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1、战国楚地墓葬——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为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16.5米,东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外有的类似窗户的图案,那是因为当时的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依然会在墓中生活,故他们也要通风。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6岁的女性。

出土的器物有:编钟、玉佩、编磬、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盖上,绘有包括青龙、白虎、北斗图形及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墓中还出土金盏、金杯、金带钩及长达48厘米的十六节龙凤玉挂饰,是曾侯乙生前奢侈生活的具体写照。许多青铜器上有“曾侯乙乍(作持)”之类铭文,为判定墓主提供了证据。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而且品类全,器型大,风格古朴,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

2、战国青铜器的纹饰变化:

(1)早期流行蟠螭纹,其次有谷纹,云纹、勾连纹等,花纹繁缛。

(2)中期常见反映现实生活的战斗、狩猎纹,流行各式云纹。

(3)晚期以素面为主,有凸弦纹,简单的螭纹带和花朵纹

3、“黄肠题凑”:是一种葬具形式,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此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凑”在结构上的基本特点,一是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头皆内向”,即题凑四壁所垒筑的枋木(或木条)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黄肠”则因题凑用的木材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黄而得名。

4、战国漆器制造:

漆器是我国古代的一项发明,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商周时期进一步发展,但一直附属于木工业,直到战国时期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漆器以其轻巧、防腐、美观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取代青铜器皿,品类涉及到日常生活、礼乐、交通、军事、丧葬等领域。

战国早期,漆器比较厚重,用整木作成,全木胎,尚未完全脱离木手工业之外,很多是雕刻工艺品,浮雕多仿自青铜器。战国中晚期,胎骨变薄,在木胎上加用编织物,出现了夹纻胎漆器。仿青铜的浮雕花纹很少见,流行风鸟纹、云纹等。

第六讲魏晋南北朝考古

一、城址

(一)邺城:邺城遗址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现在的漳河横贯其间。城址包括南北毗连的两个城址,分别称为邺北城和邺南城。曹操击败袁绍后,开始营建邺北城,成为曹魏的都城。魏文帝即位之后移都洛阳,乃以其为北都。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均建都于此。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建都于邺南城,邺北城仍在使用。

1、邺北城布局特点:(1)南北两区。(2)中轴干道,对称布局,宫城居于北部正中。

(3)邺北城西北矗立的金虎、铜爵(铜雀)、冰井三台。

2、邺南城:参考了北魏洛阳城的布局,并利用了曹魏北邺城的南垣向南营建的新都城。布局与北邺城相似。共有11座城门,已发现9座。东墙1座,西墙4座,南北墙各3座,其中南墙朱明门已发掘。城外侧筑有马面,东南角和西南角为圆角。

二、墓葬:

(一)帝王陵墓

1、三国帝王陵墓:

2、西晋帝王陵墓:峻阳陵墓地、枕头山墓地

3、北朝帝王陵墓

1、北魏时期

(1)大同方山冯太后永固陵和孝文帝寿陵“万年堂”

(2)孝文帝长陵(河南孟津官庄村东大冢)

(3)宣武帝景陵(河南洛阳邙山乡冢头村)

2、东魏北齐帝王陵

3、西魏北周帝王陵(北周武帝孝陵)

4、东晋南朝帝王陵墓:

三个陵区:钟山之阳(富贵山东晋大墓)、鸡笼山之阳(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大墓)、幕府山之阳(南京汽轮电机厂大墓)。

南朝帝王陵(丹阳)

(二)中原地区墓葬

1、墓葬分期

(1)第一期:曹魏至西晋初,大约相当公元3世纪。

较大型的墓葬,多是有斜坡墓道,甬道、两侧带小耳室的方形前室和长方形后室的砖墓。耳室之内放置陶器。

中型墓多单室砖墓,方形,长3-5米,前建甬道,但无石门。随葬品的种类和大型墓相似,以陶俑和模型明器为主,但数量较少,质量也较差,一般没有墓志随葬。

小型墓多平面呈长方形的土洞墓,竖井墓道,有的头部挖壁龛。随葬品仅有几件陶罐和一二枚铜钱。

(2)第二期:西晋中、晚期,约起于3世纪末,迄于4世纪初。

具有前后室(前后室砖墓、前后室土洞墓)的双室墓减少,多为单室方形砖墓和单室土洞墓。

大型墓葬都有宽大的砖筑墓室和长墓道,特别是墓道极长,一般在25米以上,最长的达37.36米。方形墓室的四壁,砌成外凸的弧线状。随葬有陶质的镇墓兽、牛车,鞍马和牵马俑,武士俑、仆从俑,以及庖厨明器,家畜家禽模型。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形多子槅、翻口罐等器物。

中型墓,墓室长3--5米,甬道间设石门一重。墓道不超过20米。墓室装饰出现了室外砌筑护顶拱券和仿木结构。随葬品主要是陶明器和饮食用具,也有南方输入的青瓷器,并出现了形制较小的墓志。

小型墓,极为简陋,基本上是竖穴土坑墓,圹穴面积仅3平方米左右,深度最浅的仅距地面1.2米。少数圹穴内有葬具,包括木棺,陶棺和用小砖砌成的狭窄棺室。随葬的遗物很少,常常只有一二件陶罐。

(3)第三期,大约相当于十六国至北魏迁洛以前,即自4世纪初迄5世纪末。

墓葬形制有前后室土洞墓、单室土洞墓、竖穴土坑墓等。以大批陶俑随葬是这一阶段墓葬的重要特点,个别墓葬绘有壁画。特别是墓葬中出土的鎏金银碗、鎏金银盘、银高足杯、银长杯等。

(4)第四期:北魏迁洛以后的北朝时期,即5世纪末迄6世纪中。

大中型墓中,多数是方形单室的砖墓或洞室墓,偶有平面略作圆形的,前、后两室极少。随葬品仍以武装的仪仗和伎乐女侍俑为大宗,但数量种类都比以前更多。瓷器和低温铅釉陶器日益增多,出现了平置带盖的墓志。大型墓墓室和墓道两侧壁面原都绘有壁画。

小型墓面积窄小,有竖穴砖棺和竖穴洞室墓、竖穴土坑墓。随葬品较少,只有几件烧成温度低的陶器,有的随葬有少量永安五铢、常平五铢和永通万国等铜钱。一般不随葬陶俑。

2、随葬品的演变:中原地区墓葬分期的标准器主要有罐、樽、槅,灶,男俑,女俑。武士俑和镇墓兽等。

(三)南方地区墓葬:

即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云贵川黔地区。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不同,可分为长江中下游、闽广和川滇三区。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是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墓葬资料丰富,系统清楚,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1、长江中下游地区:

(1)第一期为东汉末至吴初(3世纪初—3世纪中叶);

大型墓,带短甬道的横前堂后室墓最常见,前堂一至二个耳室,少数为双后室。前堂多攒尖顶,后室多平顶或券顶。

中型墓,平面呈长方形的单室平顶或券顶墓,带短甬道的单室券顶墓较常见。江西地区,长方形墓室内用砖柱间隔成前后室。

小型墓,长方形砖室和土圹,随葬品只有陶器和少量五铢钱。

大中型墓随葬品多陶器和釉陶器,漆器和铜器的比例也较高;青瓷器只占很小的比例。器类有形体扁宽的罐、盘口壶、熏和五联罐式谷仓、蚕形虎子。还多随葬砖或铅质买地券和铜五铢钱。

(2)第二期为吴中期至东晋初(3世纪中叶~4世纪初);

大型墓,前附甬道的前后室砖墓。

中型墓,平面呈凸字形的短甬道券顶单室墓,一小侧室,甬道偏向一侧的刀形墓。墓顶,“四隅券进式”的穹窿顶结构。墓的后壁内侧出现了加固券顶用的砖柱或其上再加拱券。在墓壁设有凸出的灯台或凹入的灯龛。墓室普遍地使用了较牢固的“三顺一丁”砌法。但中小型墓也常用平砖顺砌。

比较多的墓室布置了排水设施。

青瓷器迅速增加。新出现有扁壶、一盘二耳杯的组合、多子盒、三熊足砚、动物形插器、唾盂和较多的模型明器;流行堆塑阙楼人物的谷仓罐、球形熏和附有兽足的蚕形虎子。较晚出现了鸡首壶和球形虎子。明器中新增添如人首镇墓兽,穿山甲形镇墓兽等。

出现了反映佛教信仰的遗物,如谷仓罐上贴塑佛像,随葬装饰佛像的带扣及独立的陶质佛像。

小型墓较前阶段变化不大,以平面呈长方形的单室墓为主,甬道偏置一侧的刀形墓也有发现。随葬品中也有了少量瓷器,如罐、碗之类。

(3)第三期为东晋至刘宋(4世纪初—5世纪中叶);

大中型墓,前后室砖墓、近方形的单室砖墓和长甬道的单室砖墓;吕字形砖墓。长江中游地区,用砖柱及拱券间隔前后室的长方形墓,双室并列长方形墓,墓室后壁内增筑砖柱或拱券以保护墓顶。墓葬中砖砌祭台、棺床等设施。排水沟设施较完善。砖或石质的墓志。壁面装饰。江浙一带东晋墓内用砖砌出的‘凸’字形(个别为桃形)小龛和直棂假窗。甬道间的石门门券拱石上雕出了平梁,叉手等仿木结构(图)。大型墓葬在墓壁出现大面积拼砌的竹林七贤,荣启期人物画像砖(图)。

随葬瓷器减少,罐壶瓶类向瘦高发展,以凭几为中心的榻上用具逐渐成组。鸡首壶流行,

耳杯两端上翘,多作圆形。新出现碗托、三足炉和六蹄足砚。器物上流行用莲花纹饰。

金银饰品,多为桃形金片、花瓣形金钗、金簪之类。少数大型墓还出土了精致的玉器以及外来的玻璃器和嵌有金刚石的金指环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瘗钱现象也明显衰退。在一些大中型墓葬中,较普遍地发现持盾武士俑、牛车和马,以及床榻、帐座等。这些都出自中原西晋葬俗。

(4)第四期为齐、梁、陈三朝(即5世纪中叶-6世纪)。

大型墓,长甬道、墓壁砌出弧线的长方形单室砖墓。墓室穹窿顶或券顶,甬道内有一至二道石门。墓室中后部有砖砌棺床,石祭台,阴井。壁面上均设有桃形灯龛和直棂假窗。墓外,在封门墙的两侧常见坚固的挡土墙。有的大墓在墓室四壁的外侧分别砌有多道短墙来加固墓室。甬道和墓室的壁面:早期仍流行较大面积的拼砌画像砖,题材除竹林七贤,荣启期外,还有羽人,龙、虎和鼓吹骑从的内容;较晚的则仅用莲花忍冬花纹砖。有的在甬道壁面拼砌出蹲狮形象。

中小型墓,平面呈‘凸’字形带甬道的券顶单室墓。墓室有棺床,棺床前的阴井通向墓外的排水沟。壁面常见桃形灯龛和直棂假窗。墓砖的平面上一般印有细绳纹,侧面常模印有莲花纹、四出钱纹或网格纹。江西和古武昌地区,墓室内加砌砖柱的长方形墓。

随葬器物:陶瓷制品。瓷器更向修长发展,莲瓣纹饰。新出现:莲花尊、一盒五盏的组合器、粉盒、细颈瓶、高足盘、6-8滴形足砚。陶明器:男女陶俑,陶牛车和陶凭几;盘、钵、罐、耳杯、果盒;仓、灶和帷帐座等。少数动物石雕和大块石灰石做成的墓志。

2、闽广地区的墓葬:随葬器物——与长江中下游相似的鸡首壶、唾壶、钵、碗、砚等陶瓷器。

3、川滇地区:

四川成都到西昌一带的长方形单室砖室墓;

广元、绵阳一带的崖墓;云南姚安砖石合砌墓;

贵州安顺、平坝以小型石板构筑的石室墓;

昭通的石室墓。

(四)北方地区墓葬:北方地区指嫩江、辽河以西,长城以北,西至新疆以东的广大地区。

1、鲜卑墓葬:

(1)慕容鲜卑墓葬:以辽宁北票最为集中,时代约3——4世纪。墓葬形制为长方形或长方梯形土圹石椁木棺墓,随葬品和葬俗都表现出鲜卑民族和汉族融合的特点。典型代表墓葬有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夫妇墓。

(2)拓拔鲜卑墓葬:发现墓葬主要有黑龙江呼伦贝儿盟陈巴儿虎旗完工墓群和新巴儿虎旗札赉诺尔墓群。使用头宽脚窄的梯形墓穴,宽头部设二层台或龛,其上(内)陈放随葬器物和殉葬家畜。使用牛、羊、马和狗等家畜随葬,往往用支解的头或蹄作象征。随葬铜釜、铜戒指等具有草原色彩的器物,骨制和石制的武器和工具较多,陶器粗糙,多施有暗纹。桦树皮器皿很有地方特点。

2、河西魏晋十六国墓

在甘肃西部酒泉、嘉峪关及敦煌一带,发现很多魏晋十六国墓葬,多分布在戈壁滩上。墓冢由砾石堆成,大中型墓在洞室内砌砖室。酒泉和嘉峪关多大中型墓,敦煌则多中小型墓。

魏西晋墓,大型具前、中、后三室,中型为前后二室,墓门拱券之上砌有建筑雕饰和彩绘的高门楼。墓室内部壁面嵌砌画像砖或绘小幅壁画,内容有宴饮、厨事、庄园耕牧、采桑、打场等生活和生产场面及坞壁形象等。

西晋末十六国墓,酒泉发现的前后两室的砖室墓,也有门楼雕饰和墓壁彩绘,壁画中出现了西王母、东王公、羽人、神兽和各种云气纹样,墓主人持麈尾坐榻上,前置凭几,上绘曲柄盖。敦煌多单室洞室墓,无壁画。

(五)东北地区墓葬:

东北地区指辽河以东,鸭绿江以北的地区,主要发现魏晋十六国墓葬和高勾丽墓葬。

1、魏晋十六国墓葬:以辽宁辽阳为中心,在北自沈阳、南至旅大的范围内均有发现。用石板、石块砌筑墓室,砖墓少见。大型石室墓内常有彩色壁画。随葬品多装饰品,其中腹部穿孔的陶瓶、把杯、炭炉、马具、金花冠和各种金饰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

2、高勾丽墓葬: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南段以南,以桓仁为中心的浑江流域和以集安为中心的鸭绿江北岸。

(六)新疆地区墓葬:

1、魏晋十六国墓葬:多分布在吐鲁番的哈拉和卓和阿斯塔那两地,近些年在库车一带也发现了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大型墓为带斜坡墓道的土洞墓,方形或前窄后宽的方梯形。随葬品多木器,有盘、耳杯、碗、勺、灯座、衣架以及彩绘木俑、木马、木牛车等。少数墓中有壁画,有的还随葬主人生活的纸本画稿,纸质的衣物券等。

2、车师墓葬:分布在雅尔湖古城北,多竖穴墓,无葬具,随葬品仅见陶把杯、浅陶钵或内置双杯的盘形钵等。

三、佛教遗存:

(一)早期佛教遗物

(二)石窟寺:简单说就是开凿在河畔崖间的佛教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起居和禅修的场所。起源于古代印度,随佛教发展和东传,石窟寺及其建筑雕塑艺术也传播到中国内地。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开凿石窟,公元5——8世纪是中国石窟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国的石窟通常可分七类:

1、窟内立中心塔柱的塔庙窟;

2、无中心塔柱的佛殿窟;

3、主要为僧人生活起居和禅行的僧房窟;

4、塔庙窟和佛殿窟中雕塑大型佛像的大像窟;

5、佛殿窟内设坛置像的佛坛窟;

6、僧房窟中专为禅行的小型禅窟;

7、小型禅窟组成的禅窟群。

(!)石窟寺分区: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这一时期佛教石窟可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南方三大地区。

(三)寺院遗迹和单体佛教造像

四、中外文化交流的遗迹和遗物

1、金银器:目前发现的主要有:甘肃靖远的东罗马鎏金银盘;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相互土的鎏金银壶;山西大同北魏封和突墓中出土萨珊朝波斯狩猎纹银盘、银长杯、银高足杯;大同北魏城址发现的多曲银长杯、银碗;广东遂溪南朝窖藏出土的粟特银碗等。

2、铜器:大同北魏平城遗址窖藏出土铜高足杯3件,被认为是具有强烈的希腊化色彩,其制造地可能是巴克特利亚。

3、货币

(1)东罗马金币:发现的数量不多。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夫妇喝葬墓出土3枚;西安北周李诞墓出土1枚;宁夏固原北周田弘墓出土5枚。

(2)萨珊朝波斯银币

4、玻璃器

(1)罗马玻璃器

(2)萨珊朝波斯玻璃器

(3)印度玻璃器

语言学名词解释整理

Morphology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造规则 如colorful,由color和-ful两部分构成,由此概括出一条规则:名词词尾加上-ful可构成形容词 Morpheme, 语素,不能再简化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boys,由boy和-s构成 Morph 语素的具体形态 Allomorph 语素变体 英文单词illogical,imbalance,irregular和inactive有着共同的语素in-。换句话说,im-,ir-是语素in-的变体。 Free morphemes 能单独出现,独立构词的语素称为自由语素。如work,boy Bound morphemes 不能独立出现,必须附着在其他语素后才能构词的语素。如distempered中,dis-和-ed是黏着语素,temper是自由语素 Bound roots 不能独立出现,只能被词缀附着后出现 如refer中的-fer,consist中的-sist Content morphemes 包含语义内容的语素(包含简单词和能改变词根意义的词缀),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如work Function morphemes 通过联系一个句子中的其他词提供语法功能的语素 如介词、连词、冠词 at,for,a,but Inflectional 曲折,生成同一语素的不同形式 -s,-‘s,-ing,-en,-er,-est,-s Derivational 派生,生成新词,通常可以改变词汇意义 Cat,caty Compounding合成 如Girlfriend Reduplication 重复 Abbreviation or shortening 简写 Blending 混合 Motor+hotel=motel Breakfast+lunch=brunch Alternation Man men Suppletion不规则 Go went Syntax句法

郑州大学考古历年真题

郑州大学考古历年真题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试科目:考古学通论共150分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5分) 1、间接打击法 2、安阳“三叠层” 3、河姆渡文化 4、郑州商城 5、汉长安城 6、五铢钱 7、元大都 8、简牍 9、唐三彩 二、简答题(每题15,共45分) 1、简述新石器时代村落的布局模式。 2、简述东周都城的布局特点。 3、简述唐陵石刻艺术。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中国古代墓葬形制的发展历程。 2、谈一谈自己对考古学的认识和读过的考古书籍和报告。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试科目:考古学通论共150分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 1、考古学文化 2、龙山文化 3、失腊法 4、侯马盟书 5、龙门石窟 6、

云梦秦简7、博局镜8、唐三彩 二、简答题(共42分) 1、简述裴李岗文化的发现及其文化特征(12分) 2、概括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的特征(15分) 3、谈谈考古学的功用,你为什么学习考古学?(15分) 三、论述题(共60分) 1、论述安阳殷墟的主要发现与研究成果(30分) 2、试论秦始皇陵园的形制布局特征及其影响(30分)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试科目:考古学通论A卷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 1、后岗“三叠层” 2、山顶洞人 3、裴李岗文化 4、侯马盟书 5、秦兵马俑 6、龙门石窟 7、五铢钱 8、唐三彩 二、简答题(共42分) 1、简述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征(12分) 2、简述中原地区主要青铜文化遗存(15分) 3、谈谈考古学的功用,你为什么学习考古学?(15分) 三、论述题(共60分) 1、论述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的发展(30分)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0分)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和代谢的动态变化和变化机制,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按照。 2疾病:这是由体内平衡调节失调引起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由致病因子的破坏和机体的抗损伤作用所致。此时,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临床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身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受到损害。 三。脑死亡:指整个大脑在孔上方死亡,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功能永久消失。 4高渗性脱水:指体液体积减少,失水大于钠丢失,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5水中毒:指患者肾引流功能减弱,或大量补水,使细胞内外液量增加,血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血容量低钠血症。 6水肿:在组织空间或体腔中积聚过多液体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7酸碱失调: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由于酸碱负荷过多或不足或调节机制紊乱,会破坏体液的酸碱稳定性,形成酸碱平衡紊乱。 8以酸中毒为特征的[O3-H]代谢紊乱,其特征是细胞外酸碱平衡失调。 9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ive Acidiosis):指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紊乱或过量吸入而导致血浆H2CO3(或Paco3)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0代谢性碱中毒:指因细胞外H+丢失或过量碱而引起血浆HCO3浓度升高的酸碱性疾病。 11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酸碱平衡紊乱,其特征是过度的肺通气导致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下降。 12缺氧:由缺氧或组织利用障碍引起的代谢、功能、形态和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3紫癜:当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病人的皮肤和粘膜会出现紫绿色。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 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语音部分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各种变形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记音符号。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振动,形成音波,音波传入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的声调。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音的强弱与气流量的大小和发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1.铜石并用时期 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又称金石并用时代。为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铜器的文化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和冶铸两种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 2.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 3.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最初生活在非洲(大约300多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研究南方古猿,对于探索人类的起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4.元谋人 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 5.北京人 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另现代意义上的北京人,泛指居住或生活在北京的人。 6.直立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 补充:Homo erectus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直立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一般认为大概是由能人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以后发现地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休克(shock):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时发生的一种 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 有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及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2.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而引起的休克,如得不 到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病, 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心脏病的晚期。 3.血管源性休克;分布异常性休克(maldistrubutive shock):由于 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管床容积增大,大量血液淤滞在舒张的 小血管内,使有效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见于感染性,过敏 性,神经源性休克等。 4.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在严重的创伤,感染和休 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 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需靠临 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 6.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休克肺:休克时所出现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指肺 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 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 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征。ARDS是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

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 7.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机体通过持续放大的级联反应,产生大量的促炎介质并进入循环,并在远隔部位引起全身性炎症,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8.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以血液凝固性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9.MHA,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患者可伴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该碎片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10.FDP: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及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各种片段,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这些片段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各种FDP片段的检查在DIC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1,3P试验:即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其原理是将鱼精蛋白加入患者血浆后,可与FDP结合,使血浆原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并凝固,这种不需要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验。DIC患者往往呈阳性反应,但晚期有时也可为阴性。 12,IRI缺血-再灌注损伤:指在一定条件下缺血后再灌注,不仅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A, 题型: 一、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题 五、 论述 / 案例分析 B,复习内容 一、选择 1.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E 、组织实施 2. 之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 、艺术; B 、科学; C 、知识; D 、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3. 下面几项,能够被列入技术技能范畴的是( )。 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4. 下列属于在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发挥的主要作用的有( )。 A.协调作用 B.指挥作用 C.打击作用 D.激励作用 E.宽容作用 5.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将导致员工( )。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很不满 6. 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这一观点体现 装 订 线

了决策的()。 A. 可行性的原则 B. 系统性的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 风险性 D、下属部门工作非管理特征明显; E、以上皆是 7.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 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8.培训和发展项目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 )。 A、培训是否影响生产工期; B、培训者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C、被培训者的工作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提高; D、被培训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升; E、被培训者是否乐于参加培训 9.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 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E.规划能力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组织变革举措。下列属于这些举措的 有()。 A.组织文化多样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运行柔性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11.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由此而 提出的 论断是____ 。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85083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p?θ??l?d?ik ?pr?uses]: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disease):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7.遗传易感性(genetic susceptibility)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 8.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9.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10.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11.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2.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3.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14.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15.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6.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7.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18.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9.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这是整理的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判断和名词解释可以按照提纲复习。?论述题?1。请谈谈你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和体会。 答:企业管理就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只要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好的管理,企业管理是个很概括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能让企业,以正常的模式运行!实现企业利润,?如何运用人才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让公司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积极向上,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采纳一切对公司有利益的建议和批评,让公司在短期内成为规模。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实企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是一门学科.说穿了,企业管理就是用一种合理的方法,使员工即听从你的,而又对你没有反感,这其中的方法就是艺术.企业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几个分支。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等。企业管理是先有了理,再有管。理即制度,管即措施.要想管理好企业,应先制定出合理的制度,然后再制定出措施,如员工违反的哪一条制度该怎么办,如何处置;企业管理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使的顾客达到最高的满意度,就是通过合理组织协调机制,科学的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科学,严密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2。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企业宗旨的理解。P81-82?答,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并且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的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不仅陈述了企业未来的任务,而且要阐明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行为规范是什么。一个良好的宗旨陈述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应该明确企业是什么和希望成为什么;2。在战略上允许企业创造性地发展,而在战术上限制企业进行一些冒险行为;3.使本企业或机构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或机构;4。应指出作为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活动的框架;5.陈述应该准确明白,易于被整个企业或机构所理解。概括起来说,宗旨陈述应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顾客,产品/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增长和盈利,哲学,自我意识,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和对企业内部职工的考虑。 3.管理者的工作与角色有哪些?P5,11?答:管理者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如监工、领班、部门负责人、行政官员、副总裁等),他们动用人员和资源来完成组织及其下属部门的工作任务。无论是在领班一级还是在高层经理一级,当我们讨论管理者时,总是集中于探讨共同的管理职责——确保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以实现较高的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实现正是通过管理——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资源的使用,以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的,当一位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会比管理者的工作对我们的社会更为重要的了.正是管理者决定我们的社会机构能否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或者他们是否浪费我们的才能和资源." 管理者必须准备承担的角色包括3个类型。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与工作单位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交往。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传播、接收和分析信息.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利用信息来进行决策、解决问题,或者把握机遇。?4。企业为什么要研究非正式组织?(你怎么看待组织中的小团体,小宗派)P112-113?每一种正式结构的背后都存在一种非正式结构。这是一种“影子"组织,由组织成员之间非正式的但往往是很重要的相互关系组成。 由于组织的复杂本质和对绩效要求的持续变化,非正式组织在完成必要工作方面很有帮助。通过非正式结构自然而然地自发联系,人们得以进入情感支持和产生友谊的人际关系网,以满足重要的社会需要。他们也从与其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人的接触中获益。通过人们在工作日和各种非结构环境中的非正式接触,就可以进行有价值的学习和知识共享。?当然,非正式结构也有潜在的弱点。它们可能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传递不确切的信息,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转移重要目标的工作努力.那些感觉被排除在非正式群体之外的人会滋生不满情绪。?5.简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征。P120-123?答:现代的企业大都倾向于采用扁平组织结构?1。扁平结构的主要优点.?(1)节省管理费用开支.(2)高层领导可以较容易了解基层情况.(3)有利于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4)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5)纵向沟通联系渠道缩短,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减少信息失真.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各章节)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肿,缺氧,休克 2.疾病概论(总论):疾病的概念、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状态。 4.疾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并出现一系 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5.病因:病因学中的原因是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的因素,常被称为病因。 6.条件:是指在原因的基础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内在因素 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 7.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跳停止、呼吸 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颅神经反射消 失、不可逆性昏迷、大脑无反应性、自主呼吸停止、无自主运动、脑电波消失、脑 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 1.脱水: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2.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Osm/L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3.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 压< 280mmol/L为低容量低钠血症 4.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减少不明显,血清[N a+] 仍维持在130- 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为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5.水中毒:过多的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液量增加,体液增多伴低钠血症,血清[Na +]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多因水潴留所 致,通常无钠的过度丢失。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L的状态,体钾总量减少被称为缺钾或钾丢失。 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L的状态,一般将血清钾浓度高于l者成为轻度高钾血 症,高于7mmol/l者为重度高钾血症。 8.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l。高酶血症:血清镁高于l 9.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体腔中体液积聚被称为积 水。心性水肿是指心力衰竭诱发的水肿。肾性水肿是因肾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 水肿。原发于肝病的体液异常积聚被称为肝性水肿。肺间质中有过量体液积聚和/ 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现象被称为肺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量和容 量增加为脑水肿。 、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When I was preparing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NNU(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me of these following concepts had been tested,but there's no specific or clear explanation in the textbook required by the university.As in preparing the second-round examination I read them in other relevant books, I wrote down here for your reference.Hope they are useful to some of you. 1. Acculturation(同化过程)is a process in which members of one cultural group adopt the beliefs and behaviors of another group. 2. Adjacency pair(相邻语对);a sequence of two utterances by different speakers in conversation. The second is a response to the first, such as question/answer sequences and greeting/greeting exchange. 3. affix: a bound morpheme that is attached to a stem and modifies its meaning in some way. 4. agreement (concord)(一致): a grammatical phenomenon in which the form of one word in a sentence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 of another word which is grammatically linked to it. E.g. in the sentence The boy goes to school every day.There is an agreement in number between boy and goes. 5.articulators(发音器官): the tongue,lips,and velum, which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vocal tract to produce different speech sounds. 6.aspect(体): 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representing distinction in the temporal structure of an event. English has two aspect construction---the perfect and the progressive.(完成体和进行体) 7.aspiration(吐气); the puff of air that sometimes follows the pronounciation of a stop consonant. E.g. /p/ in the word pit. 8.consonant(辅音); a speech sound produced by partial or complete closure of part of the vocal tract, thus obstructing the airflow and creating audible friction. Consonant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voicing, place of articulation, and manner of articulation. 9. converstional implicature(会话含义):meanings that are explicable in the light of converational maxims. https://www.sodocs.net/doc/669082661.html,municative competence(交际能力);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 social situations. 11. constituent(成分): a syntactic unit that functions as part of a large unit within a sentence; typical constituent types are verb phrase, noun phrase, prepositional phrase and clause. 12.case(格):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in inflectional languages by which the form of a noun or noun phrase varies for grammatical or semantic reasons. English has only one case distinction in nouns—the genitive case(所有格), but English pronouns have three forms that correspond to three of the six cases in Latin. 13.clause(小句): a grammatical unit that contains a subject and a predicate. It may be a sentence or part of a sentence. 14.closed class(封闭词类): 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mbership is small and does not readily accept new members. 15.coinage(创新词): the construction and addition of new words. 16.distribution(分布): the set of positions in which a given linguistic element or form can appear in a language. 17.duality(双重结构): a type of double-layer structure in which a small number of meaningless unit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meaningful units. 18.entailment(包含);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entences where the truth of one(the second)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是指住址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原理。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的特点:一般性。历史性,多科性,实践性。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较换性,相互依存性。系统的观点:整体观点,开放性与封闭性,封闭则消亡的观点,模糊分界的观点,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信息反馈的观点,分级观点,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等效观点。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管理道德: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组织活动本身极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一般环境包括哪些因素:一般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全球化环境。具体环境,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哪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其他具体环境因素。简述外部环境的类型: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状况,简单动态,复杂动态,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述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道德问题的强度等。计划工作:是指指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管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索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素,就越能准确的客观的选择可行方案。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许诺原理:是指任何可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有四个方面,1目标性,组织是通过精心安排的合作去实现目标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2主导性,计划工作应在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以及控制工作之前进行。3普遍性,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的一个基本职能,具有普遍性。4经济性,也就是说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计划工作的程序: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6选择方案7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5W1H:做什么,讨论为什么要做,确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以及如何做。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索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部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指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的考核依据。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目标的性质:;1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3网络性4多样性5时间性6可考核性。目标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目标的SMART特点;目标要具体明确specific,目标可以测量或度量measurable,目标可以实现achievable,目标之间相互关联relevant,时间限定timebond。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目标管理的过程;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和评价4进入下一轮循环。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2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