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目录

第一部分高中数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

第一篇数学具体解题方法

代入法直接法定义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弦中点轨迹求法比较法基本不等式法

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反证法换元法构造法数学归纳法配方法判别式法

序轴标根法向量平行法向量垂直法同一法累加法累乘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公式法错位相减法裂项法迭代法角的变换法公式的变形及逆用法降幂法升幂法“1”的代换法引入辅助角法三角函数线法构造对偶式法构造三角形法估算法待定系数法特殊优先法先选后排法捆绑法插空法间接法筛选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特殊值法

回代法(验证法)特殊图形法分类法运算转换法结构转换法割补转换法导数法

象限分析法补集法距离法变更主元法差异分析法反例法阅读理解法信息迁移法

类比联想法抽象概括法逻辑推理法等价转化法根的分布法分离参数法抽签法

随机数表法

第二篇数学思想方法

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整体思想

第三篇数学逻辑方法

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归纳法抽象与概括类比法

第二部分部分难点巧学

一、看清“身份”始作答——分清集合的代表元素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

二、集合对实数说:你能运算,我也能!——集合的运算(交、并、补、子等)

三、巧用集合知识确定充分、必要条件

四、活用德摩根定律,巧解集合问题

五、“补集”帮你突破——巧用“补集思想”解题

六、在等与不等中实现等价转化——融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为一体

七、逻辑趣题欣赏

八、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概念——谈对映射概念的掌握

九、函数问题的灵魂——定义域

十、函数表达式的“不求”艺术

十一、奇、偶函数定义的变式应用

十二、巧记图象、轻松解题

十三、特殊化思想

十四、逆推思想

十五、构造思想

十六、分类思想

十七、转化与化归思想

十八、向量不同于数量、向量的数量积是数量

十九、定比分点公式中应注意λ的含义

二十、平移公式中的新旧坐标要分清

二十一、解斜三解形问题,须掌握三角关系式

二十二、活用倒数法则巧作不等变换——不等式的性质和应用

二十三、小小等号也有大作为——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

二十四、“抓两头,看中间”,巧解“双或不等式”——不等式的解法

二十五、巧用均值不等式的变形式解证不等式

二十六、不等式中解题方法的类比应用

二十七、吃透重点概念,解几学习巧入门

二十八、把握性质变化,解几特点早领悟

二十九、重点知识外延,概念的应用拓展

三十、把握基本特点,稳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十一、巧记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确定圆锥曲线方程的焦点位置

三十二、巧用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三十三、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三十四、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三十五、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定值问题、参数范围问题

三十六、空间问题向平面转化的基础——平面的基本性质

三十七、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异面

三十八、从“低(维)”到“高(维)”,判定线面、面面的平行,应用性质则相反三十九、相互转化——研究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利器”

四十、找(与所求角有关的线)、作(所缺线)、证(为所求)、算(其值)——

解空间角问题的步骤

四十一、作(或找垂线段)、证(为所求)、算(长度)——解距离问题的基本原则四十二、直线平面性质集中展示的大舞台——棱柱、棱锥

四十三、突出球心、展示大圆、巧作截面——解有关球问题的要点

四十四、排列、组合问题的巧解策略

四十五、二项式定理的要点透析

四十六、正确理解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

四十七、要正确理解事件、准确判定事件属性

四十八、求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步骤

四十九、重要的概率模型

五十、抓住关键巧判断——试验、随机试验、随机变量的判断

五十一、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

五十二、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条性质的巧用

五十三、理解是学习数学的上方宝剑——数学期望的巧妙理解

五十四、x与Eξ的本质区别

五十五、巧用公式快计算——公式Dξ=Eξ2-(Eξ)2的理解与应用

五十六、公式的比较与巧记

五十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归纳

五十八、凑结论,一锤定音

五十九、取特殊,直接代换

六十、巧设问,判断函数的连续性

六十一、注意理解曲线y=f (x) 在一点p ( x0, y0 )的切线概念

六十二、加强理解函数y=f (x)在(a ,b)上的导函数

六十三、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六十四、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六十五、函数y=f (x)在点x=x0处的极值理解

六十六、求可导函数y=f (x)在区间(a ,b)上的极值方法

六十七、分清实部与虚部,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是判定复数类型的基本方法

六十八、利用复数相等条件转化为方程组,复数问题实数化是求复数的基本方法六十九、记住常用结论,简化复数运算

七十、应用复数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求与复数有关的问题

郑重声明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书版权所有,任何人或单位都不得仿冒《高中理科巧学巧解大全》从事图书出版活动,不得擅自抄袭本书的研究成果,不得盗版及销售盗版图书,一旦发现,将违法图书寄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并将采取法律手段,使侵权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一套好书,一片好光盘,可以送一个孩子上好大学! 花158元买一套《大全》,高考多考80分你赚了多少?多考150分你又赚了多少?划得来啊!

有付出,必有回报,你一定会考上理想大学!金榜题名! 2009年10月18日 库锡桃写

第一部分 高中数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

一、代入法

若动点),(y x P 依赖于另一动点),(00y x Q 而运动,而Q 点的轨迹方程已知(也可能易于求得)且可建立关系式)(0x f x =,)(0x g y =,于是将这个Q 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或求得)曲线的方程,化简后即得P 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又称转移法或相关点法。

【例1】(2009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曲线C :2

x y =与直线l :02=+-y x 交于两点),(A A y x A 和),(B B y x B ,且B A x x <,记曲线C 在点A 和点B 之间那一段L 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 .设点),(t s P 是L 上的任一点,且点P 与点A 和点B 均不重合.若点Q 是线段AB 的中点,试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巧解】联立2x y =与2+=x y 得2,1=-=B A x x ,则AB 中点)2

5,21(Q ,

设线段PQ 的中点M 坐标为),(y x ,则2

25,221t y s x +=+=, 即25

2,212-=-=y t x s ,又点P 在曲线C 上,

∴2)212(252-=-x y 化简可得8

112

+-=x x y ,又点P 是L 上的任一点,

且不与点A 和点B 重合,则22121<-<-x ,即45

41<<-x ,

∴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8112

+-=x x y (4

541<<-x ).

【例2】(2008年,江西卷)设),(00y x P 在直线m x =)10,(<<±≠m m y 上,过点P 作

双曲线12

2

=-y x 的两条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定点M )0,(1

m 。 过点A 作直线

0=-y x 的垂线,垂足为N ,试求AMN ?的重心G 所在的曲线方程。

【巧解】设1122(,),(,)A x y B x y ,由已知得到120y y ≠,且22111x y -=,22221x y -=,

(1)垂线AN 的方程为:11y y x x -=-+, 由110

y y x x x y -=-+??

-=?得垂足1111

(,)22x y x y N ++,设重心(,)G x y 所以111111

11()321(0)32x y x x m x y y y +?=++???+?=++??

解得113934

1934

x y m x y x m y ?

--?=????-+?=??

由2

2111x y -= 可得11(33)(33)2x y x y m m

--+-=

即2212

()39

x y m --=为重心G 所在曲线方程 巧练一:(2005年,江西卷)如图,设抛物线2

:x y C =的焦点为F ,动点P 在直线02:=--y x l 上运动,

过P 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PA 、PB ,且与抛物线C 分别相切于A 、B 两点.,求△APB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

巧练二:(2006年,全国I 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个以)3,0(1-F 和)3,0(2F 为焦点、离心率为23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 ,动点P 在C 上,C 在点

P 处的切线与x 、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且向量+=,求点M 的轨迹方程

二、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确定选择支的方法叫直接法。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试题来看,绝大大部分选择题的解答用的是此法。但解题时也要“盯住选项特点”灵活做题,一边计算,一边对选项进行分析、验证,或在选项中取值带入题设计算,验证、筛选而迅速确定答案。

【例1】(2009年高考全国II 卷)已知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C 的右焦点为F ,

过F 且斜率为3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若FB AF 4=,则C 的离心率为( )

(A )

5

6

(B )

5

7 (C )

5

8 (D )

5

9 【巧解】设),(11y x A ,),(22y x B ,)0,(c F ,由FB AF 4=,得),(4),(2211y c x y x c -=-- ∴214y y -=,设过F 点斜率为3的直线方程为c y x +=

3

由??

???

=--+=03

222222b a y a x b c y x 消去x 得:032)3(422

22=++-b y c b y a b , ∴???????-=--=+224212222133)3(36a b b y y a b c b y y , 将 214y y -=代入得???

????-=---=-224

222222334)3(363a b b y a b c b y 化简得

???

????--

=-=)3(43)3(32224222222a b b y a b c b y ,∴

)3(43)3(342

2422224a b b a b c b --=-, 化简得:)3(9)3(916222222a c a b a c +-=-=,∴2

23625a c =,25362

=

e ,即5

6=e 。 故本题选(A )

【例2】(2008年,四川卷)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满足13)2()(=+?x f x f ,若

2)1(=f ,则=)99(f ( )

(A )13

(B )2

(C )

2

13

(D )

13

2 【巧解】∵)

(13

)2(x f x f =

+,∴)()

(1313)2(13)4(x f x f x f x f ==+=

+ ∴函数)(x f 为周期函数,且4=T ,∴2

13

)1(13)3()3244()99(===+?=f f f f 故选(C )

巧练一:(2008年,湖北卷)若),1()2ln(2

1)(2

+∞-++-=在x b x x f 上是减函数,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

C .]1,(--∞

D .)1,(--∞

巧练二:(2008年,湖南卷)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AD=,3AA 1=1,则顶点A 、B 间的球面距离是( )

A .π22

B .π2

C .

2

D .

4

三、定义法

所谓定义法,就是直接用数学定义解题。选择题的命题侧重于对圆锥曲线定义的考查,凡题目中涉及焦半径、通径、准线、离心率及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等问题,用圆锥曲线的第一和第二定义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例1】(2009年高考福建卷,理13)过抛物线)0(22

>=p px y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450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长为8,则=p .

【巧解】依题意直线AB 的方程为2p x y -=,由?????

=-

=px

y p x y 222

消去y 得:

04

32

2

=+-p px x ,设),(11y x A ,),(22y x B ,∴p x x 32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

2||2p x BF +

=,2

||1p

x AF +=,∴84||21==++=p p x x AB ,∴2=p , 故本题应填2。

【例2】(2008年,山东卷,理10)设椭圆C 1的离心率为

13

5

,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26. 若曲线C 2上的点到椭圆C 1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8,则曲线C 2的标准方程为( )

(A )13422

22=-y x

(B )151322

22=-y x

(C )14

322

22=-y x

(D )112

1322

22=-y x

【巧解】由题意椭圆的半焦距为5=c ,双曲线2C 上的点P 满足

|,|8||||||2121F F PF PF <=- ∴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其中5=c ,4=a ,∴3=b ,

故双曲线方程为13

422

22=-y x ,∴选(A )

巧练一:(2008年,陕西卷)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

过F 1作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M 点,若MF 2垂直于x 轴,则双曲线的离心

率为( )

A .6

B .3

C .2

D .

3

3 巧练二:(2008年,辽宁卷)已知点P 是抛物线x y 22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0,2)

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A )

2

17

(B )3

(C )5

(D )

2

9

四、向量坐标法

向量坐标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坐标化,把长度之间的关系转化成坐标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易于解决,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问题的数学本质。在解题实践中若能做到多用、巧用和活用,则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自己的解题智慧,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2008年,广东卷)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

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 若=a ,=b ,则=( )

A .

41a +21b B .

32a +3

1

b C .

21a +4

1

b D .

1a +2

b 【巧解】如图所示,选取边长为2

的正方形ABCD

则)0,2(B ,)2,2(C ,)2,0(D ,)1,1(O ,)2

3

,21(E ,

∴直线AE 的方程为x y 3=,联立???==2

3y x y 得)2,32

(F

∴)2,3

2

(=,设y x +=,则)22,22()2,2()2,2(y x y x y x +-=-+=

∴?????=+=

-2

223

222y x y x 解之得32=x ,31=y ,∴b a BD AC AF 31323132+=+=,故本题选B 【例2】已知点O 为ABC ?内一点,且=++OC OB OA 320,则AOB ?、AOC ?、BOC

?的面积之比等于 ( ) A .9:4:1 B .1:4:9 C .3:2:1 D .1:2:3 【巧解】不妨设ABC ?为等腰三角形,0

90=∠B

3==BC AB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点)0,0(B

)3,0(A ,)0,3(C ,设),(y x O ,

∵=++OC OB OA 320,即,0(),3(3),(2)3,(=--+--+--y x y x y x ∴??

?==3

696y x 解之得23=x ,21=y ,即)21

,23(O ,又直线AC 的方程为03=-+y x ,则点

O 到直线AC 的距离2211|

321

23|

22=+-+=h ,∵23||=AC ,因此

49||||21=?=

?x AB S AOB ,43||||21=?=?y BC S BOC ,2

3

||21=?=?h AC S AOC ,故选C 巧练一:(2008年,湖南卷)设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上的点,且

,2,2==与则++=,2( )

A .反向平行

B .同向平行

C .互相垂直

D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巧练二:设O 是ABC ?内部一点,且OB OC OA 2-=+,则AOB ?与AOC ?面积之比是 .

五、查字典法

查字典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我们用类似“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数字排列问题中数字比较大小的问题,避免了用分类讨论法时容易犯的重复和遗漏的错误,给人以“神来之法”的味道。利用“查字典法”解决数字比较大小的排列问题的思路是“按位逐步讨论法”(从最高位到个位),查首位时只考虑首位应满足题目条件的情况;查前“2”位时只考虑前“2”位中第“2”个数应满足条件的情况;依次逐步讨论,但解题中既要注意数字不能重复,又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如奇、偶问题,3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0的特性等等。以免考虑不全而出错。 【例1】(2007年,四川卷)用数字0,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

大的五位偶数共有( ) (A )288个 (B )240个 (C )144个 (D )126个

【巧解】本题只需查首位,可分3种情况,① 个位为0,即 0????型,首位是2,3,4,

5中的任一个,此时个数为3

414A A ; ②个位为2,即2????, 此种情况考虑到万

位上不为0,则万位上只能排3,4,5,所以个数为3413A A ;③个位为4, 4????型,此种特点考虑到万位上不为0,则万位上只能排2,3,5,所以个数为3413A A ;故共有240234133414=+A A A A 个。故选(B )

【例2】(2004年全国II 卷)在由数字1,2,3,4,5组成的所有没有重复数字的5位数中,大于23145且小于43521的数共有( )

A .56个

B .57个

C .58个

D .60个 【巧解】(1)查首位:只考虑首位大于2小于4的数,仅有1种情况:即????3型,此特

点只需其它数进行全排列即可。有4

4A 种,

(2)查前2位:只考虑前“2”位中比3既大又小的数,有4种情况:

???24,???25,???41,???42型,而每种情况均有33A 种满足条件,故共有3

3

4A 种。

(3)查前3位:只考虑前“3”位中既比1大又小于5的数,有4种情况:

??234,??235,??431,??432型,而每种情况均有22A 种满足条件,故共有2

24A 种。

(3)查前4位:只考虑前“4”位中既比4大又小于2的数,此种情况只有 23154和43512两种情况满足条件。故共有582442

23

34

4=+++A A A 个,故选C 巧练一:用数字5,4,3,2,1,0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不大于4310的四位偶数共有( )

A .110种

B .109种

C .108种

D .107种 巧练二:(2007年,四川卷)用数字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

偶数共有( )

(A )48个 (B )36个 (C )24个 (D )18个

六、挡板模型法

挡板模型法是在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问题中,对一些不易理解且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当元素相同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挡板模型巧妙解决,否则,如果分类讨论,往往费时费力,同时也难以解决问题。

【例1】体育老师把9个相同的足球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箱中,要求每个箱子放球的

个数不少于其编号,则不同的放球方法有 ( ) A .8种 B .10种 C .12种 D .16种 【巧解】先在2号盒子里放1个小球,在3号盒子里放2个小球,余下的6个小球排成一排为:OOOOOO ,只需在6个小球的5个空位之间插入2块挡板,如:OO OO OO ||,

每一种插法对应着一种放法,故共有不同的放法为1025=C 种. 故选B

【例2】两个实数集{}1250,,,A a a a = ,{}1225,,B b b b = ,若从A 到B 的映射f 使得B

中每个元素都有原象,且()()()1250f a f a f a ≥≥≥ ,则这样的映射共有( )个

A .24

50A

B .24

49C

C .25

50C

D .25

49A

【巧解】不妨设B A 和两个集合中的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将集合A 的50个数视为50个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排为:OO OOOOOOO ,然后在50个小球的49个空位中插入24块木板,每一种插法对应着一种满足条件()()()1250f a f a f a ≥≥≥ 对应方法,故共有

不同映射共有24

49C 种. 故选 B

巧练一:两个实数集合A={a 1, a 2, a 3,…, a 15}与B={b 1, b 2, b 3,…, b 10},若从A 到B 的是映射f 使B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且f (a 1)≤f (a 2) ≤…≤f (a 10)

A .5

10C 个

B .4

9C 个

C .1015个

D .10

15105A ?

巧练二:10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在标有1、2、3、4号的四个不同盒子里,使每个盒子都不

空的放法有( )种 A .24 B .84 C .120 D .96

七、等差中项法

等差中项法是根据题目的题设条件(或隐含)的特征,联想到等差数列中的等差中项,构造等差中项,从而可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从而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捷流畅,令人赏心悦目。 【例1】(2008年,浙江卷)已知2,0,0=+≥≥b a b a 且,则( )

(A )2

1

ab (B )2

1≥

ab (C )222≥+b a (D )32

2≤+b a

【巧解】根据2=+b a 特征,可得b a ,1,成等差数列,1为a 与b 的等差中项。可设

x a -=1,x b +=1,其中11≤≤-x ;则21x ab -=,22222x b a +=+,

又102

≤≤x ,故10≤≤ab ,422

2

≤+≤b a ,由选项知应选(C ) 【例2】(2008年,重庆卷)已知函数31++-=x x y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

m

M

的值为( )

(A )

14

(B )

12

(C )

2

(D )

2

【巧解】由31++

-=x x y 可得,

2

y

为x -1与3+x 的等差中项, 令t y x +=-21,t y x -=+23,其中2

||y

t ≤,

则431)2()2(22=++-=-++x x t y t y ,即4

222

y t -=,又2||y t ≤,则

4022

y t ≤≤,故4

42022y y ≤-≤,解之得222≤≤y ,即22=M ,2=m

2

2

222=

=M m ,故选(C ) 巧练:(2008年,江苏卷)xz

y z y x R z y x 2

,032*,,,=+-∈的最小值 .

八、逆向化法

逆向化法是在解选择题时, 四个选项以及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都是解题重要的信息。 逆向化策略是把四个选项作为首先考虑的信息,解题时,要“盯住选项”,着重通过对选项的分析,考查,验证,推断进行否定或肯定,或者根据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和筛选,找到所要选择的,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例1】(2008年,湖北卷)函数)4323ln(1

)(22+--++-=x x x x x

x f 的 定义域为( )

A .),2[]4,(+∞--∞

B .)1,0()0,4( -

C .]1,0()0,4[ -

D .)1,0()0,4[ -

【巧解】观察四个选项取端点值代入计算即可,取1=x ,出现函数的真数为0,不满足,排含有1的答案C ,取4-=x 代入计算解析式有意义,排不含有4-的答案B ,取2=x 出现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负,不满足,排含有2的答案A ,故选D 评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只需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凡是考查具体函数的定义域问题都可用特值法代入验证快速确定选项。

【例2】(2008年,江西卷)已知函数mx x g x m mx x f =+--=)(,1)4(22)(2,若对于任

一实数)(,x f x 与)(x g 的值至少有一个为正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 B .(0,8) C .(2,8) D .(∞-,0)

【巧解】观察四个选项中有三个答案不含2,那么就取2=m 代入验证是否符合题意即可, 取2=m ,则有 22)12(144)(-=+-=x x x x f ,这个二次函数的函数值0)(>x f 对

R x ∈且21≠

x 恒成立,现只需考虑x x g 2)(=当2

1

=x 时函数值是否为正数即可。这显然 为正数。故2=m 符合题意,排除不含2=m 的选项A 、C 、D 。所以选B 巧练一:(2007年,湖北卷)函数1

21

2-+=x x y (x <0)的反函数是( )

A.1

1

log 2-+=x x y (x <-1) B. 1

1

log 2-+=x x y (x >1)

C.1

1

log 2

+-=x x y (x <-1) D. 1

1

log 2

+-=x x y (x >1) 巧练二:(2004年,重庆卷)不等式2

21

x x +>+的解集是( ) A .(1,0)(1,)-+∞ B .(,1)(0,1)-∞-

C .(1,0)(0,1)-

D .(,1)(1,)-∞-+∞

九、极限化法

极限化法是在解选择题时,有一些任意选取或者变化的元素,我们对这些元素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它们的极限情况或者极端位置,并进行估算,以此来判断选择的结果.这种通过动态变化,或对极端取值来解选择题的方法是一种极限化法. 【例1】正三棱锥BCD A -中,E 在棱AB 上,F 在棱CD 上,使

λ==FD

CF

EB AE )0(>λ, 设α为异面直线EF 与AC 所成的角,β为异面直线EF 与BD 所成的角,则βα+的值是 ( )

A .

6π B .4π C .3π D .2

π

【巧解】当0→λ时,A E →,且C F →,从而AC EF →。因为BD AC ⊥,排除

选择支C B A ,,故选D (或+∞→λ时的情况,同样可排除C B A ,,),所以选D

【例2】若3

223

2(),,log 3x

a b x c x ===,当x >1时,,,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b c <<

B .c a b <<

C .c b a <<

D .a c b <<

【巧解】当0→x 时,3

2

→a ,1→b ,0→c ,故c a b <<,所以选B 巧练一:若x x x sin 32,2

0与则π

<<的大小关系

( )

A .x x sin 32>

B .x x sin 32<

C .x x sin 32=

D .与x 的取值有关

巧练二:对于任意的锐角βα,,下列不等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βαβαsin sin )sin(+>+ (B )βαβαcos cos )sin(+>+ (C )βαβαsin sin )cos(+>+ (D ) βαβαcos cos )cos(+<+

十、整体化法

整体化法是在解选择题时,有时并不需要把题目精解出来,而是从题目的整体去观察,分析和把握,通过整体反映的性质或者对整体情况的估算,确定具体问题的结果,例如,对函数问题,有时只需要研究它的定义域,值域,而不一定关心它的解析示式,对函数图象,有时可以从它的整体变化趋势去观察,而不一定思考具体的对应关系,或者对4个选项进行比较以得出结论,或者从整体,从全局进行估算,而忽略具体的细节等等,都可以缩短解题过程,这是一种从整体出发进行解题的方法.

【例1】已知θ是锐角,那么下列各值中,θθcos sin +可能取到的值是( )

A .

4

3 B .

3

4 C .

3

5 D .

2

1 【巧解】∵)4

sin(2cos sin π

θθθ+

=+,又θ是锐角,∴2

θ<

<

434

4

ππ

θπ

<

+

<,∴1)4

sin(22≤+<πθ,即2)4sin(21≤+<πθ,故选B 【例2】(2002年,全国卷)据2002年3月5日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1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3%.”如果“十·五”期间(2001-2005年)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按此年增长率增长,那么,到“十·五”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

(A )115000亿元 (B)120000亿元 (C) 127000亿元 (D)135000亿元

【巧解】 注意到已知条件给出的数据非常精确,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精确到亿元,而四个选项提供的数据都是近似值, 精确到千亿元,即后三位都是0,因此,可以从整体上看问题,忽略一些局部的细节.

把95933亿元近似地视为96000亿元,又把2

0.073近似地视为0.005,这样一来,就有

()()

4

29593317.3%96000140.07360.073?+≈+?+?

96000(10.29260.005)126720127000.

≈?++?=≈

巧练一: 如图所示为三角函数)sin(?ω+=x A y ,()0,2

||><

A π

?的图象的一部分,

则此函数的周期T 可能是( )

A . π4

B .π2

C .π

D .8

11π

巧练二:(全国卷)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

方形,EF ∥AB ,EF 23

=,EF 与面AC

) (A )

2

9

(B )5 (C )6 (D )2

15

十一、参数法

在解题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个或几个新变量代替原式中的某些量,使得原式中仅含有这些新变量,以此作为媒介,在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对新变量求出结果,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参数法。

【例1】(2008年,安徽卷)设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过点M ,且左焦点为

1(F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当过点(4,1)P 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两不同点,A B 时,在线段AB 上取点Q ,

满足AP QB AQ PB ?=?

,证明:点Q 总在某定直线上。

【巧解】(1)由题意:2222222211c a b c a b ?=?

?+=???=-? ,解得22

4,2a b ==,所求椭圆方程为

22142x y += (2) 由AP QB AQ PB ?=? 得:|

|||QB PB =设点Q 、A 、B 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x y 。由题设知,,,AP PB AQ QB

均不为零,记AP AQ PB QB

λ== ,

则0λ>且1λ≠,又A ,P ,B ,Q 四点共线,从而,AP PB AQ QB λλ=-=

于是 1241x x λλ-=

-, 1211y y λλ-=-, 121x x x λλ+=+, 12

1y y y λλ

+=+

从而 22212241x x x λλ-=-, ① 222

122

1y y y λλ

-=-, ② 又点A 、B 在椭圆C 上,即

221124,x y += ③ 222224,x y += ④

①+②2?并结合③,④得424x y +=,即点(,)Q x y 总在定直线220x y +-=上。

【例2】(2004年,辽宁卷)设椭圆方程为14

2

2

=+y x ,过点M (0,1)的直线l 交椭圆于点A 、B ,O 是坐标原点,点P 满足)(21+=,点N 的坐标为)2

1

,21(,当l 绕点M 旋转时,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巧解】直线l 过点M (0,1)设其斜率为k ,则l 的方程为.1+=kx y

记),(11y x A 、),,(22y x B 由题设可得点A 、B 的坐标),(11y x 、),(22y x 是方程组

??

???=++=14122y

x kx y 的解. 将①代入②并化简得,032)4(22=-++kx x k ,所以

??????

?+=++-=+.48,42221221k y y k

k x x 于是 ).44

,4()2,2()(212

22121k k k y y x x ++-=++=+=

设点P 的坐标为),,(y x 则

???

???

?+=+-=.44,422

k y k k x 消去参数k 得0422=-+y y x ③ 当k 不存在时,A 、B 中点为坐标原点(0,0),也满足方程③,所以点P 的轨迹

方程为.042

2=-+y y x

巧练一:(2008年,全国I 卷)直线1=+b

y

a x 通过点)sin ,(cos ααM ,则有 ( )

A .12

2

≤+b a

B . 12

2≥+b a C . 11122≥+b a D . 11122≤+b

a

巧练二: 如图,已知直线l 与抛物线y x 42

=相切于点P (2,1),且与x 轴交于点A ,O 为

① ②

坐标原点,定点B 的坐标为(2,0).

(I )若动点M 满足0||2=+?,求点M 的轨迹C ;

(II )若过点B 的直线l ′(斜率不等于零)与(I )中的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E

在B 、F 之间),试求△OBE 与△OBF 面积之比的取值范围.

十二、交轨法

如果所求轨迹是两条动曲线(包括直线)的交点所得,其一般方法是恰当地引进一个参数,写出两条动曲线的方程,消去参数,即得所求的轨迹方程,所以交轨法是参数法的一种特殊情况。

【例1】已知椭圆C :12

222

=+b y a x 36)0(的离心率为>>b a ,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F 的距

离为3.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设直线l 经过椭圆的焦点F 交椭圆C 交于A 、B 两点,分别过A 、B 作椭圆的两条

切线,A 、B 为切点,求两条切线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

【巧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

,依题意c a a ?=

???=?

解之得2=c

1b ∴=,∴所求椭圆方程为2

213

x y +=.

(Ⅱ)由(I )知)0,2(F ,设),(11y x A ,),(22y x B ,),(00y x P ,对椭圆2

213

x y += 求导:

0232='+y y x ,即y

x y 3-=',则过A 点的切线方程PA 为)(311

1

1x x y x y y --

=- 整理得3311=+y y x x ① 同理过B 点的切线方程PB 为3322=+y y x x ②,又),(00y x P 在两切线PA 、PB 上,∴330101=+y y x x

330202=+y y x x ,因此,),(11y x A ,),(22y x B 两点在均在直线3300=+y y x x 上,

又∵)0,2(F 在直线3300=+y y x x 上,∴303200=?+y x ,即2

2

30=x 为交点P 的轨迹方程

【例2】过抛物线C :2x y =上两点M ,N 的直线l 交y 轴于点P (0,b ).

(Ⅰ)若∠MON 是钝角(O 为坐标原点),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Ⅱ)若b=2,曲线C 在点M ,N 处的切线的交点为Q.证明:点Q 必在一条定直线上 运动.

【巧解】(Ⅰ)设点M ,N 坐标分别为).,(),,(),)(,(),,(2

2221121222211x x x x x x x x x x ==≠则由

题意可设直线l 方程为y=kx+b,???

??-=?=+>+=?∴=--???+==b

x x k x x b k b kx x y b kx y x y 2

121222

04,0得消去由 分

的取值范围是不成立三点不共势此时得由且是钝角6).1,0(.1cos ,,,.

10,0.

1cos ,0cos ,22

22121 b MON N M O b b b x x x x ON OM MON MON MON ∴-=∠<<<+-=+=?-≠∠=

∠∴∠

(Ⅱ)当b=2时,由(Ⅰ)知???-=-=?=+,2,2

121b x x k x x

∵函数y=x 2的导数y ′=2x ,

抛物线在),(),,(2

22211x x N x x M 两点处切线的斜率分别为,2,221x k x k N M ==∴在点M ,N 处的切线方程分别为

.

2,2,2,,2),(),()(2),(2).

(2:),

(2:212121222

21121222

21121上运动点在定直线即满足的坐标解得交点由-=∴?

????-==????

?

?=+=

≠??

???-=--=--=--=-y Q y k x x x y x x x y x Q x x x x x x y x x x x y x x x x y l x x x x y l N M

巧练一:已知定点A (1,0)和定直线1-=x 上的两个动点E 、F ,满足⊥,动点P 满足OP FO OA EP //,//(其中O 为坐标原点). (Ⅰ)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Ⅱ)设直线l 经过点)0,1(M 与轨迹C 交于A 、B 两点,分别过A 、B 作轨迹C 的两条切

线,A 、B 为切点,求两条切线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

巧练二:如图,在以点O 为圆心,|AB |=4为直径的半圆ADB 中,OD ⊥AB ,P 是半圆弧上

一点,∠POB =30°. 曲线C 是满足||MA |-|MB ||为定值的动点M 的轨迹,且曲线C 过点P . (Ⅰ)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曲线C 的方程; (Ⅱ)设过点D 的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 分别过E 、F .作轨迹C 的两条切线,E 、F .为切点,

求两条切线的交点Q 的轨迹方程。

十三、几何法

利用平面几何或解析几何的知识分析图形性质,发现动点运动规律,然后得出题目结论的方法叫做几何法。

【例1】(2008年,浙江卷)已知a 、b 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c 满足

||,0)()(c c b c a 则=-?- 的最大值是( )

(A )1

(B )2

(C )2

(D )

2

2 【巧解】不妨设以a 、b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且)0,1(=a ,

1,0(=b

),(y x c =由已知0)()(=-?-c b c a 得0||)(2=+?+-?c c b a b a ,

整理得02

2

=--+y x y x 即21)21()21(22=-+-

y x ,所以向量c 的坐标是以)2

1

,21(为圆心, 2

2

为半径的一个圆且过原点,故||c 的最大值即为圆的直径为2,故本题选(C ) 【例2】(2008年,江苏卷)若AB=2,AC=ABC S BC ?则,2的最大值 . 【巧解】建立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设),(y x C ,)0,0(A ,)0,2(B ,由BC AC 2=

即||2||BC AC =,∴2222)2(2y x y x +-=

+,

化简得0882

2=++-y x x

配方得8)4(2

2

=+-y x ,所以C 点轨迹是以)0,4(D 为圆心,

22为半径的一个圆(除去与x 轴的两个交点),所以当C 点纵坐标绝对值为22,即

22||=y 时,ABC S ?有最大值为

222

2

22=?,所以答案为22 巧练一:已知)1

,1(m

m m m A -+

,)0,1(B ,其中0

2=+++

+-y x y x ,则y x +2的最大值

等于 .

十四、弦中点轨迹法

有关弦中点的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过定点且被定点平分的弦;平行弦的中点轨迹;过定点的弦重点轨迹。“点差法”解决有关弦中点问题较方便,要点是巧代斜率。 【例1】(2009年高考海南、宁夏卷)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0,1(F ,直

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为(2,2),则直线l 的方程

为 .

【巧解】由)0,1(F 知抛物线C 的方程为x y 42=,设),(11y x A ,),(22y x B ,代入抛物

线方程则有:1214x y =,2224x y =,两式相减有)(4212

2

21x x y y -=-, 即

4)(4)(21212

12

1=+?=+--y y k y y x x y y ,又421=+y y ,∴44=k ,即1=k 。

故AB l :22-=-x y ,即x y =,∴本题应填x y =

【例2】椭圆12

2=+by ax 与直线x y -=1交于A 、B 两点,若过原点与线段AB 中点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

30,则

b

a

的值为 ( ) (A )

4

3 (B )

3

3 (C )

2

3 (D )3

【巧解】设AB 的中点为),(00y x M ,),(11y x A ,),(22y x B ,则0212x x x =+

0212y y y =+,又???=+=+1

1

2

22

22121by ax by ax ,两式相减,得 0))(())((21212121=-++-+y y y y b x x x x a ,

即0)(2)(2210210=-+-y y by x x ax ,∴

10

0212

1-=-=--by ax x x y y

∴100=by ax ,又3

3

30tan 000=

=x y ,∴33=b a ,故选(B )

巧练一:若椭圆122=+ny mx 与直线01=-+y x 交于A 、B 两点,过原点与线段AB

中点的直线的斜率为

2

2

,则m n 的值为 .

巧练二:若椭圆19

362

2=+y x 的弦被点)2,4(P 平分,则此弦所在直线的斜率是为 . 十五、比较法

现实世界的同类量之间,有相等关系,也有不等关系。两个可以比较大小的量a 和b ,若0=-b a ,0>-b a ,0<-b a ,则它们分别表示b a =,b a >,b a <,我们把根据两个量的差的正、负或零判断两个量不等或相等的方法叫做差式比较法;当两个量均为正值时,有时我们又可以根据

1=b a

,1>b a 或1

a 来判断

b a =,b a >,b a <,这个方法叫做商式比较法。这两种方法在数列与函数、不等式交汇问题中应用广泛。

比较法之一(作差法0步骤:作差——变形——定号——结论 (1)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

(2)变形:常采用配方、因式分解等恒等变形手段,将“差”化成“积”。 (3)定号:就是确定是大于0,还是等于0,还是小于0,最后下结论。 概括为“三步,一结论”,这里的“定号”是目的,“变形”是关键。

注意: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把式子灵活变形,通过作商或将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

【例1】已知数列{}n a 中,11=a ,且点))(,(*1N n a a P n n ∈+在直线01=+-y x 上 (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若函数)2,(1

...11)(21≥∈++++++=

n N n a n a n a n n f n

求函数)(n f 的最小值. 【巧解】(1) 点),(1+n n a a P 在直线01=--y x 上,即11=-+n n a a 且11=a ∴数列}{n a 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n n a n =?-+=∴1)1(1

n a n =∴

(2)n

n n n f 2121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