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讲月经不调的 种辩证类型

中医讲月经不调的 种辩证类型

中医讲月经不调的 种辩证类型

中医讲月经不调的7种辩证类型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症状,很多女性朋友经常忽视其治疗,长期月经不调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严重者会导致不孕,下面看看博粹堂中医介绍月经不调的类型。

1、血热型症状:月经不调,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

治疗:宜清热凉血。

2、肝郁化热型症状: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经血色红或紫,舌边尖红,口苦咽干,苔薄黄。

治疗:宜疏肝解郁清热。

3、气虚型症状: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

治疗:宜补气摄血。

4、血虚型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

治疗:宜补血益气。

5、血寒型症状: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

治疗:宜温经祛寒。

6、气滞型症状: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甚而痛,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暗。 治疗:宜理气活血。

7、血瘀型症状:月经错后,或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或刺痛,血块排出后其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治疗:宜活血化瘀。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116例

万方数据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116例 作者:张智慧 作者单位: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刊名: 中外医疗 英文刊名: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年,卷(期):2009,28(36) 被引用次数:8次 参考文献(1条) 1.郭仁真江海身教授脏腑辨证论治月经不调经验[期刊论文]-河北中医 2005(0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徐重明.汪自源论月经不调从冲脉论治[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 2.赵景叶按摩治疗月经不调[期刊论文]-按摩与导引2008,24(12) 3.李明.王秀娟.LI Ming.WANG Xiu-Juan高忠英教授调经从瘀论治特色分析[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 4.张登峰.孙玉信.宋红湘.韦大文.朱珊张磊临证思辨精要[期刊论文]-中医研究2007,20(3) 5.郝玉莲.崔丽芳调经汤治疗月经不调120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4) 6.郭仁真江海身教授脏腑辨证论治月经不调经验[期刊论文]-河北中医2005,27(4) 7.孙博庆郁证辨治体会[期刊论文]-河北中医2002,24(8) 8.曹田梅夏洪生教授治月经不调经验[期刊论文]-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4) 9.吴妙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其意义[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 10.王剑张锡纯女科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管窥[期刊论文]-中医研究2003,16(4) 引证文献(8条) 1.杨春梅安坤颗粒治疗各种出血类妇科病100例[期刊论文]-中国民间疗法 2013(9) 2.王玉璋针对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的处方用药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8) 3.刘忠杰.匡珍珠中医对治疗妇女月经紊乱的好处[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1(7) 4.匡珍珠.程燕燕中医对治疗妇女月经紊乱的好处[期刊论文]-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1) 5.刘宏妇科常用中药介绍[期刊论文]-中医临床研究 2013(22) 6.严群浅析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的好处[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8) 7.鱼丽华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效果分析[期刊论文]-内蒙古中医药 2013(29) 8.严群浅析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的好处[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8) 引用本文格式:张智慧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116例[期刊论文]-中外医疗 2009(36)

最新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病证。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房室不节,饮食劳倦,或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均可引起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等方面的异常改变而出现病态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等。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月来两次,并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如仅提前三、五天,并无其他不适的,或偶尔提前一次者,都不属月经先期范围。【病因病机】 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妄行或气虚不固两种。1.血热妄行嗜食辛辣或外感邪热致阳盛血热;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热迫冲任,致经血先期而下。 2.气虚不固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或忧思伤脾,使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以致月经先期而下;也可因产育过多或房室过劳,肾气不固,冲任失约而为月经先期。 【辨证论治】 1.血分实热

【临床表现】月经先期,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红,兼有面红唇赤,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清经散加减。 药如生地、丹皮、白芍、玄参、地骨皮、青蒿、旱莲草、黄柏。 经行有块加泽兰、丹参活血化瘀;乳房、小腹胀痛加川楝子、橘叶行气止痛;经量较多者酌加地榆、槐花、仙鹤草收敛止血。 2.肝郁化热 【临床表现】月经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色鲜红或紫,常夹瘀块,经前乳房、胸胁或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苔微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丹皮、栀子、香附、炙甘草。经量少而有块者,加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有寒热往来者,去白术、白芍、加半夏、黄芩和解少阳;有潮热者,去柴胡,加青蒿、鳖甲清虚热。 3.阴虚血热 【临床表现】月经提前,量少色鲜,经期偏长,兼见颧红面赤,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80例的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8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辩证分为脾虚不摄证、肾气不固证、肝经郁热证的月经先期,阳虚寒凝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的月经后期,肝气郁滞证、肾气虚弱证的月经先后无定期,给予辩证治疗。结果80例入组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5例、無效1例,总有效率98.75%;治疗后28d,入组患者的HAMA、HAMD、SAS、SDS评分HAMA、HAMD、SAS、SDS(13.4±1.9、12.4±2.2、42.9±5.8、43.4±8.3)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且能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标签:月经不调;中医辨证;负面情绪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疾病,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其病机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时也需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1]。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符合月经不调的中医诊断,年龄35~47岁,平均(41.7±6.2)岁。收住院后给予辩证治疗。 1.2辨证及治疗方法 1.2.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d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①脾虚不摄证:表现为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食少便溏,给予补中益气丸或人参归脾丸治疗;②肾气不固证:表现为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给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治疗;③肝经郁热证:表现为经量或多或少、色或紫或红、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烦躁易怒,给予加味逍遥丸治疗; 1.2.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推迟7d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①阳虚寒凝证:表现为量少色暗、或有血块、小腹冷痛、喜温,给予少腹逐瘀丸或艾附暖宫丸治疗;②气血亏虚证:表现为经量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泽,给予八珍益母丸或十全大补丸治疗;③气滞血瘀证:表现为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 1.2.3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在7d以上,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以上。①肝气郁滞证:表现为经量或多或少、色暗红有块、经行不畅、经前胸胁、乳房、小腹胀痛,给予逍遥丸或七制香附丸治疗;②肾气虚弱证:表现为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给予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探析

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探析效果。方法选择月经不调患者7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采取中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恢复患者的月经的周期和月经量,伴随的不良症状也得以改善,提高临床的治疗安全性和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标签:月经不调;中医;疗效 月经不调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其指月经的周期经期出现异常,其包括月经延长、月经过多或者过少、月经后期等病种[1]。随着中医科传统理论和中西医结合等在逐渐深入和研究,月经不调妇科疾病采取中医治疗也在继续发展。本次研究选择月经不调患者7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采取中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70例,年龄18~46岁,平均(29±3.2)岁。其中已婚患者38例,未婚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CT或者B超减除,妇科器质性的病变的患者均排除。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的周期推迟或者提前8~10d,或无定期。患者经期出现致全身乏力,伴有小腹、乳房胀痛等不良症状,其月经量过多或多少,颜色较深,或夹有血块等。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孕激素、雌激素周期的疗法,克罗米芬促进排卵法等治疗方案。 1.2.2治疗组采取中医方法治疗,药剂组成基本包括当归、茯苓、熟地黄、甘草、赤芍、川芎、大枣、生姜、香附、肉苁蓉、桂枝等。使用药剂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斟酌而定:①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可酌加桃仁、莪术、红花、三棱等; ②月经先期、经量较多的患者可酌加白术、白灼和阿胶等;③气滞患者可酌加木香、青皮、陈皮等;④肾虚患者可酌加杜仲、川断、桑寄生等;⑤伴有腰腹疼痛患者酌加益母草、泽兰、吴茱萸、延胡索等;⑥伴有乳房胀痛患者酌加柴胡、路路通、川楝子等;⑦血瘀较甚患者可酌加莪术、三棱、水蛭等;⑧虚寒患者可酌加吴茱萸、附子、肉桂等;⑨气虚患者可酌加党参、人参、黄芪等。上药剂加水煎服,1剂/d,早晚各服用一次,4w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8大类型月经不调中医治疗

8大类型月经不调中医治疗 *导读:中医辨证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满意,下面分别阐述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及典型病例。 *1.脾肾气虚型。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 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

乌30克,当归12克。 方解:本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法:正值经期量多,去当归,加阿胶12克(另溶)、乌贼骨12克、金樱子30克、艾叶用炭以止血。经期延长,日久不断,加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止血。纳呆食少,加淮山药20克、砂仁9克(后下)、陈皮6克以行气健脾胃。若月经后期未至加巴戟9克、牛膝12克、鸡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经。 典型病例 陈XX,女,46岁,干部,门诊号095175。患者近一年月经紊乱,18~20天一潮,历8~10天干净,用卫生巾5~6包,今正值经期第2天,经量多,色淡红,时挟血块,面色白,神疲乏

力,头晕,腰酸痛,无腹痛,口淡,纳呆,夜尿多,大便烂,舌质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诊为月经失调,中医证属脾肾气虚型,拟方: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首乌30克,阿胶15克(另溶),补骨脂15克,川续断15克,金樱子30克,艾叶10克。每日1剂,复煎再服。用药两天,阴道流血减少,上方加乌贼骨15克,用药7天月经干净,经净后上方去阿胶、艾叶、乌贼骨、金樱子,加菟丝子15克,茯苓15克,当归9克,经潮时守原方,共治疗3个月,月经基本恢复正常。 *2.肝肾阴虚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于口燥,失眠多梦,小便黄少,大便于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清热调经。

中医如何看待月经不调

月经是女性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它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每个女人的月经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而且由于病理原因,常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女性的月经周期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月经周期少至20天,多达36天,这期间都算正常。但是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就是所谓的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危害从青春期到成熟期再到衰老期,女人的一生都在内分泌激素的掌控中,增之一分,或者减之一分,都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理周期和生理功能。而女性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下丘脑——垂体—— 卵巢轴功能调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发生。 女性一旦出现月经不调,预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内分泌调节发生了故障,可以说月经不调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个台阶。月经不调会导致失血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急等现象,严重者还有可能危及生命。月经不调引起病情恶化,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恶化。月经不调还有可能导致不孕。月经不调还会影响女性身心健康。 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疏肝法须掌握郁结之主症。 中医一般将月经不调分为8种典型: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血虚弱型、肝郁气滞型、血寒型、血瘀型、痰湿型、湿热型。临床治疗妇科医生必须根据个人体质、内分泌情况、月经不调症状、病因、年龄等进行辩证论治,以“滋阴养血”的中医病因入手,在临床治疗月经不调中得到良好的疗效。 博粹堂中医辨证三期治月经不调 一、经前调气:气顺血和、症状自消很多女性在行经之前,自觉心烦易怒、乳房胀痛,这是气行不畅,肝郁气滞的典型症状。情志不舒,肝气不顺,经欲行而瘀滞,则乳房胀痛。故以调气为先,在月经来之前的一周以中药汤剂配“经灵散”调理,气血顺和,症状则缓解。 二、经期调血:调和脾胃:引血归经治血先治脾。脾主生化,脾胃一旦虚弱了,生化之源匮乏,血液来源不足,就会血海空虚,引起月经不调。一般来讲,月经期间不服药。但是痛经、血滞、有崩漏症的必须遵循“急者治标、缓者治本”原则。脾气虚则血不固,就会出现月经淋漓不断、逾期不净、崩漏等。故补气健脾,引血归经。 三、经后调补:滋养肝肾,补气养血调经肝为先。经后失血,气血较虚,要适

月经不调等4种妇科病一定要看中医

月经不调等4种妇科病一定要看中医 妇科病是每个女性都可能面对的病症,据调查,我国90%的已婚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病症术来治疗,可结果往往是一再复发,有的还留下严重的后,因此妇科病的治疗也成为每个女性非常关注的问题。 除了一些病理变化明显、器质性的妇科病,如:卵巢囊肿过大、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适合切除外,很多妇科病如: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习惯性流产、多发性子宫肌瘤、初期卵巢囊肿等,中医却有独到见解。以下4种妇科病中医治疗效果更佳! 月经不调最好看中医 一、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血量、血色、经质等某一方面超过正常范围所出现的症候,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不准、月经过多或过少等。西医治疗月经不调。如果症状严重,单纯止血效果不佳时,一般选择激素疗法,做人工周期或激素替代来缓解或改善症状。目前来说,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相关妇科疾病,有些女性不能接受,因为惧怕性激素用多了,人会发胖,另外还有长斑的可能等等。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往往先采用周期疗法,减少出血量,再调节卵巢的功能,根据女性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气血阴阳情况来调节,如果能够坚持,用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二、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下腹隐隐作痛,并有坠胀感,腰酸痛,月经期加剧,经量多,经期延长等。一般的消炎镇痛药难以奏效,而用中医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 三、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疾病跟卵巢功能好坏有一些关系,但总体来说,这个病是个外科病。如果是比较平和的增生,外科医生不建议手术的情况下,可以用中医调理。增生的患者一般还伴有月经不调,中医可以通过改善月经来改善增生的情况,至少可以做到不疼痛,抑制肿块生长。 四、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在45~55岁这段时间,有些人会出现经期不准、经量改变、潮热盗汗、头昏心悸、失眠烦躁等症状,这种表现称为更年期综合征。西医治疗往往疗效欠佳,而中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症下药,常常收到

浅谈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浅谈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摘要】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和多发的妇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对女性健康及生活带来很大不良影响。采用中医辩证疗法利用中药配伍治疗月经不调,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月经不调;辩证治疗 月经不调,是泛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月经改变包括初潮年龄的提前或者延后、月经周期延长和周期缩短、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痛经等等,是妇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即: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生成和退化)的长短。一般女性的月经周期在28天~30天之间。正常的经血呈暗红色,其中混有粘液或子宫内膜碎片。,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只要有规律,一般都属于正常月经。但是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就是所谓的月经不调。 一.月经不调的原因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首先应明确病因,对症治疗。现代中医认为月经可受到肾脏,肝脏,脾脏等器官的影响。女性体内正气不足或各种原因导致脏腑紊乱,气血失调至阴阳失衡,饮食不洁等原因均可诱发其冲任空虚,导致行经规律出现异常导致月经不调。 二.临床表现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平时月经规律,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5.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三.辩证治疗 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临床治疗必须按照有经验的妇科医生根据个人体质、内分泌情况、月经不调症状、病因、年龄等进行辩证论治,以“滋阴养血”的中医方法入手,在临床治疗月经不调中得到良好的疗效。中医一般将月经不调分为8种典型:(方药为基础组方,可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加减治疗) 1.脾肾气虚型。

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讲课稿

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病证。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房室不节,饮食劳倦,或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均可引起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等方面的异常改变而出现病态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等。 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月来两次,并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如仅提前三、五天,并无其他不适的,或偶尔提前一次者,都不属月经先期范围。【病因病机】 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妄行或气虚不固两种。1.血热妄行嗜食辛辣或外感邪热致阳盛血热;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热迫冲任,致经血先期而下。2.气虚不固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或忧思伤脾,使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以致月经先期而下;也可因产育过多或房室过劳,肾气不固,冲任失约而为月经先期。 【辨证论治】

1.血分实热 【临床表现】月经先期,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红,兼有面红唇赤,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清经散加减。 药如生地、丹皮、白芍、玄参、地骨皮、青蒿、旱莲草、黄柏。 经行有块加泽兰、丹参活血化瘀;乳房、小腹胀痛加川楝子、橘叶行气止痛;经量较多者酌加地榆、槐花、仙鹤草收敛止血。 2.肝郁化热 【临床表现】月经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色鲜红或紫,常夹瘀块,经前乳房、胸胁或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苔微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丹皮、栀子、香附、炙甘草。 经量少而有块者,加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有寒热往来者,去白术、白芍、加半夏、黄芩和解少阳;有潮热者,去柴胡,加青蒿、鳖甲清虚热。 3.阴虚血热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治疗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治疗 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每月提前超过7天,甚至半个多月一行,连续二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 病因病机:多由血热热扰冲任致血海不宁,或气虚统摄无权或闭藏失职致冲任失固所致。 辨证论治:月经的量、色、质为主,结合形气色脉全面辨证。其次注意兼证。治疗重在调理周期,使之恢复常度。宜非经期服药。 分证论治 1.血热证:<1.阳盛血热证:清热凉血,量多者安冲止血—清经散 <2.肝郁血热证:疏肝清热调经。—丹栀逍遥丸 <3.阴虚血热证:滋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2.气虚证:<1.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归脾汤 <2.肾气不固证:补肾益气固冲—加参寿胎丸 月经过多 经血较常量明显增多,称为月经过多。 病因病机:多由气虚摄纳无权,冲任不能约制经血,或血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以致阴血流溢失常所致。气虚:脾虚气弱,经血失于统摄,冲任不固而致经多。或流产、手术损伤肾气,以致脾肾气虚,冲任失固所致。血热:肝郁化火,热伏冲任,迫血妄行,血流散溢。 辨证论治:以月经周期、色质为主,参合其它脉诊证辨其虚实,辩证中注意疾病的转化,血热证阳盛者病程日久可致气随血耗,出现血热兼气虚证象,素体阴虚者,失血日久,气阴两虚,常出现气阴两

虚夹血热证象。宜于经期服药,以止血为主,急则治标,务在减少经量。治以益气摄血或凉血止血。 分证论治 1.气虚证:益气升阳,摄血固冲。—举元煎+炮姜炭、焦艾叶温经止血,乌贼骨收涩止血。 2.血热证:清热凉血止血—十灰丸 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每月推后八、九天,甚至四、五十天一潮,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称为月经后期。 病因病机:多由机体营血不足,血海空虚,不能按时满溢而致;或肾精不足,无精化血,冲任不盈,血海届时不满;或先天肾气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施泄所致。亦有因寒凝、气滞、痰阻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迟滞,冲任受阻而致。虚证中有血虚、脾虚、肾虚;实证有寒凝、气滞、痰阻。 辩证要点:根据月经量色质、全身症状、形气色脉,辨其寒热虚实。 论治原则实证:活血行滞,温经散寒虚证:虚证:养血为主,佐以健脾益气或补肾益精。 分证论治:1.血寒证实寒:温经散寒、活血行滞—温经汤虚寒:温经散寒、养血益气,佐以活血行滞—温经汤 2.气滞证:开郁行气,活血调经。—乌药汤 3.血虚证:补血调经、佐以扶气—人参养营汤 4.肾虚证 <1.肾气不足:补肾养血调经—参芪寿胎四物汤加减 <2.肾精不足:滋肾养血调经—归芍地黄汤。

中医如何谈青春期月经不调

中医如何谈青春期月经不调 今年在重庆南坪工商大学上大一的晶晶(化名),每个月的“例假”不能准时到来,这个事成了她的“心病”。有时隔了两三个月才来,有同学还开玩笑地说“你是不是怀孕了,现在孩子流产了,所以就来月经了,哈哈。”弄得她好无语。博粹堂老中医介绍,其实像她这样月经不调的女孩,在学校里有很多,她们这种就属于青春期月经不调。 青春期女孩引起月经不规律的原因有哪些呢?有哪些常见的表现?需不需要治疗?在生活上应该注意哪些?记者采访了国家名老中医毛顺麟,来一起听听他的建议吧。 问:青春期月经不调的原因 答:由于青春期的少女卵巢功能尚不健全,非常敏感,学习压力过大、环境的改变、情绪变化过大、饮食起居等都会导致月经不调。 问:青春期月经不调的表现 答:这类人群表现为月经初潮后即出现周期紊乱,几乎没有规律,有时候一个月来几次,淋漓不尽;有时候几个月不来月经,一来就出血很多,甚至大出血,不能自止;或表现为月经初潮后尚规律,但渐渐出现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等,甚至几个月不来月经。 问:青春期月经不调需不需要治疗呢 答:初潮2年内的月经失调大多属于生理情况,只要情况不是特别严重,没有出现闭经(停经超过半年),或月经量多、出血时间长等问题,大部分女孩在年纪增长后可以建立正常月经,预后也比较好,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初潮后两年以上仍没有规律月经,此时往往存在病理情况,须予以足够重视。 问:青春期月经不调中医如何治疗 答:中医采用中药、膏方、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治疗,通过整体调理让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同时让脸色苍白的患者气色红润,喜欢冒痘痘的人减少痘痘的产生。 问:中医治疗周期要多久 答:一般连续调理3个月,于经前一周服药5剂。 问:月经不调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自月经初潮起,就应学习、了解一些卫生常识,对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病因 1、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 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2、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3、节食引起月经不调 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4、嗜烟酒引起月经不调 嗜好酒烟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临床表现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乱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规则子宫出血 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3、闭经 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

2020年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课件)

2020年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课件) 月经不调【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病证。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房室不节,饮食劳倦,或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均可引起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等方面的异常改变而出现病态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等。 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月来两次,并连续3 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如仅提前三、五天,并无其他不适的,或偶尔提前一次者,都不属月经先期范围。【病因病机】? 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妄行或气虚不固两种。 1。血热妄行嗜食辛辣或外感邪热致阳盛血热;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热迫冲任,致经血先期而下。2。气虚不固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或忧思伤脾,使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以致月经先期而下;也可因产育过多或房室过劳,肾气不固,冲任失约而为月经先期.

【辨证论治】 1.血分实热 【临床表现】月经先期,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红,兼有面红唇赤,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清经散加减。 药如生地、丹皮、白芍、玄参、地骨皮、青蒿、旱莲草、黄柏。 经行有块加泽兰、丹参活血化瘀;乳房、小腹胀痛加川楝子、橘叶行气止痛;经量较多者酌加地榆、槐花、仙鹤草收敛止血。 2。肝郁化热 【临床表现】月经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色鲜红或紫,常夹瘀块,经前乳房、胸胁或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苔微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丹皮、栀子、香附、炙甘草. 经量少而有块者,加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有寒热往来者,去白术、白芍、加半夏、黄芩和解少阳;有潮热者,去柴胡,加青蒿、鳖甲清虚热。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 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的发明闻名全世界最顶尖的就是咱们的中医文化了,虽说西医治疗的非常的快速但是,中医也有中医的优势,最起码它是温和补养的方式为大家调理身体,那么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有哪些。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 1、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并不因月经不调而单纯的对症治疗,而是根据月经来潮的不同时期,针对患者身体的整体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案,以活血通络、疏肝解郁、滋补肝肾为主。年龄不同,方案也不同。如青春期女孩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若出现月经不调,当从肾来论治;中年妇女多有孕育史,若出现月经不调,当从肝来论治;老年女性先天肾气逐渐衰退,天癸枯竭,若出现月经不调,当从脾胃来论治。这就是中医治疗中体现的整体观念,也是较西医治疗效果要好的主要原因。 2、月经不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治疗月经不调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不能治愈。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西药要小,但“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仍会对机体造成伤害。药补不如食补,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食材也是药材。五谷杂粮在长期的身体调理过程中发挥着中要作用:红枣补益气血,黑豆补肾,银耳补肺气等。中医临床上将药材、食材共同运用对患者康复更有利。 3、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除器质性病变能够引起月经不调外,情绪异常、冷热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也是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一旦出现月经不调,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中医在治疗月经不调的过程中,虽然治疗过程缓慢、疗程较长,但从根本上调理了身体,治愈后复发的几率要小的多。中医疗法中依循的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使得全身系统都得到了恢复,疗效显著。 这就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了,看到这些优势是不是立马改投了中医呢,中医一般情况之下是没有副作用的,都是采用温补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大家在月经这一方面选择中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想快速的治疗疼痛那就要是西医了。 1/ 1

妇科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妇科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本次试验研究的是在妇科月经不调治疗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100例月经不调患者,分为中医辩 证组和西医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西医治疗组 患者应用西医治疗方式,中医辩证组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式,并对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月经异常、腹痛、腰腿乏力症状的发生概率。结果:中医辩证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患者月经异常、腹痛、腰腿乏力症状的发生概率更低, 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方式 在妇科月经不调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并改善患者的月经不调症状。 【关键词】妇科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月经不调属于常见的女性疾病之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月经周期延后、月经周期提前、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等,如果不及时的调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程度产生 影响[1]。西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式是通过雌激素来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系统,但是此方式会给患者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

并且治疗效果不是十分显著。在这样的形势下,医护人员开始提高了对中医辩证治疗方式的应用,发现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症状不但可以减缓患者的月经不调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为此,本文随机选择于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100例月经不调患者,展开了关于妇科月经不调治疗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实验分析。 1 普通资料和实验方式 1.1 普通资料随机选择于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100例月经不调患者,分为中医辩证组和西医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中医辩证组有15例已婚患者,5例已育患者,30例未婚未育患者;月经周期提前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有15例,月经周期延后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有20例,月经周期不定期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有15例;经期伴随腹痛的患者有25例,经期伴随尿频的患者有20例。西医治疗组有14例已婚患者,6例已育患者,30例未婚未育患者;月经周期提前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有14例,月经周期延后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有21例,月经周期不定期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有15例;经期伴随腹痛的患者有26例,经期伴随尿频的患者有18例。上述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的普通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式西医治疗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方式,中医辩证组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式。具体如下。

月经不调中医怎么说

月经不调中医怎么说? 月经不调中医怎么说?月经不调在很多女性身上都很常见,很多人为此想了很多方法,见效甚微。月经不调的症状主要是月经量少,月经期短。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作息无规律,饮食无节制觉可以导致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中医怎么说?月经不调在很多女性身上都很常见,很多人为此想了很多方法,见效甚微。月经不调的症状主要是月经量少,月经期短。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作息无规律,饮食无节制觉可以导致月经不调。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过度节食、作息无度、生闷气等都有可能导致月经量少。那么月经量少可以通过食疗、中药治疗和物理疗法进行。

一、食疗方法:母草60克、红枣30克、鸡蛋10只,共煮,喝汤,吃红枣与鸡蛋(服量以舒服为度)。用于精血不足挟瘀者。黄芪30克、黄精15克、山茱萸12克、巴戟天12克、当归9克,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日2~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精血亏虚者。 二、中医治疗:全当归9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生地黄120克,人参30克,炒白术90克,白茯苓60克,炙甘草45克,五加皮240克,小肥红枣、核桃肉各120克,糯米酒2000毫升。将上药切薄片,用绢袋盛好,浸于酒中,密封,隔水加热约1小时后,取出埋土中5天,然后取出静置11天,过滤后使用,每次温饮1-2小盅,日2次。 三、物理疗法:不用吃药打针就能

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非中西医结合内外双联疗法莫属。它在临床上突出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查、检测手段,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等特点,确立科学、完善的诊治标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中医辨证与治疗月经不调

中医辨证与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二十余日即来,甚至半月一至,称为经行先期,先期而至机理,肝经有热者,有之;气虚不固者,亦有之;兼见心烦易怒,胁痛 口苦,经色深红,质稠不淡,舌红脉数,即因肝经有热,血不内藏 于肝而提前疏泄所致;兼见心悸气短,少气懒言,经色淡红而稀,舌 淡而嫩,脉缓无力,即气虚不能束脉,脉络松弛,气虚不固使然。 中医辨证将其分为以下4种常见证型: 阳盛血热型 患者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鲜红或紫红,伴有面赤,烦躁易怒,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散、丹栀逍 遥散等。 阴虚血热型 患者月经先期,月经量不多,甚至减少,色鲜红质稠,伴有面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方用两地汤、清化饮等。 气虚不摄型 患者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治宜补气摄血,方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 肾虚不固型 患者月经先期,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质稀薄,伴有腰脊酸痛,腿脚无力,舌淡,脉细弱。治宜补肾固冲,方用龟鹿补冲汤等。 ①痛经。月经期间合并下腹部严重疼痛,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②经前期综合征。少数妇女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征象,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多由于性激素代谢失调和精神因素引起。治疗以适当休息为主,必要时可用镇静及利尿剂,也可用孕激素、雄激素、溴隐亭等抗雌激素疗法。 ③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因不明。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可用激素手术治疗。 ④绝经期综合征:指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如性功能减退、阵发性出血。 1、可避免血糖一下升高、一下降低,减少心跳加速,头晕、疲劳、情绪不稳定等不适。 2、咖啡、茶等饮料会增加焦虑、不安的情绪;可改喝大麦茶、薄荷茶。 3、避免吃太热、太冰温度变化太大的食物这就是月经不调的饮食注意事项。 4、有大失血情形的女性,在了解月经不调的饮食注意事项之后应多摄取菠菜、蜜枣、红菜(汤汁是红色的菜)、葡萄干等高纤质食物来补血。 5、即将面临更年期的妇女,应多摄取牛奶、小鱼干等钙质丰富的食品。 6、如饮料、蛋糕、红糖、糖果。防止血糖不稳定,在月经不调的饮食注意事项中避免加重MC的各种不适。 猜你喜欢:

妇科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以及临床疗效

妇科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以及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8-04-13T15:32:03.4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3期作者:陈艳 [导读] 探讨研究妇科月经不调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 (新化县上梅镇卫生院湖南省娄底市 4176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妇科月经不调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从到我院接受治疗的众多妇科月经不调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有3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围经期临床症状和治疗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经期腹痛、乳房胀痛等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法在治疗妇科月经不调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不仅可以让女性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而且能够减少女性围经期间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妇女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临床疗效 月经不调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也被人们称之为月经失调,主要指的是妇女在围经期间出现一些异常性的情况。如月经推前或者延迟,经期时间过长或者过段,经期月经量过少或者过大等都属于月经不调,妇女轻微的月经不调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妇女出现不孕的症状【1】。因此对妇科月经不调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十分的重要,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实例研究的方式来探讨中医辨证对月经不调治疗的临床效果。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到我院接受治疗的众多妇科月经不调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有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1-38岁,平均年龄(28.6±2.3)岁,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2-39岁,平均年龄(29.3±2.6)岁。两组患者在已结婚人数、已经生育人数、未婚未生育人数以及病程等一般性资料方面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治疗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方式,主要需要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以及用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适症状等,给予患者孕激素和雌激素类型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然后开出调理气血、疏肝活血等中医配方,然后让患者将药物煎熬服用【2】。 (三)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围经期接受治疗后6个月内临床不适症状发生率进行统计,以此来判断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四)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信息都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应用 X2检验,利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比较两组患者围经期临床不适症状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围经期接受治疗后6个月内临床不适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经前腹痛、乳房胀痛、腰腿困乏等方面的不适症发生人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女性月经不调引起的原因,其中存在的可能性较多,如体寒、体热、体虚等都可能引发女性出现月经不调。虽然引发原因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因为“冲脉为病”,因此从中医的角度治疗月经不调还在于对患者的冲脉进行治疗,注重对人体脏腑功能的调节,同时加入一些调节气血的药物【4】。当前常见的基础药方主要有四物汤、逍遥散、定经汤以及左归饮等,对于不同的患者在中医治疗方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治疗配方。例如患者呈现出月经量少,经色却呈深红,无亮度,期间偶伴有小血块,临床常出现严重的剧烈腹痛,脉弦等症状时,则需要在药方之中常加入首乌、川楝子等多种

妇科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以及临床疗效分析

妇科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以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温经汤、逍遥散、滋血汤、大补元煎、苍附导痰丸和归肾丸进行对症治疗,同时配合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0例患者治疗接受后,其中痊愈者59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17%。结论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妇科;月经不调;中医辨证;治疗效果 由于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作息的紊乱,人工流产以及药物的胡乱使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患上月经不调。为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我院对120例月经不调患者展开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2.36±4.29)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29±0.57)年。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医治疗 (1)血寒凝滞型:症状:经期延后,小腹冷痛,色暗量少,得热则减,面色苍白、畏寒,舌苔薄白。治疗:宜温经驱寒[1]。药方:温经汤:人参、丹皮、当归、白芍、甘草、莪术、牛膝各10 g、川芎6 g、肉桂5 g。 (2)肝血亏虚型: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担质清稀,头晕眼花,少寐多梦,心悸,面色萎黄,舌淡少苔脉细弱。治疗:宜补血益气;方药:大补元煎:山药24 g、熟地、山茱萸各15 g、人参、当归、杜仲、枸杞、炙甘草各10 g。 (3)肝郁化热型:症状:行经不畅;月经量少,色暗有块,两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适,胸闷不适,口苦咽干,舌苔薄黄,脉弦。治疗:宜疏肝解郁清热[2]。方药:逍遥散:白芍、当归、白术、茯苓、制香附、丹皮、首乌、甘草各10 g、柴胡6 g。 (4)肾气不足型:症状:经期先行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乏力,心悸,小腹空坠,舌苔淡薄,脉细无力。治疗:宜补气摄血[3]。药方:固阴煎:山药24 g、菟丝子20 g、山茱萸、熟地各15 g、炙甘草、人参、五味子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