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2008-09-29 17:11:45)

标签:教师压力心理健康讲座调节杂谈分类:教师心理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二、新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第一,负担过重,过分疲劳。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出各种练习题或考试题,如果是班主任就还得处理班务,进行个别教育,组织各种活动以及家访等。有一部分新教师一工作就当班主任,由于年轻加上经验不足,工作中往往疲于奔命,这样会导致心理冲突。

第二,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新教师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客观现实往往让他们感到迷茫,社会现实和社会理想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差,“应该”与“是”之间存在冲突:应该做的做不到;不应该做的有时还必须去做。也就是说,新教师普遍感到,应该坚持社会理想,用理想模式来塑造自己,但难免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力求避免与现实中的不良因素同流合污,但有时又难免随波逐流;主观上想驾驭现实,但实际上又力不从心。如学校本来不应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又不得不为之。领导的要求,家长的愿望,社会的议论等压得许多教师喘不过气来。老教师如此,新教师可想而知。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存在某种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两面性。一定程度的不一致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想自我要求太高,反而容易使个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过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他们感到困惑、紧张、焦虑、抑郁、孤独。

第三,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新教师刚踏入社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特别强,面对个人主观需要与客观上难以满足个人主观需要的矛盾,往往无所适从。比如,想有所成就,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天之骄子”回归平凡,但又不甘于平庸;想崭露头角,但又事与愿违;还有不知如何处理好继续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领导、个人与同事、个人与学生、个人同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这些矛盾和困惑长期压抑在新教师的心中,使其难以主宰自我。在心理冲突困扰下,一些新教师从心里感到烦恼、紧张、不安、焦虑、压抑、痛苦……发展为各种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理障碍。一些人当无力解决心理冲突时,很容易消沉下去,感到什么都无所谓,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四,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我扩张型,其特点是过于悦纳自己,自我评价偏高,形成虚假的理想自我,常表现为过于看高自己而导致自负,自吹自擂,盲目自尊;二是自我否定型,其特点是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过低,常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由自卑导致自轻自*,最终走向自我否定。

三、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

1.调整认知,找准压力源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源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很多知识上不再比学生“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教师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

教师本人: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一系列的因素。首先,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社会成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富的大款与教师长期的贫困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超负荷的劳动负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次,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明确了心理压力源,教师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面对心理压力,教师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淡泊名利思想,完善人格。要不失时机地向社会宣传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观及教师劳动的特点等,争取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2.放松情绪,减轻压力感

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剌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放松训练

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控制紧张情绪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从而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

转移注意

转移注意的具体方法很多。如经常进行体育锻炼,适当从事家务劳动、丰富业余生活等。肌肉放松可以调节情绪紧张度,减轻压力感;肌肉紧张(运动)也能减轻情绪紧张,缓解心理压力。肌肉运动不仅可以转移注意,而且可以使体内的紧张情绪得到渲泄和释放,降低情绪紧张度。另外,肌肉运动还能够有效地增强人的信念,发现自身的潜能,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从而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教师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便利条件,经常进行体育运动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可以调节教师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驰,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同时,又能陶冶性情,使人心胸开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与人交谈

教师因为工作方式的相对独立性,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人际协作有限和自我封闭。因此,当教师出现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时,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援、痛苦。与人交谈不仅可以使教师内心的消极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渲泄,把积郁在心里的能量及时释放出来,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朋友、亲属及社会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帮助教师抵御沉重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情绪对比。情绪对比就是使两种对立的情绪发生冲突,使正面的积极情绪战胜消极的反面情绪。具体做法就是当教师感到紧张、压力大时,找来一些极幽默的笑话、相声、漫画、书籍等来听或看,并从内心发出开怀大笑。人在笑时,体内心、肺等内脏器官得到了短暂的运动锻炼,一方面增强了有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剌激大脑产生出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麻醉剂,它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减轻疼痛和不舒服感,消除厌烦、忧郁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3.磨炼意志,增强抗压性

心理压力是人们对外界剌激进行反映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它的大小因人而异。同样的事件或剌激情境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心理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同样的外界刺激到底会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或称抗压能力)所决定的。抗压性较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小,抗压性较弱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大。人的抗压性不是天生的,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

首先,教师要加强意志独立性的培养。为此,教师要明确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在行动上克服受暗示性,不屈从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

其次,教师要加强意志果断性的锻炼。为此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懂得所作决定的重要性,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人们在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时,一直处于动机斗争过程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大)。在行动中,敢于承担责任,敢作敢为。当然,也要克服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由于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不考虑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和行动后果,常常带来行动的失败,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再次,要加强意志坚定性的培养。教师要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保持充沛精力,克服各种不符合目的的内外部困难和干扰,不屈不挠地为实现目的而奋斗,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

最后,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性,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

教师的心理压力

教师的心理压力 虽然在当今社会,教师是一个被普遍认为收入稳定,地位重要的职业,有些统计还显示出教师属于高收入人群,然而事实上城市里老师的工资几年来已有所上涨,但面对飞速上升的房价、物价,作为教师,就那一两千元的月收入,何时才能买上城里的昂贵的住房呢?如果单位没有住房福利和补贴,老师们辛苦一辈子,也许也顶不过那几十方米的房子。这样的收入与房价比,教师们忧心住房问题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他们因此而产生的忧虑和压力也可想而知了。 一、职业压力 教师的职业是应激的职业,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一般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可现实的成就感不像其它职业那么明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作为教师,我们最大的需要是在工作中获得他人的尊重,然而我们付出的劳动和我们所得到的回报往往是不平衡的。尤其是班主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面对着问题较多的新一代学生,教师必须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进行教育,然而,教师长时间的苦心教育时常会受到校外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使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挫折感。另外教师工作超负荷,工作时间长“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备课、批改、辅导……无休无止,长此以往导致教师身心疲惫,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二、提高自身素质的压力 教师提高学历是一种趋势,除工作外,教师还要通过培训、进修、读研等途径不断更新知识,通过承担课题,发表论文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否则不但影响职称的评聘,还有下岗的可能。另外还要熟悉多媒体教具的使用,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等……教师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因此,很容易给教师造成心理压力。

三、个人生活和工作冲突的压力 教师也是普通人,也要处理生活琐事。青年教师的恋爱、交友,中年教师负担更重,既要照顾父母又要教育子女。我们工作的性质是铃声就是命令,不管你的心情如何,你都必须精神饱满地去讲课,满怀热情地于学生交流、沟通,而不良的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合理的发泄,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四、时代要求的压力 新世纪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同时扮演多重角色——做好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朋友与知已。他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给学生树立为人的榜样,为人师表必须铭记在心,从而使教师产生了凡人与榜样的冲突总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给教师心理带来了种种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要依靠教师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提供自我支持,能在新形势下走出不必要的“神坛”带来的心灵束缚。另一方面还有待于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关心与支持,让教师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使教师在“传道、解惑”的教学活动中传给学生正面映像。教师“减压”,实际是为学生“减负”,只有教师职业压力减小到最低程度,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证和最大程度的提高,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新一代接班人。

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如意事常占十之八九:在与学生的教学相处中,免不了动怒发火;在与同事的相处交流中,总免不了产生误会;在与领导的相互配合中,总免不了意见相左……遇到这些不如意事时怎么办?我的经验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作为教师,必须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乐观、宽容、淡泊。 1、乐观。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都戴着各自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事物。悲观人的特征是对于坏事情和坏消息极为敏感、有偏爱。他们好像一个警惕的哨兵,总是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危险信息。不仅如此,发生坏事后,他们认为都是自己的过错,发生的坏事一定会持续很久,并且会毁掉一切。而乐观的人刚好相反,他们对好事和好消息有偏爱、很敏感,倾向于夸大好事和好消息的作用。当他们遇到厄运时,会认为失败是暂时的,且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坏运气或其他因素带来的后果。可不要小看这个区别,它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功、身体与心理健康,甚至寿命。 当教师面对大量琐碎的、令人不快的生活小“问题”时,要学会缩小,而不是夸大问题的难度。正确的方法就是告诉它问题是不值一提的。最终,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当教师面临艰难的“选择”时,永远不要忘记:生活就是机会,当我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到失败时,在另一件事情上却很有可能是顺利的;要相信“上帝在这里关了门,会在那里开扇窗”,完全失败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而智慧就在于要永

远保持积极的态度。 2、宽容。教师在工作中正确地看待竞争,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强手、对手,就会心地开阔。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教师要养成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如果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一味地算计他人、嫉妒他人,心理就会扭曲变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就会心平气和而少郁闷、少怨怒,就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淡泊。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着教师就要有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不要总惦记职务的高低、工资的多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有了“春种”,就一定会有“秋收”。教师职业的社会功效是潜在的,并不像某些职业的功效立竿见影,光辉耀眼。教师如果能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心态就会坦然;否则,心态就会失衡,就不利于心理健康。对工作中的名利荣誉,趋之若鹜,得到欢喜,得不到就失落,这样的心态常常在不平衡中波荡。 总之,教师节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克服自己的不良心理,努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学会愉快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心理健康教学教育讲座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一、何为健康?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一、身体健康;二、心理健康;三、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解释“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指挥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方面达到正常水平。身体健康标准大家比较了解,它可以用数据加以量化,心理健康无法用数来表示,那么如何来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心理疾病挑战全球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每年0.6%的人加入精神分裂症的行列(纽约:每年精神病发病率平均为8.3%),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近5000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89%的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据研究估计,每年由于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在法国,健康投资在20年中增加了10倍,费用超过购买食品的费用。镇静药每年使用1亿多盒,平均每人每年两盒。因此法国人自称是世界上最“镇定”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已经成了世纪病;有30%至40%求医者有精神卫生问题;20%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 科学研究发现,有很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统称为心身疾病。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起着重要作用。1989年,一日本青年报考一家大公司,公布考试结果,名落孙山。得知这一消息,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幸抢救及时,自杀未遂。忽传来消息,他被录用了。原来统计出了差错,实际是名列榜首。还没来得及高兴,很快又传来消息,说他被公司解聘了。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起,曲折的奋斗之路上建功立业呢?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调查了各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学士和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1976年奥运十项全能冠军詹纳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

教师如何调整自己心态

教师应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自毕业以来,我从事教育事业已经有十多年了,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但是赋予我更多的是那种收获的喜悦。我觉得教育就像一个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时时刻刻都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这些事激荡着我的心灵,启迪着我的思维。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情绪的好坏,对于教学工作是否具有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微笑地面对生活。 教师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正确看待压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现实.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豁达待人,乐观处世。教师在工作中,对任何事情都要坦然面对,积极想办法解决。这样,那些所谓的烦乱、愁闷、内疚、无奈,就可以不翼而飞。 当一名教师也与其他的工作者一样。要消除烦恼、忧虑和悔恨,就得面对现实,把握今天。对于我们来说,送走昨天,迎来明天最好的礼品就是使今天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要用美好的心情面对每一天 在工作之时,要消除烦恼,就得把烦恼从头脑中挤出去。要学会豁达和和包容。不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琢磨一句话,不要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看得过于严重,善于宽怨他人,尤其是要正

确对待名和利。教师要学会笑,特别是当要进教室时,要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把快乐带进教室,用自己的快乐感染学生,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感召下,一个个也快乐起来。每时每刻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拥有一份好心情。这样既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又利于面对的孩子,更利于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次,爱心呵护童心。 教师要把自己看作幼儿的亲人和朋友,用一颗胜似爱自己子女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面向每一个学生。和孩子交往时,尊重孩子,看作何自己平等的人,把他们看作是有能力的,可信赖的,友善的,有价值的,具有向上,求进步的好孩子。 第三,要保持积极健康地生活方式,学会情绪的倾诉。 经常与谈得来的好朋友和同事,说说自己心中的不快,倾诉自己心中的压抑,以减轻心理负担;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学些心理保健知识,以适时调整心态等. 第四,要学会知足常乐。 生活中要学会从容坦然的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把什么事情都要看的淡一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做事之前,心里告诉自己:“自己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自己尽力做了就好。” 第五、在教育教学中,忌发脾气。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课讲稿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 (2)有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 (3)有健全的人格 (4)有健康的情绪 (5)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6)有与社会协调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二、新时期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厌学心理: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深感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 形成原因:家庭因素(父母不重视教育,父母不管教孩子、家长期望值过高)学校因素:教师使用打击性语言、惩罚。教师的教学水平。 2、依赖心理 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自私狭隘心理: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自负心理 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 家庭因素:独生子女家长重视孩子;孩子和长辈生活的时间多过分溺爱。 3、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否定意识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插入实例:有个学生休学两年多了,休学的原因是:他上课的时候爱偷看班上一个漂亮的女生,结果被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下课后受到同学们的讽刺。因此他不敢看这个女同学,慢慢发展成不敢看所有的女同学,最后变成不敢看所有的同学。 4、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下的中学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老师和家长倾诉。 焦虑异常心理: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这种焦虑反应是带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适应性反应。然而,焦虑的程度过于严重时,就变成了惧怕,人的主观感觉就变得紧张不安,易产生不愉快预感。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 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校本培训以及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等途径来帮助教师学会正确的心理调适,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效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自我维护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重中之重。 1、自我积极暗示,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接受自己的教师身份,敬业乐教。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我调节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要有一颗平常心和正确的利益观。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地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义务。牢记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不要自卑、自怜、怨天尤人。只有在自觉、自爱、自尊的心理前提下,我们才能心情舒畅,敬业乐业,才能享受职业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理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为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认知基础。 2、乐于交往、善于勾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消除孤独感,缓解人际矛盾和冲突,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种和谐、融洽、彼此信任的工作氛围中,他的心理健康就有了基本保障,留心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引导,适时勾通、公证、信任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增进相互勾通和理解。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3、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教师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不做情绪的俘虏,当发现自己情绪消极时,可运用心境迁移的方法,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等等来进行调整,当心理失衡时,可以通过合理化幻想,合理情绪宣泄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说服自己、自我解脱,避免更大的心理伤害。以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 4、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个人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研究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正相关。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教师可以收集有关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了解地越深,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就对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认识就更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正确对待失败,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3、换个角度想问题。 教师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可以给自己更大地空间。 二、调试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清雪状态的主动影响。这里主要讲教师喜爱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控制情绪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 (2)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防止言行过激。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 2、合理宣泄。 (1)身体方面:做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街购物,旅游等。 (2)心理方面:在适当的环境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信任的朋友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 3、从其他方面寻求满足感。 培养有创造性的爱好,如健身、集邮、写作等。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合适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各种情况时,知道该做什么,如何要求自己,要求学生。角色学习可以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教学中可能产生的焦虑。 2、个别或集体讨论。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的,与其他教师交流讨论是解决问题、增加经验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的好方法。 3、体育锻炼。 心身互动,身体健康有助于心理健康。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可以维护心理健康。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寻求专业帮助。 不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逐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论是短期还是连续的,都能帮助人们更愉快、更有效的工作。了解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也有助于生活和工作。

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心理健康课讲课稿

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在我讲课之前,我先请老师帮我解答一个谜语,好么? 一、导入 请问: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 嗯,看样子大家自信的眼神,想必是心理有了答案。好,请一位老师给我解答下。并说说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呢? 好,这位老师真回答的真漂亮,其他老师有没有别的答案呢。………嗯,看来大家心里都非常坚定了这个答案。 好在公布正确答案之前,我先讲讲这个谜语“背后的故事”吧。这个谜语是来自讲的是斯芬克斯是个狮身人面的女妖,她每天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悬崖上向路人提出一个谜语,过路人必须猜中,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无数人为此丧生。最后,一个叫俄狄浦斯的青年猜到了答案。 他解释道:他解释说:“在生命的早晨,人是一个娇嫩的婴儿,用四肢爬行。到了中午,也就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他用两只脚走路。到了晚年,他是那样老迈无力,以致于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的扶持,作为第三只脚”。对,俄狄浦斯的谜底就是“人”。这个谜语形象的描述了人发展的表象,是对人的生命历程的描述,因此有人说斯芬克斯之谜,其实就是人的谜、人的生命之谜。那么斯芬克之谜有和意义呢?一般认为斯芬克之谜引导出人们对自己的思考,而对人自身的思考也是千古以来,人最难以掌握的谜。 在古希腊奥林匹斯山,有一座特尔菲神殿,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人,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也能古代智者那里得到启示。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说的是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机智的,而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人。能战胜比别人的人是有能力的人,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说明人了解自己、控制自己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能力,战胜自己才能所向无敌。 印度谚语:认识你自己,就能认识整个世界。 说明认识自己,是认识世界中最晦涩难懂的部分,了解了最难懂的部分,也就认识了整个世界。 因此认识自己对于整个人类都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本节课的主题就是叫学生全面的了解自己,积极的悦纳自己。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问题:1、小马开始为什么不敢过河?(对自己不了解)身高、能力 2、小马为什么后来又敢过河了?(在于人比较下,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

现代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方法

现代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方法 作为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即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感等。这些心理感受会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赋予自身相应的情绪、情感、动机、目标、态度、行为和结果。好的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成功而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人更加自信;反之,不好的结果便会给人一种不良的、甚至很糟糕的心理体验,使人感到自尊心受损而失去自信,压力与困惑接踵而来。不仅工作的积极性和兴趣受到压抑,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也会直接受到威胁。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现代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方法,换位思考认同法: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当你遇到认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推移时间遗忘法:有时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想说便说(找自己信得过的人),想休息便休息(劳逸结合),想娱乐便娱乐(自我发泄)……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完美)。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例如,对待学历、职称、职务、乃至人生,都应注重努力的过程而淡化结果。需注意两点:一是你的奋斗目标要合理;二是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众人面前理智法:在众人面前最好多观察、思考,少盲目表现自己。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自己在众人面前盲目表现之后,却后悔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损自己的形象而忧心忡忡。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美好事物的想像、恐怖事件的回避(耳不听、眼不见、心不烦)。音乐与生理保健法: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谩骂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因此,你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以缓解不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 自信自主激励法: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赖的。每桩伟业都是由信心开始。第一,要知道你所遇到的问题、压力和挫折别人同样也会遇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别人能正视并勇敢面对的事,你如果想做,通过努力你也能做到。就算你没有成功,至少可以一搏,以防后悔。关键在于:机会对人是均等的,只有在准备中等待机会,才能善于抓住机会。所以,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自我控制情绪、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并有效地展示自己的优势,走出属于自己的路。第二,得与失贯穿于人一生之中循环往复,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如果你能把困难和压力视为成功的前兆,使逆境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将危机当作机遇的起点,那么,你就能积极看待人生的苦恼。第三,你所承担

我的心理调节小方法

我的心理调节小方法 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因为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这么沉重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勇敢地面对生活,去享受教育生活的快乐和乐趣呢?因此,我认为: 1、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分,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2、改善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努力加强学习,改善自身心理环境,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能够有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所以,要主动承担难度较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情绪放松训练可以采用:(1)放松训练。即通过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的练习,从而使人体验放松的快乐,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神经的放松,尤其是大脑的放松对于消除紧张情绪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转移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紧张情绪是由于他们过分注意那些令他们担心的事物或情境所造成的。由于他们的注意和紧张构成了一个相互强化的系统,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越注意,恶性循环,使心理压力不断加强。因此,转移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如经常进行体育训练,适当从事一些家务劳动,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手工劳动,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为社会或他人做一些好事等等。(3)与人交谈。因为教师工作的方式是相对独立的,容易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交往范围的狭小,所以,当教师出现压力和心理紧张时,与人交谈,排解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取得家人和朋友、同事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消除紧张情绪。 4、改进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教师应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求大同存小异,从好的一面去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 (1)调整与学生交往的态度,这是师生间沟通成败的关键。学生是善感的,他从老师的眼神、语言、语调中就能感到老师是否喜欢自己,从而据此做出相应的反应。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我们往往能从别人的脸上读到自己的表情。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际交往态度决定着交往成败的道理。因此,把自己的学生想象成“天使”,就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2)避免使用易造成师生沟通障碍的错误语言。教师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发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讲稿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健康、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 < 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一) > 对我们教师而言,正确地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人的关系,能够面对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就能让自己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那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当我们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欢乐颂时,每个人都是快乐的,那种和谐之美来源于心。如果你背离了指挥弄出弦外之音,自己也会觉得别扭。你需要看着指挥的方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好,其实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自己做为领导的"同事",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众所周知,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外,还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肯定不一样,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将自己做同事虚心的"学生",你只需要细心地听他讲话,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间,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很伟大! 2、对学生--学会悦纳。 所谓"悦"即"喜欢";"纳"即"接受""悦纳"就是喜欢和接受。关于悦纳学生我们来看看两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我们面前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 【观点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我们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可是在现实中同事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叹:"我真想把这个学生送给某个教授,看看他怎么能把他教会的!"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怎么看才有利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除了发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异 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灵,有的手巧;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惊人;有的文化课成绩优秀,有的音体美天赋突出。有所特长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长,特长越长,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样。 曾经看过一个名人的故事。 诗人普希金,艺术想象力异常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严惩匮乏,学数学怎么也入不了门,他发现因式分解解来解去最后正负相抵往往等于0,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遇因式分解统统等于0。一次,普希金外出打猎,路遇暴风雨,跑到一家旅馆去避雨,老板感到万分荣幸,请他签名留念。老板的儿子正在做作业,忙乱中将儿子的数学作业本递给他签名,诗人一看,因式分解,特简单,二话没说在等号后边画了一个0。第二天当教师在这道题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时,孩子大惑不解:"这是普希金本人做的题,怎么可能错呢"事情闹到校长室,校长说:"正如我不懂教育却当学校的名誉校长一样,普希金不懂数学,这个"0"就作为这道题的名誉答案吧!"从此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千万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想把陶老先生的话略做改动:"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不是这样听着更有于利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想,这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更利于我们自身。 让我们确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 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校本培训以及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等途径来帮助教师学会正确的心理调适,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效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自我维护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

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

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 解 https://www.sodocs.net/doc/5b1290212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 一、调整认知,找准压力源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源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很多知识上不再比学生“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教师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 教师本人: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一系列的因素。首先,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社会成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富的大款与教师长期的贫困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超负荷的劳动负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次,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明确了心理压力源,教师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面对心理压力,教师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淡泊名利思想,完善人格。要不失时机地向

教师关于心理健康主题演讲稿7篇汇总

教师不仅是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是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资格教育学生。下面整理了教师关于心理健康主题,供你阅读参考。 教师关于心理健康主题演讲稿篇1 同学们、老师们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我们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青春期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是一生中心理发展最活跃的阶段。由于身体的快速增长、激素分泌的急剧增多以及学习的重重压力,都能导致许多心理问题 抑郁总觉得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干劲。 焦虑总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坐立不安心情烦躁、不踏实。 人际关系敏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情自己;与异性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 情绪不稳定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同伴、家长和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心理不平衡如果同学成绩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得好就不舒服,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 适应不良对学校的各种科目都不喜欢,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学习困难。 强迫症状总在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如总想考不好该怎么办、说错了话该怎么办;总担心自己服装不整洁爱照镜子等。 对抗倾向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喊大叫、爱抬杠、有理不让人,没理搅三分,控制不住自己。 这些都是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和障碍。我们前段时间对20xx级共1288人进行了心理测试,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673%的学生认为自己人缘比较好是受欢迎的,76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心情开朗的。也有5%的学生从测试量表看来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作为中学生一定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学会正确认识、合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否成就、贡献、成才的前提。素质教育、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 基于此,我希望同学们能学会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同学们好!再过几天你们就是踏上教师岗位的真正的老师了,对于这个角色的转换,你在心理上准备好了吗?作为一名老师,你将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今天这堂课,将由我与大家共同探讨《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如果进行心理调适》。 一、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到了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对健康给予了定义:健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那么健康的具体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7)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 (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1)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

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2、心理健康标准:实际上,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尺度,因为它受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是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2、是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进行真诚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能做到: (1)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 (3)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1)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 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校本培训以及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等途径来帮助教师学会正确的心理调适,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效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