计分录的习题

第四章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

1、会计凭证的重要意义:

(1)如实反映经济业务 (2)及时提供记账依据

(3)便于明确经济责任 (4)有效监督经济活动

2、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

(1)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

3、原始凭证按取得来源的不同分为:

(1)自制原始凭证 (2)外来原始凭证

4、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的不同分为:

(1)一次性原始凭证 (2)累计原始凭证 (3)汇总原始凭证

重点:累计原始凭证的填制手续不是一次完成的。与一次性原始凭证相比,采用累计原始凭证不仅可以减少凭证数量,简化核算手续,而且可以事前控制有关耗费,加强成本管理。

5、汇总原始凭证: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若干张记录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加以汇总编制而成的一张原始凭证。

6、专用记账凭分为:

(1)收款凭证 (2)付款凭证 (3)转账凭证

重点:通用记账凭证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比较简单、业务量也比较少的企业或单位。

7、记账凭证按填制方式不同分为:

(1)复式记账凭证 (2)单式记账凭证

重点:目前我国银行业根据其工作特点都采用单式记账凭证。

8、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区别:

(1)填制人员不同 (2)填制依据不同 (3)填制方式不同

(4)发挥作用不同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11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11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政府统计是指下列哪个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C ) A.调查机关 B.司法机关 C.国家机关 D.所有机关 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A )。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 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颁布的?(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统计局 4.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 D A.真实、及时 B.准确、及时

C.准确、完整、及时 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5.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D )。 A.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C.提供不正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D.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6.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B )。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7.政府统计调查可分为( C )。 A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B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C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 D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8.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者是( D )。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10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10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规范性文件 D.统计基本法 2. 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包括( )。 A.咨询、决策、监督 B.信息、咨询、监督 C.决策、指导、监督 D.信息、决策、监督 3. 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 )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A.部门统计调查 B.涉外统计调查

C.民间统计调查 D.企事业统计调查 4. 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 A.自愿性 B.盈利性 C.强制性 D.平等协商性 5.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 )审批。 A.国家统计局 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 D.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6. 统计调查应当以( )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统计报表 C.周期性普查 D.典型调查 7. 统计资料实行( )公布制度。

A.定期 B.经常 C.及时 D.选择性 8. 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C.分散管理制度 D.分级负责的原则 9. 国家统计数据以( )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10. 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 A.坚持实事求是 B.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

C.对统计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保密 D.进行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 11. 统计人员有权( )。 A.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 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 C.公布自己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 D.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 12. 某地方领导人认为该地方统计局提供的夏粮产量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修改了夏粮产量的统计数据,该领导人的行为属于( )。 A.依法履行职务行为 B.行政监督行为 C.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D.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八)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八)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八) 1.在研究某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时,要通过对个别居民消费状况的了解达到对全市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认识,这主要体现了统计学研究对象的( )。 A.客观性 B.数量性 C.随机性 D.总体性 2.总体的差异性是指( )。 A.总体单位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不同的标志 C.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指标 D.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标志 3.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4.普查的标准时间是指( )。 A.调查员登记调查资料时间 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完成登记任务时间 D.完成整个调查工作时间 5.统计整理阶段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B.统计分组 C.资料汇总 D.编制统计图表 6.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7.为反映不等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计算( )。 A.次数 B.次数密度 C.频数 D.权数 8.某企业总产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 A.4%/8% B.8%/4% C.104%/108% — 1 D.108%/104% — 1 9.在右偏态分布条件下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表现为( )。 A. B. C. D. 10.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置信度为95.45%时(z=2),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是( )。 A.大于84% B.等于78% C.在76%-84%之间 D.在78%-82%之间 10.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 A.可靠性 B.显著性 C.可靠概率 D.精确性 1.D 2.A 3.B 4.B 5.B 6.C 7.B 8.C 9.C 10.C

2018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重点知识题(五)

2018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重点知识 题(五) 2018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重点知识题(五) 1.【单选题】异议登记不当并给权利人造成损害的,应由( )承担赔偿责任。 A:登记机构 B:异议登记申请人 C:登记机构的经办人 D:登记机构和申请人共同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通过本题掌握不动产登记的种类,其中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2.【单选题】物权属于()。 A:请求权、绝对权、对世权 B:绝对权、撤销权、对人权 C:相对权、支配权、对人权 D:绝对权、支配权、对世权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通过本题掌握物权的特征,物权属于绝对权、对世权、支配权;债权属于相对权、对人权、请求权。 3.【单选题】标的物无论辗转流向何处,权利人均得追及于物之所在地行使其权利,依法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这指的是( )。

A:债权的追及力 B:物权的追及力 C:债权的属地性 D:物权的优先效力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即物权的标的物无论辗转流向何处,权利人均得追及于物之所在地行使其权利,依法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4.【单选题】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不得有互不相容的两个以上的物权同时存在于同一物之上。这指的是物权的( )原则。 A:一物一权原则 B:一权一物原则 C:物权法定原则 D:物权公示原则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一物一权原则的含义有:一个特定的标的物上只有一个所有权;同一物上不得设有两个以上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物权。 5.【单选题】关于预告登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为了防止商品房预售中一房二卖的发生,我国物权法建立了“预告登记”制度 B:预告登记的目的在于将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请求权 C: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两个月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高频考题六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高频考题六含答案 1.【单选题】时间序列也称( ),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 A:相对时间序列 B:动态数列 C:平均数时间序列 D:时点序列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 2.【单选题】在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 )。

A:必须为月 B:必须为年 C:相同 D:必须为日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可以是年、季、月、日。 3.【多选题】“年底总人口数”指标的时间序列属于() A:时点序列 B:平均数时间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期序列

E:绝对数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A E 参考解析: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包括时点时间序列和时期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本题可通过“年底”二字选择时点序列。 4.【多选题】依据指标值的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 )。 A:时期序列 B:时点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E:整数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A B

参考解析:依据指标值的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5.【多选题】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序列中,属于时点序列的是( )。 A:年末总人口 B:钢产量 C:国内生产总值 D:人口自然增长率 E:月末库存量 正确答案:A E 参考解析:绝对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绝对数。根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又分为:时期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如本题中的BC;时点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

2020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工作实务 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制订统计法的根本目的是( )。 A.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 B.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C.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 )负责。 A.真实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一致性 3.下列关于统计法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以实现统计法既定任务和特定功能为目的的基本法律思想 B.它是贯穿于整个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法律制度和所有统计法律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准则 C.它是调整统计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D.它是统计法的基础,又是统计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依据 4.《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属于( )。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行政规章 D.统计规范性文件 5.《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 A.统计机构经调查对象同意,可以对外提供 B.统计人员经调查对象同意,可以对外提供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 D.可以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6.下列关于集中型统计管理体制优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节约调查经费,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B.独立于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负责统计工作,较易做到客观、公正,能有效避免主管部门的行政干扰 C.统计工作与主管部门结合密切,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 D.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 7.根据《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 ),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聘用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B.设立统计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C.设置统计工作岗位,聘用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D.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8.《涉外调查管理办法》规定,涉外调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应当在届满后( )内,向原颁发机关缴回已过期的涉外调查许可证。 A.七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 计资料和统计 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 统计资料包括: (1) 原始调查资料 (2) 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 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 (1) 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 信息职能 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 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 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 法, 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 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 的并不多。 5、 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 生动具体情况 7、 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 力、物力。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 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 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 1、 统计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调查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本或费用, 系到调查结果的 可靠性。 2、 政府的统计需求包括: (1) 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 (2) 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 (3) 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 (4) 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 (5) 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统计数据 (6) 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7) 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 (8) 全面系统的金融数据 (9) 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 策等方面的统计 监督职能是在 国境 内从事第 简单随机抽样 关的 、财 有一定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重点(精品资料).doc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 (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 (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 (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 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 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 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

2018年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备考练习四

2018年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备考练习四2018年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备考练习四 1.某企业资产总额100万元,负债总额20万元,本期销售收入3万元,费用0.5万元,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计算期末结账之前所有者权益为( )。 A.80.5万元 B.80.0万元 C.77.5万元 D.83.0万元 【正确答案】:C 2.“制造费用”科目按照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 A.成本类科目 B.损益类科目 C.负债类科目 D.资产类科目 【正确答案】:A 3.“短期借款”账户,2月末余额300 000元,2月份借方发生额为360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140 000元,则该账户2月月初余额为( )。 A.100 000元 B.80 000元 C.520 000元 D.300 000元

【正确答案】:C 4.下列关于账户的期末余额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应付账款”账户期末应该为贷方余额 B.“固定资产”账户期末应该为借方余额 C.“制造费用”账户期末应该为贷方余额 D.“短期借款”账户期末应该为贷方余额 【正确答案】:C 5.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是( )。 A.对账单 B.请购单 C.购销合同 D.报销单据 【正确答案】:D 6.企业给职工发放工资的“工资发放明细表”属于( )。 A.自制原始凭证 B.外来原始凭证 C.记账凭证 D.付款凭证 【正确答案】:A 7.以下属于结账业务的是( )。 A.将本期实现的各项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B.用存款支付各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C.从企业仓库发出商品 D.用存款支付各种债务 【正确答案】:A 8.企业财产清查中发现的有确凿证据表明因债务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称为( )。 A.其他应收账款 B.损失 C.坏账 D.应付账款 【正确答案】:C 9.企业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 A.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B.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C.营业时间内清查和营业时间外清查 D.定点清查和不定点清查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在收入分配统计中,下列各项属于经常转移项目的有( )。 A.社会补助 B.非寿险赔付 C.彩票公益金收入 D.投资补助

2018年中级统计师单选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3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单选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3含答案 1.以下四种能源产品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焦炭 D.天然气 [答案] C [解析]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ABD三项属于一次能源。 2.如果每千克焦炭的热值为6800千卡,则其折合标准煤的折标系数是( )。

A.6800/7000 B.7000/6800 C.6800/8000 D.8000/6800 [答案] A [解析] 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则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标准煤热值=6800/7000。 3.能源购进量核算应遵循的原则是( )。 A.谁销售谁统计 B.谁使用谁统计 C.谁购进谁统计

D.谁发货谁统计 [答案] C 4.以下说法中,不属于能源消费量统计核算原则的是( )。 A.谁消费,谁统计 B.何时投入使用,便在何时统计 C.只在第一次使用时统计 D.回收再利用,再统计 [答案] D [解析] 除了ABC三项外,能源消费量统计核算原则还包括:耗能工质,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除外);企业自产的能源,凡作为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消费量要统计。D项,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即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计算其消费量。对于反复循环使用的能源,消费量不得重复计算,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

5.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按照( )原则来统计。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管理权 D.经营权 [答案] A [解析] 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和能源经销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按照能源的所有权原则统计;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按照能源的使用权原则统计;建筑业库存按照“谁管理、谁统计”的原则统计。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是( )。 A.某企业建设厂房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规》章节试题-基本原则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规》章节试题:基本原则含答案 第三章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统计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的主体是指( )。 A.个体工商户 B.企业事业组织 C.统计调查对象 D.公民个人 [答案] C

[解析] 商业秘密是统计调查对象的重要合法权益。对从事经营活动的统计调查对象来讲,由于商业秘密涉及到其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益,如果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了其商业秘密,势必会损害其经济利益,影响其正常的经营活动,给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 ),负有保密义务。 A.单项调查资料 B.综合统计资料 C.基本统计资料 D.商业秘密 [答案] D [解析] 根据《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3.统计资料,是指统计( )过程中所产生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成果以及与之相联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A.研究 B.活动 C.调查 D.汇总 [答案] B [解析]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是指统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成果以及与之相联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4.国家统计数据以( )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答案] B

[解析] 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5.统计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 )之中。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规章 D.全部统计法律规范 [答案] D [解析]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是统计法基本精神的体现,是统计法所调整的统计法律关系的集中反映,是贯穿于整个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法律制度和所有统计法律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准则。 6.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为关键的是( )的集中统一。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 (1)原始调查资料 (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 (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 1、统计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调查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本或费用,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政府的统计需求包括: (1)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 (2)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 (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 (4)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 (5)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统计数据 (6)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7)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 (8)全面系统的金融数据 (9)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的统计数

2018中级统计师统计习题(大题)

1、某种零件的长度服从正态分布。已知总体标准差σ=1.5,从总体中抽取200个零件组成样本,测得它们的平均长度为8.8厘米。试估计在95%置信水平下,全部零件平均长度的置信区间。 2、某企业在一项关于寻找职工流动原因的研究中,研究者从该企业前职工的总体中随机抽选了200人组成一个样本。在对他们进行访问时,有140人说他们离开该企业是由于同他们的管理人员不能融洽相处。试对由于这种原因而离开该企业的人员的真正比例构造95%的置信区间。 3、一家广告公司想估计某类商店去年所花的平均广告费有多少。经验表明,总体方差约为1800000。如置信度取95%,并要使估计值处在总体平均值附近500元的范围内,这家广告公司应取多大的样本? 4、一家市场调查公司想估计某地区有彩色电视机的家庭所占的比例。该公司希望对总体比例的估计误差不超过0.05,要求的可靠程度为95%,应取多大容量的样本?(没有可利用的总体比例估计值)。 5、设一个总体含有4元素(个体),取值分别为l,2,3,4。从该总体 中采取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量为2的所有可能样本,写出样本均值的概 率分布。 6、对某大学在校150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从中随机抽取了l00人进行抽样调查,测得的样本平均身高为l.66m,标准差为0.08m,总体平均身高未知,现以95%的置信水平对总体平均身高进行估计。 7、某超市欲从深圳某公司购进一批净水器,为了检验该产品的质量,超市随机抽取25件净水器进行使用寿命的测试,产品的使用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测得结果如下,平均使用寿命为1061小时,标准差为66.96小时。该超市要求以9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批净水器使用寿命的置信区间。 8、某商场为了解顾客对商场服务的满意程度,随机抽选了400名顾客进行调查,结果有65%的顾客对商场服务满意。试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顾客对该商场的满意度。 9、为了对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进行估计,对已选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以前的调查结果已知该校的大学生消费支出的标准差约为300元,现在想要估计消费支出95%的置信区间,允许的估计误差不超过30元,则应抽取多大的样本量?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点试题及答案三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点试题及答案三含答案 1.统计资料的具体表形式( ABCD)。 A.以统计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B.以统计报告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C.以电讯、磁介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D.以出版物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E.以统计分析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2.统计行政处罚的特点:(ACDE )。 A.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统计行政机关 B.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C.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D.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 E.被处罚的行为只是一般统计行政违法行为 3.(ABCD )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A.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的 B.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询书》的 C.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仍然不在限定期限内报送统计资料的 D.既不参加年报会议,又未领取统计报表的 E.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 4.根据《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调查活动属于经营性并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相当于其违法所得一至三倍但不超过(B)元的罚款。

A.2 万 B.3 万 C.4 万 D.1 万 E.5 万 5.目前,统计法规定检查全国各地较普遍地形成了(ABC)。 A.全国检查 B.专项检查 C.重点检查 D.单项检查 E.重点抽查

6.每个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都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查处,做到( ABCD)使查处的案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A.事实清楚 B.证据确凿 C.处理恰当 D.手续完备 E.合情合理 7.统计人员职务上的权利有:(ABCDE )。 A.统计人员具有依照统计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 B.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五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五含答案 1.我国现有的统计检查员有( )。 A.专职统计检查员 B.兼职统计检查员 C.统计检查特派员 D.统计执法检查员 E.统计特派员 2.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基础建设有两个重点:一是要求企业事业组织设置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二是,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 )等管理制度。 A.审核、交换 B.审查、交换

C.交换和档案 D.审核、交换和档案 E.审核、档案 3.按照《统计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秘密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外公布统计资料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并实行()的原则。 A.统一领导 B.分级负责审批 C.分级负责 D.集中统一 E.集中统一领导 4.我国现行的统计基本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C.统计行政法规 D.统计规章 E.规范性文件 5.《刑法》第( )条对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犯罪行为作出了规定。 A.111 B.389 C.255 D.266 E.253

6.统计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保护( )的合法权益。 A.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 B.公民 C.企事业组织 D.个体工商户 E.法人 7.统计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复议第三人 D.复议法定理人

E.被告 8.( )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 A.监督职能 B.信息职能 C.咨询职能 D.服务职能 E.检查职能 9.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包括()等。 A.人口 B.工业 C.农业

D.第三产业 E.基本统计单位 10.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 )。 A.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 B.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C.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 D.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E.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11.统计资料的具体表形式( )。 A.以统计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2019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9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统计工作实务试卷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 分,每小题1 分。) 1.在我国,有权制定统计法律制度的不包括(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家统计局 C.省人大 D.省政协 2.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的效力由高到低分别为( )。 A.统计法律、统计地方性法规、统计行政法规 B.统计行政法规、统计地方性法规、统计法律 C.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统计地方性法规 D.统计地方性法规、统计行政法规、统计法律 3.以下不属于统计行政规章的是( )。 A.《涉外调查管理办法》 B.《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 C.《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 D.《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办法》 4.联合国《官方统计基本原则》规定,统计机构为统计汇编收集的个体数据,不论涉及自然人还是法人,都应严格保密,而且只用于统计目的,这体现了统计法的( )基本原则。 A.诚信统计 B.规范统计

C.如实统计 D.隐私保护 5.以下不属于集中型统计管理体制优点的是( )。 A.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 B.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 C.统计机构能有效避免行政干扰 D.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 6.以下不属于国家调查队职责的是( )。 A.定期公布其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所取得的统计资料 B.依法查处其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 C.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 D.补充制定国家统计标准 7.涉外调查机构需要延续涉外调查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 )前向原颁发机关提出申请。 A.十五日 B.二十日 C.二十五日 D.三十日 8.经批准的涉外社会调查项目,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涉外调查机构应当就( )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 A.变更部分 B.变更后的全部内容 C.变更原因及理由 D.变更依据 9.关于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律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B.地方调查项目制定一律需报审批,不存在备案情形 C.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重复 D.具有地域性,只能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 10.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 )。 A.国务院审批 B.国务院备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指定补充的部门统计标准,报()批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 2、统计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A:调整方法 B:立法目的

C:法律责任 D:调整对象 3、由淄博市人大常委会与2007年制定的《淄博市统计条例》属于()。 A:法律 B:行政法规 C:政府规章 D:地方性法规 4、《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在性质上属于()。 A:统计法律 B:法规性文件 C:统计行政法规

D:统计基本法 5、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有保密义务。 A:单行调查资料 B:综合统计资料 C:基本统计资料 D:商业秘密 6、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7、由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在业务上由()领导。A:所在地人民政府 B:国家统计局 C:所在地人大常委会 D:国家统计局与所在地人民政府 8、国家统计局对()的人员和编制实行垂直管理。A:省级统计部门 B:县级以上统计部门 C:直辖市统计部门 D:其派出机构

9、部门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受()指导。 A: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上级人民政府 D:同级人民政府 10、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模范遵守统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 B:对国家秘密统计资料保密 C: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D: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11.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指标的( )。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三)_331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三)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三) 1、计算城镇失业率的分母是() A.城镇失业人数 B.城镇就业人数 C.总人口 D.城镇就业人员与失业人员之和 答案:D 【解析】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人员/(城镇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X100%。 2、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的统计范围是() A.工业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及成果应用 B.技术改进 C.基础研究 D.科技服务 答案:A 【解析】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的统计范围只限于工业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及其成果应用两类,即通常讲的技术开发活动。 3、恩格尔定律公式是() A.食物支出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百分比之比 B.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百分比之比 C.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

D.食物支出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 答案:C 【解析】对恩格尔定律公式内容的考查。 4、农村住户调查的调查单位是()。 A.农村居民 B.农村常住户 C.农村暂住人口 D.农村村民 答案:B 【解析】农村住户调查的调查单位为农村常住户。一般包括三类: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 5、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每月填报,每()上报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答案:D 解析: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支、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等内容采用日记账方法来收集,每季上报一次;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每月填报,年末一次性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 一、单选题 1.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A)。 A.前者高说明后者小 B.前者高说明后者大 C.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 D.两者没有关系 2.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样本容量应(A)。 A.增加8倍 B.增加9倍 C.增加倍 D.增加2.25倍 3.当总体单位数较大时,若抽样比为51%,则对于简单随机抽样,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约为重复抽样的(C)。 A.51% B.49% C.70% D.30% 4.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5%的一级品,则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一级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D)。 A.0.6827% B.0.9545% C.0.2128% D.0.9747%

5.统计误差按产生的来源分类,有(C)。 A.随机误差和抽样误差 B.调查误差和随机误差 C.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D.工作误差和抽样误差 6.假设从4个生产零件的工人总体抽取2人进行抽样调查,来推断4个工人的平均日产量。4个工人的实际日产量分别为A:40件,B:45件,C:55件,D.60件。则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为(D)。 A.4.56 B.3.96 C.7.90 D.5.59 7.若想对某地区某年已成熟的12000亩某种作物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以往资料,平均每亩收获量的标准差为120千克),要求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达到95%,该种作物平均每亩收获量的抽样极限误差不超过12千克。则重复抽样时,应抽取的样本单位数为(C) A.条件不充分,无法计算 B.400亩 C.385亩 D.372亩 8.某冷库对贮藏一批禽蛋的变质率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以前的资料,禽蛋贮藏期变质率为53%,49%,48%。现在允许误差不超过5%,推断的概率保证度为95%,问至少要抽取的禽蛋数(D)。 A.400 B.384 C.383 D.385 9.客观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类型,这就是(A)。 A.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2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2含答案 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C 解析: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 2.下列( )不是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A.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B.统计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答案〗B 解析: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统计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和公正、公开的原则。 3.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原则,关键在于要求执法者( )。 A.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B.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 C.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D.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答案〗C 解析:要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除要求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被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

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外,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4.违反( )的统计违法行为不适用统计行政处罚。 A.《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有关规定 B.《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D.《全国污染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答案〗A 解析: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有:违反《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以及有关统计规章处罚的规定。 5.对于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最高可处( )以下的罚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