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课标要求: 1、 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 了解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4、 感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检测】

【自主学习】阅读p72 — 75并思考:

1、 列举大众传媒的四种媒介

2、 列举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 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 列举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知识构建】

一、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

1)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英文刊一一比较著名的有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刊一一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中国境内创办最

早的中文报刊。1872年外国人创办的 《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的报纸。

2) 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开始办报: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 ,开国人办报之先河。

3) 维新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 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 新 青年》,成为宣

传新思想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1949)

中共先后创办的《 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

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 要作用。【1931年在瑞金创办的《红色中华》,1938年在武汉创办的《新华日报》(现

为江苏省委机关报),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解放日报》(现为上海市委机关报)】

3、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 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 容比较丰富。

4、 改革开放后

授课课时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1课时

新授课 学习目标及 重难点 认识到传媒的力量。

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 各种

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问题探究1】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功能:宣传报道

影响:(宣传)传播知识、开启民智;(报道)及时传递时事信息,开阔了人们的 视野;制造社会舆论-通达民情、立言议政、舆论监督。 (注意:舆论方面的导向性 作用,避免假新闻、恶意炒作)

总之:改变生活,影响观念,促进社会进步。

二、 影视事业的发展

1、 电影事业

1) 19世纪末(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上海放映“西洋影戏” 。

2)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 电影事业的起步。

3) 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开创了我国有声电影时代。

4) 1935年,第一部国际获奖的电影《 渔光曲》(蔡楚生导,王人美主演)

5) 电影《风云儿女》插曲《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歌。 2、 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中国普及,看

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问题探究3】电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电视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功能:宣传报道、娱乐休闲

影响:(宣传)传播知识、开启民智;(报道)及时传递时事信息,开阔了人们 的视野;制造社会舆论-通达民情、立言议政、舆论监督;(娱乐休闲)娱 乐身心,引领消费。

三、 互联网的兴起

1、 诞生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20世纪90年代初风靡全球(被称为“全球信息网” 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

2、 特点(优势):

① 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优势,功能齐全。

② 文声像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

③ 链接灵活,能实现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 巨大信息源,高速传输,更主动,更便捷,最大限度获取信息。 3、 影响: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问题探究 4】互联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何消极影 响?

功能:

消极: 改革开放后,电视在

)。我国

宣传报道、娱乐休闲、查阅资料、远程服务 虚拟性(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影响学习、生活、

身心健康) 害青少年心灵,诱惑犯罪)

教育、引导:认识到互联网“工具而非主宰” ,自我识别,自我控制

【问题探究5】大众传媒的变迁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1 )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 人们的视野;及时传递信息,催生着当代中 国社会生活的 新观念和新模式;

2)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特别是 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 方

;垃圾内容(毒

便快捷、丰富多彩。

【对应例题】

1、 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报业主要创办者是

( A.外国在华传教士

B. 清朝政府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 洋务派 2、 维新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大量办报

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的重视与推动

C.宣传维新思想的需要 3、 报刊的主要功能有

①报道新闻 A.①②③ C.①③④ 4、 我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A. 《定军山》 C. 《难夫难妻》

5、 标志着中国电视业诞生的是(

A.上海电视台开始试播

C.天津电视台开始试播

6、 从()年连入第一根 界第二

位。 A.1990

B.1991 7、 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

键盘就 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 ( 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光明日报》

《文汇报》

小结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 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B. D. ④舆论监督 国人休闲方式变化的需要 广播电影发展的推动 ( )

②传播知识 B. D.

③开启良知 ①②

①②③④ B.

D. Internet 《歌女红牡丹》 《一江春水向东流》

) B. D. 专线,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 到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已跃居世 C.1992 D.1994

A.

B.

C.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下列四种报纸中, 明显与其他三

项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人民日报》

C.《南方周末》

参考答案:A C D B B D A C B. D.

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2)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3)社会风俗的特点: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二、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

(1)从动态运演的整体过程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2)从空间上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专题表解】

衣債怪厅社会习

尤线电报固定电

超称动电话

)

【总结提升】

近代以来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历史,同时也揭示了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们在大众传媒中可以说各具特色。

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

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介在产生和发展之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视的出现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优

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它以互动高效、双向传受,使人们更主动、更快捷的获取信息。

【教学反思】

【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对应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