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分层找可动剩余油集成测试技术

分层找可动剩余油集成测试技术

分层找可动剩余油集成测试技术
分层找可动剩余油集成测试技术

分层找可动剩余油集成测试技术

国内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采期,迫切需要了解地下单个储层中精确的剩余油情况。当前各种产出剖面测井方法取得的资料因方法的局限性,其测量结果只是反映流入井筒的流体且误差较大。由于层间干扰、钻井液深度侵入的影响,现有剩余油饱和度测试方法,有时甚至得到相反的结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老油井中找剩余油的难题,分层找可动剩余油集成测试技术对后期开发调整意义十分重大。

标签:分层;剩余油;技术

1 工区概况

A油藏是一个由西向东倾的单斜层,是在单斜背景上被众多断裂切割、遮挡的由小型断块组成的构造岩性油藏。克下组是经古生代末期沉积间断后,在石炭系或二叠系风化壳上形成的一套强氧化环境下强水流型的不稳定沉积,克下组在该区主要为一套山麓洪积相—辨状河流相的陆源中—粗碎屑沉积。区内克下组沉积稳定,广布全区,沉积厚度约100m,油藏中部深度1327.5-1432.5m。以其中的红0030井为例。

2 完井套管数据

3 分层找可动剩余油油工艺

分层找可动剩余油集成测试(简称AFT)是靠测井电缆输送集成式仪器在高含水井内进行分层测试实现找可动剩余油的一项新技术。根据油田开发现状,为了解单个地层压力及其产液性质而研制的多功能集成测试仪器。仪器井下部分由8探头及电子短节、液压短节、机械短节、可调卡距的双封隔器和两个流体取样室组成,地面部分由控制采集系统和专用高低压电源组成,适用于套管井测试作业。

仪器下井后由自然伽玛仪或磁性定位器跟踪校深待测目地层,通过液压系统使一对封隔器在目的层外夹层处座封。利用仪器串中的泵强制抽排出封隔段内及目的层的液体,监视并记录液柱压力、地层压力、温度和流体含水信息,待抽取到目的层原状流体后保存流体样品,停泵后测单层压力恢复,然后解封,上提仪器出井口并转样。经对录取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及对液样的化验分析,确定有潜力的目的层。

4 应用

4.1 施工过程

本次测试用磁性定位曲线跟踪射孔层定位,本次测试用磁性定位曲线跟踪射

水平井钻井技术经验概述

第一章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节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1.定向井丛式井发展简史 定向井钻井被(英)T.A.英格利期定义为:“使井筒按特定方向偏斜,钻遇地下预定目标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我国学者则定义为,定向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角、方位角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定向井相对与直井而言它具有井斜方位角度而直井是井斜角为零的井,虽然实际所钻的直井它都有一定斜度但它仍然 石油管理局的河50丛式井组,该丛式井组长384米,宽115米,该丛式井平台共有钻定向井42口。 2.定向井的分类 按定向井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定向井 多目标定向井 定向井丛式定向井 救援定向井 水平井 多分枝井(多底井) 国外定向井发展简况

(表一)

10.井眼尺寸不受限制 11.可以测井及取芯 12.从一口直井可以钻多口水平分枝井 13.可实现有选择的完井方案 (4).短曲率半径水平井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 1.井眼曲线段最短1.非常规的井下工具 2.侧钻容易2.非常规的完井方法 3.能够准确击中油层目标3.穿透油层段短(120—180米)4.从一口直井可以钻多口水平分枝井4.井眼尺寸受到限制

5.直井段与油层距离最小5.起下钻次数多 6.可用于浅油层6.要求使用顶部驱动系或动力水龙头 7.全井斜深最小7.井眼方位控制受到限制 8.不受地表条件的影响8.目前还不能进行电测 第三节定向井的基本术语解释 1)井深:指井口(转盘面)至测点的井 眼实际长度,人们常称为斜深。国外 称为测量深度(MeasureDepth)。 2)测深:测点的井深,是以测量装置 率是井斜角度(α)对井深(L?)的一阶导数。 dα Kα=─── dL 井斜变化率的单位常以每100米度表示。 8)井深方位变化率:实际应用中简称方位变化率,?是指井斜方位角随井深变化的快慢程度,常用KΦ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dΦ KΦ=─── dL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XXX项目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版本:0.5 日期:XXXX年XX月

修订记录

目录 1.文档说明 (3) 1.1.文档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1.3.参考资料 (3) 2.项目概述 (4) 2.1.背景 (4) 2.2.项目工作范围 (4) 2.3.项目目标 (5) 2.4.阶段划分 (5) 2.5.外网网络基础环境 (5) 2.5.1.外网设备部署图 (5) 2.5.2.拓扑结构 (6) 3.验收概述 (7) 3.1.验收条件 (7) 3.2.验收总体内容 (7) 3.3.验收方法概述 (7) 4.验收计划 (8) 4.1.人员及角色 (8) 4.2.验收流程 (8)

4.3.任务安排 (8) 5.验收内容 (10) 5.1.集成验收 (10) 5.1.1.设备测试 (10) 5.1.2.网络测试 (11) 5.1.3.操作系统的测试 (11) 5.1.4.其他测试 (14) 5.1.5.软件测试测试 (15) 5.2.相关文档验收 (17) 6.附件 (18) 网络环境集成测试报告 (18) 附表1设备测试表 (19) 附表2网络测试表 (20) 附表3机房服务器磁盘分区划分测试表 (28) 附表4 服务器测试表 (30) 附表5 设备电源线测试表 (31) 附表6 软件测试表 (32) 附表7 遗留问题记录表 (34)

1.文档说明 1.1.文档目的 本文档主要用于指导相关人员对外网基础环境进行集成验收工作。 这里所说的相关人员包括: 业主单位: 监理: 承建单位: 1.2.适用范围 本文档只适用于恢复启用工程外网基础环境进行集成验收。验收内容只包括合同中所要求的在集成测试验收阶段必须实现的各项要求及相关文档。 本文档不适用于内网基础环境的验收。 1.3.参考资料

(完整版)xx项目_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

项目编号: XX项目 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 V1.0 XX项目组 XX年X月

修订文档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定义 (1) 1.3参考资料 (1) 2测试目标 (1) 3测试范围 (1) 4职责分工 (2) 5测试标准 (2) 5.1启动准则 (2) 5.2结束准则 (3) 5.3暂停和再启动准则 (3) 6测试策略 (3) 6.1集成策略 (3) 6.2缺陷管理 (4) 6.3信息安全策略 (4) 7测试方法 (5) 8测试环境 (5) 8.1软/硬件环境 (5) 8.2环境差异说明 (5) 8.3测试数据准备 (5) 9测试工作安排 (6) 10测试内容及测试案例 (6) 10.1功能测试 (6) 10.2性能测试 (7) 10.3压力测试 (7) 10.4安全测试 (7) 10.5故障和异常测试 (7) 10.6测试用例 (7)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xxx”项目的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文档中对本测试的人员安排、进度安排、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及前期准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旨在对该系统的集成测试有一个总体指导。 文档使用者是本文主要的读者对象,包括项目负责人,集成测试负责人,集成测试设计师、测试人员及本次测试其它相关人员。 1.2 定义 集成测试:集成为一个系统或子系统的组件组的测试。 1.3 参考资料 《xx项目_业务需求说明书.doc》 《xx项目_需求分析说明书.doc》 2测试目标 系统内部各单元模块及子系统之间能够正常的协调运作,系统能够正常满足全部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 3测试范围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X射线荧光分析 X-Ray Fluorescence X射线的产生和特点 特征X射线 L壳层由L1、L2、L3三个子能级构成;M壳层由五个子能级构成;电子跃迁必须服从选择定则N壳层由七个子能级构成; X射线的特点: ?波粒二象性 ?直线传播,折射率约为1 ?具有杀伤力 ?具有光电效应 ?散射现象

–相干散射:散射线能量不变,与入射线相互干涉。 –不相干散射:入射线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散射线波长变长,与入射线不相互干涉。 ?吸收现象 X射线的吸收现象 ?X射线在穿过被照射物体时,因散射、光电效应、热损耗的影响,出现强度衰减的现象,称为X射线的吸收。与物质的厚度、密度、入射线强度有关。 突变点λ(波长)称为吸收 限 原因:X射线将对应能级的 电子轰出,使光子大量吸收。?X射线吸收现象的应用 ?阳极靶镀层,获得单色X射线 ?X荧光的特点 荧光X射线的最大特点是只发射特征X射线而不产生连续X射线。试样激发态释放能量时还可以被原子内部吸收继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种现象称为俄歇效应。被逐出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俄歇电子的能量也是特征的,但不同于次级X射线。 ?波长色散型X荧光光谱仪 ?分析原理 当荧光X射线以入射角θ射到已知晶面间距离d的晶体(如LiF)的晶面上时,发生衍射现象。根据晶体衍射的布拉格公式λ∝dsinθ可知,产生衍射的入射光的波长λ与入射角θ有特定的对应关系。逐渐旋转晶面用以调整荧光X射线的入射角从0°至90°,在2 θ角度的方向上,可依次检测到不同λ的荧光X射线相应的强度,即得到试样中的系列荧光X射线强度与2 θ关系的X射线荧光光谱图 X射线衍射分析 X Ray Diffraction X射线衍射的理论基础

系统集成测试题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整体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1、你被选为你公司将要发布的新产品的项目经理。你认识到为了项目的成功,你的项目小组必须: A、具有关于产品的适当技术和知识; B、配备高级别的人员以帮助较低级别小组成员; C、拥有自动化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D、每周举行一次项目进展评估会议。 参考答案:A 2、你的项目必须对时间表风险进行一项蒙特卡罗(Monte Carlo)分析。这是你组织的什么要求: A、项目计划方法 B、项目执行方法 C、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D、项目经验积累 参考答案:A 3、你正在进行一个通信项目。有关产品和系统的要求已经确定并得到了客户,管理阶层和其它股东的同意。工作正在按照时间表进行之中。到目前各方对进展似乎都很满意。你得知一项新的政府管理方面的要求将会引起项目的一个绩效指标的变更。为使这个变更包括在项目计划之中,你应该: A、召集一次变更控制委员会会议 B、改变工作分解包,项目时间表和项目计划以反映该管理要求 C、准备变更请求 D、通知受到影响的股东将要对项目立即采取的新计划 参考答案:C 4、你的组织正在开始着手一个新的项目,配备了虚拟项目小组。根据过去的经验,你认识到矩阵环境 下的小组成员有时对职能经理的配合超过对项目经理的配合。因此,你决定制定: A、项目计划 B、项目章程 C、项目范围说明 D、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参考答案:B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整体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我选择,我喜欢】 2011年4月4日 5、由于一项新的政府规定,你必须变更你的通信项目的范围。项目目标已经做了若干变更。你已经对 项目的技术和规划文件做了必要的修改。你的下一步应该是:

分层测静压工艺技术浅究

分层测静压工艺技术浅究 张 卉 (中国石油 辽河油田 金马油田开发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 摘 要: 在采油实际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合测压力技术手段已经很难准确反映出各油层的实际压力情况。因此,采油新技术——分层测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变得尤为重重和急迫。鉴于此原因,以分层测压技术中的重点课题——分层测静压工艺技术为研究对象,从两个具体方面,即起管柱回放压力信号测压技术、电缆传输压力信号测压技术对分层测静压工艺技术进行粗浅研究,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解决两套油藏分层采油时的不同层的压力监测问题,同时为分层测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 分层;测静压;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O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710069-01 近些年,分层测静压工艺技术作为分层测压工艺技术的一部分得到了采油生产单位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在这里对起管柱回放压力信号测压工艺以及电缆传输压力信号测压技术两种分层测压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来解决两套层系油藏分层采油时不同层的压力的监测问题。 1 起管柱回放压力信号测压技术 1.1 管柱结构 主要由分采装置、单流凡尔、抽油泵、压力计托筒、封隔器等构成。 1.2 工艺原理 第一步:把电子储存式压力计和分采管柱同时下入井内,当生产进入稳定状态后,对下层进行静压测量,与此同时,应用普通型压力计,通过III型偏心井口,对上层流静压进行测量。当测量结束后,把底部的压力计拿出来回放压力信号。应用此工艺可以达到测出上、下油层的流静压的目的。 1.3 工艺的可行性 当分层测静压工艺管柱下入井内,油井进入正常生产状态时,此时可以用普通型电子压力计通过III型偏心井口下入到上部油层,测出上部油层的流压。此时,下部油层电子储存式压力计也会把此时测量到的流压记录存储下来。在关井测静压的初始时期,因为不同的地层供液能力,上下两油层的原油会出现下面三种不同的情形: 1)上层原油的流压P上-P0+γH/100小于下层原油流压P下 2)上层原油流压P上-P0+γH/100大于下层原油流压P下 3)上层原油流压P上-P0+γH/100等于下层原油流压P下 下面,让我们根据以上这三种情况,对测静压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下层原油的供液能力强时,此时,P上-P0+H小于下层原油流压P下,下层原油经单流凡尔进入到分采装置处,因分采装置凡尔球截止的作用,所以,下层原油不能通过分采装置进入上部油层,下层原油的压力也不能影响到上层原油的压力,此时所测压力为各层压力。 上层原油的供液能力强时,此时,P上-P0+H大于下层原油流压P下,上层原油经分采装置进到油管,因底部单流凡尔的截止作用,所以,上层原油不能进到下部油层,也就是说,上层原油的压力不能影响下层到原油压力,此时所测压力为各层压力。 下层原油的供液能力等于上层原测的供液能力时,此时,P上-P0+H等于下层原油流压P下,因此时压力达到平衡,所以并无液体流动,分采装置凡尔球、单流凡尔球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所测压力为各层压力。 同此可见,此分层测压工艺是完全可行的,完全能够准确测出两油层流和静压。 2 电缆传输压力信号测压技术 由分采装置、抽油泵、单流凡尔、封隔器、电缆、电缆卡子、电缆分配器、上下压力计托筒等组成。 2.2 工艺原理 把两支电子直读式压力计随分采管柱用电缆一起下到井内。一支用来测上层压力,一支用来测下层压力,当生产进入稳定状态后,依靠电缆传输压力信号,能够实时监督上、下层。 2.3 工艺特点 1)优点:此项工艺可以实时监测到地层压力,数据录取快捷、使用起来简单,能够减少测试2井次/年。2)缺点:一次性投资比较高,测压工艺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3 辅助技术 以上工艺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分层测压工艺的成功率,我们还必须应用一些其它辅助技术: 3.1 高精度压力计 为了保证压力计能够长时间的正常工作,我们可能使用高精度PPS电子直读压力计。具体技术标为: 传感器类型:硅一蓝宝石 量程:-6000psi 温度量程:-125℃ 温度精度:士0.2℃ 压力精度:0.02% 压力漂移:<3psi/年 压力分辨率:0.03psi 3.2 电缆过封隔器密封技术 因为分采装置直径(114mm)、封隔器比较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电缆并不能从工具外部连过。所以,我们需要将分采装置和封隔器相互连接,在两者的上、下两个部位装上电缆接头,使电缆从下电缆的接头处连入,从工具的内部通过,再从上电缆接头连出。用1/8"不锈钢管穿线封隔器,接头密封采用Swagelok管,仪器本体间的密封联接全部使用金属密封。 3.3 电缆接头密封技术 因电缆是带2支压力计与管柱一起下井的,要保证电缆与上下压力计联接处的密封性能非常好,所以有必要使用钢扮恺装电缆头,且每个接头处需要使用二层密封:第一层用胶灌封,把电缆钢扮间的缝隙全部填满,且与电缆头固化为一个整体;第二层用多层聚四氟垫压紧封电缆芯;且在电缆头内填满硅脂,以提高绝缘性能。 3.4 井口电缆密封穿透装置 电缆密封穿透装置是装在采油树上的,其作用是为了把电缆穿出井口,同时把井口密封好。电缆密封穿透装置的类型一共有两种,其一是用钢扮恺装电缆;其二是用不锈钢管护套电缆。 3.5 井口存储记录装置 为了配套电子直读式压力计信号的收集和回放,我们研制另一套装置——井口存储记录装置。该套装置不但能对井下信号进行处理,而且还具备存储功能和显示功能。能够做到实时显示井底温度和压力,然后依靠计算机采集系统对地面接口箱编程。 2.1 管柱结构 (下转第96页)

水平井试油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水平井试油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水平井试油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水平井试油测试技术主要是通过水平井试油测试管柱力学分析找出管柱中的薄弱环节,选择合适的井下工具,配套相应的试油测试管柱,解决水平井试油测试工艺中存在的分层测试、排液量、油气层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主题词水平井射孔分层试油 一、前言 水平井井斜角大(>86°)、水平位移长,在作业和生产过程中管柱要受内压、外压、井底钻压、自重、管内液体的粘滞力、库仑摩擦力、井壁支反力、活塞力等多种外栽的联合作用。在管柱的下入过程中由于轴向力的存在,管柱可能发生正弦或螺旋弯曲,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管柱与井壁之间的侧向力,导致管柱所受的摩擦力增加,严重时可能发生自锁。由于摩擦力大,给封隔器坐封和井下开关工具的动作造成不利的影响。井眼弯曲和失稳弯曲产生的附加弯曲也降低了井眼的安全系数。特别是在内压、外压和轴向力作用下,管柱的强度要降低,容易导致管柱的破裂、挤扁和永久变形。膨胀效应、温度效应、螺旋弯曲效应、轴力效应所产生的轴向位移等可能造成井下作业失败。为了提高水平井的试油测试成功率,必须对井内管柱进行受力分析,找出薄弱环节,选择合适的井下工具,配套相应的试油测试管柱。 水平井作业过程中是否采用油层保护技术及应用好坏直接影响着水平井开发效益的高低。射孔完井时地层易受外来固相侵入、水敏性损害、酸敏性损害、碱敏性损害,微粒运移,结垢、细菌堵塞和应力敏感损害、水锁、贾敏效应、润湿反转、乳化堵塞等等,为了避免这些影响,射孔完井之前必须选择合理的射孔方式,选择与地层配伍性好的射孔液。 水平井与垂直井对比存在油层裸露面积大、钻井作业时浸泡时间长、作业压耗较大导致地层易漏、水平井段井壁稳定性要求高。为了最大程度地改善地层,减少措施作业时对地层所造成的二次伤害,必须对水平井排液测试工艺进行优化,选择最佳的排液方式和

试油技术术语

1 主题内容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井测试工艺 常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井测试领域 2 油气井测试 2.1油气井测试Well test 包括常规试油、中途测试及试井三个方面。 2.2稳定试井Static well test 即通过改变油气井工作制度,取得每个工作制度下稳定的压力、产量等数据,用以建立油气井产能曲线,预测给定流压下的生产能力,确定油井合理工作制度的试井方法。 同义词:系统试井 2.3不稳定试井Non—stablized well tesl 通过开关油气井或改变其流量,引起地层压力重新分布,在这个不稳定过程中录取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压力恢复或压力降落)的资料,从而求得油气藏的各种参数的试井方法。 2.4压力降落试井 Pressure breakdown wellrest 对新射孔的油气井或关井压力稳定的油气井,开井以常流量生产,连续测量井底压力作为时间的函数资料,以求取地层参数及与井连通的油气藏体。 2.5压力恢复试井pressure build-up well test 使井以稳定流量生产一定时间后关井,测量关井期间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从而求得油气藏的各种参数的试井方法。 2.6干扰试井Interference well test 一口井长时间生产或改变其量引起压力降,产生对观察井的压力干扰,利用这种井间压力干扰,研究井与井之间的连通性和油气藏特性的试井方法。 同义词;多井试井: 2.7脉冲测试pulse test 是干扰试井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一口激动井<生产井或注水井)用很短时间的流量脉冲或关井间隔,向观察井发送规则的脉冲信号,研究井与井之间的连通性朴油气藏特征的方法。 2.8探边测试Limit testing 在地层测试过程中,通过较长时间开井,达到拟稳态流动,测的压力降落数据;或者较长时间关井,测得压力恢复数据;根据录取的资料,可以计算出该井到封闭边界距离。 2.9 等时测试lsochronal flow test 是产能试井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气井。使井以一定流量生产一段时间,关井使压力恢复到稳定(或几乎稳定)P值止,然后再用二至三个不同流量,以相同于第一个流动期生产和相对应的关井时间,重复这一过程,以建立气井产能曲线,预测给定流压下的产能,确定合理工作制度的试井方法。 2.10完井试井Completion well test 在已探明的构造上,一口井完钻以后.用油管与派克及堵塞器相连接,送入预定深度,进行压力降落或压力恢复(开关井由地面控制)测试.并可直接转入生产的测试方法。 2.11钻杆测试Drill stem test 在钻井过程中或完井以后,利用钻杆或油管将地层测试器送入预定深度,进行压力降落或压力恢复测试。从而录取油气层压力、产量等数据,用于计算地层和流体参数。 同义词:地层测试 2.11.1裸眼测试Open hole test 是探井或油气井完井前为获得地层流体样品和确定有无工业性生产能力,估计地层参数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0.0044 的吸光 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计算公式:S=0.0044 x C/A (ug/mL/1%) S——1%吸收灵敏度C ——标准溶液浓度0.0044 ——为1%吸收的吸光度 A——3 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 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 小浓度或最小含量。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 D = c K S /A m D一一元素的检出限ug/mL c ――试液的浓度 S ――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 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 以I F—入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 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 ?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TG基本原 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6?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 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 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 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 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7.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 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导致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经过样品的光透过率T%寸波数或波长

多目标检测的顺序蒙特卡罗和分层检测网

多目标检测的顺序蒙特卡罗和分层检测网 纲要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检测,二维和三维图像中的多个对象。由于一个联合的多对象模型难以获得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下,我们在这里关注的物体的检测顺序,一个一个的。对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姿态和强大的现有信息嵌入在我们的医学图像的结果优于单独检测对象域。我们的方法是基于序列估计技术,经常应用到的视觉跟踪。不像在跟踪,其中顺序自然是确定的时间序列,多个对象的检测的顺序必须被选择,导致分层检测网络(HDN)。我们提出了一个算法优化选择基于概率的状态的顺序(对象构成的地面区域内)。对象构成的近似的后验分布在每一步的顺序蒙特卡罗。样品在多个对象和层级序列内的传播。在左心房的二维超声图像显示我们,是自动选择的顺序产量低的平均检测误差。我们还定量评价胎面分层检测和三胎儿的大脑结构的三维超声图像。 1 介绍 多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系统中的许多应用,例如在视觉跟踪[ 15 ],初始化分割[ 20 ],或在医疗成像[ 2 ]。图1说明了多目标检测的两个例子,我们有兴趣。多-目标检测[ 5,19,国家的最先进的方法,9 ]依靠每个对象类的一个单独的探测器后处理修剪杂散检测内和类之间。联合检测多个对象而不是单独的优点是物体间的空间关系可以被利用。由于获得的多个对象连接模型的困难在大多数实际应用中,多目标检测任务由多个单独的对象检测器的空间模型[ 4 ]连接解决。的物体的相对位置提供约束,使系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通过聚焦搜索区域中的对象是基于其他对象的位置的期望。在这些算法的最具挑战性的方面是设计的探测器,快速和强大的,建模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并确定检测顺序。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检测系统,解决了这些难题。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法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XXX项目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版本:0.5 日期:XXXX年XX月 修订记录

目录 1.文档说明 (3) 1.1.文档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1.3.参考资料 (3) 2.项目概述 (4) 2.1.背景 (4) 2.2.项目工作范围 (4) 2.3.项目目标 (5) 2.4.阶段划分 (5) 2.5.外网网络基础环境 (5) 外网设备部署图 (5) 拓扑结构 (6) 3.验收概述 (7) 3.1.验收条件 (7) 3.2.验收总体内容 (7) 3.3.验收方法概述 (7) 4.验收计划 (8) 4.1.人员及角色 (8) 4.2.验收流程 (8) 4.3.任务安排 (8) 5.验收内容 (10)

5.1.集成验收 (10) 设备测试 (10) 网络测试 (11) 操作系统的测试 (11) 其他测试 (14) 软件测试测试 (15) 5.2.相关文档验收 (17) 6.附件 (18) 网络环境集成测试报告 (18) 附表1设备测试表 (19) 附表2网络测试表 (21) 附表3机房服务器磁盘分区划分测试表 (25) 附表4 服务器测试表 (27) 附表5 设备电源线测试表 (28) 附表6 软件测试表 (30) 附表7 遗留问题记录表 (32)

1.文档说明 1.1.文档目的 本文档主要用于指导相关人员对外网基础环境进行集成验收工作。 这里所说的相关人员包括: 业主单位: 监理: 承建单位: 1.2.适用范围 本文档只适用于恢复启用工程外网基础环境进行集成验收。验收内容只包括合同中所要求的在集成测试验收阶段必须实现的各项要求及相关文档。 本文档不适用于内网基础环境的验收。 1.3.参考资料

水平井是怎样打成的 1

水平井是怎样打成的作者:一苇2010-02-05 水平井是定向井的一种特殊类型。那么什么是定向井呢?定向井就是使井身沿着预先设计的井斜和方位钻达目的层的钻井方法。它是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铅垂线一定距离钻达目标的井。通俗讲,定向井就是钻井时,钻头垂直向下钻至预定深度,再“拐弯”钻达目标的井。知道了什么是定向井,那么水平井理解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井斜角大于或等于86°并保持这种井斜角钻进一定井段后完井的定向井称为水平井,水平井是定向井的一种特例。套用定向井的说法,水平井就是在钻井时,钻头垂直向下钻至预定深度,再“拐弯”向水平方向钻进的钻井方式。一般的油井是垂直或倾斜贯穿油层,通过油层的井段比较短。而水平井是在垂直或倾斜地钻达油层后,井筒转达接近于水平,以与油层保持平行,得以长井段地在油层中钻进直到完井。这样的油井穿过油层井段上百米甚至2000余米,有利于多采油,油层中流体流入井中的流动阻力减小,生产能力比普通直井、斜井提高几倍。它既可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又能适应多种不同地质构造的勘探开发。水平井施工最关键的技术,就是钻头在直井段钻至设计深度时如何造斜。换句话说,就是钻头如何才能“拐弯”,由垂直钻进变成水平钻进。简单讲,它是由特殊的钻具来实现的。通过这种俗称“狗腿”的特殊钻具,施工人员可以在设计的范围之内完成造斜、增斜施工。水平井技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40年代付诸实施,80年代相继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得到广泛工业化应用,并由此形成研究、应用水平井技术的高潮。如今,水平井钻井技术已日趋完善,由单个水平井向整体井组开发转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水平井各项配套技术,与欠平衡等钻井技术、多分支等完井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多样化的水平井技术。石油行业对钻井技术低成本、低污染、精确轨迹、高产量的技术需求,促使水平井数量逐年增长。石油剩余资源和低渗、超薄、稠油和超稠油等特殊经济边际油藏开发的低本高效,是水平井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国外水平井钻井成本已降至直井的1.5至2倍,甚至有的水平井成本只是直井的1.2倍,而水平井产量是直井的4至8倍。最初,水平井主要用于开发低渗透裂缝性地层横穿裂缝和气顶、底水油藏减缓气水推进。近年来,随着钻井技术进步和钻井成本的不断降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今,水平井技术已作为常规钻井技术应用于裂缝性碳酸盐岩、页岩、砂岩地层,有效开发枯竭油藏、致密气藏等所有类型的油藏。水平井技术也出现了一些应用新趋势:水平井作为注入井,提高产量;分支水平井开采多个产层;开采老油田剩余油;多目标开发产层;开采气藏或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资料用于油藏描述;薄层油藏、注水剖面修正、持续增产。 目前,国外水平井钻井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常规技术,无论大、中、短曲率半径水平井,其井身质量、钻速、钻时、钻井成本、综合效益都可以得到保证。就总体而言,目前国外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井身结构设计、钻具配置、钻头、井下动力钻具、轨迹控制、随钻测试、泥浆技术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水平井的技术风险。在大力推广水平井、分支井、多底井技术的同时,水平井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目前,水平井、分支井、多底井地下渗流机理研究落后于钻井技术,许多传统的开发原理和开采工艺技术已经不再适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平井技术及多底、分支井的推广与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钻井技术逐步细化为具有代表意义的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大位移井、深井钻井、连续管钻井等钻井技术,并相继开发了许多新工具、新装备,增加和完善了钻井测试和控制手段、过程分析和控制软件。当前,水平井钻井技术正在向集成系统发展,即以提高成功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结合地质、地球物理、油层物理和各工程技术,对地质评价和油气藏筛选、水平井设计和施工进行综合优化。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太原市治超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版本:0.1 日期:2012年07月 修订记录

太原市治超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项目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太原项目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目录 1.文档说明 (4) 1.1.文档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参考资料 (4) 2.项目概述 (5) 2.1.背景 (5) 2.2.项目工作范围 (5) 2.3.项目目标 (5) 2.4.阶段划分 (6) 2.5.项目部署情况 (7) 2.5.1.系统拓扑结构 (7) 3.验收概述 (8) 3.1.验收条件 (8) 3.2.验收总体内容 (8) 3.3.验收方法概述 (8) 4.验收计划 (9) 4.1.人员及角色 (9) 4.2.验收流程 (9) 4.3.任务安排 (9)

5.验收内容 (10) 5.1.集成验收 (10) 5.1.1.设备测试 (10) 5.1.2.网络测试 (13) 5.1.3.操作系统的测试 (14) 5.1.4.其他测试 (14) 5.2.相关文档验收 (15) 6.系统集成测试报告 (16) 7.系统测试表格 (17) 7.1计算机网络系统 (18) 7.1.1核心交换机测试 (18) 7.1.2接入交换机测试 (19) 7.1.3路由器测试 (20) 7.1.4防火墙测试 (21) 7.1.5防病毒网关检测 (23) 7.1.6 服务器测试 (24) 7.1.7操作主机测试 (25) 7.1.8存储设备测试 (26) 7.1.9扫描仪、传真机、打印机测试 (27) 7.1.10机柜测试 (28) 7.2大屏及视频会议系统 (29) 7.2.1DLP屏幕测试 (29) 7.2.2RGB矩阵测试 (31) 7.2.3视频矩阵测试 (32) 7.2.4扩声系统测试 (33) 7.2.5视频会议系统测试 (35)

(2020年7月整理)《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试卷答案.doc

一、选择题:(8分/每题1分) 1. .当X射线将某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打出去后,L层电子回迁K层,多余能量将另一个L层电子打出核外,这整个过程将产生(D)。 A. 光电子; B. 二次荧光; C. 俄歇电子; D. (A+C) 2. 有一体心立方晶体的晶格常数是0.286nm,用铁靶Kα(λKα=0.194nm)照射该晶体能产生(B)衍射线。 A. 三条;B .四条;C. 五条;D. 六条。 3. .最常用的X射线衍射方法是(B)。 A. 劳厄法; B. 粉末多晶法; C. 周转晶体法; D. 德拜法。 4. .测定钢中的奥氏体含量,若采用定量X射线物相分析,常用方法是(C )。 A. 外标法; B. 内标法; C. 直接比较法; D. K值法。 5. 可以提高TEM的衬度的光栏是(B )。 A. 第二聚光镜光栏; B. 物镜光栏; C. 选区光栏; D. 其它光栏。 6. 如果单晶体衍射花样是正六边形,那么晶体结构是(D)。 A. 六方结构; B. 立方结构; C. 四方结构; D. A或B。 7. .将某一衍射斑点移到荧光屏中心并用物镜光栏套住该衍射斑点成像,这是(C)。 A. 明场像; B. 暗场像; C. 中心暗场像; D.弱束暗场像。 8. 仅仅反映固体样品表面形貌信息的物理信号是(B)。 A. 背散射电子; B. 二次电子; C. 吸收电子; D.透射电子。 一、判断题:(8分/每题1分) 1.产生特征X射线的前提是原子内层电子被打出核外,原子处于激发状态。(√) 2.倒易矢量能唯一地代表对应的正空间晶面。(√) 3.大直径德拜相机可以提高衍射线接受分辨率,缩短暴光时间。(×) 4.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可以告诉我们被测材料中有哪些物相,而定量分析可以告诉我们这些物相的含量有 什么成分。(×) 5.有效放大倍数与仪器可以达到的放大倍数不同,前者取决于仪器分辨率和人眼分辨率,后者仅仅是仪器 的制造水平。(√) 6.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一样必须严格符合布拉格方程。(×) 7.实际电镜样品的厚度很小时,能近似满足衍衬运动学理论的条件,这时运动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衬度像。 (√) 8.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衬度和透射电镜一样取决于质厚衬度和衍射衬度。(×) 二、填空题:(14分/每2空1分) 1.电子衍射产生的复杂衍射花样是高阶劳厄斑、超结构斑点、二次衍射、孪晶斑点和菊池花样。 2.当X射线管电压低于临界电压仅可以产生连续谱X射线;当X射线管电压超过临界电压就可以产生 连续谱X射线和特征谱X射线。 3.结构振幅用F 表示,结构因素用2 F表示,结构因素=0时没有衍射我们称 结构消光或系统消光。对于有序固溶体,原本消光的地方会出现弱衍射。 4.电磁透镜的像差包括球差、像散和色差。 5.衍射仪的核心是测角仪圆,它由辐射源、试样台和探测器共同组成测角仪。 6.X射线测定应力常用仪器有应力仪和衍射仪,常用方法有Sin2Ψ法和0o-45o法。 7.运动学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双束近似和柱体近似。 8.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两种仪器。 三、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形状因子——由于晶体形状引起的衍射强度分布变化,又称干涉函数。

综合电子系统集成测试解决方案

综合电子系统集成测试解决方案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电子系统(如航空电子系统)已经成为交通工具上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体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起到关键的作用。综合电子系统是由众多电子设备相互交联组成的高度模块化、综合化的系统,需要采用先进的试验流程和手段对其进行分步的集成和测试。系统集成过程通常采用增量式、逐一替换的方式,不断改变系统构型。为了便于真件和仿真件之间的灵活替换,试验系统通过程控的综合配线系统,实现便捷的构型配置和管理功能。 ?特性和优势支持从全数字仿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实物仿真及全系统联试的完整系统试验流程;提供激励-响应测试和动态综合测试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信号交联关系的程控切换配置和管理,不再需要手动改变系统的接线关系即可改变系统构型;采用中间件技术构建试验网络,保证了系统架构的稳定性和开放性,使系统内部互联关系清晰,接口规范,且易于维护和扩展;提供设备健康监控功能,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对故障进行定位;仿真系统的模型采用统一接口规范,便于集成各类仿真模型(如Simulink,C),模型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独立的扩充;提供自动化测试功能,通过编写测试序列实现对所有试验资源的调用和管理,并结合流控、表达式和对话框等基础测试步骤,实现测试过程的持久化和规范化管理。总体方案综合电子系统集成测试试验平台的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试验平台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 ?设备真件及激励系统设备真件及激励系统包含所有的参试的分系统或设备真件及其运行所必须的激励环境。其中: ♦ 试验驾驶舱中安放真实的显示器、仪表和操控面板,驾驶舱与其他

软件集成测试报告模板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XX软件集成测试报告技术文件编号: 版本: 共页 (包括封面) 拟制 审核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特灵达新时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写目的 (2)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2.1术语、定义 (2) 2.2缩略语 (2) 3测试任务描述 (2) 4测试环境 (2) 4.1测试环境描述 (2) 4.1.1硬件环境描述 (2) 4.1.2软件环境描述 (2) 4.2测试环境比较 (2) 5故障描述 (2) 5.1××××测试模块 (2) 5.2××××测试模块 (3) 6测试结果分析 (3) 6.1××××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3) 6.2总体测试结果分析 (3) 6.3测试结论 (3) 7测试总结 (3) 8参考资料 (3) 9附录:测试现场记录 (4)

1编写目的 < 提示:编写者可以照抄下列语句,说明《软件测试报告》的编写目的,也可以适当修改。> “编写本《软件测试报告》的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给软件的评价提供依据。”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定义 <要求:逐项列出本文中用到的难以理解或可能引起混淆的术语及其定义。> 2.2缩略语 本文件应用了以下缩略语: <要求:逐项列出本文中用到的缩略语及其原文和汉语含义。> 3测试任务描述 <要求:简要描述本次测试的测试模块,各测试模块包含的测试任务,包括测试任务的名称、测试任务的目的和内容。> 4测试环境 4.1测试环境描述 4.1.1硬件环境描述 < 要求:描述实际测试中采用的硬件环境,主要指硬件设备的配置关系。如,采用了哪些硬件设备,各硬件之间是怎么搭配的。> 4.1.2软件环境描述 <要求:描述实际测试中采用的软件环境,如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的版本、维护台版本和软件工具,以及各软件版本之间的配置关系。> 4.2测试环境比较 <要求:指出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如局方的运行环境)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将给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 5故障描述 5.1××××测试模块 <要求:根据《软件测试方案》中划分的模块,针对每个模块以表格的方式描述测试中出现的故障。以下的表格仅作为参考,其中第一个表指的是该模块中采用的功能测试方法的测试故障描述,第二个表采用走读等代码级测试方法的软件错误描述。> 表x:故障一览表(对于功能性测试,若无功能性测试则此表不用):

(完整版)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部分课后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部分课后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物理0901 除夕月 1-1 计算0.071nm(MoKα)和0.154nm(CuKα)的X-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 ν=c/λ=3*108/(0.071*10-9)=4.23*1018S-1 E=hν=6.63*10-34*4.23*1018=2.8*10-15 J ν=c/λ=3*108/(0. 154*10-9)=1.95*1018S-1 E=hν=6.63*10-34*2.8*1018=1.29*10-15 J 1-2 计算当管电压为50kV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E=eV=1.602*10-19*50*103=8.01*10-15 J λ=1.24/50=0.0248 nm E=8.01*10-15 J(全部转化为光子的能量) V=(2eV/m)1/2=(2*8.01*10-15/9.1*10-31)1/2=1.32*108m/s 1-3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2)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3)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 答:根据经典原子模型,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在一系列量子化的壳层上,在稳定状态下,每个壳层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他们有一定的能量。最内层能量最低,向外能量依次增加。 根据能量关系,M、K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L、K成之间的能量差,K、L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M、L层能量差。由于释放的特征谱线的能量等于壳层间的能量差,所以K?的能量大于Ka 的能量,Ka能量大于La的能量。 因此在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 CuKa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能量相同) CuK?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K?>Ka) CuKa能激发CuLa荧光辐射;(Ka>la) 1-4 以铅为吸收体,利用MoKα、RhKα、AgKαX射线画图,用图解法证明式(1-16)的正确性。(铅对于上述Ⅹ射线的质量吸收系数分别为122.8,84.13,66.14 cm2/g)。再由曲线求出铅对应于管电压为30 kv条件下所发出的最短波长时质量吸收系数。 解:查表得 以铅为吸收体即Z=82 Kαλ3 λ3Z3 μm Mo 0.714 0.364 200698 122.8 Rh 0.615 0.233 128469 84.13 Ag 0.567 0.182 100349 66.14 画以μm为纵坐标,以λ3Z3为横坐标曲线得K≈8.49×10-4,可见下图 铅发射最短波长λ0=1.24×103/V=0.0413nm λ3Z3=38.844×103 μm = 33 cm3/g 1-5. 计算空气对CrKα的质量吸收系数和线吸收系数(假设空气中只有质量分数80%的氮和质量分数20%的氧,空气的密度为1.29×10-3g/cm3)。 解:μm=0.8×27.7+0.2×40.1=22.16+8.02=30.18(cm2/g) μ=μm×ρ=30.18×1.29×10-3=3.89×10-2 cm-1 1-6. 为使CuKα线的强度衰减1/2,需要多厚的Ni滤波片?(Ni的密度为8.90g/cm3)。1-7. CuKα1和CuKα2的强度比在入射时为2:1,利用算得的Ni滤波片之后其比值会有什么变化? 解:设滤波片的厚度为t 根据公式I/ I0=e-Umρt;查表得铁对CuKα的μm=49.3(cm2/g),有:1/2=exp(-μmρt) 即t=-(ln0.5)/ μmρ=0.00158cm 根据公式:μm=Kλ3Z3,CuKα1和CuKα2的波长分别为:0.154051和0.154433nm ,所以μm=K

油水井分层测试安全技术参考文本

油水井分层测试安全技术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油水井分层测试安全技术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测试前的准备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同自喷井。 2.现场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技术 (1)起下仪器过程中,若有遇卡现象,严禁硬拔,应适 当活动,并用震荡器解卡。 (2)仪器下至具工作筒20m左右,下速减慢通过,每分 钟20~30m为宜。 (3)仪器座人工作筒时下速适宜,严禁猛墩,预防墩坏 仪器。 (4)进行分层测试时,应采用φ2.0~2.4mm钢丝。 身绳帽节不附加小环,以防遇硬卡,便于拉脱绳帽采取打 捞措施。

(5)投堵塞器时,采用自动脱节器投送。 (6)堵塞器密封胶皮的过盈量要符合技术要求,因为过盈量大易卡,过小不起密封作用。 (7)在高产井高产层测试时或拔堵塞器时,均应控制生产闸门或先关井。以防上顶造成钢丝在井筒内打扭事故。 (8)在偏心配产井,偏心配注井测试时,测试密封段人字皮碗过盈量必须符合技术标准,密封段定位爪收拢释放灵活自如,并无拱起变形,以防下井后仪器被卡。 (9)用投捞器打捞和投送堵塞器时,下井前应认真检查投捞器的主付爪收拢释放是否灵活自如,张开尺寸要合格,各部位弹簧要性能良好。 (10)偏心分层配注井测试时,承受要稳定,油压要高于套压0.5MPa以上,以确保封隔器密封。调配井下水嘴相邻层规格不能一样,以防封隔器失效串注。 (11)采用吊球测或投球测,必须与被测层段球座相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