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老版本的运动生化习题集

老版本的运动生化习题集

老版本的运动生化习题集
老版本的运动生化习题集

绪论

1、简述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容

第一章

判断题

1、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所有的蛋白质都具

有催化功能。(为

2、通常将酶催化活性最大时的环境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 (附

3、水是人体主要的组成成分,水和无机盐不能直接供能,与能源物质代无关。(X

4、低氧、寒冷、低压环境下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升高比正常环境小。(X

5、生物体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温度越高,催化反应的速度越快。(X

6、酶促反应的反应物称为产物,生成物称为底物。(的

7、高度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有格的选择性。(■

8、酶可分为单纯酶、结合酶和酶的辅助因子3种。(的

9、当身体的机能状态急剧改变时,如损伤、运动或疾病等,血清酶活性降低。

(X

10、训练引起的酶催化能力的适应性变化,可因停训而消退。(11、生物体物质代与能量代即可同时存在,也可独立存在。(X

12、凡是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凡能降低酶活性或使酶活性丧失的物质为

激活剂(凶

单选题

1、(A)是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A ATP B糖C脂月D D蛋白质

2、(B)是生物氧化发生的主要部位。

A质网B线粒体C基质D.叶绿体

3、下列哪个酶不属于糖酵解酶类(B)

A.磷酸化酶

B.肌酸激酶

C.磷酸果糖基酶

D.乳酸脱氢酶

4、下列不属于生物氧化意义的是(D)

A.能量逐渐释放,持续利用

B.合成人体的直接能源ATP

C.产生热量,维持体温

D.加速新代

5、完全在细胞质中进行生物氧化过程的是(D)

A.三竣酸循环B脂肪酸循环C丙酮酸氧化D.糖酵解

6、人体化学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C)

A.糖B .脂月C C.水D.蛋白质

7、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

A.氨基酸

B.核酸

C.乳酸D .甘油

8、当身体机能状态急剧改变时,如损伤、运动或者疾病等,血清酶活性(A)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稳定

9、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日需要经尿液排出的代废物约为(A),至少要500ml的水作为溶剂,这一数值为最低值。

A.35g

B.40g C30g D.45g

10、电解质的作用是(C)

A.调节体温

B.间接提供能量C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D.直接提供能量

11、适宜运动可使蛋白质合成(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均有可能

12、对整个代过程的反应起控制作用的酶称为(A)

A.限速酶

B.辅酶

C.同工酶

D.结合酶

多选题

1、人体的能源物质包括(ABC)

A.糖B脂肪C.蛋白质D.核酸

2、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其主要组成元素有(ABCD)

A .碳B.氢C.氧D.氮

3、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能源物质,它们共有的元素是(ABC)

A .碳B.氢C.氧D.氮

4、运动时血清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有(ABCD)

A.运动强度

B.运动时间C训练水平D.环境

简答题

1、维生素与运动能力有关系?

2、酶对运动的适应性表现在那些面?运动对血清酶有影响?

论述题

运动时,体生物氧化合成的ATP与ATP利用能处于平衡状态吗?为什么?

案例分析

下表是某运动员训练前及训练一个月肌肉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测试数据,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取样时间均为训练后24h,试分析训练对肌肉及血清酶活力影

响的原因及意义。

判断题

1、糖酵解是不需氧的代过程,故缺氧是糖酵解产生乳酸的必要前提。(X

2、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代过程的限速酶。(V)

3、三竣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3大代的中心环节。(力

4、肌糖原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血糖的浓度。(的

5、肝糖原即可在运动时直接分解供能,又可调节血糖浓度。(的

6、乳酸无氧阈一般是指体的血乳酸浓度达2mol/L。(X)

7、运动时人体氧化乳酸的主要部位是心肌。(的

单选题

1、贮存糖原最少的组织是(B)

A.肝

B.脑

C.肾

D.肌肉

2、肾糖阈是指体血糖浓度达到(D)

A.4.4 mmol/L

B.5.5 mmol/L

C.6.6 mmol/L

D.8.8 mmol/L

3、调节人体血糖水平的主要器官是(C)

A.脑

B.肾

C.肝

D.骨骼肌

4、乳酸浓度是乳酸的(B)平衡的结果

A.生成

B.生成和消除

C.消除

D.氧化

5、糖酵解进行的部位是(C)

A.组织液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线粒体与细胞质

6、糖酵解的最重要的限速酶是(C )

A.醛缩酶B磷酸化酶C.果糖磷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

7、糖的有氧氧化过程是在(A)中进行的。

A.细胞质与线粒体

B.细胞质

C.线粒体

D.中心体

8、三竣酸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物质是(A)

A.草酰乙酸B柠檬酸C.a-S戊二酸D.琥珀酰CoA

9、(B)是糖、脂月方、蛋白质3大代的中心环节。

A.乳酸循环

B.三竣酸循环C鸟氨酸循环D.葡萄糖一丙氨酸循环

10、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对提高(B)运动能力作重要。

A.速度

B.速度而t力

C.耐力

D.力量

11、乳酸阈俘L酸无氧阈)强度训练,主要发展(C)供能能力的训练

A.磷酸原系统

B.无氧代

C.有氧代

D.神经系统

12、长时间运动血糖下降时首先受影响的是(C)

A.肺

B.肝

C.脑

D.心

13、长时间耐力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的趋势是(C)

A.变化不大

B.上升

C.下P$

D.不变

14、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的趋势是(D)

A.上升

B.先不变后上升

C.下降

D.无明显变化

15、有氧代能力训练与糖代的适应性变化,主要体现在(A)

A.改善糖有氧代能力面

B.提高糖无氧代能力面

C.提高戊糖磷酸代途径面

D.提高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面

多选题

1、(BD)是糖在体的贮存形式。

A.血糖

B.肝糖原C糖蛋白D.肌糖原

2、糖的分解代包括(ABC)

A.糖的无氧酵解B糖的有氧氧化C.戊糖磷酸途径D.糖原的分解

3、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有(BCD)

A.磷酸化酶

B.果糖磷酸激酶C丙酮酸激酶D.己糖激酶

4、体糖原的贮量取决于个体的(ABD)

A.运动水平

B.训练状况

C.肌纤维类型

D.饮食中糖的含量

5、影响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的因素有(ABCD)

A.运动强度

B.训练水平

C.持续时间

D.营养状况

6、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后可以进行的代是(BCD )

A.糖异生B糖原合成C.有氧氧化D.糖酵解

简答题

试述糖代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适应性变化。

论述题

用血糖、血乳酸指标分析某一运动项目运动中糖代的特点。

第三章

判断题

1、脂肪是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的主要能源物质。在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肌肉

细胞外自由脂肪酸氧化速率是安静状态时的4?5倍。(■

2、脂肪(三酰甘油)分解代的第一步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4

3、补充外源性肉碱,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力

4、骨骼肌、心肌等组织也有少量脂肪贮存,水解生成的游离脂肪酸并不释放至

血液,而是在细胞中氧化供能或合成脂肪。(力

6、肌肉摄取血浆脂肪酸的速率,将依赖脂肪组织脂解强度,血液脂肪酸的转运能力,肌脂肪分解和利用强度。(■

单选题

1、脂质是指由(A)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A.脂肪酸和醇

B.碳、氢、氧

C.单纯脂、复合脂

D.脂肪酸和醛

2、血浆游离脂肪酸常在运动(D) min后,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速度才达到最大。

A.开始~10

B.10~40

C.20~50

D.30~60

3当酮体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即发生酮病,引起(C)。

A.酸过剩

B.碱过剩

C.酸中毒

D.碱中毒

4、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D)

A.乙酰CoA B月旨酰CoA C.丙酰CoA D.H2OCO2

5、脂肪酸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是(A)

A.血浆游离脂肪酸

B.三酰甘油

C.三酰甘油

D.磷脂酸

6、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B)

A.食入脂肪过多

B.肝脂肪运出障碍

C.肝脂肪合成过多

D.肝脂肪分解障碍

7、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脂肪的分解代水平,主要是提高了(A)

A.HDL

B.CM

C.VLDL

D.LDL

8每次有氧锻炼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一般认为(D)有氧锻炼,可以显著改善血脂水平。

A.120min

B.80min

C.45min

D.60min

多选题

1、下列属于不饱和脂肪酸(UFA)的是(ABC)

A.油酸B亚油酸C.花生四烯酸D.软脂酸

2、下列属于衍生脂质的有(ABD)

A.胆固醇

B.胆汁酸

C.肾上月M素

D.维生素D

3、下列哪些因素能促进脂肪氧化并能提高运动能力(AB)

A.咖啡因

B.肉碱

C.禁食

D.高脂饮食

4、有氧运动可以引起血液中(ABCD)

A.HDL-C的升高

B.LDL-C的降低

C.HDL=C/LDL-C比值升高

D.胆固醇逆向转运能力增加、

简答题

1、运动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利用有影响/

论述题

科学的锻炼为什么能防治心血管疾病?

案例分析题

1、下表展示的是不同生理状态下人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试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及可能机制?

第四章

判断题

1、通过营养干预无法延缓运动性中枢疲劳。(4

2、保持体有足够数量的支链氨基酸有助于延缓中枢疲劳发生(附

3、谷氨酰胺持续上升是过度训练的指标之一。(>)

4、氨基酸代库的大小决定不了氨基酸参与供能程度的大小。(的

5、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体可以合成,并非必须从食物摄取的氨基酸。(力

6、长时间运动中,蛋白质供能的比例可较安静状态增多。(■

7、根据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可以将蛋白质分成球形蛋白和纤维状蛋白。(X

单选题

1、蛋白质的典型特征是含氮量比较稳定,一般在(B)

A.15%

B.16%

C.17%

D.18%

2、参与蛋白质组成的20种氨基酸都是(C)

A.r-氨基酸

B.B-氨基酸

C. a-氨基酸

D.Q-氨基酸

3、(B)是中枢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A.氨基酸

B.5-羟色安

C.6-磷酸葡萄糖

D.丙氨酸

4、(A)是体谷氨酰胺合成与分解的主要部位。

.A.骨骼肌B肝月4 C.肾脏D.胃

5、补充一定量(A)谷氨酰胺是可以起到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的。

A.外源性的

B.源性的

C.好的

D.坏的

6、氨基酸代库”可以反映出(A)在体的变化程度或趋势。

A.氨基酸

B.丙氨酸

C.多月D

D.肽

7、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D)

A.细胞质B能源物质C.胶原纤维D.基本物质

多选题

1、在身体适应性面,体各种酶蛋白的合成速度加快,而酶含量的增加有利于(ABCD)

A.机体的恢复

B.物质的合成

C.免疫力白提高

D.机体适应能力的提高

2、儿茶酚胺包括(AC)

A.多巴胺

B.酪氨酸C去甲肾上腺素D.丝氨酸

3、支链氨基酸属于必需氨基酸,它们通过(CD)参与到机体的供能过程。

A.有氧代

B.氨基酸分解

C.生成酮体的式

D.糖异生的过程

论述题思考讨论

外源性蛋白质的补充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如?请举例说明。

第五章

判断题

1、生物体的新代是由多新代途径即一系列连续的酶促化学反应组成的。(力

2、代调节是生物化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适应能力。(力

3、代调节常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器官水平上进行。(X)

4、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能源物质的供应和利用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成为主要矛盾。(A)

5、在长时间运动前期,肌糖原分解是血液葡萄糖的主要来源。(X )

6、由于体糖贮备有限,为了获得最佳耐力,糖和蛋白质必须同时利用。(R

7、糖酵解供能需要氧,可产生乳酸

8、三竣酸循环是三大能源物质分解代的最终途径。(力

单选题

1、代调节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C)

A:生化过程B:条件反应C:适应能力D:物理反应

2、糖酵解速度在短时间大幅度上升,主要通过(C)的调节实现的A:激素B:大脑C:关键酶D:神经

3、在长时间运动前期,(A)是血液葡萄糖的主要来源。

A:肝糖原分解B:肌糖原分解C:糖异生D:乳酸

4、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基本上依靠(B)供能。

A:糖酵解系统B: ATP-CP系统C:有氧代D:无氧代

5、长时间低、中强度运动以糖和脂肪的(A)为主。

A:有氧氧化B:无氧代C:糖酵解D:有氧代

6、有氧氧化最后的代产物是(A)。

A:二氧化碳和水B:乳酸C:氨基酸D:脂肪酸

7、糖酵解供能后生成的产物是(B)

A:二氧化碳和水B:乳酸C:氨基酸D:脂肪酸

多选题

1、促进脂解作用的激素主要有(ABCD)和糖皮质激素。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胰高血糖素D:生长激素

2、ATP的三条冉合成途径包括:(ABC)。

A:磷酸肌酸分解B:糖酵解C:有氧氧化D:氧化分解

3、下列哪些运动项目主要是由磷酸原供能的(ABD)。A:短跑B:举重C: 400m跨栏D:投掷

4、运动时骨骼肌的三个供能系统是(ABC)。

A:磷酸原供能系统B:糖酵解供能系统

C:有氧代供能系统D:无氧代供能系统

5、长时间低、中强度运动以(AB)的有氧氧化为主。A:糖B:脂肪C:蛋白质D:无机盐

论述(P143)

1、简述运动时三大供能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

2,以一个运动项目为例,分析其供能特点

判断题

1、大强度运动时容易出现运动性外疲劳。V

2、小强度运动时容易出现运动性外疲劳。X

3、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出现与血糖下降有关。V

4、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是引起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运动性疲劳的原因。

5、体温调节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关系不大。X

6、运动时消耗越大的物质运动后的超量恢复就越明显。X

7、高糖膳食可以促进短时间大强度力竭运动后肌糖原的恢复。X 单选题

1、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的(B)现象。

A:病理B:正常C:异常D:特殊

2、骨骼肌收缩能力下降是运动性(A)疲劳。

A:外B:中枢C:整体D:肌肉

3、运动性中枢疲劳与(A)有关。

A:神经递质紊乱B:体温调节C:能源物质大量消耗D:血糖浓度下降

4、(C)是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疲劳产生的重要原因。

A:肌糖原耗竭B:肌乳酸堆积C:磷酸原大量消耗D:血糖浓度下降5、运动后的恢复过程常用(C)理论来描述。

A:堆积B:中毒C:超量恢复D:自由基

6、(C)休息可加快血乳酸的消除。

A:卧床B:静坐C:活动性D:睡眠

7、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肌糖原的恢复与膳食糖含量关系(A)。A:密切B: 一般C:不大D:甚小

8、过度训练是一种(C)。

A:正常现象B:训练效果C:疾病D:生理现象

多选题

1、运动性疲劳是指由(BC)引起的疲劳。

A:身体活动B:体育锻炼C:运动D:劳动

2、运动性疲劳发生时(ABD)环节可能出现变化。

A:中枢神经系统B:骨骼肌细胞能量代

C:血液输氧能力D:体温调节

3、持续时间在6h以上的运动,疲劳时会出现(ABC)等现象。

A:体温上升B:脱水C:电解质紊乱D: pH下降

4、影响运动后肌糖原恢复的主要因素有(BC)

A:气候B:膳食C: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D:性别

5、运动训练中人体的应激反应变化过程包括(ABC)

A:警觉期B:抵抗期C:衰竭期D:恢复期

简答题

1、中枢和外运动性疲劳各有什么生化特点?

2,应用运动后物质恢复的规律,设计提高不同项目所需运动能力的训练案

第七章

判断题

1、力量训练使I型肌纤维选择性表达显著上调。(X

2、耐力训练使I型肌纤维选择性表达显著上调。(力

3、DNA是体遗传物质,它是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淤)

单选题

1、人类体细胞具有(C)对染色体。

A: 1 B: 22 C: 23 D: 45

2,基因表达的产物是(D).

A:是DNA B:是RNA C是蛋白质D:大多数是蛋白质,有些是RNA 3,转换突变是(A)。

A:一喋吟代替一喋吟,或一喀呢代替另一喀呢。

B:一喋吟为一喀呢代替,或反之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4,颠换突变是(B)。

A:一喋吟代替一喋吟,或一喀呢代替另一喀呢。

B:一喋吟为一喀呢代替,或反之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5, DNA复制的一般原则是(A 。

【高考生物】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生物科技行业)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2.底物水平磷酸化(胞液) 3.糖酵解作用 4.酮体 5.氨基酸代谢库 6.运动性疲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研究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变化及其的一门学科。是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的结合。 2.据化学组成,酶可以分为:类和类,在结合蛋白酶类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之为,非蛋白质部分称为(或辅助因子)。 3.人体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 4.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电子呼吸链进行的,在呼吸链上有两条呼吸链,一条为:NADH 氧化呼吸链,一分子NADH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的ATP;另一条为FADH2氧化呼吸

链,一分子FADH2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ATP。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能量可合成ATP;如果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则释放出的能量可合成ATP。 5.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μmol/L。 评价运动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常用指标是尿素氮;尿中。 血尿素在安静正常值为毫摩尔/升 6.运动强度的生化指标有、、;运动负荷量的生化评定指标主要有:、、、。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如果表述错误,请将正确的表述论述出来。每题判断正误2分,论述2分,共16分) 1.安静时,运动员血清酶活性处于正常范围水平或正常水平的高限;运动后或次日晨血清酶活性升高;血清中酶浓度升高多少与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运动员安静时血清升高是细胞机能下降的一种表现,属于病理性变化。 2.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 4.脂肪分子中则仅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作用转换为糖。脂肪酸不能转化为糖。

(完整版)食品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四、名词解释 1.两性离子(dipolarion) 2.米氏常数(Km值) 3.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4.糖异生(glycogenolysis) 5.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五、问答 1.简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机制。 2.DNA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5.简述tRNA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四、名词解释 1.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又称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2.米氏常数(Km值):用Km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或mM)。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 3.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转变成ATP。 4.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5.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五、问答 1. 答: 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稳定的作用力是次级键,此外,二硫键也起一定的作用。当某些因素破坏了这些作用力时,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即遭到破坏,引起变性。 2.答: 按Watson-Crick模型,DNA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工程热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1.若已知工质的绝对压力P=,环境压力Pa=,则测得的压差为(B)A.真空pv= B.表压力pg=.真空pv= D.表压力p g= 2.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的准平衡过程中工质压力降低,则(A) A.技术功为正 B.技术功为负 C.体积功为正 D.体积功为负 3.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的特点是(B)=0 =>W s>s′>s″>s′s>s″ 16.可逆绝热稳定流动过程中,气流焓的变化与压力变化的关系为(B) ====pdv 17、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B)A.>1B.=1C.<<<1 18.湿空气的焓h为(D)湿空气的焓湿空气的焓干空气与1kg水蒸汽焓之和干空气的焓与1kg干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焓之和 二、多项选择题 1.单位物量的理想气体的热容与_____有关。(ACDE)A.温度B.压力C.气体种类D.物量单位E.过程性质 2.卡诺循环是__AD___的循环。 A.理想化 B.两个定压、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C.效率最高 D.可逆 3.水蒸汽h-s图上的定压线(AD)A.在湿蒸汽区为直线B.在过热蒸汽区为直线C.在湿蒸汽区为曲线 D.在过热蒸汽区为曲线 E.在湿蒸汽区和过热蒸汽区是斜率不同的直线 4.理想气体经绝热节流后,前后稳定截面上的__BD___相等。 5.A.压力B.温度C.比体积D.焓E.熵

运动生物化学学习重点大全

绪论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运动生物化学的任务主要体现在:1、解释人体运动变化的本质;2、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3、科学的知道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第一章 1.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一、高效性;二、高度专一性;三、可调控性 一、底物浓度与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二、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四、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水在运动中有何作用?水代谢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 人体内的水是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水还具有参与体温调节、起到润滑等作用,并与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有关。 运动时,人体出汗量迅速增多,水的丢失加剧。一次大运动负荷的训练可以导致人体失水2000~7000ml,水丢失严重时即形成脱水,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运动能力。 3.无机盐体内有何作用?无机盐代谢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 无机盐在体内中解离为离子,称为电解质,具有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作用。

4.生物氧化合成ATP有几种形式,他们有何异同? 生物氧化共有两种形式:1、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 相同点:1、反应场所都是在线粒体;2、都要有ADP和磷酸根离子存在 不同点:1、在无氧代谢供能中以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ATP为主,而人体所利用的ATP约有90%来自于氧化磷酸化的合成即在有氧代谢中主要提供能量;2、底物水平低磷酸化不需要氧的参与,氧化磷酸化必须要有氧;3、反应的方式不同。 5.酶对运动的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运动对血清酶有何影响? 一、酶催化能力的适应;二、酶含量的适应。 ①、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大,血清酶活性增高 ②、运动时间:相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越长,血清酶活性增加越明显 ③、训练水平:由于运动员训练水平较高,因此完成相同的运动负荷后,一般人血清酶活性增高比运动员明显 ④、环境:低氧、寒冷、低压环境下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升高比正常环境下明显。 6.试述ATP的结构与功能。 ATP分子是由腺嘌呤、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核苷酸,其分子结构 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合成磷酸肌酸和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7.酶:酶是生物体的活性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生物氧化:指物质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生物氧化实际上是需氧细胞呼吸作用中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故又称为细胞呼吸。 同工酶:人体内有一类酶,他们可以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催化特性、理

运动生物化学(2.1.2)--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评定

第九章 训练效果的生化评定 习 题 作 业 1、名词解释 1、尿肌酐系数 2、磷酸原商 3、乳酸能商 4、乳酸阈 二、填空题 5、尿肌酐是▁▁▁的代谢产物,测定尿肌酐可评定▁▁▁▁▁▁▁▁▁的供能能力。 6、通常采用尿肌酐系数来评定运动员的▁▁▁与▁▁▁素质,男性的正常值为▁▁▁▁▁▁mg/Kg.BW,女性的正常值为▁▁▁▁▁▁mg/Kg.BW。 7、运动员从事短时间激烈运动,乳酸少成绩好,说明其▁▁▁▁▁▁能力强。 8、在测定AQ时,AQ值越高,说明▁▁▁生成少,功率输出▁▁▁,▁▁▁▁▁▁能力好。 9、在测定LQ时,LQ值越高,说明▁▁▁▁▁▁素质好。 10、运动员全力跑400米后,血乳酸仍为原来水平,而运动成绩提高,这说明运动员的水平▁▁▁。 11、乳酸阈是评定▁▁▁▁▁▁供能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是▁▁▁mmol/L。但 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故在评定时一般都要测定▁▁▁▁▁▁来进行评定。在测定时,常采用▁▁▁负荷法。 三、A型选择题(单选题) 12、尿肌酐是( )的代谢产物。 A、血红蛋白 B、肌红蛋白 C、磷酸肌酸 D、蛋白质 13、尿肌酐系数主要是评定( )的供能能力。 A、磷酸原供能系统 B、糖酵解供能系统 C、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D、A+B 14、尿肌酐系数主要是评定机体的( )素质。 A、力量 B、速度 C、耐力 D、力量、速度 15、正常成年男性的尿肌酐系数值是( )mg/Kg.BW。

A、10-25 B、18-32 C、15-35 D、12-16 16、正常成年女性的尿肌酐系数值是( )mg/Kg.BW。 A、10-25 B、18-32 C、15-35 D、12-16 17、10秒的极大强度运动,乳酸生成量少,而所做的总功率增加,这是( )能力提高的表现。 A、磷酸原供能系统 B、糖酵解供能系统 C、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D、A+B 18、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血乳酸最大浓度提高了,说明其( )能力提高了。 A、磷酸原供能系统 B、糖酵解供能系统 C、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D、A+B 19、在自行车功率计上运动45秒,所做的总功率高,而血乳酸的增加值不高,说明其速度耐力素质( )。 A、较差 B、一般 C、较好 D、无法评定 20、全力跑400米后3-9分钟所测得的血乳酸值在10mmol/L左右,说明其糖酵解供能能力( )。 A、较差 B、一般 C、较好 D、无法评定 21、100米游泳的供能能力训练时,主要是发展( )供能能力。 A、磷酸原供能系统 B、糖酵解供能系统 C、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D、B+C 22、乳酸阈是评定( )能力的重要指标。 A、磷酸原供能 B、糖酵解供能 C、有氧代谢供能 D、A+B 23、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乳酸阈跑速提高了,说明( )能力提高。 A、磷酸原供能 B、糖酵解供能 C、有氧代谢供能 D、A+B 24、发展有氧代谢供能能力时,可采用( )训练。 A、乳酸 B、磷酸原 C、无氧阈 D、最大强度 25、发展糖酵解供能能力时,可采用( )训练。 A、低乳酸 B、磷酸原 C、无氧阈 D、最大乳酸 四、B型选择题(多选题) 26、评定磷酸原供能供能能力的常用方法有( )。 A、LQ评定法 B、AQ评定法 C、尿肌酐评定法 D、30米冲刺法 E、10秒内快速运动评定法

《热工基础》试卷A

2011-2012硅酸盐专业《热工基础》期末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30分) 1、流体的密度—— 2、静压强—— 3、体积流量—— 4、发热量—— 5、相对湿度—— 6、黑体—— 7、干燥—— 8、完全燃烧—— 9、高温系数—— 10、干球温度—— 二、填空:(25分) 1.煤的工业分析法组成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2.空气过剩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3.表示固体和液体燃料组成的基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在燃烧学中空气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而在干燥学中空气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6、不完全燃烧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表示湿度的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是为了测定方便; ______表示空气的相对干燥能力;________便于干燥计算。 三、简答题:(25分) 1、燃烧计算的内容有哪些? 2、如何对煤进行工业分析? 3、如何根据雷诺准数的大小来判断流体的流态? 4、冬天用手接触相同温度的铁块和木块时感到铁块比木块凉,这是为什么?

5、流态有几种?表现形式有何不同?如何判定? 五、计算题(20分) 1、水从三段串联管路流过,管路直径分别为:d1=100mm, d2=50mm, d3=25mm, ω3=10m/s,求ω1和ω2. 2、已知标态下CO2的密度为1.96kg/m3, O2的密度为1.43kg/m3,CO 的密度为1.25kg/m3, N2的密度为1.25kg/m3。今测得某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的体积百分比:CO2 =28.8% ,O2=1.0% ,CO =0.2%,N2=70%,求此废气标态时的密度。 3、一炉壁由耐火砖砌成,厚度δ=250mm,耐火砖内表面温度t1=1000℃, 外表面温度t2=100℃, 耐火砖平均导热系数为λ=1.28W/(m.℃)。求通过炉壁的热流量。

运动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1、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体内物质不断地进行着的化学变化,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或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酶:酶是由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和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但蛋白质不都具有催化功能。 3、限速酶:限速酶是指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某一代谢体系常需要一系列酶共同催化完成,其中某一个或几个酶活性较低,又易受某些特殊因素如激素、底物、代谢产物等调控,造成整个代谢系统受影响,因此把这些酶称为限速酶。 4、同工酶: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反应,而催化特性、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5、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 6、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指物质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实际上是需氧细胞呼吸作用中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又称为细胞呼吸。 7、氧化磷酸化:将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合成ATP的过程。 8、底物水平磷酸化:将代谢物分子高能磷酸基团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 9、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称为呼吸链 。1、糖酵解:糖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经细胞液中一系列酶催化作用,最后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2、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该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3、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中,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再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后生成草酰乙酸;接着再重复上述过程,形成一个连续、不可逆的循环反应,消耗的是乙酰辅酶A,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循环首先生成的是具3个羧基的柠檬酸,故称为三羧酸循环。 4、糖异生作用:人体中丙酮酸、乳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等非糖物质在肝脏中能生成葡萄糖或糖原,这种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1、脂肪:脂肪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2、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以完成营养需要的脂肪酸。如亚麻酸、亚油酸等。 3、脂肪动员:脂肪细胞内储存的脂肪经脂肪酶的催化水解释放出脂肪酸,并进入血液循环供给全身各组织摄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4、β-氧化: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β-碳原子被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辅酶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5、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不完全,生成的乙酰辅酶A有一部分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这三种产物统称酮体。 1、氧化脱氨基作用:通过氧化脱氨酶的作用,氨基酸转变为亚氨基酸,再水解为α-酮酸和氨的过程。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体的化学本质及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 自由能:自发过程中能用于作功的能量。 两性离子: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正离子又有羧基负离子。 必需氨基酸:机体内不能合成,必需从外界摄取的氨基酸. 等电点:氨基酸氨基和羧基的解离度相等,氨基酸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多肽链沿着肽链主链规则或周期性折叠。 结构域:蛋白质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 超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构象单元组合在一起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不规则的方式卷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多肽链之间以次级建相互作用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次级键被破坏,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一级结构不变,使生物学活性丧失。 蛋白质的复性:变性了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建其天然构象,恢复生物学活性。 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蛋白质分子表面水膜被破坏,电荷被中和,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沉淀。电泳: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中泳动的现象。 沉降系数:一种蛋白质分子在单位离心力场里的沉降速度为恒定值,被称为沉降系数。 核酸的一级结构:四种核苷酸沿多核苷酸链的排列顺序。核酸的变性:高温、酸、碱等破坏核酸的氢键,使有规律的双螺旋变成无规律的“线团”。 核酸的复性:变性DNA经退火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 增色效应:变性核酸紫外吸收值增加。 减色效应:复性核酸紫外吸收值恢复原有水平。 Tm值:核酸热变性的温度,即紫外吸收值增加达最大增加量一半时的温度。

热工基础考试题库(带答案)

热工基础题库 一、选择题 基本概念 1.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B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2.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D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3.开口系统与外界可以有。D A、质量交换 B、热量交换 C、功量交换 D、A+B+C 4.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是:A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5.下列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B A、绝热系统 B、闭口系统 C、开口系统 D、孤立系统 6.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C A、系统 B、气体 C、工质 D、蒸气 7.工质应具有良好的和。A A、流动性/膨胀性 B、耐高温性/导热性 C、耐高压性/纯净 D、耐腐蚀性/不易变形 8.若闭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则内部工质的处处一致。A A、压力和温度 B、压力和比容 C、比容和温度 D、压力、温度和比容 9.稳定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稳定状态。B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0.均匀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均匀状态。C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1.下列组参数都不是状态参数。C A、压力;温度;比容 B、内能;焓;熵 C、质量;流量;热量 D、膨胀功;技 术功;推动功 12.下列组参数都是状态参数。A A、焓;熵;比容 B、膨胀功;内能;压力 C、热量;比热;温度 D、技术功;动能;位能 13.下列答案是正确的。B A、10℃=43.8℉=285.15K B、10℃=50℉=283.15K C、10℃=40.2℉=285.15K D、10℃=42℉=283.15K 14.摄氏温度变化1℃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变化1K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5.摄氏温度变化1℃与华氏温度变化1℉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6.若大气压力为100KPa,真空度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D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7.若大气压力为100KPa,表压力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A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8.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A A、绝对压力 B、表压力 C、真空压力 D、大气压力 19.若大气压力为0.1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低0.004Mpa,则容器的B。 A、表压力为0.096Mpa B、绝对压力为0.096Mpa C、真空度为0.104Mpa D、表压力为0.104Mpa

关于运动生物化学知识总结

辨析体能、体适能、体质、身体素质。 体能,即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总称。即运动员在专项比赛中体力发挥的最大程度、也标志着运动员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的水平,反映了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水平。体能即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 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义。 ②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 ③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 ④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这些要素是从事各种运动的基础,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健康和疾病有直接关系。[1] “体适能”可视为身体适应生活、运动与环境(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体适能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从事体力性活动或运动皆有较佳的活力及适应能力,而不会轻易产生疲劳或力不从心的感觉。在科技进步的文明社会中,人类身体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营养摄取越来越高,工作与生活压力和休闲时间相对增加,每个人更加感受到良好体适能和规律运动的重要性。在测量上,体适能分为心肺适能、肌肉适能、与体重控制三个面向。 体质: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的蛋白质(两性分子,水不溶性蛋白,其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与膜结合紧密)。2010 外周膜蛋白(外在蛋白):为水溶性;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连接较松散。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将周边蛋白分离下来。 通道蛋白:是一种带有中央水相通道的内在膜蛋白,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横跨膜形成亲水通道,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 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转运到低浓度一侧,转运的动力来自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因此不需要消耗能量。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物质逆浓度梯度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及能量的供应。2008、2011 2017 简单扩散(自由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自由穿越脂双层的运输方式,既不耗能也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2013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亲水性分子借助细胞膜上特殊膜蛋白介导,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胞吞作用: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或颗粒物时,首先附着于细胞表面,然后质膜内陷,从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细胞内小泡,其中含有被摄入物质的过程。2009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细胞通过膜上的受体介导摄入特定大分子的过程。2004 配体:即胞外信号分子,能与细胞表面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然后经过信号转导机制变为胞内信号,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这些信号分子有化学的、物理的还有生物大分子。 受体:指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亚结构中一种糖蛋白或糖脂分子,能够与配体结合,从而激活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2004、2008、2011 受体病:由于膜受体数量增减或结构上的缺陷所引起的疾病。2005 细胞表面抗原:是镶嵌在细胞膜中的糖蛋白或糖脂,具有特定的抗原性。细胞免疫是细胞表面抗原与抗体相互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机体通过免疫作用达到排除异己,保护自己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2010 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 细胞连接:各种组织的细胞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彼此接触,在相邻细胞表面形成各种连接装置,以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联系和组织牢固性,同时协调细胞间的代谢活动,这种连接结构称为细胞连接。2011 紧密连接:是一种封闭连接,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间。主要功能是封闭上皮细胞的间隙,形成一道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带。防止胞外物质无选择的通过间隙进入组织,或组织中物质回流到腔中,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 锚定连接: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也存在于非上皮细胞连接处,如:皮肤、心肌等细胞之间。是一个细胞中的骨架系统成分与另一个细胞中的骨架系统成分相互连接或与胞外基质连接,根据连接的骨架成分不同可分为黏着连接和桥粒连接。14 桥粒连接:桥粒连接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中,也存在于心肌和脑表面的一些细胞中,形成细胞间一种坚实的连接结构,有较强抗张抗压作用。 半桥粒:是上皮细胞和基膜的连接装置,因其结构为桥粒的一半而得名。 通讯连接:是一种在相邻细胞间形成连接通道的细胞连接,能实现胞间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通讯联系,从而完成群体细胞的合作协调。广泛存在于胚胎和成体的多种细胞之间。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间隙连接和化学突触。 细胞外基质:是机体发育过程中,有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和多糖。他们组装形成高度水合的凝胶和纤维状网络结构。是动态对细胞产生全方位影响和控制的成分。主要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纤黏连蛋白、层黏连蛋白、氨基聚糖、蛋白聚糖等。2010 2017 核糖体 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当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时,数个单核糖体被一条mRNA分子串联在一起,成为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团,称为多聚核糖体。2008、2013 游离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游离的多聚核糖体为螺旋状和花簇状的集合体,主要合成结构蛋白。 反密码子anticodon:tRNA分子反密码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在翻译过程中与mRNA相应密码子互补结合。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用 (闭卷,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什么是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热力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称为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驱动过程进行的势差无限小,即准静过程,且无耗散。 2. 温度为500°C 的热源向热机工质放出500 kJ 的热量,设环境温度为30°C ,试问这部分热量的火用(yong )值(最大可用能)为多少? 答: =??? ? ?++- ?=15.27350015.273301500,q x E 303.95kJ 3. 两个不同温度(T 1,T 2)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从高温热源T 1吸收热量Q 1向低温热源T 2放出热量Q 2,证明:由高温热源、低温热源、热机和功源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 。假设功源的熵变△S W =0。 证明: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为 (1分) 对热机循环子系统: 1分 1分 根据卡诺定理及推论: 1分 4. 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如右图所示。若将隔板抽去,试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状态参数(T 、P 、u 、s 、v )如变化,并简述为什么。 答:u 、T 不变,P 减小,v 增大,s 增大。 自由膨胀 12iso T T R S S S S S ?=?+?+?+?W 1212 00ISO Q Q S T T -?= +++R 0S ?= iso S ?=

5. 试由开口系能量程一般表达式出发,证明绝热节流过程中,节流前后工质的焓值不变。(绝热节流过程可看作稳态稳流过程,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答:开口系一般能量程表达式为 绝热节流过程是稳态稳流过程,因此有如下简化条件 , 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根据质量守恒,有 代入能量程,有 6. 什么是理想混合气体中某组元的分压力?试按分压力给出第i 组元的状态程。 答:在混合气体的温度之下,当i 组元单独占有整个混合气体的容积(中容积)时对容器壁面所形成的压力,称为该组元的分压力;若表为P i ,则该组元的状态程可写成:P i V = m i R i T 。 7. 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愈大,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是否就愈大,愈有利?试证明你的结论。 答:否,温差愈大,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愈小,耗功越大。(2分) 证明:T T w q T T T R ?==-= 2 2212ε,当 2q 不变,T ?↑时,↑w 、↓R ε。即在同样2q 下(说明 得到的收益相同),温差愈大,需耗费更多的外界有用功量,制冷系数下降。(3分) 8. 一个控制质量由初始状态A 分别经可逆与不可逆等温吸热过程到达状态B ,若两过程中热源温度均为 r T 。试证明系统在可逆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多,对外做出的膨胀功也大。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王凯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 课程编号:144213 英文名称:sports biochemistry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任选课 总学时: 36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 0 学分:2 开设专业:休闲体育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运动生理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研究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从而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重视最新科学成就的介绍和体现体育专业的特点及需要。在体育科学和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体育专业各层次教学中被列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体育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初步掌握运动过程中机体物质和能量 代谢及调节的基本规律。 2.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如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恢复、反兴奋剂及其监测技术、机能监 控和评定、制定运动处方等)提供理论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任务,发展、现状及展望; 2.了解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3.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动态观,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生命、看待运动人体。 重点与难点: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 1.掌握糖的概念、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与储量、糖代谢不同化学途径与ATP合成的关系; 2.了解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 3.掌握糖代谢及其产物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4.熟悉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作用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 5.了解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糖代谢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重点与难点:糖代谢的不同化学途径及其与ATP合成的关系 第三章脂代谢与运动 1.掌握脂质的概念与功能、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程; 2.了解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及运动中酮体代谢的意义; 3.掌握运动时脂肪利用的特点与规律; 4.理解运动、脂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程、酮体代谢的意义;运动时脂肪利用的特点与规律。第四章蛋白质代谢与运动 1.掌握蛋白质的概念、分子组成和基本代谢过程; 2.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3.了解运动与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适应。 重点与难点:运动时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变化的规律;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第五章水无机盐维生素的生物化学与运动 1.了解掌握水的生物学功能与对运动能力影响 2.了解掌握无机盐的生物学功能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3.了解掌握维生素的生物学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第六章酶与激素 1了解酶的特点,理解运动中酶的适应变化及运动对血清酶的影响和应用 2了解运动对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 1. 平衡状态一定稳定状态。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 3.公式d u = c v d t 适用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4.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5.在T —S 图上,任意二条可逆绝热过程线不能相交。 6.膨胀功与流动功都是过程的函数。 7.当把一定量的从相同的初始状态压缩到相同的终状态时,以可逆定温压缩过程最为省功。 8.可逆过程是指工质有可能沿原过程逆向进行,并能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9.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 T q d d c ,可知理想气体的p c 为一过程量; 10. 自发过程为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必为可逆过程; 11.在管道作定熵流动时,各点的滞止参数都相同。 12.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 13.闭口绝热系的熵不可能减少。 14.闭口系统进行了一个过程,如果熵增加了,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5.理想气体的比焓、比熵和比定压热容都仅仅取决与温度。 16.实际气体绝热节流后温度一定下降。 17.任何不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增加的,而任何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不变的。 18. 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19.混合气体中质量成分较大的组分,其摩尔成分也一定大。 20.热力学恒等式du=Tds-pdv 与过程可逆与否无关。 21.当热源和冷源温度一定,热机工质能够做出的最大功就是在两热源间可逆热机对外输出的功。 22.从饱和液体状态汽化成饱和蒸汽状态,因为气化过程温度未变,所以焓的变化量Δh=c p ΔT=0。 23.定压过程的换热量q p =∫c p dT 仅适用于理想气体,不能用于实际气体。 24.在p -v 图上,通过同一状态点的定熵过程的斜率大于定温过程的斜率。

生物化学实验A 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实验A----名词解释 1.电泳带电颗粒在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 2.聚酰胺薄膜层析各种被分离化合物在展层剂中的溶解速度及其与聚酰胺形成氢键能力的大小不同,决定他们在展层过程当中迁移的速度差异,从而分离(聚酰胺对极性物质的吸附作用是由于它能和被分离物之间形成氢键。这种氢键的强弱就决定了被分离物与聚酰胺薄膜之间吸附能力的大小) 3.浓缩效应在进行SDS-PAGE(SDS-)中由于凝胶孔径的不连续性(2种孔径)、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2种缓冲体系)、PH值(3种PH)和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使得分子在浓缩胶和分离胶的界面处浓缩成一条狭小的缝带,成为浓缩效应 4.酶的专一性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促其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这种选择性作用称为酶的专一性 5.酶的高效性在常温常压及中性pH条件下,酶比一般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107 ~1013 倍。 6.限制性内切酶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 7.Benedict反应Benedict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糖的半缩醛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O转红色沉淀(Fehling试剂的改良,利用柠檬酸作为Cu2+的络合剂。常用于糖的检验。) 8.比活力用每毫克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u/mg) 9.增色反应核酸在变性过程中摩尔吸光系数增加的现象(分子由具有一定刚性变为无规则线团,DNA溶液的黏度降低,沉降速度加快;藏在内部的碱基全部暴露出来,DNA的 A260增大) 10.等点聚焦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等电点(在电泳槽中放入载体两性电解质,当通以直流电时,两性电解质即形成一个由阳极到阴极逐步增加的pH梯度,当蛋白质放进此体系时,不同的蛋白质即移动到或聚焦于与其等电点相当的pH 位置上) 11.分子筛效应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大的分子先流出色谱柱,中等的分子后流出,小分子最后流出 12.PEGE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两大类,连续系统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和。不连续系统中由于离子成分,pH,凝胶浓度及电位梯度的,带电颗粒在中泳动不仅有效应,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因而其分离条带清晰度及分辨率均较前者佳13.Western免疫印迹将到膜上,然后利用抗体进行检测(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 14.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模板DNA,引物和4中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和反应 15.两性电解质载体造成环境由酸至碱逐渐变化的物质,具有一次递变相差不大的等电点有足够的电解能力,不与被分离物质反应或使之变性,分子变小(就是既能当酸又能当碱用的电解质。两性电解质通常为两性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氨基酸等。) 16.电荷效应分离胶中,被分离物中各组分所带电荷不同,而又不同的迁移率。故被分离物按电荷多少,分子量及形状,以及顺序排列

热工基础复习考试复习题

试卷一 一、选择(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 1.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正确。 (a) ds > dq/T ( b ) ds < dq/T ( c ) ds=dq/T 2.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ρ为密度 ) 。 (a)F=F(ρ,v,T) ( b ) F=F(ρ,v,P) ( c ) F=F(ρ,P,T) 3.用压力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 25bar 。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 1bar ,则氧气的真实压力为() bar 。 (a) 26 ( b ) 25 ( c ) 24 4.在 p - v 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 (a) 大( b )小( c )相等( d )可能大,也可能小 5.理想气体 1kg 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 20kJ 放热 20kJ ,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6.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 1

1.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在热力循环中,如果工质不向冷源放热,则该循环的热效率可以达到 100% ()。 3.沸腾状态的水总是烫手的。 ( ) 4.蒸汽抽汽回热循环每级抽汽量越大,循环热效率越大。 ( ) 5.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 ) 6.供热系数一定大于 1 ,制冷系数也一定大于 1 。 ( ) 7.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总不等于 1 。() 8.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是。 ( ) 三、填空(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 1、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于换热器时的简化形式 2、2kg 空气从 300K 定压加热到 700K 时的吸热量为 kJ (空气比定压热容 =1.004 kJ/ ( kg ·K )) 3、当湿蒸汽的干度 x = 0 时,工质全部为。 4、一不可逆热机在高温热源 T h 和低温热源 T l 之间工作。高温热源熵变–1.5kJ/K ;低温热源熵变2.5kJ/K ,热机在绝热压缩过程中熵变 0.2kJ/K ;绝热膨胀过程中熵变 0.7kJ/K ;取高温热源、低温热源和热机为系统,则完成循环后此系统的 熵变S 系 = ___ kJ/K 。 5、已知氧气在 250K时=0.913 kJ/(kg·K),=0.653 kJ/(kg·K)。则该气 体的气体常数R g =___kJ/(kg·K)。 6、一热泵工作时向高温热源传递热量 50kJ, 消耗掉的机械能 20 kJ, 供暖系数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