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

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说课稿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说课稿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是安岳县岳新乡中心小学的刘强,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生物的变异现象》,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结构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重点是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的课题、位置:《生物的变异现象》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从教材第17页至19页) 2、教材的编排: (1)、本课与《生物的遗传》《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共同组成“遗传与变异”单元。这是小学科学课标中“生命世界”领域中的科学知识,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五部分: 第一部分:比较一对孪生姐妹与她们父母的照片,找出她们之间的外形特征差异。初步了解个体间存在着差异。然后比较同学间外形特征的差异,揭示变异的概念。 第二部分:观察并比较各种金鱼,康乃馨、玉米等的不同之处。利用图片展现了形态各异的金鱼、千姿百态的康乃馨、颜色各异的玉米的照片。这些动植的外形特征,颜色等各不相同,表现为生物之间也存在变异,说明变异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部分:查找关于变异的谚语。和遗传现象一样,人们很早已经发现了生活中存在着变异现象,创造了丰富的关于变异的谚语和俗语。 第四部分:阅读资料,认识三叶草的变异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第五部分:拓展知识,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教材之所以这样编排,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学生已学习了生(2 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因为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着一些差异,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本课先是引导学生从认识人类开始,逐步导向认识其他动植物,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变异现象,从而使学生了解变异及变异的种类。 3、教材前后联系: 这部分教材是以前面3至5年级科学教材中《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植物的一生》;《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等内容为基础,由浅入深来揭示生命的发展历程及其中的奥秘。 4、教材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同一类动植物的外形特征的差 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3)、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德育目标:(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5、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 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八年级生物上册4.4《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学案济南版

省重点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4.4《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学案济 南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生物的变异过程 二、知识回顾: 1.人的性别遗传,科学家们最早将注意力集中在什么的观察上? 3.为什么说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三、导读提纲: (一)阅读课本P87页《变异的类型及意义》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变异? 2、影响生物变现型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4、小组交流:图4.4—13中的变异各属于哪一种变异类型? 5、变异有什么意义,在生产实践上有什么应用? 6、看了图片之后,试着分析高产奶量牛是如何培育出来的?注意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巩固练习 7、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7、看了图片之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 四、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变异的是()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 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 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2、在测定某种数量性状时,所选择的对象至少为() A.2个 B.4个 C.30个 D.15个 3、在生物变异的遗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环境引起的性状的变异 B.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的变异 C.环境因素的影响 4、用X射线处理过的西红柿幼苗,能够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番茄的体 积增大一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增加了一倍。这种变异能否遗传()A.能 B.不能 5、经过下列处理的种子,哪一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 A.经过极高,极低温度处理过的西瓜种子 B.小粒玉米在肥地结出的大玉米种子 C.经过γ射线处理过的芹菜种子 D.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过的甜瓜种子 6、下列哪种培育新品种所用的时间最短() A.人工选择繁育培育新品种 B.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 C.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 D.自然选择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知识内容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a a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b b 转基因技术 a a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c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b 课时要求1.结合培育番茄新品种的实例,概述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基本过程。2.结合基因突变的原理,阐明人工诱变育种的概念和过程。3.比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4.结合烟草新品种的选育过程,说明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及特点。 5.结合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明多倍体育种的过程及特点。 6.通过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介绍,说明转基因技术的过程及应用。 你见过像图示那样大的南瓜吗?它可不是普通的南瓜,它是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带入太空培育的新品种。这种南瓜比一般的杂交种品质好,一般重量在300~400斤,是名副其实的“巨人”南瓜。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和过程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育种的知识。 解决学生疑难点 一、杂交育种 1.概念: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2.原理:基因重组。

3.处理方法 (1)培育显性纯合子 选取亲本――→杂交F 1――→自交F 2――――――――――――→筛选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 连续自交,直至后代几乎不发生性状分离 (2)培育隐性纯合子 选取亲本――→杂交F 1――→自交F 2→筛选符合要求的个体即可推广 4.优缺点 (1)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2)缺点 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过程缓慢。 ②不能产生新基因、新性状。 有两种纯种的小麦,一个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为矮秆(d)易感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病新品种,方法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感锈病――→a F 1――→b F 2――→c 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请据此分析: 1.过程a 、b 、c 的处理方法分别叫什么? 答案 杂交、自交、连续自交和观察筛选。 2.从哪一代开始出现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其中有多少比例的纯合子? 答案 F 2中开始出现矮秆抗锈病,其中纯合子占13 。 3.上述杂交育种过程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假设每年只繁殖一代)? 分析 第一年:种植亲代,杂交,收获F 1种子; 第二年:种植F 1,自交,收获F 2种子; 第三年:种植F 2,获得表现型符合要求的小麦(矮抗),同时矮抗自交,收获F 3种子,分单株保存; 第四年:分别种植符合要求的F 3,观察是否发生性状分离,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合乎要求的新品种。 答案 4年。 4.培育细菌新品种时,能否用杂交育种的方法? 答案 不能,杂交育种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如植物和动物。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5.是不是所有的杂交育种过程都必须从F 2开始筛选?是不是也都需要连续自交提高纯合度?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 第2节 生物的变异学案(新版)苏科版

第2节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相关知识的分析讨论,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生物的变异的意义讨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 (2)通过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关注,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 生物变异类型及意义;转基因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 【学习难点】 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分析不同变异产生的原因 【知识梳理】 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在生物界是存在的。 2. 的变异:是由变化引起的,能够遗传。 变异的类型 的变异:是由变化引起的,不能够遗传。 3.变异的意义

(1)变异对生物个体生存的意义主要是:在繁衍过程中,不断产生有利变异,以不断变化的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2)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主要是:遗传的变异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基础,没有生物的变异,就没有生物的。 (3)变异在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的变异,培育出品质优良的。 4.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物质,产生变异的生物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变异是普遍现象 B.生物的变异有的能遗传,有的不能遗传 C.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D.生物的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2.下列变异现象中,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A. 彩色的棉花 B.超级鼠 C. 转基因大豆 D.健美运动员肌肉发达 3.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动物是() A. 超级鼠 B. 克隆羊 C. 试管婴儿 D. 克隆猪 4. 下列各项生物技术中,与转基因技术无关的是() A. 遗传工程 B. 基因工程 C.杂交育种 D. 细胞工程 5.下列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2课《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材分析: 生物的变异与生物的遗传都是生物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变异比遗传稍难理解。所以在教学的建构模式上,引导学生从认识人类开始,逐步向认识其他动植物,从而使学生了变异及变异的种类。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观察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技能目标: (1)学会调查及进行统计。(2)学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3、情感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2)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知道变异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变异玉米实物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给学生提出问题: 1.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能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但是有的为什么就很难被认出来呢?(容易认出来的是因为与父母长得像,难被认出的是因为与父母长得不像)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不同的地方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揭示课题) (设计目的: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产生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调查探究,初识变异

1.游戏“找不同” (1)找一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进行汇报 2、汇报在课前调查的“自己与父母特征的异同”。 3、通过游戏“找不同”和课前调查“自己与父母的异同”,你发现了什么? (每人都和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即使是双胞胎也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4.班级同学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头发是否能卷”等。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调查。 (3)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5、小结: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种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6、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 7、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学生之间进行着不同见解的交流) 8、了解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课件出示金鱼、康乃馨、玉米图片,并请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几种玉米,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 (2)小组讨论回答。(原来动植物之间也存在着变异现象,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设计目的:观察、调查、统计、假设等都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会提出假设或猜想,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会进行判断、推理,并且能与他人共同合作探究什么是变异现象。) 三、继续探究,拓展变异 课外知识补充: 1、交流有关变异现象的谚语。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等。(说明人们早已发现了生活中存在着变异现象) 2、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3、了解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让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4、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及时 间 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多媒体展示】有显著遗传特征的父子 的照片:瞧这父子俩 1.房祖名长得像成龙这在生物学上叫 什么? 2.房祖名和成龙长得一模一样吗?这 种现象又叫做什么呢? 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代,子所以亲子间 有相似性,即有遗传现象产生。那变异 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 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第四节生物的 变异] 回顾旧知思考回答:这种子 女和父母之间长得像的现象 在我们生物学上称为遗传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显而易见他们长的不完全 一样,这种现象应该叫变 异。 通过为学生 创设问题情 境,利用学 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 学习情趣及 探究心里。 而明星恰恰 是学生比较 感兴趣的, 贴合学生的 “胃口”。 引出课题导入目标2分钟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节 课的重难点,即将要达成的 目标。 通过展示学 习目标使学 生明确学习 的方向和将 要达到的目 标。做到有 的放矢。 引导探究我们首先来探究第一个主题:通过老师的

层层推进14分钟 探究主题一:变异的概念(一)变异的概念 【“导、疑、思”问题导学】在我们周 围,可以看到很多变异现象。那么请你 能举出几个身边的变异例子吗?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以下四幅图片,能否 整合出变异的概念 【“导、疑、思”问题导学】想一想, 你与你的父母之间有哪些性状的变异? 学生勇于展示身边变异 现象的实例 观看老师展示的变异图片, 认同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一对绿鹦鹉的四个子女 同一棵树上的五片叶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 片叶子 变异存在于一家三代之中 问题引领, 从身边的实 例入手,引 导学生进入 了一个五彩 缤纷的变异 世界! 通过一组图 片的展示, 加深对变异 概念的认 识,认同生 物变异的普 遍性。[来源:学。科。网] 通过小组间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东方市感城中学庄景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基因的奥秘”之后关于基因变异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比较适合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去动脑筋,教师尽量不去直接讲述知识,而是多用引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自己来探究问题,寻找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本节课上,学生应该知道变异现象非常普遍,并且能判断何种变异可遗传给下一代,何种遗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并且对于遗传和育种有最基础的了解。 二、设计思想: 变异的内容虽然从微观上不易观察,但在初中阶段也不要求学生了解这其中深层次的奥秘。因此,从大量变异的事例让学生感悟变异的普遍性,让学生对于遗传育种感兴趣,能够知道如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就够了。 三、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生物变异的典型实例,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化能够引起生物变异;引起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原理在培育新品种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收集和交流有关我国遗传育种方面的资料,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引起生物遗传变异的原因解决方法:通过实例学习生物的变异 五、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媒体准备: 生物变异的投影片及相关图片 七、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变异: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 2.引起变异的原因:环境的影响——不可遗传 遗传物质变化——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可遗传变异3.遗传与育种 (1).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基因的变异 (2).高产抗倒伏小麦:基因的重组 (3).太空椒:环境影响使基因产生变异

六年级科学下册 生物的变异现象 1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二课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中的第二课。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与它们的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来展开的,但是对于“变异”这个概念,学生的背景知识非常之少,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作为一节概念教学课,其中包含不少的名词、术语,如何就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程度,尽可能地做到科学和准确?如何在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关系处理本课的教学。 1. 知识与能力 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它们同样都是构成个人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成分。科学知识构成了科学的基本信息内容。科学能力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科学知识是科学能力的载体,科学能力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有效“工具”。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头脑空白的人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反之,学生在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猜想、预测、实验等技能达到对新知识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推测植物是否也存在变异现象后让学生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对多个苹果进行观察,从而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这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和收集证据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植物也存在变异现象”这个结论性的知识。 2.探究与传授的时机 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但是在概念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发挥传授的作用。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传授式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教师在一些知识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时,教师就应该进行一些传授。在“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一概念中“同一物种”、“子代与父代”等术语大部分学生对于它是陌生的,所以在教学的起始我就把它拿出来做以解释,消除学生在理解概念中的障碍。当然,我的设计是先通过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同一物种来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后,如果发现学生确实有异议后才开始解释的。这样做既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又可以扫除概念理解中的障碍,一举两得。而在归纳“变异”概念环节,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事实信息,有了较多事实信息后,我就引用“探究—研讨”教学法,科学处理各种信息:“通过以上的比较和对数据的分析,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从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析、讨论,学生通过将数据规律与实际的遗传现象相结合,“水到渠成”的形成“变异”具体概念。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

教学内容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变异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1、游戏:同学们,我来考考大家的眼力,我为每组都准备一些相片,请你来找出他们的家人都是谁?是本班的送回本人处。 2、谈话:我们做了一个看相片找家人的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遗传。 3、回忆一下,什么是遗传?学生回答。 4、可是有的同学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的,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么这些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请你们拿出与家人的照片,找一找你跟父母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同桌互动) 小结:看来,我们大家都和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 2、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一组特殊的照片,照片中的孩游戏:请你来找出他们的家人都是谁? 学生回答:什么是遗传? 请你们拿出与家人的照片,找一找你跟父母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子都是我们学校的,可他们却是双胞胎,知道什么是双胞胎吗?学生汇报已有经验。请你们仔细观察照片,找一找他们与父母之间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小组活动) 小结:即使是双胞胎也与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 3、那么我们同学之间又有多大的差异呢?做一次班级调查,了解同班同学之间的外形特征差异有多大呢? 提出要求,教师并讲解各特征。 4、从统计结果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小结:同一种外形有不同的特征,有差异。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些外形特征是我们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内在的血型、脾气、生活习性等的差异。 5、我们同学在一起六年了,你们能来说说同学们在血型、脾气、生活习性等的差异吗? 我们把这些差异称为变异。 (出示小黑板,学生理解)教师揭题,板书课题。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生物界的人类有变异现象,猜测一下,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观察图片,学生回答。 (金鱼---形态各异,颜色不同,师介绍金鱼的发展史;玉米---颜色各异,康乃馨-----千姿百态) 2、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3、小结: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普遍学生汇报已有经验。请你们仔细观察照片,找一找他们与父母之间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 做一次班级调查,了解同班 同学之间的外形特征差异有多大呢? 你们能来说 说同学们在血型、脾气、生活习性等的差异吗? 猜测一下,动 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观察图片,学生回答。 思考: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 的差异?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学案

生物的变异学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 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 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学器材:(1)许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探究活动:测量和获取实验数据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这是说的变异现象。 学生举例,踊跃发言。 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做好记录学生整理数据、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平均数。 学生思考,分析原因

大小不同的花生应该是基因不同导致的 大花生(小花生)中有大有小,可能是环境引起的。 看书上第44页的图片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悟出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应尽量减少误差。 与学生一起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 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得出结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引导学生分析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 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2019生物的变异教案设计(一)语文

生物的变异教案设计(一) 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在了解遗传现象的基础上,了解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其普遍性。 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 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 1.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在“生物的遗传”一节中,教材花了相当的篇幅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为什么会遗传,决定遗传的物质到底是什么。所以,学生初步了解了核酸(DNA)、基因以及染色体在性状遗传中所起的作用。遗传物质不仅与遗传有关,同样是生物变异的物质基础,这一点应在本节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连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实际例证向学生介绍环境因素对遗传物质变化的影响,为以后《生物的进化》和《生物与环境》两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是本小节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接触选种、育种工作,所以,对这方面的知识不易理解。教材介绍了有关选育种的三种途径,人工选种、杂交育种以及辐射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建议授课教师多举例,特别是可能涉及到学生身边生活的例证,从感性知识开始,去理解有关的育种选种知识和意义,并且了解不同育种。选种方法的特点。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新品种已经应用于农业育种工作,学生可能从各种媒体的介绍中接受过这方面的信息,但不一定能够理解。若有时间,教师也可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做些介绍,引起学生对科学新技术的兴趣。 3.关于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的两个实例。遗传的变异的选用的例于是色盲遗传。色盲遗传为伴性遗传,教材中未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学生也不易理解。所以,我以为以人的上眼睑单双眼皮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合适。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言: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爸爸、妈妈的上眼脸是双眼皮。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2章 第5节 生物的变异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案(1)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4.初步体验探究生物的一种变异,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你桌上的花生,你能否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 2.变异是指。 ●探究新知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自主学习1] 1.在“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金鱼和金鲫鱼的外形和体色在生物学上叫,它是由控制的,变化的原因就是因为。 2.观看课本43页图片,你还能举出其他生物性状变异的例子吗?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活动1]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和阅读教材44、45页相关内容,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完成实验并思考45页的4个讨论题。 提出问题: 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假设: 我们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制定并实施计划: 1.利用三角板、直尺或圆规,测量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以毫米计,四舍五入。 大花生的平均值为:小花生的平均值为: 绘制图解:

得出结论: 结论是 。 讨论与交流: [自主学习2] 1.变异的类型有和。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 。 三、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自主学习3] 1.教材图7-20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示意图,是经过选择繁育,选出高产奶牛,这种育种称为人工选择育种。 2.教材图7-21中,表述小麦的性状有和,它是通过方式,将控制这两种优良性状的基因结合在一起,这称为杂交育种。 3.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太空中的射线会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发生改变,这种方法称为诱变育种。 [归纳总结1] A.鸡和鸭的羽毛颜色不同B.父母双眼皮,后代单眼皮 C.家蚕的幼虫和成虫有明显差异D.青蛙的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2.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遗传的是() A.杂种小麦生产的高产抗倒伏性状B.“南橘北枳”的口味色泽性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内容。本节课是生物遗传的延续篇,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 特别提出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为以后生物的进化的学习打下基础。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 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教学难点】 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学生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师准备:1.许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 一情境导入 教师: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悟出什么? 学生:这说的是变异现象。 教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生物变异的知识。(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二新知探究 (一)探究活动:测量和获取实验数据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学生:比如金鱼有许多种,菊花有许多颜色和形态,狗有很多品种。 教师:说得很好。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板书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应尽量减少误差。与学生一起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教师:按照课前分好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花生,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注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到最小?同时作好记录。 学生: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做好记录。 教师: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看着差不多的花生却有大有小。 教师:是的,这下你就认识到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板书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引导学生分析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变异的原因和类型.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有关。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变异。 教师: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有长有短,为什么?

八年级生物下册 22.5 生物的变异学案(新版)苏教版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选育抗倒伏、抗锈病小麦等方面的应用。 【重、难点】 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难点:1.能够说出引起两种变异(遗传变异与不遗传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自主探究】(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自学指导:利用5分钟,阅读课本P53—56页,勾画出重点内容、标注疑难点,并理解记忆。(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 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是自然界存在的现象。 2.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 3.地球上的环境复杂多变,如果没有生物的,就没有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就不可能产生新的。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共赢的能力) 1.调查人体性状的变异。讨论: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 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出变异在生产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跟踪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月季花的红色与白色 B.父亲高,儿子矮 C.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D.水肥条件不同导致水稻长势不同 2.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3.下列属可遗传变异的是() A .小红暑假经常游泳,皮肤被晒黑 B. 动物园中的大熊猫比自然界环境中的大熊猫胖 C. 将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结出的是枳 D. 小云的父母有酒窝,而小云无酒窝 【知识梳理盘点收获】(我努力、我成功!) 1.生物界普遍存在着的现象。根据变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变异 和变异。根据变异对生物的影响,可分为变异和变异。 2.可遗传变异是由于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是生物体在不同 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3.常用的诱变育种的方法是,采用因素或因素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发生较多变异。 【我的疑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六年级科学下册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1 苏教版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2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2.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

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3.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 (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三、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 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 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特征1人数特征 2人数 1有耳垂无耳垂 2直发卷发 3单眼皮双眼皮 4舌头能卷舌头不能卷 5大拇指能弯曲大拇指不能弯曲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4.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及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爸 爸妈妈眼睛的性状都是双眼皮, 而两个孩子中,一个孩子是双眼 皮,另一个孩子是单眼皮。这说明 了什么? 思考: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 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 叫遗传。另一个孩子的性状 与双亲不同,是发生了变异

2.探究一种变异现象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 之间总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 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引导学生阅读 课本P43内容,仔细观察图7-18 和图7-19各种变异现象,展示变 异现象的视频及图片,使学生认识 到变异的普遍性。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4-P45探究 一种变异现象活动内容,指导学生 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教师对学生 的讨论进行适当引导,并对讨论结 果进行小结。讨论以下问题: 1.根据两个品种花生种子在不同 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状况,你能 得出什么结论? 2.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土壤里, 或者小花生种子种在肥沃土壤里, 结出的种子会怎样?你做出推测 的依据是什么? 3.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 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 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小结: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 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变异可分 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自主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 图片,认识到生物变异的普 遍性。 阅读课本,设计探究活动, 完成探究活动,小组讨论得 出结论,思考回答老师问 题。 3.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6-P47应用 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内容,播放遗 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相关视 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课 件,了解依据遗传变异原理 培育出的新品种。对课本中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7..5 生物的变异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学案新人教版 1、知道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知道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3、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学习重点】 1、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遗传变异原理的应用。 【学习难点】 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要求学生认真看书思考,勾划重点并记忆,不会的问题组内解决) 学习任务一:知道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1、回忆探究实验的步骤分为哪几步?(提问学生) 2、合作交流:(小组探究,教师及时巡视发现问题)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⑴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制定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分析:(小组内分析讨论) ①通过测量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状况,你能得出什 么结论? ②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③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 的果实会怎样呢?你作出推测的根据是什么? ④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⑤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与什么因素有关?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 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会不会遗传给后代? 3、小组归纳:生物性状的变异是_______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_____________的不同,其次 与_____也有关系。但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__________,就 不会遗传给后代。 学习任务二:知道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阅读教材第44页至第45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变异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能对同一类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出解释。 【教学重点】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 能对同一类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游戏导入,复习旧知,引出新课题。 二、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1.观察、记录:出示双胞胎图片。请学生找找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找完之后记录下来。(小组交流互动,生发言。) 2.以上的对比都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比对,那么,我们同学之间在外形特征上又有多少不同之处呢? 3.出示一些外形特征的图片,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这些外形上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4.观察、统计:接下来我们看看同学之间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小组内同学相互观察,做好记录后完成桌上的调查表,组长统计各组数据,并向全班同学汇报。 5.分析记录表:经过观察、统计,得出结论:我们虽然都同属于人类,而且年龄相仿,但是在外形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 6.小结: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后概括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现象了。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变异现象在我们人类身上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

2.出示金鱼图片,请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些的金鱼,会有什么发现?这些差异性说明了什么?(金鱼也是有变异现象存在的) 3.出示康乃馨和玉米图片,请学生观察,找不同之处,解释这是什么现象。 4.拓展: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出现了变异的动、植物?你是怎么判断出它是属于变异现象的? 5.多媒体展示各种动植物,激发学生对物种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 6.小结: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7.迁移:由于变异现象的普遍存在,人们创作出许多类似的谚语、俗语来描绘变异现象。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的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同学们还能找出类似的谚语吗? 四、变异现象的合理利用 1.虽说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有些生物变异的几率是非常少的,指导学生了解四叶草是人们对变异现象的有趣利用。 2.介绍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资料。 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人们对变异现象的巧妙利用呢?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就是对变异现象的充分利用,他使水稻得到了增产,解决了世界性的粮食问题,为人类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刚刚我们看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瓜果等。) 4.小结:可见,生物的变异现象如果能够被充分的利用,那么将对人类会有很大的贡献的。 五、了解变异的种类 1.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变异现象都可以利用。这和变异的形式有关。(多媒体出示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2.举例:高茎豌豆的种子偶尔可以培育出矮茎的豌豆,这就是变异。而利用矮茎豌豆的种子继续培育,其后代仍显矮茎的特征,这就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因为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变异现象,这种现象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 3.请学生们也举一些例子。 六、总结 我们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变异现象和遗传现象一样,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就是因为生物变异现象的存在。我们只要好好地利用生物的变异现象,就会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七、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查找一下资料,探索一下遗传与变异的奥秘,在学习中,你会发现生物界更多奇妙的现象,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