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与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与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及其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会计监督工作日益显现它在经济中的重要性,社会公众对会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通过我国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并取得长足的进展。2000年7月1日实施的新《会计法》不管是从形式上依旧从内容上看,“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差不多上《会计法》的核心。

但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有许多企业对此认识不够,在一些方面仍然难以适应经济条件的变化,出现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弱化,治理松懈的现象。一些单位和个人受经济利益驱动,过分追求自身利益,无视会计制度。企业经营者以权压法、肆意更改企业核算基础,甚至要求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出据虚假财务报告。一些会计人员,因受聘于企业经营者,当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受制于经营者,不能坚持原则,使企业经营业绩不能真实地被反映出来,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峻阻碍了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随着审计风暴的开展,会计监督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加强我国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会计监督概述

会计监督制度是各个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爱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基础,建

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关于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防止国家和单位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保证会计工作和经营治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等具有积极作用。

(一)会计监督的定义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法律、法规授权的专门地位和职权,依照会计主体的各项制度,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连续的、及时的监察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达到提高会计主体效益的目的。

会计监督要紧包括财务会计监督和成本治理会计监督两个部分。

(1)财务会计监督。财务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专门地位和职权,对特定主体财务会计活动进行

监察和督促。监督会计账簿,监督实物以及款项,监督财务报告以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的正确、相关、可靠以及可比,关于违反的行为应当制止和纠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还应对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监督,还应配合搞好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2)成本治理会计监督。成本会计是运用会计的差不多原理和一般原则,采纳专门方法对企业各项费用的发生和生产经营成本的形成进行预测、决策、打算、操纵、分析和考核的一种治理活动。成本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内部按照自己的治理标准,对其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的监督和督促。成本治理会计监督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操纵、事后评价三大部分。

(二)会计监督的差不多步骤

会计监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

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

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操纵的作用。

(2)保证会计凭证或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对自制原始凭证或外来原始凭证,在传递程序中各联都有相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做出规定;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帐证一致。

(3)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

对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等经济业务事项,如决策和执行的程序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操纵,不仅阻碍国家、单位和社会公众利益,也会削弱财务会计治理职能,并阻碍会计秩序和会计信息质量。

(4)进行财产清查。

通过财产清查,不仅能够改善经营治理,并能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财产清查制度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对的一种制度。

(5)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操纵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操纵的一种专门形式。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操纵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

(三)企业决策与会计监督

能够讲,会计监督因会计信息的存在而始终贯穿在企业决策的整个过程,从企业决策的预备时期,在相关会计信息的核算、汇总、加工、分析等环节中,会计监督就差不多介入,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原始会计信息本身的可靠性、相关性;在企业决策的形成时期,会计监督又在决策者行为和决策程序上参与把关;在企业决策的实施时期,会计监督又渗透于涉及决策实施的各个部门、各种信息来源;在企业决策的调整时期,又是会计监督为使信息反馈系统的快捷有效保驾护航。

二、我国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缘故

在我国经济高速进展,企业治理体制不断改革的时期,会计监督尤为重要,《会计法》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目前在专门对称,阻碍了监督的效果。监督的差不多原理,一是制衡和牵制,即通过上下左右的相互制约以及时纠正多企业中,会计监督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将从三方面阐述我国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缘故。

(一)会计监督主体确认不清

企业人员受聘于企业经营者,要求他们对握有自己“就业权”的企业经营当局所决定的财务收支实施监督,既不符合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差不多要求,又缺乏应有的可行性,因而使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受到限制和制约。这种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不对称,必定形成监管目标无法实际地得到实现。另外,从我国当前的企业权益结构中,企业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保障极大地依靠于企业经营当局而较少决定于企业所有者,因此,假如

会计监督活动有悖于经营当局的利益,形成的结果往往是有效监督导致的收益将要紧归于企业所有人,而监督活动的风险则有会计人员承担,此种监督收益和监督风险的不对称性,显然形成企业会计人员缺乏实施监督的主动性、自觉性。假如实施监督行为的主体缺乏主动精神,监督弱化的状况因此难以幸免。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企业会计人员无法胜任代表企业所有者利益的内部监督主体。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民间会计监督部门,理论上是完全独立与企业经营者、企业所有者以及社会相关各方的。“完全独立”就意味着不受任何一方的制约,反过来也没有任何权力对任何一方有所制约。只是在同意任何一方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托付来对企业进行会计信息的审计、核查时,因托付关系的存在而负有代理监督主体的责任。然而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哪部法律法规对民间会计监督部门出具虚假报告的连带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在这种监督收益与监督风险不对称性的情况下,民间会计监督部

门会倾向于给与更多经济利益的一方,因此出现民间会计监督部门在利益驱动下与企业经营者勾结进行暗箱操作的现象。尤其当民间会计监督部门同意国家或社会公众的托付时,因没有明确的监督主体,而不能代表监督主体的利益而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二)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企业作为一个会计实体,它的会计监督来自三个方面:政府部门监督、社会会计中介机构监督、企业内部监督,即内部会计监督。计监督体系中前两者是外界对企业实施的监督,而内部会计监督,则是企业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得健康良好进展而进行的自我监督。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目前仍有待改进,有专门多不健全的地点。

(1)会计监督的差不多职能界定不清,差不多机制不合理。

相关规定明确了三种监督的差不多任务是维护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但在要求上并没有具体化和体现三者之间应有的差异,

导致三种监督职能混同。事实上它们之间的职责、目标、实施手段以及承担的责任等存在专门大差异。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检查重复,有了问题相互推诿。国家行政监督机关权利和义务不一致,职能和责任不偏差;二是威慑,即通过对违纪行为的重罚,使被监督者不敢轻易违规。而现行的会计监督采取普查式、一对一的监督方法,从理论上讲这是最直接也应当是最有效的监督方法,但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避重就轻、轻打轻罚的现象,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2)内部会计监督薄弱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企业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得健康良好进展而进行的自我监督,这种监督是自觉的、主动的,由会计人员承担。其要紧任务是在单位领导的领导下,通过对记账凭证的审查财务收支的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方面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保证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之内。多年来,单位内部会计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