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报告

篇一: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

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

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

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

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

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因此,为进一步科学开

展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基础上,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

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

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

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等6个维度,包括18个要素、37个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1个要素,3个指标。

1.1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建设应用水平。包括3个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

1.1.2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指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

1.1.3户均网络接入水平。指城市内每户家庭实际使用网络的平均带宽(包括各种家庭网络接入方式)。

2、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

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核心领域,主要包括智慧化的政府行政、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监测、安全防控、能源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是城市居民生活智慧程度和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8个要素,16个指标。

2.1智慧化的政府服务。指当地政府部门整合各类行政信息系统和资

源、提供开放协同、高效互动的行政服务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2个指标。

2.1.1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水平。指可实现全程或部分环节网上办理的区域内行政审批事项占总数的比例。

2.1.2政府非涉密公文网上流转率。指政府非涉密公文通过网络进行流转和办理的比例。

2.2智慧化的交通管理。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改善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交通流畅度,优化市民出行体验,使城市交通管理更为精细化和智能化。主要包括2个指标。

2.2.1智能公交站牌建设水平率。指智能化的电子公交站牌(指至少能提供车辆位置信息,包括轨道交通)在城市所有公交站牌中的比例。

2.2.2市民交通诱导信息使用率。本指标针对驾车出行的市民。指在驾车出行的市民中,经常使用交通诱导信息提示的比例。

2.3智慧化的医疗体系。指市民可切实享受到的具有便捷性、准确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2个指标。

2.3.1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指拥有电子健康档案的市民所占的比例。

2.3.2病历电子化率。指城市内实现病历电子化的医院占医院总数的比例。

2.4智慧化的环境保护。通过各种传感终端和感知网络,对环境进行实施监控的水平。主要包括2个指标。

2.4.1环境质量自动化监测比例。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大气和水实现

自动化实时监测的比例。

2.4.2重点污染源监控水平。对城市内重点污染源的信息化监控比例。

2.5智慧化的能源管理。指城市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这是体现城市绿色低碳的重要指标。包括3个指标。

2.5.1家庭智能表具安装率。指居民家庭中安装智能型电、水、气表具的比例。

2.5.2新能源汽车比例。指新能源汽车在城市所有机动车辆中所占比重。

2.5.3建筑物数字化节能比例。指城市乙级以上办公楼中采用

信息化技术实现节能降耗的比例。

2.6智慧化的城市安全。包括城市应急联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消防管理、防控犯罪等领域。主要包括2个指标。

2.6.1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率。指城市管理各个领域中对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化应急系统的建设水平。

2.6.2危化品运输监控率。指对各类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比例。

2.7智慧化的教育体系。指市民获得各类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便捷、精准程度,以及教育设施的信息化程度。主要包括2个指标。

2.7.1城市教育支出水平。指用于教育方面的硬件和软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地区GDP的比例。

2.7.2网络教学比例。指通过信息化手段接受网络教育的人群比例。

2.8智慧化的社区管理。指依托信息化手段,对社区(以居委为单位)管理中的居民管理、信息推送、养老服务等提供便捷。主要包括1个

指标。

2.8.1社区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拥有各类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的社区在所有社区中所占的比例。

3、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

主要指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而催生衍化或支撑智慧城市

建设运行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2个要素,5个指标。

3.1产业发展水平。指城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实力。主要包括2个指标。

3.1.1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主要用于衡量信息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

3.1.2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

3.2企业信息化运营水平。指通过信息化系统支撑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水平。主要包括3个指标。

3.2.1企业网站建站率。指拥有网站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

3.2.2企业电子商务行为率。主要指企业在采购和销售等过程中是否具有电子商务行为。

3.2.3企业信息化系统使用率。指企业在研发、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使用各类信息化系统的比例。

4、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

主要衡量市民对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认知、对基本科学技术(包括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以及市民网络化程度等。主要包括3个要素,4

篇二:_智慧城市_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年第期《发展研究》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邓贤峰

[内容提要] “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其建设也

在许多城市逐渐展开,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鲜有研究和分析。本文通过对城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研究,根据“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发展特点,总结提炼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智慧南京”为案例,具体计算、分析了“智慧南京”评价指标值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指标解读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70(2010)12-0111-6

前言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但是由于缺乏一套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许多城市盲目建设,“形象工程”大行其道,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使决策层及相关机构能够很好地把握“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对于具体实施机构来说,也可以通过“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建设项目进行正确的评估,以便找出不足之处予以纠正,从而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城市信息化测评方法分析对“智慧城市”的评价是以城市信息化测评为基础的,

因此需要分析城市信息化测评的方式和方法,以便在此基础上研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化测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近三四十年来在信息化测评研究方面积

累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个主

要分支:一是从经济学范畴出发的以信息经济为对象的宏观计量,以此来反映社会信息化水平,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波拉特等人;二是从衡量社会信息的信息流量和信息能力等来反

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主要依据某些综合的社会统计数字来构造

测度模型,其典型的代表是日本提出的信息化指标。

1.信息产业测评法信息产业测评法这里以“波拉特法”为例。“波拉特法”即“经济结构法”,在宏观层面分析信息产业对国

民经济贡献的评价方法中最早和最具影响力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1977年在其专著《信息经济》中建立的。它以信

息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侧重信息经济的测评,吸收和发展了“后工业社会论”和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工理论,利用投入产出

法和部门分类法,将信息行业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逐一识别

出来。利用两个数据库.即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职业结构

矩形”数据库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产业- 资本流通矩形”数据库,计算出三项指标① 信息劳动者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② 信

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③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而评估出信息经济对GDP 的贡献率。该方法运用严谨、规范的评

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信息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但

是数据整理比较复杂,测算时需要与之相应的统计体系与口径,

应用具有一定难度。

2.信息社会测度法用于评价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代表方法是日

本电信与经

济研究所在1965年建立的“指数测评法”。该方法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选出与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系数有关的十一项指标,组成一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

(1)信息量:包含人均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人年报纸期发数、每万人一年内书籍销售点数、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等五个指标。

(2)信息装备率:包含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每万人拥有电子计算机数等三个指标。

(3)通信主体水平:包括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每百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等两个指标;

111

社会探索

(4)信息系数:包含一个指标,即个人消费支出中除衣性,历史、当前数据的采集是容易和科学的;二是指标体系食住外杂费所占的比率。与波拉特法相比,日本的指数测具有可加性,可按区域划分进行数据采集和汇总;三是指

评法具有统计数据容标体系具有认知性,数据来源具有可靠的依据,指标体系衡

量结果能得到认可。易获得、操作过程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直观清晰的特点。但

是,在指标设立上对信息产业的作用强调不够,有些指标如根据这三项建立原则,考虑到“智慧城市”的特征、建“人均发函件数”影响较小也较为陈旧。设的基本思路和推进模式,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智慧

城市”网络互联领域、城市智慧产业领域、城市智慧服务领3.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方案随着我国信息化

域、城市智慧人文领域四大部分。“智慧城市”网络互联领建设的全面展开,政府部门也积极参

域包括5个指标项;城市智慧产业领域包括7个指标项;城市与信息化的测评研究。2002年7月,信息产业部发布了《城市智慧服务领域包括4个指标项;城市智慧人文领域包括5个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方案(试行)》,作为试点城市进行信指标项。总共21个评价指标。并以南京市作为案例,进行具息化水平测评的依据。该方案包括每万人城域网带宽、家庭体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分析。宽带接入比例、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

(一)“智慧城市”网络互联领域评价指标体系 (线/百人)、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

“智慧城市”网络互联评价指标体系人均GDP、平均受教育年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

重、政策法规完善程度、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上网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大中小学每百人在校生拥有计算机数、

市政府门户网站年人均访问次数、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l 5个指标构成,是一套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测算标准。

不过,该方案过于粗糙,强调了对信息基础设施的评价指标解释:(这类指标占指标总数一半还多)但没有反映信息化投入、1.无线网络覆盖率:无线网络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城市信息化人才储备情况、信息化政策环境等,没有真正反映社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2008年南京市政府与江

苏省信息产业厅签署了“双兴计划”,即“无线宽带城市”

4.IBM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因智慧城市为IBM首先提

建设计划。以Wifi为例,2008年南京主城地区Wifi接入点出,全世界智慧城市的建设

有8000个,无线接入覆盖300平方公里,2009年覆盖600平正方兴未艾,故对于城市智慧化水平的评估的研究尚未见方公里。即,两年增长速度为100%。按照这个速度,根据公开发表。现仅见IBM城市智慧程度评估白皮书,在此报300*(1+100%)n=6598计算,n=4.69。至2014年,南京市无线告中IBM指出,在智慧城市战略规划制定阶段,评估城市的网络接入可达100%覆盖率。借助高质量的无线通信网络和核心系统和活动是最根本的内容。理想情况下,评估应遵循

互联网,以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为三大特征的物

以下原则:

联网建设就有了可靠的基础条件。 (1)量身订制:以支持实

现城市特定愿景和战略,推动

2.光纤接入覆盖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可持续

繁荣。

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同样是反映了一 (2)统一:涵盖构成城市的所有系统。 (3)全面:了解

个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与“无线网络覆盖率”指标相

引入新的、“智慧的”解决方案带来的绩

同,该项指标也成为城市未来建设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慧

效变化。 (4)具有可比性:允许根据其它同类城市的情况城市”的重要参考指标。中国电信江苏公司5月宣布全省13 评测城

市“城市光网”建成开通,全省近1.8万栋商务楼宇进行了

光市的表现。二、“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纤接入,覆盖率100%,实现“千兆进楼”。全省近万个城市

通过上面对于几种评价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评价指

住宅小区光纤接入率达100%。此项指标说明南京市的“智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几项原则:一是指标体系具有可采集

慧城市”建设基础良好,光纤接入覆盖率已经达到100%。

112

年第期《发展研究》

3.户均网络带宽: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利用宽带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按照《总报告》的描述,“届时,国家电络对于现代人取得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成功至关重要。所以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一般把户均网络带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保持 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所经济繁荣的基础。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在全省范围内建设的以,智能电表的安装数也可以成为反映城市“智能电网”应“城市光网”,是集IP化、宽带化、融合化为一体的城市光用状态的评价指标。纤宽带网络。可按照客户需求提供“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 (二)城市“智慧产业”领域评价指标体系级(百万兆)出口”的网络能力。韩国根据一项最新的计划,城市“智慧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将在2012年之前耗资246亿美元,升级其网络带宽。使韩国全国网络带宽有 10倍的提升。预计到2012年,韩国互联网络将迎来1Gbps的新时代。南京市

在“城市光网”初具规模的基础条件下,参照韩国到2012年的发展计划,其“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在2015年实现户均网络带宽1024Mbps的水平。 4.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一个城市的数量和学科分布领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总体科技水平。体现了该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南京市截止2009年已有1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从学科分布

指标解读从国外已有的经验来看,“智慧城市”的建

情况看,在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涉及计算机和通讯方面的

设与发展,

实验室有5个,占在宁19个重点实验室的26%。另外,从时间

将催生并带动出“智慧产业”的迅速发展,并以它为纽带,间隔上看,在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验收通过的最长时间间

推动整个城市的运转。就“智慧产业”而言,目前尚没有统隔为8年,近几年来,验收通过的重点实验室时间间隔都在一的定义,但从现实的统计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按照《国民5年以下,因此,至2015年,南京新增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

经济行业分类》,将其包含以下门类:服务业内的电信业、计室的目标是可能的。

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

5.“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应用:“智能电网”是当前全

流和推广服务业,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咨询和调查服务、球电力工业关注的热点,引领了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知识产权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制造业内的通信设备、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应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智慧产业”既不同于信用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和绩效。欧

息产业,也不同于知识产业,它不仅能够形成巨大虚拟空

盟2005年成立了欧盟“智能电网技术论坛”,在促进“智能间,放大城市的无形规模,而且能够对虚拟网络空间进行

电网”研究、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筹综合开发和利用。

智能电表是能源管理的第一步,欧盟计划到2020年将智能

根据“智慧产业”的特点,对其评价主要从产业投入和

电表覆盖率提高到80%。美国政府在2009年的《经济复兴

产业产出两个方面进行。任一产业要想得到产出,就必须投

计划进度报告》中宣布,未来3年内将安装4000万个智能电

入劳动力、生产设备、原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智慧产业”表。我国在2009年发布了《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

是高端技术和智力成果集中的行业。“智慧产业”投入指标

国家电网公司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

就是要反映产业投入要素的资本和知识密集程度。“智慧产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业”产出指标反映了“智慧产业”生产的成果及其对于所在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

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影响。

研发和设备研制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初1.“智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据统计,南京市2010年

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

1-4月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信息传

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

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共完成投资64.62亿元,比上年同

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

期增长53%。以此类推,2015年则将完成投资1625亿元。

2.“智慧产业”RD经费支出:该指标反映“智慧产

113

社会探索

业”的知识生产投入。具体数据可由各市统计局《第二次全 6.电子商务交易额: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国RD资源

清查》结果获取。该项清查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的重要手段,其交易额可作为产业升级中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

的法人单位。涉及的范围包括:的代表指标。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这一指标从全国来看,200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达3.1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43%。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

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运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远远

好于运用传统模式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

共设施管理的企业。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从城市来看。成都市电子商务调研报告显示,

据不完业等。清查的主要内容包括:RD活动人员数量、素质及

全统计,2008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约220亿元。2009年,成其工作量情况;RD经费支出、用途及来源情况;研发用仪都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三年规划,即器设备等固定资

产拥有情况;各类研发机构的基本情况;到2012年,力争电子

商务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 RD项目(课题)的研究类型、组织

方式及社会经济目标等广州市财政从2009年起,每年新增 2000

万元设立广州情况;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及使用情况;技

术引进、市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和广州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

用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情况;政府给予研发活动的税收减免扶

持资金,着力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和产业加快发展。2009年情况等。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将超过3600亿元。

3.“智慧产业”占GDP比重:本指标反映“智慧产业”对 7.

万元GDP能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全社会能源消于城市经济发

展总量的影响。此项数据可根据统计年鉴数费总量与实现的生产

总值之比,即每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的据计算得出。总量。该

指标是综合反映能源消费所获得的经济成果的重

4.“智慧产业”从业人员数:智慧产业从业人员数直接要指标,是体现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标反映了

“智慧产业”对城市就业的影响。具体数值可由各性指标。年

度《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地级及以上城市按行业分组的据统计,2007年南京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25吨标单位从业人员得出。因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会大幅提高相煤,同比降低4.4%,

2006年和2007年累计实现降幅8.1%,关产业就业人数, 2006

年至2008年三年累计下降幅度达13.45%,三年累计下

5.“智慧产业”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在知识经济和创降幅

度居全省第一。预计2009年万元GDP能耗将下降5%。新型经济

日益发展的今天,年度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标志着根据上述数据,

因“智慧城市”、“智慧产业”的全面城市发展的动力。“智慧

产业”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反映了建设,预测今后5年每年万元GDP能耗下降应不低于5%,至“智慧城市”及“智慧产业”建设

对于城市加快产业结构 2015年万元GDP能耗将不高于0.82吨标

准煤。转型,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

城 (三)城市“智慧服务”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市目标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智慧产业”年发明专利申请总城市“智慧服务”评价指

标体系

量作为指标来反映一个城市“智慧产业”发展状况是恰当

的。根据《南京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到2015年,全市

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分别达到35000件和14000件,百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量保持全省领先;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

利授权量分别达到14000件和5000指标解读利授权量保持全省领先;驰名商标达到76件,省著名商标

1.政府行政效能指数:智慧的政府能够实现多部门集达到

396件;版权登记量达到50000件,其中软件著作权登

成和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提高市民对政府记

量达到8500件;每年转移专利技术成果100项,实施重大的满意度。政府行政效能指数由市民诉求提前办结情况、行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100项,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达到政审批事项提前办结情况、市民满意度、企业满意度四个分2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00家,年申请专利百件以上的企项组成。政府行政效能指数满分为100分,每个分项满分为业50家。

25分。

114

①行政审批事项提前办结情况:

L 1:事项1法定办理时间,L 2 :事项 2 法定办理时间,??????,L n:

事项n法定办理时间(共有n个事项) T1:事项1办件数,T2:事项2办件数,??????,T n:事项n办件数(用作下标时记作小写 t1 ,? t n)

F 11:事项1中第1件办件实际办理时间,F 12:事项1中第

2 件办件实际办理时间,??????,F1ti :事项1中第件办件

实际办理时间

F

i :事项i平均办理时间,Fi =K

i :某事项i法定提前办结率,K i = 1

- Y:办件时间平均提前办结率,

Y = 行政审批事项提前

办结情况得分= Y ×25 市民诉求提前办结情况计分方

式参考行政审批事项提前办结情况。

②市民满意度 N:收回有效调查表总条数 M:满意情况总条数市民满意度=(M/N)×25

建议采用手机短信调查或发放调查表调查的方式。企业满意度计分方式参考市民满意度。 2.协同应用系统数量:协同运作时“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协同应用系统的数量与覆盖面直接体现了“智慧城市”的服务能力。南京市要加快推进政府协同办公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低收入居民家庭收入核对系统、并联审批等跨部门协同应用系统建设。

目前南京市启动了低收入居民加强收入核对系统的建设,将申请或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救助、低收入住房保障等各类社会救助政策的居民个人或家庭的信息交换给民政、住建、人社、公积金、公安、税务等部门,核对其户籍、婚姻、住房、社保缴费、纳税、机动车、公积金缴存等信息,并根据核对情况决定是否享受社会救助政策。政府协同办公、重大项目并联审批等协同应用系统也在筹划建设中。

3.智慧公共服务应用普及率:智慧社会公共服务包括医药卫生、城市管理、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考虑,将重点建设“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市民卡”、“智慧生态”、“智慧社区”等工程。智慧社会公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欢迎阅读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

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 (一)建设进展情况 智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完成规划部署,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截至2012年9月,全国47个副省级以上地方的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有22个,占比46.8%。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杭州、南京、宁波、武汉、厦门等地方已制定形成智慧城市

发展的专项规划。 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存在明显差异。当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大致可分为社会应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总体来看,对社会应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程度较高,在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22个地方中,有16 , 1.84到 化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不高,技术应用准备不足、保障条件不配套的情况下,盲目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造成投入产出效益不理想,无法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严重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度和效果。 第二,城市运营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智慧城市的发展成效取决于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开展状况。当前,我国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版)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2016年版) 一、总体说明 (一)指标构成。本指标共包含8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54 项二级指标分项。 (二)评价方法。评价采取百分制,总得分满分为100 分。总得分为各一级指标得分之和。各级指标得分为其下层指标得分之和。计算时各分值保留 2 位小数。 (三)指标权重。各级指标设置相应的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为其各二级指标权重之和,二级指标下的各分项权重之和为100%。 二、评价指标

计算方法: L1P1-A1分项分数 = 30%×(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 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 子证照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 政务服务事项总数)× 100 数据要求: 政务服务事项包括面向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政 务服务事项,本分项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由各省市根据相关 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确定。 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 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办理的 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公民个人政务服务事项以公民身份号码为 标识,法人和其他组织政务服务事项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 识,并在办理过程中使用了电子证照的政务服务事项。 数据取 截至 2016年 10 月底的数据。 数据来源: 地方政府政务办或相关部门。 2.一站式办理率( L1P1-A2): 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的情况。 2.本指标由以公民身份号码或 法 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 一站式办理率、网上统一入口率 等三个分项进行评价。 3.本指标评价得分 =8%×三个

计算方法:L1P1-A2 分项分数= 30%×(实现线下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政务服务事项总数)× 100 数据要求:本分项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总数与分项L1P1-A1 要求相同。实现线下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可以在同一地点或同一窗口即可办结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取截至2016 年10 月底的数据。 数据来源:地方政府政务办或相关部门。 3.网上统一入口率(L1P1-A3): 计算方法:L1P1-A3 分项分数= 40%×(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网上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政务服务事项总数)× 100 数据要求:本分项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总数与分项L1P1-A1 要求相同。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网上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在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能够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协同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 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主要是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

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等5个维度,包括19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1.1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覆盖比例。包括4个三级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 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 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智慧城 市的家庭光纤可接入覆盖率应在99%以上。 1.1.2无线网络覆盖率。指通过各种无线传输技术 实现的无线网络连接在城市区域的覆盖率。智慧城市的 无线网络覆盖率应在95%以上。 1.1.3主要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指大专院校、交 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 WLAN覆盖率。智慧城市主要公共场所WLAN应达99%以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 (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 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1 引言 1.1 智慧医疗概念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应用医疗物联网、数据融合传输交换、云计算、城域网等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将医疗基础设施与IT基础设施进行融合,以“医疗云数据中心”为核心,跨越原有医疗系统的时空限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决策,实现医疗服务最优化的医疗体系。城镇化促进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在不断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的同时,也使得医疗卫生资源不断集中到大医院,并且发生连锁反应。挂不上号、看病距离远、紧急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等“看病难”问题,从本质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机构与机构之间信息孤立、患者对医疗业务不熟悉等问题使得患者医疗费用重复开销或者不能有效使用,“看病贵”的问题日渐明显。 智慧医疗是将个体、器械、机构整合为一个整体,将病患人员、医务人员、保险公司、研究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业务协同,增加社会、机构、个人的三重效益。同时,通过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将远程挂号、在线咨询、在线支付等医疗服务推送到每个人的手中,缓解“看病难”问题。 1.2 背景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启了新医疗体制改革。新医改提出了“四梁八柱”,其中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医改成功逐步推进的重要保障。可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信息动态更新,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 智慧医疗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居民为根本”和“以行政为支撑”的医疗卫生理念,通过更深入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实现居民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构建基于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国民健康体系。 智慧医疗通过建设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覆盖城市圈卫生系统,形成信息高度集成的医疗卫生指挥、应急、管理、监督信息网络系统。 智慧医疗解决居民“看病难、就医贵”和“三长一短”的医疗问题,使居民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完整详实的健康档案信息和全生命周期的自我健康医疗管理,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新型就诊观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辅助公共卫生防疫部门有效开展慢病管控、急救管理、卫生防疫管理、突发事件及应急灾情的快速反应管理、妇幼医疗保健管理、血液管理、健康教育与综合行政管理等工作;提升卫生行政部门服务质量、事务效率,强化绩效考核,加强监管力度。实现与社保、药监、计生、公安、民政、应急等部门的快速协作和智慧决策。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 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速,随之出现了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在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侧却不相匹配。2014年我国卫生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doc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城市规 划的通用性,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互 联互通、共享协同,推广最佳的技术和应用实践。 据悉,到2016 年,国内将逐步建立健全中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其中,共性、关 键性标准涵盖的主要标准领域主要包括:数据与服务融合平台、主数据、数据挖掘分析、跨 系统信息交互、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维等促进系统、数据与服务融合等。 国内目前负责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制定的标准组织包括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林透露,目前已立项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包括《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 6 项。 《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 了智慧城市的SOA 应用参考模型及智慧城市建设中SOA 标准的综合应用建议,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评估、运行和维护。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 市的技术参考模型、基本技术原则 6 和要求,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 目的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是指导和综合应用智慧城市的具体技术、服务实现标准的依 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1 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评价对象、范围和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其中评价指标中包括技术原则和要求以及设计与使用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 及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评价,是指导智慧城市具体技术、服务实现的标准依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2 部分: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评价模型、评价指标。适用于智慧 城市整体规划及信息化应用与服务项目建设与评价。本标准是评估后续智慧城市具体应用与 服务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 3 部分:建设管理》: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 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标准中建设管理内容主要指城市建设中的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管网的建设标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 理运营理念,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协同化、智慧化,提供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负责。目前相关资料较少,应该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数据资源集中和共享,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标准制定。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卫健委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 (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

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 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

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 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 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与手段。智慧城市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集约管理,构建以信息为中心、各主体共享协同的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有助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版)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2016 年版) 一、总体说明 (一)指标构成。本指标共包含8 项一级指标, 21项二级指标, 54 项二级指标分项。 (二)评价方法。评价采取百分制,总得分满分为100 分。总得分为各一级指标得分之和。各级指标得分为其下层指标得分之和。计 算时各分值保留 2 位小数。 (三)指标权重。各级指标设置相应的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为其各二级指标权重之和,二级指标下的各分项权重之和为100%。 二、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及权重二级指标及权重二级指标释义及评价方法二级指标分项及计算方法 惠民服务L1 政务服务 L1P1 1. 本指标用于评价城市政府创新 1. 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37%)(8%)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L1P1-A1): 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 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计算方法: L1P1-A1 分项分数= 30%× (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 的情况。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 2.本指标由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子证照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政务服务事项总数)×100 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要求:政务服务事项包括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政 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务服务事项,本分项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由各省市根据相关

一站式办理率、网上统一入口率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确定。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等三个分项进行评价。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办理的 3.本指标评价得分=8%× 三个分 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公民个人政务服务事项以公民身份号码为 项分数之和。标识,法人和其他组织政务服务事项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 识,并在办理过程中使用了电子证照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取 截至 2016 年10 月底的数据。 数据来源:地方政府政务办或相关部门。 2.一站式办理率(L1P1-A2): 计算方法: L1P1-A2 分项分数= 30%× (实现线下一站式办理 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政务服务事项总数)×100 数据要求:本分项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总数与分项L1P1-A1 要求 相同。实现线下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可以在同一 地点或同一窗口即可办结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取截至2016 年 10 月底的数据。 数据来源:地方政府政务办或相关部门。 3.网上统一入口率(L1P1-A3): 计算方法: L1P1-A3 分项分数= 40%× (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 网上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政务服务事项总数)×100 数据要求:本分项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总数与分项L1P1-A1 要求 相同。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网上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在网上办 理政务服务事项时,能够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

工信部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准则体系(试行)-卫健委

精心整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 ( 三、评估分级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医院建立 (六)5级: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四、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综合评估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技术基础环境与信息安全状况。 (一)局部应用情况评估。是对医院中各个环节的医疗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1.评估项目: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的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确定5个类别共17个评估项目(见附件1)。 分。 为100%,无实际应用则视为0。要求比例的项目,计算该项目在医院内的实际应用比例,所得比值即为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二)整体应用水平评估。是对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评估。具体方法是按照总分、基本项目完成情况、选择项目完成情况得到评估结果,分为0—5级共六个等级(各级评估要求见附件2)。 (1)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评估总分。是反映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量化指标,即局部应用情况评估各项目评分的总和,且该得分不低于相应级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与手段。智慧城市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集约管理,构建以信息为中心、各主体共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版)

Word文档可以编辑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2016 年版) 一、总体说明 (一)指标构成。本指标共包含8 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54 项二级指标分项。 (二)评价方法。评价采取百分制,总得分满分为100 分。总得分为各一级指标得分之和。各级指标得分为其下层指标得分之和。计 算时各分值保留 2 位小数。 (三)指标权重。各级指标设置相应的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为其各二级指标权重之和,二级指标下的各分项权重之和为100%。 二、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及权重二级指标及权重二级指标释义及评价方法二级指标分项及计算方法 惠民服务L1 政务服务L1P1 1. 本指标用于评价城市政府创新 1. 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37%)(8%)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L1P1-A1): 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 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计算方法:L1P1-A1 分项分数= 30%×(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 的情况。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 2. 本指标由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子证照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政务服务事项总数)×100 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要求:政务服务事项包括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政 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务服务事项,本分项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由各省市根据相关

Word文档可以编辑 一站式办理率、网上统一入口率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确定。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 等三个分项进行评价。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办理的 3. 本指标评价得分=8%×三个分 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公民个人政务服务事项以公民身份号码为 项分数之和。标识,法人和其他组织政务服务事项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 识,并在办理过程中使用了电子证照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取 截至2016 年10 月底的数据。 数据来源:地方政府政务办或相关部门。 2. 一站式办理率(L1P1-A2): 计算方法:L1P1-A2 分项分数= 30%×(实现线下一站式办理 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政务服务事项总数)×100 数据要求:本分项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总数与分项L1P1-A1 要求 相同。实现线下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可以在同一 地点或同一窗口即可办结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取截至2016 年10 月底的数据。 数据来源:地方政府政务办或相关部门。 3. 网上统一入口率(L1P1-A3): 计算方法:L1P1-A3 分项分数= 40%×(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 网上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政务服务事项总数)×100 数据要求:本分项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总数与分项L1P1-A1 要求 相同。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网上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在网上办 理政务服务事项时,能够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

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

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

重磅!《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来了 2016-08-21 HC3i 中国数字医疗网 HC3i 中国首家专注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专业网络平台。 随着卫生信息 化的发展,国内已基本建立 HIS 、PACS 、LIS 、EMR 、EHR 以 及医院信息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远程医疗平台等各种信息系统, 卫生行业 正在进入全新的信息化大发展时代。 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的 《关 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精神,要求“在 2020 年建成一批绿色和 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而智慧医疗正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 分。 智慧医疗可以有效实现医疗流程规范化, 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本研究 项目组受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信息司委托, 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一套科 学的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 用于综合评价医院的智慧应用与管理水平, 指 导和促进医疗机构的智慧应用与建设。 通过对两轮专家咨询结果的分析, 确定了 国家智慧医疗评估体系的 3 个一级指标、 16 个二级指标和 144 个三级指标 及 其权重系数(见下表)。其中能力、应用和成效 3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0.13 、 0.75 和 0.12 。说明该指标体系着眼于具体应用,重点考核智慧医疗的实际应 用水平。 一、国家智慧医疗评估体系及其权重系数 二级指标 A1 基础 设施( 0.764 ) 0.0049 三级指标 组合权 重 A1.1 自 0.0065 助 服务设备 A1.3 家庭监测设备管理 0.0032 一级指标 A 能力( 0.13 ) A1.2 导航设备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全文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全文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因此,为进一步科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基础上,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等6个维度,包括18个要素、37个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1个要素,3个指标。 1.1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建设应用水平。包括3个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 1.1.2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指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 1.1.3户均网络接入水平。指城市内每户家庭实际使用网络的平均带宽(包括各种家庭网络接入方式)。 2、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 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核心领域,主要包括智慧化的政府行政、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监测、安全防控、能源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是城市居民生活智慧程度和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8个要素,16个指标。

医疗机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含分级评估项目、基本要求、具体要求)

医疗机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 (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

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 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全文: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因此,为进一步科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2.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基础上,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 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 设等6个维度,包括18个要素、37个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1个要素,3个指标。 1.1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建设应用水平。包括3个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

智慧医疗需求分析及评估模型

智慧医疗需求分析及评估模型

智慧医疗需求分析及评估模型 一、智慧医疗需求分析 1.1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迫切需求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属于重大的民生问题。2012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应用系统信息互联互通”。显然,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医药卫生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迫切需求。 1.2我国城市医疗面临严峻的问题 第一,医疗卫生资源短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水平的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大中城市,而社区医院、乡(村)卫生站等常常无人问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相对不合理,“看病难”成为人们就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卫生部发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两周内新发病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在未就诊病例中,70%的患者采取药店购药、自我医疗方式进行治疗,少部分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其中,医生诊断需住院而病人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占70.3%,“看病贵”严重影响了居民疾病的治疗与身体的康复。 第二,医疗体系效率较低。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经常性的存在长时间的挂号等待、重复检查、就诊专家不确定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由于医疗信息不能共享,当市

民需要转诊时,辗转于不同医疗机构的重复检查和繁琐手续,更是耗时、费钱、耗精力。 第三,医疗服务质量欠佳。 由于人们对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大多数病患选择信任知名医院和医学专家,导致具有先进技术、名医的医院经常出现病患爆满、床位短缺、专家号短缺等现象,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的便利性相对低下。 二、智慧医疗内涵界定 智慧医疗是在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医疗领域发展的新理念,是医疗信息化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智慧医疗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医疗应用平台,实现数据的高度融合和共享,通过网络、移动终端等设备,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医疗机构的良性互动,提升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能力、区域医疗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那在我们的脑海里,“智慧医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医院中所有的医疗资源,从医疗行政人员、医生、护士到病人、医疗设备,乃至食品、药品等物流环节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身份标识——电子标签;有了身份之后,不但可以从流程上来进行追踪、定位,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贯彻始终的身份验证环节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电子标签还只是一种静态的采集方式,它的重点是提供身份标识,同时提供物流追踪功能;与此同时,遍布于医院各个角落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智能感应器,也正在不断动态地采集着各自的数据,在各自的岗位上勤恳的工作着;而被采集的各种数据,最终将纳入到医院的无线网络中(如自组感应网、Wi-F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