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练习题教科版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练习题教科版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练习题教科版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练习题教科版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练习题教科版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练习题教科版,欢迎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共26分,每题2分)

1. 测得方凳的高度为49.25cm,可以判断所选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 1mm

B. 1cm

C. 1dm

D. 无法判断

2、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为

A. 1cm 5.50cm

B. 1cm 8.30cm

C.1mm 8.30cm

D. 1mm 2.80cm

3. 某把刻度尺是用金属制成的,这种材料受温度影响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其测量结果将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4.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A. 测量工具的种类

B. 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

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值

D. 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5. 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

B. 测量时可以做到零误差。

C. 测量过程中如果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 测量中的误差大多是由测量时粗心造成的。

6、2019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如图)。他在舱外活动时间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神七载人飞船

B.太阳

C.地球

D.月亮

7.运动会上,l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8.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假设说她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8.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白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9.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卣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 v=s/t.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

C. 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少无关

12、一座桥长200m,一列50m的队伍以2m/s的速度通过桥,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

A.125s

B.100s

C.25s

D.75s

13、以下不属于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是

A、课前复习回顾新课学习需要的知识,尝试学习新课,进行勾划和记录

B、课前做好身体、心理、物质准备,课堂专心倾听、主动合作、大胆展示

C、及时练习并知道结果,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改正错题并分析原因

D、课后立即完成作业,不能完成的等待第二天课堂上老师评讲

【二】填空与实验(共54分、每空2分)

1、完成以下单位换算:

1m/s= km/h 1km/h= m/s

72km/h= m/s 12m/s= km/h

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s的速度是8m/s,那么它在前5s内的速度是 m/s,运动半分钟后通过的路程是 m。假设通过的路程是400m,它运动了 s。

3、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速度大小为20m/s,乙车速度大小为15m/s,假设以甲为参照物,乙车速度大小是 ,运动方向是。

4.飞机15min飞行了180KM,那么他的速度是 km/h.读作,合 m/s.

5.2019年2月25日,中国滑雪运动员李妮娜在温歌华冬奥会上获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的银牌。如下图是她在空中飞跃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她是以_______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下图,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______。

7.如下图,在讨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这句话所涉及物体运动相对性的内容时,认为云朵向西运动的同学是以

______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同学是以

__________为参照物。

第111题

8. 如图是某同学在使用刻度尺时的情形,请你指出其中的3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将以下图中各测量结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木板长度为_______________;铜丝直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同一物体测量了4次,测得的数值分别为2.41cm、2.42cm、3.41cm、2.41cm。

(1)4次测量过程中,发生测量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__,计算平均值时________(选填要或不要)去除该数据。

(2)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0分,第一题7分、第二题6分、第三题7分)

1.如下图,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

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

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假设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2、世界上最大直径的隧道---上海中路越江隧道已经开通,隧道全长1800M,假设一辆长200M的高速列车通过该隧道用了1min时间,那么这辆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km/h?

3、小东的家距学校1200m,中午他骑自行车去上学,先以

5m/s的速度走完一半路,停下来买文具耽误了5min的时间,为了不迟到,接下来他加快骑车速度,只用了1.5min就到了学校。问:(1)小东在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2)小东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练习

题教科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能把政治学好,学精。

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

八年级(上)物理练习一基础概念 填空: 1,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2,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7个步骤:观察思考,提出问题——__________与__________——指定计划,设计实验——__________——收集证据,分析论证——__________与__________。3,国际单位制,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 1km=__________m,1dm=__________m,1cm=__________m, 1mm=__________m,1μm=__________m,1nm=__________m。 4,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5,分度值是测量仪器的__________。 6,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__________位。 7,量程是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误差__________消灭,__________减小。(能或不能)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 10,运动时__________的,静止是__________的。(相对或绝对) 1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 12,参照物是假定__________的标准物。(运动或不动)通常不提时,常选__________为参照物。 13,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因素。 14,匀速直线运动是指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__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相同。 15,速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__。速度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路程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时间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 17,平均速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18,能量是与物体__________有关的物理量。不同形式的能量__________相互转化。(能或不能) 19,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20,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21,声音向周围扩散,形成__________,它必须借助于__________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初二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初二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初二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填空题: 1、绷紧的橡皮筋____发声,而用手指拨动绷紧的橡皮筋____发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橡皮筋蹦再紧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的声音的______会更高,这说明物体振动的______越高, _____越高. 2、我们平时听到声音一般是靠______传声的,敲击鱼缸会发现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这说明_____能传声,“土电话”说明______也能传声。可见声音可以在____、 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3 、利用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4、用声音的三要素进行填空:“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______大;“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_____好;“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_____高;“男低音”是指______低;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______发生了改变。 5、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 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

______________。 6、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7、频率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8、声呐是人们利用超声波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特点制成的。监测与控制________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二、选择题: 1、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2、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增高声音的音调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加快声音的频率 3、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五、六次,蜜蜂飞行时每秒振翅三、四百次,我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这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 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 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初二物理上册测试题(全部试卷)

初二物理《测量》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53”)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和________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2,要科学地进行测量,需要有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比较的依据,它就叫做_____________。 3,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使用时,要使零刻度线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紧靠被测物 体,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刻度线,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组成。 4,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既要记录____________,又要记录 ___________,还要注明___________。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 5,测量物体体积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测量体 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齐平。 6,单位换算: (1)无线电波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是3×105千米,合_________________厘米=__________________毫米。 (2)课本面积约540厘米2 =_________________毫米2 =____________________米2 。 (3)大号雪碧瓶的容积约1.25升=_________________米3 =__________________毫升。 7,给下面数字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5__________,桌子高度约800_________,窗玻璃的厚度约2.5__________,某同学身高16.5__________,一张纸的厚度约70__________。 8,用尺测得一条直跑道长为62.08米,则该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测量结果中,准确值为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_____。 9,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是5.72厘米、5.73厘米、5.76厘米,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_厘米。 10,如图是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金属块体积的实验:水的体积 V1=_____________,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2=________________,该金属 块的体积V=______________。该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可 以精确到_______________。 11,测得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_______,它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避免。 12,细菌细胞的直径约为1×10ˉ6米,合_____________微米;世界上最大的蚂蚁长3.7厘米,合______________米。 13,一张单人课桌的桌面面积约为2.4×105毫米2,合______________厘米2,合_____________分米2,合____________米2。 14,2.5米3=________________升=________________厘米3=________________毫升。 15,给下面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2____________;(2)一个墨水瓶的容积约50_______________。 16,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为9.0毫米,并数得共有110张纸,则这本书每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毫米,合_________________微米。 二、判断题(5”) 1,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3,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应该避免。-------------------------------------------------------------------()4,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用毫米作单位记录,在小数点后面应保留二位。----()5,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三、选择题(30”) 1,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甲记录的数据是23.00厘米,乙记录的数据是23厘米,丙记录的数据是23.0厘米,记录数据符合要求的是------------------------------------------------------------() A、甲; B、乙; C、丙; D、都不符合。 2,用量筒测量水银的体积时,量筒中水银面呈凸形的,观察时视线要与水银面齐平,且要-----() A、以凸形的平均高度为准; B、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C、以凸形的底部为准;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3,我国人民币的1分硬币的厚度接近于-----------------------------------------------------------------------() A、1厘米; B、1毫米; C、1微米; D、100微米。 4,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 A、3.68米=3.68米×100=368厘米; B、50厘米=50厘米÷100厘米=0.5米; C、2米2=2米2×100分米2=200分米2; D、64厘米2=64×0.01分米2=0.64分米2。 5,测量物体长度时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取决于--------------------------------------------------------------() A、测量要求; B、刻度尺的分度值; C、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D、测量者的认真程度。

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 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声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 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 度也原长的差。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12.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 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13.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摩擦力(f):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3)f滑= μN 其中f滑:滑动摩擦力;μ: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关;N:压力(固体在水平面上,压力=重力) (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研究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f不存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⑷f与假定的运动情况相反。 15.摩擦力的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 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6.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 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7.合力的大小与分力之间的夹角有关。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故力的方向相反(180°)时合力最小,为两个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力的方向相同(0°)时合力最大,为两个分力之和,合力的方向和任何一个力的方向相同。18.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因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实际中即为F合=0,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牛一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9.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注:(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m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3)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在惯性的作用下。应该说由于惯性或者 具有惯性 20.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 (1)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改变了运动状态; (3)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 状态;(4)最后出现什么现象。 2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2.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 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 平衡。 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3.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初二物理上册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练习题 10 物态变化【考纲要求】 1、知道常见温度值;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的测量 2、理解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3、认知物态变化的实际应用 【知识结构】

【精品演练】 一、填空题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 (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 ( 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3、如图1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为:,示数是。 图1 4、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时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5、晶体在熔化过程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热, 温度。如右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右图中可知,它的熔点 是℃;其中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状态。 6、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汽化要热。 7、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 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 8、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从而(吸收、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从而(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9、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时要热,后者是酒精时要热。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 10、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 . ( “升高”、“降低”或“不变”) 1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块-10℃的冰(会,不会)立即熔化;把0℃的冰放在0 ℃的水里,冰(会,不会)熔化。 二、选择题: 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 ) A、相等 B、甲高于乙 C、甲低乙 D、不能判定 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 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3、把-5℃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是0℃),过了一段时间,() A、冰的数量增多 B、水的数量变多 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用数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效果() A.水好 B.冰好 C.一样好 5、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6、把冰水混合物拿进-6℃的冰柜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 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上升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7、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教科版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必记清单

初二物理上册必记知识点清单 第一章:走进物理实验室 1、长度测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___,符号是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m lμm=1 000nm 2、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3、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 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_______,不能_______;但______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______min lmin=______s 5、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 第二章:运动和能量 运动:物理学中把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事先选择作为的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具有性,相对于来说的。 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的路程。 公式:v=,导出公式:S=;t=。 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换算关系。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经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测平均速度:原理:用测出距离S,用测出时间t;利用公式可以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能量的转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的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煤的燃烧() 2.太阳能电池() 3.电灯发光发热() 4.电风扇转动()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含答案

13.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A ) A.参照物 B.太阳系 C.太阳 D.地球 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C )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 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A ) A.向下运动 B.已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A )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C)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 6“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C ) A.云、鱼B月亮、鱼C,云、水D.星星、水 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见楼房一栋栋向上升,则飞机正在(B ) A.上升 B.下降 C.静止 D.都有可能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doc

第七章 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9、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10、相互作用力: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1、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2、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13、滑动摩擦力: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大海同学为了探究琴弦的音调与音弦的材料、张紧程度、横截面积、长短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采用了表一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几个钩码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 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60 0.76 B 铜60 0.89 C 铜60 1.02 D 铜80 0.76 E 铜 F 铜100 0.76 G 钢80 1.02 H 尼龙80 1.02 I 尼龙100 1.02 实验步骤: (1)在大木板的两边立起两块小木板,在大木板的一端牢牢钉人一根大钉子,把弦的一端绑在钉子上,另一端垂在桌边,把钩码绑在垂下的弦上.(如图) (2)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A、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 (3)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____ 、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 (4)表一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这一猜想,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如表)______、 ______ 【答案】B C A D F80 1.02 【解析】 【详解】 (2)在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时,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

度相同,故选A. B. C的琴弦进行实验; (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选A. D. F的琴弦进行实验; (4)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符合条件的只有G、H,所以D项中应是:80;1.02.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________越大,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大; (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 【答案】低频率振动的幅度响度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解析】 【分析】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详解】 (1)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小尺子振动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3)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但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

功 功率 教科版教案

三、功功率 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功功率》是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第3节。从内容来看这是一节典型的概念型新授课,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功和功率。物理概念的教学几乎遍及每一节初中物理课。功是在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之后描述力的另一种效果的物理量,本节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介绍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可以说是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并且功和功率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教材的编排符合,物理概念的教学的程序:包括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它有什么作用;在引入和形成概念后,进而加以巩固和深化。教材中对两个物理量的引入都源自生活实例,建立的过程又是通过学生观察或是新旧知识的类比,最终又回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以巩固。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致在15岁左右,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借助演示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物理学中功与能量紧密结合,功是过程量,能量是状态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在没有学习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 【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标要求制定三维目标: 1.通过分组观察、比较、讨论,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会判断力是否做功。理解功大小的计算公式、单位,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自读、思考、讨论、实践,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尝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的物理问题,体会“从生活走向物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习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 1.下列现象中,哪些是放热的() A.夏天, 盛冷饮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B.寒冷的冬天, 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放在盘子里的水, 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 2.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 _不一样,它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决定3.唐诗《浪淘沙》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船行”所选参照物分别是()() 4.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A.千克/米3 B.克/厘米3 C.千克/分米3D.吨/米3 5.一般一只鸡蛋和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分别约为:() A.0.5g 60mg B.5g 60g C.50g 60kg D.500g 60t 6.我国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 7.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热量. 8.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A.质量B.密度C.体积D.温度 9.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A.质量相等B.密度相等C.体积相等D.以上都不对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1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 ..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上多种草、多植树 12.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2016汇总

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 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1Km =103m 。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 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8、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a 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 b 化曲为直: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 c 平移法: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 d:滚轮法: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 9、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例A 、B 、C 都影响D ,我们研究B 对D 的影响,就保持A 和C 不变。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t S (S=Vt t=V S ) (S--m t--s v--m/s) 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 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平=总总t S =212 1t t S S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 平=2 1212V V V V + 1m /s =3.6km /h 1km /h=6.31m /s

初二上册人教版物理测试题

初二上册人教版物理测 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不同的乐器(如小提琴和钢琴)分别演奏相同的乐音,我们能够分辨出其声音的不同,这是因为不同乐器有不同的:()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2、下列哪一种情况,声音不能传播:() A.在空气中 B.在水中 C.在地面以下 D.在真空中 3、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紧闭室内的门窗 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D.小溪流水的“哗哗”声 5、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使用“听诊器”的目的是:() A.保持声音的音调 B.保持声音的音色 C.保持声音的频率 D.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色好坏 B.音调高低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些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弱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摩托车排气管装有消声器 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8、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D.是一种条件反射 9、一般来说大礼堂或者电影院的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10、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传播;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一端敲击,在另一端可以听到次响声。 12、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其中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高,音调越()。 13、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的叫声的音调高,的叫声的响度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