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而人类具有高级语言符号系统,藉此系统,人能将经验类化,使人类具有自觉的类意识,能自觉地维持类的发展,并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使人能为共同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

3、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动物一旦长成之后,就离开自己独立的生活,它的“教育”历程也告终结,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

二、大教育观的最终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教育基于提高人的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终身教育:时间、空间、方式、性质)

三、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不定期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出现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四、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社会化

3、教育产业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7、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方法、教育形式、教育的文化背景)

现代教育的特点是:鲜明的生产性、大众化道路、内容科学化、班级授课

五、你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中介: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人行为、言谈举止、处世方式、与学生态度是否公平)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包括器物)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社会文化、风俗、乡土人情、教育目的、方法、手段)的东西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动态联系:

关系: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主体性、必须在受教育者的“学”中才能成立

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主体,必须教育者的“教”与之相对应才能实现

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教育者是主体,教育中介是客体。教育中介都是教育者直接作用的对象,教育者是行为的发出者,总是教育者利用教育中介传达意识,教育者必须选择、认同、吸收这种中介,而后才能影响自己在施教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行为。

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但这并不意谓着受教育者是客体。只有受教育乾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受教育者,发挥他对教育中介的主体作用,即发挥复合主体的作用,教育中介才起到教育中介的作用;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教育中介,促进自身的发展。教育中介仍只充当客体,处于客体地位。

(二)、教育学的诞生与发展

赞诃夫凯洛夫

高难度可接受性

高速度循序渐进

理论指导直观性

学习全过程学习最终结果(结论)

全体大多数发展

附:教育学理论知识:未完待续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是什么?

(一)教育学的理论建设

1、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

2、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

3、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4、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教育学的实践运用

1、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2、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

3、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二、谈谈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原因: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外部科学向教育学渗透;表现在各个教育学的分支也日益发展,教育学内部各子学科也相继出现;综合表现为将各种先进理论综合为一体,将理论指导和运用综合为一体,是当今教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理论是指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主张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主张引进各种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和测量手段,使教育学迈向科学化的轨道,采用归纳、实证、自下而上的方法;人文主义主张解释、体验和主观介入的方式,坚决反对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采用演绎、思辩、自上而下的方法)

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利用现代知识体系的多学科进行多角度、多测面、多层次的研究;值得我们思考的新问题:首先是方法的适用性问题,其次是多元方法的互补性问题,最后是方法的协调性问题)

三、怎样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

1、类比方法(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

归纳方法(由特殊到一般,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演绎方法(由一般到特殊,分为三段论、关系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2、比较方法(从同一**物间寻找其差异性,或从具有差异性的事物间寻找其同一性的思维

方法)

分类方法(通过比较建立集合的方法)

3、分析方法(将被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综合方法(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整体性的认识)

4、系统方法(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的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5、自下而上的方法(指从一个先念的形而上的概念推演出一套教育学的逻辑体系,如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体系)

自上而下的方法(强调从具体实证的经验现象出发,从对事物的归纳中概括出教育规律及其体系,如杜威的实用教育学)

四、怎样运用个案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个案研究法:将一个具体单位作为案例,对它的若干现象、特征和过程作全面、深入和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它的来龙去脉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研究者采用一定的手段获得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探求规律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在人工控制因子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自变量的变化和结果的一种方法。P60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联系我国当前实际,说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财力与物力)

2、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3、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通过教育,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让人掌握,并应用到生产中去)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主机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它同时也担负着发展科学、生产新的科学知识的任务,这在高校表现更为明显)

二、联系我国当前实际,说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制约教育制度

3、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2、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三、联系我国当前实际,说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创造和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说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五、评“教育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观点

教育先行,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条件下,为了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发展教育。教育先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二是在教育活动中,要为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兼顾经济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

1、它是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2、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仍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要求

评“教育产业化”的观点

1、经营目的具有特殊性(以育人为已任,不以赢利为目的,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致性)

2、功能发挥具有特殊性(除了经济功能之外,表现更明显的是精神陶冶功能)

3、投入和收益具有特殊性(投入渠道多方面,回报和投资补偿是多方面的)

4、生产产品具有特殊性

六、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论述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主要任务。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个体身心发展

身,指人的自然的、有机体的构成;心,指人的全部心理构成。发展,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积极变化过程。

2、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为了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少应该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3、个体先天因素

是指个体出生时有机体结构所具有的一切特质。

4、个体后天因素

是指个体出生以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个体身心两方面的特征。

5、环境因素

是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与对象(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

6、关键期

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的能力,达到某种水平的可能性最大的时期。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个体自身的素质(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社会环境和个体活动。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活动体系的三个层次: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三、如何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规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对个体的发展起引导作用。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教育应怎样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促进其发展?

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合理设计教育活动,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了解这些最基本的规律,遵循并适应这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的顺序性(身体、行为、记忆、思维、情感)和阶段性(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发展性教育的理论依据是“最近发展区” )

指导:顺序性和阶段性的规律,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顺序的要求,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还应看到,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时都必须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使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相应的特点。

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的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中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的发展表现出不均衡性。从而使某些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

指导: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也是不均衡性的表现,这种不均衡性不是表现在同一个个体内部的各部分和过程的各阶段,而是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除了要掌握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外,还必须研究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了解个体不同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式,了解每个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充分发挥个体的特殊才能、潜力和积极因素,弥补各人的短处和不足,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别差异的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使个体的身心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规律,做到从实际出发,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与速度大体是相同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是指不同的教育活动和环境中,同一年龄阶段个体身心的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活动、教育措施的改变,身心发展呈现出可变性

指导:我们的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快他们的身心发展速度,提高其水平。

4、教育要我我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促进所有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充;互补性也存在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指导:使教育者乃至每一个人树立起这样的信心:不管个体自身条件处在怎样的状态下,只要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也就存在,生命与发展的可能永远共存。

(五)、教育与人、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统一*

一、分析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问题,并指出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教育的的取向,是指教育活动的决策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1、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体处于中心地位,而社会是个体之外的外部环境,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

(1)强调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和对立

这类思想认为人生而平等,人性的自然性是天生合理的,因此反对任何社会因素对自然的人性进行规范和束缚,甚至认为现有的一切文化,包括传递现有文化的教育都是对个体发展有害的。代表:卢梭。

(2)调和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这类观点认为,调和个体本位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冲突,他们以个体本位为出发点,也强调个体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但并不认为全体价值的实现必须要和社会发生冲突,企图调和二者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甚至对上述的片面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指导:丰富了人们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强调个人的需要、兴趣,主张教育应促使人的个性化,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及其教育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从而有助于全面认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它把社会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化,看不到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这实际上把社会看作为个人的简单集合,认为只要每个人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社会,从而忽视了社会内在组织的改造和社会组织结构内在结构的完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片面的观点。

2、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完全是受社会决定的。

(1)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客观性

(2)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两重性

(3)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局限性

二、分析教育两大功能在教育活动中的区别与联系,举例说明发挥教育功能应遵循的原则。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即教育在与个体及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它主要是指教育活动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的变化和结果。教育的个体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

发挥教育功能应遵循的原则:(1)辩证统一原则(2)平衡协调原则(3)社会导向原则(4)个性自主原则

三、什么是教育规律?

举例说明如何处理教育两大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P148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内外各种关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教育系统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是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P146

教育两大规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一般是循着两条线索逐步深入的,一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活动两条最基本的规律。

(六)、教育目的

一、试论教育目的的本质?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试评教育目的中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注重个人的价值,注重个人的身心和谐,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P161

三、试分析受教育者发展中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理想抉择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人类在探索世界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是人类文化的同体两面,它既使我们认识物性,又使我们认识人性。P163

四、试评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

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首先“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把全面发展的完人培养成为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五、设计教育目的中的社会本位与个个本位的价值的取向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抉择。

(七)、教育制度

一、(1)什么是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企业年限、领导体制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2)制定学制的客观依据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为什么不同社会制度的学制有相同之处?相同社会制度国家学制有不同之处?

双轨学制(欧洲现代教育)、单轨学制(美国)、分支型学制(前苏联)。P186

二、当代学制改革的基本趋向是什么?

1、三种类型学制并行、共生互补

2、各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整体衔接

3、阶段性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

三、结合我国学制改革的实际谈谈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中央集中领导与地方分权管理相结合

我国学制结构的改革

1、幼儿教育逐步普及,量力而行

2、义务教育因地制宜、多种分段

3、中等教育多样化、综合化

4、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全面开放

5、成人教育体制灵活,类型多样

(八)、教师与学生

一、(1)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特殊的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即学生身心发展的复杂性;教师劳动任务的多面性;学生在成长中受教师、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影响);

独特的创造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对教育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处理;教师的教育机智);

鲜明的示范性(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法去影响学生。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显效的长期性(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劳动的社会效益要在学生参加工作以后才能得到体现或检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结束,教师在学生身上曾经付出的劳动往往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学生一生发展的宝贵财富。)

(2)它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什么特殊要求?

(一)现代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育活动观)

(二)良好的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

2、科学文化素质(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基本的美育知识)

(三)教育能力素质(加工教育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

育研究能力、交往能力)

(四)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

(五)创新素质(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创新的人格特征)

二、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一)现代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育活动观)

(二)良好的素质1、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2、科学文化素质(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基本的美育知识)

(三)教育能力素质(加工教育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交往能力)

(四)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

(五)创新素质(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创新的人格特征)

三、论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学生是教育对象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育的结果就体现在学生身上。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学习的积极思维,通过其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

学生的社会地位:

1、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四、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

五、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013教育学原理 选择题 复习题

教育学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夸美纽斯在( A )书中提出的自己的教育思想。 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 C.《语言学入门》D.《世界图解》 2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D ) A、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B、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 C、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人的全面发展的属性 3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的是( A ) A、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指定教育目的者人性的假设的影响 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目的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C、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社会发展 D、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着教育目的 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D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5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6、系统地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C )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夸美纽斯 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C )。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8、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D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学科并创立教育体系的人是(A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孔子 D 苏格拉底 10、《实验教学》是___B____的著作。 A斯宾塞 B 拉伊 C 杜威D凯罗夫、 1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 .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 12、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 A.社会交往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修养 1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儿童在7~11岁属于哪个阶段( C ) A 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4、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8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 (分数:2.00)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卢梭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教育家,他的《普通教育学》体系比较完整,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因此,正确答案为A。 3.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分数:2.00) A.制度教育学 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批判教育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理论发展历程中的流派观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制度教育学强调教育学研究应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通过制度分析,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制约他们思想、行为的制度因素,把学校中“给定的”制度(即从外面强加的制度)变成“建立中”制度(即根据个人间的自由交往而导致自我管理的制度),等等。改造主义教育强调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主张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强调教学应该以现实的社会问题为中心,主张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存在主义教育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注重品格教育和个别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提出“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批判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因而不是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2)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3)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用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因而,关注“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因此,正确答案为D。 4.认为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历史性和阶级性,这一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分数:2.00)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多质说 D.本质规定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的理解程度。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无疑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历史性和阶级性是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因此,正确答案为A。

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4)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④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答题: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

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 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 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 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套)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套)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 当前形势的需要 B德育的任务 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 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_。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______。 A 学生思想 B 学生品德 C 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D 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 教书 B 育人 C 指导学生课外活动 D 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刘换霞 单位:河南省中牟一高 专业:数学 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 考试分数: 2010年 7 月24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道题4分,共16分) 1、教育 答: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2、学制 答: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4、终身教育 答: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二、简答题(每道题8分,共32分) 1、简述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经验既然是一种做法,它便带有工作的程序性、作用的有限性、产生的偶然性。教育经验是对教育实践的较低层次的反映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的东西。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摆脱了教育实践的具体形式、地点、时间、类别的种种限制,而使其概括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 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2)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3)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4)教育的个性性。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5)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个性性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6)教育的变革性。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变革。(7)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8)教育的科学性。(9)教育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 3、简述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组成。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的区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目标系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老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的个体能力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有些学生在学校受到挫折,回到家里向日葵家人出气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是学生心理障碍中 的一种攻击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被称为“新教育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心智技能行为可分为专门的心智技能和一般的心智技能两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座谈又称团体访谈,它是对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就某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

2019年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爱弥儿》 3.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卢梭《爱弥儿》 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5、首创班级授课制是( ) A、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昆体良 6、教育学发展过程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源”是指教育实践,“流”是指( ) A、教育实践 B、教育理论 C、教育现象 D、教育事实 7、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现代教育 B、传统教育 C、多样化 D、综合化 8、建国后对我国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学》作者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凯洛夫 C 、加里林 D、杨贤江 9、主张教育应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派”的主要代表是( ) A、赞可夫 B、皮亚杰 C、杜威 D、赫尔巴特 10、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1、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不确定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15、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略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2、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3、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三、分析论述题 1、现抽出3位教师参与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不同类型的教材对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学习是否有所不同。其中两名教师每人教4个班的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一名教师

(完整版)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1、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遗传、环境和 教育。 3、人的发展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又有质的,既有连续性,又有 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前进的运动。 4、人的发展,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持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 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5、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 6、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7、“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8、“一般发展”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又一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 9、“心理发生论可以分为三个学派:个性发生学派、认识发生 学派、活动心理学派即心理动力学派。 10、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 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 条件。 11、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水准上受遗 传因素的影响 12、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 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3、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 更为指导的作用。 14、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 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 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水准 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 15、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不是主动进行的。 16、因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指导性的。 17、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 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而人的可塑性表现 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 18、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 可教育性的前提。 19、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人类拥有文化,文 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人类心身能力的延伸。 20、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作用,但这种作用于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教育的影响只不过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外因。 2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 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 阶段性、不均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差异性。 23、青少年身心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一、标准说明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新的课程开设要求并结合本院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可供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理论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轨迹、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模式,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绪论(8课时) 要求与说明 本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萌芽、创立和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当代教育学的特征;学习教育研究主要的方法及其运用。重点掌握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当代教育学的特征。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前新著.教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4.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一章认识教育(8课时) 要求与说明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的属性,教育的特点。重点掌握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参考书目 1.王前新著.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石忠仁主编.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6课时) 要求与说明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人口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教育功能的结构;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重点掌握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等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性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第三节教育与政治制度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柏拉图的代表作是________,其中包含了他的教育思想。 2.卢梭在_______对古典主义教育模式和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________教育思想 3.《教育漫话》的作者是________,此书以________为主题。 4.赫尔巴特将教学分为“明了”、“联想”、“________”、“方法”四个步骤,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五段教学法”。 5.杜威的教育学代表作是________,在书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6. ________被看作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其作者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产婆术”是()倡导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3.“现代教育学之父”是指() A、夸美纽斯 B、培根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5.掌握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6.强调发现法教学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文献法 2.教育行动研究法 四、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有哪些? 2.简述孔子的教育主张 3.简述教育调查的几个步骤 五、论述题 1. 很多人认为当老师的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应该怎样教学生,很多优秀教师根本没有上过师范院校,也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科学方面的课程,但同样能教好学生。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应该把时间花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以上看法的理解。 2.请你联系生长经历,结合书本书阐述的,谈谈学习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国》; 2.《爱弥儿》,自然教育; 3.洛克,“绅士教育”; 4.系统; 5.《民主主义与教育》; 6.《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二、选择题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 编1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2008年) (A)科学取向 (B)实践取向 (C)规范取向 (D)人文取向 2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2010年)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3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2007年)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2015年)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2009年)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科学教育学 6 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2014年)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7 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2012年)

(A)制度教育学 (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批判教育学 8 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2016年)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9 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是( )。(2011年) (A)教育学 (B)比较教育学 (C)元教育学 (D)教育学哲学 10 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2013年)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_____》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约写于中国的战国末年,比欧州昆体良所著的《_______》约早___年。 2、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_____、______和______的教育。 3、对年轻一代教育影响,全面地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 4、教育是人类社会______、普遍的现象。 5、构成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 ____、____等五部分。 6、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7、请列举三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 8、教师应具备基本职业道德包括_____、_____、_____和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9、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_____教育、______教育、 _______教育。 10、备课的细节各科教学尽管有所不同,但备课必须都要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组织教学是( )。 A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之一 B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C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2、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属于( )。 A 学前教育学 B 普通教育学 C 高等教育学 D 职业教育学 3、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 )。 A 教学为主 B 教育为主 C 学习为主 D 开发智力为主 4、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 )。 A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C 遗传素质决 定了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增龄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5、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 斯宾塞的《教育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6、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势是( )。 A 现场教学 B 复式教学 C 个别教学 D 分组教学 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 )。 A 主体 B 客体 C 即是主体又是客体 D 即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 9、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为了普及( )。 A 初中教育 B 小学教育 C 初等教育 D 中等教育 10、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 )。 A 教师 B 学生 C 学校 D 社会

教育学原理题库

教育学原理题库 一、选择题: 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A.《雄辩术原理》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2、教育教学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因为()。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3、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 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 4、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5、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学生D.教师 6、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 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教育的重要性 7、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 )、联合、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分析B.综合C.明了D.统合 8、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初期 9、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 10、“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来实现。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教育 12、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A.一种实践活动B.一种主体活动 C.一种文化活动D.一种认识活动 13、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A.科尔伯格 B.杜威 C.涂尔干 D.马卡连柯 14、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1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6、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