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脾胃病科护理常规

中医脾胃病科护理常规

中医脾胃病科护理常规
中医脾胃病科护理常规

中医脾胃病科护理常规

(-)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达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当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次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六)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十)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一)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

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三)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四)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胃脘痛护理常规

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涉及肝、脾。急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疼痛有无规律性及与饮食的关系。

(二)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寒邪客胃证、饮食停滞证、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韩正证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或呕血、黑便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可下床活动。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与寒热、饮食的关系。

(2)注意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状。

(3)胃痛突然加剧或伴呕吐、寒热或全腹硬满而疼痛拒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出现呕血或黑便、面色苍白、冷汗时出、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二)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2.脾胃虚寒或寒凝气滞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三)饮食护理

1.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2.戒烟酒、浓茶、咖啡。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四)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五)临症护理

1.食滞胃痛者,暂时禁食;缓解后逐渐给予全流或半流饮食。

2.胃痛发作可遵医嘱用针刺止痛。

3.虚寒性胃痛者,遵医嘱热敷或药熨胃脘部或艾灸或中药膏贴敷。

4.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

(六)并发症护理

1.上消化道出血

(1)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呕血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

(3)情志护理,保持患者心境平和。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黑便时,遵医嘱应立即留取标本送检,鉴别是否胃出血。

(5)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迅速准确地输血、输液、用药等。

2.胃穿孔

(1)若患者出现剧烈胃痛、寒颤、高热或全腹硬满,疼痛拒按时,可能是胃穿孔,不要滥用止痛剂而贻误病情。

(2)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各项治疗,如出现脱证按脱证护理常规。

(3)及时做好转科准备。

3.癌变

(1)观察疼痛性质、体重、饮食变化。注意疼痛的评估,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

(2)对能进食者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4)定期测量体重,定期监测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

(5)做好使用化疗药的护理。

三、辨证施护

(一)寒邪客胃证

1.慎风寒,多加衣被,防止外感。

2.疼痛发作时,在局部用热水袋温熨,以散寒通脉。

3.饮食以清淡、温热易消化为原则,宜用姜、葱、芥末等性温热的食物作调料,忌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

4.中药宜温服。

5.温热疗法,如拔火罐、药熨、熏蒸、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以温中散寒止痛。

(二)饮食停滞证

1.控制饮食,痛剧时暂禁饮食,待病情缓解后,再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以宽中和胃消食之品为宜,如萝卜、山楂、柑橘等。禁忌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忌酒。

2.胃脘胀满疼痛欲吐者,可用盐汤探吐以涌吐宿食,缓解胃痛。

3.忧思伤脾,脾气愈虚,加重病情,故应避免忧思焦虑的情绪,保持精神愉悦。

4.保持大便通畅,用番泻叶泡水代茶饮。

5.针刺止痛,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强刺激不留针,每日2次。

(三)肝气犯胃证

1.调摄精神,疏导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多听轻音乐等。

2.病室应凉爽通风。痛剧时卧床休息,痛减时适当参加活动,如做广播操、气功等。

3.中药宜温服,疼痛持续不解,可服沉香粉1克,延胡粉1克,以理气止痛。

4.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行气解郁之品,如萝卜、柑橘等。悲伤郁怒时暂时不进食。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阻气机的食物。

5.针刺内关、合谷、中脘、足三里止痛或耳穴压豆肝、脾、胃、大肠、交感等穴。

(四)肝胃郁热证

1.避免各种情志刺激,使患者心胸开阔,心情舒畅,配合治疗。

2.饮食多予疏肝解热之品,如菊花晶、绿豆汤、荷叶粥。疼痛发作时,宜少食多餐。注意食后不可即怒,怒后不可即食,进食前后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忌辛辣烟酒,烤熏甜腻之品。

3.病室通风,舒适凉爽。

4.注意口腔卫生,胃酸过多者,用淡盐水漱口。

5.痛甚可针刺中脘、合谷、内关穴止痛或用元胡粉3g,黄连粉1g温水送服。

6.禁用温热疗法止痛。

(五)瘀血停胃证

1.严密观察出血征兆,观察出血量、血色及胃痛的性质,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细弱等,应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治疗。遵医嘱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频服,益气敛阴,回固脱。

2.病室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卧床休养,勿过劳。

3.疏导情志,安慰患者,疏导情志,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4.饮食给予行气活血之品,如山楂、果茶等。忌食煎炸、粗糙、硬固之品,戒烟酒。

5.痛如针刺者,遵医嘱临时服三七粉1.5g,延胡粉1.5g,有出血者加服白芨粉1.5g,温开水或藕汁调服。

6.针刺中脘、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止痛。

(六)胃阴亏虚证

1.病室湿润凉爽,空气新鲜,适当休息,减少活动。

2.饮食清淡,宜多食益胃生津之品,如西瓜、梨等。忌辛香温燥及浓茶、咖啡等。

3.补充津液,多饮水或果汁,石斛、麦冬煎汤代茶饮。

4.胃酸缺乏,可饭后吃山楂、话梅、乌梅汤等酸甘助阴。

5.大便干结者,可服用蜂蜜、白木耳以养胃润肠通便。

(七)脾胃虚寒证

1.室温略高而温暖,避风寒,多着衣被。多休息,少劳累,劳逸适度。

2.中药宜热服,服药后宜进热粥、热饮,以助药力。疼痛时饮生姜红糖汤,以温胃止痛。

3.饮食宜温热、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量多餐。多食温中健脾之品,如牛奶、鸡蛋、土豆等。忌生冷、寒凉、肥腻、甜粘之品。

4.饭前胃痛,可稍进食物,以缓中止痛。形体消瘦者,餐后应卧床休息片刻,不宜疲劳和活动过多。

5.痛时胃脘部热敷;药熨或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等穴;服肉桂粉1g,元胡粉2g,以温中止痛。

四、健康指导

(一)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必要时推荐食谱,改善原有饮食习惯。

(二)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持乐观情绪。

(三)如出现疼痛、泛酸、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四)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

泄泻护理常规

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使脾失健运,传导失司所致。以大便增多、便稀溏或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大肠、小肠,涉及脾胃。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大便的量、色、质、气味及次数,有无传染性。

(二)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心理社会评估。

(四)辩证寒湿困脾证、肠道湿热证、食滞胃肠证、肝气郁滞证、脾气亏虚证、肾阳亏虚证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急性泄泻者,应卧床休息。

3.具有传染性者,执行消化道隔离。

4.长期卧床者,应定时翻身,泄泻后清洁肛门。

5.遵医嘱及时、准确地留取大便标本送检。

6.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大便的量、色、质、气味及次数,有无里急后重等情况。

(2)观察体温、脉搏、舌苔、口渴、饮水、尿量和皮肤弹性等变化。

(3)泄泻严重、眼窝凹陷、口干舌燥、皮肤干枯无弹性、腹肌无力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二)用药护理中药汤剂趁热服用,服后盖被静卧。

(三)饮食护理

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无渣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肠道湿热者,饮食宜清淡爽口,忌食生热助湿之品。

3.食滞胃肠者,暂禁食,待好转后再给予软食。

4.脾气亏虚者,以清淡饮食为宜,可食健脾食物。

(四)情志护理

1.慢性泄泻患者常焦虑、恐惧心理,给予安慰,消除焦虑,保持心情愉快。

2.肝气郁滞者,忌恼怒,保持心情舒畅。

(五)临症护理

1.寒湿困脾、腹痛者,可作腹部热敷。

2.肠道湿热、肛门灼热疼痛者,遵医嘱中药熏蒸。

3.食滞胃肠、腹痛者,遵医嘱给予针刺。

(六)并发症护理

1.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素乱

(1)病情观察,观察泄泻的性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配合做好化验室检查。

(2)腹泻严重者暂禁食,并观察有无脱水征,遵医嘱补液,给子止泻剂等。

(3)进食困难者遵医嘱静脉补充高营养,如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

(4)能进食者,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冷饮。

(5)高热患者,腹泻次数较多而进食少者遵医嘱补充热量、水分及电解质,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及血清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

2.肠穿孔

(1)病情观察。如脐周、下腹或全腹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遵医嘱让患者暂禁饮食,给予胃肠减压。

(3)需手术者及时做好转科准备。

3.脱肛

(1)便后宜用软纸擦肛门,并用温水清洗干净,以防肛周皮肤黏膜破溃、麋烂。

(2)指导患者排便时间宜短,尽量不要用力排使。

(3)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刺激之品。

三、辨证施护

(一)感受外邪

1.寒湿困脾证

(1)病室宜温暖,多着衣被,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

风时避免直吹患者,防止复感风寒。

(2)注意腹部保暖,腹部热敷或艾灸脐部可缓解泄泻。

(3)汤药宜热服,服后覆被静卧并微微汗出,表证明显著可用苏叶、藿香、生姜煎水饮,以驱散风寒。

(4)饮食宜温热、清淡,可给炒米粉,炒面粉以燥湿止泻。

(5)针刺疗法,取穴中脘、天枢、阴陵泉,艾灸或隔姜灸。

2.肠道湿热证

(1)病室凉爽干燥,通风良好,发热者应卧床静养。

(2)饮食宜清淡爽口,多予水果汁或以瓜果煎汤饮,以清热利湿。忌食辛辣、厚腻、烟酒等助热生湿之品。

(3)便次或泄泻量较多时,注意预防津伤阴脱之变,必要时应静脉输液。

(4)夏日盛暑发生泄泻,可用荷叶、藿香、滑石等煎水服,以清暑化湿。

(5)泄泻过频之体弱或年老患者,床褥要清洁、平整,保持臀部皮肤干燥,防止发生压疮,肛周每天用清水冲洗并擦干,再涂擦黄连膏或金霉素药膏。

(6)因泄泻伤津而致口腔溃疡,应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感染,可用藿香煎茶或银花甘草煎水漱口。

(7)针刺止泻,取穴天枢、中院、上巨虚、阴陵泉,以泻法为主,忌艾灸、姜灸。

(二)食滞胃肠证

1.泄泻甚者可禁食数小时至一日,待腹中宿食泻净,再进细软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或可给酸梅汤、萝卜汤、麦芽汤,以消食导滞。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床褥清洁、整齐,被污染的衣物应及时更换清洗。

3.泻下不畅者,为使积食尽快排出,可用大黄、枳实、神曲煎水内服,以通腑荡积。

4.腹痛时针刺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有健脾化滞作用。

(三)肝气郁滞证

1.加强情志护理,避免劳倦忧虑和抑郁恼怒,保持心情舒畅,怡情放怀,使脾胃健运功能逐渐得以恢复。

2.病室宜清爽通风,症状较轻或缓解期间多参加室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3.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常食金橘饼、陈皮,以疏肝理气。忌辛辣、煎炸、肥甘厚味及烟酒等助湿困脾生热之品。

4.针刺疗法,取穴中脘、期门、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有疏肝和脾作用。

(四)脾气亏虚证

1.病室温度略高,阳光充足,慎避风寒,腹部应保暖,可做热熨、药熨或腹部按摩。

2.动静结合,劳逸适度,适当锻炼,以通调脏腑,增强体质。

3.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选食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如豆制品、鸡蛋等。平时常食黄芪粥或以山药、大枣等做羹食用,以健脾益气。忌食生冷、辛辣、肥甘、油炸等伤脾碍胃之品。

(4)针灸章门、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以健脾止泻。

(五)肾阳亏虚证

1.病室温暖向阳,多加衣被,黎明前应入厕,应穿好御寒的衣服,以免着凉。

2.腹痛者用肉桂、小茴香等量研粉,盐炒后用布包敷脐部,有温肾止泻功效。

3.饮食以清淡、温热、细软、易消化之品为宜。

4.针灸章门、天枢、足三里等穴。

四、健康指导

(一)注意饮食清洁、有节。

(二)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三)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

噎膈护理常规

因痰气交阻,或痰瘀阻滞,胃失和降所致。以饮食哽咽难下,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食物滞留感和异物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食道和胃。食管癌、贲门癌及贲门息肉、食道神经官能症及食道炎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进食情况,有无呕吐,哽噎等。

(二)饮食结构和习惯。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痰气交阻症、津亏热结症、痰瘀内结证、气虚阳微证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患者吞咽时胸膈部剧痛,并伴有呕吐者,应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报告医师。

(2)心悸、呕血、便血、面色苍白者,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二)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少量多次温服。

2.丸剂、片剂应碾碎后用温水送服。

(三)饮食护理

1.饮食稀软,并富含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半流质或流质。忌食油腻、辛辣、硬固和粗纤维的食物。

2.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以保持营养的摄入。

(四)情志护理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五)临证护理

1.吞咽困难:给予适宜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当出现哽咽感时,不要强行吞咽,哽噎严重时应进温流食或半流食。忌辛辣腥刺激性食物;对进食自理缺陷的患者,帮助或协助其进食。

2.胸背部疼痛:避免进食过热、粗糙或酸性食物,以减少局部刺激;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疼痛;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教会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自我放松术、催眠术、听音乐等。

(六)并发症护理

1.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

(1)根据具体情况积极予以倒置胃管引流、胃肠减压、空肠造瘘等,妥善固定引流管。

(2)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和药物调理胃肠道功能,改善恶心、呕吐症状促进患者胸胃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反流性食管炎

(1)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应取半卧位或坐位,可选用流食、半流食,宜少量多餐,吞咽动作要慢,更要忌烟酒、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2)避免餐后即平卧,卧时床头抬高20~30cm,裤带不宜束得过紧,避免引起腹压过高。

三、辨证施护

(一)痰气交阻症

1.舒通心理,调理情志,保持患者乐观情绪,避免刺激及忧伤过度。

2.饮食应细软,忌高热、辛辣及肥甘厚味。

3.生活护理力求病房安静舒适,酌情参加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

(二)津亏热结症

1.给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以滋养为施护要点。可用牛乳、梨汁、藕汁、生姜汁等少量多次服用。

2.衣被不可太暖,以免过多出汗耗费津液。

3.大便秘结时用润肠剂或用少量大黄,或用芦根、石斛、生地煎水代茶。

(三)痰瘀内结证

1.给流质饮食,梗阻严重给予静脉补液或胃造瘘,供给

足够的能量及其他营养物质。

2.必要时针刺与药物配合治疗,或针刺天突、中脘、足三里等穴。

(四)气虚阳微证

1.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睡眠。

2.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记录出入量及病情变化等。

四、健康指导

(一)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

(二)保证充分睡眠,劳逸结合,逐渐增加活动量。

(三)少量多餐,由稀到干,逐渐增加食量,并注意进食后的反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与碳酸饮料,避免进食过快、过量。

(四)争取亲属在心理、经济上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五)积极治疗,定期门诊复查。

腹痛护理常规

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而导致气机郁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的病症。急慢性胰腺炎出现以腹痛为主症者,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伴发症状、诱发因素。

(二)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辩证寒邪内阻证、湿热壅滞证、中虚脏寒证、饮食停滞证、气滞血瘀证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腹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可下床活动。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伴发症状、诱发因素。

(2)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量和性质。

(3)腹痛疼痛剧烈,或伴呕吐、寒热,或全腹硬满而疼痛拒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出现呕血或黑便、面色苍白、冷汗时处、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二)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2.在尚未明确诊断前,不要盲目使用止痛剂。

(三)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酒,禁忌辛辣、肥腻之品。

2.腹痛发作时应禁饮食。

情志护理

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

乐观情绪。

(五)临症护理

1.寒邪内阻与中虚脏寒证实,可用针刺止痛或艾灸。

2.湿热壅滞、饮食停滞、气滞血瘀者针刺用泻法,忌用温热疗法。

(六)并发症护理

1.对剧烈疼痛或疼痛不止者,应特别加强观察;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肢冷脉微者,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若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寒颤、高热或全腹硬满、疼痛拒按时,可能是急腹症,不要滥用止痛剂而贻误病情,并注意发生阳脱之证。

三、辨证施护

(一)寒邪内阻证

1.病室应温暖,腹痛发作时应卧床休息,缓解期适当活动。

2.注意腹部保暖,可热敷腹部。

3.腹痛发作时暂禁饮食,缓解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温热清淡饮食。忌生冷瓜果。

4.汤药宜热服。

5.针刺止痛,取穴中脘、足三里等。艾灸神阙、关元等穴。

(二)湿热壅滞证

1.病室温度略低,清爽通风,空气新鲜。

2.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急腹症、脱证等危急征象。

3.腹痛发作时暂禁饮食,缓解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温热清淡饮食。

4.汤药宜温服。

5.针刺: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以泻法为主,忌用温热疗法。

(三)中虚脏寒证

1.病室应温暖,腹部保暖,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增加营养,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之品,宜少食多餐。

3.保持心情舒畅。

4.汤药宜温热服。

5.针刺: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以补法和灸法为主。

(四)饮食停滞证

1.病室安静整洁,通风良好,卧床休养。

2.加强饮食调护,腹痛发作时暂禁饮食,缓解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宜少食多餐,勿暴饮暴食。

3.汤药宜温服。

4.针刺: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以泻法为主,忌用温热疗法。

(五)气滞血瘀证

1.病室安静整洁,通风良好,卧床休养。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产气食物。

3.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4.汤药宜温服。

5.针刺: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以泻法为主。

四、健康指导

(一)讲究饮食卫生,不吃生冷,腐败食物,节制饮食,勿暴饮暴食,忌食辛辣、肥腻、酒浆之品。

(二)充分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三)饭后勿急跑,或作其他剧烈活动。

(四)指导患者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防治胆道蛔虫。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2013.04修订 【定义】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分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 【专科评估】 1、心悸病人是否诉“心脏跳得很快”、“心慌”或伴“心脏有停跳感”。产生心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期前收缩。 2、头晕、乏力、抽搐、晕厥由于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引起组织缺血、缺氧所致。见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第二度Ⅱ型或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窦房阻滞。询问病人症状发作的诱因及持续时间。 3、胸闷、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所致。见于心室率太快或太慢,使心脏射血减少,冠状动脉血液灌注不足而发生心肌的缺血、缺氧。 4、既往史:注意询问病人以前是否患过心脏方面疾病,是否做过心电图,有无心律失常发作史。 5、用药史:近期是否服用过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及利尿剂,是否有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存在,重点了解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用情况。 6、心理社会评估:心律失常可出现于生理和病理状况,多种因素可以诱发心律失常,在评估病人心律失常产生的原因时,除了疾病、药物因素外,还应注意其精神心理因素的评估,部分病人因过分紧张或情绪激动出现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出现心律失常后精神更加紧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7、辅助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最重要依据。 【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2、潜在并发症猝死、心力衰竭、脑栓塞 3、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疗效欠佳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心律失常引起晕厥有关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1体位护理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时人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力使不适感加重。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病人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协助病人去枕平卧,抬高头部和下肢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出现心力衰竭时,协助

中医考试试卷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A型题(每题1.0分,共30.0分) 1.中焦阳明热炽的辨证要点是( ) A.潮热,便秘,苔焦躁,脉沉实有力B.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 C.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D.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E.身热,咳喘,苔黄 2.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 A.藿香正气散B.芍药汤C.保和丸D.参苓白术散E.四神丸 3.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体位常为( ) A.被动体位B.端坐位C.强迫仰卧位 D.强迫侧卧位E.辗转体位 4.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 A.桂枝加附子汤证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C.桂枝加葛根汤证 D.桂枝新加汤证E.桂枝加芍药汤证 5.急诊处方用纸的颜色为( ) A.淡红色B.淡黄色C.淡蓝色D.淡绿色E.白色 6.下列哪一项是风热牙痛的证候( ) A.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B.患处得热则痛减,受冷则痛增C.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常伴口渴饮冷、口臭等症 D.牙齿隐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兼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 E.患处受冷受热均使疼痛增加 7.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E.1周 8.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 A.穿刺损伤肺组织B.抽液过多、过快,胸内压突然下降C.胸膜过敏反应D.穿刺损伤肺血管E.空气栓塞 9.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 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薇C.海藻反甘遂 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 10.葙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几次( )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 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阴阳这对纲领是用来辨别() A. 病位的深浅 B. 邪正的盛衰 C. 疾病的类别 D. 疾病的性质 正确答案:C 2. 口渴而不多饮,兼见身热不扬,属() A. 阴虚 B. 湿热 C. 痰饮 D. 瘀血 正确答案:B 3. 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 胃经 B. 三焦经 C. 胆经 D. 膀胱经 正确答案:A 4. 与酸味药作用相似的药味是() A. 咸味 B. 辛味 C. 苦味 D. 涩味 正确答案:D 5. 下列哪项不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 善行而数变 B. 耗气伤津 C. 易袭阳位 D. 为百病之长 正确答案:B 6. 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A. 气 B. 血

C. 津 D. 液 正确答案:C 7. 针刺头顶和项背部腧穴最宜选择() A. 侧俯卧位 B. 仰卧位 C. 仰靠坐位 D. 俯伏坐位 E. 正确答案:D 8. 主治肺、胸、喉病的经脉是() A. 大肠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肺经 正确答案:D 9. 刮痧的常用介质有() A. 粉剂 B. 膏剂 C. 丸剂 D. 水剂 正确答案:D 10. 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 A. 药味的增减 B. 药量的加减 C. 剂型的更换 D. 药味、药量均变化 正确答案:A 11. 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穴是() A. 小海 B. 少海 C. 天井 D. 曲池 正确答案:A 12. 善于治疗崩漏的腧穴是() A. 厉兑 B. 隐白 C. 至阴 D. 少商 正确答案:B 13. 下列哪项不是寒邪的致病特点()

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方案

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 一、突发传染病应对 我国卫生部要求对突发公共卫生做到: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依法规,措施果断;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队伍,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体系,迅速应对做好监测、预警与报告,确保迅速、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一)各级人民政府 1、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2、设施、设备参加应急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需要,调集本行政区域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3、划定控制区域 4、疫情控制 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等。 5、流动人口管理 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工作,对传染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观察、治疗,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 6、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对出入境、进出疫区和运行中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人员和物资、宿主动物进行检疫查验,对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临时隔离、留验。

7、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要及时主动、准确把握,实事,正确引导舆论,注重社会效果。 8、开展群防群治 9、维护社会稳定 10、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11、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卫生行政部门 1、调查与处理 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2、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 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 3、应急控制措施 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 4、开展技术培训 5、督导检查 6、发布信息与通报 及时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或公告。 7、制订技术标准和规 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等事件,组织力量制订技术标准和规,及时组织全国培训。

-心律失常护理常1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定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 1.【护理评估】 1.1、、询问病人的既往史和现病史,有无不适感觉,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和诱发因素 1.2、了解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1.3、评估心律失常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如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晕厥等,病人的意识状态及循环变化 2.【护理问题】 2.1、活动无耐力 2.2、潜在并发症:猝死 2.3、有受伤的危险 3.【护理措施】 3.1、按ICU一般护理常规。 3.2、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心律、血压及呼吸的变化,予以心电监护,并注意全身情况如神志、面色、出汗、紫绀等。 3.3、严重心律失常病人需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 3.4、治疗护理: 3.4.1、药物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常常选用异搏定、心律平、洋地黄、奎尼丁及乙胺碘呋酮等药;室性早搏则选用慢心律、心律平、利多卡因;缓慢型心律失常选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3.4.2、心电方面治疗,有电除颤(或电复律)和电起搏两种。 3.4.3、可采取反射性刺激迷走神经方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3.4.4、采用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如预激综合征等选用射频消融术。 3.4.5、心电监护发现心率高于18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室性早搏呈频发性、多源性联律出现或R-on-T现象;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或发现病人突然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紫绀、全身 抽搐、脉搏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测不出等应考虑心室颤动、扑动或心室停顿的可能。首先,进行有效的胸部按压并及时报告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氧、准备抢救药品与器械,立即进行复苏处理。 4.【健康指导】 4.1、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说明继续按医嘱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要性,不可擅自减量、停药或擅自改用其他药物。告诉病人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哪有异常时及时就诊。 4.2、避免诱因:嘱病人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戒烟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避免饱餐。避免劳累、感染,防止诱发心力衰竭。 4.3、饮食:嘱病人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心动过缓病人避免排便时国度屏气,以免兴奋迷走神经而加重心动过缓。 4.4、家庭护理:教给病人自测脉搏的方法以利与自我监测病情;对反复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危及生命者,教会家属心肺复苏术以备应急。 5.【护理评价】 5.1、病人活动耐力是否增强,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缓心排血量减少引起的不适;

中医护理学基础 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 试卷名称:2014年1月中医护理学基础正考满分:100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 (分值:1分) A.直接伤及内脏 B.影响脏腑气机 C.容易损伤脾胃 D.影响病情 2.“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分值:1分) A.虚寒证用寒药 B.实寒证用寒药 C.假热证用寒药 D.假寒证用寒药 3.哪项不是寒凉药所具有的作用 (分值:1分) A.清热 B.泻火 C.助阳 D.凉血 4.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分值:1分) A.血液生成与运行方面 B.调节全身气机方面

C.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方面 D.调畅情志活动方面 5.施灸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分值:1分) A.先灸头面部后灸四肢部 B.先灸胸腹部后灸腰背部 C.壮数先多后少 D.艾柱先大后小 6.下面哪一种手法不属于推拿手法(分值:1分) A.摆动类手法 B.振动类手法 C.挤压类手法 D.端提接骨 7.具有清热、泄火、燥湿作用的是 (分值:1分) A.辛味食物 B.甘味食物 C.酸味食物 D.苦味食物 8.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属于 (分值:1分) A.佐助药 B.佐制药 C.反佐药 D.使药

9.中脘穴位于 (分值:1分) A.脐中直上1寸 B.脐中直上2寸 C.脐中直上3寸 D.脐中直上4寸 10.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 (分值:1分) A.心的功能 B.脾的功能 C.肝的功能 D.肺的功能 11.下列各项,属于相克关系的是 (分值:1分) A.木和土 B.木和火 C.火和土 D.土和金 12.肝开窍于 (分值:1分) A.目 B.耳 C.舌 D.爪 13.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秽者,多属 (分值:1分) A.大肠湿热

布鲁菌病县医院适用版

布鲁氏菌病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布鲁氏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ICD-10:A23.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XX国卫生部在2012年发布的“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等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布病流行区的居民等。 2.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或伴有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表现。 3.临床诊断病例:上述两项加上平板凝集试验(初筛试验)阳性者。 4.确诊病例:上述1和2两项加上免疫学检查三项(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中的一项及以上阳性和(或)分离到布鲁氏菌者。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23.901,布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7-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血培养; 4)心电图; 5)胸部X光片; 6)腹部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骨关节X片、CT、MRI、骨扫描:出现骨关节受累如大关节炎、脊柱炎、椎旁脓肿等表现时; 2)生殖系统超声或CT:出现生殖系统受累如睾丸炎和/或附睾炎、卵巢炎、脓肿等表现时; 3)胸部平扫和/或增强CT、胸腔积液穿刺化验:出现肺部受累如肺炎、脓胸、胸腔积液等表现时; 4)腹部平扫和/或增强CT:出现消化系统受累如肝脾脓肿、胆囊炎、胰腺炎、自发性腹膜炎等;

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号 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科室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 A 型题 ( 每题分,共分 ) 1.中焦阳明热炽的辨证要点是() A.潮热,便秘,苔焦躁,脉沉实有力B.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 C.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D.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 E.身热,咳喘,苔黄 2.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A.藿香正气散 B .芍药汤 C .保和丸 D .参苓白术散 E .四神丸 3.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体位常为() A.被动体位B.端坐位C.强迫仰卧位 D.强迫侧卧位E.辗转体位 4.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A.桂枝加附子汤证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C.桂枝加葛根汤证 D.桂枝新加汤证E.桂枝加芍药汤证 5.急诊处方用纸的颜色为() A.淡红色 B .淡黄色 C .淡蓝色 D .淡绿色 E .白色

6.下列哪一项是风热牙痛的证候() A.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B.患处得热则痛减,受冷则痛增C.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常伴口渴饮冷、口臭等症 D.牙齿隐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兼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 E.患处受冷受热均使疼痛增加 7.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A.12 小时 B . 24 小时 C . 48 小时 D . 72 小时 E . 1 周 8.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A.穿刺损伤肺组织B.抽液过多、过快,胸内压突然下降C.胸膜过敏反应D.穿刺损伤肺血管E.空气栓塞 9.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薇C.海藻反甘遂 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 10.葙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几次() A.1 次 B . 2 次 C . 3 次 D .4 次 E . 5 次 11.气胸作闭式胸腔引流放置引流管的部位是() A.锁骨中线第 2 肋间B.锁骨中线第 3 肋间C.腋前线第 4 肋间 D.腋前线第 5 肋间E.胸骨旁线第 4 肋间 12.下列哪项引起的ST-T 改变为继发性ST- T 改变 ()

中医护理学试卷

中医护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10 分) 1、整体观念 2、五脏六腑 3、六气、六淫 4、五行 5、舌苔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 分) 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和。 2、心主,主,开窍于,其华在,心与相表里。 3、津液是指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浊而稠厚者称为。 4、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个人生活史、。 6、面色分为和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易袭位。 8、舌诊主要观察、。三、选择题 【A1型题】(每题1分,共35 分) 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 A.望神 B.望色 C.望形态 D.望姿态 E.望皮肤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

A.赤 B.白 C.黄 D.青 E.绿 3、心在志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4、肾开窍于() A.耳 B.耳和二阴 C.鼻 D.舌 E.喉 5、肝的主要功能是() A.主运化,统血 B.通调水道,藏血 C.主神志,主统血 D.主疏泄,主藏血 E. 主神志,主血脉 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 A.小肠 B.胃 C.膀胱 D.胆 E.卵巢 7、脾的主要功能() A.主运化,升清,统血 B.主运化,宣发肃降 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 D.水液代谢 E.主血脉,主神明 8、心属() A.木 B.金 C.土 D.火 E.水 9、脾属() A.木 B.土 C.水 D.金 E.火 10、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 A.六淫 B.六邪 C.六气 D.六疫疠 E.以上都不是 11、“先天之本”是指()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12、“后天之源”是指()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有无类似发作病史。 2、评估患者血压、心律、心率、神志等,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 3、评估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无伴随症状,如脉搏加快或细弱、血压下降、头晕、黑蒙、晕厥、气短、胸痛等。注意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心搏骤停。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情绪。 【护理措施】 1、根据心律失常的程度和特点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心动过速者,应限制活动;心动过缓者,避免兴奋迷走神经的活动,如避免排便时屏气;室性心动过速者,指导患者尝试频繁用力咳嗽,促进心律复律。 2、饮食宜清淡无刺激,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用兴奋性饮料。戒烟酒。低钾时,给予含钾高的食物,如橙子、香蕉等。 3、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4、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变化。

5、急性心律失常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对于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时作好急救准备。立即给予复律和心肺复苏,并遵医嘱给予生命支持疗法。 6、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7、给予患者安抚和心理支持,稳定患者情绪,缓解紧张和焦虑。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诱因。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治疗腹泻、脱水等引起电解质紊乱的疾病;避免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紧张工作。 2、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观察脉搏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中医护理学 阴阳学说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A1型题 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 A.日月 B.动静 C.天地 D.昼夜 E.寒热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3.《内经》认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体现阴阳下列的哪一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4.“阴阳互藏”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6.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7.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8.属于阳中之阳的 A.下午 B.后半夜 C.前半夜 D.上午 E.以上都不是 9.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10.“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11.“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1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 E.相互转化 13.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A.阳在外,阴之使也 B.独阴不胜,孤阳不长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14.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相转化 D.消长平衡 E.阴阳自和 15.“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阴阳交感 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消长平衡 1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18.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 E.阴中之阴 1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

布鲁氏菌病模板病历

2012-07-24 9:30 首次病程记录 XXX,男,49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关节疼痛一月,加重一周”门诊以“布鲁氏菌病”收入院。 一、病例特点: 1、患者为男性,从事牧羊工作,其养殖的羊有流产现象,为布鲁氏菌病易感人群。 2、一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在38.5℃左右,同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多汗、游走性关节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0天(具体用药不详),体温有所下降,其余症状缓解不明显,发热反复发作,一周前患者再次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9.5℃左右,出现双侧睾丸肿大、疼痛,为明确诊断,急来我院,门诊化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示:1:800阳性,门诊以“布鲁氏菌病”收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咳嗽、咯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大小便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3、查体:体温:39.5℃,血压:130/80mmHg,神清语明,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6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活动灵活,关节无红肿,双侧睾丸肿大,阴囊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4、辅助检查:布氏杆菌凝集实验示:1:800阳性。 二、诊断、诊断依据:

布鲁氏菌病并睾丸炎:1、患者有病羊接触史,为易感人群;2、患者有间断性发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疼痛、睾丸肿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3、查体:体温:39.5℃,双侧睾丸肿大,阴囊水肿等阳性体征。4、布氏杆菌凝集实验示:1:800阳性。 三、鉴别诊断: 1、风湿热:为链球菌感染,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患者有不规则发热,关节炎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可有红、肿、热、痛。抗“O”试验阳性有助于和布病鉴别。 2、伤寒:为伤寒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情淡漠、脾大、玫瑰疹和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肥达氏反应有助于和布病鉴别。 四、诊疗计划: 1、休息、隔离; 2、抗感染、对症治疗; 3、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合并症及并发症情况; 4、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5、请上级医生看病人。 2012-07-25 8:00 患者仍发热,以夜间为著,昨夜最高体温39.2℃,口服安瑞克0.2克后,今晨体温37.8℃,轻度畏寒。乏力明显,食欲欠佳,进食差。多汗,关节疼痛明显,以膝关节为著。双侧睾丸仍肿大,阴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cardica arrhythmia)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临床上根据发作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1护理评估 1.1病史及相关因素评估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及主要症状,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药物中毒等,有无电解质紊乱及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等。 1.2评估身体状况患者有无胸闷、心悸、头晕、黑曚、晕厥等情况,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全身营养状况。 1.3心理、社会因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的承受程度。 1.4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血脂、血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以及心电图、食道内电生理检查等 2主要护理诊断 2.1活动无耐力 2.2潜在并发症:猝死 2.3有受伤的危险 2.4焦虑 3护理措施 3.1体位与休息,告诉患者当心律失常发作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合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它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为左侧卧位时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使不适感加重;

3.2半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时,给予氧气吸入;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心率、心律、血压、神志,必要时给予多功能监护,监测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变,注意有无血流动力学改变,若有异常变化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配合医师监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3.4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速度,严 格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用药前、用药中及用药后心率、心律、PR间期、QT 间期等的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4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 3.5作好急救准备(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复律、临时起搏等),建立静脉通道,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器械等; 3.6作好各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 4健康教育 4.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以及防治知识。协助患者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介绍药物作用、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4.2避免诱因嘱病人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如烟、酒、咖啡、浓茶等); 4.3饮食指导嘱病人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心动过缓的患者避免排便时屏气,以免兴奋迷走神经而加重病情; 4.4家庭指导教会患者自测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检测病情,严重者要教会家属心肺复苏术。有晕厥史的患者应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工作,有头晕、黑蒙时立即平卧,以免摔伤; 5护理评价 5.1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能长期坚持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了解服药注意事项。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87814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是( ) 来源: A.心血盛衰 B.脾气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 表現.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 A.肺气虚 B.肺阴虚 C.风热犯肺 D.风燥犯肺20.急性阑

人间布鲁氏菌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

人间布鲁氏菌病诊断治疗方案 (试行)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乙类人兽共患传染病。近年来,我省人间感染病例大幅度回升,为及时有效地诊断病情,全程规治疗患者,减少布病慢性化,特制定省布鲁氏菌病诊断治疗方案。 一、原则 (一)早期发现患者,统一诊断标准,早期明确诊断; (二)明确工作流程,统一治疗方法,早期规治疗; (三)归口分级诊治,逐级延伸指导,三位一体管理。 二、诊断标准 (一)流行病学史:主要宿主动物为牛、羊、猪、犬、鹿等,人因直接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或吸入污染空气、尘埃而被感染。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周左右。城市居民应特别询问食用牛羊肉或未加工熟的动物脏器、烤肉习惯。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1.发热、多汗、乏力、以及骨关节和肌肉疼痛等。 2.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核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 (三)实验室诊断:平板凝集试验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

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者SAT 滴度为1∶50++及以上,或对半年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 三、治疗标准 (一)、临床分期 参考国家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主要依据布病流行病学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将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见下表)。 (二)治疗原则 早期、规、足量、联合用药,中西医结合。 1.早期用药,彻底治疗:对确诊的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期病人,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及时用药并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 2.规用药及用药途径:布氏菌主要在细胞寄生,并容易形成肉芽

严重心律失常的观察要点和护理常规

严重心律失常 各种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心律紊乱或在原稳定性心律失常基础上的突发性加重,是ICU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之一。由于ICU病房大部分的严重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可能产生严重影响或潜在影响,可能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因此需及时辨认及紧急处理。 【观察要点】 1.清醒患者大多具有明显的临床自觉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等。 2.心电监测: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影响的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a 室性心动 过速b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d 心室扑动 c 心室颤动 d 不易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e 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 3.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诱因:a 原发性或新发性的心脏病;b 过度劳累; c 剧烈的精神或情绪刺激; d 供氧不足; e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f 休克;g 心衰,心肌缺血;h 感染;I 急性中毒 【护理】 1.做好床旁心电监测,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紧急处理。 2.吸氧与人工通气:吸氧可以增加血氧浓度,有利于缺血心肌供氧,减少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如需人工通气,应通知医生,使用人工呼吸机。 3.建立静脉通路: 常规建立静脉通路方便患者用药。心律失常的病人由于心 脏泵功能下降,在补液量方面,外源性液体补液量应受到限制。 4.抢救设备与药物: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如:除颤仪,起搏仪,气管插 管用物,人工呼吸机,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美托洛尔,胺碘酮,西地 兰,阿托品等。 5.休息与活动:需绝对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活动。 6.饮食和排便:饮食需含必需热量和营养,富含纤维素,清淡易消化,低 盐低脂饮食,禁忌饱餐,防止便秘,如发生便秘可给缓泻剂或低压清洁 灌肠,避免排便用力过度或屏气,必要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 7.情绪和睡眠:病人情绪常常不稳定,自身行为控制力下降,需给予耐心 的解释和心理护理,如过度紧张可适当应用安定,保持足够的睡眠,利

中医试题及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试题 一、选择题: 1、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C A、化生精气 B、储藏精气 C、实而不满 D、藏而不泻 E、满而不实 2、小肠的功能是:A、 A、受盛化物 B、排泄糟粕 C、受纳腐熟 D、运行水液 E、通调水道 3、胃的生理功能是:D A、受盛化物 B、传化糟粕 C、主持诸气 D、受纳腐熟 E、通调水道 4、“主液”的腑是:C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5、与血液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C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6、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E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7、元气运行的道路是:E A、心脉 B、胸腔 C、全身 D、脉外 E、三焦 8、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C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9、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B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经气 10、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B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经气 11、血瘀致痛的特点是:B A、胀痛 B、刺痛 C、重痛 D、空痛 E、走窜痛 12、久病畏寒的主要病因是:D A、风邪袭表 B、寒邪内侵 C、湿邪外袭 D、阳气虚衰 E、阴液亏损 13、酸痛的常见病因是:C A、火邪窜至经络 B、寒邪阻滞经络 C、湿侵肌肉关节 D、气血亏虚 E、风邪窜至经络 14、脾胃气虚的面色是:A A、面黄虚浮 B、面色萎黄 C、面目一身俱黄 D、面色青黄 E、面色青灰 15、满面通红的病机是:C A、阴虚火旺 B、虚阳上越 C、邪热亢盛 D、真寒假热 E、阳气暴脱 16、面色发黑的主病是:B A惊风B、寒症C、气虚D、血虚E、热证 17、病人肢体软弱,行动不便属:C A、瘫痪 B、痹病 C、痿病 D、痫病 E、中风后遗症 18、囟填的原因是:B A津液亏损B、肾精亏损C、邪热亢盛D、外感风邪E、先天不足 19、按“五轮学说”心属:A A、血轮 B、风轮 C、气轮 D、水轮 E、肉轮 20、劳力过度主要伤及:A A、气 B、血 C、精 D、神 E、津液

动物布鲁氏菌病监测阳性场净化处置操作规范

昭化区动物布鲁氏菌病监测阳性场 净化处置技术操作规范 按《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监测出布病阳性的牛羊要采取无血处死方式进行扑杀,并采取焚烧深埋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放牧区、无害化处理场进行消毒。为防止疫病扩散,尽最大努力保护养殖农户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需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 1. 扑杀 1.1 扑杀原则:监测阳性率大于或等于40%的养殖场,全群扑杀;监测阳性率小于40%大于等于10%的养殖场,扑杀阳性家畜及与阳性家畜密切接触的同圈(栏)家畜;监测阳性率小于10%的养殖场,扑杀阳性家畜。 1.2 采取无血处死方式进行扑杀。 1.3 运输过程全封闭。 1.4 采取焚烧深埋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要求:选择地势干燥,远离人口聚集区、养殖场、水源、主要公路、铁路,并处于下风口的地方作为无害化处理场所;根据扑杀畜数量和大小,挖掩埋坑,坑底要高出底下水位

1.5m以上,坑底洒一层生石灰或漂白粉,将动物尸体及其产品、被污染的饲料、垫料、工具等投入坑内,最上层距离地表1.5米以上。洒一层生石灰或漂白粉后用土掩埋。掩埋后再洒一层生石灰或漂白粉。掩埋覆土不要太实,以免腐败产气造成气泡冒出和液体渗漏。掩埋后,在掩埋处设置警示标识,并立即用氯制剂、漂白粉或生石灰等消毒药对掩埋场所进行1次彻底消毒。 2. 消毒 2.1 首先对圈舍内外地面、墙面、粪沟(池)使用2%烧碱或10%生石灰进行喷洒消毒,浸泡2-4小时后,进行彻底清理。对清理出的粪污、垫料、污染饲料进行深埋焚烧或者堆积覆膜发酵处理。清理后再次对圈舍内外地面、墙面、粪沟(池)使用2%烧碱或10%生石灰喷洒消毒1次,然后用清水冲洗。以后每周进行一次,连续四周。 2.2 每天使用常规消毒药(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月卞三甲氯胺、戊二醛、复合酚等)对圈舍内外地面、墙面、顶棚、粪沟消毒2次,连续消毒14天。14天之后,每天消毒一次,连续14天。 2.3 圈舍门口设置消毒池,使用2%的烧碱溶液,每三天更换一次。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 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3.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4.“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5.构成世界的本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精气。 6.精气概念源自于:水地说。气的概念源自于:云气说。 7.精气首见于着作:《管子》 8.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9.《内经》所说的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与火 10.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中医护理学考试试卷

中医护理学考试试卷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中医护理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科室:姓名:监考员:考试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石斛(枫斗)属( ) A.滋阴药 B.温阳药 C.益气药 D.补血药 2.阴阳的基本概念是() A.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B.表示事物存在状态和运动变化的两种属性 C.宇宙间任何事物的两个类别 D.以上都是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着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景岳全书 D.外台秘要 4.紫暗舌常见主病下列哪项最不恰当?( ) A.阴虚证 B.气虚证 C.血虚证 D.血瘀证

5.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针刺异常情况?()。 A.留针 B.断针 C.滞针 D.晕针 6.阴阳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是() A.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 B.—种病理状态的表现 C.一种阴阳转化的表现 D.一种明阳消长的表现 7.表寒证的中医护理宜( ) A.久煎解表方药,以利其有效成分的充分吸收 B.汗出热退的患者应继续服用发汗药,以利祛邪外出 C.对于高热头痛无汗者,应用酒精擦浴等方法以降温 D.服用汤药后,应加盖衣被,以助汗出 8.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9. 被称作“血海”的经脉是:() A.足阳明经 B.任脉 C.督脉 D.冲脉

10.大便有腥味为() A.消化不良 B.胃热证 C.虚证 D.实热证 11.虚证病人,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面白自汗,气短懒言,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属() A.阳虚证 B.阴虚证 C.气虚证 D.血虚证 12.泪与何脏关系密切() A.心 B.肝 C.脾 D.肾 13.以白天分阴阳,上午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14.灼痛多为() C A.气滞 B.血瘀 C.火热亢盛或阴虚火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