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球的形状 (1)

地球的形状 (1)

地球的形状 (1)
地球的形状 (1)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执教者:荣华希望小学夏自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搜集并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意识到科技发展在人类认识事物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的结论。

3.了解地球形状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初浅感受地球的大小。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

2、难点:能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的结论。

三、教材分析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地球与宇宙”部分分解为“地球的概貌”“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和“天空中的星体”,《地球的形状》属于“地球的概貌”部分,课标要求“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两大部分:首先,介绍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建立科学的地球形状的概念。这是本课的重点,即让学生了解人类逐渐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到前人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精神。第二,借助计算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地球大小概念,让学生意识到用计算得出的数据可以对事物做出解释。

四、教学方法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人人都应该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

本课的重点不是告诉学生地球地球形状的是一个球体,而是要让学生体验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且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地球的形状确实是一个球体。此外,还要让学生是准确表述地球的形状。因此,本课应该采用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说明的方法,由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接受式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地球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问题。

二、交流资料,共同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人类是怎么知道地球形状是一个球体的呢?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1.师生交流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资料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关于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及学说的资料。首先,就请大家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介绍,并进行相应的板书。

(1)古代中国人的猜想: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这种对地球形状的猜想被称为“天圆地方”。可以看出这种猜想更接近于一种很主观的想象。这种思想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古代钱币、古诗中都有这种思想的反映。

(2)古代印度人的猜想: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海龟又蹲在一种巨大的蛇身上。他们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张衡的“浑天说”: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根据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循环交替的现象,提出了“浑天说”,他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4)亚里士多德的猜想:他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教师提问: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讲述月食的形成。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模拟一次月食的形成,看看亚里士多德说的有没有道理。我们来看大屏幕,这里模拟月球表面,我们把手电射出的光当做太阳光,老师准备了两个不同形状的物体,一个是圆形,一个是正方形,我们看看它们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影子分别是什么样子?

教师分别演示。

教师小结:看来只有球体或近似球体的物体投射的影子才是弧形的,说明亚里士多德的猜想是十分科学的。

(5)帆船进出港的模拟实验

教师谈话:人们从站在海边观察航船进出港的奇特现象大胆猜测,地球是球形的。

讲解:用伞面模拟海平面,观察由远及近的航船,看看有什么发现,在用桌面模拟海平面,观察由远及近的航船,看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模拟“帆船进出港”的实验并汇报。

教师小结:正如大家所观察到的那样,站在海边观察由远及近的航船,总是先看见船只的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根据这一现象,人们大胆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6)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谈话: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历经了千难万险,甚至麦哲伦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的这次环球航行在人类历史上却具有

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和他的船队第一次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体。

(7)当代人类的探索

谈话:随着当代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终于可以飞出地球,却外太空观察地球了。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第一次借助仪器在外太空探测地球的形状。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远远的太空观察地球。1969年,美国人登上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我们中国人也终于可以在外太空来观察地球的形状了。

2.师生共同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资料梳理分类

谈话:刚才我们共同交流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现在请大家将这些猜想和学说进行分类。

学生尝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教师给与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教师小结:通过分类我们发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实际上经历了一次有无根据的猜想到有根据的猜想,再到实践验证,最后经过精细观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的而且曲折漫长的。

三、学生计算,感受地球的大小

谈话:通过现代科技的精确测量,我们测量出了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根据资料计算,如果你以每小时行走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大概多大?

学生计算,感受地球的大小。

教师小结:以我们的速度绕地球一周,竟然需要三年多的时间,地球真大呀!

四、师生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各自的收获。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是十分曲折而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反思

认识地球的形状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具有难度的问题,所以本课导入开门见山,直接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唯一对于学生来说会出现问题的地方,仅仅在于不能用准确的词汇描述地球的形状,所以在这里,教师准备了一些演示用具,如圆形纸片、球形物体等,给学生一些适当的指引。

在师生交流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资料这一环节,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其他顺序进行有序的汇报,而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想要汇报的内容,因此,资料的呈现是随机的,并没有实现安排好,所以教师在课件的呈现上也体现出了随机性、灵活性,这样,更好的体现了科学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通过学生、教师的共同交流,让全体学生更充分地体验人类对地球认识所经历的过程。其中月食的形成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这里,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推论过程。海边帆船进出港的现象,对于身处内陆的学生是很难见到的,因此采用了小组合作模拟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大地是曲面而不是平面的道理。“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材只是资料的简单呈现,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呈现,无疑会使本课变成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学习会枯燥得很,也不能调动从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进行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学生先汇报,教师后补充的方法,这样不经使课堂变得生动、丰富起来,而且,也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接受死学习。

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的主要观点进行分类是在教材基础上的创新,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对主要观点分类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这一事件,在思维上有所提升,再次强化了本课“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的教学目标。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之后,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出现一些疲劳和懈怠,这时我在短暂的介绍地球基本数据后,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感受地球的大小,使学生在课堂上劳逸结合,既不会太过疲劳又能回味无穷。

附: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

(一)板书设计

1地球的形状分为几级近似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1.地球的形状分为几级近似? 2.何为地球重力异常?对地质研究有何意义? 3.地磁三要素是什么? 4.何为地热增温级?其与地温梯度有何关系? 5.全球地热流值分布有哪些规律? 6.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如何? 第二节 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 2.地球内部各个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状态有哪些特点? 3.什么叫硅铝层?什么叫硅镁层?什么叫软流圈?什么叫岩石图? 4.组成地壳的主要化学元素是哪些?说明它们在地壳中的克拉克值。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化学组成有何不同? 5.地壳由哪些岩石组成?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组成有什么差异? 6.简述地壳的结构持点。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结构有何不同? 第三节 1.在地球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 2.何为硅镁层?何为硅铝层?何为软流圈?何为岩石圈? 3.地壳由哪些岩层组成?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的组成有何区别? 4.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有哪些?克拉克值大于1的元素有哪几种? 5.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一级不连续面?

6.地壳的组成和地表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7.什么叫地质作用?如何正确理解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辨证关系? 8.熟记地质年代表 第二章矿物 1.解释下列概念: 矿物晶质体非晶质体晶体类质同像同质多像 2.矿物的双晶有哪几种? 3.按化学成分的矿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4.简述肉眼鉴定矿物的步骤和方法。 5.如何区别下列矿物: 黄铁矿与黄铜矿 石英与方解石 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 正长石与斜长石 第三章火成岩 第一节 1.何为岩石?其可以分为哪几类? 2.何为岩浆?其由哪两部分组成? 3.依据SiO2含量的多少,岩浆可以划分为哪几类?各类岩浆的特点如何?4.岩浆的作用形式有哪几种? 5.如何理解岩浆岩和火成岩?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笔记(浙教版科学)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笔记 1、地球的认识过程: (1)凭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人们最初认为地球是方的,天空是圆的) (2)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 (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穿过的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回到出发地。 (4)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球形。 1961年4月,苏联“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2、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 (1)轮船的远去和返回。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 桅杆,后看到船身。 (2)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注意: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阳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根据月球上呈现的地球影子证明地球是球体。 (4)麦哲伦环球航行。(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5)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北极星的高度应纬度而异,越往北距地面的高度越大。(可以不记忆) 3、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仪制成了正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km 2。“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赤道周长。 4、地球的内部结构跟煮熟的鸡蛋很相似。 地球由内到外可分为地核(内地核、外地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地壳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软流 极半径6357千米 极半径6378千米 17km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除此之外,月食、海边看行船和“站的看,看得远”都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最准确也是最科学的是地球卫星照片。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km (地心到北极的距离(极半径)为6357km ,赤道半径为6378km ), 亿km 2。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 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 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 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没有 的。 (4)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 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3)、(4)也是地球与地球仪的区别。 (5)认识地球仪上的一些点和线,由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纬线、经线 三、 纬线、纬度

a、赤道、纬线的定义;赤道与纬线的关系。 b、纬线的特点:形状:圆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变化: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南、北两极分别缩短成点;纬线条数:无数条。 c、纬度: ①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定义为0°,作为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那么,北极为90°N(读法:北纬90°);南极为90°S(读法:南纬90°)。 ②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北极增大到90°N。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南极增大到90°S。 ③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划分的界限为30°和60°。其中低纬度地区范围为0°~30°N和0°~30°S;中纬度地区范围为30°N ~60°N和30°S ~60°S;高纬度地区范围为60°N ~90°N和60°S ~90°S。 ④南、北半球的划分:划分界限: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识别:根据极点周边是海洋还是陆地,其中极点周边是海洋的为北极,也就是北半球;极点周边是陆地的为南极,也就是南半球。

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1、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学生思考,回答、分析 2、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思考、回答、交流 3、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举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4、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极半径 学会依图描述;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 5、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 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 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三、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

教案 课型:学习新知识课 课题:(浙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上课时间:2012年11月1日下午第一节 学校: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班级:七(4)班 教师:刘振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正式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教师要将教材的内容尽可能生动、明确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并学会联系实际感受地球的形状,探究能真正证明地球形状的论据。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学方法: 由教师讲述为主,并适当提问学生,引导学生针对存在的地理现象进行思考,了解和探究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教学用具: 鸡蛋、地球仪、咖啡罐、纸条、四方板、圆盖

教学过程: (划线部分的内容为板书内容) 一、导入 用猜歌词游戏引入课题: 教师(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 引导学生回答:地球村 然后由教师为学生讲解地球村其实只是一个比喻,地球是一个硕大的椭球体。 教师展示一颗外形较圆的鸡蛋——地球是一个外形酷似鸡蛋的椭球体,但比鸡蛋大不止千百倍。以后会学到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把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与鸡蛋的内部结构也很像。 二、讲解 (一)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我国古代: 1.“盖天说”——“天圆地方”——天是一个罩着大地的圆盖,而地像是一个方正的木板。 (用圆盖和四方板做示范辅助讲解) 问:那圆盖与地的四个角怎么合得拢呢?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利用相关的地理自然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由“中秋赏月”,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形状引发学生对地球形状的思考。 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 【自主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P2—P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1:蓝色的。学生2:美丽的。学生3:圆形的。学生4: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师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历程:①天圆地方(直觉)②太阳和月亮(推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证)④地球卫星照片(直观) 2.议一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讨论结果略) 3.思考:读课本P3页阅读材料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能用身边的事例来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吗? 学生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 学生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学生3: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教师小结: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拓展探究】 1.太阳的东升西落能否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 2.日食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第1节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知道地轴、南极点和北极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通过与其他参照物对比,知道并能够描述出地球的大小。 3.利用地球仪模型,了解地球的形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轴、南北极点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1.地球的形状以及大小的数据。 2.观察并使用地球仪。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绪言中,我们认识了学习地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甚至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那么,大家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又认识多少呢?比如地球是什

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教师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古代看看古代人们是怎么认识地球的。 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课本,先讨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师活动:分好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太阳和月亮”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第一组讲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教师补充小结并引导: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第二组讲述太阳和月亮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教学目的: 1、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通过做“活动”的问题,认识地球的大小。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对“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看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教学难点: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圆的吗?怎样知道地球的大小呢?(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略)。 三、出示自学指导: 1、2个不同的“活动小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最终证明了地球是怎样的? 2、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是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3、地球赤道的长度是多少?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 四、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约5分钟后,进行小组讨论。 五、检测、点评。 1、请个别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活动”,并让学生说出2个实验的结果,其他学生作补充,老师作小结。 小结:在正方体上,先看到小船的船头,再看到船身;在球体上 先看到小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圆的。 2、指名回答问题2,其他同学补充,老师作点评。 (通过“天圆地方说”、“浑天说”、“卫星照片”进行说明。得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3,老师补充。 (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8、140千米)

4、老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六、学生质疑,老师释疑。 七、检测: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经科学家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2、赤道的长度是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

地球的形状 (1)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执教者:荣华希望小学夏自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搜集并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意识到科技发展在人类认识事物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的结论。 3.了解地球形状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初浅感受地球的大小。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 2、难点:能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的结论。 三、教材分析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地球与宇宙”部分分解为“地球的概貌”“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和“天空中的星体”,《地球的形状》属于“地球的概貌”部分,课标要求“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两大部分:首先,介绍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建立科学的地球形状的概念。这是本课的重点,即让学生了解人类逐渐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到前人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精神。第二,借助计算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地球大小概念,让学生意识到用计算得出的数据可以对事物做出解释。 四、教学方法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人人都应该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

本课的重点不是告诉学生地球地球形状的是一个球体,而是要让学生体验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且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地球的形状确实是一个球体。此外,还要让学生是准确表述地球的形状。因此,本课应该采用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说明的方法,由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接受式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地球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问题。 二、交流资料,共同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人类是怎么知道地球形状是一个球体的呢?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1.师生交流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资料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关于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及学说的资料。首先,就请大家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介绍,并进行相应的板书。 (1)古代中国人的猜想: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这种对地球形状的猜想被称为“天圆地方”。可以看出这种猜想更接近于一种很主观的想象。这种思想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古代钱币、古诗中都有这种思想的反映。 (2)古代印度人的猜想: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海龟又蹲在一种巨大的蛇身上。他们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张衡的“浑天说”: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根据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树立探索地球奥秘的远大理想。 2.通过动画演示、计算和对比,使学生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并能够感知地球的大小。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对比中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这两个课标点整合成一课时,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的升华。虽然难度较大,但意义极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地球和月亮一样大大小小的星球,它们美丽而又神秘,而能够孕育生命的就是这颗蓝色的星球-----地球。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球体,而这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之谜。让我们伴随这首敕勒歌穿越到亘古荒凉的年代,感受一下古人眼中的大地。 学生齐读《敕勒歌》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反映出了中国自远古以来很长时期人们对

大地的认识,同学们请看注释。 古人眼中的天和地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视野范围狭小,于是人们便把看到的想象成整个大地。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视野不断扩大,一些善于观察的人发现海上来去的帆船在视野中的范围是发生变化的,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又产生了质疑:大地到底是个平面还是曲面?让我们动动手,做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师生配合做帆船行驶的实验,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野中的帆船发生的变化。 看来我们的实验结果解答了古人的质疑,大地并不是平面,而像一个倒扣的盘子,于是就有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这个认识比天圆地方有了巨大的进步。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变化着。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同学们知道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播放月食成因和过程的视频验证。 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 可是有人对这个结论产生怀疑。其中可能有哪些原因呢?学生先思考,后讨论。再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面对怀疑,如果你是亚里士多德会怎么做?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七年级地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通过序言部分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后续具体知识的学习中,也要沿袭这一目标,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轻松有趣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学会联系实际感受地球的形状,寻找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证明地球真正形状的蛛丝马迹。 【课程标准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方法】 用事实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观察地理现象,了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

拓展阅读——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大地是球形的结论。他的根据有三点:第一,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升越高,而南边的星星越来越低;第二,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第三,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形状所做的科学论证。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现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从此,对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再有人持怀疑态度了,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严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00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末,人们对地球是正圆球的主张开始有了怀疑。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李希通过测定,发现地球赤道的重力比其他地方都小,提出大地是扁球形的主张。 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公里,极半径为6356.76公里,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为40075公里和39941公里。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1、地球的形状练习题

1、地球的形状练习题 一、问答题 1、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带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年船队又回到西班牙,通过()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的猜想。 3、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4、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6、古代中国人人认为,天像(),是()的;地像(),是()。 7、1961年,苏联宇航员()搭载()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 8、1969年,()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的照片。 9、七大洲有:()、()、()、()、()、()、()。 10、四大洋有:()、()、()、()。 11、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乘坐

(“”)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圈。他说:“()”。 12、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是()平方千米。 13、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二、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圈。 A、14 B、15 C、16 3、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三、实验填空 实验名称: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 实验准备:橡皮泥、火柴棒、小纸片、地球仪 实验过程: (1)、用橡皮泥或纸做一只(),插一根火柴梗作为()。(2)、让船在地球仪上()。 (3)、观察船进出港,你有什么发现? (4)、再把船放在桌面上模拟航行。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地球概论》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六章 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教学目的 1.掌握地球的形状及成因。 2.掌握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划分界面。 3.掌握地球重力、压力、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了解地球的磁性。 教学重点:1.地球形状的三级近似。 2.地内要素的变化规律。 课 时:4课时。 教学过程: 本章为地球物理学内容,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结构和物理性质。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对地球形状的表述 地球表面崎岖不平,有陆地海洋,有山地平原,如何来表示这种形状呢?地球的形状是用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来表示的。 (一)大地水准面:与静止海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以下的水准面。 1.水准面:即处处于重 力垂直的面,相当于静止的水 平面。 2.与静止海面重合;大 地水准面是地球上无数水准面 中的一个,即与静止海面重合 的那一个水准面。 3.全球性的:静止海面不仅存在与实际的海洋上,而且假设也存在于陆地上,是一个全球性的封闭曲面。 各地的实际形状即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再加上海拔高度。 大地水准面的形状见P167图6-8。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为说明它的形状,引入一参考椭球体。 (二)参考椭球体 1.概念:与大地水准面最为接近的扁球体。 2.大小:P165 赤道半径a=6378.140KM 极半径b=6356.755KM 扁率f=1/298.275 3.特点: (1)具有几何上严格的规则性。是由这样的椭圆沿短轴回旋而成的标准椭球体。 (2)大小最接近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三)地球(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1.北半球较细长: 在北半球高纬大地水准面高于参考扁球体表面,低纬大地水准面低于参考扁球体表面。 因此:RN>b Δ=+10m 2.南半球较粗短 在南半球低纬大地水准面高于参考扁球体表面,高纬大地水准面低于参考扁球体表面。 因此:RS<b Δ=-30m 故地球赤道半径R0、 北极半径RN、南极半径RS之间的关系是: R0>RN>RS 3.对P167图6-8的说明 (1)该图不考虑a、b的差异,Δ=21KM (2)夸大了极半径的差异。ΔN=+10m ΔS=-30m 因此,该图看起来使地球近似于“梨”形。但实际情况是地球近似于球形。 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逐步精确的。早期的人类认为地球表面是一个平面,我国古代即有“地方如棋局”的说法。但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慢慢认识到地球表面是曲面,这一点从远方的船只、极星的高度上可以得到证实。在经历了从平面到曲面的认识过程以后,人们很自然的想到,地球是怎样一个曲面?后来人们通过大地测量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一)地球是一个球体 R=6371KM 1.大地测量 z 目的:球面具有相同的曲率。 若地球为球形,则不同地区应具有相同的曲率,即每度 球心角所对应的弧长是相等的。 z 原理:测量子午线10所对应的弧长。 z 方法:(1)在同一经线上取两地A、B; (2)量得AB的距离,即AB弧长; (3)测两地极高:hA、hB ∵hP=Φ ∴hA=ΦA hB=ΦB hA-hB即AB弧所对应的球心角。 (4)AB/∠AOB即球心角10所对应的弧长。 z 结论:经过反复的弧度测量,各地曲率相等,子午线10所对 应的弧长约为111KM。 地为球形的结论是经过严密的推论和精密测量的。麦哲伦的环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小组:第______组评价:________ 科目地理课型新课教学 课题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课时安排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2)能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 3情感目标: 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 3.能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与地球形状的推断联系起来。 学习方法 在预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识记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在课本上勾划出重点知识并独立完成预习案;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展示、小组间互相评价、效果检测。 导学过程 教师复备或学生 批注栏 (教材上基础知识) 1、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课本,先讨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2、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3、列举几个能够证实地球形状的事例: . 4、地球极半径_ _ 千米,地球赤道半径_ _ 千米,地球平均半 径_ _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_______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___ ___平方千米。 合作探究、展示提高-----我参与我快乐 探究活动一: 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第一组讲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预习要求:课本知识点用笔做好批注,独立完成左边的预习案。 预习案(熟悉课本)

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案(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课题内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能用平均半经、赤道半径、极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感悟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提髙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会用平均半经、赤道半径、极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卫星照片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

最新1地球的形状汇总

1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与数学描述 现在我们大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不过认识到这点并不容易。早期由于观测设备的缺乏,人眼仅能看到非常有限的范围,人类很难对地球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中国先人提出“盖天说”,核心就是天圆地方,代表那个时代人类的认知水平。不过,对于天圆地方观点,古人也是有疑惑的。李政道先生分析屈原诗文时发现,公元前5世纪的诗人屈原甚至推测出地是圆的,天也是圆的。屈原在他的《天问》里写到,“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对很多问题提出了质疑,但是当时也不可能有实验来证明。 西方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第一次提出地球这一概念。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公元前3世纪,生活在亚历山大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用几何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天文学大成》中把地球说成是一个球体。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5艘海船,用3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从此,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称为“地球”。 其实,中国关于人类生活空间还有一个“浑天说”。张衡在《浑天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

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强半。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浑天说"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严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00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末,人们对地球是正圆球的主张开始有了怀疑。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李希通过测定,发现地球赤道的重力比其他地方都小,提出大地是扁球形的主张。 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公里,极半径为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题: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课型:新授编号: 主备人:审核:小主人:学生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一、知识点链接: 自学导学: 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地球的极半径是()千米,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 2.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千米。 3.小组讨论并在下面列举出能够说明地球形状的证据。 探究提示: 本节课的重难点:地球空间概念的构成。 疑难点记录: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目标落实: 1.自主学习课本第二页至第三页内容,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完成课本第四页“活动”。 3.完成课本第五页“思考”,讨论:地球与地球仪的形状有什么差异? 三、反串互动拓展提升 1.地球是一个的球体。 2.地球形状的认知历程。 四、感悟成功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感悟成功:对地球的感性认识。 五、达标测试巩固落实 1.下列自然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①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②水往低处流③站在 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④太阳东升西落

⑤站得高,看得远⑥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⑦日食时,日面上出 现弧形阴影⑧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⑧ C、②④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正确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是() A、地球的表面积为5.1平方千米 B、地球平均半径为4万千米 C、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 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3.地球的形状是() A、不规则的球体 B、扁球体 C、正球体 D、椭圆球体 4.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关系是() A、一样长 B、不可比较 C、前者长于后者 D、后者长于前者 5.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平的 B.地球是一只倒扣的盘子 C.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6.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的证据,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球心到地表的距离是一样的 B. 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C.南北两个半球并不对称 D. 南极半径比北极半径短 7.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我们装上“地理的头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事物 B、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D、便于学习和掌握电脑技术 8.下面的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地球卫星照片 C.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9.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地球卫星照片 B.天圆地方 C.天如斗笠,地如覆盖 D.麦哲伦环球航行 10.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周长是() A.6371千米 B.4万千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