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治疗风湿疼痛的中成药物列表

治疗风湿疼痛的中成药物列表

治疗风湿疼痛的中成药物列表
治疗风湿疼痛的中成药物列表

治疗风湿疼痛的药品列表

分类查看

本药品列表被可按中成药和西药分类查看:治疗风湿疼痛的中成药物列表治疗风湿疼痛的西药列表治疗风湿疼痛的药品列表伤湿止痛膏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痛,关节、肌肉痛,扭伤。

六经头痛片疏风活络,止痛利窍。用于全头痛、偏头痛及局部头痛。

加味天麻胶囊强筋骨,祛风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经络引起的风湿痹痛,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等症。

卡洛芬(卡布洛芬、氯咔唑丙酸、炎易妥)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急性痛风及其他风湿病。也可用于手术后或外伤引起的急性疼痛。

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戴芬)急性关节炎症和痛风发作,慢性关节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关节和脊柱的其他炎性风湿性疾病、与关节和脊柱的退行性疾病有关的疼痛、软组织风湿病、创伤或手术后的肿痛或炎症。

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奥斯克)本药中的双氯芬酸用于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其症状;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史国公药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四肢麻木。

塞隆风湿胶囊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肌肤麻木,腰膝酸软。

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壮腰消痛液壮腰益肾,疏风祛湿,活络止痛。用于肾虚腰痛,风湿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

壮骨伸筋胶囊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络止痛。用于肝肾两虚,寒湿阻络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壮骨追风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

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联邦正通高)风湿疼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扭伤、挫伤、肩膀酸痛、腰痛。对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用之起提神醒脑的作

用.

复方风湿宁片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舒筋止痛。用于风湿痹痛。

外用万应膏活血镇痛。用于跌打损伤,负重闪腰,筋骨疼痛,足膝拘挛。颈、肩、腰、腿及全身各关节部位的疼痛、麻木、肿胀

大活络丸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用于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足萎痹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损伤,行走不便,胸痹等症。

天麻头风灵胶囊滋阴潜阳,祛风,强筋骨。用于一般性头痛,手足麻木,慢性腰腿酸痛。

天麻片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天麻胶囊(克痹通络、今古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用于风湿瘀阻,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寒痛乐熨剂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

小活络丸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闭阻、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或冷痛,或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麻木拘挛。

尼氟酸(氮氟灭酸、氟尼酸、理痛灵、乃富利、尼氟灭酸)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风湿性脊椎炎等及扁桃腺炎、副鼻窦炎、滑膜炎、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淋巴腺炎等,还可用于创伤及手术后炎症。

屈噁昔康

巯异嘌呤

异山梨醇

抗骨增生片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

换骨丸散风祛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阻络,四肢麻木,周身疼痛,筋骨无力,行步艰难。

散风活血膏散风活血,强筋壮骨。用于受风受寒,四肢麻木,腰腿酸痛,跌打损伤,伤筋动骨,筋骨疼痛。

无敌丹胶囊益气活血,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气虚血瘀、肝

肾不足引起的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折)。

昆明山海棠片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曲布宗(曲保松)

曲非唑酸

氟瑞托芬

氯诺昔康片(达路、可塞风)各种急性轻度至中度疼痛和由某些类型的风湿性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炎症。

注射用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亚锡亚甲基二膦酸冻干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骨科疾病。

注射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本品为镇痛药,主要用于下列疾病引起的疼痛。肌肉、关节、关节囊、滑液囊、腱、腱鞘和腰脊椎的炎症,关节变性和关节外风湿病等引起的疼痛。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关节病的椎骨脱位,关节粘连性脊椎炎,软组织风湿、滑囊炎、肌腱炎、腰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综合征和某些神经炎,神经疼痛的病例。急性痛风发作。非风湿炎症的疼痛。

独活寄生合剂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所致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珍宝丸清热,安神,舒筋活络,除“协日乌素”。用于白脉病、半身不遂、风湿、类风湿、肌筋萎缩、神经麻痹、肾损脉伤、瘟疫热病,久治不愈等症。

瑞得用于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肿灵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益肾蠲痹丸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用于证见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葡立、维尔固、奥泰灵)镇痛类药品.用于缓解和预防关节软骨磨损、退化引起的关节疼痛,包括膝、髋、脊柱、肩、手腕、踝关节等.

祛风除湿药酒祛风活血,舒筋健骨。用于风湿性筋骨疼痛,四肢麻木。

秋水仙碱片(舒风灵)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罗汉果止咳糖浆祛痰止咳。用于感冒咳嗽。

美替拉酮本品通常用于库欣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本品也可用于柯兴综合征的治疗。

美洛昔康胶囊(塞欧斯、洛珂)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

羟吲达酸

羟布宗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等。亦用于丝虫病急性淋巴管炎。

腰息痛胶囊舒筋活络,祛瘀止痛,活血驱风。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胸椎炎,颈椎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腰痛宁胶囊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舒筋健络油祛风活血,消肿止痛。主治风湿骨痛,多种疼痛及肌肉疼痛,蚊虫叮咬。

苯氯布宗

苯马来辛

蚁參蠲痹胶囊补肾健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寒湿瘀阻症。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晨僵,关节作冷,疼痛夜甚,手足不温,神疲乏力,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豨莶风湿片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四肢麻痹,腰膝无力,骨节疼痛及风湿性关节炎。

豹骨木瓜酒祛风定痛,除湿散寒。用于筋脉拘挛,四肢麻木,骨节酸痛,历节风痛。

豹骨酒祛风活血,壮骨强筋。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腰膝无力

赖氨匹林散(来比林)用于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及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并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的症状缓解。

赛来力(别嘌呤醇、通益风宁)用于痛风、痛风性肾病。

赛洛力

酚氨咖敏片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神经痛及风湿痛等。

醋氯芬酸肠溶胶囊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的症状治疗。

金毛狗脊丸通经活络,强筋壮骨。用于风湿,手足麻木等症。

金龙驱风油用于风湿头痛,蚊虫咬伤,跌打损伤。

银翘解毒丸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防己关节丸祛湿散寒,健脾利水。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阿司匹林泡腾片(巴米尔)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雪莲片温经散寒,祛风逐湿,化瘀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各类退行性骨关节病。

雷公藤多甙片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风湿热阏,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白塞氏三联症,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颈痛灵药酒滋补肝肾,活络止痛。用于各种颈椎病引起的疼痛。

颈肩腰痛贴恶心与呕吐、瘫痪、感觉障碍、头痛、眩晕、晕厥、昏迷、心悸风寒骨宝腰息痛胶囊舒筋活络,祛瘀止痛,活血祛风。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胸椎炎,颈椎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风油精(龙虎牌风油精)清凉,止痛,驱风,止痒。用于蚊虫叮咬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晕车不适。

风湿关节炎片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风湿止痛药酒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风湿马钱片祛风,除湿,镇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坐骨神经痛。

风湿骨痛丸祛风湿,通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骨痛胶囊本品功效为温阳散寒、益气活血、消肿止痛。用于阳虚寒湿型颈椎及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症见:局部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麻木或肿胀、遇热则减、维寒肢冷。

风痛安胶囊清热利胆,活血通络,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风痛片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筋骨疼痛。

香桂活血膏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等。

骨刺丸祛风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骨刺消痛液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用于颈椎、腰椎、四肢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酸胀、麻木、疼痛等。

骨刺消痛片祛风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骨刺消痛胶囊祛风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骨刺片散风邪,祛寒湿,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用于颈椎、胸椎、腰椎、跟骨等骨关节增生性疾病,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

骨力胶囊强筋骨,祛风湿,活血化瘀,通络定痛。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及骨质疏松。

骨增消片补肝益肾,活血。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骨关节酸痛等骨质增生症。

骨痛药酒祛风定痛,舒筋活络。用于筋骨酸痛,关节不利,四肢酸麻。

骨骼风痛片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散寒止痛。用于风湿痹痛。

麝香关节止痛膏祛风胜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风寒引起的其他

疼痛。

麝香壮骨膏镇痛,消炎。用于风湿痛,关节痛,腰痛,神经痛,肌肉酸痛,扭伤,挫伤。

麝香止痛贴膏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背冷冷痛,跌打损伤等。

麝香祛风湿油驱风活血,镇痛消肿。用于风湿痛,筋骨痛,关节痛,腰腿酸痛以及跌打肿痛。

风湿止痛中草药有哪些

风湿止痛中草药有哪些 文章目录*一、风湿止痛的中草药有哪些1. 风湿止痛的中草药:川乌2. 治疗风湿止痛的中草药偏方3. 治疗风湿止痛的注意事 项*二、如何治疗风湿止痛1. 风湿止痛的医学治疗方法2. 风湿止痛的锻炼方法*三、风湿止痛的饮食方法1. 适宜风湿止痛的 饮食2. 不宜风湿止痛的饮食 风湿止痛的中草药有哪些你知道风湿止痛的中草药有哪些吗?中国传统的中医治疗风湿病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以其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方法,仍被广泛而卓有成效深 得广大患者的欢迎。很多风湿患者每逢天气突变时都遭受着关节疼痛难忍的不堪,无奈于西医的止痛根本无法根治这种疾病。所以,在传统的中草药对于治疗风湿方面的疾病有着异常神奇的效果,借助于中草药的一些药性,直达病灶,药到病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注意预防风湿疾病之外,还要注意一些风湿疾病的预防。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来介绍关于风湿止痛的中草药有哪些吧。 1、风湿止痛的中草药:川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痹症”的较佳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 用量一般为6-15克,部分寒证,可加大剂量,以不超过30克为是。 对“痹症”偏热者,可伍以甘寒之品,如寒水石、知母,以制

其偏;但舌红、脉弦大之阴虚内热者,则不宜用之。本品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个小时,以减其毒。如服用后出现头昏、舌麻、流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缓,是乌头碱中毒之征,必须立即停服,并用绿豆、干姜、甘草煎服,以解其毒。孕妇忌用。 2、治疗风湿止痛的中草药偏方金刚刺地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温经祛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金刚刺15克,广地龙15克,蜈蚣1条,黄芪40克,桂枝12克,海风藤12克,威灵仙12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一般宜服2~3个疗程。 【加减】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者,可加忍冬藤15克、知母10克、黄柏2克;若病程长,关节肌肉冷痛剧烈,痛处固定者,可加制川乌8克、制草乌8克;若肢体全身游走性疼痛者,可加防风12克、羌活10克;若久病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伴头晕腰酸者,加熟地12克、狗脊10克、龟版12克。 3、治疗风湿止痛的注意事项治疗风湿病最好看是找中医来

风湿科

风湿科 1.系统性红斑狼疮: (1)患者丁乌也,女,29岁。以“四肢关节疼痛伴面部红斑3月。”为主诉入院。缘于入院3月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关节疼痛,以双手指,手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为甚,呈双侧对称,偶有肿胀,无晨僵。伴遇冷水时出现双手皮肤呈白、紫、红变化,日晒后面颊部潮红。无口腔溃疡,无排泡沫样尿、血尿,无躁动、幻想、猜疑,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排黑色黏液便,无视物不清,曾就当地医院,诊为“风湿”,行“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无好转。1个月前求诊我院,查免疫全套:IGG19.00g/L、补体C30.52g/L、补体C4107.00g/L、ANA (+)、ds-DNA353.41IU/ml;血常规:WBC4.2×109/L、RBC3.62×1012/L、HGB97g/L、PLT308×109/L。血沉64mm/h;尿沉渣:尿蛋白(+),尿潜血(+);血生化:LD-L263IU/L,HBDH217U/L;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强的松、羟氯奎片、司特立、奥美拉唑”等治疗。症状有好转,但仍感四肢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今求诊我院,门诊拟“系统性红斑狼疮”收住入院。入院查体:T36.8℃P93次/分R20次/分BP125/80mmHg 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头颅无畸形,面颊部对称性、暗红色蝶形红斑,稍高于皮面,表面少许鳞屑。口唇无溃疡。颈软,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无奇脉。腹平软,无肠型及胃肠蠕动波,无表浅静脉曲张,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及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约3次/分。无血管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棘突无压痛。四肢关节无肿胀、压痛、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肉轻压痛、肌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初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依据:患者为年轻女性,有蝶形红斑,光过敏,伴关节酸痛,补体C30.52g/L、补体C4107.00g/L、ANA(+)、ds-DNA353.41IU/ml;尿沉渣:尿蛋白(+),故可以诊断,。鉴别诊断:1、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对称性关节肿,三个以上关节肿,手关节炎,晨僵>1小时/天,症状持续>6周可以鉴别。2、痛风性关节炎:常为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热痛,下肢关节多见,血尿酸升高可以鉴别。诊疗计划:1、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2、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ENA、类风湿因子、胸片、肝脾B超,心电图等。3,予以激素治疗,改善循环,保护胃粘膜,补钙。陈永旺副主任医师指导以上处理。 (2)患者,温琼花,女,18岁。以“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3月,精神异常5天”为主诉入院。缘于入院前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下肢浮肿,伴四肢关节酸痛、全身乏力,无畏冷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躁动、幻想、猜疑,无口腔、外阴溃疡,无明显脱发,无咳嗽,咳痰,无呕吐、腹痛、腹泻、便血,无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求诊我院,经住院检查B超发现心包中量积液,查血Sm抗体、ANA、Ds-DNA均阳性而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期间予激素、抗免疫、利尿、保护胃粘膜及补钙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具体详见旧病历115745),出院后规则服用“强的松、绿喹”等药,1月前按医嘱停用“强的松”。5天前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呆滞话少,伴睡眠差,复诊我院查血沉32mm/h,血尿常规大致正常,考虑狼疮活动,再予“强的松、绿喹、硝基安定”等处理,未见明显好转,半天前并出现胡言乱语、躁动,急诊我院,门诊拟“系统性红斑狼疮”收住入院。入院查体:T36℃P84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 神志淡漠,查体欠合作,对答不切题。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发绀。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

周乃玉教授治疗风湿病经方验案分析.doc

---------------------------------------------------------------最新资料推荐------------------------------------------------------ 周乃玉教授治疗风湿病经方验案分析.doc 周乃玉教授治疗风湿病经方验案分析【摘要】周乃玉教授是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继承名医,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50 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造诣深厚。 记录周乃玉教授运用经方治疗风湿病的体会,分析验案探讨其治疗风湿病的学术思路及临床经验。 【关键词】风湿病;辨证思路;经典方剂;验案分析;周乃玉风湿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 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西医的结缔组织病[2]。 风湿病初期病在肌表经络,久则留恋筋骨,深入脏腑,引起全身病变。 周乃玉教授是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继承名医,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50 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造诣深厚。 本文通过记录周乃玉教授对于经方运用的心得体会,总结其临床验案,领会其学术思想精髓,融会贯通,使周乃玉教授几十年来的学 1 / 19

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能够不断传承。 1 辨证思路 1.1 六经辨证周乃玉教授指出,治疗风湿病一定要掌握六经辨证。 因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结缔组织病多脏器、多部位受损,出现合病、并病的特点,符合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所以辨证要精要准,否则会很快导致脏腑病理传变。 临床常见因辨证不准,治疗不当,使风痹、寒痹、湿痹等五因痹发展为五体痹、五脏痹,导致病情因失治、误治,而病情加重。 1.2 脏腑辨证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提出把脏腑经络作为辨证的核心,在病因上以脏腑经络分内外,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分类方法;在发病与病理传变上,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正与邪,人体内部各脏腑间的关系,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在诊断上,通过四诊举例,结合八纲,把疾病的各种表现,具体落实到脏腑经络病变上。 因风湿病起病隐匿,病因复杂,病情缠绵难愈,所以辨证时困难重重。 脏腑内伤,是风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风湿病经久不愈、内传入里的结果。 治病求本,周乃玉教授临床治疗风湿病指出,无论病情如何复杂,辨证必须辨清脏腑,从本治疗。 2 经典方剂周乃玉教授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小柴胡汤、乌头汤、真武

“风湿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风湿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风湿病”的定义 “风湿病”的特点: a、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b、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 c、病变累及多个系统,临床个体差异甚大 d、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e、近年来,由于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生存质量明显延长 “风湿病”的范围 风湿: 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行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痛风 “痹证”: 肌肉,筋骨,关节的疼痛,麻木,重着,肿胀,活动不利,甚或灼热的疾患。 “风湿病”的病因: 正气不足邪气侵袭 风――》行痹寒――》痛痹湿――》着痹热――》热痹 感染,环境因素,遗传 “风湿病”的辨证(诊断)

辨证要点: 1、区分阴(风寒湿)痹与阳(热)痹 2、辨别风,寒,湿之偏盛,偏衰 3、辨别有无痰,瘀阻滞经脉 4、辨别虚实 辨证标准: 行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兼症: 恶风,发热,或自觉关节冒风,关节屈伸不利 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痛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则缓,遇寒则剧。兼症: 关节僵硬,不可屈伸,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着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肿胀,重着,疼痛,肌肤麻木不仁。 兼症: 周身酸痛,倦怠,手足沉重,活动不利。 舌脉: 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热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痛甚拒按,得冷稍缓。兼症: 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闷不宁1舌脉: 舌红,苔xx,脉滑数 尪痹 主症: 痹证久治不愈,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强直 兼症: xx僵+脏腑虚弱症 舌脉: 舌脉变化明显 “风湿病”的治疗 “风湿病”的治疗原则:

(整理)风湿病科考题

一.选择题 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标记性抗体是: A. 抗RNP抗体 B. 抗dsDNA抗体 C. 抗着丝点抗体 D. 抗SS-A抗体 E. 抗SS-B抗体 2.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理特征是哪一种表现: A.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B. 滑膜炎 C. 苏木紫小体 D. 类风湿结节 E. 洋葱皮样改变 3.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滑膜炎 B. 增强NK细胞活性 C. 抑制T细胞 D. 抑制B细胞 E.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4.下列哪一项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 A. 近端指间关近节肿痛 B. 远端指间关节肿痛 C. 掌指关节肿痛 D. 腕关节肿痛 E. 四肢关节对称性肿痛 5.氯喹治疗引起的最俱特征性的副作用是: A. 恶心,呕吐 B. 食欲减退 C. 视网膜病变 D. 色素沉着 E. 成瘾 6.可能诱发SLE发病或活动的因素有: A. 阳光照射 B. 感染 C. 分娩 D. 手术 E. 以上均是 7.下列哪项不是狼疮性肾炎病变活动性病理改变: A. 细胞增生,坏死,核碎裂 B. 细胞性新月体 C. 纤维性新月体 D. 白细胞浸润 E. 透明样血栓 8.磺胺药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

A. 环胞素 B. 扶他林 C. SASP D. 怡美力 E. 羟基氯喹 9.SLE中哪一自身抗体的水平最有诊断价值? A. 抗核抗体 B. 抗ds-DNA抗体 C. 抗SSA抗体 D. 抗磷脂抗体 E. 抗RNP抗体 10.判断SLE活动度的根据是 A.活动性炎症损害,如皮疹,关节炎,浆膜炎等 B.全身症状,如发热 C.抗ds-DNA抗体效价升高 D.C3,C50水平下降 E.以上均是 11.在风湿性疾病中,下列哪一种病肾脏受累较少见: A. SLE B. 皮肌炎 C. 干燥综合症 D. 结节性多动脉炎 E. 血管炎 12.下列哪一种叙述最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定义: A.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关节炎 B. 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C. 是一种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D. 是以脊柱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E. 以上都是 13.下列那一种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物: A. 消炎痛 B. 双氯芬酸 C. 氯喹 D. 塞来昔布 E. 以上都是 14.下列那一种自身抗体是SLE特征性抗体: A. 抗核抗体 B. 抗Sm抗体 C. 抗SSA抗体 D. 抗RNP抗体 E. 抗磷脂抗体 15.狼疮性肾炎慢性终末期的病理改变是: A. 肾小球硬化 B. 纤维性新月体

风湿免疫科常用检查项目解读

风湿免疫病常用检查项目包括血尿常规、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弥散功能与肺高分辩率CT、血管多谱勒超声、PPD试验、肾活检、类风湿结节活检、肺活检、唇腺活检、腮腺造影、磁共振和SPECT腮腺成像、骨关节的影象检查、关节镜检查等。 1、血尿常规、粪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了解病情:风湿免疫性疾病多数是系统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均可影响造血系统,引起血象异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显著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血象异常的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情轻重。(2)用药前后血常规检查:许多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对血象有影响,所以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尿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风湿免疫性疾病非常容易发生肾损害,例如狼疮肾炎,此时最简单的检查就是尿常规。主要了解有无蛋白尿、镜下血尿以及管型尿等。(2)某些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有肾毒性,例如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可引起肾间质损

害,所以有必要进行尿常规检查。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蛋白尿,但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只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完全是定量检查,相对比较精确,所以临床十分常用。粪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风湿免疫性疾病有时会有消化系统损害,例如肠病性关节炎等,此时应进行粪常规检查。(2)某些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对胃有一定损害作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应做大便隐血(OB)检查。 2、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 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的目的与意义:风湿免疫性疾病多数是系统性疾病,可有肝肾损害和心肺损害,此时应进行肝肾功能、全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此外有一些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对肝肾损害和心肺有损害,也要通这些检查来监测药物的副作用。风湿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是皮质激素,而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可引起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所以在治疗前后应作血糖检查。 3、超声心动图、肺弥散功能与肺高分辩率CT 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目的与意义:本项检查主要了解是否存在心脏损害,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大动脉炎、风湿热等均可影响心脏。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不但可以了解心脏各房室和瓣膜的情况,还可以测定肺动脉压力。 肺弥散功能与肺高分辩率CT检查的目的与意义:本项检查的主要目的与意义是了解是否有肺间质病变,许多自身免疫病可以发生肺间质

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东方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早在我国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风湿关节痛方面的记载,以及用“砭石”“针灸”之类的器物刺激人体相应部位以止痛的治疗方法。 《左传》、《战国策》已经有很多关于风湿关节疼痛的“病例”记载,说明当时已经把“关节疼痛”以及引起的疼痛的病因“天阴雨湿”“久卧湿地”“酒色所伤”作为诱发因素记载。以后在太史公的《史记》中更有关于“风湿病”内容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已经对于风湿骨病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记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医学专著。《黄帝内经·痹论》认为痹病的成因是人体感受“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汉代张仲景对中医痹病的看法却有独到之处,虽然他自己认为《伤寒》、《金匮要略》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并凭脉辩证”,但实际上贯穿了他自己对脏腑经络疾病的辩证论思想。《金匮要略》里认为痛症是属阳病,如“头痛、项、腰、脊背、脚挚痛”,是同伤于风寒之邪,“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因此凡是“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张仲景所指的风湿病类似于今天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之类。张仲景还提出“血痹病”,认为这些患者都是高新贵族或上层人士“夫尊荣之人,骨弱肌肤盛(肥胖),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这类人养尊处优,嗜酒及膏梁厚味,超重肥胖,生活不节,因此,易感外邪而诱发此病。张氏提出的血痹很像今天的痛风患者,同时张氏还提出与今天类风湿关节炎有骨质改变相似的症候“历节”。认为这类患者“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湿温欲吐”,认为这类病是血不足,风血相搏,即引起关节疼痛如挚,“历节疼不可屈伸”,严重的是因体内“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导致身体消瘦、关节肿大的类风湿关节炎后期关节功能障碍致残的后果。张仲景首次从临床的角度提出风湿病的症候特点和病理机转,认为导致这类疼痛发作的原因是营卫不利,气血不和,阴阳气血不调,而造成局部肿胀、麻木、恶寒、发热等症候。“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冷,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张氏在阴阳荣卫不通而致痹(历节)的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治疗痹病的方药,宣痹通络都是以桂枝汤、桂枝加黄茌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等,以补气益血,调和营卫为主的治疗方法。 公元五世纪,晋代名医名医皇甫谧对风湿病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在《针灸甲乙经》里提到“所谓痹者,个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盛者,其人易已。···其入脏者死。”这里他还特别指出痹病除了出现关节肌肉等的痛、着、行各痹外,还可以看到有痛、痒、热等变痹或不仁。《针灸甲乙经》中还提出了治疗痹病的具体方案,如膝病可取犊鼻,”“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刺膝无疑”。“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膝寒痹不可屈伸,髀关主之。”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总论》对风湿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状肌肉顽厚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认

疼痛评估

什么是疼痛?1979年,国际疼痛学会把疼痛的概念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性的。 因此,世卫组织(WHO)将疼痛列为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的第五大体征。相较于前四项体征,疼痛非常特别:现今依然没有客观的生物学仪器检测疼痛,描述疼痛的程度。 疼痛测量的窘境,并不是科学不够发达造成的。事实上,疼痛是一种主观化的体验,因此很难有客观的工具衡量疼痛水平。比如,西方世界人均消耗镇痛药数量很高,而东方人对镇痛药的使用则不足他们的1/6。除了经济及医疗因素,东方人的忍耐精神与此大有干系。 远古人类对疼痛知之甚少,故也没有关于疼痛测量的可靠史料记载。随着19世纪科学家对疼痛机理的认识加深,人们逐渐认识到疼痛是复杂的,想要测量疼痛,不仅要靠疼痛时身体的生理反应,还得依赖痛者的心理感受,记录其对疼痛的语言描述。 一般说来,疼痛会让人们表现出一些行为和举止的改变,因此记录这些变化能反映一定程度的疼痛。在疼痛时,人的表情可能极其惊恐或不断地呻吟,为了减轻疼痛,人可能产生自发的保护性反应,如踮脚走路、抚摸疼痛部位,或者将疼痛部位固定保持一种姿势。 但诸如上述的记录并不够客观,人们希望能够量化疼痛。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麦尔扎克(Ronald Melzack)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1971年他和另外一名研究者首先建立了一种说明疼痛性质强度的评价方法,被称为麦-吉痛觉调查表(MPQ)。MPQ能记录疼痛的性质、特点、强度和伴随状态,还能记录疼痛治疗后病人所经历的各种复合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调查表内项目繁多,光描绘疼痛的形容词就有78个。MPQ在众多疼痛实验研究中大放光彩。其方法实用可靠且有效。但这种方法也有诸多不便。由于调查项目繁多,表中词类比较抽象,有时病人难以理解准确意涵。何况为了弄清楚疼痛的方方面面,没有病人愿意花费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 简便易行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应运而生。参与测试者无须填写繁杂的调查表,只需看着一把“痛尺”,然后说出0-10之间的一个数字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的主要道具“痛尺”是一把长约10厘米的游动标尺。尺的一面标有10个刻度,从0至10。0分表示没有疼痛,10分则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在测量疼痛时,测试人员向病人说明这把尺的含义,然后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生再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 如果分数在3分以下,那么恭喜你,疼痛并不严重,不太会影响你的睡眠;但如果你的分数在7分以上就很不幸了,你现在肯定疼痛难忍,极需要医生给你用些镇痛药物。 VAS法现今已成为疼痛测量的最常用方法。它让疼痛者说出自己所认为的疼痛程度,并非完全的客观指标评价。目前,VAS法主要被用于外科手术后评价患者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如果你曾做过手术,相信对此并不陌生。对疼痛进行测量是一项基本的工作,它应该始于治疗开始之前,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并持续于治疗之后。然而,疼痛的测量又是一项复杂工作,因为疼痛是主观感觉,由多因素造成及影响的,如躯体的、精神的、环境的、认知的和行为的等等。所以有必要从多方面对疼痛进行评估和测量,包括疼痛的严重程度,治疗疼痛的缓解,患者的精神痛苦、患者对疼痛的感受程度等。目前对疼痛的测量方法主要有:

风湿性心脏病中医治疗大全

概述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在我国的心血管中占29.95%,学龄儿童的发病率为1‰。其病因为急性风湿热,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3周。主要侵犯心脏及大关节,心脏受侵率约41%。关节炎治愈后不遗留任何后遗症,全可反复发作。多次侵犯心脏,则可造成永久性损害,形成慢性风心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内感染,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属于常见的结缔组织病,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累及心脏,导致心脏瓣膜损害而形成:对于风湿热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曾有过链球菌毒学说、过敏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和毒性上一免疫学假说等等,但至今尚未十分明确,因而对积极防治风心病带来一定的困难。 中医学虽无此病名,根据心悸、气急、浮肿、咯血等主要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心痹”,亦可归属于“惊悸”、“怔忡”或“喘证”等范畴。《黄帝内经》所载:“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可见对本病之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已有一定认识。之后,张仲景应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了一些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剂,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心瘁证出现的证候特征分成心悸、喘哮、水忡等几个阶段进行论述,与本病临床表现颇相类似。宋代陈无择、清代沉金鳌等医家分别对本病病理机制及症候特征的描述,增添了部分新的内容,值得现代临床借鉴。现代中医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研究,初见于1955年。在50~60年代,用传统经验和方法对本病进行临床验证观察,报道虽不多,但其优势已初见端倪。70年代,曾掀起过用针灸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热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本病广泛深人的研究,则是在80年代以后,广大医者在继承古今医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和实验验证,已逐步认识到外邪虽系诱发因素,而心体残损,心脉瘀阻,阳衰血寒实为其主要病理变化。由于血液流变学改变,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全身各脏器相继受累而引起一系列临床危重症。因而活血化瘀,温通心脉已成为主要治则之一。辨证分型亦开始趋于集中统上。临床用药除继续沿用经验方外,又出现了不少自拟方剂,使疗效不断提高。同时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较70年代更为客观、深入。近年来又大力挖掘气功、食疗、民间单方验方等传统疗法,均已显示出可喜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也正在引起重视,首先对一些有效的中草药进行药理分析,如发现党参、黄芪能提高动物的DNA合成率,增加心肌的抗病能力,因此对于阳气虚型患者,有显着的疗效i在针刺机理研究中观察到针刺内关穴后,可提高患者血浆cAMP含量,使心肌收缩增强,进一步证明了内关穴为治疗风心病的有效穴位。 病因病机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西方医学及中医学均冠以“风湿”之名,可见两者的认识颇为一致。通过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实践,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病因外为风湿之邪侵袭,内为脏腑虚损,病机演变过程可分述如下: 风湿外侵,心体受损禀赋素虚,屡受风寒湿邪侵袭,风湿入络迁延不愈,痹阻经脉;或因风湿人脉郁而化热,心营为之病变,气血运行不畅,盖人体气血之循脉皆赖于脏腑之气,尤依仗于心气之鼓动,心脏负担过重,心体受累而致病。此常见于病变早期或急性活动期。心脉痹阻,气血瘀滞风湿性心脏病既成,耗气伤血,气虚不能布血,血虚难以荞心,心气过耗,以致心脏推动血液功能障碍,血循失常,瘀痹于心,心脉为之痹阻,脉络不通,故见唇绀舌紫之外象,咳血、咯血之肺脾郁血之症。 心体内虚,累及他脏心病既久,势必累及肺、脾、肾诸脏。肺贯心脉而司呼吸,心血郁阻,株连肺脏,移邪于肺,而致痰瘀交阻,肺气肃降无权,故有咳嗽痰喘,甚则倚息不能平卧。心气虚影响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而致心血愈虚,呈现惊悸、眩晕,食少便溏等心脾两虚证,脾阳不振,难以运湿;水湿内停,肾阳虚衰,蒸化无权,聚水成饮;水

风湿免疫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风湿免疫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常以手足小关节受累为主。关节肿痛呈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本病以45岁左右女性多见,女性约2~3倍于男性。一、一般护理 1.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情况给予不同的生活护理,如:协助患者进食、如厕、穿衣、外出检查等。 2.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的休养环境。 3.遵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含钙高的饮食。 4.做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受累的关节,并注意保暖。二、症状护理 1.疼痛的护理 (1)嘱患者注意疼痛关节的保暖及休息,减少对疼痛关节的不良刺激。 (2)给予疼痛关节理疗、贴敷、湿热敷等。(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疼痛的关节,防止垂腕、垂足。 2.体温过高的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2)体温稍高时,嘱患者休息,多饮水。 (3)体温在38℃以上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 (4)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酒精浴,擦浴时酒精的温度要稍高,并注意保暖。 (5)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位,保持皮肤清洁。 3.晨僵护理 晚上睡眠时,使用弹力手套保暖,早上起床后进行温水浴或温盐水浸泡僵硬关节,并适当活动关节。 4.预防关节废用 症状基本控制后,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工具。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可做肢体屈伸、散步、手部抓握、提举等活动,活动强度应以病人能承受为限;也可配合理疗、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以防关节废用。三、心理护理 病人因病情反复发作、顽固的关节疼痛、疗效不佳等原因,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忧虑、孤独、对生活失去信心。护士在与病人的接触时态度要真诚和蔼,采取心理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方法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出院指导 1.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已经出现畸形或肢残的患者,更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疾病,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2.让患者了解关节运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如何锻炼各关节。原则为活动后2小时恢复体力。 ①关节疼痛时除服药外,可行热敷,局部按摩。 ②在卧床期间可采取半卧位,手掌向上用夹板或辅助物支撑以固定关节,减轻疼痛。膝盖下可长期放置枕头。加强翻身,避免压疮。 ③避免突然的移动和负重。 ④进行关节周围皮肤和肌肉的按摩,增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⑤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肢体活动。 ⑥加强叩背和扩胸运动,预防感染。⑦活动关节的方法:如织毛衣、下棋、摸高、伸腰、踢腿等。 3.指导患者一定要在饭后半小时服止痛药或中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4.对于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要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 5.根据医嘱,教授患者关节活动的宜忌,如急性炎症期不宜剧烈运动,患者应减少负重运动等。

风湿病中医药治疗体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风湿病中医药治疗体会 作者:王义军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 刊名: 中医药学刊 英文刊名: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6,24(1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丛培全.CONG Pei-quan风湿病中医学概念及研究现状探讨[期刊论文]-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7(3) 2.杨满菊.娄广亮治疗风湿病常见药物副作用的中医认识及处理要点[期刊论文]-光明中医2008,23(11) 3.庞国伟.谭光群.李晖.张东六种祛风湿中成药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3) 4.李军.龚孟怡芪藤活络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 5.孟德青.张道云.陈书增.孟勤.刘顺海除痹止痛方治疗风湿病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2) 6.仲韦旭.金明秀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撷菁[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 7.陈伟.彭剑虹浅论类风湿关节炎HPA轴功能改变的中医药治疗[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5) 8.冯兴华《素问·痹论》与现代风湿病学[期刊论文]-中医杂志2008,49(4) 9.陆燕.周学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征研究探析[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2003,21(6) 10.周明爱.单晓阳.于守杰.左振素左振素老师谈中医风湿病诊疗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2007,27(3)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6414926643.html,/Periodical_zyyxk200612056.aspx

疼痛评估制度及方法A

疼痛评估制度及方法A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疼痛评估制度及方法 疼痛评估时主要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对于昏迷病人和其他无法进行疼痛自我评估的病人,则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见附件)1、医生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和病人情况,决定疼痛治疗措 施;对进行疼痛治疗的病人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在疼痛治疗前,医生应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制定疼痛治疗 方案时考虑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及其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情况。 3、根据规定记录疼痛筛查和评估结果、疼痛治疗方案和患 者对治疗的反应。 4、经疼痛治疗仍无法控制的,应向医院疼痛治疗小组提出 会诊要求。 5、医生及护士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疼痛相关知识介绍,使病 人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在病历中记录对患者的教育内容。 6、医生及护士应学习和更新疼痛的相关知识和诊疗常规, 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我院推荐使用的疼痛评分工具:

1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4以下为轻度痛,4~7为中度痛,7以上为重度痛。 无痛 轻度疼痛 中度痛 重度疼痛 2 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 Faces Pain Rating Scale )(适用于交流困难,如儿童(3~6岁)、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患者) 3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用一根10cm 长的直尺,两端分别表示“0”和“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从“0”到“10”表示疼痛程度越来越剧烈,根据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相应部位做标记。 0 2 4 6 8 10 不痛 微痛 有些痛 很痛 疼痛剧烈 疼痛难忍 很愉快的笑脸 微微笑的脸 有些不舒 服 更多些不舒想哭 流眼泪大哭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

住院医师(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一) 题型:单选题 所含章节: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炎性肌病和系统性硬化症、痛风 1.下述哪种疾病主要累及肾小球 A.干燥综合征 B.类风湿关节炎 C.骨关节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E.多发性肌炎 答案:D 解析:几乎所有的SLE均可累及肾脏,主要是引起肾小球基膜的改变而引起狼疮肾炎。而干燥综合征及类风湿关节炎多造成肾间质或肾小管的损伤;骨关节炎和多发肌炎本身较少累及肾脏。 2.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子宫肌瘤 C.抗磷脂综合征 D.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抗磷脂综合征 E.重叠综合征 答案:D } 解析: 3.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是 B.抗SPR抗体 C.抗ds-DNA抗体 D.抗SSA(RO)抗体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答案:C 解析: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特异性强 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 · A.胸膜炎 B.间质性肺炎 C.急性狼疮肺炎

D.肺动脉高压 E.肺栓塞 答案:A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胸膜炎。 5.女,26岁,反复口腔溃疡、颜面部皮疹3年,化验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尿蛋白(+),ANA1:640,C3减低;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混合结缔组织病 ! C.重叠综合征 D.复发性口腔溃疡 E.白塞病 答案:A 解析:育龄女性,口腔溃疡、颜面部皮疹,尿蛋白(+),ANA1:640,c3减低;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6.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 A.抗SSA抗体 B.类风湿因子 C.抗核抗体 D.抗ds-DNA抗体 《 E.抗Sm抗体 答案:E 解析: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抗Sm抗体。 7.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 A.细胞性新月体肾炎 B.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肾小球微小病变 D.纤维性新月体肾炎 E.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 答案:A } 解析: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细胞性新月体肾炎。 8.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正规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完全缓解 B.治疗原则中包括去除诱因 C.环磷酰胺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 D.最重要、应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免疫抑制剂 E.重症患者可行激素冲击治疗 答案:D 解析: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9.患者,女,40岁,反复口腔溃疡,乏力,口干,间断心悸,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24小时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可能的诊断为 @

风湿免疫疾病考试重点总结

风湿免疫疾病考试重点总结 目录 风湿性疾病概论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疾病概论 一、分类及范畴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简称结缔组织病,属自身免疫病。本组疾病多因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而引起组织器官的损伤,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是其最大的特点,组织病理上多有血管炎改变。 病变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累及系统的不同而有相互重叠和差异。 属于本组疾病的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类风湿关节炎(RA)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系统性硬化病(SSc)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 >>血管炎 2.脊柱关节病 本组疾病的特点为: ①附着点炎; ②脊柱逐渐强直; ③HLA-B27的强相关性。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性关

节炎等。 3.退行性变骨关节炎:因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而造成关节功能的障碍,见于负重关节,如膝、髋关节。 4.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风湿病:痛风性关节炎、假性痛风、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5.和感染相关的关节炎:如肠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的风湿热等。 6.肿瘤相关的风湿病:原发性如滑膜瘤、滑膜肉瘤等;继发性如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等。 7.神经血管疾病:神经性关节病、压迫性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受压、神经根受压等、雷诺病等。 8.骨与软骨病变:骨质疏松、骨软化、肥大性骨关节病、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骨炎等。 9.非关节性风湿病:关节周围病变、椎间盘病变、特发性腰痛、其他疼痛综合征如精神性风湿病等。 10.其他:如周期性风湿病、间歇性关节积液、药物相关的风湿综合征、慢性活动肝炎等。 二、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血清特异性自身抗体 病名ANA谱抗磷脂抗体ANCA 抗角蛋白抗 体谱 SLE 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少见抗组蛋白抗体狼疮抗凝物 抗Sm抗体 梅毒血清试验反 应假阳性 PSS 抗SSA抗体 抗SS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少见抗SSB抗体 MCTD 抗RNP抗体(高滴度) DM/PM 抗合成酶(Jo-1,PL-7,PL -12)抗体 抗SRP抗体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性关节炎(痛风) 研究进展 淄博市中医医院·刘允辉 摘要: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有关文献进行复习,了解古代、现代中医医家对痛风的认识、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特色外治,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研究进展高尿酸肾病(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升高所引起肾脏损害,可以表现为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结石三种情况。其中,急性尿酸肾病,常因过高的尿酸负荷超过肾脏的清除能力,尿酸结晶沉积于集合管、肾盂和尿道,产生肾内、甚至肾外梗阻,导致少尿性急性肾衰。慢性尿酸盐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伴有痛风关节炎和痛风石。早期可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退,其后逐步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近年来,随着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日益提高,高尿酸肾病发病率显著逐年增高。因此,寻求包括中医药方法在内的高尿酸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体内尿酸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或/和伴有肾脏、皮下、其他组织的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组织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蛋白成分增加,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已超过0.3%,50岁以上干部、知识分子中痛风患者已达1%左右。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根据痛风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但古人又认识到痛风发病有别于一般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证,故又分出白虎历节、历节病、痛痹等名称,并有不少诊治专论而且疗效肯定,可见痛风在中医早有认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与实践仅限于临床,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带有臆测性、是零碎的、不系统的。 1 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1.1古代中医医家的认识 中医古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经》,其间多归于“热痹”的范畴,其名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论》,其中还提出了热痹形成的机理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所谓痹热,是热痹出现的以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屈伸不利,伴有发热为临床表现的痹病。故痛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热痹”的范畴。【1】汉代以后,有关“历节病”、“白虎病”、“白虎历节”等描述与本病的临床表现基本合拍。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对其临床表现叙述为:“诸肢节疼痛,身体九王赢,脚肿如脱”,“关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皆饮酒汗当风所致”,并提出以白虎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优势 风湿病是以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因其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疾病缠绵难愈,有的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此类疾病的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为非甾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其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与其治疗作用一样不应被忽视。中医中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1.辨证论治,整体调节 中医治疗疾病的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根据病人当前的主要临床表现,首先辨别其病性,是虚实寒热,如属实证,当辨明是风痹、寒痹、热痹、抑或湿痹?如体质偏虚,当判断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肝肾亏虚,抑或脾肾亏虚?继而综合辨证,整体调节。如外有风寒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内有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见腰膝冷痛、关节肌肉重着麻木、腿足屈伸不利等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寒滞经脉见四肢关节冷痛、面色少华者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阴虚夹湿热者,用左归饮合四妙散;阳虚夹寒湿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味等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治疗方法,既抓住疾病的本质,又重视疾病的表象,注重标本同治,邪正兼顾,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能迅速减轻症状,有效减缓疾病进程 许多患者早期阶段可能局限于关节疼痛、腰痛、身痛等几个症状,化验指标正常或轻度异常,没达到某些风湿病的诊断标准,西药选择治疗有困难时,可选择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已确诊的慢性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可根据病情采取以中医药辨证论治为主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疏风祛湿、温经散寒、温寒祛湿、清热凉血、活血通络、补肾壮骨等不同治疗方法。或散风寒于外,或清热除湿于内,或活血以祛瘀,或温经以通络,邪去络通,“通则不痛”,故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研究表明,临床常用祛风除湿类中药,大多具有与西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同样的抗炎镇痛作用,其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之力虽稍逊于西药,但副作用很少,临床可结合辨证酌情选用。若属寒者,可选用桂枝、麻黄、乌头、附子、羌活、独活、细辛等;属热者,可选用忍冬藤、青风藤、海桐皮、秦艽、牛膝、黄柏、丹皮等;属瘀者,可选用桃仁、红花、乳香、三七、丹参、蒲黄、血竭;属虚者,可选用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鸡血藤、淫羊藿、巴戟天、杜仲、骨碎补、肉苁蓉等。 中药还能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体质,减少激素撤减过程中复发的危险性,减少发作次数和发作严重程度,从而能有效地减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