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课程名称:翻译概论

学号: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成绩:

任课教师: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一、我国翻译理论概述 (1)

(一)、佛经翻译 (1)

(二)、西学翻译 (2)

(三)、五四时期的翻译 (2)

(四)、抗战建国以来的翻译 (3)

二、西方翻译理论概述 (3)

(一)、翻译学科的创立 (3)

(二)、翻译三原则 (4)

(三)、归化异化翻译理论 (4)

(四)、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4)

(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5)

(六)、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 (5)

(七)、功能翻译理论 (6)

(八)、多元系统理论 (6)

(九)、翻译规范理论 (7)

(十)、改写理论 (7)

三、重要翻译理论对比 (8)

(一)、鲁迅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比较 (8)

(二)、严复与泰特勒翻译理论比较 (8)

(三)、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的比较 (8)

(四)、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 (8)

四、总结 (9)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摘要:本文以课程内容、翻译理论原作以及相关研究文献为依据,综述了课程中涉及到的国内外重要的翻译理论,并对其中几个翻译家及其翻译理论进行了比较。关键字:翻译理论综述比较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urse content, some original works about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s, this thesis sums up the major translation theor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involved in the contend of the course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 ranslation”, and makes comparisons between several translators as well as their translation theories.

Keywords: translation theories, summarization, comparisons

一、我国翻译理论概述

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中华文化好比一条长河,正是得益于翻译,才保证了河水没有枯竭。“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我国的翻译历史按时间顺序和译著类别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到清的科技翻译,清朝到民国的西学翻译,五四时期的翻译及建国以来的翻译。

其中佛经翻译就是从“印度来的水”,西学翻译就是从“西方来的水”,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补充和促进的作用。

(一)、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又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安士高和支谦。安士高于翻译的经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也是将禅观带入我国的第一人。支谦在《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支谦“翻译不易”的观点在翻译历史上具有史论价值。

第二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道安和鸠摩罗什。道安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主张直译。同时,他的“五失本,三不译”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具有译论价值。所谓“五失本”是指1、经文乃外语,其词序由汉人看来是颠倒

的,汉译时被改从汉语语法。2、经文质朴,汉人喜欢文采,译文有一定修饰。3、经内论述,往往反复再三,翻译时被删减。4、经文长行之后另有复述,内容重复,译时被删。5、经文讲完一事转说他事时,前话重提,译时也被删。所谓“三不易”,1、世俗不同,改古以适今,不易。2、佛智悬隔,契合实难,不易。3、去古久远,无从询证,不易。其中“五失本”是从客体的文本层面分析的翻译方法,“三不译”是从翻译主体的问题分析的翻译方法。鸠摩罗什提出“依实出华”的理论,一概之前一贯直译的翻译方法,主张对佛经翻译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

第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玄奘。玄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标准及“五不翻”原则。所谓“求真”就是指翻译必须忠实原文内容并保持原文风貌。所谓“须喻俗”就是指所用语言必须通俗易懂并合乎语言规范。而所谓的“五不翻”原则,不是指不翻译,而是指音译。在以下五种情况下要采用音译:1、秘密故(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2、含多义故(有多种含义的词语)。3、此无故(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4、顺古故(以前存在的约定俗成的词语)。5、生善故(音译能使人生尊重之念的词语)。

(二)、西学翻译

西学翻译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主要代表人物为徐光启。他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这一思想。他在一个腐朽的历史时期,努力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把这些介绍给人民群众,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时期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主要代表人物为马建中和严复。马建中提出了“善译说”。所谓“善译说”为:“……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覆,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严复提出了有名的“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忠实于原本。所谓“达”,就是通畅顺达。所谓“雅”,就是要用纯正的汉语。

另,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翻译理论,许渊冲主要针对诗歌提出“音美、意美、形美”,刘重德提出“信、达、切(契合原文风格)”的翻译理论。(三)、五四时期的翻译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主张“拿来主意”。外国文学促生了中国的新文学。主要的代表人物为鲁迅、赵景深等。

鲁迅提出“宁信而不顺”,主张直译,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语言(白话文)。通过与主张曲译的梁实秋的翻译论战,解决了翻译外国作品是要保持“归化”还是要保存“洋气”的问题,提出“只能该换衣裳”,“不能削鼻剜眼”。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中指出:“硬译是给一部分人看的”,“不失原文精悍语言,逐渐添加新句法,同化成为己有。”鲁迅还提出翻译帮助读者博览外国作品,不单要“移情”,还要“益智”,还要力求“易解,保存原作的风姿。”综上所述,鲁迅开辟了我国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第二源流。赵景深提出“达、信、雅”的翻译标准,主张“达”应该放在“信”的前面作为翻译的首要准则,主张意译。

(四)、抗战建国以来的翻译

抗战建国以来,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有主要贡献的代表人物为傅雷、钱钟书、茅盾、朱光潜、朱生豪、梁实秋与许国璋等。傅雷提出“重神似不重形似”的观点,认为“以效果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神似而在形似。以实际工作论,翻译比临画更难。”钱钟书提出“化境”说,指的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把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漏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能算达到“化境”。茅盾提出“艺术创造性”翻译理论,认为文学翻译的要旨在于“传神”。朱光潜从“思想与语言”的统一出发,提出直译与意译合一的翻译方法,并主张“研究什么,翻译什么”。

二、西方翻译理论概述

(一)、翻译学科的创立

霍姆斯,是二十世界七八十年代翻译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的名与实》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文章。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被西方翻译学界认为是“翻译学学科的创建宣言”。他在此文中的翻译理论为:1、建立翻译学学科的条件: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目标。2、将这一学科命名为:translation studies。3、将翻译学分为纯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两大类。其中纯翻译学又分为描写性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DTS)(又叫翻译描写)和理论翻译学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TTS)(又叫翻译理论)。描写性翻译学又包括三个方面:产品导研究(product-oriented)、过程导向研究(process-oriented)和功能导向研究(function-oriented)。理论翻译学又分为翻译总论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ies和局部翻译理论partial theories。其中局部翻译理论又分为六类:翻译手段medium-restricted translation theories、翻译范围area-restricted theories、翻译等级rank-restricted theories、文本类型text-type restricted、不同时期的翻译time-restricted、特殊问题的翻译problem-restricted。

(二)、翻译三原则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1、译文应该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该与原作保持一致。3、译文应与原作一样流畅。

(三)、归化异化翻译理论

施莱尔﹒马赫最先提出将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主要是指从事科学艺术领域的翻译,属于真正的翻译,口译主要是指从事商业方面的翻译,属于机械的翻译。他于1813年的《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有两种途径:要么作者不动,让读者靠近作者;要么读者不动,让作者靠近读者。

1995年劳伦斯﹒韦奴蒂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在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两种倾向: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1]。归化是指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化所反应的世界接近读者的文化世界。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等级、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语言文化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的常规。韦努蒂认为归化翻译策略具有侵略性,不接受外来语,提倡单一性语言,让读者有民族优越感,让译者隐身,具有消极内涵,因此韦努蒂呼吁美国应该更多采用异化翻译,称其为抵抗式翻译,认为它冲击主流文化,偏离民族主义,显示语言与文化的不同,可以用来抵抗本国英美帝国主义在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借以丰富本国的文化和语言。不同于以往译作中译者的隐身,主张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来达到译者显身的目的。

(四)、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罗曼﹒雅各布森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 of Translation)一书中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将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即用同一种语言的其他符号来解释语言符号;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即通过另一种语言来解释一种语言符号;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通过非语言符号系统来解释语言符号[2]。他认为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的对等。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观点,探讨了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方面他认为,各种语言都有同等的表达能力,因此具有可译性。另一方面,如果语言形式也用于表达,例如诗歌,可译性就受到了限制,即无论是语内翻译还是语际翻译,诗歌都是不可译的,只能创造性的移植。

(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在其著作《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中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提出对功能对等进行讨论和思考的有效途径是同形结构[3]。同形结构的概念为:当两种复杂的结构能够相互映射时,它们是同构的,通过这种方式,一个结构中的每一部分在另一结构中有与之对应的部分,这里的“与之对应”指的是在各自的结构中,两个部分所起的作用相似。同形机构可分为三类:一是非语言同形结构,如汉语一二三,与数字123;二是语言同形结构,如拟声词中英语与汉语中表示狗叫声的词语;三是作为解释工具的同形结构,又分为功能相似的同形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同形结构。要获得与原文最贴近的自然对等:首先是必须对译文文字做一些变通,这一点是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应该遵守的,不同的情况下调整的方法也不同。其次是,可以保留直译,但必须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其中奈达认为,对语言的调整不存在标准的翻译理论公式,而是需要对语言丰富的蕴涵、对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翻译艺术具有高度敏锐感觉的翻译者[4]。

(六)、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

皮特﹒纽马克在《翻译问题讨论》(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sematic translation)的翻译理论。交际翻译的目的是要产生一种与原作对读者的影响力尽可能相近的译作对读者的影响力,语义翻译的目的是要在译入语语义和语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二者有很大不同,总的来说,交际翻译可能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