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审计专业适用 45 学时

一、编写说明

1.内容简介

管理会计是一门集会计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八十年代初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会计科学的内容,扩充了会计学科的领域;它的应用和推广,完善了会计工作的职能,增强了会计工作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管理会计的内容:首先阐述了管理会计的概况,包括产生和发展、基本内容、主要职能、指导原则以及所应用的方法等问题;然后又介绍了管理会计中的预测与决策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原理、经营预测方法、订价决策、生产决策、存货决策、投资决策;最后讨论了管理会计进行预算、控制和考核的方法,包括责任预算、责任会计、标准成本系统等内容。

2.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以上简介只是给出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的轮廓。仅仅这些已足以令人置信。管理会计既以特定的专门的技术方法作为它的特征,又综合地利用其它各种经济的、会计的、统计的以及数学的方法,来实现管理目的。由于管理会计补充了财务会计的不足,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因此在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速的经营环境的紧逼下,为满足企业进一步完善管理方法与技术,加速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管理会计、经理主管人员广泛应用管理会计,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

本课程应着重体现“历史、现状、未来”相结合,“学术性、实用性、通俗性”相结合,“说理性、直观性、启发性”相结合,“严肃性、完整性、简明性”相结合的主导思想,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产际问题,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打下扎实基础。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管理会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有其理论基础,管理会计也不例外。

(1)会计财务学: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其目的。

(2)统计学: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时有需要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以后再提供给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3)数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了数学之后,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由于管理会计是侧重于对经济活动“量”的方面进行规划和控制,所以它的一切活动都无不用到数学方法。

(4)经济学:经济学是抽象地研究各种经济变量的数学规律的科学。在管理会计方面,如各种决策成本的概念,边际贡献,本量利分析和差量分析等都是吸收现代经济学成本理论、价值观念、均衡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的结果。

4.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管理会计是本科财务专业和审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理论,并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内容

●理论课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涵义,职能及其发展过程,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概念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资料和其它经济信息为依据,灵活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评价,借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会计分支。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职能是指管理会计实践本身客观存在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内在功能。其基本职能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预测经济前景

2.参与经济决策

3.规划经营目标

4.控制经济过程

5.控制评价经营业绩

三、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工作内容,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面。其中,前二项内容合称为预测决策会计;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合称为规划控制会计,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责任会计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四、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成因

管理会计的形成有三大原因:首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是科学管理的需要;再次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总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管理会计形成的外在动力;而管理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为管理会计形成提供了理论、方法上的技术保证,又推动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管理会计自悄悄形成起,就不断吸取诸多的研究成果,努力发展自己,使之由早期达到现代阶段,并呈继续发展的趋势。

1.早期管理会计:以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为两大支柱。

2.现代管理会计:以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及责任会计为支柱。

3.未来管理会计:预计将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将重新选择自己的分析方法,将突出务实应用的精神。

第二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 服务的对象不同

2.工作重点不同

3.约束依据不同

4.时间跨度不同

5.会计主体不同

6.会计程序不同

7.会计方法不同

8.核算要求不同

9.信息特征不同

联系:1. 最终目标一致

2.原始资料相同

3.报告内容交织

4.服务对象交叉

【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重点是掌握管理会计的职能,难点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思考题】

1.怎样认识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2.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3.管理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今后的发展趋势怎样?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成本的分类,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法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节成本概念及分类

一、成本的涵义

在现代管理会计中,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二、成本按经济内容分类

1.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非生产成本:推销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

三、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全部成本按其成本性态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第二节混合成本的类型

混合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按照混合成本变动趋势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1.阶梯式混合成本: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类似固定成本,当业务量突破这一范围,成本就会跳跃上升,并在新的业务量变动范围内固定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

2.标准式混合成本:是由明显的固定和变动两部分成本合成的,又称半变动成本。

3.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延期变动成本,这类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固定不变,一旦突破这个业务量限度,其超过部分的成本就相当于变动成本。

4.曲线式混合成本:这类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成本随业务量变动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在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抛物线。

第三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一、高低点法:步骤如下:

1.从由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所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中,找出由最高业务量及同期成本组成的高点坐标(x 1, y 1)和由最低点业务量及同期成本组成的最低点坐标(x 2, y 2)。 2.将高低点坐标值代入下式,计算单位变成本b

2

121x x y y x y b --===??高低点业务量之差高低点成本之差

3.将b 代入下式,计算固定成本a a =高(低)点成本-bx 高(低点业务量) =y 2-bx 2 或 y 1-bx 1

4.将a 、b 值代入下列,写出一般成本性态模型: y =a +bx

二、散布图法(步骤如下)

1.将各期业务量与相应成本的历史资料作为点的坐标注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 2.目测画一条直线,使其尽可能通过或接近所有坐标点。 3.在纵轴上读出该直线的截矩值,固定成本a 。 4.在直线上任取一点p ,假设其坐标值为(x i , y i ) 将它们代入下式计算单位变动成本b 。 b =(y i -a ) / x i

E 将a 、b 值代入下列,写出一般成本性态模型: y =a +bx

三、一元直线回归法(步骤如下) 1.根据历史资料列表,求

2.按照下列公式求a 、b 的值

n x

b y a ∑-∑= 或 2

22)(x x n xy x y x a ∑-∑∑?∑-∑?∑=

2

2)(x x n y

x xy n b ∑-∑∑?∑-∑=

3.将a 、b 值代入下式,写出一般成本性态模型: y =a +bx

【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成本的分类及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思考题】

1.在管理会计中,为什么要按成本性态分类? 2.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各有何缺优点?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完全法和变动法编制损益的过程及其损益差额简算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变动成本法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的定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成本计算模式。

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1.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产品成本必然与产品产量密切相关,在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成本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完成的产品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若不存在产品这个物质承担者,就不应当有产品成本存在。显然,在变动成本法下,只有变动生产成本才能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

2.固定生产成本应当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并非在生产领域内发生的所有成本都是产品成本。如生产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在相关范围内,它的发生与各期的实际产量的多少无关,它只是定期地创造了可供利用的生产能量,因而它与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第二节损益表的编制

营业净利=贡献毛利-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表略。

第三节变动法与完全法的区别

变动法完全法

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固定、变动生产、非生产

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全部生产成本

的构成内容不同

3.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4.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

完全相同

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6.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对内对外

第四节利润差额简算法及其应有

损益差额=期末存货×当期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

×上期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

完全法损益=变动法损益+损益差额

【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本章的难点是损益表的编制,重点是在于如何理解完全法及变动法的区别。

【思考题】

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哪儿?它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简述变动成本计算的优缺点。

3.若生产量等于销售量,你认为采用哪种成本计算方法能得到较高的净利,为什么?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但使学生了解本量利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还要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涵义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示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本量利分析所建立和使用的有关数学模型和图形,是以下列基本假定为前提条件的:

1.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

4.变动成本法的假定

5.目标利润的假定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

1.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

2.盈利条件下单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

3.单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图

4.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第二节保本分析

一、保本点分析

1.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

2.表现形式:保本量及保本额

3.确定方法:图解法、基本等式法、贡献边际法

收入成本

利润 Y=a+bx px

X 0 业务量

二、相关指标

贡献毛益率=

p b

p - 为动成本率=p b

安全边际率=x

x x 0

-

销售利润率=x

x x p b p 0

-?- 第三节 保利分析

)

(额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保利点+=

在分析保利点的时候需要注意影响,保利点的因素,及其它们的变化对保利点影响。

第四节 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在企业生产多咱产品的条件下,保本点分析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分别计算法:是将企业发生的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的标准,合理地分配给各种产品,然后依照单一品种保本点计算,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点。

2.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法(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总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销售比重)

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该种产品销售比重

多品种保本点的确定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分段法及主要产品边际贡献率法和历史资料法等。

【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本章的重点是了解本量利依存关系,单一品种保本点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及临亏临界图的绘制。难点是多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思考题】

1.简述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2.试比较传统保本图、边际贡献式保本图和利润——数量图的不同作用。

3.试述安全边际指标的用途。

第五章预测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销售、利润、成本及资金需要量的观测方法,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教学内容】

第一节预测分析概述

所谓预测,就是根据过去的资料和现在的条件,有目的地预计和推测未来的过程。

经营预测,是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出发点,以各种信息资料为依据,在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深刻的定性分析和严密的定量分析基础上,对经济发展的未来演变预先作出科学的推测。

经营预测应注意的事项:要充分掌握预测的对象、时间;合理分析和研究可用的信息资料;充分估计可能误差。

第二节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是根据历史销售资料,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1.销售预测的基本要求: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充分估计市场风险;恰当运用预测方法;考虑社会的长远利益。

2.销售预测分析的定性方法。

(1)市场调查法

调查范围包括:对产品自身的调查;对消费用户的调查;经济发展趋势调查;对同类产品的调查。

市场调查的测算:

某产品预计销售量=该产品社会需求量×本企业该产品市场占有率(2)判断分析法:包括专家意见法(特尔菲法)和意见汇集法(专业人员评定法)。 3.销售预测分析的定量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通常在有系统、完备的历史观察数据,或者影响未来事物发生变动的有关因素可以定量化的情况下采用。

(1)趋势预测法,包括:

简单平均法:n

x x x x n

++= 21

移动加权平均法:f

fx

f f f f x f x f x x n n n ∑∑=+++= 212211

趋势平均法:q n A x +=

指数平滑法:)(111----?+=t t t F A F x α 0<α<1 (2)因果预测法

y =a +bx

2

2)(x x n y x xy n b ∑-∑∑?∑-∑= n x

b y a ∑-∑=

第三节 利润预测

必须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必须为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讲求宏观效益;加强利润管理,做好协调平衡工作。 一、利润预测的基本要求: 利润=收入-成本 M =px -bx -a 三、利润敏感性分析

分析有关因素的变动对企业目标利润影响程度的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收利润敏感性分析。分析各有关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程度,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增强预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目标。

四、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经营杠杆系数(DOL ),是指在一定业务量基础上,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基期利润

基期贡献毛益

产销量变动率利润变动率==

DOL

预测利润=基期利润×(1+产销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第四节 成本预测

一、成本预测的基本要求:成本预测要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成本预测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及时性与准确性相结合。 二、成本预测的方法

主要有高低点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法。

第五节 资金预测

一、资金预测的基本要求:必须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服务;资金预测必须正确把握资金增减变动规律。

二、资金追加需要量预测

资金追加需要量预测常采用销售百分比法,即根据不同的资金项目与销售总额之间的依存关系,按照未来一定期间销售额增长情况来预测需要追加的资金量。

D S S P S S S L A F -?--?-=

10

021)()( F —资金追加需要量 S 0—基期销售额 S 1—计划期销售额

A —与销售收入有关的资产项目金额 L —与销售收入有关的负债项目金额 P 0—基期税后利润 D —剩余折旧

【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本章的重点在于计算销售的各种预测方法、目标利润中的经营杠杆系数的应用,难点在于资金追加需要量的预测。

【思考题】

1.什么是经营预测,其分类有哪些? 2.什么是销售预测,其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3.销售量预测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销售预测是企业各项经营预测的前提?

4.如何确定目标利润?

5.什么是利润的敏感性分析?试举例说明。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决策的意义,短期决策需考虑的成本概念,以及生产决策,定价决策的具体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

管理会计中的决策分析是指针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问题,由各级管理人员作出的有关未来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措施与方法的决策过程。

经营决策按不同标志可分为以下四类:

1.按决策本职能,分为计划决策和控制决策;

2.按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3.按决策条件的确定程度,可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

4.按决策范围,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第二节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

短期经营决策是指决策结果只会影响或决定企业近期经营实践的方向、方法和策略,侧重于从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对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料和经营环境,以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而实施的决策。

在短期决策中必须充分考虑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成本。主要包括:增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估算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加工成本、可分成本、可延缓成本等。

第三节生产决策

1.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2.亏损产品的决策

3.是否转产或增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4.是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

5.有关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6.零、部、配件取得方式的决策

7.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8.非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

包括:概率分析法、大中取大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小法、折衷决策法。

第四节定价决策

1.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2.以市场需求为定价决策方法

(1)供求曲线与均衡价格的形成

(2)最优价格的确定

当边际收入大于并最接近于边际成本时,价格是最优的

(3)调价决策的方法

①价格弹性对调价决策的指导

②利润无差别点法的应用

③利润增量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本章的重点在于如何解决企业生产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了解决策应考虑的成本概念,灵活进行生产决策与定价决策.

【思考题】

1.经营决策包括哪几类?

2.什么是差量分析法?

3.试述经营决策的一般程序?

4.定价基础有哪几种?

5.生产决策主要包括几种类型?

第七章 长期投资决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涵义,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及长期评价指标的具体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长期投资的涵义

凡涉及投入大量资金,获取报酬和收益的持续期超过一年以上,能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企业经营获利能力的投资,称为长期投资.

第二节 长期投资需要考虑的一些概念

一、货币时间价值

是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以及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放弃现在使用货币的机会而换取的按放弃时间长短计算的报酬。

???

???+?=?+?=n i S PV n i PV S 11)1(单利的计算

??

??+?=+?=n i S PV i PV S )1(1)1(2复利的计算 ???????+-?=-

+?=-i i R PV i i S S n

A n A )1(11)1(年金的计算 二、投资的风险价值

就是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取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

风险报酬额=收益期望值×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醉率

+1

风险报酬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 / 收益期望值 三、资金成本的计量

就是企业取得长期资金的来源成本,也就是使用资金应付出的代价。

资金成本的高低一般要看该项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如资金是借来的,则资金成本就是借款利率;如资金是自有的,则资金成本就是预期的投资报酬率。

四、现金流量的计算

是指一项长期投资方案将引起的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的数量。

现金流出量?

??付现成本初始投资

现金流入量???终结现金流入量

营业收入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第三节 长期投资评价指标的计算

按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分二类: 一、非贴现的评价指标

包括?

??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

二、贴现的评价指标

净现值=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现值 当NPV ≥0时,方案可行

现值指数=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现值 当PI ≥1时,方案可行

内含报酬率: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现值 当i ≥资金成本时,方案可行。

第四节 评价指标在投资决策中的具体应用

一、年平均成本法 二、固定资产经济寿命

【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长期投资决策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本章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较多,重点是: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现金流量图的绘制,长期投资评坐指标的计算。难点是如何运用评坐指标进行具体的分析。

【思考题】

1.什么是资金成本?它的确定一般要考虑哪些?

2.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它与银行的利息、利率是否一致? 3.什么是投资的风险价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可以不考虑它? 4.在投资决策中为什么重视现金流量分析? 5.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折旧和所得税对投资决策有何影响?

第八章全面预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预算编制的方法及编制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全面预算概述

一、全面预算的意义

全面预算就是以货币等形式展示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内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各项活动的各项目标及其资源配置的定量说明。

二、全面预算的内容

经营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财务预算: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的预算。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预算的编制应采取自上而下、自上而上的方法,不断反复与修正。

四、全面预算的编制期

编制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期间,通常以一年为期,这样可使预算期间与会计年度相一致,便于预算结果的分析、评价与考核。

第二节编制预算的具体方法

一、固定预算:就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而编制的预算。

二、弹性预算:它是根据预算期内可预见的不同业务量水平分别确定其相应的预算。

三、增量预算:一般是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出发点,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

四、零基预算:是指在预算编制时,对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各种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开支数额的大小,从而确定预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五、定期预算:企业的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通常是定期(一年)编制的。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企业战略管理》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战略管理的系统和过程,以及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提出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的方法,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分析了企业战略的层次;剖析了组织结构与战略类型的选择、战略领导力及战略变革等问题。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学会运用科学的的分析方法、制定策略和实施方案,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四、教学进度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作用)占20%,期中考查占20%,期末考试占60%。 六、内容提要 项目一绪论(学时6) 学习目的:通过对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分析方法及战略管理相关概念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能力) 学习内容:战略管理的本质,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战略分析方法、选择及评价的方法、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战略的概念、战略的结构、战略经营单位。 学习要求: 1.理解为什么说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3.了解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4.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5.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 6.掌握战略管理的特点。 7.理解战略管理的作用。 8.了解战略分析方法。 9.了解战略选择及评价的方法。 10.了解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 11.了解影响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因素。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

(39) 《管理会计学》模拟题 一、单选题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 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 C、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 D、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 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 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500件 B、300件 C、400件 D、600件 3、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1000机器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 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4元、6元、8元、10元,生产1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小时各为6、7、8和9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A甲产品B乙产品C丙产品D丁产品 4、在()情况下,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必然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 算的息税前利润。 A、存货量减少 B、存货量增加 C、存货量不变 D、产品成本变动 5、当业务量增加时,固定成本会()。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D、以上都不对 6、某公司本年度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5000万元,期初存货中固定 性制造费用为300万元,期末存货中固定性制造费用为400万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为()万元。 A、4900 B、5100 C、5400 D、5700 7、设某企业生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此半成品可以立即出售,也可以进一步 深加工之后再出售。如果立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工后出售,每件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加工费9500元,则继续进行深加工的机会成本

为()元。 A、48000 B、30000 C、38500 D、18000 8、有一企业同时生产三种甲、乙、丙,它们的贡献毛益分别是200元、120元 和130元,现在这三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别是5000元、5200元和-800元,这时企业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最好的是()。 A将亏损800元的丙产品停产B亏损产品丙继续生产 C丙产品停产,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生产贡献毛益超过丙的产品 D丙产品停产,利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转而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乙 9、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其计划年度销售量5000件,销售单价 5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 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10、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一种贡献毛益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在于()。 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 B、该产品总成本太高 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 D、该产品销量太小 11、下列措施中,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降低保本点的是()。 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12、在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中,()法使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将其工作的成绩和缺陷全部不折不扣转给了使用部门,而使用部门本不应该对这些成绩和缺陷承担责任。 A实际成本法B标准成本法C标准成本加成法D变动成本法

基础会计学重点

1.会计的两大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 2、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国也将其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记账本位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 5、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在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时,应当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 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有物资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按照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总帐科目或一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 8、借贷记账法:也叫借贷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借贷规则,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

以相等的金额、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9、预提费用: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规定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1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发生损耗而转移的价值。 贷摊、预提费用的区别: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待摊费用处理,先受益、后支付得费用作预提费用处理。 12、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重要依据。 13、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填制或取得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帐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原始凭证分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经济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办理经济业务时填制的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记帐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归类和整理,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登记帐簿的直接依据。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学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0/2.5 四、先修课程:无 五、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六、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环境 §1企业概述 §2 现代企业制度 §3 管理概述 §4 企业环境 §5 演变中的管理理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 §1 战略概念 §2 战略分析 §3 总体战略 第三章决策科学与艺术 §1 决策概念 §2 现代决策方法 第四章计划管理 §1计划概念 §2目标管理法 §3 网络计划法 第五章组织管理 §1 组织概念 §2 组织的设计

§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 权力分配 §5 新型组织 §6 组织变革 第六章管理沟通 §1管理与沟通 §2人际沟通 §3团队沟通 §4 组织沟通 §5 公共关系 第七章领导艺术 §1领导与领导者 §2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3 领导者的素质 §4领导行为艺术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 人力资源计划 §3 招聘 §4 选择 §5 人力资源开发 §6 职业计划 §7 培训 §8 绩效评价 §9 报酬和福利 第九章控制与激励 §1 控制的概念 § 2 控制的方法 § 3 内部控制 §4 激励理论

§5 激励体系 七、适用学科专业:非管理类经济学各专业 八、课时安排: 九、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小组模拟分析与讨论相结合 十、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孙焱林等着:《实用现代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参考书: 1.Chuck Williams.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2000 2.Gareth R J, Jennifer M G, Charles W L H.Contemporary Management.2nd ed.Irwin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0 3.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一、课程考核方式 平常学习占20分,案例分析总评占20分,结业考试占6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

管理会计学重点

管理会计学重点

管理会计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职能不同: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和现在,属于经营管理性会计 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属于报账型会计 2.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 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 3.约束条件不同: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 财务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制约 4.报告期间不同: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不受固定会计期间的限制 财务会计按规定的会计期间编制报告 5.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既要反映企业整体又要反映企业内部 财务会计以企业为会计主体,不反应企业内部 6.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财务会计多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加减乘除 7.信息精确程度不同:管理会计不能绝对精确,只能相对精确 财务会计力求精确,数字必须平衡 8.计量尺度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使用货币量度也使用非货币量度 财务会计几乎全部是用货币量度 二.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1.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短期决策 2.更符合配比原则中的期间配比 3.便于各部门业绩评价 4.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5.简化成本计算,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中的主观性 缺点:1.目前不合乎税法要求 2.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本身的局限性 3.做长期决策时,其作用随决策期的延长而降低 计算题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税前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销售成本=可供销售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税前利润=毛利-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三. 盈亏临界点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本章练习题答案 1.解: (1)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件) 盈亏平衡点作业率 (2)安全边际(件) 安全边际率=60% 2.解: (1)三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及边际贡献的计算如下表: 由上表可得,综合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边际贡献率 (元) 三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分别为: A产品(元) B产品(元) C产品(元) 三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分别为: A产品件 B产品(件) C产品(件) (2)当销售收入比为3;4;3时,各产品销售收入及边际贡献如下图所示:

综合边际贡献率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元 三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分别为: A产品(元) B产品(元) C产品(元) 3.解: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小于10%,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太和实业该产品的生产销售有很大风险 (1)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 (2)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利润 () (3)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件) 预期利润 可以看出,采用新方案后,预期利润下降而盈亏平衡销售量上升。这对企业经营来说都不是好事。 所以企业不应采用新方案。 6.解: (1)元 元 (2)元 元 (3)元 元 (4)元 元 (5)由计算可知单位价格变动引起的利润变动最大,所以企业应重点关注价格指标 7.解:

(1) 计算K 系列影响系数 (2) 已知公式: 令0 b p R R R 、、解得: 所以销售额应增加3.33% 8. 解: (1) 综合边际贡献率 各产品边际贡献 各产品销售额 (2) 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 元 分别计算三种玩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率得 A 玩具62.5%,B 玩具18.75%,C 玩具18.75% 玩具盈亏平衡销售量 玩具盈亏平衡销售量 玩具盈亏平衡销售量 (3) 新固定成本为: 元 新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 元 (4) 综合保利销售额 元 产品保利销售量 产品保利销售量 产品保利销售量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又富有创新精神,善于经营,能够开创新局面的企业管理人才。 一、教学目的、任务 《企业管理》是研究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运行机制及其管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企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各类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的相关问题,为日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从事实际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把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融合于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之中,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和表述,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学体系和结构。 (二)为了适应目前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教学内容应置于管理学科发展成果的最前沿,并尽量反映我国优秀企业在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新经验,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突破,以体现时代性和超前性原则。 (三)在教学中体现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把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生产力标准结合一起,使学生明确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进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增强企业实力、活力、竞争力等深层次的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线。 (四)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模型和企业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和应用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 (二)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当前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共计54学时。课程考核由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50%。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_2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B )。 A.成本的变动范围。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D.市场容量变动范围 2.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是( D )。 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B.不利于成本控制 C.不利于短期决策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 3.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等于(D )。 A.销售毛利B.税后利润 C.税前利润D.贡献边际 4.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其它条件不变,则可断定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B )。 A.一定等于上期B.一定大于上期 C.应当小于上期D.可能等于上期 5.在计算保本量和保利量时,有关公式的分母是( A )。 A.单位贡献边际B.贡献边际率 C.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 6.在其它因素不变时,固定成本减少,保本点(B )。 A.升高B.降低 C.不变D.不一定变动 7.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 ,说明(A )。 A.固定成本等于0 B.固定成本大于0 C.固定成本小于0 D.与固定成本无关 8.已知上年利润为10万元,下一年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利润预测数为( C )。 A.14万B.15万C.12.1万D.12.5 9.在管理会计中,单一方案决策又称为( A )。 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B.互斥方案决策 C.排队方案决策D.组合方案决策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A )。 A.沉没成本B.增量成本 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 11.属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是(A )。 A.净现值法B.贡献边际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D.边际贡献法 1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折现指标的是(A )。 A.投资回收期法B.净现值法 C.内含报酬率法D.现值指数法 13.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不包括( C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 C.固定制造费用D.变动制造费用 14.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包括( C )。 A.直接材料B.变动制造费用 C.推销及管理成本D.固定制造费用 15.在既有期初存货又有期末存货的情形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相比( D )。 A.一定较高B.一定较低 C.一定相等D.高低不一定 16.在保本分析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保本点越高,安全边际越大B.降低单价,保本点随之降低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得典籍就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得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就是一门艺术。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就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与各单位活动得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得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得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得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得核算与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得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得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发展得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就是会计得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得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 会计对象就是价值增值运动,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与控制得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形成得、已拥有或控制得、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得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与价值能可靠计量 负债: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中形成得、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得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得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 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得,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

组织环境与管理会计 本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什么是现代管理会计?简述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内容、特点。 答:未来的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应是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最大化(战略考虑)为目标的,以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以财务数据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非财务信息,为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 因为笔者认为,从目标上看,所有的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它所服务的对象-顾客,工商企业的顾客一般大家比较清楚,是使用或者享用这个商品或者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非营利组织也有它的顾客,学校的顾客是学生;医院的顾客是患者;政府的顾客是它所服务的公民;教堂的顾客是教徒;寺庙的顾客是信徒。这个组织存在的基础是它有顾客,这个组织发展的基础是它的顾客满意,它的顾客能从这个组织中获得价值(包括精神的价值享受,虽然目前的管理会计由于无法度量而没有包括这个内容)。企业组织的财务利润来自哪里,从根本上,从终极上看,来自满意顾客的回报(或者对价)。所以,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长远的战略性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永远都不会过时。从中短期的目标看,管理会计是帮助一个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服务的。其次,从手段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再也不能离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年,已经不容许没有它的参与,没有它的应用。一个现代管理会计师不会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他的技术手段,他肯定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再次,从管理会计信息内容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虽然已经不能仅仅是财务信息,要结合非财务信息。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管理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同时要结合非财务信息。最后,我们认为,现代管理会计仍然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些主要阶段? 答:现代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管理会计新发展阶段(90年代到现在)。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可以用下表总结如下: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项目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服务对象 企业外部团体,如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等 企业内部的各级各类管理者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015 学时:72 学分:3分 适用对象:高职高专 选修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学生考核成绩为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胡楚图、丁明利、张可器主编,《企业管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 左昌鸿主编,现代企业管理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4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企业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该课程是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加强企业管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因此,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当今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基本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以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企业管理学课程非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学习本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加深对管理职能的理解,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练习,测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与参与性、互动性,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管理思想及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2、深刻理解并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的正确理念,方法观,以指导其管理实践和工作实践。 3、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培养学生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4、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各环节和流程,包括企业管理原理和制度、企业战略、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生产运作、流通过程管理等,使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管理会计学2试卷及答案.doc

管理会计学模拟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 A. 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 B. 反映历史事项 C. 将财务信息资料作进一步的加工 D. 进行科学的预测 2.下列项目中,属于变动生产成本的是( A ) A.变动性制造费用 B. 变动性管理费用 C.变动性销售费用 D. 变动性财务费用 3.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是( B ) A. 变动成本率高,边际贡献率也高 B. 变动成本率高,边际贡献率低 C. 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D. 两者互为倒数 4.下列各项中,属于长期投资决策静态评价指标的是( B ) A. 净现值 B. 投资利润率 C. 现值指数 D. 内部报酬率 5.下列项目中,属于专门决策预算的是( B ) A. 生产预算 B.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 C. 销售预算 D. 产品成本预算 6.为了克服定期预算的缺陷,在编制预算的实践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C ) A. 弹性预算 B. 零基预算 C. 滚动预算 D. 增量预算 7.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应选作奋斗目标的是那种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既先进又合理,最切实可行且接近实际的标准成本,即( B ) A. 理想标准成本 B. 正常标准成本 C. 平均标准成本 D. 过去标准成本 8.在责任会计系统中,处于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是( B ) A. 成本中心 B. 投资中心 C. 利润中心 D. 费用中心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体现在( ACD ) A. 财务会计着重反映过去,管理会计着眼于未来 B. 两者所依据的资料完全不同 C. 财务会计核算程序较为固定,管理会计则较为灵活 D. 财务会计要遵守公认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则只服从管理人员的需要 2.下列费用中属于固定费用的有( ABD ) A. 按月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 B. 保险费用 C. 职工培训费 D. 按产量支付的外部加工费 3.采用最优生产批量法进行决策分析时,主要应考虑的成本因素是( BC ) A. 变动成本 B. 调整准备成本 C. 储存成本 D. 固定成本 4.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下共同的产品内容有( BC ) A.直接成本 B. 直接材料 C. 直接人工 D. 制造费用 5.如果一个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负数,那么该方案( BC ) A. 资金成本小于内含报酬率 B. 未来报酬的现值小于原始投资 C. 内含报酬率小于原始投资 D. 是不可行的

会计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强调不同空间范围的企业所采用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5、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过程中,某一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其法律形式。注意“实质重于形式”的具体应用 6、重要性——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 (1)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总论 思考题: 1. 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 答案要点: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 具体内容见教材第4-5页 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 答案要点: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5页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 答案要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 同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如下特点: 1.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 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 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 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 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位。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8页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 思考题: 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案要点: 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⑴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⑵单位固定成本(a / x)在业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 固定成本的分类 ⑴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 ⑴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 ⑵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 变动成本的分类 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⑴技术性变动成本。是主要由技术性因素决定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变动成本。是主要由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4.混合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案要点: 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又不呈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混合成本的分类: (1)阶梯式混合成本 (2)标准式混合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 (4)曲线式混合成本 5.什么是相关范围? 答案要点: 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 6.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什么是成本动因? 答案要点: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专用名词,在这种方法下,间接成本要按其成本动因来进行分配。 成本动因是指那些产生间接成本的原因。 计算练习题:教材第50页1-9,参考答案见教材54-55页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经营预测分析 练习题答案 习题6-1 某公司上半年各个月份的实际销售收入如下表所示: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销售额(元)24 000 23 600 28 000 25 400 26 000 27 000 假定该公司6月份的销售金额原预测数为27 800元。 (1)根据最后3个月的实际资料,试用移动平均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 (2)试用直线趋势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 (3)试用平滑指数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平滑指数为0.6)。 解:(1) (2)计算过程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2 -1 0 1 2 3 3 (销售额)24000 23600 28000 25400 26000 27000 154000 -48000 -23600 0 25400 52000 81000 86800

4 1 0 1 4 9 19 由 ,并 可以求得: 即可得预测模型: 最后,今年7月份x=4,按该模型可求出预测值结果为: 即2010年预计的销售额为27626.67元。 (3) 习题6-2 某企业2009年1-12月的销售额如下表所示:

试用变动趋势平均法预测该公司2010年1月的销售额。(计算销售平均值时选用前后共五期数据,计算趋势平均值时三期选用前后共三期数据。) 解: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离2010年1月份最近的“三期趋势平均值”(34.67万元)在2009年9月份。其间距4个月份数,所以该产品1995年1月份的销售量预测值为: 376 + 34.674 = 514.68 (万元) 或: 416 + 34.673 = 520 (万元) 习题6-3 某公司近5年甲产品产量与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年份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产量(台)250 200 300 360 400 总成本(元)275 000 240 000 315 000 350 000 388 000 固定成本总额(元)86 000 88 000 90 000 89 000 92 000 单位变动成本(元)756 760 750 725 740 若1996年预计产量450台,试分别用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预测1996年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1)高低点法: 从表中找出高点: ,低点: 则有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二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好学上进、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设置说明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开僻了另一片天地,由于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具有服务性工业企业的特征,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就越需要企业管理,毕竟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为此,在有关汽车维修专业开设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这门课,目的是为了在培养更多“懂管理的技术维修人员”的同时也培养更多“懂维修技术的管理人员。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属于专业基础课,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适用于高职高专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了解、掌握维修企业管理知识。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3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论 1.1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1.2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 1.3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厂长/经理负责制 1.4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正确认识将来工作后自己的工作性质。 第二章企业经营管理 2.1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2.2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 2.3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为将来步入社会作充分准备。 第三章生产技术管理 3.1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管理 3.2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管理 3.3汽车预防维修制度 3.4汽车的维护和修理 3.5汽车检测与诊断 3.6汽车维修企业的科技管理 3.7技术责任事故及处理 了解汽车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重点掌握汽车的维修和修理及检测与诊断等。 第四章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 4.1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概述 4.2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4.3汽车维修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4.4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检验 4.5汽车修竣出厂规定与验收标准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企业的质保体系有一定的理解。 第五章维修物资及设备管理 5.1汽车维修物资管理 5.2汽车维修设备管理 都作为简单掌握内容 第六章企业财务管理 6.1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管理 6.2汽车维修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6.3汽车维修企业的营业收入 6.4汽车维修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费用管理 6.5汽车维修企业的利润和分配 6.6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报告 6.7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分析

管理会计学考试复习题-整理版

. 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 1、在广义管理会计的范围内,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2、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3、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管理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 5、机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管理会计常用的概念。√ 6、管理会计提交报告的对象局限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 7、1、固定成本是按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8、2、若从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多寡的角度考察,固定成本则是一个变量。√ 9、3、约束性固定成本通常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开始前制定难度预算,一旦预算制定后,将对年度内固定成本 的支出起约束作用。× 10、4、酌量型固定成本与经营能力成本均与企业的业务量水平无直接关系。√ 11、5、变动成本还可以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划分为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 12、6、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和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13、7、约束性成本不依经营管理者决策而发生变动,因此是无关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 14、8、机会成本是一项支出,应该登记入账。× 15、9、沉没成本是现在发生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16、10、以贡献毛益减去固定性制造费用就是利润。× 17、成本按形态划分的基本假设同时也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8、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可以用横轴表示销售收入量,用纵轴表示成本,纵轴与横轴的金额最好保持一致,此时总成本的仰角应大于45度。× 19\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价值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20企业各种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即是企业的营业毛利。× 21、销售利润率可以通过贡献毛益率和安全边际率相乘求得。√ 1、购买力指数法是指企业按照各地区购买力指数,将其销售潜量总额分配到各地区市场的一种方法。√ 2、定量销售预测比定性销售预测更为精确。× 3、生产设备能力余缺可以通过计算设备负荷系数来确定。√ 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单位产品中工资费用的变动呈反比关系,而平均工资的增长,与单位产品中工资费用的增长呈正比关系。√ 5、目标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的成本构成来制定产品目标成本的一种方法。× 6、产品成本与产品产值之间客观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越大说明消耗越小,成本越低;比例越小说明消耗越大,成本越高。× 7、产品功能与成本的比值,表明每一元成本开支所获的产品功能的大小,它与产品功能呈反比,与产品成本呈正比。× 8、产品品种结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是由于各个不同品种的产品利润率是不同的,而预测下期利润时,是以本期各种产品的平均利润率为依据的。√ 9、凡是顾客数量有限,调查费用不高,每位顾客意向明确又不会轻易改变的,均可以采用调查分析法进行预测。√ 10、按照各个观察值与预测值不同的相关程度分别规定适当的权数,是运用对数直线法进行预测销售的关键。× 1、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适用于收入成本型方案的最优决策。× 2、决策中我们只需要根据单位贡献毛益额的大小即可进行最优决策。× 3、差量分析法仅适用于两个方案之间的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