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健康教育对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影响论文

健康教育对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影响论文

健康教育对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影响论文
健康教育对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影响论文

健康教育对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的影响及作用。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腹股沟疝患儿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及其家长的满意度、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和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及其家长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儿康复。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39-01

小儿腹股沟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小儿外科多发病,多因为先天性的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所致,临床上多行手术高位结扎或修补治疗。因为该病起病急、病程发展较快,患儿家长尚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疾病和治疗方法了解不足。尤其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没有育儿经验,对于手术治疗较为恐慌、忧虑,术后又没有相关的防护知识,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术后的康复增加了一定的难度[1]。因此,本文作者对我院部分腹股沟疝患儿及其家长加强健康教育,对比观察其对术后康复的影响,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传统疝修补术:弊端一是疼痛,因为手术要把缺损周边的肌肉强行缝起来,术后都有疼痛感,部分病人术后甚至直不起腰来;另外,这种缝合手术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要卧床三天,住院起码要三周,术后三个月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这种手术还有一个更大的弊端:复发率高(10-15%)。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因为年老体衰,术后一段时间后,如腹压增高,比如大便、咳嗽、提重东西等,缝合部位因经受不了这样的压力,缝合处又裂开而复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无张力疝修补手术问世。由于不用强行把缺损处的周边肌肉缝在一起,所以,它不存在张力问题,因此这种手术得名无张力修补术。修补材料比较常用的有聚丙烯、聚脂等高分子材料。 1997年无张力疝修补术从国外引进到中国,随后在全国迅速普及。这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复发率低,在中国,它的复发率已在2%以下,除了这一点,这种方法疼痛小,手术一般局部麻醉就可以。一般只需住院2-5天,甚至可以门诊完成手术。而且术后能很快恢复正常生活。现在,中国每年进行约一万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实践证明,效果都很好。 国内目前常用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归纳如下: 1平片无张力修补法(Lichtenstein手术):1984年Lichtenstein 首选采用这种方法以,并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Lichtenstein手术是将补片与腹股沟管壁缝合,精索经补片打孔引出。补片材料为美国戈尔公司生产的Gore-Tex补片,在1997年以前,它被世界公认为疝气手术最经典的术式。目前国内医院仍有少数医院还行此手术。 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法(Gilbert, mesh plug & patch):该手术是将网塞充填(mesh plug,1994年)和Lichtenstein手术结合在一起,即用聚丙烯卷成伞状填塞疝环缺损,然后用平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一度对伞状填塞物及平片不行固定,后由Rutkow和Robbines 建议把伞状填塞物及平片分别固定,并由美国Bard公司生产定型产品,是国外目前流行的疝修补术,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术式。我国于1997年引进此术式并在全国广泛开展这种手术后,复发率也都低于2%。现在,中国每年进行约一万例此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实践证明,效果都很好。目前国内市场除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定型网塞产品外还有美国"美外"公司、德国"贝朗"公司、意大利"赫美"公司生产网塞定型产品。 3普理灵三合一----无张力疝修补法(prolene hernia system ,PHS)该手术应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定型产品(PHS),它由三部分组成:一个底层片置于腹膜前修补耻骨肌孔;一个类似塞子的中间体修补疝环;一个表层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这是近年引入的方法,国内也有不少医院行此种手术。目前"强生"公司还生产一种3DP网塞产品,效果也不错。 4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laparascopic repair of inginal hernia):1982年Ger首次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并取得成功,该技术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修补方式也出现多样化,给腹股沟疝修补带来了一新技术和展示了广阔前景。虽然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的实施对减轻患者的疼痛有一定的好处,但美国14所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专家们联合对2000年全国实施的80多万例疝气手术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却显示,从手术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两方面综合考虑,实际上标准的'剖腹手术法'更好:患者发生并发症或疝气复发的危险要比腹腔镜疝修补术降低两倍以上。但现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熟练,腹腔镜疝无张力修补术和开放式的复发率已无差别,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特点。 5腹膜前间隙内衬置片无张力疝修补法(Kugel): 这是2002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无张力疝修补法,应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内存记忆弹力环补片(Kugel 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修补耻骨肌孔。国内少数医院正在行此手术。Fruchaud在1956年首次提出耻骨肌孔(myopectineal orifice,MPO)的概念,并于1959年指出:"无论是腹股沟疝或是股疝,其始发部位都在耻骨肌孔处,因此,认为在耻骨肌孔后方加强及修补腹横筋膜是纠正疝的唯一方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适应症】 易复性和难复性斜疝均应行手术治疗。 有下列情况者不宜手术: 1.增加腹压的因素未能解除或缓解者,如慢性咳嗽、顽固性便秘、排尿困难、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气腹未愈期间。 2.其他系统有严重疾病,全身情况不适于手术者,如严重的心力衰竭、晚期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3.手术区域或全身存在感染。 4.婴儿腹肌可随身体的生长而渐强壮,故婴儿期腹股沟斜疝有自愈的可能,因此1岁以的婴儿不主手术。 嵌顿疝,时间短者,可以试行手法复位,若复位不成功,则行手术复位。 无论任何年龄,一旦发生绞窄疝,都应行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1.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先行控制症状以后手术。 2.术前1周戒烟,训练床上大小便。 3.术前排尿,使膀胱空虚,必要时可置尿管,以免手术误伤膀胱。 4.巨大疝,术前需卧床休息3天,使疝容物还纳。局部组织疏松,减轻水肿,有利于术后愈合。 5.特殊巨大疝,腹腔脏器有一部分降入疝囊,突出腹外。若估计手术不能将容物完全还纳,术前可作气腹,以扩大腹腔。 6.绞窄疝,术前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输液,可给胶体液防止休克,剂量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应在积极准备的前提下,尽早手术。 【麻醉】 可用局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局麻较理想,其优点是: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中可嘱病人增加腹压,以辨别斜疝和直疝。修补前后,嘱病人抬头或抬肩检测腹股沟管后壁的强度和修补效果。 【体位】 平卧位,床脚略抬高。 【手术步骤】 1.切口:取下腹部斜切口,自腹股沟韧带上2cm处,与腹股沟韧带平行(图1),一般上端超过环2cm左右,下端至耻骨结节。 2.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皮肤以后,切开皮下组织,注意结扎腹壁浅动、静脉和阴部外动、静脉的分支(图2),直至腹外斜肌腱膜,暴露出腹股沟管浅环。于腹股沟管浅环和深环的连线上,沿腹外斜肌腱膜纤维走行的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图2、3)。切口应略偏浅环口的上方,以免伤及髂腹股沟神经。 3.寻找、切开疝囊:用2把止血钳夹起上下两片腹外斜肌腱膜,于其下面钝性分离,上片至显露出联合腱,下片至腹股沟韧带(图4)。注意分离下片时勿伤及髂腹股沟神经,可将此神经自腹斜肌上分离出来(图4),用止血钳自神经下将下片腱膜拉至神经下方,再将腱膜外翻,使神经被腱膜覆盖加以保护(图5、6)。 嘱患者增加腹压,于精索的前侧可见隆起的疝块,纵行于此处切开提睾肌和精索筋膜,于精索的前侧可见到灰白色疝囊(图6),用有齿镊子提起疝囊,于两镊子之间纵行切开疝囊(图7),勿伤及疝容物。扩大切口,示指伸入疝囊探查其容物(图8),大多为小肠、大网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护理配合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配合 1术前准备 1·1心理护理术前一日访视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成功性,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并嘱患者家属 带好购置疝补片的费用。 1·2 皮肤准备术前一日常规皮肤准备,特别要注意老年患 者脐孔内的污物,一定要清除干净。 1·.3 物品准备除常规的剖腹包、阑尾包、中单、手术衣等,还需备8号普通导尿管1根,3-0、5-0可吸收缝线各一根,电刀。 2 手术过程及配合 2·.1 患者麻醉与体位采用硬脊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两腿膝关节上2寸处置约束带1根,防止患者术中两腿移动。 2·.2 手术过程及配合

2·3. 消毒铺巾用无刺激的碘伏常规消毒皮肤切口周围皮肤约5cm×10cm后常规铺巾,如系男性患者,阴囊下及两股之间置一治疗巾做的布球。 2·3切口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2cm处与腹股沟韧带平行至耻骨结节,长约4~6cm,有时可略下延过耻骨结节。2·4 手术及配合(1)用电刀切开皮下脂肪及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其范围应以能够满意放置上层补片为准。(2)完整分离疝囊的顶部、体部和颈部,并经内环分离出腹膜前间隙。(3)用食指将疝囊或疝囊颈通过内环回纳入腹腔,并在食指与腹膜之间置入一块4英寸见方的干纱布。(4)用食指自内向外分离出腹膜前间歇,使之“腹膜前间歇化”。(5)此时巡回护士将疝补片打开给洗手护士,用海绵钳将疝补片上层补片自连接部对折夹住传递给医生,并收回置入于“腹膜前间歇化”的4英寸见方的干纱布。(6)将夹疝补片的海绵钳头部对准脐的方向将补片置入腹膜前间歇,补片的连接部必须放置于精索的内侧,只有这样,下层补片才能在腹膜前间歇内完全展开。此时可用食指置入腹膜前间隙,以帮助展开补片。(7)仍然用海绵钳将上层补片自连接部对折夹住,并将上

腹股沟疝网塞—平片修补技术七步法:附视频

138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电子版) 2017年4月第11卷第2期Chin Arch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 ), April 2017, Vol. 11, No.2 ? ? 进一步行彩超、CTA 或DSA 等辅助检查,排除腹部动脉瘤,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 参?考?文?献 [1] Coll DP, Ierardi R, Kerstein MD, et al. Aneurysms of the pancreaticoduodenal arteries: a change in management[J]. Ann Vasc Surg, 1998, 12(3): 286-291. [2] 李美亭, 王清. 胃十二指肠动脉瘤误诊为应激性溃疡[J].临床 误诊误治, 2004, 17(4): 264. [3] Eckhauser FE, Stanley JC, Zelenock GB, et al. Gastroduodenal and pancreaticoduodenal artery aneurysms: a complication of pancreatitis causing spontaneous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J].Surgery, 1980, 88(3): 335-344. [4] Rowsell C, Moore TL, Streutker CJ. Aneurysm of the gastroduodenal artery presenting as a bleeding duodenal ulcer[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6, 4(10): xxviii. [5] Fodor M, Fodor L, Ciuce C. Gastroduodenal artery pseudoaneurysm ruptured in the common bile duct[J]. Acta Chir Belg, 2010, 110(1): 103-105. [6] Kimura H, Ishida H, Konno K, et al. Accessory hepatic duct onographic finding[J]. Abdom Imaging, 2002, 27(3): 329-332.(收稿日期:2016-08-25) (本文编辑:丁文珠) 文霆, 李文岗,黄军利,等. 胃十二指肠动脉瘤伴变异的肝右动脉一例[J/CD].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7, 11(2): 137-138. 腹股沟疝网塞—平片修补技术七步法:附视频 李英儒?江志鹏?周太成?侯泽辉?马宁?陈双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7.02.020 作者单位:510655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 通信作者:陈双,Email :chensh2@https://www.sodocs.net/doc/5d1614656.html, 1997年马颂章教授将Rutkow 技术引入中国, 从此以后我国外科医师开始了解并使用补片进行 疝的修补[1] 。一时间,曾经广泛开展的传统Bassini 手术也被网塞-平片修补技术所取代,成为国内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修补技术。但正是由于该手术操作简易、准入门槛低,许多医院大部分都是由低年资的住院医师完成,缺乏规范化的培训,手术效 果参差不齐,术后复发率、感染率大大增加[2]。20年 后的今天,尽管腹腔镜疝修补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但是开放腹股沟疝修补,尤其是网塞-平片修补技术,仍然没有被完全取代或淘汰,因此如何将该项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缩短学习曲线,是目前腹股沟疝治疗规范化的工作之一。笔者通过临床上300多例手术实践,总结出腹股沟疝网塞-平片修补技术七步法,现将其手术步骤要点报道如下。 一、手术的适应证 腹股沟直疝、斜疝、股疝,包括巨大疝、复发疝、 嵌顿疝(无肠管坏死)等[3] 。 二、麻醉方式的选择 连续椎管内麻醉,包块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或者神经安定+局部麻醉。 三、操作方法 第一步:切开皮肤、皮下,显露外环。采用斜切口,从内环(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连线中点 上方1 cm )至外环(耻骨结节外上方2 cm ),长6~7 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深筋膜,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口。 第二步: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游离腱膜下间隙。沿腹外斜肌腱膜走行切开腹外斜肌腱膜,长6~7 cm 。用皮钳提起上下两片腹外斜肌腱膜,用豆粒钝性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下方充分显露腹股沟韧带,上方充分显露腹横肌弓状下缘。 第三步:游离精索,找出疝囊。于外环口处提起精索,紧贴外环口内侧,有一无血管层面,沿此层面游离,向上至内环口,往下达耻骨结节,不切开 ·术式介绍·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 【手术步骤】 1.切口: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相同(图1)。 2.分离疝囊:将腹内斜肌向上拉开,于精索和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可见腹壁薄弱处的腹横筋膜向外膨出(图1)。分离精索(图2),用纱布条将其拉开,可以发现自腹股沟管后壁膨出的灰白色、半球形疝囊(图2)。若疝囊很小,仅为一膨出,不必切除疝囊,可用镊子将膨出的腹筋膜向腹内翻转(图3),用7号线将腹横筋膜间断折叠缝合(图4)。缝合时注意勿伤及膀胱、小肠和腹壁下动、静脉。修补以后不应再有膨出。 3.底部较宽的直疝:如图5所示,将疝囊提起,切开腹横筋膜和疝囊(图6),剥离疝囊。于疝囊的内侧常可发现膀胱,外侧可见腹壁下动、静脉,将膀胱自疝囊上分离下来(图7)。用左手示指伸入疝囊作导引,于疝囊颈部将疝囊切除(图8),用小止血钳将颈部边缘夹住,用4号线间断褥式或连续缝合颈部的腹横筋膜和腹膜(图9)。 4.有时腹股沟直疝形似一憩室,有一较窄的囊颈(图10)。分离疝囊时需注意勿伤及膀胱和腹壁下动、静脉。切断颈部,用4号线荷包缝合或贯穿缝合结扎颈部,并缝合腹横筋膜。 5.有时于腹壁下动静脉的内、外各有一疝囊突出,形似裤裆状(图11),直、斜疝同时存在。将内侧的疝囊拉到腹壁下动静脉的外侧,成为单一的疝囊(图12),然后行疝补术。 6.修补直疝:直疝时腹沟管后壁一般缺损较大,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修补: (1)如图13、14所示,用以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法、Halsted法等同样适用于直疝的修补,具体方法请参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很大,联合腱萎缩不能缝合时,可将腹直肌鞘前层作一半形切口,然后将其向外下翻转,在精索深面,用7号线将腹直肌鞘前层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图15)。也可取大腿阔筋膜修补腹股沟管后壁。 (3)Mcvay修补法:适用于巨大型疝和复发性疝。将联合腱向上内侧拉开,精索向下外牵开,分离腹横筋膜(图16),内到陷窝韧带,外至髂外动、静脉(图17)。然后隔腹横筋膜摸到耻骨上支,沿耻骨支滑行剥离,可以显露出耻骨梳韧带。沿耻骨梳韧带向外滑行扪到髂外血管以后用手指保护,用7号线自耻骨梳韧带的最外侧开始,根据韧带的长短,将腹横肌腱膜连同腹横筋膜和耻骨梳韧带缝3~5针(图18),最后,针应缝合到耻骨结节附近的骨膜上(图18)。再将腹横肌腱膜连同腹横筋膜和陷窝韧带缝合(图19、20)。缝合精索上方,使精索的出口松紧合适(图21),用7号线将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作间断缝合。然后将腹外斜肌腱膜的上叶和腹股沟韧带缝合,下叶再和上叶重叠缝合,将精索置于上、下叶之间。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腹股沟直疝修复术

腹股沟直疝修复术 腹股沟直疝常发生在老年人,多为腹壁的薄弱所造成,与由先天性缺损所致的腹股沟斜疝不同,故在修复时,应注意加强局部腹壁。 [手术步骤] 1.显露直疝外突部皮肤切口应比斜疝修复术稍偏内侧。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向上拉开联合肌腱,向下拉开精索,即可显露出直疝的外突部和附近组织结构。 2.环形切开疝基底部腹横筋膜分离并拉开精索后,先向内上方提起直疝突出部分,在其下缘用刀环形切开疝基底部的腹横筋膜[图1-1]。再向外下方拉开直疝,同样切开疝基底部内上缘的腹横筋膜,直疝是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向外突出的,故切开基底部外侧时,要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待整个基底部环形切开后,用止血钳向上提起切开的腹横筋膜远端缘,这部分腹横筋膜即被外翻呈杯状,并将其剥离[图1-2]。 3.分离疝囊分离腹膜外脂肪,显出直疝疝囊。用止血钳夹住疝囊顶部提起,沿疝囊壁将疝囊与膀胱作锐性分离,最后将疝囊完全分出。这样,既可估计其范围大小,又可稳妥地切开疝囊进行处理[图1-3]。

4.切开疝囊无论是进行斜疝修复或是直疝修复,都必须切开疝囊。如果轻度提起疝囊不予切开,仅在疝囊颈部简单结扎,既不能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又可能误伤内脏。切开并提起疝囊,仔细检查疝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要注意腹壁下动脉在直疝疝囊颈的外侧,而髂内动脉分出的闭合的脐支则常在直疝疝囊颈的内侧[图1-4]。 5.切除疝囊、缝合囊颈将疝内容物放回腹腔,清理疝囊后,在靠近疝囊颈部切除疝囊囊壁。因直疝疝囊颈一般较宽,不易行内荷包缝合或单纯缝扎,故常行间断缝合关闭。缝合宜使用4-0号丝线,第1层是间断褥式缝合,第2层是间断8形缝合[图1-5]。

腹股沟疝标准护理计划

腹股沟疝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一.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患者能够掌握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及相关注意事项 2.向患者解释诊断性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 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方式及必要性 4.向患者介绍术前的注意事项 5.向患者介绍术后的注意事项 6.向患者介绍饮食的注意事项 二. 疼痛:与疾病及手术后伤口疼痛有关。(疼痛的评分:) 护理目标:病人能配合完成应对疼痛的办法,自诉疼痛缓解或可以耐受。 护理措施: 1、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患者所能够忍受的范围。 2、观察病人的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呕吐等。 3.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 4、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 (1)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 (2)取舒适的体位。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 (3)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的情绪易引起疼痛加深。 (4)转移注意力,可看些小说、漫画等分散注意力。 5、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耐心听取患者倾诉,给予适当安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痛阈。 三. 自理能力下降:与疾病和手术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基本能够自理。 护理措施: 1.四送到床头,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口腔护理bid、会阴擦洗bid 2.向患者讲解床头铃的使用方法,以便需求能及时得到满足, 3.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患者的需求, 4.同时鼓励病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我护理,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 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目标:患者无感染现象发生。 护理措施: 1.观察体温的情况,每日监测体温。 2.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注意无菌操作。

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手术图谱

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原则] 1.充分显露切口上方需在腹壁下动脉处,使疝囊颈充分显露出来。 2.高位结扎疝囊在内环处完全分离出疝囊,这样才消灭腹膜的袋形外突,防止疝的复发。 3.仔细止血沿精索走行的大小出血点要一一结扎止血,防止术后形成血肿,继发感染。 4.加强腹壁主要是利用缝合或修复的方法加强腹壁,特别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力量,减少薄弱环节,这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术前必须仔细选择修复方法;术中应认真操作。 根据腹股沟斜疝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表现,证明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防止疝复发的重要环节在于妥善缝牢内环处的腹横筋膜。腹横筋膜围绕精索形成内环口,并呈漏斗状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变成精索内筋膜。形成腹股沟斜疝后,腹横筋膜则同时围绕着疝囊和精索[图1]。所以,手术修复斜疝时,必须在此漏斗口部纵行切开精索内筋膜,显露疝囊和精索,并将二者分离,然后在内环平面横行切开疝囊,将疝内容物返纳后,闭合腹膜。并要特别注意缝牢腹横筋膜。除婴幼儿外,还需将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进一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修复手术中显露内环的途径有三种:一是要腹股沟部,二是经腹腔,三是经腹膜前。临床上常使用两种方法[图2]。 [手术方法的选择] 修复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很多,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疝囊大小、病程长短、有无复发等具体情况来选择。常用的手术方法和操作特点如表26-1:

表26-1 腹股沟斜疝各类手术方法和操作特点 除此以外,在选择和施行手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成人的腹外疝修复术,除有嵌顿或绞窄者应紧急手术外,均宜择期手术。 2.成人并发腹内压力增高的疾病(如腹水、尿潴留、严重的慢性咳嗽等)或其它全身性严重疾病(如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以及妊娠早期和后期,均不宜手术治疗。 3.小儿的腹股沟斜疝很多可以随年龄增长而自愈。婴幼儿因先天性腹膜鞘突未闭而发生的斜疝,约有40%在生后6个月左右可以自愈,约有60%至2岁时自愈。因此,直径在2cm以内的较小疝囊,均适于在1~2岁以后施行手术。 4.未嵌顿的斜疝同时患有局部皮肤疾病时,应等皮肤病治愈后手术。 [术后准备] 1.明确诊断是斜疝还是直疝,或是二者并存,是否滑疝,有无嵌顿或绞窄等。 2.详尽了解肠梗阻、脱水、休克等的严重程度以及全身并发哪种严重疾病,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术前排空膀胱。 [麻醉] 成人用硬膜外麻醉;小儿可用氯胺酮麻醉或骶管麻醉。

(完整版)一般腹股沟斜疝手术步骤修复术

一般腹股沟斜疝手术步骤修复术 来源:医学全在线更新:2007-10-22 医学论坛 [手术原则] 1.充分显露切口上方需在腹壁下动脉处,使疝囊颈充分显露出来。 2.高位结扎疝囊在内环处完全分离出疝囊,这样才消灭腹膜的袋形外突,防止疝的复发。 3.仔细止血沿精索走行的大小出血点要一一结扎止血,防止术后形成血肿,继发感染。 4.加强腹壁主要是利用缝合或修复的方法加强腹壁,特别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力量,减少薄弱环节,这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术前必须仔细选择修复方法;术中应认真操作。 图1 腹股沟斜疝的解剖改变图2 修复腹膜及腹横筋膜的手术途径 根据腹股沟斜疝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表现,证明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防止疝复发的重要环节在于妥善缝牢内环处的腹横筋膜。腹横筋膜围绕精索形成内环口,并呈漏斗状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变成精索内筋膜。形成腹股沟斜疝后,腹横筋膜则同时围绕着疝囊和精索[图1]。所以,手术修复斜疝时,必须在此漏斗口部纵行切开精索内筋膜,显露疝囊和精索,并将二者分离,然后在内环平面横行切开疝囊,将疝内容物返纳后,闭合腹膜。并要特别注意缝牢腹横筋膜。除婴幼儿外,还需将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进一

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修复手术中显露内环的途径有三种:一是要腹股沟部,二是经腹腔,三是经腹膜前。临床上常使用两种方法[图2]。 [手术方法的选择] 修复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很多,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疝囊大小、病程长短、有无复发等具体情况来选择。常用的手术方法和操作特点如表26-1: 表26-1 腹股沟斜疝各类手术方法和操作特点 除此以外,在选择和施行手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成人的腹外疝修复术,除有嵌顿或绞窄者应紧急手术外,均宜择期手术。 2.成人并发腹内压力增高的疾病(如腹水、尿潴留、严重的慢性咳嗽等)或其它全身性严重疾病(如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以及妊娠早期和后期,均不宜手术治疗。 3.小儿的腹股沟斜疝很多可以随年龄增长而自愈。婴幼儿因先天性腹膜鞘突未闭而发生的斜疝,约有40%在生后6个月左右可以自愈,约有60%至2岁时自愈。因此,直径在2cm以内的较小疝囊,均适于在1~2岁以后施行手术。 4.未嵌顿的斜疝同时患有局部皮肤疾病时,应等皮肤病治愈后手术。

腹股沟疝考题及答案

腹股沟疝考题姓名 一、填空题(20分) 1、腹股沟疝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腹外疝,即在腹股沟区域腹壁存在缺损,有突向体 表的疝囊结构。 2、耻骨肌孔被位于前面的腹股沟韧带和其后面的髂耻束分隔为上下两个区域,上区有精 索经过,下区的侧面有股血管穿过。 3、针对腹股沟疝发病的两大原因我们就可以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1、减少腹内压。2、加强腹壁薄弱处。 4、滑动性疝属难复性疝的一种类型,因其有部分疝囊是由腹腔内脏所构成。 5、嵌顿性疝是疝内容物在疝环部位受压,不能还纳,可有某些临床症状(如腹痛和消化道梗阻的表现)但尚未发生血运障碍。 6、典型的腹股沟疝可依据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确立诊断。 7、绞窄性疝是嵌顿性疝病程的延续,疝内容物出现了血运障碍,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因肠穿孔、腹膜炎而危及生命。 8、股疝因为发生嵌顿和绞窄概率较大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9、腹股沟疝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时机,推荐在切开皮肤前30min至1h开始静脉给药。 10、腹股沟疝常规手术可进一步分为组织对组织的张力缝合修补(也称为经典手术)手术,和使用疝修补材料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11、腹股沟疝就手术方式和方法而言,外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加以选择。 11、Bassini、Shouldice等腹股沟疝修补术,称为常规腹股沟疝手术(经典手术、张力疝修补术) 12、单纯平片修补(Lichtenstein等)和网塞-平片修补(如Rutkow等)称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二、判断题(20分) 1、腹股沟区好发疝的解剖基础是腹股沟区仅一层腹外斜肌的腱膜和一层非薄的腹横筋膜,力量极为薄弱。() 2、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时不用做疝修补。() 3、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方法中手术是唯一治疗手段。() 4、绞窄性疝可危及生命。() 5、影像学中的疝囊重建技术是明确腹股沟疝诊断唯一办法。() 6、成人腹股沟疝可通过外科手术、疝的局部注射等方法而治愈。() 7、股疝近期发现疝囊增大明显者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8、腹股沟区局部有疼痛就是腹股沟疝。() 9、对嵌顿性疝的急诊手术推荐使用材料进行疝修补。() 10、成人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是“简单的小手术”。() 三、选择题(60分) 1、腹股沟疝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腹外疝,由以下那些部分组成() 1)、疝环2)、疝囊3)、疝覆盖4)、疝内容物 2、耻骨肌孔是一个位于下腹前壁与骨盆相连水平的卵圆型裂孔。它的构成说法正确的 是: () 1)、下界为耻骨支2)、上界为腹外斜肌;3)、内侧是腹直肌4)、外侧是髂腰肌。

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手术图谱

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手术图谱

成人用硬膜外麻醉;小儿可用氯胺酮麻醉或骶管麻醉。 [手术步骤] (一)精索原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Ferguson) 1.体位、切口仰卧位。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3cm处至耻骨结节,作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图3-1]。 2.显露疝囊切开皮肤后,最先遇到的是浅筋膜浅层(即皮下脂肪)。切开此层时,可在术野见到两条腹壁浅部动脉(即切口外段的腹壁浅动脉和切口内段的阴部外浅动脉),应一一结扎、切断,防止不必要的出血,再顺切口方向切开浅筋膜深层[图3-2]。 用缠纱布的手指向两侧钝性分离浅筋膜深层下面的结缔组织,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图3-3]。在腹外斜肌腱膜上切一小口,先用剪刀在腱膜下潜行分离,再用剪刀挑起腱膜,顺纤维方向向上和向下剪开,以免损伤紧贴在腱膜下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当向下朝外环剪开时,可用镊子插入外环,将其撑开,以免损伤经外环通过的髂腹股沟神经[图3-4]。 用小止血钳夹住并提起腹外斜肌腱膜的两缘,用缠以纱布的示指在腱膜切缘深面向两侧分离。下外侧缘需分离到腹股沟韧带,上内侧需分离出腹内斜肌、腹横肌游离缘和联合肌腱[图3-5]。分离过程中,注意不应损伤腹外斜肌腱膜深面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将腹内斜肌、腹横肌用直角拉钩向上拉开,显露精索和覆于其上的提睾肌。在前方切开提睾肌,用小止血钳轻轻夹住切缘拉向两侧,就可看到精索[图3-6]。 仔细分离精索,注意其周围的组织,在精索的内上方寻找疝囊。有困难时,可嘱病人用力咳嗽或收缩腹肌,使疝囊外突。辨清疝囊后,即可提起、切开[图3-7]。 3.高位结扎疝囊欲求疝囊的高位结扎,首先必须将疝囊向上分离至内环处。分离疝囊时,可用止血钳提起疝囊切开缘,并用左手示指伸入疝囊作为支持,再用右手示指缠以纱布仔细钝性分离,逐渐将疝囊与精索等组织分开[图 3-8]。如粘连较重,也可使用锐性分离。 向上分离疝囊见到腹膜外脂肪时,即已分至疝囊颈以上。在内环处应辨清附近的组织结构。在疝囊内侧,常可见弧形的腹横筋膜缺损缘。将手指经疝囊颈伸入腹腔内,可触及腹壁下动脉在内环的内下方搏动。精索在疝囊的外下方,其中的输精管常紧贴疝囊壁,分离时应避免损伤。然后用手指将疝内容物推入腹腔。 如果疝囊较小,可在颈部缝扎、切断[图3-9];如果疝囊较大,则可将疝囊游离缘提起,并将疝囊颈尽量拉出。在颈部高位用4号丝线作荷包缝合[图3-10]。扎紧荷包缝线后,再行缝扎加固,使局部腹膜不再存在袋形突出。然后在缝线远端1cm处切除疝囊。缝合时必须注意避免损伤精索和腹壁下血管,还应避免扎住腹腔内脏器。如疝囊较大,可不分离疝囊下半段,只在其中部切断后切除上半段,保留下半段,以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最后将疝囊残端推回腹膜外间隙。

腹股沟疝修补术式选择

2004年度研究生《循证医学WORKSHOP》论文 腹股沟疝修补术式选择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备注:(SH = Shouldice repair; TAPP =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repair; PP =plug and patch repair.) 1. 问题的提出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究竟哪种术式最为理想?一直存在着争议。 2.为什么要提出此问题 腹外疝最常见的类型是腹股沟疝,约占腹外疝总数的90%~95%,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16世纪前,现代解剖学理论尚未建立时,腹股沟疝的手术均未在解剖学的基础上施行。到16世纪现代解剖学理论建立后,疝的手术才开始遵循解剖学的基础进行。又经过众多医生的不懈努力,直到19世纪末才真正建立现代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腹股沟疝在男性人群中是一种多发病,而且它占用了医疗保健的大部分资金。在美国每年大约要进行700,000例疝修补手术。[1]但是最有效的修补方式仍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3.背景知识介绍 (1)腹股沟疝的分型:腹股沟疝的分型方案有很多种,但目前Nyhus1993年〔2〕根据病变程度分型的方案仍被广泛采用。 Ⅰ型:腹股沟斜疝,其内环大小,轮廓和结构正常; Ⅱ型:腹股沟斜疝,内环稍扩大变形,但腹股沟管后壁未受损害; Ⅲ型:ⅢA型为所有直疝,ⅢB型为腹股沟斜疝其内环明显扩大变形,腹股沟管后壁损害者,ⅢC型为股疝; Ⅳ型:各型复发疝,ⅣA型为复发直疝,ⅣB型为复发斜疝,ⅣC型为复发股疝,ⅣD型为复发复合疝。 (2)现代腹股沟区的解剖:随着16世纪的各现代解剖学理论的建立,腹股沟区的解剖理论也日趋完善。Henri Fruchaud的解剖理论成为腹股沟疝外科手术的基础: ①腹部各层肌肉到腹股沟区均移行为腱膜,而缺乏横纹肌纤维的支持;②腹股沟区的腹外斜肌无外科价值;③无横纹肌支持再加之精索和血管通过该区,使之成为腹壁的薄弱区;④腹横筋膜在承受腹内压时,是完整紧密的;⑤耻骨股孔(即Fruchaud孔)是深层的薄弱区,该区仅以一层筋膜抵抗腹腔内压力。现认为,腹股沟区的薄弱结构和腹筋膜的缺损被认为是疝发生的根本原因。 (3)传统的疝修补术自Bassini1887年首创疝修补术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其间各种术式先后创立。加强腹股沟前壁的方法常用的为Furgwson法,加强腹股沟后壁的方法有Bassini(1887), Halstecl(1889),

腹股沟直疝修补术

腹股沟直疝修补术 Repair of Direct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直疝较斜疝少见,多发于老年人,术后复发率较斜疝高。 【适应症】 易复性和难复性直疝都应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1.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先行控制症状以后手术。 2.术前1周戒烟,训练床上大小便。 3.术前排尿,使膀胱空虚,必要时可置尿管,以免手术误伤膀胱。 4.巨大疝,术前需卧床休息3天,使疝内容物还纳。局部组织疏松,减轻水肿,有利于术后愈合。 5.特殊巨大疝,腹腔脏器有一部分降入疝囊内,突出腹外。若估计手术不能将内容物完全还纳,术前可作气腹,以扩大腹腔。 6.绞窄疝,术前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输液,可给胶体液防止休克,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应在积极准备的前提下,尽早手术。 【麻醉】 可用局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局麻较理想,其优点是: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中可嘱病人增加腹压,以辨别斜疝和直疝。修补前后,嘱病人抬头或抬肩检测腹股沟管后壁的强度和修补效果。 【体位】 平卧位,床脚略抬高。 【手术步骤】 1.切口: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相同(图1)。 2.分离疝囊:将腹内斜肌向上拉开,于精索和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可见腹壁薄弱处的腹横筋膜向外膨出(图1)。分离精索(图2),用纱布条将其拉开,可以发现自腹股沟管后壁膨出的灰白色、半球形疝囊(图2)。若疝囊很小,仅为一膨出,不必切除疝囊,可用镊子将膨出的腹筋膜向腹内翻转(图3),用7号线将腹横筋膜间断折叠缝合(图4)。缝合时注意勿伤及膀胱、小肠和腹壁下动、静脉。修补以后不应再有膨出。 3.底部较宽的直疝:如图5所示,将疝囊提起,切开腹横筋膜和疝囊(图6),剥离疝囊。于疝囊的内侧常可发现膀胱,外侧可见腹壁下动、静脉,将膀胱自疝囊上分离下来(图7)。用左手示指伸入疝囊作导引,于疝囊颈部将疝囊切除(图8),用小止血钳将颈部边缘夹住,用4号线间断褥式或连续缝合颈部的腹横筋膜和腹膜(图9)。 4.有时腹股沟直疝形似一憩室,有一较窄的囊颈(图10)。分离疝囊时需注意勿伤及膀胱和腹壁下动、静脉。切断颈部,用4号线荷包缝合或贯穿缝合结扎颈部,并缝合腹横筋膜。 5.有时于腹壁下动静脉的内、外各有一疝囊突出,形似裤裆状(图11),直、斜疝同时存在。将内侧的疝囊拉到腹壁下动静脉的外侧,成为单一的疝囊(图12),然后行疝补术。 6.修补直疝:直疝时腹沟管后壁一般缺损较大,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修补: (1)如图13、14所示,用以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法、Halsted法等同样适用于直疝的修补,具体方法请参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很大,联合腱萎缩不能缝合时,可将腹直肌鞘前层作一半形切口,然后将其向外下翻转,在精索深面,用7号线将腹直肌鞘前层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图15)。也可取大腿阔筋膜修补腹股沟管后壁。 (3)Mcvay修补法:适用于巨大型疝和复发性疝。将联合腱向上内侧拉开,精索向下外牵开,分离腹横筋膜(图16),内到陷窝韧带,外至髂外动、静脉(图17)。然后隔腹横筋膜摸到耻骨上支,沿耻骨支滑行剥离,可以显露出耻骨梳韧带。沿耻骨梳韧带向外滑行扪到髂外血管以后用手指保护,用7号线自耻骨梳韧带的最外侧开始,根据韧带的长短,将腹横肌腱膜连同腹横筋膜和耻骨梳韧带缝3~5针(图18),最后,针应缝合到耻骨结节附近的骨膜上(图18)。再将腹横肌腱膜连同腹横筋膜和陷窝韧带缝合(图19、20)。缝合精索上方,使精索的出口松紧合适(图21),用7号线将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作间断缝合。然后将腹外斜肌腱膜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