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交通运输系统常识

交通运输系统常识

交通运输系统常识
交通运输系统常识

1、系统: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系统的共性:有序性、集合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3、系统的特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环境改造性。

4、组成系统的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5、系统分析:是从系统长远和整体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子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6、系统分析的六要素:(1)目的(2)调查、收集资料(3)替代方案(4)费用与效益(5)模型与模拟(6)评价基础

7、系统分析的准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8、系统分析的理论技术基础: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

9、系统分析的方法论的特点:(1)研究方法上的整体化(2)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3)管理的科学化

10、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

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

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模型化)--系统选择(最优化)--决策—实施

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相同点:问题导向、注重程序及阶段。不同点: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或关键点。

11、交通运输系统的五个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适应运输任务的需要(3)层次性十分突出(4)诸子系统的“元、部件”彼此间相关(5)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12、交通运输系统的多功能、多目标表现为:它具有运输功能、生产功能、工业功能、经济循环功能、客运服务功能、国防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功能。13、根据交通运输系统信息交换的方式和关联处理的方式可分为:(1)递接控制

系统:对各子系统的控制作用是按照一定优先和从属关系安排的决策单元来实现的。如铁路运输系统(2)分布式控制系统:由各子系统的控制单元是按子系统的控制目标事先按一定方式分配给子系统的控制单元,他们之间可以有有限的信息交换。如海运港口系统的管理。(3)分散控制系统:每个子系统只能得到整个系统的一部分信息同时也只能对系统变量的某一子集进行操作和处理,各自都有独立的控制目标。如公路、内河的控制管理。

14、交通运输系统的独特特点:(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性过程系统,它的连续性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时间的连续性(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交通运输网是由骨架(干线)线网、地方线路和厂矿支线、专用线网组成(4) 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表现在①交通运输系统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大系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运输任务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②交通运输系统本身的动态性,即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车流、船流以及飞机流等本身就是经常处在一个流动的状态。

15、交通运输系统的独特功能:生产功能、旅客运输功能、国民经济系统的循环功能、国防功能。

16、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包括交通运输系统运输方式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设备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运输网结构。

17、交通运输网: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国家或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枢纽等固定技术装备组成的综合体。

18、根据运输网的线路功能结构可分为:骨干线路(主干线路)、开发线路、给养线路、腹地线路、企业线路。

19、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基础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经济科学、管理科学、交通运输学科、决策科学。

20、生产布局:又称“生产分布”、“生产配置”,指的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分布、结合形式。以及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等。

21、交通运输布局:又称交通运输配置,它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包括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道、和航线、航空

线以及管道等)站(包括河港、海港、航空港等)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

22、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目的:快速、准确、经济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运输服务。

23、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1)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首要因素(2)自然条件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因素(3)技术条件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因素(4)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

24、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1)要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要起到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作用,并要与工农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相适应(2)要以科学的客、货运量预测为基础,它所担负的客、货运量的多少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对它需求的数量尺度(3)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特点(4)要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加速综合运输网的形成,保证交通运输枢纽有规律地、步调一致地组织运营(5)交通运输布局要尽量少占土地,节约用地(6)交通运输布局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7)交通运输布局要适应巩固国防和加强战备的需要。

25、交通运输布局的步骤:(1)确定交通运输布局的目标(2)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约束条件(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3)建立交通运输布局模型(4)对模型进行优化选择(5)对交通运输布局方案进行评价。

26、交通运输布局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技术经济论证方法、线性规划法。

27、调查研究的内容:(1)弄清现状,即弄清现有运输能力的状况(运输线路的长度、流量和运量的构成特点、技术条件、运输能力、运输设备使用情况、有无后备能力等)(2)弄清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3)弄清交通运输发展和布局方案。

28、交通运输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通过综合平衡和多方案的比较,确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其目的是为了改进交通运输系统和建立一套在交通运输部门内部分配资源的明确标准,并为此提供一个总体的指导。

29、交通运输规划是一种战略部署,主要解决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方向、原则、规

模、速度、布局和部门结构等问题。

30、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任务:(1)查明所规划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地理条件、现有经济基础和历史发展特点、工农业布局状况,从而确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2)确定规划区内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包括运输系统总的发展方向和各个运输部门的发展方向),拟定交通运输发展的合理规模(3)选择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地区并进行合理组织和布局

31、交通运输规划的总体规划的内容:(1)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方向、性质、规模)(2)交通运输系统的布局规划(空间分布)(3)各专项工程的规划

32、交通运输规划总体评价的一般原则:(1)遵循技术与经济统一的原则(2)遵循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

33、交通运输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有支付能力的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的需要。

34、交通运输结构包括需求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客货运输的结构。

35、运输供给: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运输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数量。

36、运输系统综合运输能力:是系统内所有设备合理匹配,有机结合,通过科学组织所能够承载的最大客货输送能力。

37、运输供给的特点:(1)有效供给范围大(2)短期价格弹性大(3)运输供给存在明显的外部成本(4)一定的不可分性(5)部分可替代与部分不可替代性(6)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7)使用者行为影响供给特征。

38、交通运输的需求来源于社会经济活动,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的需求不一样,因此社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运输需求的复杂性和运输需求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9、运输需求的满足是受到运输供给的限制,这种限制来自运输企业的运能、运价以及需求本身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40、运输供给是由三个主要供给元素决定的:运输系统的特征、对运输环境的影响、运输消耗。

41、影响客运需求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居民消费水平(3)人口

数量与城市化程度(4)旅行费用—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5)运输服务质量(6)某一方式的客运需求受其他运输方式的影响(7)经济体制的影响

42、影响货运需求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3)运输网的数量与质量(4)运价水平的变动(5)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的影响

43、客流密度:一条交通线路或一个运输区段平均一公里线路所担负的旅客周转量,人公里每公里

44、客流分布:在各个地域之间的旅客交流或在各种交通线路上的流量、流向、旅客构成、旅行距离。(公务客流、新定居地与原居住地之间的大宗客流、节假日客流、市郊客流、旅游客流)

45、客流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交通线上的客流密度的时间、方向和区段的差异(1)时间不均衡系数(2)日间不均衡系数(3)季节不均衡系数(4)方向不均衡系数(5)路线不均衡系数

46、客流变化的特点:(1)主要通道客运量增长迅速,能力紧张(2)客流结构发生变化(3)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旅游客流成为重要部分(4旅行距离总体上呈增加趋势(5)客流的不均衡性突出

47、运输供给特征的改善有赖于四个主要影响因素:运输产品价格、运输成本(1)技术(运营成本、能力、速度)(2)运营策略(3)政策机构的要求和限制(4)使用者行为

48、运输系统的平衡包括以下几个平衡:运输市场均衡、用户均衡、运输经营者均衡、供需均衡

49、市场均衡分析中运价和运量的关系:DD表示需求曲线,SS表示供给曲线。需求本身与运价的变化相反,供给量的变化与运价的变化相同。E表示当价格为EQ=OP时,供给者愿意供给的能力和使用者需求的交通量恰好相等,达到均衡状态。运价大于均衡运价时,S大于D,能力过剩,当运价低于均衡运价时,D 大于S,能力紧张。

50、运输短缺在宏观控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短缺作为供给约束,制约经济的增长(2)短缺作为非价格信号影响着运输的投入(3)运输短缺作为一个局部信号,会引起运输需求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中实现替代或转移。

51、交通运输需求的特征:(1)广泛性(2)多样性(客运需求与货运需求的表现)(3)派生性(4)空间特定性(流向、流量)(5)时间特定性(流时、流速)(6)部分可替代性

52、运输需求的表征:流量、流向、流程、流时、流速

53、客运需求的产生:(1)生产性旅行需求(2)消费性旅行需求

54、货运需求的产生:(1)自然资源和地区分布不均衡(2)生产力与消费群体分离(3)地区间商品差异性

55、交通运输通道:某两地之间具有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双向或单向交通流,为了承担此强大交通流而建设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集合。

56、交通运输通道的功能:(1)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担负着国家重要、大量、稳定的客货流交通运输,通过建设多条通道以保证客货流畅通,并可基本解决国家或区域的交通运输问题(2)通道建设可以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加速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保证交通运输网络的畅通,不断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能力,以较少的社会劳动总消耗来较快地增加社会运力总供给,在通道建设的同时,实现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3)通道的形成可以促进交通运输系统管理的进步和高效化,能够实现计划上的统筹安排、组织上协调配合,控制上反馈追踪,为建立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和发展联运提供有利的条件(4)交通运输通道可以使人们树立“大交通”的观念(5)通道建设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联络大经济区的基础条件(6)通道建设是投资少、效益高的重要方式。

57、国际通道:承担国际流交通运输任务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体。(1)对外交通运输政策性很强(2)点多,环节多,交通运输距离长,需进行国际合作(3)涉及面宽,情况多且复杂(4)时间性强

58、区际通道:指联系各经济区之间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体,承担者经济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物质和人员运输任务,是区际流的主载体(1)一般为国家或地区交通运输网的骨干(2)担负着国家大量、稳定的客货交通运输量(3)交通运输距离长,能力大(4)由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组成

59、区内通道:是指在本经济区内从事旅客和货物交通运输业务的各项交通运输设备的综合体,承担着区内流的交通运输(1)承担区内各地区的客货交通运输

(2)交通运输距离短(3)一般多为单一交通运输方式或两种交通运输方式(4)其分布呈密集型

60、国家流:是国家或区域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物质形态

61、区际流:各经济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专业划分工不同形成的人员和物质形态

62、区内流:市区内各主要城市与区内各经济点之间社会经济联系形成的交通流是一种内循环,是区域系统中旅客和货物的流动。

63、交通运输通道的优化内容:(1)通道选择(布局)的优化(2)通道内运输方式选择的优化(3)各种运输方式设施的优化(4)管理的优化

64、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包括:固定设备能力、移动设备能力、运送能力、系统综合交通运输能力

65、解决交通运输通道系统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包括(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内部形成各自系统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能力的协调(3)国际交通运输通道系统接口的协调(4)调整和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组织。

66、对交通运输通道概念的理解:(1)通道不单指一条线路,一种运输方式(2)通道是连接客货流发源地与目的地的客货流密集地带(3)通道是一个实体:具有方向性、强大的流、边界、起讫点(4)通道不仅包括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而且包括机场设施、港站枢纽以及配套的各种服务设施

67、通道形成的影响因素:(1)地理因素(2)地区开发,自然资源利用该,工业化和人口分布(3)经济活动和政策(4)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68、通道的结构类型:(1)按交通工具分:单一通道和联合通道(2)按完成运输任务分:客运通道、货运通道和客货混和通道

69、分析通道与点线网的关系:点、线作为通道系统的要素,运网作为外部环境。(1)点:通道内的“点”为某种运输方式的车站与枢纽点,通常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结合部,办理旅客中转、货物的换装、过轨和中转业务(2)线:“线”为点与点之间单一运输方式或多种运输方式区间路线的集合(3)通道与线路的区别:能力规模运量上的差距,通道往往涉及到运输需求与能力在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线路上的分配问题(4)通道与综合运输网的关系:①相似点:多种运输方式构成,层次划分相同②区别:带状结构与网状结构③关系:通道构成运网的骨架交通运

、输方式结构e

,连接网上的主要枢纽集散点,通道上的交通流的产生与疏散都是通过运网实现的

70、运输通道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运输方式的选择与分工(2)线路能力的适应性(3)新建、改扩建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71、交通运输枢纽:两种或两种以上干线运输方式的衔接地区,办理长途、短途及城市客货运输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衔接地区:指汇合点或分流点;主要作业:中转及地方作业;技术设备:固定和移动设备)

72、交通运输枢纽的系统特性:(1)功能与目标的统一性(2)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多级递阶系统)(3)与外部环境关系密切(环境包括外部运输系统与所依托的城市地区)(4)子系统间、要素间协调是枢纽研究的重要内容(5)各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技术差异性(6)自组织与自适应性

73、交通运输枢纽的功能:完成中转与地方作业(1)枢纽布局对大宗客货流的运输径路、效率有决定性影响(2)各运输方式技术作业、运输工具调节的基地(3)沟通城市与外界联系,促进城市发展

74、交通运输枢纽的四种主流作业:直通作业、中转作业、枢纽地方作业以及城市对外联系的相关作业

75、就技术设备而言,交通运输枢纽系统一般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干线、与各干线相对应的运输站点(车站、站场、港口、机场、管道泵站等)、仓储设备及各种转接设备(联络线、换乘或转运设备及场所)

76、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协调包含两层内容:(1)两种及两种以上干线运输之间的协调(2)干线运输同枢纽内部运输(工业运输及城市交通运输)间的协调

77、交通运输枢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的基本条件:(1)保证运输过程的连续性。即不间断、无延误地完成技术作业过程中的全部必要作业(2)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设备的通过能力、输送能力彼此相适应,它体现在一般的指标中(货物吨数、旅客人数)或体现在该种运输方式接运的运输量与所需的单元运输工具

的能力及数量的相适应上(3)各环节的作业时间相互协调,以基本作业环节为目标,前一项作业占用整套设备的时间应小于等于后一项作业占用整套设备的时间,且两者均应小于等于基本作业的相应作业时间。(4)必要的组织制度保证78、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的几种形式:(1)技术设备协调形式(2)技术作业协调形式(3)信息协调形式(4)法规协调形式(5)经济协调形式

79、(1)枢纽内干线间协调:海—铁协调最为重要,以缩短船舶在港停留时间为主要目标。技术作业:直取换装、经库场换装。(2)干线运输与工业运输间的协调:以保证工业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为主要目标,衔接点的布局、作业时间、能力、车流组织。(3)干线运输与城市运输间的协调:衔接点为枢纽内的客运站,衔接方式通常为客运站点—站前广场—市内运输,能力匹配:站小于(等于)场小于(等于)道。干线旅客密集到达枢纽或由枢纽出发时,城市运输应能保证在相应的时间内将旅客疏散或集结。从干线运输与城市运输相协调的角度考虑,城市运输以为干线运输提供旅客集散服务为主要目标。

80、联合运输:简称“联运”,它是由不同的运输方式(或运输工具)或同一运输方式中不同的运输企业经过协议相互衔接,全程使用一种统一的运送票证,并负连带责任把旅客或货物从出发地运到目的地的运输,是一种有效的运输组织方法。

81、从交通运输的角度,可以将社会经济系统划分为:政府部门目标、交通运输部门目标、交通运输服务对象目标。(1)政府部门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交通运输方便性;加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协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有害影响;其他(2)交通运输部门目标: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增加交通运输收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服务水平;其他(3)交通运输服务对象目标:提高交通运输可靠性;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降低运价;缩短交通运输时间;其他

82、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评价标准和控制标准的功能,制定评价指标中的三个必要条件:可查性、可比性、定量性

83、区域:泛指一定地域空间,即一定范围的土地或空间的扩展。表现为一个国家、若干省的集合,一个省区或一个地区

84、区域经济: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随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以区内外经济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85、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在某一区域由承担其客货运输任务的各种运输设备、资源、人员及相应的组织管理的整体

86、区域经济与区域交通运输的关系:(1)两种相互依存(2)区域经济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制定与建设适合区域经济和区域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区域交通系统发展的战略目标(3)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专业化协作的手段;区域交通运输突出了区域经济的特色;区域交通运输使得区际间经济互补;区域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布局有重要影响;区域交通运输是产业带形成的重要因素,工业化进程的“点—轴—带”发展规律

87、区域交通运输需求表现为四种基本的交通流:区内流、区际流、国际流、中转流

88、区域交通运输供给分析的四要素:交通运输道路、交通运输能源、交通运输工具、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

89、区域交通运输供给的表现:(1)区域交通运输枢纽(2)区域交通运输通道(3)区域交通运输网络(4)区域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

90、层次分析法: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宣传资料

眉县实验小学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宣传资料 ◆为什么要加强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人民的希望,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社会的共同任务。小学生思维简单,思想单纯,应变能力较差,并且是参与交通活动比较频繁的群体。由于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不懂得机动车辆行驶的特点,不知道自己违反交通规则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对违章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交通活动中,往往充满自信,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过马路就立即横穿,令正常行驶的车辆防不胜防。因此,加强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有利于他们平安健康地成长,有利于学校、家长的正常学习、工作和教学活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要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性 车辆、行人在街道和公路上因违反交通规则和有关交通管理规定,造成人员伤亡和车辆、物资损失的事故,称为交通事故。当今世界各国由于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占了各国非病致死人数的一半以上,是各类事故中最为突出、最为严重的事故。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比任何灾害甚至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都要大。交通事故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大公害,成为许多国家最大的问题之一。据权威资料表明:美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达5万多人;我国每年有近十万人死于车祸,平均每天二百多人。可见,交通事故与整个人类已经休戚相关。不管是任何人,只要他们在街道或者在公路上行动,便随时随地受到交通事故的威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性,高度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并且还要知道交通事故具有的以下的特征: 1、交通事故具有突发性。无论对交通事故的一方、两方、多方,还是他们的亲属及工作单位来说,都是突发性的,毫无思想准备,特别是给亲属带来突如其来的打击,危害极大。 2、交通事故涉及面的广泛性。在交通事故中每死伤一人,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和损害到5-6个家庭。 3、交通事故具有极强的社会性。用形象的话来说:“你不撞别人,但别人可能撞你。”无论什么人都存在着死伤于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一)_最新版

绝密★启用前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 A )通过后, 由国家主席__签署第8号主席令发布的。 A 常委会 B 全体会 C 法工委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是2004年( A )由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 A 4月28日 B 4月29日 C 4月30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共有( B )章( B )条。 A 9/130 B 8/124 C 7/1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共有( A )章( A )条。 A 8/115 B 9/130 C 10/130 5.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 保障道路交通( B )、安全、畅通。 A 便捷B有序 C 经济 6.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 A )发展相适应。 A 社会B时代 C 建设 7.机关、部队、( B )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 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A 商业B企业事业 C 农业 8.高速公路, 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的道路, 禁止( B )通行。

[关于交通安全的小常识]关于交通安全的常识

[关于交通安全的小常识]关于交通安全的常 识 关于交通安全的常识一、安全的基本原则 1、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2、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3、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①“119”火警电话。②“110”报警电话。 ③“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④“120”急救电话。打电话不要慌张、语无伦次,必须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的特征。 二、交通安全 1、行走安全: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效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来往车辆,不准追逐,奔跑;没有行人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2、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安全: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摩托车;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不在恶劣天气骑车。

3、乘车安全:乘公共汽车要停稳后上下车,在车上要抓好扶手,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窗外,管好身边物品,防止扒窃;乘高速汽车要系安全带;不乘超载车。 三、行走安全 1、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2、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

2021年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分析

2021年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分析 近年来,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和持续加强的经济全球化使区域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很多国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上都将区域一体化作为主要策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速度能够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过于滞后或超前发展的交通运输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在区域经济大系统中,交通运输作为一个子系统,紧密联系着区域经济,两者不但相互制约,而且相互促进。想要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成为客观基础和必然要求。 一、区域经济发展及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的概况 (一)区域经济 所谓的区域经济,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在相应的区域内相互作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其中,一定的区域范围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各个要素及与其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作为综合性的地理概念,可以将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充分反映出来,特别是表现为能否合理的利用土地以及矿物等资源,科学性与经济效益能否通过合理布局地区之间的生产力使其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单一的经济指标是无法完全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思量时需要全方位进行,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能够有效结合地区性的生态效益。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对国家经济中地区

经济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分析其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否符合当地的发展现状;三是分析方案是否能够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或者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分析其协调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能否使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五是对基础设施的适应。 (二)交通运输的发展密切联系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交通运输在人类生活和获得生产资料的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各个传统的行业界限需要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来打破,按照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结构的相关要求,能够统一规划交通资源,使组织与协调工作保持合理性,从而确保区域内交通运输体系运转正常,同时创造便利条件使交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此同时,可以使交通运输需求的各类条件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益。从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的实际情况来看,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一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重要载体,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的制定需要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制定的要求标准相符合;二是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并不是叠加汇总各类运输方式,主要是把其结构与特征进行有效组合。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具有整体性、创新性以及全局性;三是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最主要特点,其中一体化中包括政策要素、规划建设以及市场要素等;四是区域间经济和交通运输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通过区域一体化运输体系得到充分的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知识清单一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 1.交通运输 (1)概念: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发生转移。 (2)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现状: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通车里程迅速增加;城市地下铁路和轻轨铁路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交通布局 (1)概念: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部分。 (2)作用: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清单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清单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决定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 2.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 交通运输工具 指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管道;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发展 (1)“一带一路”。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如下图:

(2)“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望向东南亚部分国家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东欧油气丰裕国家及矿产资源丰裕的中亚国家转移,而中国可以扩大对这些国家资本、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部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产业(如机电产品、部分装备制造产品),则有望向以中东欧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化后期国家转移,实现技术的互通有无。 任务清单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情境探究 [情境]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2017年我国高速公

货运交通运输安全常识

货运交通运输安全常识 货运交通运输安全常识 上路前“五必查”。 一是车辆号牌安装完好,安全检验标志、保险标志放置正确,行驶证.道路运输证、刷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齐全有效、随车携带; 二是车辆标志灯、标志牌、反光标识、侧后方防护装置、灭火器等安全装置配置完好,卫星定位装置工作正常; 三是车辆制动、灯光、转向等安全系统符合运行要求,轮胎规格合规、磨损正常、为使用翻新胎;四是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罐车紧急切断装置完好,处于关闭状态; 五是驾驶人驾驶证、驾驶人和押运员从业资格证等证件齐全有效,随身携带。 装卸货物“五要点”。 一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车辆、驾驶人、押运员、装卸员必须取得相应资质; 二是装载介质与罐体喷涂介质、车辆道路运输证载明介质致; 三是危险货物装载匀称均衡、整体固定,做到车货,不同危险货物不得混装,不得超载; 四是危险货物装载后,伧险货物名称、形状、数量、处置方法、企业联系方式等要书面记录,随车携带; 五是液体危险货物罐车装载完毕后,应将紧急切断阀关闭,确保

无损坏、无渗漏。 安全行车“五注意”。 一是选择合理的、通行条件较好的行驶路线,远离城镇、居民区,不进入危险货物运输车禁止通行区域,运输剧毒化学品车辆要按照公安机关批准的时间、路线行驶,不得随意变更; 二是保持安全的行车速度,任何情况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Okm/h,夜间、雨雾冰雹等低能见度条件下要降速行驶; 三是前方车辆保持合理的'行车问题,遇雨雾冰雪等恶方天时要加大间抑距离; 四是行车途中不得随意变换车道,高速公路行车要在规定车道行驶; 五是驾驶人要注意保持注意力,每驾车2小时左右应停车休息,并及时查看车辆技术状况,确保紧急切断阀处与关闭状态。 应急处置“三要求”。 一是出现车辆故障、事故、货物漏撒等紧急情况时,要根据货物的爆炸、纺燃、腐蚀、剧毒、放射等不同性质,按照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和操作规程妥善处置; 二是车辆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要按规定开启危险警报灯,在车后50至1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高速公路在150米外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要同时打开廊灯和后位灯; 三是个人无法处置时,要将车辆停靠在尽可能空旷、远离人群、水源的地方,及时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危险货物名称、形状、数

浅析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用途

浅析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人力 资源 浅析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李华赵泽梅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摘要:过去20年,在经历了形成、快速成长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后,我国旅游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深入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城市围绕旅游产业合理配置相关资源,以提升旅游品质,还有利于是推动我国旅游业的持续优化,提升我国整体旅游水平。 关键词:区域交通系统旅游产业丽江 一、理论综述 1.国内外理论研究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是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外学者针对交通对旅游作用及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对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区域内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旅游者影响的研究。国内关于交通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特定交通运输方式和具体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的影响等。 2.城市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 (1)城市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城市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了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 一方面,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现代旅游资源不断开发和丰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产业强大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

使得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交通、餐饮、住宿、商贸、金融、文化、信息等相关服务业和一、二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城市就业,因此发展旅游业成为了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核心内容。 (2)城市旅游产业综合性较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是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产业关联性较强还体现在旅游产业内部,即旅游产业链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城市的旅游资源与交通运输条件构成了旅游产业的空间竞争力。城市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的根本价值,但是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质与量,也取决于配套产业的发展情况。具体来看,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凭借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要依托交通系统的发展,即城市是否拥有便捷的交通、发达的区际交通网络、较大的旅客区域内运输能力等。 二、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1.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游客体验价值 在现代旅游产业中,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已发生本质的变化,其功能除为游客提供空间位移外,还包括满足旅游者体验、观光和娱乐需求等多重功能。交通运输系统已不仅仅是一种“出行工具”,更是一种无形的旅游产品,旅游地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效性与感知质量,不仅决定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同时会对旅游者的整体满意度、体验质量和重游意愿产生直接影响。 2.增加游客游玩的景点的数量与停留的时间 交通作为旅游活动中时间和金钱消耗的主要项目之一,其通达性、便捷性与舒适性等因素是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和日程安排的重要依据。在大多数情况下,游客在到达一个旅游城市后,在规划其出行计划,决定游玩景点的过程中,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学习资料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 作者:赵巍 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与城市功能相匹配,构建可持续发展、高标准、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交通发展目标。本文旨在解析综合交通枢纽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交通枢纽与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辞海》的解释为“比喻冲要的地点,事物的关键之处”。以此类推,交通枢纽自然是交通的“冲要地点”和“关键之处”。一般认为,交通枢纽地处于两条或几条干线运输方式的交叉点上,是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枢纽从宏观上,指交通节点所处的区域或城市,即交通枢纽城市;微观上,指交通节点上办理客货中转、发送、到达的多种运输设施(包含线路、站场、交通工具、信息等)的综合体。 交通枢纽的形成受区位、政治、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发展的影响;反过来,交通枢纽对于地区之间的联系、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又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大型海港或河港、空港往往都会形成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城市按汇集的主要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公路河海枢纽,如上海、天津、汉堡、纽约;铁路公路内河枢纽,如南京、武汉、莫斯科、法兰克福;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如北京、东京、巴黎;内河公路枢纽,多为中小城市。 综合交通枢纽是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所组成的交通枢纽。随着城市规模大型化、人员流动高度化、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城市交通流量密集,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成为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点。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间交通之间的衔接关键节点,其规划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交通安全宣传材料

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材料 1、什么是交通法规以及他的主要内容? 交通法规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共8章124条。国务院配套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同时生效。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依法管理原则。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内容包括: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该条例:机关、军队、团体、企业、学校等组织,应当经常教育所属人员遵守该法:驾驶车辆、骑车、行人、乘车人和道路和管理以及交通违章处罚等,都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还规定交通警察必须秉公执法,对违反该《道路安全法》的人,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处罚。 同学们,一定要认识到交通法规也是法,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交通警察的劳动,服从指挥,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汽车的性能和我们中学必须知道的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汽车在行驶中,如遇到危险情况,驾驶员踩刹车减速或停车就可能避免交通事故。但是,遇到紧急突然情况,如行人或骑车人在车辆临近时横穿马路,尽管驾驶员采取紧急刹车的措施,也难免发生撞车、撞人的事。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惯性的原理,驾驶员从发现危险到采取紧急刹车到汽车完全停止,需要两个过程,即"制动停车过程"和"制动停车距离"。这就如同你在奔跑中突然停下来,还受惯性的作用,不由自主地向前冲击几乎一样。汽车行驶速度越快,惯性力越大,制动停车距离越长。因此,汽车不是一刹车就能停止的。检测结果表明,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进时,从司机发现情况急刹车到制动有效,车会向前继续行驶18.82米远,才能停住:而在雨、雪天气,由于路面较滑,会向前继续行驶达24米。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不懂得汽车惯性的道理,以为汽车只要一刹车应付以立即停止,于是便毫无顾忌地在行驶着汽车前横过马路或从停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 究办法正式版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工作。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部属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权限,对下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部属单位或者交通运输企业(简称交通运输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由于故

意或者过失,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违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引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为,作出问责决定或提出问责建议。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部属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和权限,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工作。 第四条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以事实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责罚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晰、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处理适当。 第五条交通运输企业及其从业人员

交通安全小知识大全

交通安全小知识大全 交通安全小知识大全一: 一、行走须知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不准在车行道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 3、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 5、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二、乘车须知 1、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 2、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3、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 4、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 5、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 三、骑车须知 1、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2、拐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拐弯; 3、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4、不准车辆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5、要经常检查车子性能,响铃、刹车或其他部件有问题时不能骑车,应及时修理; 6、不准撑伞骑车,不准骑车带人; 7、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车; 8、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应急事件处理 上下楼梯,安全第一;不要追逐,不可拥挤。 打闹玩耍,危险游戏;生命可贵,倍加珍惜。 通过走道,不可拥挤;上操下操,特别注意。 不追不闹,不急不躁;靠右慢行,安全记牢。 交通安全小知识大全二: 一、交通事故逃生常识 1、发生交通事故自己被困在所乘车辆中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生; 2、从所乘车辆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造成的伤害; 3、逃生后迅速报警或拦截车辆救助其他未逃生人员; 4、所乘车辆着火时,应先防止吸入烟气窒息,再设法逃生。 二、十大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 1、车前车后,悬挂饰物 有些车主喜欢在车里挂一下自己喜欢的饰物,但这些悬挂在前后风挡上的漂亮饰物,却会挡住车主从后视镜里观察路况的视线,自然影响驾车安全。

道路运输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一-推荐下载

道路运输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一 1.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发展不能以哪三个牺牲作为代价? 答: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2.《山西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道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负领导责任的是什么部门?答:各级人民政府。 3.《山西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对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条件的审查,依法实施道路运输站(场)、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的安全监督管理的是什么部门?答: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4.《山西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负责道路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的管理工作的是什么部门?答: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5.《山西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道路运输安全的责任主体是? 答:道路运输经营者,其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道路运输安全的第一责任人。6.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道路运输经营者、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和汽车客运站的源头管理,全面提高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7.企业对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依法检查应做到什么? 答: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阻挠。按照规定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告道路运输安全情况。 8.安全管理提出了哪“五落实”? 答:就是“责任、机构、人员、经费、设备”五落实。9.道路运输责任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答:事故原因未查清的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员没受到处理的不放过,相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的不放过, 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过 。 10.什么是道路运输“三关一监督”职责? 答:三关是指:一是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二是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三是营运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关; 一监督是指:搞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 11.哪些人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 12.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的三项义务是什么? 答:自律遵规的义务,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义务,危险报告的义务。1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共分多少章多少条?答:分七章八十三条 14.国家安全生产法确定了哪三大目标? 答:关系到人权即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即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社会稳定。 15.安全生产的含义是什么? 答:安全生产的含义是组织生产活动时,先考虑安全;生产、安全矛盾时,以安全为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交通安全知识大全

一、交通安全部分 1、消防车的颜色为什么被涂成红色? 答:在可见光中,红色光的光波最长,而偏转角最小,容易穿过水层、雨点、灰尘和迷雾。所以消防车漆成红色是为了让人们在远处就能看见它,为它让路,以便它尽快完成灭火抢险任务。 2、交通信号分为哪几种? 答: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和手势信号。 3、在校内骑自行车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骑自行车应在道路右侧靠边慢行,不得撒手骑车,转弯时应减速瞭望,并伸手示意; (2)禁止骑车冲坡、载人,停放自行车时应在规定地点有序停放,不得占道。 4、行人应注意哪些交通安全? 答: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或者靠路边走或过地下通道、过街天桥,不准穿越或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道路口的护栏,不准在道路上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妨碍车辆通行。 5、道路通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安全原则; (2)靠右通行原则; (3)各行其道原则; (4)服从指挥原则。 6、学生在夜间走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1)要看清道路,注意行人和障碍物; (2)要注意过往车辆; (3)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行人和车辆,谨防遭到坏人的拦截或抢劫。特别是女生,更要注意这一点。 7、交通事故的报警该按照怎样的步骤? 答:(1)拨通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2)说明交通事故发生地的准确地址和事故性质; (3)说明受伤程度; (4)说清肇事车的车牌号码、车型和颜色。 8、常见的行人道路交通违章行为有哪些?

答:(1)违反交通信号通过人行横道的; (2)翻越、钻越交通隔离护栏的; (3)在机动车道行走或者兜售物品的; (4)乘车人往车外抛撒物品或者妨碍驾驶员操作的。 9、集体外出要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答:(1)集体外出应列队乘车或走路,队伍应靠右边人行道上行进,没有划分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应靠右边行走; (2)不准随便离开队伍,更不准在公路上追逐玩耍,或三五成群地并肩行走或聚集停留,妨碍交通。 10、乘坐火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请答出5种。 答:(1)不能将身体伸出窗外; (2)不能将列车上的废弃物扔出窗外; (3)不要让孩子在车门及车厢连接处玩,不要饮酒过量; (4)沏茶时不要倒水过满,车厢内禁止吸烟; (5)行李架上的物品按要求放牢固; (6)不要乱动列车的制动阀。 二、自然灾害 11、高温防御指南有哪些? 答:(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12、沙尘暴防御指南是什么? 答:(1)用纱巾蒙住头防御风沙的行人要保证有良好的视线,注意交通安全; (2)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下逗留;驾驶人员注意沙尘暴变化,小心驾驶; (3)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注意交通安全; (4)各类机动交通工具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 13、什么是地震灾害? 答:强烈的地震,会引起地面强烈的振动,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直接破坏如:由于地面强烈振动引起的地面断裂、变形、冒水、喷砂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对人畜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这种由地震引起的破坏,统称之为地震灾害。

交通安全基本知识

交通安全基本知识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个家庭新的希望,作为未成年人,学会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学会好好保护自己,避免交通意外的危害和消除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就是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最大的贡献。今天,我在此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同学们讲授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一、《道路安全法》颁布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交通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我国不是世界上汽车最多的国家(最多的是美国),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是全世界最多的。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4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法》通过规范道路交通行为,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保护道路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确定法律制度,增强道路交通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 二、与学生交通活动有关的交通规则与安全知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要和交通打交道。为什么,你每天都要上学、放学。上学、放学你就要经过道路,然而就在这看似简单、短暂的一段路程中,却蕴藏着巨大的危险。每发生一次交通事故,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损失是巨大的。有多少家庭失去亲人,有多少欢乐变成悲剧,有多少幸福化为乌有! (一)骑自行车的基本知识 1、大家都知道“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但有的同学会问,有的道路没有非机动车道,有的道路连划线都没有,那么自行车该怎么走呀?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自行车要靠路边行驶,原则上以路边算起不能超过1.5米。 2、如果在行驶中遇到非机动车道被占了,或者路边有障碍物,比如路边停着一辆汽车,应该怎么办呢?遇以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应该先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来车,确认安全后,再从障碍物旁绕过去。如果你连看都不看就直接从路边向路中拐出去,就很有可能会被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

桂林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桂林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发展基础 (5) 一、发展基础 (5) 二、存在问题 (9) 第二章发展形势及要求 (12) 一、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节点的要求 12 二、打造与国际旅游胜地相匹配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 13 三、构建“桂粤湘黔”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 (13) 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13)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规划原则 (16) 三、发展目标 (18) 第四章规划建设重点 (23) 一、全面推进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的建设工作 (24) 二、空铁引领,建设区域性对外综合交通系统 (27) 三、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创建“公交都市”,畅通城市交通 35 四、构筑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桂粤湘黔”区域性物流中 心 (38) 五、基本建成桂林市智慧交通系统 (39)

第五章保障措施 (43) 一、加强规划的协调与评估 (43) 二、完善交通专项规划 (43) 三、加快综合枢纽规划 (44) 四、加快城乡交通系统均等化发展 (44) 五、拓宽多元化筹资渠道 (45) 六、建设“公交都市”和“绿色交通示范城市” (45) 七、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6) 八、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47) 第六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8) 一、环境影响分析 (48) 二、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50)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1)

前言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攻坚时期;是提质增效升级、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全面加快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的重要时期。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市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十三五”时期的交通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桂林市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航空、陆路和水路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和运输组织衔接效率,强化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功能,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综合交通节点城市。 《桂林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交通运输部建设“综合、绿色、安全、智能”四个交通的规划建设要求,全面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效益和运输管理效率,全力打造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我市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节点城市;全力开创我市综合交通运输新局面,实现我市交通运输与城乡社会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达50多万人,其中大中小学生占了10万多,而我国因国人无证驾车、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车、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行人不守交通规则等,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无法谦虚地排在了世界第一,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多人,平均每天死亡达300人,这真是一个比战争、瘟疫还要无情,还残酷的数字,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一起起惨烈的事故背后,有多少家庭失去了亲人,有多少欢乐变成了悲剧,有多少幸福化为乌有,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是一个个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个个孩子与父母阴阳两隔,所以大家要遵守交通法规、学院出入门制度,按规定出入校园;在校外要遵守各种交通规则,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遵规矩、保生命;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要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出行不要乘坐车况较差,有的已到报废期“无牌、无证、无照”运营的“三无”车辆;出行时要加强贵重财物的保护;遇到不法侵害要懂得正当防卫及其它自防自救手段,如拨打110或和家长、老师、亲属联系求助;出行时不要随意与陌生人交往,不随意接受陌生人送的食品、饮料,不见财起意,不贪图小便宜,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要骑车带人或者过快地行

中学生交通安全小常识一:

中学生交通安全小常识一: 中学生交通安全小常识一:1、安全横过道路。 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我们几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证安全,这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有不少行人,因为没有掌握好安全横过道路的要领,结果丧身于汽车轮子底下。 横过道路时,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在这个地带,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要减慢,驾驶员也比较注意行人的动态。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特别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避让车辆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可以安全横过道路了。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2、乘车安全。 乘坐公共车辆,应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不应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准站在道路中间拦车。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上车后,应主动买票,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婴儿的乘客。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出车

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很不安全。 3、道路不是游戏场。 道路是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游戏、追逐,把它当作“游戏场”,放学以后在道路拉开“场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碍车辆的通行又会被车辆撞伤,是不允许的。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的通行带来困难,是妨碍交通的。在道路上追追打打,车前车后乱穿,甚至相互扔石子,这就更容易出事故了,另外一些同学,因为不懂得在道路上玩耍的危害性,甚至在道路中间拦车、追车、扒车和向汽车投掷石块,以此为乐,这是最最危险的举动,一旦被车撞倒,后果不堪设想。 道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我们要互相提醒,大胆劝阻,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 4、避让转弯车辆。 当汽车的方向灯一闪一闪时,告戒人们,汽车要转弯了。我们应该注意避让转弯车辆。 现代汽车的转向,都是依靠前轮来转向的。随着前轮的转动,汽车车身也逐渐改变方向。汽车转弯时所占用的空间往往大于车辆固有的宽度。前轮行驶的轨迹不与后轮的轨迹重合,也就是说,前后两只轮子不会走在同一条弧线上,而是有一定距离差别的。这就是汽车转弯的“内轮差”。由于这种“内轮差”,使汽车转弯时,前轮可以通过道路的某一物体,而后轮却不能通过。

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 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日期:2005-04-12 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 与国家首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功能相匹配,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动态满足交通需求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的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以“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2020年,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主导客运方式,出行的选择性增强,出行效率提高,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交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1)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实施区域差别化的交通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扭转交通结构逐步恶化的趋势,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 (2)突出交通先导政策。根据“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大发展带的交通引导力度,积极推动东部发展带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构筑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以及交通枢纽为主体的交通支撑体系。 (3)优化完善中心城路网体系,全面整合既有交通设施资源,挖掘现有设施潜力,大幅度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大路网密度,完善路网“微循环”系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合理确定中心城的土地开发强度与建设规模,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 交通发展指标 预计202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到500万辆左右,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5200万~5500万人次/日。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客运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交通发展策略 (1)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积极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TOD),优先建设联系新城的大运量快速公共客运走廊,依托走廊发展新城。高标准编制新城的道路、公共交通、场站枢纽、交通管理等专项规划。 (2)加强京津冀北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完善区域航空、铁路、公路网络,促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良好衔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引导城市空间与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