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六章 清朝时期的百色

第六章 清朝时期的百色

第六章  清朝时期的百色
第六章  清朝时期的百色

第六章清朝时期的百色

目录

导言

第一节清代治边政策之演进与百色行政建置历史沿革

一、清代治边政策之演进

二、清代百色行政建置之历史沿革

第二节清代百色壮族地方之政权建设及社会政治生态

一、“改土归流”政策对百色少数民族管理之加强

二、清中央政府强化对百色地方政权之建设

三、“改土归流”后百色社会政治生态

四、清代百色壮族地方政权建设之范例——泗城岑氏土司(一)土著壮族:泗城岑氏土司之起源

(二)设“奉祀官”:“改土归流”后泗城岑氏土司保留之特权

1、特许管理当地瑶民

2、特许管理四村“庄田”

3、泗城岑氏土司之氏系

第三节清代百色百色壮族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一、百色山地垦荒开发与土地私有制之发展

二、制定农村经济开发惠农政策

众所周知,明末清初,政权更迭,世事多变。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了统一的清王朝。其后,朝廷又继续派兵南下,平定南方各地土司叛乱。1646年,瞿式相等两广官吏拥戴南明桂王朱由榔(1647—1661)于广东肇庆称帝,史称“永历政权”(亦称“南明政权”)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广西成为明末“永历政权”重要的抗清中心。顺治十三年(1673年),吴三桂在西南地区起兵叛朝廷,史称“三藩之乱”,八年后(1681年,即康熙二十年),康熙帝玄烨平定“三藩之乱”,如此祖国西南地区之社会秩序重新得以稳定。

历经明末“南明政权”之建立,李定国农民起义军之抗清和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清朝虽为北方少数民族(满族)所建立,然中央朝廷治边之思想核心仍是沿袭汉唐以来施行的“绥靖百越”、“填抚方外”、“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恩威并用”和“以其故俗治”之方略。这一治边方略对清代统治者产生了极为深刻之影响。他们摒弃了前代以边疆为基地,对外进行侵略扩张之做法,采取恩威并用之双重治理边疆之方针。如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九月,时安南(越南)之黎维祺到中国奉表贡方物(越南地方出产之物品),顺治帝福临无不嘉许云:“朕惟修德来远,盛代之弘谟;纳款归仁,人臣之正谊。既输诚而向化,用锡命以宣恩。褒忠劝良,典至重也。尔安南国王黎维祺,僻处北方,保有厥众,乃能被服声教,特先遣使来归,循览表文,悃忱可见。……尔受受兹宠命,其益利忠节,永作屏藩,属守职贡。”后又册封黎氏为安南国王。【5】康熙帝玄烨即位后,亦曾云:“朕思从来控制苗蛮,惟在绥以恩德,不宜生事骚扰。【6】”后乾隆帝弘历亦云:“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7】。”又云:“中国抚驭远人、全在恩威并用,令其感而知畏,方为良法。”【8】在“守在四夷”、“守中治边”治边思想指导下,清中央政府把更多之精力放在治理、巩固边疆地区上。对广西(百色)壮族地区之治理亦多接受、沿袭前代(元、明两代)在祖国西南边疆地区施行之“土司制度”【9】。即使在雍正时期(1724—1735),鉴于西南壮族土司势力对中央朝廷之权力产生严重危害而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即土官为流官制),然亦未从根本上彻底废除“土

司制度”。此种情形,一直延至清末及民国初年,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西南(广西、百色)。仍存在少量土司。有鉴于此,当代有识见之史家认为,清中央朝廷与明代统治者更为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将汉唐以来对西南边疆“恩威并用”,“以其故俗治”之治边方略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认识到向西南边地移民有助于解决人口居住生态与解决内地(中原)汉族人口膨胀问题。为此,清中央政府在“守边”之前提下,允许内地流民(包括汉族及各少数民族)到西南边地落户、垦荒与种地,从而推动了内地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规模空前的移民西南广西百色壮族地区进行垦荒活动。这样就将对祖国西南边地开发治理与实现人口之合理分布联系起来,初步实现了西南地区“壮汉融合”、“壮、瑶、苗、彝、布依、仡佬等民族一体”之目标。“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看作是全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之重要环节。”【10】在清中央政府沿边方略之直接影响下,西南边地百色壮族地区不仅在政治、经济、人口生态上得以改变,且壮族聚居区之原始结局亦得到改变与发展。明清以前传统百色壮族民众大都聚族而居,如宋代安德(今属靖西)、归乐(今属平果)、路城(今属田林)、田州(今属田阳)等四州壮民,都是同姓聚居,“举垌而一姓者,婚姻不以为嫌”【11】。后入明清,经过土司兼并战争,壮族聚居区的“羁縻州”【12】逐个被合并成较大的土司家族领地。以凌云县“岑氏土司”为例,于明清时期,此土司乃是百色壮族地区规模最大、势力最强之壮族土司,其领地管辖今百色市

凌云、乐业、田林、隆林、西林、右江区诸县(区),以及河池市巴马、凤山、天峨等县和贵州省安隆、贞丰、册亨、望谟、罗甸等全都或部分地方。清代“改土归流”后,作为家庭标志之土司被废除,百色壮族地区自汉唐以降1000余年一姓一州一土司等基本社会组织、结局被打乱了。自此,百色壮族地区之州、垌不再是一姓一家之世袭领地,壮族居住区部落联盟式之聚居传统被自上而下进行改造:一姓改为杂姓,“土官”改成“流官”,“土目”改成“里甲长”,“土民”亦随之变成了封建国家之自耕民。于是,整个西南壮族社会全都完成了“领土制”到“封建制”之华丽转身。

此外,在清中央政府治边之政策影响下,受朝廷委派到百色属地任职之流官与本地土官,他们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为百色属地政权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涌现出一些百色民众有口皆碑之历史人物,如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居官以爱民便为急务”之山西永济人崔景仪出任泗城知府,他想为民之所想,做事为民之所做,到任后积极组织泗城壮族民众大力修建被大水冲毁之“镜澄桥”、方便泗城民众出行而深受当地壮族人民称许;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江苏武进人赵翼出任镇安知府,他轻车从简,深入德保、靖西等县民间,了解民情,为民解忧,他不仅果断地铲除压在当地壮民头上之“三害”(苟捐杂税之害、边患之害与虎害),且引导德保民众从归顺州(今靖西)引进八角树种植。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深受德保、靖西

壮民拥戴,同时,赵翼还发挥他文学创作之长处,在施政之余,写下了众多反映德保山水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之诗作,为德保留下了不少有影响之文化遗迹。因此他还在世时,德保壮民就为他建立生祠,以感激他为德保人民立下赫赫功德。同时,在清代反对外族入侵并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之战斗中,西林县县令张鸣凤亦顺应民意,为维护国格和正义,他于清咸丰六年正月将以传教为幌子之法国神父马赖及其教徒当场处决,大长了国志士气,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之爱国主义颂歌。这些历人物和历史事件,都将永远铭记西南百色壮民之心目中。

与此同时,清中央政府较为高明之治边政策,还报大影响了祖国西南百色壮族地区之人口生态,促进了西南百色壮族地区壮、汉民族之融合。

更有甚者,在清中央政府“守中治边”之治策等影响下,百色壮族人民时刻警惕,居安思危,他们以自发、纯朴之爱国主义精神有效地抗击外来侵略者,保卫了祖国西南边疆。

总之,在清代268年(1644—1911)之历史中。

注释:

【1】参见《清世祖实录》卷10

【2】参见《清圣祖实录》卷68

【3】【21】【22】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98页.

【4】参见《清实录》载《广西资料辑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5】参见《清史稿》卷527.北京,中华书局,1977.

【6】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24.

【7】参见《清高宗实录》卷377.

【8】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16.

【9】今人余贻泽先生

【10】方铁:《西南通史》,第681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1】范成大著、齐治平校补:《桂海虞衡志校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12】西汉时,

【13】嘉庆《广西通志》卷93.

【14】参见《明史·广西土司传·思恩》.

【15】王守仁:《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载《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6】范宏贵、顾有识著:《壮族历史与文化》。广西民族出

版社1997年版.

【17】苏宗经辑《广西通志辑要》卷14,光绪十六年刻本.

【18】《清高宗实录》卷1340.

【19】【20】广西地方志编篆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大事记》,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1】【22】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16页.

第一节清代治边政策之演进与百色行政建置历史沿革

(一)清代治边政策之演变

应该说,清中央政府之治边政策,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之发展而不断演进变化的,即是说,清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之治理政策,大体上是承袭了明代治策,并有所加强。即是说,清代建立后,中央朝廷仍贯彻执行明代朱元璋“威德并施”、“文教以化远人”【1】之治边政策,继续实行在元代已形成的“土司制度”,同时亦又根据广西(百色)壮族聚居区之实际。不断完善、发展一系列有利于控制、调动壮族首领和领地势力的相关政策与法令,不断完善与发展“土司制度”。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是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在广西壮族地区所设置之土司办事机构和相应之土司职官。

二是继续沿袭明代土司“承袭制”及各种较完备之制度。

在此基础上,清中央政府为了完善和发展“土司制度”,以利于管理和控制壮族土司,他们颁布了一系列政令,对壮族土司内部之“承袭制”、交纳之赋税、征调土司士兵、土官傣禄、土官与流官日常交往以及土司奖惩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做到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具体是:

1、“承袭”制度更完善。

2、进一步确立、推行“推恩”(办法),极大削弱壮族大土司势力。

倘说完善、发展“土司制度”,只是清中央政府治边政策之演化与微调,那么清雍正四年(1726年)后,清中央朝廷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进行之“改土归流”,则是清中央政府治边政策之大调整、大演变,亦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为帮助读者了解清政府在西南壮族地区施行“改土归流”运动之来龙去脉,

下面简介清中央政府在百色壮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前前后后之情况。

1、百色属地“改土归流”之原因。

2、“改土归流”之方式。

3、“改土归流”之善后措施。

二、清代百色行政建置之历史沿革

第二节清代百色壮族地方之政权建设及社会政治生态

一、“改土归流”政策对百色少数民族管理之加强

二、清政府强化对百色地方政权之建设

三、“改土归流”后百色社会政治生态

四、清代百色壮族地方政权建设之范例——泗城岑氏土司

第三节清代百色壮族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1、百色山地垦荒开发与土地私有制之发展

清王朝建立后,沿袭了明代之治边政策,注重以发展农业经济为立国之本,并为祖国西南边疆农业生产之发展制定了一系列

保障措施。

清初,因经历了明末战乱,为恢复和重建封建秩序,清中央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尤把垦荒当作恢复和发展农业之首要任务。清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发出了鼓励垦荒之政令:“各省地土,其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则不妨种他物以取利;其可以种植五谷之处,则当视之如宝,勤加垦治,树艺菽粟【69】”。其后,雍正朝时,朝廷又作出新规定:“嗣后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青吏不得阻挠。至升科之例,水田仍以六年起科,旱田以十年起科,著为定例【70】”。乾隆六年(1741年)时,清廷又批准了广西巡抚杨锡绂之上奏,允许广西各地新开垦之土地“如地如平原,田成片段,系上则、中则,水田一亩以上,旱田三亩以上,照例升科;一亩、三亩以下、永免升科。下则田地及桑麻花米等地,更属瘠薄,民间开垦水田五亩以上,旱田十亩以上,限例升科;五亩、十亩以下,永免升科【71】”。在统治者之励精图治下,广西全省从巡抚到各地州、县官吏莫不积极劝农民垦荒与兴修水利。如康熙十五年(1711年),广西新任巡抚陈元龙一上任,就“循巡阡陌,劝民耕作。携其乡荏菽之种,教以树艺之法,其利甚薄,民呼为陈公豆【72】”。

清中叶,随着中原内地人口与资源压力大及出于维护边疆社会安全稳定之需要,清廷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人口相对稀少、资源蕴藏丰富之边疆百色壮族地区。然自元代以后实行“土司制度”

之种种弊端亦不断暴露出来,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采纳了云贵总督鄂尔泰之奏请对西南夷“改土归流”建议,在广西壮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将百色属地镇安府、泗城府、思明府等土州相继“改土归流”。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封建地主制经济在更广阔区域内得以确立,对改变百色属地落后封闭之状况影响深远,为中原内地充实人力、物力进入长期闭塞、经济发展滞后之百色壮族地区准备了条件,同时亦为各民族间之经济交往和文化支流奠定了基础,更为桂西百色壮族地区增加户数、人口和垦荒面积提供了前提条件。据今人郑维宽《照抄还是扬弃:明清时期广西户口数字辨析》一文统计,清乾隆五年(1740年),镇安府上报户口为“三万四百有奇,丁口十一三万九千八百有奇”;清咸丰年间,西林县“户均人口有4.5人【73】”。到清代中后期,即从乾隆四十二年(1776年)到光绪六年(1880年),泗城府总人口从29.9万人升至36.8万人,人品密度亦由15.5人升至16.9人;镇安府则由28.1万人升至40.6万人,人口密度亦由28.1人升至30.8人【74】。由此可见,经过清初之大规模经济移民(明清时期外籍迁居广西,倘按其迁移目的分,可分为军事移民型、政治移民型和经济移民型三类,明代主要以军事移民为主,清代则以经济移民为主),百色属地各县(区)之人口数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多。此外,由于清廷鼓励边民大力垦荒,故于清代,百色壮族地区之德保、靖西、那坡、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诸县(区)山地垦荒面积亦不断扩

大。据清人谢启昆撰之《广西通志》统计,清嘉庆初年,在清中央政府鼓励垦荒政策推动下,百色属地,泗城府、镇安府总耕地面积分别为292顷38亩和1225顷78亩,其中开垦之山地面积约占12%【75】。由于山地大量开垦,就增加了壮族边民因地制宜、选择种植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之机会。并以种植经济作物作为主粮之补充。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今靖西县一带,壮族边民积极垦荒,利用山地种植玉米与其他杂粮,“包粟(即玉米)杂粮,前只种一造,今则连种两造,及山地坡脚,无不遍种,皆有收成,土人以此充壅餐”【76】此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清中央政府大力鼓励下,地处西南边陲百色壮族山民勤恳耐劳之品格。

如前所述,鉴于清代百色农村之土地亦同全国农村一样,仍属地主所有制(即私有制),故清统治者鼓励边民积极垦荒、鼓励农桑等举措,虽客观上推动了百色壮族属地农村经济之发展,然亦从主观上剌激了土地私有制之发展。加之清康熙、雍正年间,朝廷又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完全改变了田赋、差役、丁银分征之局面,使赋税正项出自田赋,这一重大举措虽意味着政府放松对人口控制,减低了农民对土地之依附性,有利农村劳力向边疆地区流动,然亦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对此,我们亦应有一个正确之认识。

二、制定农村经济开发惠农政策

三、水稻高产与旱地粮食作物大量种植

四、农耕技术日趋进步与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五、矿产业的家庭手工业商品之发展

六、农村圩镇与城乡市场繁荣

第四节百色各族人民反帝爱国运动

注释:

【1】参见《明太祖实录》卷34.

【2】参见《钦定大清会典》史部377.

【3】参见黄家信《壮族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17页.

【4】参见昆岗等修、刘启瑞等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5】参见《清高宗实录》卷33.

【6】参见黄家信:《壮族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19页.

【7】【8】参见《清世宗实录》卷50.

【9】参见《清高宗实录》卷777.

【10】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340.

【11】参见光绪《镇安府志》卷6.

【12】参见黄家信:《壮族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66页.

【13】参见《粤西广载要点》(一)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6页.

【14】参见《田州岑氏源流谱叙·湖润寨岑氏支派记》,田阳档案馆收集复制,1984年.

【15】参见《清高宗实录》卷301.

【16】参见《申报》,1875年7月6日第4页.

【17】参见《清世宗实录》卷62.

【18】参见托律:《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19.

【19】参见《清世宗实录》卷132.

【20】参见《清高宗实录》卷767.

【21】参见许克襄:《镇边县志》,光绪三十四年版,第1页.

【22】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24.

【23】【24】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96页.

【25】参见《清高宗实录》卷775.

【26】参见《清德宗实录》卷9.

【27】参见《清高宗实录》卷338.

【28】参见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29】参见邓敏杰:《百色市古今行政建署考略》载《右江日报》2013年12月6日第4版.

【30】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36页.

【31】参见《明神宗实录》卷50.

【32】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98页.

【33】参见《明史·土司卷》.

【34】参见《明史·广西土司传》.

【35】参见王誉命:《西隆州志书·祀典》,康熙十二年版,广西第二图书馆藏本.

【36】参见《明史·广西土司一·柳州》.

【37】参见《广西通志·大事记》,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8—1191页.

【38】参见谢启昆:《广西通志》卷88,嘉庆六年刻本.

【39】参见羊复礼:《镇安府志》,光绪十七年刻本.

【40】参见《寓桂历史人物赵翼——热爱南疆的文化大家》第341页.

【41】参见《清高宗实录》卷775.

【42】参见《清德宗实录》卷775.

【43】参见淡琪:《壮族土司制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44】参见《桂抚张奏造就土官变通旧例析》,载上海《申报》1907年11月27日.

【45】参见《靖西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

462—463页.

【46】参见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

【47】参见刘鹗小说《老残游记》.

【48】【49】【50】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61页.

【51】参见范宏贵、顾有识:《壮族历史与文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52】【53】参见顾有识:《试论历史上的壮汉互为同化》,载《广西民族研究》,1999.(3).

【54】参见王誉命:《西隆州志·风俗》(一),康熙十二年刻本.

【55】参见王淮淮:《西林县志·风俗》(一),康熙五十七刻本.

【56】【57】参见《明孝宗实录》卷222.

【58】【60】参见谷口房男、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64页.

【59】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26页.

【61】参见粟冠昌《广西土官制度研究·前言》,广西民族

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62】参见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中),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619页.

【63】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35页.

【64】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小组编:《广西凌云县群英公社览金生产大队瑶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1963年.

【65】参见《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283页.

【66】参见黄振忠:《泗城州岑氏土官史略》,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8年第8期.

【67】【68】参见罗增麒编:《广西凌云县志》,黄国庆抄本1981年,第409页.

【69】参见《清世宗实录》卷247.

【70】参见《清朝文献通考》卷4.

【71】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46.

【72】参见《朱批奏折》,雍正五年,署广西巡抚韩良辅奏.

【73】参见《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74】参见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5),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5、713页.

【75】参见谢启昆:《广西通志》卷155—156.

【76】参见何福祥:《归顺直隶州志》,第16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77】参见《清朝文献通考》卷4.

【78】参见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卷8,第3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79】【80】参见羊复礼:《镇安府志》卷12,光绪十八年刻本.

【81】参见康熙本《广西通志》.

【82】参见陈如金:《百色厅志》卷6,光绪八年刻本.

【83】参见谢肇浙:《百粤风土记》,载《粤西丛载》卷18,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84】【85】参见吴小凤:《明清广西商品经济史研究》,第76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86】参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11,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87】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93页.

【88】参见《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443页.

【89】参见黄桂宁主编:《百色历代诗歌赏读》,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6页.

【90】【91】参见杨新益等著:《广西教育史》,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1977年版.

【92】【93】参见钟文典、刘硕良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第377页,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1月版.

【94】参见杨象朝编:《广西凌云史志石刻集》1992年印本,第106页.

【95】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38页.

【96】参见黄桂宁主编:《百色历代诗歌赏读》,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

【97】参见钟文典、刘硕良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第441页,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1月版.

【98】参见刘锡禹:《岭表纪蛮》,转引自滕兰花《明清时期广西区域开发不平衡研究》,第248页,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99】参见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44—245页.

【100】参见钟文典、刘硕良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第354页,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1月版.

【101】参见李恒波、黄华司主编:《云山放歌——广西德保古今诗词集》,广西美术出版社.

【102】参见严肃:《马驴舞》,载《百色艺苑》,第138—139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百色起义主题美术作品赏析

课程名称:百色起义主题美术作品赏析 教育科学系学前专124班 2012210160 刘思统战是统一战线的简称,意思就是;阶级、政党、阶层、集团、组织或个人为了达到共同一致的目的而形成的联盟。 纪念馆的展厅设计犹如“时光隧道”,展线迂回曲折,象征着百色起义革命前辈所走过的曲折而光辉的战斗历程。1929年6月,当时主政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有意与我党合作。我党抓住这一时机,于同年7月派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化名邓斌到广西领导革命斗争。同时,中央还派张云逸、陈豪人等一批同志到广西工作。此图正表现了邓小平在南宁对俞作柏、李明瑞开展统战工作进行指导的场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衣着整齐得体举止文雅大方,代表的是中央的领导集体对地方根据地的重视。 图1: 《邓小平在南 宁对俞作柏、 李明瑞开展统 战工作》 俞作柏、 李明瑞反对蒋 介石的行动失 败,广西政局 动荡。邓小平审时度势,决定把工作重点从中心城市转移到群众基础较好的广西右江地区。图中三人的位置真实的再现了三位领导人对百色右江区的统战工作态度。三人不管坐姿,站姿均体现了其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不管革命多艰苦我们都要战斗到底的决心。他们来到广西后,如何打开革命斗争的新局面,是个紧迫的问题。邓小平决定把统战工作作为党的工作重点,努力建立与俞、李良好的工作关系,进而使我党也打开了广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邓小平、陈豪人以省政府秘书的公开身份进出省首脑机关,对俞、李上层人物进行统战工作。通过与俞、李的合作,广西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9月中旬,在南宁召开了中共广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俞、

李在广西执政期间,邓小平等共产党人成功地执行了革命的统一战线政策,广西实际上形成了当时全国仅有的“国共合作”局面。这个合作,推动了广西革命形势的发展。 图2:《邓小平开展土地革命调查研究》 邓小平在右江地区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各级革命政权,使红军发展到七千人,红色区域扩及二十多个县,拥有一百多万人口,成为当时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这个土地稀少,群山环绕的地区,邓小平深入群众开展土地革命,邓小平于1929年12月11日和1930年2月1日领导发动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举行的两次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起义后创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当时我党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建立的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的建立,是邓小平独当一面领导一个地区的开始期。土地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债务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 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 图中邓小平和几个农民领导人于土地开展的土地调查研究,为了使农民获得

龙州起义心得

龙州起义心得 我听了在2010年12月10日,我院在阶三召开关于弘扬龙州起义精神座谈会,感触非常深,特别是看了相关的视频图片后,这一起义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在此之后,我的灵魂就被这种精神左右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立场坚定,特别能战,乐于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时刻在我耳边响起,让我严格要求自己,与此同时,鼓励同学们一起学习龙州起义精神。 就本次座谈会,我从中了解到龙州起义是在南宁兵变、百色起义之后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鼓舞下,由中国共产党广西前委发动和领导下的另外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借鉴了之前起义的经验与教训,所以龙州起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对党的发展与壮大,为以后的斗争奠定了基础,以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因此,了解龙州起义的过程,学习龙州起义的宝贵经验,弘扬龙州起义的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学习正确的知识理论,把革命先辈们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去。 龙州起义在我国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但猛烈地冲击了中国南部边疆的反动统治,还壮大了革命力量,并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在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写下光辉的一页。它对我国革命的贡献是是可以见证的,革命的胜利果实,是龙州起义全体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烈士们的丰功伟绩,

永远铭记于我们的心中。 我院之所以召开这次关于“弘扬龙州起义”精神的座谈会,就是为了让我们牢记革命先辈们的在革命中,为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我相信我忘不了你们,全国人民特别是90后的新一代接班人更不应该忘记你们;你们谱写了左江革命根据地,团结各民族人民战斗的壮丽篇章。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团结奋斗;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个人道德素质修养,克服得过且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共创和谐校园努力。 没有革命先驱们的努力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龙州起义“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精神,不仅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还要从点滴做起。 潘小洪

百色起义

一、百色起义简介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与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组织领导百色起义和创建中国工农军第七军,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于广西聚居着壮、汉、瑶等民族的百色举行全国著名的武装起义。 1929年6月,新挂系军阀在蒋桂战争中失败。广西左派军人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掌握广西军政大权。他们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党中央便利用这一机会,派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叶季壮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广西,以邓小平为中央代表,负责广西党的工作。邓小平等到南宁后,对俞作柏、李明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与俞、李新建的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担任大队长。同年9月,在南宁津头村召开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加强城市工人运动,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正当广西革命形势好转的时候,俞、李急于公开宣布反蒋,结果不战而败。在此风云突变之时,邓小平等领导人当机立断,决定把我党掌握的武装斗争拉到左右江地区,与韦拔群、黄治峰等领导的农民运动结合,开展武装斗争。10月22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率领警备第四大队和数导总队,携带南宁军械库的枪炮弹药等军用物资到百色,并立即筹划武装起义。 1929年12月11日,百色山城红旗漫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万众欢腾。大街小巷贴满纸写的革命标语,家家户户悬挂鲜艳的红旗或五色纸旗。数千各族工人、农民、红军战士及市民集会在东门广场庆祝百色起义胜利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正式诞生。以此同时,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和百色县临时苏维埃政府。 二、百色起义的历史意义 百色起义震撼了广西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是一次完全胜利的革命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的一次规模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革命武装起义,是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三、百色起义精神 百色起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策和宗旨等。概括起来就是: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为民谋利、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民族平等,精诚团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四、百色起义精神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力量,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百色聚集和杂居着壮、汉、瑶、苗、仫佬、彝、回等民族。不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各民族共同的伟大事业。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民族团结是百色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族的同心同力,共同奋斗,就不会有百色起义的胜利和左右江地区土地革命运动的成功开展。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人坚持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各民族群众谋利益的宗旨,坚决执行党的民族团结的方针和政策,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重视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激发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调动了各族群众建设根据地和拥军支前的热情。红七军成立时的5000多人中,壮族干部、战士就有近半;从白色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12位将军中,有7位是壮族。“民族平等、团结一心、并肩奋斗”,是百色起义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弘扬百色精神

弘扬百色精神,增强党性修养8月26日晚上11点左右,我们终于来到了祖国最南的边疆,广西的 首府—南宁。一下飞机,我们就进住酒店抓紧时间休息,为以后四天紧凑的旅程做好准备。 8月27日吃完早餐后,我们就踏上旅程,经过大约四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广西河池市巴马县,这里是全世界最长寿的五大地方之一。我们今天就游历长寿的核心—“百魔洞”。 百魔洞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是最为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在巴马至凤山二级公路边,距县城30千米。1987年,当中国和英国的岩溶地质专家踏进了百魔洞,进行了联合考察后,一致认为:该洞集天下岩洞之美于一身,可号称“天下第一洞”。洞的平均高度为80米,宽70米,主游路程4000多米,盘阳河从百魔洞下流过。百魔洞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它的钟乳石高大气派;据测量,最高的石笋为39米、直径为10米。 据知,这里有不一样的地磁,强度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这里有不一样的山泉,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非常丰富;这里有不一样的阳光,日照时间长达一千五百三十一点三个小时,“生命之光”远红外线辐射多;这里有不一样的空气,植被保护好,空气负离子浓度高,被誉为“天然氧吧”;这里有不一样的土地,土壤中含锰、锌很高,而铜、镉含量很低。 8月28日我们去了位于甲篆乡西北面的漠斋山下的百鸟岩。百鸟岩 又名延寿洞,该洞是个独特的地下河溶洞,是大自然几亿年来的“杰作”。百鸟岩的成因主要是在地下河水对漠斋山不断的溶蚀、浸蚀、崩塌的漫长过程中扩大而形成。 百鸟岩别名龙虎洞。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又名百鸟洞。盘阳河自吉屯白熊洞潜入山下,形成1000多米的伏流暗河后,在此洞流出。洞口宽50米,一石壁把洞口分成两个略呈三角形的左右洞口。左侧洞口宽40米,高16米,两洞口内侧相通。洞深500米,蜿蜒曲折。洞中水平如镜,深不可测,宽处约40米,窄处10米,从洞口行舟至300米转折处,距水面30米处有一圆形天窗,山坳之光照到水面,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纷呈,近右侧洞口处有沙滩,可停靠舟船。沙滩右侧是一块30多平方米的石台,台面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石台一侧,洞壁雪白,可攀援其中。

绘制世界中国地图的一般步骤

绘制世界中国地图的般步骤 一、世界地图 1. 欧洲、地中海部分麻烦,大家对该轮廓关注程度高,先画 2. 接下来画非洲、阿拉伯半岛,控制好框架 3.

绘制世界中国地图的般步骤42北冰洋沿岸可以简略处理,但要控制好白令海峡处的位置 3.

6.3.再画南亚、印度洋海岸 7. 84从堪察加半岛一笔画至越南南部,停顿观察与南亚部分的衔接,看看是否需要 修 改。

10.5.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相对容易一些,但控制好框架最重要 12.6.画上赤道是检验世界地图画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画得不好 露位置不准。 9. 11. 条直线过来就会暴

7. 有了轮廓图,就可以讲述海洋中的洋流、陆地上的山脉、河流、城市 8. 当然画一下完整的大西洋海岸是很有必要的。 二、中国地图 1. 从我国最北端“ 一笔三弯”绘到我国最东点 主要是针对版面,可控制中国地图的高度和最东,同时该线也决定了中国地图的大 小。当然,不管先画那一处,第一笔都决定着整个中国地图的大小。 2. 由北向下绘出中国雄鸡的头和嘴 该笔最受关注,整个中国图好不好,就看雄鸡的头和嘴。 3. 由西北端向东绘“三弯一提”。 4. 基本可以控制东西方的地图宽度,最东点、鸡嘴、西北阿尔泰几乎在一水平线, 13.

最东点一鸡嘴与鸡嘴一西北阿尔泰长度大约1:2 o 4. 沿乌苏里江向南“两弯一直” 5. 这一笔画难度较大,最后完工时往往会使人觉得雄鸡画胖了或者雄鸡头大了??… 这一笔还影响到渤海湾与山东半岛的形态,觉得这一笔决定着中国图的变形与否。 5. 由西北“三弯一平”至最西 6. 心有难处他乡走,常常犯难时就画这笔,缓解压力。该区域国界线关注不高,大致轮廓出来即可,同时也控制了整幅中国图的东西长度,最西端与辽东半岛高度差别不大。 6. 中国海岸线由北至南一笔完成 7. 注意:辽东湾、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海州湾一线应经常练习,除辽东半岛、渤海、山东半岛外,多大致按半圆弧来绘制。该线条最快、最顺手。 7. 由帕米尔高原到滇藏分界处“两弯一圆弧” 8. 边界处重要城市不多,关注不高,可以简略处理,但要使整个中国地图有形,喀喇昆仑山附近边界和克什米尔地区附近的凹处将是关键之笔。 8. 从云南西北方收尾到广西沿海。 注意:云南滇西和滇南有两处凸出,滇南凸出处与北部湾大致持平,云桂交界处向北近北回归线

百色起义观后感

《百色起义》观后感 青春不悔真英雄,热血撒尽国魂梦。《百色起义》,这又是一部浇注着一代人的青春,热血和梦想如同史涛般的电影。 影片将我们带回了大半世纪之前……那个军阀混乱,内忧外患的艰难岁月。1927年“”反革命政变之后,作为广西青年运动领导核心的共青团,遇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的考验……许多青年领袖被杀害,各级团组织被破坏,各地的学生组织被反动势力占据,青年队伍中出现分化,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年,既对蒋介石反动统治感到不满,又缺乏投身工农运动,同敌人做斗争的决心,纷纷陷脱离革命队伍,陷入动摇彷徨,悲观失望之中。就在着危急时刻,1929年4月邓小平同志率一批优秀的青年党员投入了广西的青年运作。这批真正的革命者,没有因为革命遭受挫折而动摇,没有被国民党新军阀的屠杀所吓倒,他们在自己的青春和梦想的激励下,在敌人的屠刀面前,毫不畏缩,怀着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念,为真理英勇献身的勇气,掩埋了战友的尸体,擦干了身上的血迹,在硝烟与战火中,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于正义之中,血与泪,生与死的考验无时无刻在强烈地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将我们带进了他们充满青春与梦的内心世界。 当我们漫步在花丛中的时候,可曾想到长埋于大山中的他们是他们用青春,热血与梦想筑成年轻的共和国,却没能看到胜利的到来。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那段不平凡的岁月离我们很远,《百色起义》却仿佛发生在昨天,让我们认识到那些当代最可爱的人,也认识了自己。的确,和平已久,久得让我们失去了斗志,安逸已经磨光了我们的锐气。曾经很长时间想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如果再回到历史,又有多少个经得起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大半个世纪前的年青人,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我们有责任把祖国建设好,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忘记历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看过此片,让人有着一种异常的心灵感悟,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大潮中,我们拆除了已驳旧的一些精神篱笆,在我们进一步追求物质与富足的同时,面对着《百色起义》中逝去的先烈们,我们依旧怀着我们这一代年青人的青春和热血,坚信这一刻在红旗中的镰刀斧头,依旧是我们信仰的源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克服情感的肤浅性,波动性。懂得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情感,自觉地“调节”克服脆弱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要以生动形象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刺激爱国之情。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失去存在价值,爱国情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累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报国之行就是脚踏实地投身爱国主义实践,兢兢业业,身体力行。今天的爱国行为,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将来就要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祖国献计献策、尽职尽责。参加力所能及的“为国出力”的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为他人为集体献爱心活动,从小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与祖国同心共命远,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人格,国格的事情,并敢于和有损国格的事情做斗争,要积极服兵役,或在敌人侵入是挺身而出,勇敢参战,杀敌报国,爱国主义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努力把

中国地图画法和世界轮廓

中国地图画法 从我国最北端“一笔三弯”绘到我国最东 点(我习惯于先画内蒙古的国界部分) 主要是针对版面,可控制中国地 图的高度和最东,同时该线也决定了中国地 图的大小。当然,不管先画那一处,第一笔 都决定着整个中国地图的大小。 由北向下绘出中国雄鸡的头和嘴 该笔学生最关注,整个中 国图好不好,就看雄鸡的头和嘴 由西北端向东绘“三弯一提” 基本可以控制东西方的地图宽度,最东点、鸡嘴、西北阿尔泰几乎在一水平线,最东点—鸡嘴与鸡嘴—西北阿尔泰长度大约1:2 沿乌苏里江向南“两弯一直” 我平时在这一笔最画不好,最后完工时往往会使学生觉得雄鸡画胖了或者雄鸡头大了……,这一笔还影响到渤海湾与山东半岛的形态,觉得这一笔决定着中国图的变形与否。

由西北“三弯一平”至最西 心有难处他乡走,常常犯难时就画这笔,缓解压力。该区域国界线学生关注不高,大致轮廓出来即可,同时也控制了整幅中国图的东西长度,最西端与辽东半岛高度差别不大。 中国海岸线由北至南 一笔完成 注 意:辽东湾、渤海湾、 黄河三角洲、山东半 岛、海州湾一线应经 常练习,长江口与杭 州湾、珠江口、雷州 半岛学生常常伸长脖

子看你有没有画漏掉,很多老师常讲海港、开放城市……,经常只画海岸线。所以该线绘制多较为熟练自如,而且绘制规律、方法很多,除辽东半岛、渤海、山东半岛外,多大致按半圆弧来绘制。 由帕米尔高原到滇藏分界处“两弯一圆弧” 边界处重要城市不多,学生关注不高,可以简略处理,但要使整个中国地图有形,喀喇昆仑山附近边界和克什米尔地区附近的凹处将是关键之笔。

从云南西北方收尾到广西沿海,感觉比较熟悉。 注意:云南滇西和滇南有两处凸出,滇南凸出处与北部湾大致持平,云桂交界处向北近北回归线。 台湾似香蕉、海南像菠萝 画好黄河“几”

论百色起义精神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31275633.html, 论百色起义精神 作者:唐国辉 来源:《桂海论丛》2010年第01期 摘要:百色起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策和宗旨等。百色起义精神光照千秋,弥足珍贵,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和弘扬百色起义精神,因为百色 起义精神永远给与我们无限的启示。 关键词:百色起义;精神;内涵;价值;启示 中图分类号: K2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1494(2010)01-0039-05 收稿日期:2009-12-11 作者简介:唐国辉(1952-),男(壮族),广西德保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理论、中共党史、政治制度学等研究。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陈豪人、雷经天、韦拔群等成功地发动和领导了百色起义。百色起义不仅被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在全国政治上同样具有极伟大的意义”,同时,也孕育了百色起义精神。百色起义精神光照千秋。百色起义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 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巨大的精神动力。 一、百色起义精神的内涵 百色起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 策和宗旨等。概括起来其内涵是: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为民谋利,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民族平等,精诚团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心怀理想,坚定信念。百色起义前夕,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敌强我弱、敌多我少、敌大我小。邓小平、张云逸和李明瑞同志等红七军官兵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坚信中国共产党必胜,中国国民党必败,红军必胜,白军必败。卓有成效地实行“将变”和“兵变”,发展和壮大了党的组织,胜利地发动了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权,右江革命根据地与相继建立 的左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5万平方公里、150万人口、武装力量逾万人的为全国所瞩

学习宣传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学习宣传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1 、 b 9月,邓小平来到南宁,以广西省政府秘书身份对俞作柏、李明瑞开展统战工作。 A、1928年 B、1929年 C、1930年 2 、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为巩固其地位,要求中共派干部到广西协助工作。中共中央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中央和广东省委先后选派了40多名干部到广西工作,并安排到俞、李的军政部门任职。其中,陈豪人任省政府机要秘书, a 任广西教导总队副主任和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副大队长。 A、张云逸 B、黄一平 C、俞作豫 3、1929年8月初,在南宁召开了广西省农民代表大会。会上成立了广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选举 a 为主任委员。 A、雷经天 B、韦拔群 C、陈洪涛 4、1929年9月10日至14日,中共广西省 a 代表大会在南津头村秘密召开。中共广东省委常委贺昌到会指导。大会选举产生新的广西特委,何誓达为特委书记。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5、1929年10月14日,邓小平警卫部队和地方机关干部,乘军械船溯右江而上,张云逸率警备第四大队和部分教导总队学员从陆路沿右江岸边掩护军械船前进。20日,两路武装部队在 a 会合。 A、平马镇 B、平果 C、百色 6、1929年11月10日,韦拔群率领东兰、凤山县农军在警备第四大队的支持帮助下,攻占了东兰、凤山县城,随即成立 a 县革命委员会。 A、凤山 B、东兰 C、凤山 7、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军长分别是 a 和。 A、张云逸俞作豫 B、李明瑞俞作豫 C、李明瑞张云逸 8、红七军以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为骨干,以右江地区各县农军为主体,共4000多人,组编为3 个纵队。 b 为第3纵队纵队长。 A、李谦 B、韦拔群 C、许卓

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精神给予我们的长远影响 [摘要] 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是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爆发的一次重要起义。百色起义具有自己的实践特色地位,百色起义对我党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81年后,百色起义的历史光环依然对百色这片土地起着不可代替的影响。今天,一代又一代的百色人在百色起义精神的引领下正在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关键词] 百色起义重要意义长远影响 一、百色起义的背景 1929年6月,新桂系军阀在蒋桂战争中失败。广西左派军人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掌握广西军政大权。他们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党中央便利用这一机会,派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龚鹤村、李谦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广西,以邓小平为中央代表,负责广西党的工作,陈豪人为广西军委负责人,具体负责起义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同年9月,在南宁津头村召开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加强城市工人运动,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正当广西革命形势好转的时候,俞、李急于公开宣布反蒋,结果不战而败。在此风云突变之时,邓小平和陈豪人当机立断,决定把共产党掌握的武装斗争拉到左右江地区,与韦拔群、黄治峰等领导的农民运动结合,开展武装斗争。 二、百色起义取得的成果 百色起义与随后的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第八军和左右江命根据地。百色起义把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与法帝国主义分子进行斗争,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建立了“立法行政合一”的工农民主政权,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面积5 万多方公里、人口近150 万,红军人数发展到近万人,工农赤卫军八九千人,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风雷激荡的灿烂篇章。百色起义让广大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重新看到了希望,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百色起义精神,对今后百色甚至中国革命都有着至深的影响。 三、百色起义精神的内涵 百色起义精神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崇高精神风貌,体现为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精神。百色起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仅是红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息息相通。 1、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百色起义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起义,是在革命形势仍处于低潮,革命力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之下发动的。百色起义体现了共产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展示了先进共产党员的群体光辉形象。既有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干部的“敢为天下先”,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的光辉形象;也有韦拔群、

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 百色地区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百色起义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馆中通过文物展陈,声、光、电、多媒体、壁画、雕塑、油画、场景复原、幻影成像、虚拟现实等手段向游人生动地再现了“百色起义”这段历史。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在这里发动、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苏维埃人民政府,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百色起义的革命精神,是一面旗帜,是一块丰碑,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在这里,我们抚今忆昔,缅怀先烈,用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来指引自己工作的方向。百色起义纪念馆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百色起义波澜壮阔的场面,展示了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展现了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 著名的百色起义爆发于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在我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是我党独立领导的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各族人民争取国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和伟大壮举,强烈震撼和动摇了西南半壁的反动统治。 百色起义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和影响,就是因为邓小平等领导人及全体起义

干战心中装着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是邓小平对理想信念的重要阐述,也是他在革命处于曲折发展时毅然发动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动力。 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尽千辛万苦,前仆后继为我们打下了江山,革命家具有的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和钢铁意志和那些有名和无名的英雄对自由、正义的追求和坚定信仰令我们深深感动。我们这个时代里许多人缺少的正是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为了信仰为了自己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我们作为一代新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且要把这种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建设祖国并不需要唱高调,也不是一句空话,他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今后我们应将以革命先烈不怕吃苦,勇于向前的精神统领整个工作,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革命战争”,积极开动脑筋,勤奋苦干,开拓创新,寻找各个突破口,以更高的专业素质和更高的知识水平来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服务于我省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省各方面得到更大的发展,最终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实现富民兴赣大业,为国家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

纪念百色起义演讲稿

继承革命传统,共建红色土地 朔良镇农工沪桂康华那娄希望小学黄华旋 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 大家XX好! 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送走过多少的岁月;时代的画卷波澜壮阔,记载了无数的英杰。 1929年12月11日,就在这一块土地上,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人民取得了百色起义的伟大胜利,使得中国的革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开始了崭新的篇章。 回望那个壮怀激烈的年代,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年轻的身影,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高举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今天,虽然我们只能在心中怀想伟人们的光辉岁月,但当我们静听时代的脉搏时,我们仍深深地感受到,百色起义精神的熊熊烈火仍在一代代青年的心中燃烧着。百色起义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百色人创造、实践、传承的价值和理想,是百色在发展进步过程中逐步积累、丰富起来的文化内核和思想动力,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融汇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展现了百色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政治品格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弘扬百色精神是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义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我们的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候,当社会向我们发出呼唤的时候,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热血,甚至我们的生命。 社会在前进,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了,中华民族已经不再是任人欺凌的睡狮了,但国家兴亡的重任并未随风而去,责任依然摆在我们的肩头。

眺望未来,我们看到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呈现,资源竞争、市场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可见,中国当代青年所处的环境不亚于五四时期青年们所处的境遇。尤其是,当今世界局势极为复杂,美帝国主义仍如豺狼虎豹般无时不在打着中国的主意,日本在钓鱼岛争端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中日已经处在剑拔弩张的紧张程度。而南海周边许多国家也在侵占着我国的部分岛礁,盗采我国的资源。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强大的美国在为他们撑腰。假如我国的经济军事力量能与美国抗衡,谁又能在我们的面前嚣张? 因此,中国当代青年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发展我国的经济,带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我们应该看到,在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在百色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百色近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人民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正逐步迈入小康水平。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事业,都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但是,我们还不能满足于这些现状,相比于沿海发达地区,我们还远远落后。但我们有勇气,也有信心和决心,赶上他们。我相信,在中央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百色市各级领导的组织下,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就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2-10-20

绘制世界、中国地图的一般步骤

绘制世界、中国地图的一般步骤 一、世界地图 1.欧洲、地中海部分麻烦,大家对该轮廓关注程度高,先画。 接下来画非洲、阿拉伯半岛,控制好框架。 2.北冰洋沿岸可以简略处理,但要控制好白令海峡处的位置。 3.再画南亚、印度洋海岸。

4.从堪察加半岛一笔画至越南南部,停顿观察和南亚部分的衔接,看看是否需要修改。 5.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相对容易一些,但控制好框架最重要。

6.画上赤道是检验世界地图画得成功和否的关键,画得不好一条直线过来就会暴露位置不准。 7.有了轮廓图,就可以讲述海洋中的洋流、陆地上的山脉、河流、城市……。 当然画一下完整的大西洋海岸是很有必要的。

二、中国地图 1.从我国最北端“一笔三弯”绘到我国最东点 主要是针对版面,可控制中国地图的高度和最东,同时该线也决定了中国地图的大小。当然,不管先画那一处,第一笔都决定着整个中国地图的大小。 2.由北向下绘出中国雄鸡的头和嘴 该笔最受关注,整个中国图好不好,就看雄鸡的头和嘴。

3.由西北端向东绘“三弯一提”。 基本可以控制东西方的地图宽度,最东点、鸡嘴、西北阿尔泰几乎在一水平线,最东点—鸡嘴和鸡嘴—西北阿尔泰长度大约1:2。 4.沿乌苏里江向南“两弯一直” 这一笔画难度较大,最后完工时往往会使人觉得雄鸡画胖了或者雄鸡头大了……,这一笔还影响到渤海湾和山东半岛的形态,觉得这一笔决定着中国图的变形和否。 5.由西北“三弯一平”至最西 心有难处他乡走,常常犯难时就画这笔,缓解压力。该区域国界线关注不高,大致轮廓出来

即可,同时也控制了整幅中国图的东西长度,最西端和辽东半岛高度差别不大。 6.中国海岸线由北至南一笔完成 注意:辽东湾、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海州湾一线应经常练习,除辽东半岛、渤海、山东半岛外,多大致按半圆弧来绘制。该线条最快、最顺手。 7.由帕米尔高原到滇藏分界处“两弯一圆弧” 边界处重要城市不多,关注不高,可以简略处理,但要使整个中国地图有形,喀喇昆仑山附近边界和克什米尔地区附近的凹处将是关键之笔。 8.从云南西北方收尾到广西沿海。

学习宣传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附件1: 学习宣传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1、 9 月,邓小平来到南宁,以广西省政府秘书身份对俞作柏、李明瑞开展统战 工作。B A、1928 年 B、1929 年 C、1930 年 2、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为巩固其地位,要求中共派干部到广西协助工作。中共 中央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中央和广东省委先后选派了40 多名干部到广西工作, 并安排到俞、李的军政部门任职。其中,陈豪人任省政府机要秘书, 任广西教 导总队副主任和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副大队长。A A、张云逸 B、黄一平 C、俞作豫 3、1929 年8 月初,在南宁召开了广西省农民代表大会。会上成立了广西省农民协会筹 备处,选举 为主任委员。A A、雷经天 B、韦拔群 C、陈洪涛 4、1929年9月10日至14日,中共广西省 代表大会在南宁津头村秘密召开。中共 广东省委常委贺昌到会指导。大会选举产生新的广西特委,何誓达为特委书记。A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5、1929 年10 月14 日,邓小平警卫部队和地方机关干部,乘军械船溯右江而上,张云 逸率警备第四大队和部分教导总队学员从陆路沿右江岸边掩护军械船 前进。20 日, 两路武装部队在 会合。C A、平马镇 B、平果 C、百色

6、1929 年11 月10 日,韦拔群率领东兰、凤山县农军在警备第四大队的支持帮助下, 攻占了东兰、凤山县城,随即成立B 县革命委员会。 A、凤山 B、东兰 C、凤山 7、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军长分别是 和 。A A、张云逸 俞作豫 B、李明瑞 俞作豫 C、李明瑞 张云逸 8、红七军以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为骨干,以右江地区各县农军为主体,共4000 多人, 组编为 3 个纵队。 3 为第 3 纵队纵队长。B A、李谦 B、韦拔群 C、许卓 9、1929 年12 月11 日,在百色起义同一天,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 平 马镇经正书院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右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 为主席。C A、恩隆 韦拔群 B、恩隆 陈洪涛 C、恩隆 雷经天 10、随着右江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在红七军帮助下,右江地区先后建立个县 级革命政权。右江革命根据地范围面积约 4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 万,是全国 瞩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B A、16 B、15 C、18

学习百色起义精神,坚定信念跟党走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百色起义形成的精神,则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百色起义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百色起义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色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引下进行的“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成功实践。邓小平在领导百色起义的过程中,扬弃党内“左”倾的阶级政策,正确分析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卓有成效地对驻桂的国民党进行统战工作,扬弃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模式,正确选择革命立足点,实现广西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移,从怀疑到抛弃李立三关于攻打大城市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令,保存了红军的革命基干力量。正确贯彻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态度。 其次,它体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是理想的魅力、信念的力量。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的2000多党员和上万名红七军将士及数万名赤卫队员、革命志士,都是怀揣着理想、信念,投身革命的。 百色起义精神还体现在战士们艰苦奋斗的人生品格上。无论过去和将来,艰苦奋斗都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基点,也是中国哦革命道德的重要内容。在百色起义期间,锻造了一批批不畏艰险的革命者,形成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崇尚节俭的人生品格。他们总是把群众

的冷暖挂在心上,“肚饱想着饥饿汉,身暖不忘缺衣人”。韦拔群常常把自己的衣服送给贫民农民,以至于自己往往只剩下一套衣服,无法换替,只好在夜间脱下来洗净,第二天再穿上。在反围剿的艰苦岁月里,韦拔群和战士们常以野菜充饥,他吃过的野菜有120多种,然而,在革命斗争中始终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此外,百色起义精神内涵还体现在团结拼搏上。团结协作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首要前提。它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为主要特征。百色起义之所以成功,是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邓小平一到广西就积极进行对俞作柏、李明瑞的统战工作,同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掌握右江革命群众运动的情况,及时调整统战工作的内容与方针,尤其是充分依靠群众,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统一战线的实践。 最后,百色起义精神内涵还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上。百色起义是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用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谱写的英雄赞歌。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各民族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红军领导人韦拔群、陈洪涛等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邓小平出生入死提着脑袋干革命;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内在动力,当一个人的精神真正出发为爱国主义所侵染,就会产生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从而极大地激发出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立志图强、建功立业的拼搏精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百色起义精神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事。新的

百色起义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百色起义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摘要 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是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爆发的一次重要起义。百色起义,又叫右江暴动。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百色起义具有自己的实践特色地位,百色起义对我党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百色起义的历史光环依然对百色这片土地起着不可代替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广西百色起义对中国土地革命影响的分析,来探讨百色起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关键字 百色起义邓小平广西中国土地革命历史意义 一、百色起义的背景 1929年6月,新桂系军阀在蒋桂战争中失败。广西左派军人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掌握广西军政大权。他们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党中央便利用这一机会,派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龚鹤村、李谦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广西,以邓小平为中央代表,负责广西党的工作,陈豪人为广西军委负责人,具体负责起义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同年9月,在南宁津头村召开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加强城市工人运动,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正当广西革命形势好转的时候,俞、李急于公开宣布反蒋,结果不战而败。在此风云突变之时,邓小平和陈豪人当机立断,决定把共产党掌握的武装斗争拉到左右江地区,与韦拔群、黄治峰等领导的农民运动结合,开展武装斗争。 二、百色起义的特点 百色起义的特点是与其他起义、特别是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比较而言的。 第一个特点是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是城市起义,秋收起义是在农村发动,以攻打城市为目标。这三次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受苏联十月革命城市中心的影响。百色起义基本上摆脱了城市中心的影响,是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一次有自己特点的武装起义。邓小平和张云逸等人于1929年7月间

百色起义纪念碑

百色起义纪念碑 百色起义纪念碑投资27万元,于1984年12月11日建成。纪念碑高23.9米,外形似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又似一杆红缨枪直指天宇。正面镌刻的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百色起义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三个金色大字,背面是百色起义的纪事碑文,两侧分别是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来到百色和韦拔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两幅浮雕,碑顶凸起的“1929”:字样标明了百色起义的时间。碑座四周是苍松翠柏。碑前有1000多平方米的绿色地板砖铺的广场,供人们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自百色起义纪念碑成立以来,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来到这里敬献花圈,也有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在这里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自建成以来,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李瑞环、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到这里,向纪念碑献花圈,缅怀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 以前很多游客问我,为什么纪念碑的高度是23.9米,为什么不用一个整数呢?为什么从山下上到纪念碑广场的台阶是314级?为什么台阶的宽度是11米?也许大家知道,在民间,自古以来你都认为“三、六、九”是个大数,也带有长长久久的意思,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它的含义是:寓意着百色各族人民永远铭记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314取自我们数学中的“”,即3.14的意思是:寓意百色革命精神将世代流传。台阶的宽度11米代表着百色起义的时间:1929年12月11日。

百色起义纪念碑右边这副浮雕讲的是韦拔群在东兰县列宁岩举办农民讲习时的情境。1916年爱国壮族青年韦拔群招募100多名志愿者去贵州,参加讨袁护国战争,后投奔孙中山;1921年韦拔群回广西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并谴责士豪绅劣、贪官污吏加派捐税压榨百姓的罪行,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1923年7月韦拔群指挥东兰、凤山数千人三次攻打县城,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1925年9月韦拔群吸取失败教训,在东兰县列宁岩举办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向学员传授马列主义知识,为右江十几个县培养农民运动骨干270多人。韦拔群生前不仅引发了左右江农民运动,还于1929年参加了百色起义,任红七军前委委员,第三纵队—纵队长,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等职。 百色起义纪念碑左边浮雕展现的是1929年10月22日由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第四教导大队运送武器到百色的情境。1929年春夏,蒋桂军阀的混战给广西革命带来了有利契机。同年夏,国民党左派军人俞作柏、李明瑞借助蒋介石力量,倒桂成功,分别掌握了广西军政大权,他们驻桂后,要求中共派干部协助工作,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便派邓小平等一批同志通过各种渠道先后到达广西,与原先参与广州起义的雷经天、俞作豫等一起,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工作,由邓小平负责统一领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革命斗争策略。 邓小平到南宁后,根据中共党员“六大”精神:首先邓小平代表中共与俞作柏、李明瑞建立了较密切的统战关系,掌握了广西教导总队和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的领导权;其次,积极发展革命武装力

学习宣传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附件1 学习宣传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1、9月,邓小平来到南宁,以广西省政府秘书身份对俞作柏、李明瑞开展统战工作。 A、1928年 B、1929年 C、1930年 2、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为巩固其地位,要求中共派干部到广西协助工作。中共中央抓住这一有利 时机,从中央和广东省委先后选派了40多名干部到广西工作,并安排到俞、李的军政部门任职。其中,陈豪人任省政府机要秘书,任广西教导总队副主任和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副大队长。 A、张云逸 B、黄一平 C、俞作豫 3、1929年8月初,在南宁召开了广西省农民代表大会。会上成立了广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选举为主任委员。 A、雷经天 B、韦拔群 C、陈洪涛 4、1929年9月10日至14日,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在南宁津头村秘密召开。中共广东省委常委贺 昌到会指导。大会选举产生新的广西特委,何誓达为特委书记。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5、1929年10月14日,邓小平警卫部队和地方机关干部,乘军械船溯右江而上,张云逸率警备第四大 队和部分教导总队学员从陆路沿右江岸边掩护军械船前进。20日,两路武装部队在会合。 A、平马镇 B、平果 C、百色 6、1929年11月10日,韦拔群率领东兰、凤山县农军在警备第四大队的支持帮助下,攻占了东兰、凤 山县城,随即成立县革命委员会。 A、凤山 B、东兰 C、凤山 7、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军长分别是和。 A、张云逸俞作豫 B、李明瑞俞作豫 C、李明瑞张云逸 8、红七军以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为骨干,以右江地区各县农军为主体,共4000多人,组编为3个纵队。 为第3纵队纵队长。 A、李谦 B、韦拔群 C、许卓 9、1929年12月11日,在百色起义同一天,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马镇经正书院隆 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右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为主席。 A、恩隆韦拔群 B、恩隆陈洪涛 C、恩隆雷经天 10、随着右江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在红七军帮助下,右江地区先后建立个县级革命政权。右江 革命根据地范围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是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A、16 B、15 C、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