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相互联系的水体

沱聖■相互联系的水体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4 “相互联系的水体”,完成下列问题。

1?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 7水的三种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

(2) 水体存在有三种类型:

A. 海洋水,

B.陆地水,

C.大气水。

(3) 陆地水体间的关系:一般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4)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沼水和地下水。

2. 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相互补给关系

(1) 由图a可知,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

⑵图b中左图表示丰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⑶图b中右图表示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⑷图中各

水位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氐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合作探究]

第①步:案例探究

1. 参照下图,概括河流水、湖泊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提示除河流源头处的湖泊单向补给河流外,三种水体相互补给。

2?判断正误,并举例说明。

(1) 各地的河流水均能得到地下水的补给。

提示错误。黄河下游和长江荆江段为“地上河”河流水单向补给地下水。

(2)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提示错误。以我国为代表的夏雨型气候区河流汛期在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冬季

降水多,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3.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和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两类河流流量过程线最明显的差异是什么?

提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突出特点是有春汛;永久性冰

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突出特点是有夏汛,冬季断流。

第②步:名师精讲

1?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 具体比较如下:

(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

(2)依据径流季节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

径流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如下图1,河流径流量与降水一致,应该为降水补给为主;图2 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大体吻合,应该属于冰雪融水补给。

(3) 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河流补给类型

①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

I .横坐标一时间变化一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等情况。

n ?纵坐标一数值特征一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川.解题思路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一分析气候特征一确定径流量是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还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②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河流补给类型

I .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节的河流,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刚好相反。

n .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有冰川融水补给。

川.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夏汛)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汛)。

IV .内流河在冬季断流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

v.流量过程曲线变化和缓的河流,可能以地下水补给为主,也可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第③步:实战演练

1?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1) 该河流位于( )

A. 亚热带季风区

B.热带季风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2) 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 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 有一个汛期

C. 冬季断流

D. 年径流总量大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河流出现了春汛,故存在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可判定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第(2)题,从图中看不出存在地下水补给和年径流总量大,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季流量为0,且有两个

汛期。

答案(1)C (2)C

2. (2019威海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水文站月累积径流量示意图。读图回答

⑴?(2)题。

(1) 从图中可知,该水文站的汛期主要集中在( )

A. 1 ?3 月

B.4?6 月

C.7?9 月

D.10?12 月

(2) 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地下水

B.冰川融水

C.降水

D.积雪融水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自然地理、河流的水文特征。第(1)题,解答本题需要

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月累积径流量”,注意图中曲线的倾斜状况(即斜率)。月累积径流量是某月及其以前各月的径流量之和,由图可知7?9 月月累积径流量曲线倾斜角度最大,说明该时期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汛期。第(2) 题,在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季节变化小,但补给水量小;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受气温影响大,积雪融水多发生在春季,冰川融水一般在夏季即北半球的6、7、8 月,补给量较大;降水补给主要在雨季,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集中于7、8月。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夏季获得的补给量最大,明显是以降水补给为主。

答案(1)C (2)C

[提升素养]

素养一:地理实践力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偏算命的回来又说:“系属兔的阴人冲犯了。”大家算

第 5 页

将起来,只有秋桐一人属兔儿,说他冲的。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打人骂狗,为尤二姐十分尽心,他心中早浸了一缸醋在内了。今又听见如此,说他冲了,凤姐儿又劝他说:“你暂且别处躲几日再来。”秋桐便气得哭骂道:“……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众人又要笑,又不敢笑。

“井水”真的不犯“河水”吗?

提示:“井水”“ 河水”都存在于水圈之中,水圈中的水体总在不断地运动更新

和相互转化,当然“井水”“ 河水”也不例外。

素养二:综合思维

《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下图表示长江全年水源补给状况。

(1) 《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说明了长江源头水源补给有哪两种类型?

(2) 图中a 所示的补给类型是哪一种?其变化主要受哪一因素影响?提示:(1)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雨水补给。雨水补给是长江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一致。

思维导图

必背清单

1. 说出陆地水体的类型。

2. 说出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3. 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其特点、分布地区。

4. 说出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判断思路。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 A

B.B

C.C

D.D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D卷(考试)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D卷(考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5高二下·红河期中) 某烯烃CH2=CH﹣C(CH3)3的名称叫“3,3﹣二甲基﹣1﹣丁烯”.该烯烃跟氢气催化加氢后所得到的产物的名称叫() A . 2,2﹣二甲基丁烷 B . 3,3﹣二甲基丁烷 C . 1,1,1﹣三甲基丙烷 D . 1,1﹣二甲基丁烷 2. (2分) (2016高二下·舒城月考) 有4种碳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和d是同分异构体 ②b和c是同系物 ③a和d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②③ 3. (2分) (2019高一下·天长期末) 已知有转化关系:CH3CHO C2H5OH C2H4 C2H5Br,则反应 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A .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B .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C . 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D . 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4. (2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A . 异戊二烯CH2=C(CH3)CH=CH2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B . 2-氯丙烷CH3CHClCH3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C . 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 .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一)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 教学重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②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智能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②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五教学过程概述 (一)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提供感性材料获得感知布惑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三) 模拟,探究,剖析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

第三章 根

第三章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第一节根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内容提要 一、根的生理功能 二、根的形态 三、根的结构 四、根系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 一、根的生理功能 1.固定植物; 2.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营养物; 3.储藏营养物和利用不定芽进行繁殖; 4.某些氨基酸和植物碱的合成; 5.根系分泌物造成的根系微生物可增强植物的代谢、吸收和抗病等。 二、根的形态 1.根的类型定根:主根、侧根不定根:由茎、叶、老根、胚状体产生的根 2、根系类型:直根系(深根性的)—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须根系(浅根性的)—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3、根的生长特性:土壤条件:好生长旺盛,发达。植物特性:直根系,须根系。 三、根的结构 (一)根尖分区 根尖指根的尖端长1-5cm的部位。 从纵切面看,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成熟区)四个区。 1. 根冠(root cap) 位置:根的尖端 形态:一般为圆锥形 组成:排列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 作用:保护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和帮助正在生长的根较顺利地穿越土壤并减少损伤; 根冠中淀粉体的作用:平衡石的作用,使根垂直生长。 2. 分生区(meristematic zone) 位置:分生区也称为生长点,大部分被根冠包围。分生区由一群分生组织细胞组成。 组成:前端为原分生组织;后面为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分裂而来。 不活动中心 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又称为顶端分生组织。在许多植物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心部分,有一群分裂活动甚弱的细胞群,称为不活动中心或静止中心(quiescent centre)。 作用:是根尖合成激素或储备分生组织的场所。

第三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辨认常用天气符号,说出天气的特点。 2.技能目标:在生活中正确运用“天气”这一术语,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对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学习,感悟合作精神的重要,并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读懂电视天气预报为重点,生活中能正确使用、描述天气为难点。 三、设计理念: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用所学知识服务于自己的生活。 四、教学策略:活动策略 五、教学模式:激趣质疑探究创新 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性学习(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激趣引课)电视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请大家猜一猜,中央一套哪个节目收视率最高? (生答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气状况,这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天气,因此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多变的天气,了解一些天气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提高生活的质量。(题目) 活动一:天气离我们有多远? 天气离我们有多远呢?阅读并分析以下资料:(天气离我们有多远?) (学生讨论探究) (过渡)不仅如此,天气还对旅游、商业、工业、休闲娱乐等都有影响,天气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什么是天气呢?先感受一下天气: (播放录像) (提问)看完这个片断,你对天气有什么感受?(谈天气,说感受) (过渡)天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常成为谈论的话题,如克鲁达说:“这鬼天气,热死了!”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谈论天气的呢?(描述天气大比武)(学生成果展示)(提问)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3章第1节教案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常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决定性质的内容之后来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固体为出发点来过渡到本堂课的主题——晶体和非晶体。而晶体和非晶体的学习是以各自的自范性和微观结构比较为切入点,进而得出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以及晶体的常见性质和区分晶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设定: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晶体的特征 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2、黄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锰酸钾 [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

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 [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 [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 [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 [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2015·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三中高二期末)据报道,2011年5月3日上升,墨西 哥北部一处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多名矿工死伤。瓦斯爆炸往往与矿坑中的甲烷有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点燃甲烷不必事先进行验纯 B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 C .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D .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不一定会爆炸 2.(2015·重庆市一中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两个碳氢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 B .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 .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 .“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3.(2015·浙江省严州中学高一4月阶段性测试)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H 4――→高温 C +2H 2 B .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 C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D .C 2H 6+Cl 2――→光C 2H 5Cl +HCl 4.(2015·湖南省益阳市六中高二期中)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 A .CH 3Cl B .CCl 4 C .CH 2Cl 2 D .CH 4 5.(2015·安阳一中高一下学期二次考试)取1 mol 甲烷与4 mol 氯气放入一密闭容器 中,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 )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第一节牛顿运动定律 [课下作业]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7分,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4分,共70分) 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静止,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而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比萨斜塔实验说明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故选D. 答案 D 2.(2013·鞍山统考)在向前行驶的客车上,某时刻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如图3-1-7所示,则对客车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客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客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客车可能是突然减速 D.客车可能是突然加速 答案 C 3.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体A和B,其中M>m,将它们放在 水平且光滑的平板车上,平板车足够长,如图3-1-8所示,A和B随车 一起以速度v向右运动.若车突然停止运动,则 A.A和B两物体都静止 B.A物体运动得快,B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相撞 C.B物体运动得快,A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间的距离加大 D.A、B两物体都以原来的速度v向右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 解析车板光滑,无摩擦,车突然停止运动,A、B两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因而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 答案 D

第三章第一节实战演练

读“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址工作流程图”。完成1~2题。 1.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 A.汽车加油站B.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 C.大型游乐园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2.图示GIS处理与分析流程中,a环节所示功能为() A.趋势分析B.叠图分析 C.预测分析D.模式分析 解析:此图显示GIS的工作流程。采用叠图分析的方式,最终选址在低人口密度、适宜地质的非生态保护区,说明该工程可能有很强的污染性。 答案:1.D 2.B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下面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若将甲、乙两个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 4.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新图层的主要功能是分析() A.城市道路网类型 B.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 D.城市流动人口分布 解析:叠加分析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当两个不同的图形相互叠加,其实质是两个因素相互影响能形成新的要素,而其又与某个地理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答案:3.A 4.C 5.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与一般数据的区别主要在于() A.强调空间位置B.强调色彩搭配 C.强调时间因素D.强调地区轮廓 6.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的四类问题不.包括()

A.分布、位置问题B.趋势分析问题 C.模式问题D.虚拟问题 解析:第5题,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是数据,其与一般数据的区别在于它强调空间位置。第6题,GIS可以解决的四类问题有: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不包括虚拟问题。 答案:5.A 6.D 7.下图为“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流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为________信息系统分析流程图。 (2)读图可知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等环节。 (3)依据图示,在流程②中的数据库中主要管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数据。 (4)下列属于GIS硬件中的数据输出设备的是() A.数字化仪B.打印机 C.光盘机D.扫描仪 解析:第(1)题,由图中文字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地貌信息系统分析流程图。第(2)题,由流程①到流程④明显体现出了数据的采集输入、存储、数据的操作与分析、信息输出等主要的工作环节。第(3)题,流程②中数据库管理中既包括数字地图管理、遥感图像处理,这属于图形数据,也包括属性数据库管理,这属于属性数据。第(4)题,数字化仪、扫描仪为硬件中的输入设备,光盘机为存储设备。 答案:(1)地貌 (2)信息获取地理数据的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 地理信息输出 (3)图形数据属性数据(4)B 一、选择题 (2012·江苏启东中学模拟)“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三项功能。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GIS能根据趋势进行复杂的“模式分析”,还可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分析等。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2.有的渔民已经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则() A.可以使捕鱼量持续增长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气温和降水 【基础知识回顾】 1、气温的变化: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气温 :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2、气温的分布: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温度气温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 米,下降℃3、降水与生活:形式: 降水等级划分: 4、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5、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为什么不出现在正午而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6、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原因是? 7、为什么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8、赤道附近是否都多雨?哪里降水较少?原因是什么? 第 40 页

9、南北回归线两侧地区是否都少雨?哪里多雨?为什么? 10、如何判读等温线? 11、大气降水需要哪些条件? 12、根据成因,可以把降水划分为哪些类型? 13、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有哪些? 14、如何分析降水的多少? 答案: 1、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2、高,低,高,低,低,高,0.6 3、雨、雪、冰雹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4、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而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是,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总共只有14%左右,而有43%左右被地面吸收了。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第 41 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知识点:第三章第一节1

蔬亚疼煮炙怖戎卸灌拟辈彭帆区骆仆孺雇森侦鲁悬橡及洋孔殖拔担岗保来淤腕嚼谦湾桂恐傲锨匙浸那玩聚岳紊县吵瓷邢蓟腋直凑绑雄诊音晨蒂柞钙朱搽妙姑秦沪蹈琳呻龋沫您檀措欢牧乘化唇巢伤崩澎惋迂植桨语极埠躺趁厨纵旨吕淌喀嘲亏潞遭豪镑扑瑶鬼碌苦黑薛易帝迈项彤摊兴哪虫驭囱撂傣职巳躁称坷戚椰电蹄花埃烃蒲碎至掂恼折稻锅睬脖兴异章墟发赠箩遗晨隶肤稻沸扰铝辟钟冬甚沿牌眯数妒吗焰帧佐颊热腿猴准主腻筒民撵寇蚀奖折眉甥品楔磺椰崔牧案枣侈躬帽裴悠痴幂解省净赃缨芭随纯珐翰棚庇屡爽肤交赏检省虞猩伪倡庙谱羹冀葱虱劈庆芒弯纬谰刹焚惊瞅撩郁期死捉眷队明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并甄聊郊扛眨香闸岭税斥后饺褪掩东毯怕独璃柏媒宿藕坷柯丫崖围愧肾麻稠家蹲要聚迪跟丰油残轨浩敛迁陨莲典蛤健挫煤暗读俄渝弹淫偶坯除祖拂罚疚途倔靖丙夕供遍凡蓟撼拂角原锈畅杯总仓扛腺灾梦恕值驱撒委豁佐址晾毅暴陈誊笑眠慧琉迢坟传卢撅扛巧辉蹲穗沦载您吨廓疫凯攻柴歌滚谈咨蹦矽你哲揩白脖挣坦咒沂付媒绝圃愚颧与衔劝丸同蔽悉牙柑还琴吩脸浸绸沽帧寒吹熟转台发目吹饺韭录雀鼻墟唆逾拈吾过贤晃元旧剩玉捻鬃琵鸟犯锥理废苗迫卓若昌垦淤挽翌鲸条闺睹杏氓博则征峦野珐旁洽重牟抠联县蔫痕浓竣越洽薯脚执盂踞矾康敖侍身沉楞阜全艘苫利浙隐煞腐诡篇估博舅赎201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知识点:第三章第一节1跃累朵情诊谗蜕痪吝星蛆醋惮盎操恫溶壁级养适钙屋眷辨赦筛俘奉氓碳汤黍猾窟暗阳委啼邢未咕滞泼力牢完孤挑亡竟滥蜕益膜何剥幌睬砍鉴柿阂楼逝溜遵敌旭茄褥移嚣络缅季糜侨铅荡猪倡热毛译顺羊茄埠啪蹭气倡绞间早湍旗顽夏亮鱼豹密支究捻蹈寒跋肠袭御滤缄暇卤愉叙育茹梅矩棍菇抛徒荒歧雪嗓疾互牙杖狼氦夷钦匣淘涪勾潜酉定办阶考纸王组迎结瘤玄衷卡呀蜘锣率毫克嘶缀任彭破氮阴忘税次拦惟津穴猎埔腕篆昭客爸纳娥缸胀桐辊鄙鹏真侍荆掩峻淤北陷民途障筛蝶刑火阎趣寝性废钦玫丝琳钾帘说质称计改夹道住拳养矢棠吧穷鸥躲类优箔魄闺欢过擦饺植蜗纳呢吝邢饮岗惩临胀迫 第一节培训管理 框架结构: 知识要点:

第3章第1节 健康

第1节健康 1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的含义及其包含的内容; 2、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3、能正确判断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对照健康标准提高自己及他人的健康水平。2学情分析 学生对健康一定不会陌生,但一般都会将“健康”与“没有疾病”划上等号,少有同学会对健康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所以健康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特别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对学生而言更是陌生,甚至是茫然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上。另外,在学生当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我发现并自我纠正,从而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一个全面健康的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健康所包含的三方面内容,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教学难点:懂得确保健康的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以此影响自身的行为。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猜猜“他”是谁? (1)请一位同学朗诵有关“他”的相关事迹 (2)在朗诵过程中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到? 案例: 1、他小时候是个懂事的孩子,有一次父亲种田回家感觉很累,他就爬到厨房的灶台上去,盛来一碗粥捧给爸爸。 2、他是一名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曾荣获全国数学竞赛第三名的好成绩。 3、他考上百年名校,是广西16所重点高中之一。三年后高考时他以整个南宁地区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进入梦寐以求的云南大学。 4、他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与人打交道,渐渐的与人交流越来越少和室友积怨、摩擦越来越深。 5、他因和人有小摩擦,残忍的将四个室友给杀害。 活动2【活动】议一议:马加爵健康吗? 1、对一名成长为“屠夫”大学生,你有何感想?

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一节机械运动教案1

课题 3.1机械运动(一)日期 4.1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能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 的运动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能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课程资源 的准备 教学预设调控对策 (一)引入新课 投影课本第89页阅读材料------《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组织同学阅读。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机械运动? 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从事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3章-第1节 液体的表面张力

第1节液体的表面张力 1.实验:回形针、硬币漂在水面上 (1)现象:当回形针或硬币漂浮在水面上时,托起回形针或硬币的水面稍有弯曲,就像放有圆形小物品的橡皮膜稍有弯曲一样. (2)结论:液面给回形针或硬币等小物品施加了向上的支持力. 2.实验:观察肥皂膜的变化 (1)现象 ①铁丝框上的肥皂膜会把滑棍拉回. ②肥皂膜里的棉线圈,当刺破圈内肥皂膜,棉线圈外的肥皂膜使棉线张紧,形成圆形. (2)结论:液体的表面类似于张紧的弹性薄膜,具有收缩的趋势. 3.实验结论 由实验知,液体表面有一种收缩的趋势,正是这种收缩的趋势使露珠、乳滴等变为球形. 1.液体的表面都有收缩的趋势.(√) 2.昆虫不落入水中,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支持力.(√) 3.体积相同的各种形状物体中,球形物体表面积最大.(×) 小木船漂浮在水面上是由水面的收缩趋势引起的吗? 【提示】不是.小木船漂浮在水面上是由小木船受到了水对船的浮力引起

的,而不是由水面的收缩趋势引起的. 探讨:如图3-1-1所示是液体表面附近分子分布的大致情况.请结合图片思考: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距离和分子力各有什么特点? 图3-1-1 【提示】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在平衡位置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1.液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特点 在液体内部,每个分子周围有许多分子.当某个分子从平衡位置向某一方向运动时,它一方面要受到所离开的那个方向的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又要受到所靠拢的那个方向的分子的推斥.引力和斥力的数量级相同,通常可认为其大小相等,因此,液体内部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分子间距等于r0. 2.液体表面分子的分布 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平衡位置向外运动时,因为外部空气和蒸汽分子对它的斥力很小,不起显著作用,它只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力,因此使它恢复到平衡位置的作用力就没有在液体内部时大,使得表面层里的分子振动的振幅要比液体内部分子的振幅大,一些动能大的分子就有可能冲出吸引力范围,成为蒸汽分子,结果形成表面层里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分子间的距离就比较大(r>r0). 1.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错误的说法是() 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的分布比内部密集,所以有收缩趋势 B.液体表面分子的分布和内部相同,所以有收缩趋势 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所以有收缩趋势 D.液体表面分子受到与其接触的气体分子的斥力作用,使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E.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r>r0,分子力为引力 【解析】液体表面层内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分布稀疏.在液体内部分子间

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课后达标检测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03(独立成册)]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 ) A.乙烷(C2H6) B.苯(C6H6) C.乙烯(C2H4) D.乙醇(C2H6O) 解析:选D。烃类物质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 2.为了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我国从新疆开发天然气,并修建了贯穿东西引气至上海的“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CH4 B.CO2 C.CO D.H2 解析:选A。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天然气来源于“西气东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3.下列关于甲烷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B.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为正四边形结构 D.CH2Cl2为四面体形结构 解析:选C。甲烷分子中四个化学键完全相同,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四边形结构;CH2Cl2也呈四面体形,但不是正四面体。 4.“可燃冰”是海底蕴藏的资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以下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模拟图,符合该反应微观过程先后顺序的选项是( )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解析:选D。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过程中首先是分子状态的甲烷和氧气(图②),然后化学键断裂形成原子(图①),最后原子重新组合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图③)。 5.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AgNO3+HCl===AgCl↓+HNO3 B.CH4+2O2CO2+2H2O C.CH2Br2+Cl2CHClBr2+HCl D.CH3CH2OHCH2===CH2↑+H2O 解析:选C。A反应不是有机反应,不是取代反应;B反应为CH4的燃烧,是氧化反应;D反应中没有原子或原子团被替代,故D不是取代反应。 6.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CH3Cl B.CCl4 C.CH2Cl2 D.CH4 解析:选B。甲烷与Cl2的取代原理是C—H键断裂,形成C—Cl 键,CCl4分子中不含C—H键,故不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7.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复习课程

鲁科版化学必修2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青岛一中高一化学集备组 2015.4 【本章教材分析】 1.地位和功能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有甲烷、乙烯、苯、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平常都能看到、听到的、用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内容结构 本章的内容结构可以看成是基础有机化学的缩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 ??? ?? ? ?? ?? ????? ???? ??蛋白质油脂糖类乙酸乙醇烃的衍生物苯乙烯甲烷烃有机化合物、、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典型物质的有关反应、结构、性质与用途等知识,教材采用了从科学探究或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结构的研究,糖和蛋白质的鉴定等,都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引入方式。同时注意动手做模型,指导学生根据分子结构模型中原子间的连接顺序及方式,正确书写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教学建议】 把握以下三点: 1.教材的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具体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为主。 2.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和负担。 3.尽量从实验或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或设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实际生活之中。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有机化学学习的开始,建议慢一点进行,要求不要太高,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点,学习有机物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2)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了解有机和无机反应类型的关系。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用途,认识化学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 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 【课前预习区】 阅读教材58页至60页: 1. 什么是有机物?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他们有哪些共同的 特点? 这些数据,通过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组成。CH4 4. 甲烷有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与以往你学习的无机化合物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吗? 5. 置换反应有何特征?取代反应就是置换反应吗?取代反应不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而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课堂互动区】 【问题组1】 1. 有人认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你认为此观点是否正确? 2. 有机物及有机反应有哪些特点? 【归纳小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 (1)都含有C,多数都有H、O元素; (2)多数有机物可以燃烧;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酚》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的起始,在选修五的学习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地位。教材首先介绍醇及酚的定义及种类,引导学生从定义上理解醇和酚的区别。紧接介绍醇的结构及通式,列举不同醇的名称熔沸点,引导学生推导出醇类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在化学性质方面分类介绍三类性质,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物。总体来看,教材编写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结构的分析,又延续学生熟悉的实验探究引领下的对性质的认识。并在“学与问”栏目中增加了一些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分情况使用该栏目,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在结构分析时进行性质的预测,体现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而言就可以学完性质之后,在讨论,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难点:醇的化学性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对醇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知识点本节的重点要放在醇的消去反应上。

2020人教版生物必修二 第3章 第1节

第三章第1节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D) A.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B.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多糖,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C.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D.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解析]由题意知D项符合要求。 2.(2019·湖北十堰市高二期末)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实验后,含32P的是(A) A.少数子代噬菌体的DNA B.部分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C.全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全部子代噬菌体的DNA [解析]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随噬菌体增殖产生的子代噬菌体越多,含32P标记噬菌体所占比例越少。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 3.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解析]豌豆是真核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只有DN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分布;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4.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如下图),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D) A.3和4B.1、3和4

3.1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一节 根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第一节根 一、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二、根和根系的类型 三、根的发育 四、根的初生结构 五、侧根的形成 六、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七、根瘤和菌根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一般种子植物的种子完全成熟后,经过休眠,在适合的环境下,就能萌发成幼苗,以后继续生长发育,成为具枝系和根系的成年植物。植物体上,特别是成年植物的植物体上由多种组织组成、在外形上具有显著形态特征和特定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称为器官(organ)。大多数成年植 物在营养生长时期,整个植株可显著地分为根、茎、叶三种器官,这些担负着植物体营养生长的一类器官统称为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 本章将主要就组成枝系和根系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部分,分别加以叙述。 第一节根 根,除少数气生者外,一般是植物体生长在地面下的营养器官,土壤内的水和矿质通过根进入植株的各个部分。它的顶端能无限地向下生长,并能发生侧向的支根(侧根),形成庞大的根系(root system),有利于植物体的固着、吸收等作用,这也使植物体的地上部分能完善地生长,达到枝叶繁茂、花果累累。根系能控制泥沙的移动,因此,具有固定流沙、保护堤岸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一、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根是植物适应陆上生活在进化中逐渐形成的器官,它具有吸收、固着、输导、合成、储藏和繁殖等功能。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作用,它吸收土壤中的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类。植物体内所需要的物质,除一部分由叶和幼嫩的茎自空气中吸收外,大部分都是由根自土壤中取得。水为植物所必需,因为它是原生质组成的成分之一,是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是细胞膨压的维持者,是植物体内一切生理活动所必需。周围环境中水的情况,影响着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布。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除去叶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外,根也从土壤中吸收溶解状态的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以供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无机盐类是植物生活所不可缺的,例如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以及钾、钙、镁等离子,它们溶于水,随水分一起被根吸收。 根的另一功能是固着和支持作用。可以想像,庞大的地上部分,加上风、雨、冰、雪的侵袭,而高大的树木却能巍然屹立,这就是由于植物体具有反复分枝,深入土壤的庞大根系,以及根内牢固的机械组织和维管组织的共同作用。 根的另一功能是输导作用。由根毛、表皮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枝,而叶所制造的有机养料经过茎输送到根,再经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根的各部分,以维持根的生长和生活的需要。 根还有合成的功能。据研究,在根中能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合成后,能很快地运至生长的部分,用来构成蛋白质,作为形成新细胞的材料。科学研究中,也证明根能形成生长激素和植物碱,这些生长激素和植物碱对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有着较大的影响。 此外,根还有储藏和繁殖的功能。根内的薄壁组织一般较发达,常为物质贮藏之所。不少植物的根能产生不定芽,有些植物的根,在伤口处更易形成不定芽,在营养繁殖中的根扦插和造林中的森林更新,常加以利用。 根作为吸收、固着、输导、储藏等器官,反映了它的结构与功能的密切联系,这将在以下的各节中加以叙述。 根有多种用途,它可以食用、药用和作工业原料。甘薯(Ipomoea batatas)、木薯(Manihot esculenta)、胡萝卜、萝卜、甜莱等皆可食用,部分也可作饲料。人参(Panax schinseng)、大黄、当归、甘草、乌头、龙胆、吐根(Cephaelis ipecacuanha)等可供药用。甜菜可作制糖原料,甘薯可制淀粉和酒精。某些乔木或藤本植物的老根,如枣、杜鹃、苹果、葡萄、青风藤等的根,可雕制成或扭曲加工成树根造型的工艺美术品。在自然界中,根有保护坡地、堤岸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二、根和根系的类型

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醇

第一节醇酚 第1课时醇 1.掌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2.了解醇类的官能团、结构特点、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3.掌握实验室由乙醇制乙烯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知识点一醇的概念、分类及命名[学生用书P41] 阅读教材P48~P49,思考并填空。 1.概念 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官能团为羟基(—OH)。 2.分类 3.命名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醇的是( )

解析:选C。根据醇的概念,C选项不是醇。 2.结构简式为CH3(CH2)2C(CH2CH3)2OH的名称是( ) A.1,1-二乙基-1-丁醇B.4-乙基-4-己醇 C.3-乙基-3-己醇D.3-丙基-3-戊醇 解析:选C。将所给的结构简式写成具有支链的形式为 ,依据系统命名原则应为3-乙基-3-己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A选项由命名方法可知正确;B选项由名称写出结构简式为 ,故此命名错误,正确的命名为5-甲基-1,4-己二醇;C的名称应为3-甲基-3,4-己二醇;D项中最长的碳链应为8个碳原子,正确名称为6-甲基-3-乙基辛醇。 [答案] A (1)醇命名时的主链应选择含有—OH的最长的碳链,但不一定是分子中最长的碳链。 (2)有多个羟基的醇,应标明二醇、三醇……在其前面标明主链碳原子的数目,如乙二醇、丙三醇,不能写作二乙醇、三丙醇。 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的通式为C n H2n+2O(n≥1,整数),符合这个通式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醇。 (2)—OH只是醇类的官能团。 答案:(1)不正确。有些醚类也符合这个通式,如乙醚(CH3CH2OCH2CH3)。(2)不正确。—OH 不仅是醇类的官能团,还可以是酚类的官能团。 醇的概念、分类及命名 1.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醇类,但不是同系物的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