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言文练习十

文言文练习十

文言文练习十
文言文练习十

文言文练习十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19分)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日:“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日:“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日:“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琏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治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日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肉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雅.有经国之才雅:一向。

B.皆称.朕意称:符合。

C.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加:超过。

D.遂.其所尚遂:于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魏征“坦率耿直”的一组是()

①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②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③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④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⑤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

⑥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⑤⑥D.④⑨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与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

B.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

C.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

D.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

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2分)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

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4分)

译文:

②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4分)

译文:

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胳.膊/胳.肢窝躯壳./金蝉脱壳.瓦砾./繁星闪烁.

B.模.范/模.样儿下载./风雪载.途引擎./风驰电掣.

C.刹.车/刹.那间铜臭./遗臭.万年粗犷./旷.日持久

D.震颤./颤.巍巍蔓.延/顺蔓.摸瓜默契./提纲挈.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浯使用不当

..的一句是(3分)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对原油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

....远胜于亡羊补牢。

B.温家宝总理10月3日在希腊议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欧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达

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双方在互为发展的进程中已成为不可或缺

....的重要伙伴。

C.日本首相是世界上更换最频繁的,长则一年,短则—个月,这些人在政坛上的昙花

..

一现

..使日本的对外政策缺乏延续性,让很多国家感到无所适从。

D.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的沧桑,人物的浮沉,激发我们自问自答。欲问:“谁是真正最可敬的人?”答曰:“当推孔夫子”。

B.我国自古有以香草美人设喻的传统。在艺术手法上,它是以物比德;而在精神上,它强调树立人格风标。

C.宝玉娶谁才会有幸福?贾府女儿各有怎样的性格缺陷?读完《红楼梦》,让人禁不住要生出各种各样的疑问。

D.清代书法鄙弃遵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帖学”,而以摹写古碑为风尚:“碑”

与“帖”形成了对立的美学流派。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平实简洁的语言为这段文字进行总结。(4分)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啊”。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啊”

5.2010年1月9日,余秋雨、肖复兴、秦文君、黄蓓佳、梁晓声、赵丽宏、史铁生、铁凝、曹文轩、韩寒等十位作家当选“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请你从中选择

一位你喜欢的作家,写出他(她)的一部(篇)作品名称,并为他(她)写一段颁奖词,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5分)

参考答案

1.D项,“遂”这里是动词,解释为“成全”。

2.A项。

3.C项。A项“一开始”不正确;B项“假托生病”错误;D项“放弃自己建造小殿”错误,文中只是说“辍其材为造”。

4.(1)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2)①你难道没有看见黄金(金属)在矿石中,怎么值得珍贵呢?好工匠锻冶做成器具,就被人们当做(视为)宝贝。

得分点:“独”“何足”“为……所”,每句一分。

②从这以后,各自尽献你们的忠诚。如果有不对的地方(错误),就直接说出,不要隐

瞒。

得分点:“斯”、“已”通“以”、“乃”你们的、“是非”偏义复词,侧重于“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C(A项读音依次为:ɡē/ɡā、qiào、lì/shu?; B项读音依次为:m?/mú、zài、qínɡ/chè;C项读音依次为:shā/chà、xiù/ch?u 、ɡuǎng/kuànɡ;D项读音依次为:chàn、màn/wàn、qì/qiè)

2.(3分)D(“南辕北辙”,指自身的行为和目的相反,与欧美两方语境不符)

3.A

3.(4分)示例:人生前期因为畏难而放弃(2分),那么后来就有可能错过、失去(2分)。4.(5分)(代表作1分,颁奖词4分,其中修辞2分,表达2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示例:

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致文学》

之一:是缘分,也是幸运,30篇作品入选实验教材。是汗水,也是智慧,60部集子成就文学人生。

之二:他是一个幸福的老师,学子们诵读他的散文犹如千树万树的梨花开放。

余秋雨:《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山居笔记》。

之一:借他一生文化苦旅行无疆,寻觅中华笛声何处叹千年。

之二:他因创造文化的历史而载入历史;他因反思历史的文化而唤醒文化。

梁晓声:《年轮》《雪城》《今夜有暴风雪》《我的老师》《父亲》《母亲》

之一:他在那片神奇的土地里追逐青春的年轮,他在当代沉静的雪城中反思生活的暴风雪。之二:他既是平民代言人,更是灵魂工程师。

史铁生:《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

残缺的身体与健全的心灵交织出的是绚烂的人生。他用文学超越一己之生命苦难,又以苦难

点亮他人的心灵之灯。

肖复兴:《早恋》《母亲》《青春梦幻曲》《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学会感恩》。他用视野宽阔的思想引导教我们学会感恩,他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指导带我们感悟青春。

秦文君:《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她的作品是寒冷季节里最让人感动和温暖的礼物,她用爱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幸福的快乐童年。

黄蓓佳:《心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派克式左轮》

她用思想引领孩子感知世界,她用深度启迪孩子发展人生。

曹文轩:《前方》《草房子》

他是研究文学的大学教授,是精品迭出的高产作家,更是亲近生活的青年文学教父。

铁凝:《会飞的镰刀》《永远有多远》《哦,香雪》《麦秸垛》

她在文学的梦幻里寻找永远,她在飞翔的天空中捕捉童真。

韩寒:《三重门》《长安乱》《杯中窥人》

犀利的语言,是铁肩担道的社会担当;率直的性格,是向往自由的心灵追求。

文言文译文: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不久前搬家至河北相州内黄。武德末年,他担任太子洗马,看见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已经杀了隐太子,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的处境担心,魏征镇定自如,缓缓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太宗昕后肃然起敬,给他优厚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

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很高兴遇到赏识自己的明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太宗又慰劳他说:“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若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贞观三年,一直升为秘书监,参与朝政,看深远,对朝廷有很大帮助。

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珐做侍中,加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解除职努,只挂一个散官的头衔。太宗说:“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中央枢要之职。你见我的过错,没有不谏诤的。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怎么值得珍贵呢?经过良匠锤炼为宝器,就被人看做宝贝。我把自己比作金,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还不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职昵?”魏征才停止辞职申请。

贞观十二年,太宗因为皂孙诞生而设宴招待公卿。太宗非常高兴,对侍从的大臣说:“贞观之前,跟随我扫平天下,历尽艰辛,房玄龄的功劳最大。贞观之后,对我竭尽心力,提出忠正的意见,安定国家造福人民,成就我今天的丰功伟业而被天下人所一直称道的,那就只有魏征了。古代的名臣,又有什么地方超过他们呢?”于是亲自解下佩刀来赐给二人。

不久魏征生病了。魏征家里本来没有正厅,唐太宗当时原想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留下自己的材料来替魏征建造正厅,’五天就完工了。又派使者送去布被和白色的裤子,成全他朴素节俭的风范。过了几天,魏征病逝。太宗亲自到他家哭掉,追赠魏征为司空,谥号文贞。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又亲手写在碑石上,还特别赐给魏征家享受的租户为九百户。太宗经常对左右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古事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我过去常常注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谨防自己犯错误。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因而伤心地哭了很久。于是下诏说:“过去只有魏征能经常指出我的过错。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过错也没有谁指出了。我难道只在过去会犯错误,而到了今天就变得都是正确了吗?恐怕还是群臣只求顺从我的心意,不敢冒险触犯我!所以我一方面虚心听取群臣意见,一方面排除假象反省过失。如果臣予提出的意见我没有采纳,那是我咎由自取。如果我准备采纳意见却没人提出,是谁的责任呢r献今以后,各自’荩献你们的忠

诚;如果我有不对的地方,就直接说出来不要隐瞒。”

试卷分析——文言文理解部分

试卷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部分 20题: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意思 试卷分析:涉及四个实词的解释,且这四个词语都在文下注释中出现,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得分率在82%到39%之间,有一定的区分度。 问题反馈:先帝不以臣卑鄙 ..(),此题失误率较高,正确答案应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不少同学答案不完整。 解决策略:建议严格按照文下注释中规范的词语解释来掌握,做到解释的完整、准确。 21题:甲文中与乙文中所述的事情一致的句子是 试卷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重点信息的筛选。得分率在96%到50%之间,有一定的区分度。 问题反馈:1.出现节选的句子有过长或过短的现象。2.读题出错,答非所问。 解决策略:认真读题,理解题目的要求。用文章中的话来作答,一定要抓住最关键的语句。 22题: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试卷分析:此题考察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所选的两个句子属于文中重点语句。得分率在75%到37%之间,有一定的区分度。 问题反馈:第一句的翻译多失误在缺少主语。第二句的翻译在“度德量力”四个字的理解上不够透彻。 解决策略:1.明确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做到句子完整、通顺,原文中

省略的成分在译文中要进行补充。2.较难理解的句子,应该做到逐字引导。 23题:“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态度 试卷分析:此题考察学生根据文中的一个故事情节对人物进行赏析。得分率在47%到33%之间,有一定的区分度。 问题反馈:不少同学只分析出一方面“惜才”,没有看出刘备谦虚的态度。 解决策略:人物分析应该全面,另外在应试中尽量多写。 24题: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做出评价 试卷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内容基础上,对文中人物进行综合分析。得分率在56%到28%之间,有一定的区分度。 问题反馈:同学们的分析比较片面,没有充分结合两段文字。 解决策略:人物分析应该全面,另外在应试中尽量多写。

小学文言文练习(全)_题目加答案

小学文言文练习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1)先自度.其足。__________________ (2)吾忘持度.。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之: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2、等到他返回后,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也没有买到鞋。 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呢? 3、之: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 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 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完整版)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巩固练习题

八语第三单元小测单之《桃花源记》姓名: 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缘溪行鲜美落英缤纷甚异之 欲穷其林仿佛才通人寻病终未果 豁然开朗俨然桑竹之属欣然规往 阡陌交通相闻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乃大惊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 妻子绝境间隔乃不知有汉无论问津 为具言所闻叹惋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不足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 规往2、翻译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简答 1、桃花源中环境;人们的生活 2、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八语第三单元小测单之《桃花源记》姓名: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缘溪行鲜美落英缤纷甚异之 欲穷其林仿佛才通人寻病终未果

豁然开朗俨然桑竹之属欣然规往 阡陌交通相闻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乃大惊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 妻子绝境间隔乃不知有汉无论问津 为具言所闻叹惋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不足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 规往 二、翻译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三、简答 1、桃花源中环境;人们的生活 2、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八语第三单元小测单之《小石潭记》姓名: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如鸣珮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乐_________之水尤_________清冽不可久居_________ 翠蔓_________ 蒙_______络_______摇_______缀______ 参差_________披拂_________ 日光下澈_________ 佁然_________ 翕忽_________ 隶而从_________ 俶尔_________ 潭西南_________ 斗_________折蛇_________行犬牙_________ 差互_________ 凄_________神寒_________骨悄怆_________ 幽邃_________ 以_________其境过清2、翻译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水必躬亲》)(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举大计亦死 B. 远嫌而避怨/ 远望若有光 C. 顾左右曰/ 顾野有麦场 D. 此人素有痴名/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帝得疏,大怒,抵之地 A.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 趣执之,无使得遁 C.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D. 少顷 复取读之 (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海瑞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B. (乙)文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C. (乙)文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左右下了命令,最终把他逮了起来。 D. (甲)文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 (4)把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②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答案】(1)C (2)D (3)D (4)① 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② 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孩子诀别,在朝廷待罪。 【解析】【分析】(1)C都是:回头看。A成功/发动。B远离/在远处。D向来/白色。 (2)A 助词,的。B代词,他。C助词的。D与例句均指代奏章。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释义: 1.已,同“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释义: 2.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释义: 3.厌,通“餍”,知足,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通“”,释义: 4.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通“”,释义: 5.知,通“智”,明智。

二、一词多义 1、贰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不迁怒,不贰.过 1、贰:①从属二主;②再,重复。 2、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把……作为边邑;③庸俗,鄙陋;④轻视,看不起。 3、许 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杂然相许.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许:①答应,听从;②赞同;③约数; ④表处所,地方。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③微.言大义 ④见微.知著 ⑤国势衰微. 4、微:①假如没有;②卑贱;③幽微,精妙;④隐蔽,不显露;⑤衰败。 5、敝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③使史更敝.衣草 5、敝:①损害,衰败;②敝:疲惫;③屦

坏,破旧。 6、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子亦有不利焉.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6、焉:①何,为什么;②哪里;③语气助词,如“啊”;④兼词,“于之”,在那里。 7、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以.乱易整⑦阙秦以.利晋 7、以: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拿,来; ③连词,表顺承;④连词,表顺承;⑤介词,把;⑥介词,用;⑦连词,用来。 8、而

七年级上文言文巩固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文言文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8—22题。(14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两处)。(1分)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解释下列加黑的词。(4分) ①人皆吊之()②死者十九() ③丁壮者引弦而战()④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3、下列选项中各组加黑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马无故亡而入胡而疑邻人之父 B. 近塞之人其邻人之父亦云 C.其子好骑其此之谓乎D.此独以跛之故以为顺流下矣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5、后人由这则寓言概括出的成语是什么?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发。(3分)(一) 1、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①吊:安慰。②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③引:拉弓④将:带领。 3、B 4、①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②这个人仅仅因为跛腿的缘故,父子两人都保全了性命。 5、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1分) 福和祸总是相互转化的之类。(言之有理即可2分)(二)阅读《咏雪》片段,完成30—32小题。(10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俄而雪骤.()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8.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4分) (二) 6.①聚会;②差不多;③急;④凭借 7.①这纷纷扬扬的大雪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②不如把这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柳絮凭借着风而满天飞舞。 8.愉快轻松、融洽的气氛; “内集”、“欣”、“大笑乐然”33.略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赵营一中单秋丽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太低,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

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6个小题,共27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4题名著考查。第5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祝贺短信格式不正确;②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两则材料。 2、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两篇,失分比较多,尤其是《十枚分币》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3、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6个小题,共16分,学生失

最新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

最新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 (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 ②宴酣之乐________ ③字法中绝将五十年________ ④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至于负者歌于途/其节见于艰危 B. 醒能述以文/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禽鸟知山林之乐/食之末必不佳 D. 泉香而酒洌/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②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 (4)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陈列、摆开;尽兴地喝酒;消失、断绝;以……为宝 (2)A (3)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②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哲士都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书法,只有贤明之人的书法能保存下来罢了。 (4)《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豁达的情怀;《书学集成》则呈现了欧阳修在书法之论中寄予了追求卓越的理想。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二)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二) 课后巩固练习 1、熟记虚词“之”“以”的用法,并从已学文言文中各找一个例句。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分几次完成,合理规划时间。) (一)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①媒:介绍,夸耀。②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延.吾治() (2)一人信.焉() (3)乃索.板二片() 2、翻译下列句子。 (1)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2)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二)朝三暮四 宋有狙①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③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④之曰:“与若芧⑤,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①狙:音居(jū),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②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口粮。③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④诳:音(kuáng)。⑤若: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芧:音(xù),橡实,一种粮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损.其家口,充狙之欲(2)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3)先诳.之曰(4)与若芧,朝四而.暮三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爱狙,养之.成群B.能解狙之.意 C.先诳之.D.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指代的内容 (1)损其.家口,充狙之欲()(2)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4、翻译句子 (1)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而匮焉,将限其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

试卷分析(初中语文经典版)

试卷分析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现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求稳: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有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别语句、提炼主要内容、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八年级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推荐的课外背诵篇目。考查摒弃了过去支离破碎地纯粹考查知识术语的题目,而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动》。这些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学生写作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材,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这就给学生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和反思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二)求变: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外兼修”。 料均一段出自课内,一段出自课外。但课外部分考查是课内文言知识的迁移,没有超出课内学过的范围。这能避免教师死抠教材、学生死记硬背课内文言知识,便于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鉴赏性阅读的考查。这些题涉及品味、鉴赏、拓展等诸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课内课外阅读兼顾给大家一个启示:文言文阅读应先把课内知识解决好,学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考查内容即使延伸到课外,也可以利用课内知识来解决。

文言文断句巩固练习

文言文断句巩固练习: 第一组: 1、(2014新课标全国卷一《于修列传》)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宰相李揆矜忌贤以修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修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2、(2014新课标全国卷二《韩文传》)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 3、(2014湖南卷《雪屋记》)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沍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4、(2014广东卷《宋史.刘敞传》)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5、(2014重庆卷《记丐侠》)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选自《六韬.盈虚》) 6、(2014北京卷《欧阳文忠公集》)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夫虑熟谋审力不牢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7、(2014四川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现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做孔子世家第十七(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8、(2014浙江卷《欧阳行周文集序》)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9、(2013江西卷《村落嫁娶图记》)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10、(2013广东卷《宋史.张咏传》)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11、(2013湖南卷裴松之《上<三国志注>》)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12、(2013重庆卷《吕氏春秋.异宝》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宋)陈襄《州县提纲》卷二) 13、(2013北京卷《宋史.曹彬列传》)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 14、(2013浙江卷《送丁琰序》)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15、(2013四川卷元史《金履祥传》)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

考试试卷分析格式

考试试卷分析格式 本学期小六语文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习题,改良教学方法,到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习题的认识 今年的语文试习题能严格执行课标要求,渗透新课改理念。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出发,从中小学语文的实际出发,稳中有变,深化了语文考试改革。试习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⑵突出基础性和实践性。此次命习题我们觉得从四方面体现了其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相当比重的试习题由书本中的问习题或习习题加工而来,加工的方法或采取变式的方式或结合生活常识与实践,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习题,足以说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语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这张考试试卷中体现的更为充分,尤其“语汇积累”和“精选作文实践”两部分内容,这些试习题不仅充满了人文教育性,还富有生活气息,引导学生跳出了课本的“围城”,体现了在生活实验中学语文的大语文观思想。 统观试习题,注重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统一,更趋向实践性,体现的是人性美。学生在答习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能力的考察、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学生答习题情况分析

我市小六参加考试学生XX人,优秀XX人,合格XX人,满分XX人,均匀分XX分,优秀率XX%,合格率XX%。 三、对试习题及答习题情况的详细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二)“语汇积累”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内课外知识积累情况及灵敏运用语文能力,试习题不仅灵敏,而且面广,但没有脱离课本及学生生活。这一部分丢分多一些。70%学生由于平常爱看书,善于积累,善于动脑,丢分不多;30%的学生学知识发死不会运用,另外知识面也窄,不能运用自如,丢分多一些。如3小习题的歇后语,4小习题的古诗运用和5小习题的谚语,很多学生会背诵却不能运用。今后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读书,积累词汇,并加强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祖国语言的训练。 (三)“阅读理解”部分 这一部分分课内、课外两道阅读习题,试习题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有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难易程度合适。80%的学生答得不错,丢分不多。小部分学生由于审习题不清,答习题情况不理想,如文段一的2习题答非所问。还有一部分学生概括、理解能力较差,导致文段二的⑸7小习题丢分较多。今后,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成绩。 (四)“精选作文实践”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试习题接近学生生活,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 稍稍宾客其父 (3)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__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答案】(1)王安石 (2)(同乡人)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 (3)泯然众人;痛惜 【解析】【分析】(1)根据对这篇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可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稍稍:渐渐。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此句省略了主语,翻译的时候要进行补充。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同乡人)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第二段作者写他又两次见到方仲永,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这时仲永写的诗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还有一次是仲永二十岁成年的时候,作者通过别人打听,结果是“泯然众人矣。”。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仲永五岁的时候,没有老师教,连书籍文具都不认识,却能作诗,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这说明仲永非常有天赋,但是他的父亲贪图小利,不让仲永学习。结果到了成年的时候,仲永在诗词方面没有什么成就,已经完全如同常人了,从而表达作者对这样一个有天赋的孩子的痛惜之情。 故答案为:⑴王安石 ⑵(同乡人)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 ⑶泯然众人;痛惜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平时学习时要结合所学的课文和名著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复习时可以整理成册,巩固记忆。 ⑵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

小学语文文言文考点梳理及练习题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考点梳理及巩固练习题 一、通假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2、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则》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通“只”。《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 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马说》 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 、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0、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山市》 二、古今异义。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8、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0、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12、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4、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5、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6、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7、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三、常见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之的用法】 1、“之”作代词的用法最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2、“之”作动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动词“到” 3、“之”作结构助词“的”例如:圣人之道。 4、“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例如:久之,目似瞑。 [

高考文言文翻译练习汇编

1 文言文翻译练习 文言文翻译训练十一 (一)楚庄王谋事而当①,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②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释:①当,妥当。②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逮:及,达到。王:称王。足:意动用法,以己为足,认为……足够。莫之若:没有谁比得上他。 几:接近,几乎。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孔子辞(1)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2)而行。孔子布衣也,万乘②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注释:①廪丘,齐国地名。②万乘,指万乘大国的君主。致:招引。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辞(1):推辞。之:代词。辞(2):告辞。显:显扬,显耀。苟:苟且,不严肃,马虎。 孔子会见齐景公,齐公送给他廪丘作为他的奉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去告诉弟子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劳才接受俸禄。如今我游说齐景公,景公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就赏赐我廪丘,他也太不了解我了。”让弟子急忙驾车,告辞后就走了。孔子是平民,万乘大国的君主很难与他有同等的品行,夏禹、商汤、周王的辅佐大臣也没有他显耀,这是由于他在取舍上不马虎啊! (三)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比:副词,接连地。之:代“卖的是骏马”。还:通“环”,环绕。顾:回头看。 有个卖骏马的人(注意:定语后置),接连在市场上站了三天,没有人知道他卖的是骏马。(他)便前往拜见伯乐说:“我有骏马要卖掉它,接连在市场上站了三天,没有人理我。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我愿意付给你一天卖马的钱。”伯乐便绕着圈看看马,假装要走了又回头看看马,一天那马的价钱(就涨了)十倍。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解读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几种。 一、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 1、用“者”或“也”表判断,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①“……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者,……”。天下者,高祖天下。粟者,民之所种。 ③“……,……也”。梁,吾仇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④“……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直接表判断,不用判断词和语气词。 “……,……”。刘备,天下枭雄。 3、用副词“乃”“则”“即”“皆” “非”等表判断。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若事之不济,此乃天意。扣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山下皆石穴罅。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人非生而知之者 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判断词“是”出现较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同是天涯沦落人翩翩两骑来是谁 二、被动句 ①用“于”表示:“……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用“为”表示:“为……” “为……所……” “为所……”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巡船所物色行将为人所并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用“见(受)”表示:“见……”“见……于……”“受……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④用“被”表示被动:“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⑤无被动标志,意念上的被动:戍卒叫,函谷举余羁縻不得还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未、弗、无、莫等+代词宾语+动词) 古之人不余欺也。时人莫之许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动词或介词) 沛公安在?君何以知燕王? 陈述句中,③代词“自”作宾语,常常前置(反身代词“自”+动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举贤以自佐 ④“以”的宾语,有时前置(宾语+介词“以”)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 ⑤方位名词作宾语前置(方位名词+介词)沛公北向坐 ⑥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⑦用“之”、“是”(助词)将宾语前置。何陋之有?惟命是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语后置 1 用“之……者”或“者”表示 (中心词+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村中少年好事者 (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中心词+之+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数量词作定语常后置。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3、介宾短语后置,也叫做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常置于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中,则较多地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 ①谓语动词+介词结构+“于……”。以勇气闻于诸侯。耻学于师 ②谓语动词+介词结构+“以……”。皆不可拘以时月。覆之以掌

文言文词类活用巩固练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无乃尔是过与? C、刑人如恐不胜 D、年十七,好古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拔剑撞而破之 B、骊山北构而西折 C、天下云集响应 D、道芷阳间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侣鱼虾而友糜鹿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小学而大遗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歌窈窕之章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则其至又加少矣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吾得兄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覆道行空,不霁何虹?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沛公军霸上 D、此其志不在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既来之,则安之 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下江陵 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以愚黔首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后世必为子孙忧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秋毫不敢有所近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头发上指 D、有泉侧出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籍吏民封府库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火尚足以明也 D、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履至尊而制六合 C、谨庠序之教 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则修文德以来之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以弱天下之民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素善留侯张良 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序八州而朝同列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 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 蓰①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 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 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学奇窘甚。一日,值髯途,告之故,且曰:“素 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学 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 得出入内送闼。邹女果为其第三妾。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②。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 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出门,绐③其副,迂道疾行, 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变,号呼来追。髯拳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学奇得室 忻感,谓古押衙④不是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官以得妻状。官始 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髯,赐帛酒花彩以荣。显者惭,杜 门不闻者。自是义樵名益著。 [注释]①蓰:五倍。②昆仑:即昆仑奴,唐传奇《昆仑奴》中的义士。③绐:欺骗。④古押衙:唐传奇《无双传》中的义侠,押衙 为官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