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区护理学 第三版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 第三版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 第三版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 第三版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三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综合学科,在护理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应用性学科,是现代护理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专业必修课。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及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目标,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围绕社区护理的主要任务,集社区护理学理论、技术和公共卫生学理论为一体,吸收了国外社区护理的特点,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以护理程序为构架,系统介绍了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社区护理的新观点和新技术;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护理特点和护理措施;儿童与青少年、妇女、中老年人以及慢性病等的主要危害因素和社区健康管理措施;社区环境与健康,流行病的防治和管理,社区灾害和常见现场紧急救护技术等。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社区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使学生具备以个人、家庭、社区为中心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以及在社区应该如何进行可及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的整体护理基本能力。

二、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开设总学时54 学时,理论讲授 42 学时,实践 12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三、教材

李春玉.《社区护理学》.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年

四、课程考核

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占 70%,实践占 30%。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

1.掌握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理的概念;

2.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3.掌握社区护理的功能。

熟悉

1.社区健康的概念以及影响社区健康的因素;

2.社区卫生服务在卫生体系中的位置;

3.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

4.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

了解

1.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与机构;

2.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史。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区健康与社区卫生服务

一、社区

二、健康与社区健康

三、社区卫生服务

四、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机构

第二节社区护理

一、概念及其功能

二、社区护理服务与管理

三、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

第二章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

【目的要求】

掌握

1.社区护理诊断、居民健康档案概念及重点建档案对象;

2.确定社区护理诊断优先顺序的原则;

3.社区护理评估的内容;

4.运用护理程序对社区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拟定护理计划;

5.运用社区、个人健康档案建立方法,建立社区、个人健康档案。熟悉

1.健康档案的类型、内容以及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

2.社区护理评估与临床护理评估的区别。

了解

1.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区护理评估

一、评估范围及内容

二、社区护理评估方法

三、社区健康资料分析

第二节社区护理诊断

一、社区护理诊断的形成

二、优先顺序的确定

三、Omaha 社区护理诊断系统

第三节社区护理计划

一、制定社区护理目标

二、制定社区护理计划

第四节社区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一、计划的实施

二、实施效果评价

第五节社区健康档案建立与应用

一、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目的和作用

二、社区健康档案的类型和内容

三、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应用

第三章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目的要求】

掌握

1.家庭访视、家庭护理、家系图、居家护理的概念;

2.家庭护理的工作内容;

3.运用家庭护理程序为服务对象提供家庭护理;

4.家庭访视程序及注意事项。

熟悉

1.家庭生活周期及家庭面临的发展任务;

2.家庭的类型及其对家庭健康的影响;

3.家庭访视的目的和类型;

4.居家护理的目的及提供形式。

了解

1.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2.家庭护理的服务对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庭

一、概念及类型

二、家庭结构与功能

三、家庭生活周期及其发展任务

第二节家庭护理

一、概念及意义

二、服务对象

三、工作特点及工作内容

第三节家庭护理程序

一、家庭护理评估

二、家庭护理诊断

三、家庭护理计划

四、家庭护理实施与评价

第四节家庭访视与居家护理

一、家庭访视

二、居家护理

第四章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目的要求】

掌握

1.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概念;

2.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活动领域;

3.格林模式的内容;

4.健康教育评估的内容、计划制定的原则、评价的分类及内容。

熟悉

1.发展社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几种健康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

1.健康促进的发展趋向;

2.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区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区健康促进

一、概述

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

三、健康促进发展趋向

第二节社区健康教育

一、概述

二、健康教育理论

三、健康教育程序

第五章社区儿童与青少年保健指导

【目的要求】

掌握

1.小儿各年龄段分期及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的意义;

2.新生儿家庭访视、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禁忌证、预防接种的反应及护理措施、疫苗免疫

程序;

3.小儿各年龄段保健指导: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青少年期。

熟悉

1.小儿各年龄段生长发育特征;

2.学校卫生保健特点及工作内容。

了解

1.了解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的工作内容;

2.社区护士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的意义

二、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工作的内容

第二节学龄前期儿童保健指导

一、新生儿期保健指导

二、婴幼儿期保健指导

三、学龄前期保健指导

四、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要求及管理

第三节学龄期儿童与青少年保健指导

一、学龄期儿童保健指导

二、青少年期保健指导

三、学校卫生保健特点及工作内容

第六章社区妇女保健指导

【目的要求】

掌握

1.社区妇女保健的概念及工作内容;

2.妇女特殊时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保健指导要点

熟悉

1.围婚期、孕期、产褥期和围绝经期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措施。

了解

1.社区妇女保健指导的现状和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区妇女保健

一、概念

二、社区妇女保健工作内容

第二节妇女特殊时期的保健指导

一、围婚期保健指导

二、孕期保健指导

三、产褥期保健指导

四、围绝经期保健指导

第七章社区中老年人保健与护理

【目的要求】

掌握

1.2000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年龄段的划分标准;

2.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3.社区中老年人的保健指导。

熟悉

1.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改变特点;

2.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了解

1.世界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2.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机构中护士的角色。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护理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二、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三、社区中老年人的保健指导

第二节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机构中护士的角色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护士角色

二、社区养老机构中的护士角色

第八章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

【目的要求】

掌握

1.慢性病的概念、危险因素和特点;

2.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

3.临终关怀的概念;

4.临终患者的健康需求与症状护理。

熟悉

1.慢性病的社区管理原则与流程;

2.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

4.与临终患者的沟通和死亡教育。

了解

1.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2.高血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3.帮助家属应对悲伤。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慢性病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三、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

第二节常见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

一、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

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

第三节社区临终关怀

一、概述

二、临终患者的健康需求

三、临终患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

四、沟通与死亡教育

五、帮助家属应对悲伤

第九章社区康复与护理

【目的要求】

掌握

1.社区康复和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

2.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特点及工作内容;

3. Brunnstrom 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的概念及评定、徒手肌力测定(MMT);

4.运用康复护理技术实施社区康复护理。

熟悉

1.社区康复服务的目标;

2.脑卒中、脊髓损伤的常见功能障碍。

了解

1.社区康复服务的网络与管理;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管理和护理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区康复及康复体系

二、社区康复护理

第二节社区康复护理内容与技术

一、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内容

二、社区康复护理常用技术与方法

第三节社区常见伤、残、病社区康复护理

一、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

二、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

第十章流行病学与社区疾病管理

【目的要求】

掌握

1.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内涵;

2.流行病学相关概念:疾病流行强度、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暴露、病因;

3.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传染病的发生需要具备的三个基本环节;

4.疫病出现前、后的预防措施;

5.结核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流行性感冒患者、细菌性痢疾患者、人禽流感

患者和手足口病患者的家庭访视管理。

熟悉

1.疾病的自然史及三级预防的概念;

2.流行病学方法的概念及应用;

3.社区健康状况的评价。

了解

1.流行病学的功能及应用;

2.社区护士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职责。

【教学内容】

第一节流行病学概述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二、流行病学的功能及应用

三、疾病的自然史与三级预防

第二节流行病学方法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一、社区护理服务中常用流行病学方法

二、社区健康水平的测定

第三节社区流行病学管理

一、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二、传染病家庭访视管理内容

第十一章社区灾害与急救护理

【目的要求】

掌握

1.社区灾害的原因、分类;

2.社区护士在灾害救护工作中的任务;

3.灾害、急性压力综合征、START 预检分诊、RPM 预检分诊的概念;

4.对伤病员的预检分诊、现场救护与转运。

熟悉

1.社区灾害的应对护理与管理、重建期健康管理。

了解

1.对受灾者个体、群体进行心理支持。【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区灾害护理与管理

一、灾害概述

二、社区护士在灾害预防工作中的职责第二节社区灾害的应对护理与管理

一、伤病员的预检分诊

二、伤病员的现场救护

三、伤病员的转运

第三节社区灾害重建期健康管理

一、灾害重建期常见健康问题

二、灾害重建期居民的健康管理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大专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小儿疾病的护理强调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范畴的拓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进行讲述。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临床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总之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临床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儿科护理的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及角色。 了解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课程内容 一、儿科护理学概述。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的特点。 二、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划分和各自的特点。

三、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四、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五、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 一、儿科护理的特点。 二、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 三、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四、儿科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考核要求 一、掌握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 二、熟悉儿科护理的特点。 三、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儿科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第二章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体格生长和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和测量方法;计划免疫程序。 熟悉生长发育规律及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了解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 课程内容 一、生长发育概述 生长发育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生长发育评估 见习体格生长的测量及判断,包括测量方法,计算公式及正常值;体格生长的评估;与体格三、生长有关的其他发育。 四、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神经系统发育,感知觉发育,运动功能发育,语言发育,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 五、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六、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护理;计划免疫。 考核知识点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小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及测量、计算方法。 三、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 四、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 五、计划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一、掌握小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及测量、计算方法;计划免疫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二、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 三、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儿科护理技术。 熟悉小儿门诊、急诊、病房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课程内容 一、参观儿科门诊、急诊和病房的设置及管理。 二、示范小儿病史的采集及护理体检。 三、示教小儿用药护理、小儿约束法、头皮静脉输液法。 考核知识点 一、小儿病史采集内容及护理体检 二、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

社区护理学复习题(选择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WHO对社区的解释,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人口约在 A.在3~10万之间 B.在10~30万人之间 C.在50~60万人之间 D.在80~100万人之间 2.以下陈述最佳是 A.我国大中型城市3~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B.我国县级以上市3~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C.我国城市按居小区管辖范围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D.我国大中型城市3~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社区内的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应社区的 A.结构要素特点 B.同质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人口数量特点 4.对社区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化功能 B.教育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相互支持及福利功能 5.社区护理起源于 A.康复医学 B.替代护理 C.临床医学护理 D.公共卫生护理 6.下列有关社区护理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健康为中心 B.以个体为主体 C.有较高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D.与多部门合作提供综合服务 7.在社区护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地段护理阶段的主要护理内容是 A.促进健康 B.疾病护理 C.疾病预防 D.自我护理 8.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加以补充的是 A.精神健康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社会适应 9.下列哪项不是社区护士担当角色 A.领导者 B.组织者 C.观察者 D.咨询者 10.保持和增进全民健康最恰当的方法是 A.使人人重视自我保健 B.重视预防 C.依靠社区护士 D.依靠医院服务 11.下列促进健康的原则陈述正确的是 A.社区护士促进健康的主要工作有多发病及地方病的普查等 B.保护健康主要工作为预防疾病,免受疾病的侵袭 C.制定健康相关政策、营造支援健康的环境是促进健康的原则 D.提供精确诊断和必需的卫生保健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12.以下对社区护士任职应具备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国家护士资格者 B.经注册的护士 C.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者 D.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13.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目标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到2000年,部分城市应基本建设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 B.到2005年,在城市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C.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D.到2010年,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服务 14.下列文件颁布部门和时间的搭配不当的是 A.《关于发展城市卫生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卫生部1999年发布的文件 B.《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卫生部科教司2000年发布的文件 C.《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是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文件 D.《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是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文件 15.WHO调查分析报告,关于人类的健康和长寿的说法错误的是 A.5%为遗传 B.10%为社会因素 C.25%为医疗条件 D.50%依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B 5.D 6.B 6.B 8.C 9.A 10.A 11.C 12.D 13.B 14.A 15.D 社区护理工作方法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附件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4 学时数:64 适用专业:护理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 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 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 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 为本的特点。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 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 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 贫血 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 的护理 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 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 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 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 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3.了解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任务和范围 一、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 一、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一、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 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 正常或异常的方法 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了解儿童发展的一些相关理论 5.了解小儿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其干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 绪论 1 环境 3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12 舒适与安全 3 卧位与搬运3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 患者的清洁卫生 6 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6 休息与活动 3 协助患者活动 3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8 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 吸氧法 9 冷、热疗法 1 冷、热疗法 3 饮食与营养 6 鼻饲法 3 排泄 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6 给药9 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 验法 15 静脉输液与输血8 周围静脉输液法 6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6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6

社区护理试卷1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社区服务的性质不包括() A.公益性B.自助性C.互助性D.赢利性E.非赢利性 2.社区卫生服务的重中之重是() A.治疗B.护理C.预防D.康复E.计划生育 3.社区护理是护理学与下列哪门学科相结合而成的综合学科?() A.社会医学B.基础医学C.公共卫生学D.预防医学E.临床医学 4.第三级预防的重点是() A.防止疾病发生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C.合理的诊断和护理 D.防止并发症与残疾E.防止意外伤害 5.下列哪项行为技巧有助于有效交流() A.说教B.劝服C.劝告D.轻视E.刺激 6.下列哪项不属于护患沟通技巧() A.交谈技巧B.非语言沟通C.开放式提问技巧D.行为训练技巧E.沉默技巧 7.社区护士实施健康干预的主要有效手段是() A.健康普查B.有效评估C.健康教育D.了解需求 8.最适合大量人群普及健康知识的健康教育形式是() A. 咨询B.演示C.音像制品D.交谈 9.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时应遵循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强调学习者的参与B.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 C.每次尽量多地传授知识D.重视健康教育信息的反馈 10.个体化比较强的社区健康教育方法不包括() A.健康咨询B.交谈C.同伴教育D.音像制品 11.最适合技能学习的社区健康教育形式是() A.照片、图画B.演示C.音像制品D.交谈 12.卫生保健态度评价指标包括() A.卫生知识知晓率B.自愿参与率C.某知识点的正确回答率D.人均卫生知识均分 13.由一对夫妻和一个未婚女儿组成的家庭属于() A.主干家庭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D.扩大家庭E.传统家庭14.某家庭,父母常年在国外经商,每月都给在国内上中学的孩子寄来一大笔生活费用,但孩子却经常郁郁寡欢,从家庭功能的角度考虑,这个家庭主要缺失的功能是()A.经济功能B.生育功能C.抚养功能D.情感交流功能E.休息和娱乐功能15.社区卫生服务站对社区内刚生完小孩的妇女最好的照顾方式是()A.电话指导B.家庭访视C.在服务站对其家庭成员进行产后照顾指导D.发放健康指导手册E.定期为产妇体检 16.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服用维生素c或阿司匹林等药物时,社区护士应当特别强调的事情是()

(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1、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要求学生学好护理学基础为临床专业课打好基础。 2、熟悉护理学基础有关操作的目的,适应症。 3、熟悉运用护理程序做好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4、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更好地适应今后临床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成为优秀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实验学时分配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护士基本素质及行为规范 【内容提要】护士的仪表要求与行为规范 【目的与要求】 1、熟悉正确的颈、胸、腰、腹、臀部姿态;正确的站、坐、行走、下蹲姿态。 2、掌握正确的端治疗盘、持病历夹、推治疗车、下蹲捡物的方法;护士仪表 的要求。 实验二环境 【内容提要】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及护理工作 【目的与要求】 1、了解门诊及病区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实验三入院和出院护理 【内容提要】 1、病员床单位的设施。 2、铺床法。 3、运送病人法。 【目的要求】 1、熟悉病员床单元的设施。 2、掌握三种病床的铺法。 3、掌握搬运病人法。 实验四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内容提要】 1、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2、保护具的应用。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种操作目的、要求和适用对象。 2、熟悉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4、掌握正确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 实验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内容提要】 1、清洁、消毒、灭菌。 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3、隔离技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清洁、消毒、灭菌观念。 2、熟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等概念。 3、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4、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实验六患者的清洁护理 【内容提要】 1、口腔护理。 2、床上梳发洗发。 3、床上擦浴。 4、压疮护理。 5、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法。 6、全背按摩法。 【目的要求】 1、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应用。 2、熟悉压疮护理、全背按摩的方法。 3、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梳发洗发、床上擦浴、卧床患者更换床单、递

基础护理学中职教学大纲(2学期)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中职三年制)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基础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及治疗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教学活动主要采取讲授、演示、培训、电教、练习、等形式,通过提问、作业、操作及理论考核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本课程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设,总时数为224 学时,其中,第一学期理论32学时;第二学期理论26学时,实践30学时;机动8学时;第三学期理论64学时,实践64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阐述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了解医院基本结构与功能。 3、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2、能规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三)思想素质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护理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形成现代护理理念。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 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的成绩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其中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技能考试30%。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为考查科目;第二、三学期期末考试为考试科目采取闭卷考试,时间地点由学校安排,考试时间90分钟。题型第一学期可由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组成;第二、三学期为和护考接轨均为选择题,题型由A1、A2、A3、B1组成,并参照护考资料出题。

继续教育学院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护理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护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身心方面的健康促进、儿童疾病的防治与护理等。其任务是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儿童,充分利用先进的医学、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整体护理,以增强儿童体质,维护和改善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和人类整体素质。 本课程教学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沟通,知识的交叉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为考试课,学时30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营养及各系统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了解和认识,儿童解剖、生理及心理特点,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儿科护理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儿童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技能 掌握儿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如温箱、光疗箱使用,婴儿喂养技术、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技术等,了解现代儿科护理技术的发展,并增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 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具有与儿童及其家庭有效沟通的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

三、学时分配 单元名称理论学时 1 绪论 1 2 儿童生长发育 1 3 儿童保健 1 5 儿童营养 1 8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4 9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0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1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2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3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4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5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 20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3 21 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2 合计30 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标 1.掌握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2.熟悉 (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儿科护理的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3.了解 (1)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2)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内容 1.重点阐述 (1)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系 0—七年八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 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临床专 科护理奠定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 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 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 二五”规划教材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 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 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 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 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随着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 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 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nursing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86 适用对象: 四年制护理专业本科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为临床专科护理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础护理学分为Ⅰ、Ⅱ两部分,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结业考试。课程采用目标教学、直观教学(参观、示范、练习)、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综合教学方法进行。强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评判性思维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和培养,为学生的护理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技能训练一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无菌包、无菌盘、无菌容器、无菌溶液、无菌手套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无菌容器的使用法,无菌包的使用法,无菌盘的准备,取用无菌溶液法,戴无菌手套法。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操作原则,建立并强化无菌观念,具有认真、严谨、科学的态度;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程序正确,动作规范、美观,操作中无污染。 讨论:临床工作中无菌操作。 思考题: 下列情况是否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为什么? (1)使用已灭菌3周的导尿包 (2)潮湿的无菌包,晾干后使用 (3)铺无菌盘,将上层无菌巾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内 (4)用棉签蘸取无菌瓶内溶液擦拭伤口 (5)取无菌镊时,镊尖触碰容器内口 (6)用已戴手套的手碰另一手套外面 技能训练二手卫生 2、洗手技术 3、卫生手消毒 4、外科手消毒。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护理学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必修课。本课内容特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专业理论课及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执行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以满足整体化护理的需要的知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 护理学基础包括两大部分: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第7~20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帮助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持病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获得健康状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将能够: 1、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2、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 3、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 4、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 5、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 6、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本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为使学生明确教学的具体要求,本课程以行为目标的形式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教学要求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目标以外的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四、课程衔接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五、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本课程的主媒体是护理学基础教材及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辅助媒体是18学时电视课,网上教学辅导;考试辅导资料等。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实习课20学时,课程实施和媒体的相互配合及学习建议详见课程设计方案。 六、教学方法 多种媒体教学,学生以自学为主,结合学习指导教材、音像教材及辅导课、小组活动、网上学习及实习进行学习。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儿童保健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healthy 总学时:18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0 总学分:1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儿科保健学是介绍小儿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预防的一门科学。在整个儿科保健学教学中,要注意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保健的特别之处。同时要注意研究儿童的心理特征与疾病的预防与成人的差别之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如小儿生长发育、小儿营养与喂养、小儿的一般护理.有助于提高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儿科保健学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环节。本教学大纲将各章内容分为两个层次,即“掌握”,“了解”。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能融会贯通。对“了解”的内容,教师作一般讲授。要求学生能理解并记忆其基本概念及特点。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三章小儿的一般护理 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儿科护理学》,崔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参考书: 《儿科护理学考试指导》,林晓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六、有关说明

1.先修课程: 各门基础医学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2.适用专业: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 3.撰稿人:蒋玉宇 4.对学生培养能力的要求,该门课程为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学生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实施整体护理. 5.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既供教师备课使用,又供学生预、复习时使用,已明确学习中的基本要求与重点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一些合理调整。以进一步完善本大纲。 6.大纲的制订说明:大纲分为二级要求:了解、掌握。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

新疆医科大学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供护理专业专科使用) Ⅰ前言 护理学基础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护理对象的护理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适应现代护理的需求。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专业高等专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护理学基础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教学活动主要为讲授、演示、电教、练习、自学、角色扮演等形式。通过提问、作业、测验、操作回示和考核等进行教学评价(教学中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6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1∶1.3,即讲课54学时,实验72学时。 Ⅱ正文 护理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护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了解最新的护理学概念以及护理专业的特征、护士角色,明确护理的任务、功能和范畴。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护理的概念、专业的特征、护士的专业角色。

2、熟悉护理学的概念。 3、熟悉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4、熟悉护理的任务、功能。 5、了解古代、近代、现代护理的发展、形成过程及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 6、了解临床护理服务方式。 三、教学内容 1、护理学发展简史 (1)古代、近代、现代护理的发展 (2)近代中国护理的发展历程 2、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1)护理的概念 (2)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3、护士专业特征与护士角色 (1)专业的特征 (2)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3)护士的专业角色 4、护理的任务、功能和范畴 (1)护理的任务、功能 (2)临床护理服务方式 5、学习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方法 护士的素质和行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明确护理护士的基本素质,能够将护士的行为规范应用到护理工作中。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护士的素质与行为规范。 2、了解护士的仪表。 三、教学内容 1、护士的素质与行为规范

社区护理学_重点篇

社区护理学 第一章 1.社区的概念: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积聚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的特点:地域性,人口要素,同质性,生活服务设施,管理机构和制度。 3.社区的功能:生产、消费、分配、协调和利用资源;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相互支援。 4.初级卫生保健:是指由基层卫生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最基本、必需的卫生保健。 5. 社区卫生服务: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 特点: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服务内容的综合性,贯穿生命全程的连续性,满足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可及性。 6.社区护理的概念:综合性应用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溶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护理服务。 功能:1. 提供社区健康护理 2.提供个人及家庭康健护理 3.提供社区保健服务 4.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5. 开展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6.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7.实施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的管理 8.提供社区临终护理服务 9.提供社区急重症患者的转诊服务 10.参与社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7.社区护士的基本条件:1.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 2.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3.独立从事家庭访视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8.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1.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2 综合护理能力 3.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4.预见能力 5.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 6.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7.应对社区急性事件的基本能力 8.不断获取与本专业发展有关的新知识,培养促进自身与专业发展的能力 9.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章 社区护理评估是社区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主要收集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评估范围及内容:社区地理环境,社区人群,社会系统。 社区评估护理方法:1.社区实地考察 2.问卷调查 3.重点人物访谈 4.查阅文献 5.参与式观察 6.社区讨论。社区护理诊断是对收集的社区资料进行分析,推断社区现存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时期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儿童心理及智力发展、疾病治疗和护理,以及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儿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对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的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掌握儿童保健和临床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够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宣传,能利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关心患儿,做好儿童身心全面护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3.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4.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41学时,实验13学时。

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临床见习、个人作业、病例讨论、电教、自修等 评价方法 理论考试 技能考试 个人作业:书写护理病历、见习报告、讨论报告等。 课堂参与:出勤、发言的质量、讨论发言次数。 评价标准(百分制) 1、评分比例理论考试60% 技能考试20% 个人作业10% 课堂参与10% 2、评价等级 90分及以上优 80分及以上良 70分及以上中 60分及以上及格 60分以下不及格 第一章绪论 一、绪论: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及素质要求,以及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6.03.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 学时:140学时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专科 考核方式:考试,占70%。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占30%。 一、目的任务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大分支,它包含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还包括有护理学基础理论,是针对外科疾患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应用性科学。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现代护理理念的逐步改变,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对从事外科护理专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掌握本专业的专科知识,还要熟悉人文社科类知识,为病人提供身体、心理及社会的护理,真正地实现“整体护理”。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后续课程有小儿科护理学及妇科护理学,本课程有三个章节与内科护理学与内科交叉,外科重点放在手术前后护理上。 二、基本要求 1.描述外科护理的任务与范畴。 2.掌握外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原则与专科护理措施。

3.应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外科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 4.分析外科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恰当的心理护理。 5.对外科手术前、后的病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自学内容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2.熟悉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体液组成及分布、体液平衡及调节、酸碱平衡及调节。 3.了解各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分类、病因和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体液组成及分布 二、体液平衡及调节 三、酸碱平衡及调节 第二节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临沂校区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课程负责人:袁洁 课时:180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研究护理专业基本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及重要基础课程,它包括了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护士护理病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指导下,应用护理理论、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及沟通交流技巧等,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治疗的需要。护理是助人的专业,护理人员通过运用知识与技能帮助患病的人或健康的人恢复或保持健康,这是全世界护理工作者的共同理念。本课程的知识框架和理论是建立在新的护理观的基础上,即:对人、环境、健康与护理概念的认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系,以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护理和人、环境、健康、护理四者的基本关系,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患者并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要,熟练完成基础护理的基本操作,掌握一般急救技术,正确记录各种护理表格。通过讲授、演示、录像、练习、自学、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建立整体观念。培养科学的护理思维方法,理解掌握护理程序的步骤,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时数为1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80学时,实验教学为100学时。 1、考核方法由平时考核、期末笔试、技能考核三部分组成。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总分的60%(其中掌握内容占70%,熟悉内容占20%,了解内容占10%)。内容及形式以贴近护理资格考试为主。 3、平时考核占总分10%(包括平时作业、单元考查、课堂讨论)。 4、技能考核占总分的30%。 三、学时分配表

社区护理学作业题(1)

社区护理学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 1.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指( c ) A.基础护理学 B.营养护理学 C.社区护理学 D.内科护理学 2.“病因复杂、潜伏期和患病时间长”是下列哪类疾病的患病特点?( a ) A.慢性病 B.传染病 C.急腹症 D.感冒 3.老年保健最初起源于哪个国家?( c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4.初级卫生保健(PHC)的原则不包括的内容是( D ) A.提供最基本的、必须的卫生保健服务 B.以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为中心 C.国家机关团体以及社区把初级卫生保健纳入其整体的社会经济开发计划 D.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是由社区护士和社区全科医生负责完成的工作 5.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为( B ) A.5% B.75% C.60% D.20% 6.疾病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发病急、进展快、病程长、恢复慢等见于下列哪类人群( D ) A.中年人 B.妇女 C.青年人 D.老年人 7.对失去治愈希望的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前实施的积极的综合照护称( D) A.协同护理 B.社区护理 C.居丧照护 D.临终护理 8.WHO 按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将残疾分为 ( A ) A.3 类 B.5 类 C.6 类 D.8 类 9.帮助日常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等方面有障碍的人群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所实施的照护称( D ) A.基础护理 B.整体护理 C.临终护理 D.康复护理 10.妊娠期的妇女用药要特别慎重,尤其是怀孕在( A ) A.3 个月以内 B.半年以内 C.1 个月以内 D.5个月以内 11.我国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 B ) A.1990 年 B.1997 年 C.2005 年 D.1980年 12.哪项不属于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 D) A.具有国家护士资格并经注册 B.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C.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能独立从事家访及居家护理工作 D.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在大专院校进修学习达3年以上 13.在社区护理中,以尊重人的个性和权利为特征的护理属于( A ) A.人性化护理 B.可及性护理 C.综合性护理 D.连续性护理 14.社区三级预防是指( C ) A.特殊人群为对象的健康预防 B.以慢性病患者为对象的健康预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