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完整版)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完整版)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完整版)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完整版)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俞孔坚,凌世红,金圆圆

引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位于市中心,跨越黄浦江两岸,是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旧区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点地区,也是上海新一轮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的重要地段。属于世博园区的后滩公园地处浦东原后滩地区,滨临黄浦江,是世博园区的核心绿地之一,规划范围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的浦明路沿黄浦江一侧所有用地。北侧紧临世博公园中心绿地。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后滩湿地公园原有规划用地岸线长约1.7公里,总面积为14.2公顷,经考察,场地边缘有较完好的厂房、码头等工业遗存,建议保留,因此该用地总面积相应扩大为16公顷,围栏区外、防汛墙内、紧贴湿地公园规划的旅游巴士停车场用地面积变为2.2公顷,会后作为后滩湿地公园二期用地,故会后后滩湿地公园用地总面积为18.2公顷。

后滩湿地公园不仅需要满足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的功能,还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风景观赏的职能。

1、场地秉赋

1.1场地历史沿革:

场地及其周边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从海岸线推移的位置判断,场地所在位置公元8世纪前(唐朝统治时期)已经成陆。从场地曾隶属的南市区区志史料看,大事记的上限也自唐开始,两者基本吻合。按照自然环境变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不同,将场地景观的变迁划分为5个阶段,如表1。场地的变化,讲述着场地发展的故事,记忆着周围人的情感。

表1:场地景观演变

1.2现状概况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场地东部主要是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干线1#污水泵站;中部有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西南部主要是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后滩天然湿地。

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场地西南部的湿地区是天然形成的缓坡,是黄浦江的长滩,平均标高约2米。

场地内的驳岸现状大体分为东段的桩基防汛墙和西段湿地的无桩基防汛墙两种。东段的桩基防汛墙基本为高程4.30~6.48米不等,与地面有一定高差。较高的防汛墙与人们亲水的需求及城市用地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西段湿地无桩基防汛墙外即是黄浦江的长滩,亲水性较好。

沿黄浦江还有100米长、8米宽的污水处理厂码头和后滩轮渡站轮渡码头。码头的现有功能已取消,可进行改造利用。

场地范围内的建筑主要为工业厂房,有型钢厂三车间和厚板酸洗厂房等。厂房形体巨大,个别质量优良,内部为巨大的炼钢生产机器流水线。场地内有大量的构筑物,包括铁轨、龙门吊及其附属设备,码头场地及设备,高架管道,原料传送高架通道,高架排气管道,罐体等,处处体现着现状场地特征。

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和湿地类植物两大块。厂区间的植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兰、女贞、水杉、雪松、悬铃木、龙柏、棕夹竹桃、棕榈等为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物和标高较低的、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

2.问题与挑战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

第一大问题,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后滩地区保有上海市区、黄浦江边仅有的一块天然湿地,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见证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注视着上海跃升为世界大都市的步伐,是一处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珍稀绿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必将成为人们追忆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的体验场所。因此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化脉络、满足多重体验需求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第二大问题,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突出的特点就是沿江沿海大面积的滨海湿地、境内众多河流和湖泊等多样的湿地生境。但是上海社会的发展使得湿地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后滩的原生湿地就是这一现状的直接见证。目前黄浦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在V类左右。严重污染的水质威胁着湿地的动植物生存。现在滩地植物群落较少,标高较高的

滩涂以狗尾草为主,标高较低的湿地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滨水植物群落。

如何保护、恢复、重建湿地生境,充分发挥湿地的自然生产力,实现净化和调节水体等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景观的自然化,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第三大问题,如何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

世博会期间人流量特大且集中,设计日流量为40万人次,高峰日流量60万人次,极高峰日流量80万人次。而场地内的合理容量在2.66万人,极限容量在3.78万人,且场地南部临接世博园区西入口人流等候广场,场地中部的水门码头是世博园南区唯一的水上门户,场地东部则联系世博园区中心绿地,因此如何合理组织会时人流交通,协调好分流、等候与疏散的关系,成为设计面临的第四大问题。

第四大问题,如何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

湿地公园内桩基防汛墙约占50%。钢筋混凝土的防汛墙束缚着江河,限制的江河滩地的发展,增加潮洪灾害的风险。依据世博园区总体规划的防汛设计要求,防汛墙的设计标高为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6.7米。而黄浦江的平均潮位为2.24米,平均高潮位3.29米,平均低潮位1.19米,防洪标准与黄浦江水位之间的高差多达5米左右,因此如何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三大问题。

第五大问题,如何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

世博会期间和会后场地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会时的功能定位偏向于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等功能的世博绿地,会后则突出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如何在设计时考虑相关弹性措施使其既能满足会时世博绿地的要求,又能方便、经济的转化为会后的城市湿地公园,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五大问题。

第六大问题,如何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的设计以湿地的自然复兴和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应将湿地作为生物和能量交换的生态廊道,实现物质的自然循环。在作为探索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课题的后滩湿地公园设计实践中,如何运用现代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营建出这样的湿地公园成为设计面临的第六大问题。

3、设计对策

第一大设计对策: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

方案采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后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湿地生态景观层是黄浦江滩地景观的回归:保留滩涂、湿地,追忆渔猎文明。

农耕文明景观层是场地农耕文明遗迹的体现:借田园江水,体验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遗存层是场地工业时代文化的见证:保留工业时代遗迹,回顾工业文明。

后工业生态文明体验层是后工业时代特征的反映:建立便捷的、多重体验空间,畅想后工业文明。

第二大设计对策: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

方案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工湿地系统。

外水滩地中的原生湿地保护区通过隔离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保护自然湿地免受人为干扰;滨江芦荻带则可大体分为砾石滩湿地和粗沙滩湿地两部分,它们共同完成过滤净化、防潮护坡等功能。

内河净化湿地带和梯地禾田带主要是人工湿地带,整体功能突出湿地作为自然气息地和水生系统净化的功能、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

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着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系统。 设计对策一示意图

设计对策一示意图

第三大设计对策: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

方案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

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既确保了场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很好的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的分流问题。

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在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空间的同时,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等候、疏散的场地。

第四大设计对策:梯地禾田梳理场地高差

方案利用场地农耕文明景观层的梯地禾田来消解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

场地农耕文明景观层主要由梯地禾田带构成,它位于场地的南部,是场地与城市的过渡地带。梯地禾田带通过提炼“田”这一特色景观,不仅消解了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而且反映了场地近千年的农耕文明景观,有利于场地与城市的融合,丰富了场地与城市交接的景观界面。

第五大设计对策:弹性设计满足双重需求

本着节约资源、会后尽量少的改动原则,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会后的利用,在功能建筑体和公共服务设施、铺装场地等相关方面进行会时与会后的弹性设计。 设计对策二示意图

设计对策三示意图

设计对策四示意图

功能建筑体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结合世博会时会后统一考虑,一方面采用可拆卸、可回收的材料,另一方面可进行详细设计方便其功能转化定位;而铺装场地等因涉及面更广,可结合场地现状,选择相关可用于场地铺装的材料,如砖、石废弃物等,以及乡土材料如竹材等。砖、石废弃物等可先进行粉碎,然后在会时可作为场地铺装材料,会后则可转变为绿地的透水垫层等。竹材在会时可作为临时铺装材料,会后则可拆除、粉碎作为有机肥料。

第六大设计对策: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

生态与人文理念贯穿于后滩湿地公园的全部设计过程,主要体现在再造湿地公园的相关措施与技术方面、场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等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以及其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措施与技术等。

再造湿地公园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主要有:湿地土壤、微生物过滤等新技术的运用;场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等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主要有:对工业厂房、构筑物等的保护意识和技术处理手段;其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措施与技术主要有:生态护岸与生态防洪设计、乡土物种与材料的应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材料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场地废弃物等的再利用等。

4、总体布局

本规划采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场地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层和后工业生态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次,并由它们的叠加形成总平面的总体功能布局。

详见“会时总平面图”。

4.1、湿地生态景观层:

湿地生态景观层是本规划中的生态基础,担负着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生态功能。同时在文化层面它也排在历史时序的最前面,反映了后滩地区在唐代以前,场地原始生态的野趣及原始渔猎文化的质朴风貌,是黄浦江滩地景观的回归。

设计对策五示意图

湿地生态景观层由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以及原生湿地保护区四部分共同构成,并共同形成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的湿地生态系统。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和梯地禾田带一同构成人工湿地系统。梯地禾田带主要展示农业湿地景观,是场地与城市的过渡地带。

1)滨江芦荻景观带

通过沿江大面积地种植芦荻,形成连续的自然芦荻景观带。野生本土植物以及生态自然的驳岸,带来原始清新的野趣,使生活在大都市的现代人,不禁遥想古人于此渔猎欢歌时的场景。由于湿地功能的不同,滨江芦荻景观带分为砾石滩湿地、粗砂滩湿地两个部分。它们共同完成过滤净化、防潮护坡等功能。

2)内河净化湿地带

内河净化湿地位于场地的中间层,主要是人工湿地带,层次丰富、变化多样的水生植物形成了该区的主要特征,整体功能突出湿地作为自然栖息地和水生系统净化的功能、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是后滩湿地公园中的核心内容。它既与滨江生态湿地息息相关,又需要与邻近的梯地禾田带相协调,是贯穿场地的中枢。

内河净化湿地为黄浦江的水体净化、多种鸟类和生物的栖息创造条件,构成了整个区域的生态核,对会后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该区域中的水源是黄浦江水通过渗滤进来,经过湿地土壤、生物等的多层过滤,最终形成清澈的水体,作为下游世博公园绿地的水源。这一湿地净化系统体现着生态环保的可持续理念。

3)梯地禾田带

梯地禾田带是场地与城市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场地的南部,与世博园区场馆一带以城市次干道浦明路分隔,是后滩湿地公园通往世博园场馆区的停留等候空间。

梯地禾田带通过提炼“田”这一特色景观,不但反映了场地近千年的农耕文明景观,还解决了场地现状高差需要消解以及水体需要净化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这一区域的景观与植被的多样性,丰富了与城市衔接的界面,有利于场地与城市融合。

4)原生湿地保护区

原生湿地保护区是场地内唯一的一块自然原生湿地,方案中在原生滩涂湿地与滩地之间,设置一道隔离水系,通过隔离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并保留现状的栈道,尽量使其免受人为干扰的同时,让游客走进其中,观赏这一难得的自然生态湿地景观。同时为增强原生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动植物提供多样性生境,为水生动物提供避难和繁殖场所。对部分受损区域,遵循生

态规律,在保护其原生态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本土湿生植物,并考虑可以为鸟类提供食物的乡土物种。

4.2、农耕文明景观层:

后滩地区隶属上海县,自唐代到1843年开埠经历经了近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农耕文明景观层是本规划中体现场地农耕文明遗迹的重要景观层次。

农耕文明景观层由梯地禾田带构成。梯地禾田带是场地与城市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场地的南部,与世博园区场馆一带以城市次干道浦明路分隔,是后滩湿地公园通往世博园场馆区的停留等候空间。

梯地禾田带通过提炼“田”这一特色景观,不但反映了场地近千年的农耕文明景观,还解决了场地现状高差需要消解以及水体需要净化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这一区域的景观与植被的多样性,丰富了与城市衔接的界面,有利于场地与城市融合。

1)“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通过田块肌理与五谷作物的种植反映农耕文明,借用农业元素,体验农耕文化。

利用场地与千年一遇防洪堤形成5米的高差,形成高差错落梯田,消解高差,并丰富与内河净水带衔接的景观界面,丰富场地的生态体验。

利用太阳能,提取内河江水灌溉梯田,利用梯田高差,逐级下渗,江水经过层层过滤,使水体得到净化。

种植五谷与经济作物,增加景观与植被的多样性,丰富充实农耕主题特色景观,为大上海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处农业和农作的科普教育场所。

以田埂为径,辟乔木林荫空间,丰富与城市衔接界面,体验独特的田园景观。

2)“田”的分类,根据田块的生境条件和种植类型、净水功能以及其体现的文化特色,分为五谷种植田块,经济作物种植田块,景观植物田块,乔木林荫空间四种不同类型。

五谷种植田块以种植传统农作物水稻、小麦、谷、高粱、大豆、薏米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田块以种植藕、油菜、芋、慈姑、荸荠、菱角、向日葵为特色;景观植物以女贞、栀子、南天竹、菖蒲、八角金盘、镳草、芦苇、菰、蒲苇等为特色。以上三种田块中的水生植物,与内河湿地水体中以自然方式种植的水生植物形成对比,同时又有机结合,共同组成和谐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体进行净化,它体现的是后工业时代的生态文明,同时讲述农业文明的故事。

乔木林荫空间是以杜英、香樟、重阳木等阔叶乔木为特色,要求树木的分枝点较高,为城市界面提供林荫空间及会时人流疏散场地。

3)“田”的营造,强调生态保护和节能,田埂利用石笼、废旧金属、拆除建筑的砖石等废弃材料砌筑,尽可能利用场地现有资源,将废弃物循环利用,从而节约材料制造的能耗,并保护场地的环境。乔木林荫空间的地面以粗砂铺地,有利于场地中人流的快速疏散,也便于会期过后将场地改造为绿地。

4.3、工业文明遗存层: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场地范围内的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有型钢厂三车间、厚板酸洗厂房和码头等。

工业文明遗址层本着从低成本的物质循环层面出发,力图以历史为依托来挖掘当代文化价值,通过改造厂房建筑及码头遗址,运用剥离、填充、穿插等手法,强调工业时代建筑规矩简洁、空间方整、功能优先等特色,突出工业时代大生产的特征,来纪念上海后滩的工业文明。

改造的步骤是:首先,运用剥离的方法将原有厂房或码头的受力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并拆除维护结构,将建筑雄浑有力的承重体系展现出来,突出其原有的简洁力学之美和功能优先的空间逻辑,展现工业时代建筑的特色,工业遗存成为工业文明的见证。然后,运用填充的方法将现代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服务功能以功能体的方式植入旧建筑中,满足人们对功能的复合性要求。最后利用便捷通道和空中平台等联系体的穿插联系,将各个功能体和旧建筑联系起来,形成功能和形态的统一体。

1)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的改造

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所处位置为后滩湿地公园的南部,临时旅游停车场的北端。在本规划中拟改建为后滩湿地公园的综合服务中心——“空中花园”广场。改造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的空间以及材料资源,循环利用;新建建筑与旧建筑分离,以保证结构安全;新建筑的材料以玻璃和木材为主,与旧建筑形成对比;通过对旧建筑的地板进行开槽、切割等处理,将场地中的绿地与水体引入建筑内部,使建筑内外空间交融;利用垂直绿化、悬挂种植、屋顶种植等,使建筑内部空间景观多层次变化。

2)货运码头改造

货运码头位于后滩湿地公园的中部,靠近原生湿地保护区。因其已不做码头功能使用,在本规划中拟改建为一处码头遗址花园——芦荻台,可供游人观赏这一难得的保留至今的黄浦江原生湿地景观。改造的基本原则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原货运码头,体现工业遗存的特色;建立人性化的休息系统,使游人可以舒适的停留;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提供现代的功能服务;建立视线引导与观景系统,确保视线的通畅和观景休闲的趣味性。

3)原有浮船码头改造

原有浮船码头位于湿地公园的东部,紧邻公园东入口。其码头功能已经丧失,在本规划中拟改建为一个休闲平台——漂浮的花园广场。改造的基本原则是:保留原有浮船码头基础,保持遗迹的原有特色;通过种植设计将原浮船坞改造为漂浮的花园;利用旧建筑拆下的旧砖作为场地铺装的材料;将公园东入口与隧道通风井纳入花园设计,进行整体考虑。

4.4、后工业生态文明体验层:

上海2004年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开始与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基本持平,上海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社会的中后期,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后滩湿地公园应具有后工业时代休闲游憩的特征。

本规划以网络的形式构建步道系统,串联各个后工业生态文化体验空间,建立以一环六纵径的步道网络、三场九园为节点的体验游憩系统。步道网络满足了后工业时代城市公园开放可达的要求。三场九园成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参与体验和提供复合功能的场所。

1)步道网络

依据安全、便捷和网络的原则本规划建构了一环六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既确保了湿地公园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满足后工业时代城市公园开放可达的要求。步道网络由东西向临浦明路一侧的田际折线步道和南北向便捷通道,临黄浦江一侧的滨江休闲步道及以田埂为径的田间体验小路构成。

2)三场九园

三场九园是后滩湿地公园中的后工业生态文化节点,以生态保护、回归自然、参与体验为主线,同时给游人提供休憩、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复合的综合服务功能。

三场是指公园西部的“空中花园”广场(综合服务中心)、中部的水门码头广场以及东部的漂浮的花园广场。

九园是泛指后滩湿地公园中的生态文化和当代艺术体验节点,包括机器的容器、田间体验平台、芦荻台和滨江休闲平台等。

详见“功能结构分析图”。

6重要节点的景观设计

一、“空中花园”广场:

“空中花园”广场位于场地南部,规划浦明路的西侧,原为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用地,本不在规划范围内,因场地内的工业厂房结构完整、保留完好,故建议纳入场地进行整体设计。

“空中花园”广场是湿地公园的主要出入口,设计时结合原厂房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结合较完整的结构体系,本着从低成本的物质循环层面出发,力图以历史为依托来挖掘当代文化价值,保留其厂房主体结构,引入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重新赋予了这个场地新的角色,使其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空中花园”广场主要包括综合服务中心(门厅、展厅、咖啡厅、茶餐厅、管理用房、接待问询处、邮局、医疗、网络中心、小卖、厕所等)、室外庭院、观景广场、亲水栈台等,面积大约1.1公顷,其中新建建筑面积约2400平米,广场临水处设计为竹铺装的亲水台阶,内河湿地常水位保持在2.2米。

对于旧厂房,保留基本结构构件,并作艺术处理,去掉围护墙体及顶棚,跨越蒲明路,成为了整个入口区域的重要景观标识,同时还将湿地的水系和植物尽可能引入到厂房空间里去,拉进了人与湿地的关系,增强人了与自然的交流。新建筑多为大空间,材料主要以玻璃钢材为主,建筑周边多植毛竹,原厂房的厚实、围合与新建筑的简洁、通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它们相互包容、相互存在。另外,动静相宜的休憩空间、展示空间,穿插于新与旧之间,游客游走其中,可以感受与时间的对话、与空间的对话、与自然的对话。

湿生植物从岸边穿出,依偎在结构基础之间,与悬挂在空中的绿色植物、攀沿在钢构架上的爬藤植物相映成趣,连同建筑周边的毛竹,共同组成了一个别具趣味而又充满生机的多功能“空中花园”广场。

详见“‘空中花园’广场”节点设计详图。

二、水门码头广场:

水门码头广场位于场地中部,由规划的水门码头(设有水门1个泊位、轮渡1个泊位,共占岸线259米,纵深约45米)、码头广场、湿地营养净化池和“梯地禾田”广场四部分组成,占地约2.6公顷,其中新建筑面积约250平米。根据场地的功能需要在码头广场上设置三组功能性建筑“码头服务中心”,包括接待问讯、小卖、咖啡吧。建筑风格简洁明快,仍然采用钢结构与玻璃的组合为设计元素,搭建成集装箱式的玻璃体块,高3-4米,排放在木格栅构架之下,考虑到建筑的施工与拆卸均简单,可视会间、会后具体情况作部分加建或拆除。木格栅构架则实际上是遮荫棚架。另外,一组长约85米、高约8米的龙门吊是该广场的景观亮点,该龙门吊是将原厂区内保留的龙门吊移建至此,不做任何装饰,龙门吊重新着色,作为工业遗址存在。充分发挥其独特鲜明的造型个性,与集装箱式的小建筑组合在一起,矗立于水门码头边,共同营造出一幅气势恢宏,充满工业时代热情、朝气的码头广场景象,使水门码头在区域中形成其独特的景观标志。

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保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四周是亲人的滨水景观,整个码头广场掩映于乔木林带之下,绿树成荫;一条以原场地废旧钢铁为元素的红色钢板,采用折纸的

手法蜿蜒穿梭其间,好似一条红色绸带,舞动挥洒着优美的韵律,为场地增添更为丰富的视觉感受;建筑两侧形成公共的林下活动空间,供人们停留休憩,广场的亲水一侧有深入广场内的水面和水生植物条带,为场地增添优美的生态景观和生活气息。与蒲明路相接的是“梯地禾田”广场,它是一处台地式的公共活动空间,在设计方案中农业文明展示层的“梯地禾田”基底之上,设计主要为满足会间、会后客运量、人流量疏散的要求,由乔木林和丰富的林下活动场地组成。

水门码头广场在铺装材料上主要选用青灰色沥青混凝土(残疾人坡道)、竹(码头栈台)、建筑废弃用砖、废弃钢板、白色粗砂、红色粗砂、黑砂、浅灰色透水环保砖(再生材料制作)和灰黑色透水环保砖(再生材料制作)。

详见“水门码头广场”节点设计详图。

三、漂浮的花园:

漂浮的花园,位于场地北端与世博园中心绿地相临的区域,原为后滩轮渡码头,场地遗存主要设施为分体式浮箱平台。漂浮的花园是湿地公园另一主要出入口。设计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法,将场地遗存——原有浮码头改造成为一处供游人休憩、观赏江景的浮动平台。平台采用竹制铺装,临江悬挂高低错落、进深不一的水生花卉种植箱,平台上设有花箱和可移动的树池座椅。游客在此驻足休憩,不仅可观赏美丽的黄浦江景,而且还可与之一起感受江水潮起潮落,真正与黄浦江融为一体,景观体验其乐无穷。

“漂浮的花园”陆地部分仍然是由农业文明展示层的“梯地禾田”构成,其林下主要由不同颜色的沙砾为元素,组成丰富的林下活动空间。设计采用台地广场的方式,巧妙地化解了防汛标高6.7与道路标高4.5的高差悬殊。入口处设有一组由废旧工业机器改造的景观雕塑,作为公园入口的景观标识。在公园的林荫台地广场中,增设一处可移动的休闲咖啡茶座,以满足会间的服务功能。原场地内坐落着一处高约25米左右的隧道通风井建筑,设计将其纳入广场空间中一同进行绿化处理,以避免其体量对湿地公园的视线、天际线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详见“漂浮的花园”节点设计详图。

四、芦荻台:

芦荻台面积约1650平米,位于场地中部原污水处理厂码头,靠近原生湿地保护区。因其已不做码头功能使用,在本规划中拟改建为一处码头遗址花园——芦荻台,可供游人观赏这一难得的保留至今的黄浦江原生湿地景观。

改造的基本原则是:保留原货运码头的基本格局,体现工业遗存的特色;建立人性化的休息系统,使游人可以舒适的停留;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提供现代的功能服务;建立视线引导与观景系统,确保视线的通畅和观景休闲的趣味性。

设计将整个码头及基础全部保留,铺上竹木甲板,局部砌出种植池,并添加其他景观元素的设计手法,改造成为一个休闲平台。

新元素一:一条长约75米、宽约6米的钢结构遮荫棚,造型简洁现代,结合爬藤植物和座椅,给游客提供了一处惬意的遮荫空间。西部设计为一处视线开敞的观湿地平台。

新元素二:为阻挡江面江风的吹袭,减缓风速,平台上立有一片片圆窗造型并嵌有彩色玻璃的钢板,为场地更增添无穷的乐趣。

新元素三:平台两端以及临水一侧种植有芦苇和白茅,将此处休闲平台融入滨江湿地生境中去,与场地中的原生湿地生境——芦荻漾融为一体,野趣自然。

详见“芦荻台”节点设计详图。

五、梯地禾田:

梯地禾田是本方案湿地公园中的一条“农业文明”的景观带,其临近蒲明路,贯穿全园,总面积约4公顷。梯地禾田的景观设计是对原上海滩农业社会“农耕文明”一种追忆和再现。在空间上,梯地禾田丰富的竖向关系给游客带来无限乐趣,这类梯田的体验是久居城市、远离农耕生产的市民平日难以触及的。另外,在绿化上,以“五谷”为主题的绿植在这里充满生机,她有生命力,有生产能力。游客游赏其中,看到五谷,可让人深切感受到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土地的依赖和敬仰。在材料的使用上,铺装主要利用原场地遗留的废砖材粉碎再加工来铺设,立面主要采用钢材、石笼和木版等材料进行阻隔,这样即方便会后改造、节约了成本,有渗水功能,同时也实现了能源再利用的生态目标。这些材料,也是对原场地的工业时代的追忆,让人感到亲切。最后,在梯地禾田的田块中布置了五个分别以高粱、大豆、小米、玉米和水稻为主题的休憩平台,这些平台结合红绸带的遮阳、座椅和展示功能,集中介绍了每一种五谷的生产播种等各类信息,成为生态科普教育场所。

详见“梯地禾田”节点设计详图。

六、红绸带:

红绸带是联系起“三场九园”的重要景观线索,分段布置于公园场地中。材料主要由钢板等废弃材料拼贴组合而成,既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又是一个现代的景观雕塑。她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了遮阳、休憩及各类空间围合分割的需求,在形式上还起到了景观标识性效果。

在功能上,红绸带舞动至空中,成为遮荫廊,舞动至地面上,则转化为休憩座椅和铺装。转折在空中和地面的景墙部分,则分割围合起各类展示空间,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景观体验。

详见“红绸带”节点设计详图。

七、机器的容器:

“机器的容器”是“后工业文明”的集中体现,其呈环状散点分布在场地中。该场所有两大特色,首先她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原有场地的材料(包括废砖、废钢、细沙等),营造了独特的休憩场地。第二,“容器”里放置了各种场地遗留的工业机器,通过艺术处理加工(雕刻、刷漆、拆装等),成为雕塑向人们展示工业文明的时代记忆。机器的容器在空间组织上主要分为开敞、围合两类,开敞的容器周边禾本植物种植,视野开阔;围合的容器树影班驳重叠,氛围恬静。人们在这些“容器”中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趣味和惬意,其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艺术处理后的工业材料,她承载了众多工业生产的记忆和文化,是一种后工业文明的体验场所。

详见“机器的容器”节点设计详图。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甲方:上海世博局 规模:14 公顷 地点:上海浦东,2010世博会园区 状态:2010年建成 特色: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于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位于“2010上海世博园”区之西端,位于黄浦江之东岸之与浦明路之间,南临园区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占地18公顷。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2007年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设计,2009年10月建成。设计者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最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后滩公园不但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得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自我循环净化,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板。 公园保留并改善了场地中黄浦边的原有4公顷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自然植被。同时,整个公园的植被选用适应于江滩的乡土物种,芦笛翻飞,乌桕成林,更有群鱼游憩,白鹭照水,一派生机勃勃,实现了“滩”的回归。 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了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效,营造都市田园。春天菜花流金,夏时葵花照耀,秋季稻菽飘香,冬日翘摇铺地,无不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回味,是土地的生产功能的以展示,并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系。 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巨大的工业厂房之钢构得以保留,并演绎为立体花园和酒吧游憩之所;原临江码头被保留,并设计成生态化的水上花园和观景台,遥望浦西高楼林立,仿佛置身尘外世界;一条由钢板折叠而成的锈色长卷,写就无数沧桑记忆。它隐约起伏,漂游于水岸平台之上,或蛰伏于地面而成为铺地,逶迤而远去,或翘首于空中而成为雨棚、景窗,巧取园中美景。 作为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验,公园的核心是一条带状、具有水净化功能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分析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建设了很多口惠而实不至的项目,而后滩公园则是本届世博会真正的绿色成就之一。 这个位于上海浦东区黄浦江沿岸14公顷的景观项目被评为201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类最高奖——杰出设计奖(2010 ASLA Awar ds - Excellence of Design )。评委会称其设计“有力而精致(Po werful and Exquisite)” 位于欧洲展馆和黄浦江之间的这块长条状的地块,曾是上海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污染纵横、毫无生机的棕地。而如今这里成了野生生物的天堂、天然的洪水控制系统和都市田园。 该公园由俞孔坚领衔的中国设计公司——土人设计进行设计。他的团队撕下黄浦江岸原有的水泥防洪堤,代之以只需少量维护的一系列松散的生态友好型的岩石作为防范上海遭受洪水的高效系统。 “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使用可持续材料,”俞教授告诉我们。“后滩公园中的栈道完全取材于竹子,而对于从旧场地的工业建筑拆下的材料,我们也予以回收并整合到了各种新的建筑里”。 黄浦江的水质是劣5类,中国最差的水质。通过叠瀑墙、梯田和引入低维护、生长期短的芦苇、玉米、水稻和荷花等湿地植物这些自然过程的净化,如今后滩公园沿岸的水质已经达到了3类。这就意味着每天有240 0立方的水经过后滩公园的净化处理可被作为非饮用水安全地用于世博会的各个地方。 这种利用自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可节约50万美元。

后滩公园的农作物随季节轮换着生长,目前这里向日葵灿烂地盛开、水稻也在吱吱地钻出地面。“这里成了野生物种的避难所,”俞教授说。“如今,成群结队的鸳鸯和乌龟在黄浦江安了家,而等到世博会落下帷幕时这里将会有更多物种,因为这里的生境将不断改善并持续生长。”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完整版)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俞孔坚,凌世红,金圆圆 引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位于市中心,跨越黄浦江两岸,是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旧区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点地区,也是上海新一轮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的重要地段。属于世博园区的后滩公园地处浦东原后滩地区,滨临黄浦江,是世博园区的核心绿地之一,规划范围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的浦明路沿黄浦江一侧所有用地。北侧紧临世博公园中心绿地。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后滩湿地公园原有规划用地岸线长约1.7公里,总面积为14.2公顷,经考察,场地边缘有较完好的厂房、码头等工业遗存,建议保留,因此该用地总面积相应扩大为16公顷,围栏区外、防汛墙内、紧贴湿地公园规划的旅游巴士停车场用地面积变为2.2公顷,会后作为后滩湿地公园二期用地,故会后后滩湿地公园用地总面积为18.2公顷。 后滩湿地公园不仅需要满足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的功能,还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风景观赏的职能。 1、场地秉赋 1.1场地历史沿革: 场地及其周边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从海岸线推移的位置判断,场地所在位置公元8世纪前(唐朝统治时期)已经成陆。从场地曾隶属的南市区区志史料看,大事记的上限也自唐开始,两者基本吻合。按照自然环境变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不同,将场地景观的变迁划分为5个阶段,如表1。场地的变化,讲述着场地发展的故事,记忆着周围人的情感。 表1:场地景观演变

1.2现状概况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场地东部主要是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干线1#污水泵站;中部有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西南部主要是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后滩天然湿地。 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场地西南部的湿地区是天然形成的缓坡,是黄浦江的长滩,平均标高约2米。 场地内的驳岸现状大体分为东段的桩基防汛墙和西段湿地的无桩基防汛墙两种。东段的桩基防汛墙基本为高程4.30~6.48米不等,与地面有一定高差。较高的防汛墙与人们亲水的需求及城市用地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西段湿地无桩基防汛墙外即是黄浦江的长滩,亲水性较好。 沿黄浦江还有100米长、8米宽的污水处理厂码头和后滩轮渡站轮渡码头。码头的现有功能已取消,可进行改造利用。 场地范围内的建筑主要为工业厂房,有型钢厂三车间和厚板酸洗厂房等。厂房形体巨大,个别质量优良,内部为巨大的炼钢生产机器流水线。场地内有大量的构筑物,包括铁轨、龙门吊及其附属设备,码头场地及设备,高架管道,原料传送高架通道,高架排气管道,罐体等,处处体现着现状场地特征。 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和湿地类植物两大块。厂区间的植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兰、女贞、水杉、雪松、悬铃木、龙柏、棕夹竹桃、棕榈等为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物和标高较低的、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 2.问题与挑战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 第一大问题,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后滩地区保有上海市区、黄浦江边仅有的一块天然湿地,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见证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注视着上海跃升为世界大都市的步伐,是一处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珍稀绿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必将成为人们追忆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的体验场所。因此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化脉络、满足多重体验需求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第二大问题,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突出的特点就是沿江沿海大面积的滨海湿地、境内众多河流和湖泊等多样的湿地生境。但是上海社会的发展使得湿地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后滩的原生湿地就是这一现状的直接见证。目前黄浦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在V类左右。严重污染的水质威胁着湿地的动植物生存。现在滩地植物群落较少,标高较高的

上海世博会后期景观设计案例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 作品名称: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 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 作品地点:上海 该设计荣获2010年ASLA唯一年度大奖——杰出项目奖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的规划范围是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的浦明路沿黄浦江一侧所有用地。会后后滩湿地公园用地总面积为18.2公顷。 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为“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其中,“蓝带”为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四种文明”为“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 第一大问题,后滩地区保有上海市区、黄浦江边仅有的一块天然湿地,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第二大问题,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第三大问题,世博会期间人流量特大且集中,设计日流量为40万人次,高峰日流量60万人次,极高峰日流量80万人次。而场地内的合理容量在2.66万人,极限容量在3.78万人,且场地南部临接世博园区西入口人流等候广场,场地中部的水门码头是世博园南区唯一的水上门户,场地东部则联系世博园区中心绿地,如何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 第四大问题,依据世博园区总体规划的防汛设计要求,防汛墙的设计标高为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6.7米。而黄浦江的平均潮位为2.24米,平均高潮位3.29米,平均低潮位1.19米,防洪标准与黄浦江水位之间的高差多达5米左右,如何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 第五大问题,世博会期间和会后场地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会时的功能定位偏向于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等功能的世博绿地,会后则突出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如何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 第六大问题,如何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上 海 崇 明 岛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西 沙 湿 地 公 园 班级: 姓名: 学号: 老师: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 园 湿地公园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体现了“在保 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生态思想,其中植物景观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对湿地植 物的选择也尤为重要。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是一 个以自然保护为主的主体性公园,其保留了大部分 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的构建模式,在保留层面有 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不足,希望通过对其优劣势的分析,对今后的湿地植物景 观设计有更多的借鉴。 1湿地公园景观概述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本质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 总平面图 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 恢复或重建湿地生 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城 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 集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 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 研究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湿地公园兼具有物种

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国内湿地公园的研究刚开始,主要集中在湿地公园概念功能研究、生态湿地栖息地的修复、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人工湿地的水处理、景观价值的评价等,这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杭州西溪湿地,镜湖国家湿地公园、香港湿地公园、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等。 2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目的与原则 湿地公园的建设有两个主要的目的:其一是通过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改善湿地生物的生长条件,为其创造适宜的生存、繁衍空间,从而保护和恢复已遭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结构;其二是在湿地不受破坏的前提下,为参观者提供游憩和近距离观察湿地野生生物的场所,体现湿地文化。 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如何开发并保护城市湿地的生态景观,充分发挥湿地潜能,体现湿地景观特色是整个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在对湿地进行开发设计时,应根据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在整个规划设计中以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为根本,以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等先进的规划设计理论为指导,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的自然资源,以曲折有致、动态连接的水系及生态廊道构成完整的生态景观体系,以最少化的人为干扰充分发挥湿地的自然潜能,展示湿地自然的景观能动性。 3湿地景观植物的种植设计 植物种植设计是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很多湿地由 于长期的破坏和疏于管理,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已经遭受了 破坏。通过种植设计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是湿地公园建 设的根本目的之一。 湿地公园的种植设计应该考虑湿地植物的生态恢复

上海后滩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上海后滩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来源 ] 中国旅游景观[ 作者 ] 佚名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见证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依据上海总体规划,上海绿地发展的主要内容为绿地、林地和湿地。因地制宜地保护、利用世博会会址内后滩处因黄浦江潮汐影响形成的一片天然湿地,是探索上海市中心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课题,为此按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世博主题,贯彻生态和谐,节能环保、资源整合的原则,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的衔接和融合成为我们此项目规划设计的依据。 设计特色 ------一条蓝带串起的四大文明 蓝带: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 三带一区 滨江芦荻带:场地北侧是由芦苇和荻草构成的生态滨河岸线,由布道穿越,自然而亲切。

内河净化湿地带:场地中部形成内河湿地,通过过滤渗透层与黄浦江相通,建立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将河水净化,为世博园区提供景观用水。 梯地禾田带:利用千年一遇防洪堤与湿地的5米高差,形成高差错落的梯田,植五谷与经济作物,田埂为径,辟乔木林荫空间。 原生湿地保护区:完整保留场地内滨江原生态滩涂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吸引鸟类栖息。 三场九园 三场:分别为西端“空中花园”广场(通过改选利用工业建筑形成),中部水门码头广场,东端漂浮的花园(与会展区相联系)。 九园:在场地中建立多个艺术“容器”,形成多重体验空间。 开道网络

以网络的形成构建步道系统,串联各个体验空间,形成便捷自如的人行交通系统。 四种文明:“滩”的回归、田园江水、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滩”的回归:保留滩涂,湿地,回归自然,追忆渔猎文明。 田园江水:借用农业元素,体验农业文明。 工业遗存:保留工业化时代遗迹,回顾工业文明。 后工业生态文化:构建生态系统,建立多重体验与开放空间,畅想后工业时代文明。 设计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见证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注视着上海跃升为世界大都市的步伐,是一处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珍稀绿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必将成为人们追忆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的体验场所。因此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化脉络,满足多重体验需求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突出的特点就是沿江海大面积的滨海湿地、境内众多河流和湖泊等多样的湿地生境。但是上海的发展使得湿地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后滩的原生湿地就是这一现状的直接见证。如何保护、恢复、重建湿地生境,充分发

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_2010年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 THE EXPO 2010 SHANGHAI PA VILIONS 建设单位:上海世博局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院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建筑师:俞孔坚、凌世红、袁天远、金圆圆、俞宏前、方渊建设地点:上海浦东,2010上海世博园设计时间:2007年1月~2009年10月竣工时间:2010年5月用地面积:14hm 2总建筑面积:2000m 2摄影:俞孔坚 俞孔坚 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 ——2010年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鸟瞰效果 场地原有主要构筑物(左:码头;中:防洪堤 ; 右:厂房)

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既是上海2010年世博期间绿地,也是世博后上海市的公共绿地。场地位于世博园区之西端,黄浦江之东岸与浦明路之间,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为狭长的滨江地带,总用地14h m2。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场地污染严重,为典型的工业棕地,独特的区位和特殊的事件景观要求(世博生态理念展示),使该设计充满挑战与机遇,为项目的创新设计创造了条件。 1 场地挑战 作为黄浦江边的公共空间设计,场地给设计提出了挑战。 1) 严重的水土污染:场地原为工业棕地,工业固体垃圾和建筑垃圾遍地,且埋藏很深,土壤污染严重。特别是黄浦江水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场地原有废弃地上被外来物种(一枝黄花)入侵,一派荒芜景象。如何改造生境,营造安全、健康的公共空间是设计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2) 滨江防洪: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m 到7m之间。现状的防洪墙为水泥硬化工程,防汛墙的设计标高为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6.7m。而黄浦江的平均潮位为2.24m,平均高潮位3.29m,平均低潮位1.19m。也就是说,江水与防洪堤的高差达3.4~5.5m:会时的功能定位偏向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展示、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等功能,会后则突出城市滨江公共绿地的功能。如何在设计时考虑相关弹 总平面(世博会中)总平面(世博会后 ) 性措施使其既能满足会时世博绿地的要求,又能方便、经济

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湿地净化系统设计方案

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它既是上海2010年期间世博绿地,也是世博后上海市的公共绿地。场地位于海世博园区之西端,黄浦江之东岸之与浦明路之间,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为狭长的滨江地带,总用地14hm2。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场地污染严重,为典型的工业棕地,独特的区位和特殊的事件景观要求(世博生态理念展示),使该设计充满挑战与机遇,为项目的创新设计创造了条件。 1. 场地挑战 作为黄浦江边的公共空间设计,场地给设计提出了诸多挑战。 1)严重的水土污染:场地原为工业棕地,工业固体垃圾和建筑垃圾遍地,且埋藏很深。土壤污染严重。特别是黄浦江水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场地原有废弃地上被外来物种(一枝黄花)入侵,一派荒芜景象。如何改造生境,营造安全、健康的公共空间是设计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2)滨江防洪: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现状的防洪墙为水泥硬化工程,防汛墙的设计标高为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6.7米。而黄浦江的平均潮位为2.24米,平均高潮位3.29米,平均低潮位1.19米。也就是说,江水与防洪堤的高差达3.4-5.5米之间,其中有高差达2.1米的潮间带。如果放坡处理,必然污泥不堪,且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如果是硬化的陡墙处理,则水在江岸,却难以亲水。如何满足防洪要求,设计亲水、且生态的滨江公共空间,是设计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3)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场地南部临接世博园区西入口,场地中部的水门码头是世博园南区唯一的水上门户,场地东部则联系世博园区中心绿地,所以,后滩公园在世博会期间人流量大且集中。如何合理组织会时人流交通,协调好分流、等候与疏散的关系,成为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世博会期间和会后场地的功能定位有所不同:会时的功能定位偏向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展示、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等功能,会后则突出城市滨江公共绿地的功能。如何在设计时考虑相关弹性措施使其既能满足会时世博绿地的要求,又能方便、经济的转化为会后的城市湿地公园,成为

俞孔坚 后滩公园_景观作为生命系统

后滩公园:景观作为生命系统 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它既是上海2010年期间世博绿地,也是未来上海市的公共绿地。场地位于“2010上海世博园”区之西端,黄浦江之东岸之与浦明路之间,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为狭长的滨江地带,总用地14公顷。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 □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俞孔坚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为染严重的工业棕地。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同时,通过生态设计途径,创立了新的公园建造和管理模式,它吸取农业文明的造田和灌田智慧,再用和再生场地内的工业建筑和材料,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形成低碳和负碳城市景观,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它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2007年初开始设计,2009年10月建成并将于2010年5月正式开放。 场地挑战

作为黄浦江边的公共空间设计,场地给设计提出了诸多挑战。 (1)严重的水土污染:场地原为工业棕地,工业固体垃圾和建筑垃圾遍地,且埋藏很深。土壤污染严重。特别是黄浦江水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场地原有废弃地上被外来物种(一枝黄花)入侵,一派荒芜景象。如何改造生境,营造安全、健康的公共空间是设计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2)滨江防洪: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现状的防洪墙为水泥硬化工程,防汛墙的设计标高为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6.7米。而黄浦江的平均潮位为2.24米,平均高潮位3.29米,平均低潮位1.19米。也就是说,江水与防洪堤的高差达3.4-5.5米之间,其中有高差达2.1米的潮间带。如果放坡处理,必然污泥不堪,且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如果是硬化的陡墙处理,则水在江岸,却难以亲水。如何满足防洪要求,设计亲水、且生态的滨江公共空间,是设计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3)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场地南部临接世博园区西入口,场地中部的水门码头是世博园南区唯一的水上门户,场地东部则联系世博园区中心绿地,所以,后滩公园在世博会期间人流量大且集中。如何合理组织会时人流交通,协调好分流、等候与疏散的关系,成为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世博会期间和会后场地的功能定位有所不同:会时的功能定位偏向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展示、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等功能,会后则突出城市滨江公共绿地的功能。如何在设计时考虑相关弹性措施使其既能满足会时世博绿地的要求,又能方便、经济的转化为会后的城市湿地公园,成为设计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4)个性、审美与体验:场地在纷繁的世博展区和纷杂的黄浦江岸之间,如何在大都市的光怪陆离和世博展区的眼花缭乱中找到与众不同的个性,以及在满足生态功能与人流疏散、教育和展示功能的同时,具有独特的审美体验,是 本设计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见证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依据上海总体规划,上海绿地发展的主要内容为绿地、林地和湿地。因地制宜地保护、利用世博会会址内后滩处因黄浦江潮汐影响形成的一片天然湿地,是探索上海市中心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课题,为此按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世博主题,贯彻生态和谐,节能环保、资源整合的原则,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的衔接和融合成为我们此项目规划设计的依据。 设计特色 ------一条蓝带串起的四大文明 蓝带: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 三带一区 滨江芦荻带:场地北侧是由芦苇和荻草构成的生态滨河岸线,由布道穿越,自然而亲切。 内河净化湿地带:场地中部形成内河湿地,通过过滤渗透层与黄浦江相通,建立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将河水净化,为世博园区提供景观用水。 梯地禾田带:利用千年一遇防洪堤与湿地的5米高差,形成高差错落的梯田,植五谷与经济作物,田埂为径,辟乔木林荫空间。 原生湿地保护区:完整保留场地内滨江原生态滩涂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吸引鸟类栖息。 三场九园 三场:分别为西端“空中花园”广场(通过改选利用工业建筑形成),中部水门码头广场,东端漂浮的花园(与会展区相联系)。 九园:在场地中建立多个艺术“容器”,形成多重体验空间。 开道网络 以网络的形成构建步道系统,串联各个体验空间,形成便捷自如的人行交通系统。 四种文明:“滩”的回归、田园江水、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湿地景观设计

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湿地景观设计 陈计伟1,王聪2,张饮江2 (1.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0;2.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环境生态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摘要:介绍了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湿地的设计情况,包括其功能分区、水质目标、工艺流程、水质调控管理及预警系统等。2009年4月,清水区已达到很好效果,多项水质指标均已达到Ⅱ Ⅲ类水体标准。生态湿地景观的多种独特功能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关键词:湿地;上海世博园;自净作用;植物配置;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4602(2011)16-0042-05 Design of Wetland Landscape in Houtan Park of Shanghai World Expo CHEN Ji-wei1,WANG Cong2,ZHANG Yin-jiang2 (1.Beijing Ture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Beijing100080,China;2.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Water Environment Ecology in Shanghai,Shanghai 201306,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of Houtan Park of Shanghai World Expo is introduced,including its func-tional zoning,water quality objectives,process flow,water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early warning systems and so on.On April2009,better water quality has achieved in the fresh water division and many indicators have reached theⅡorⅢwater quality standards.The various unique features of wetland eco-system can offer considerable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to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Key words:wetland;Shanghai World Expo;self-purification;plants arrangement;eco-system 目前中国已经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共39处,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更是世界瞩目,功效显著的世博园后滩公园湿地系统更成为关注焦点。 1后滩公园湿地景观的自然环境 上海市位于北亚热带南缘,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5?,年平均降雨日为131d,年平均降雨量为1111.2mm。后滩区域具工业文明色彩和浦江风景特色,但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地下水、黄浦江水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排放摧残着大气环境;滨水岸线凌乱,植被稀少,绿化较差;工业建筑外形打破了城市建筑景观的格局……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黄浦江滨水景观和上海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作为上海的优质地段,浪费了文化资源、环境资源与景观资源。黄浦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在Ⅴ类左右,严重污染的水质威胁着湿地的动植物生存。 世博园后滩湿地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位于“2010上海世博园”之西南端,在黄浦江东岸与浦明路之间,南临园区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占地为14.2hm2。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后滩公园湿地位于江湾内侧,处在缓水区和漩涡区,泥沙易在此地堆积,其沉积物主要由软土、粘 第27卷第16期2011年8月 中国给水排水 CHINA WATER&WASTEWATER Vol.27No.16 Aug.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