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先秦时期主要史书要籍介绍表

先秦时期主要史书要籍介绍表

先秦时期主要史书要籍介绍表
先秦时期主要史书要籍介绍表

先秦时期主要史书要籍介绍表

《史记》:史记简介 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史记》:史记简介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 导语:《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从此以后,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 “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项羽本纪》是例外); “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生活常识分享

《唐语林》与纪传体史书《旧唐书》比较(一)

《唐语林》与纪传体史书《旧唐书》比较(一) 论文关键词:《唐语林》《旧唐书》叙事 论文摘要:本文比较《唐语林》与纪传体史书《旧唐书》的异同。《旧唐书》叙事风格朴实,《唐语林》叙事活泼,更注重趣味性。 王谠以《国史补》等五十本书为资料来源撰写成唐代笔记总集《唐语林》。《唐语林校证》,由周勋初校证《唐语林》后重新出版。本文所用书为《唐语林校证》(下文皆简称为《唐语林》),凡不列书名只列条目的引文均出于此书。 《唐语林》也没有本纪这一类按年按月日记载国家大事和政治活动的体裁,因为笔记体和本纪体的分工不同,篇幅不同。 一、朴实的叙事风格与活泼的叙事风格的区别 我们以唐玄宗为个案,分析本纪体朴实的叙事风格与《唐语林》笔记活泼的叙事风格的区别。《唐语林》里有唐玄宗的条文共100条,唐宣宗90条,《旧唐书》本纪第八,《唐语林》“豪爽”476条分别如下: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三年闰七月丁卯,封楚王。天授三年十月戊戌,出阁,开府置官属,年始七岁,朔望车骑至散堂,金吾将军武懿宗忌上严整,诃排仪仗,因欲折之。上叱之曰:“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则天闻而特加宠异之,寻却入阁。长寿二年腊月丁卯,改封临淄郡王。圣历元年,出阁,赐第于东都积善坊。大

足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长安中,历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神龙元年,迁卫尉少卿。景龙二年四月,兼潞卅别驾。十二月,加银青光禄大夫。州境有黄龙白日升天,尝出畋,有紫云在其上,后从者望而得之,前后符瑞凡一十九事,四年中宗将祀南效,来朝京师。①玄宗为潞州别驾,入觐京师,尤自卑损,暮春,豪家子数辈游昆明池。方饮次,上戎服臂鹰,疾驱至前,诸人不悦,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门族官品自言。”酒至,上大声曰:“曾祖天子,祖天子,父相王,临淄王李某。”诸少年惊走,不敢复视,上乃连饮三银船,尽一巨馅,乘马而去。(476条) 《旧唐书》记唐玄宗去京师之前,只记一事,他临行前问筮的情况:“蓍立,奇瑞非常也,不可言。”唐玄宗自言门第官品之事,史书不收。本纪记国家大事和皇帝的政治活动,此事无涉政治,故不收。《旧唐书》里记唐玄宗叱武懿宗事,一两笔而已,476条记唐玄宗自言门第事,描写了外形,“戎服臂鹰”。报了门第以后,写“诸少年惊起,不敢复视,”来渲染玄宗在“卑损”之时仍有少年血气,476条叙事力求生动有趣,《旧唐书》玄宗本纪叙事,时间、官职、事件,讲述清楚则可,人物对白、人物描写很少,史书的重点在明治乱之迹,对人物官职变动的关注是对治国安邦的关注,涉及的事件、人物很多,为了节省篇幅,叙同一件事有时不如《唐语林》详细: 六月,山东诸州大蝗,飞则蔽景,下则食苗稼,声如风雨,紫微令姚崇请差御史下诸道,促官吏遣人驱扑焚痤,以救秋稼,从之。是岁,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岁寒三友:松竹梅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各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 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

(吴趼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书四库:经史子集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

纪传体

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 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共计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表为大事年表,书记礼制、官制及经济制度等,世家、列传记各诸侯国以及武帝以前的各类重要历史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的史实,其中世家与列传就占了一百篇。司马迁为了写完这一巨著,费时二十余年,多次跋涉全国各地考察古迹民俗,倾尽毕生心血。〈史记〉的古史资料价值特别高,有许多记载成为今人研究古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史记》的史实分析和评价也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科学性,例如肯定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进步作用,用「世家」体裁为之作传,这是古代史家中所罕见的。《史记》既是不朽的史着,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善用白描手法刻划人物形象,鲁迅甚至把《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史记》只写到汉武帝为止,故汉代续补《史记》者丛出,其中以班固撰的《汉书》最为后世推崇,它是一部叙述了西汉二百二十九年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自〈汉书〉着成后,以纪、表、志、传为主要形式,以断代为史的史书体例,便成为后世修「正史」的标准形式。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二十四史还附志、表等作为附录。朝鲜、日本的一些史书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但纪传体也有其弊端,即「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分头叙述人物,历史事件则被分记到人物传之中,产生重复矛盾的缺陷。到南宋,始出现了克服编年、纪传二体缺陷而综合其优点的纪事本末体。 纪传体首创于司马迁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种体例,以人物为中心,通 过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传记。因而,纪传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记叙集中而清楚。 自《史记》问世以后,中国史书大多以这种体例写成,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除《史记》为通史外余为断代史),可谓纪传体的一统天下。纪传体深受史家的青睐,这还应归功于其较合理的编排体例。以《史记》为例,它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组成。本纪以帝王事迹为纲,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大事;世家中的部分内容以朝代或诸侯国的事迹为纲,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大事。表又分为世表、年表、月表,是以表格形式,分别按世代、年、月排列的简明大事记,以补纪、传叙述之不足。书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分门别类地记叙了礼仪(《礼书》)、音乐(《乐书》)、军事(《律书》)、历法(《历书》)、天文(《天官书》)、祭典(《封禅书》)、水利(《河渠书》)、经济(《平准书》)等方面的知识和发展概况,具有专门学科史的性质。如此一来,这部史书不仅体例完备,包举全面,规模宏大;而且纲目井然,点线交织,铺陈有方,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郑樵《通志考》)。到了《汉书》(第一部断代史),它取消“世家”,并入“列传”,称“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并增加了《地理志》、《艺书志》等纲目。自此以后,其他纪传体史书虽由于时代特点或史家个人价值取向的差异,在设立条目时有增易,但大都没有跳出《汉书》所创的体例。自《汉书》以后的纪传体史书,便以纪

历史考试大题以及答案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坏处:给中华民族带来主要的是发展进步的障碍: 1、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了索赔款,抢掠 财富,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 3、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 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4、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好处:客观上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新思想到来。(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西方政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等) 2、民族觉醒与民族爱国主义(国家重新回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格局,共同为民族解放努力) 3、新的科学技术 2、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1、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 1、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2、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这次会议在极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跟第10题一样) 4、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作用: 积极:1、虽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消极:1、有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2、经营管理腐败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记述了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27年(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它周密而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的活动及言论,生动地描写了奴隶社会处于崩溃时期的历史进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部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献。 1《左传》简介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 (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 (鲁哀公二王七年)。 作品中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

有价值的文献,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2《左传》的文学成就 首先体现在叙事上,其叙述真实生动,头绪清楚,注意伏线,重点突出。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奇正变化,神妙莫测; 其次,是《左传》写人的艺术。《左传》所写人物众多,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 最后是《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叙事的文学成就很高,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的手法具有很大的特色。对事件描述时,带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在事情发展前或之中就预示了结果,甚至还有此智者的预兆。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对照表

时间分期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世界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 (1861~1894)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旧民主革命 的高潮(1895~1912)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和旧民主主 义革命的终结(1912~1919) 中国历史经 济 1.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列强侵入内地,中国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 60、70年代在外资、洋务企 业刺激、诱导下,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进程中,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在东南沿海产生。 2.社会生活:留美幼童揭开 “断发易服”序幕。轮船、 铁路,四通八达的电报网形 成,近代报刊产生。 1.经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 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设厂 限制、奖励实业,民族资本主义 初步发展。 2.社会生活:维新派倡导、临 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进“断发易 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 婚姻制度,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 欢迎;辛亥革命前近代铁路网格 局奠定,汽车传入上海,航空业 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 话传入、电影业起步,报刊唤起 民众方面启蒙作用重大。 1.经济:民族工业短暂春天。① 原因:辛亥革命扫除部分障碍;民 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竞相投资机 器工业;群众性反帝斗争推动;欧 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经济 侵略,有客观有利条件。②表现: 纺织、面粉发展较快,涌现张謇等 著名实业家。2.社会生活:改阳 历,采用先生、同志等称呼,城市 婚丧仪式简约文明,但农村传统风 俗依旧;公路修筑技术传入。 政 治 1.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太平天国失败,清政府开始 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为挽救内忧外患的危机,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 掀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 事和民用工业,创建新式海 军和举办新式教育、留学教 育,培养实用人才等。运动 没有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 但却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 程。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 生。 1.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马关条约》使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国战败,1901年的《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2.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但落 后性使其难免失败;孙中山为代 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中国 同盟会、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纲 领,进行反清武装起义,1912 年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 国,但革命果实为袁世凯窃取, 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 1.列强与北洋军阀公开勾结,近 代中国两大社会主要矛盾合流,集 中体现为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 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中国依然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斗争连 遭挫败,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 命陷入困境。 3.随着民族工业短暂而迅速的发 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思想觉悟和斗争水平不断提高,这 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文 化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 藩等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 自强”,强调以儒家纲常名 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 本,主张采用西方国家的近 代科学技术,仿效其教育、 赋税等具体措施来挽救江河 日下的清王朝。 2.同时,知识分子中产生早 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王 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主 张变革政治制度,设议会实 行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 等。 1.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 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推 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激发 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0世纪初,以孙中山等资产 阶级革命派,将革命纲领阐发为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 地权)”三大主义。它是比较完 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 既未明确提出反帝,也无彻底的 土地纲领,注定其不能彻底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1.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和 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 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竭力宣传马克思主 义。2.对运动的评价。进步性: 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 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 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 思想得到解放;运动使民主和科学 思想得到弘扬,形成生气勃勃的思 想解放潮流;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促进了 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局限性:对 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决 定否定的片面性。

史模板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令狐采学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

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5、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小结: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古代史书四种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都是哪本

古代史书四种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 都是哪本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1、纪传体是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2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3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著史体裁。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

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 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 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4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 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中国所有不平等条约废除的历史 近代中国人为什么不格外痛恨英国 从晚清以来,很多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中国,细细数来,英、法、日、德、俄、意、美、奥匈等国发动或参与了侵华战争。奇怪的是,中国人对这些侵略者的印象并不一样,最痛恨的是日本,最鄙视的是俄国、其次是法国,相反,对美国、德国好感较多,而对英国虽谈不上什么好感,也不至于十分痛恨。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走私鸦片、火烧圆明园,就发动侵华战争的次数之多而论,仅次于日本;就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之大而言,能排在俄日之后的第三位。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对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心态复杂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我感觉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英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多种身份。不知您注意了没有,对中国人来说,英国是敌人,也是“老师”,而最终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从敌人的角度来说,中国人逐渐发现,跟日本、俄国比较起来,英国其实并不是最凶恶的,因为它追求的主要是商业利益,没有灭亡中国的明确目的和计划。并且,英国人守规则,发动战争之前一定宣战,战争中不过分地滥杀无辜,逼签条约之后基本能够恪守等。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英国堪称当之无愧。这个国家为人类做出了三大贡献:1、近代民主制度;2、资本主义经济模式;3、大机器生产方式。可以说英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曾经发挥的影响力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超越。中国跟英国打交道,吃了不少亏,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至今在有些领域已超越了“老师”,比如羽毛球等,当然,在有些方面尚有距离,比如足球。 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巧合的是,中国跟英国都在一个阵营中,如果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跑龙套”的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一场硬仗,中国人民流血牺牲赢得了英国人的尊重,在东南亚,中英两国士兵终于携起手来,向共同的敌人开火。 考虑到英国的这三重身份,就难怪中国人心态复杂,一言难尽了。无论如何,跟英国打交道,中国不能说一无收获,至少能练练口语。奇怪的是,这种感受不仅中国人独有,想当年英国人打遍了全世界,把几十

高中会考部分历史时间整理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蚊香蛙之历史会考复习

写在前面 时间真快啊,转眼间高一就要结束了,我们会迎来会考,会迎来有更多未知的高二。我们这版复习资料也是出到了第三版,看着它一点一点成型,逐渐地被同学们接受,我其实很开心,很充实。 我承认,我一开始做这一版资料的时候是有私心的,毕竟,这份资料是我一个一个字打出来的,本质上我其实是一个自私的人呢,我只想对我珍惜的人好,这一点,我也在第二版的末尾提到过。 但是,看着大家一个个都抢着要这份资料,我觉得我其实很有必要把它献给所有人,因为三年说长不长,很可能一下子就过去了,我很是珍惜这个能体现我为大家付出我的努力的机会。 有人说,你历史又不好,为什么越俎代庖地在这里炫耀,炫耀什么呢。我承认,我历史确实不好,绝对没有文科班随便考考都90几的水平,但是,我觉得,文科的学习靠的就是认真,我一个一个字地打出来,发现有错误马上纠正,我已经尽力了,看不起我的,还请将这份资料送回,因为会有其他需要它的人。 这一版,我头一次地给它命了名,叫“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名字其实包含的就是我对于大家参加会考的一份祝福,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至少,你们的背后,有我,我会尽我的全力来帮助你们,祝福你们。 这一版,我会全新排版,有各个专题的时间表,当然,我也会把前几版的传统延续下去,会给一份按时间排列的时间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也是最后一版的时间表了,我其实还蛮喜欢这种静静地码字的感觉的,但是,我们的历史时间表怕是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要记得我哦~我也会想你们的~ 蚊香蛙敬上

I专题时间 ·必修一 专题二 1840-1842 鸦片战争 1841.5 三元里抗英 1833-1885 中法战争 1845-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9 黄海海战 1894-1895 甲午战争 1895.5 台湾人民翻割台斗争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32.1.28 一·二八事变 1933.1 争夺喜峰口 1933.5 多伦战役 1935.8.1 中共八一宣言 1935.12 瓦窑堡会议 1935. 12.9 一二·九运动 1936 抗日联军组成 1936.12.12 西安事变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37.8 洛川会议 1937.8.13 八一三事变(上海)1937.8.14 《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9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7.10 淞沪会战 1937.12.13 南京大屠杀 1938.1-1938.5 徐州会战(台儿庄) 1938.6-1938.10 武汉会战 1938.10 武汉会战 1940 百团大战 1940.5 枣宜会战 1944 抗日军民局部反攻 1945 中共七大 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9.2 日本签署投降书1945. 10.25 台湾光复 专题三 1894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1905 孙中山,日本,中国同盟会1911.4 黄花岗起义 1911.5 全国性保路运动 1911.10.10 武昌起义 1911.12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1912.1.1 中华民国成立 1912.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2.12 宣统帝退位 1912.3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4 孙中山卸任 1919 巴黎和会 1919.5.4 五四运动 1921.7.23 中共第一大 1922 中共二大 1924 国民党一大 1926-1927 北伐战争 1927.4.12 四一二政变 1927.7.15 七一五政变 1927.8.1 南昌起义 1927.9 秋收起义 1931.11 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瑞金)1934.10-1936.10 红军长征 1935. 1 遵义会议 1935.10 吴起镇会师 1936.10 甘肃会宁会师 1947.6 挺进大别山 1948.9-1949 三大战役 1949.4 渡江战役 1949.10.1 开国大典 专题四 1949.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9 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54.9 第一届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12 中国人民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 1956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947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5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58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1958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一词,本是东周列国史官所撰编年史的通称。古人之所以重视写史,是因为历史不仅是祖先的生活记录,还可以从中学习各种知识,指导现世人生。传说孔子写《春秋》的目的就是要原始察终,见盛知衰,惩恶扬善,拨乱反正。为达此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这就是后人说的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古人特别重视《春秋》,汉代为《春秋》立官学,列为"五经"之一。阐述《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至隋代,盛行《左传》,其馀二传渐衰。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左传》除了阐释《春秋》思想之外,艺术成就也很高,是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史书、小说、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传》语言精炼,文辞优美,其叙事手法历来为人称道。唐刘知几评曰:"或腴词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春秋之际,战争频仍,《左传》对战争的记叙尤其令人称道,善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战场氛围,不闻刀剑之声,却如亲历沙场,扣人心弦。并且,人物成为《左传》的主角,将历史从神的阴影下解放出来。遥想当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齐桓晋文争霸,楚庄王也要问鼎中原,礼崩乐坏,同时又在外交场合吟诗作乐,说古论今,也足见古人风致。 现存最早的《左传》注本为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传世有宋刻本;清代有顾炎武《左传杜注补正》、惠栋《左传补注》、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等;现代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左传》概述】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区别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区 别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时期的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与《》、《》、《》合称“”。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写作的史书称“”。它上起传说中的(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十七年(1644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编写。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 《春秋》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1.编年体。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等。 2.纪传体。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创始人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3.纪事本末体。主要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4.国别体。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撰,共分十二国策。《国语》左秋明 5.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下面对我国古代几部着名的史书作简要介绍: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着。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是分国记载一些重要史事的国别史史书,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精华版)

: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子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孔子:①提出“仁” 与“礼”的学说;②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③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④言论编纂成《论语》。孟子:①“仁政”学说。 ②性善论。 ③君轻民贵 荀子: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性恶论 。③ 礼法并施 汉代新儒学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改革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宋明理学代表人物:①程朱理学:二程(程颢、程颐),朱熹②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⑵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主流 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1、 离经叛道”的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抨击男尊女卑,高度评价商鞅、吴起改革家,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2、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 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反对程朱理学;反对专制主义;经世致用思想;工商皆本思想。 :发明——西汉。 改进——东汉的蔡伦造成“蔡侯纸”。印刷术:唐代发明雕版印刷;宋代发明活字印刷。火药:唐代发明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发展,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天文学著作。仪器:浑仪、简仪元朝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数学:东汉《九章算术》记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农书:南北朝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元朝王祯著《农书》,明朝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医学:《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1.汉字的起源:刻画符号—甲骨文(商代)-金文-小篆(秦统一全国文字)-隶书-楷书 2.2. 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⑴东晋王羲之:号称“书圣 ”,主要作品《兰亭序》⑵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他们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⑶隋唐的草书名家:张旭、怀素。 ⒈中国画的分类:按题材分: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三大类。⒉文人画 代表人物:唐代顾恺之《女史箴图》,并潜心研究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⒊风俗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是我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②楚辞:是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代表作屈原的《离骚》。③汉赋:两汉时期盛行,代表人物司马相如。④唐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数量多、流派众、内容广、体裁全。⑤宋词:代表人物:北宋的苏轼 ,南宋的辛弃疾⑥元曲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包括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⑦明清小说 承恩明朝神魔小说④《红楼梦》曹雪芹清朝优秀长篇小说 :①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②道光年间,由徽剧与汉调相互融合③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① 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 他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各国律例》和《四洲志》魏 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影响:研究介绍世界知识,“开眼看世界”成为社会思潮;为抵御外侮、谋求独立富强而学习西方,成为近代思想主流。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挽救清王朝。历史作用:随着洋务运动的实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早期维新派:⑴代表人物:从洋务运动中分离而出,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⑵思想主张:最初都持“中体西用”的立场,并身体力行;由于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洋务运动的弊端,后来进而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⑶历史作用:① 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 ② 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行动。维新思潮:⑴背景: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先进人士西学知识的增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⑵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康有为:① 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聚众讲学;② 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8世纪60年代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初支持“中体西用”学说,后来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否定专制统治思想基础,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

纪传体与编年体比较

纪传体与编年体比较 班级:历史师范姓名:胡月箫 我国史书的撰述主要分为两种纪传体和编年体,二者各有其优劣。并且都在某个阶段适应了历史的发展,互为表里又相互斗争。 纪传体是司马迁创造的,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纪传体最大的特点是体大思精。体大主要是指记、表、书、世家、列传五体形式,能容纳大量的历史内容;思精,是指纪传体史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体大思精的体系形象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结构。本纪、世家、列传具有不同的载述笔法,就是一种等级序列。所以纪传体是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历史,适应了封建统治的思想体制。 从编纂学的角度来看,纪传史的结构能容纳丰富的历史素材。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刘知几评评论说:“《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序其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此其所以为长也。”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它最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纪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如:“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因为以人物为写作重心,所以纪传体能够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人物,使其栩栩如生。而纪传体通过对人物的评价,也能较好的反映出作者的史观。其中项羽虽不是帝王,但司马迁却将其归为本纪,足以看出此人物在作者眼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所以可知纪传体能够很好的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自己的憎恶。 但纪传体又有四个缺点:1.记述人物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宣扬英雄史观,人民群众的活动被抹杀,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和重大的发明都归之于少数英雄人物身上。由于体现作者的爱憎,所以不够客观。2、纪传史“虚美隐恶”,宣扬君权神授的天命史观,为封建王朝制造合法的理论根据3、纪传体制造所谓“正统”的理论,以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所谓正统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同时对立的几个王国,确立其一国为主体纪年,而以其余各国为…闰位?,即正名分,为本朝回护,二是隐讳篡夺事迹,编造“禅让谎言”4、因事立目,褒贬人物,以维护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 编年体是我国上古记载史事所普遍使用的一种史学体裁形式。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是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来记叙当时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种以时间为经,以事实为纬的描述历史的方法,不仅给人以时间概念,而且提供了各种事件相互联系的可能,从而可以了解到历史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各种事物的堆积,这就为研究历史演变的因果关系创造了条件,给人一种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编年体有三大长处:1.编年体宜于考察一时之大势。由于是按时间记述的,所以对事物的联系、因果、发展趋势都能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2.编年体适合长篇,可以较为简洁,避免纪传体的"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的弊病.更便于贯古通今,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以达到鉴前世之兴衰的目的。3、编年体宜于录存史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