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油区构造解析期末复习

油区构造解析期末复习

油区构造解析期末复习
油区构造解析期末复习

油区构造解析

一、填空:

1、三方面解析:几何学解析、运动学解析、动力学解析;主要研究内容:空间、时间、成因

2、物体内任意截面上与外力平行的力:合应力;垂直于作用面上的力:正应力;平行于作用面上的力:剪应力

3、随着差应力值的增大,岩石依次发生:弹性应变、假粘性永久应变、破坏、断层滑动等几个阶段。

4、破裂准则:库仑准则,格里菲斯准则。

6、岩石变形方式:纯剪切与简单剪切变形、递进变形、褶皱(纵弯、横弯)、断层

7、断层按其两盘的相对位移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按照破裂准则,岩层发生剪切破裂将产生:一对共扼断层。共扼断层夹角的锐角平分线为σ1方向,钝角平分线方向为σ3方向,共扼断层的交线为σ2方向。

8、非旋转平面式正断层,旋转平面式正断层,铲式正断层,坡坪式正断层

9、薄皮伸展构造的两种主要构造样式分别为:铲式正断层系统、多米诺断层系统。

10、基地卷入型伸展构造样式存在两个演化序列:地堑—(滚动式)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多米诺式)半地堑—(滚动式)半地堑—复式半地堑

11、软连接型三种基本类型:走向斜坡、斜向背斜、地垒断块。

12、收缩构造基本构造要素:逆冲断层、褶皱

13、影响岩层变形的因素:岩层成分和结构、围压、温度、应变速率、溶液与流体压力

14、构造变形分为:水平收缩变形、差异垂直位移、水平伸展变形、差异水平位移、区域垂直位移。

15、按基底性质和是否被卷入盖层的变形分为:盖层滑脱变形、结晶基底卷入变形、准沉积基底卷入变形、变质基底卷入变形

16、构造样式影响因素:地层的力学性质、岩层变形与地层形成的年代关系、主动的变形机制、变形与地表的关系、先存构造的影响、边界位移

17、构造变形:伸展构造、收缩构造、走滑构造、底辟构造、反转构造。

18、伸展构造是岩层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变形,包括:薄皮伸展构造、基底卷入伸展构造(结晶基底卷入型、准沉积基底卷入型、变质基底卷入型)。

19、裂陷盆地的基本构造要素:半地堑和完整地堑

20、逆冲构造组合类型:叠瓦扇、双重逆冲构造、冲起构造、逆冲三角洲构造、撕裂断层与逆冲调节带

21、双重构造是组成:顶板逆冲断层、底板逆冲断层以及夹持在中间的连接逆冲断层,或分支断层和逆冲断片(马石,或断片)组成。

22、地质构造:褶皱,节理,断层,不整合

23、五种基本变形方式:拉伸,挤压,剪切,弯曲,扭转

24、走滑构造组合:主位移带PDZ、伴生构造

二、名词解释:

1、应力:物体内部截面上的单位面积受力,是力分布在物体内部的效应。

2、正应力、剪切应力:应力与力一样可以分解。物体内部任意截面上的应力都可以分解为分别与该截面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一致的两个应力分量。前者称为正应力,用σ表示;后者称为剪切应力,用τ表示。

3、线应变:是指物体内某方向单位长度的改变量。

4、角应变:也称剪应变,是指物体在剪应力或扭应力作用下,内部原来相互垂直的两条微小线段所夹直角的改变量。用物体变形时旋转角度的正切函数来表示。

5、脆性变形:在构造地质学中,如果岩层在破坏前所承受的应变量小于5%,称为脆性变形;

6、韧性变形:如果岩层所承受的应变量大于5%还没有发生破坏,则称为韧性变形。

7、断层: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抗剪切、抗张强度。因此,通常是岩层承受的剪切应力超过了其抗剪切强度而发生剪切破裂并发生位移形成断层。

8、变换断层:伸展构造系统中的一种特别的构造要素,它是由伸展作用引起的、与主干伸展断层走向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的具有明显走滑分量的断层。

9、断坪:断层面与岩层面夹角较小(一般小于10°)的断层部分称为断坪。

10、断坡:其中断层面与岩层面夹角较大的断层部分称为段坡。

11、斜断坡:走向与逆冲方向斜交的断坡称为斜断坡。

12、侧断坡:走向与逆冲方向基本一致的断坡称为侧断坡

13:调节带:调节叠覆的正断层组或正断层之间的应变的构造变形,这种变形不是一条或几条断层,而是突起或由正断层互相交织,叠覆构成的过渡性构造带。

三、各章重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

1、油区构造解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应力与应变

应力:是指物体内部截面上的单位面积受力(单位:牛顿/平方米或帕/Pa)

正应力:压性应力时,物体受压缩,σ取正值;张性应力时,物体受拉伸,σ取负值;

剪应力:使物体有逆时针转动趋势,τ取正值;使物体有顺时针转动趋势,τ取负值;

3、岩石流变学特征与破裂准则

4、纯剪切变形与简单剪切变形

纯剪切变形(平面主应力状态):指岩石在差应力作用下沿σ1方向缩短而沿σ3方向伸长,总体变形中的最大主收缩应变轴e1始终与最大压应力轴σ1一致、最大主伸展应变轴e3始终与最大张应力轴σ3一致。

简单剪切变形(平面纯剪应力状态):指岩石沿着单个剪切应力方向发生剪切变形,总体变形中的最大主收缩应变轴e1与最大压应力轴σ1、最大主伸展应变轴e3与最大张应力轴σ3不一致,在变形过程中向同一方向偏转。

5、影响岩层变形的因素

内因:岩层成分和结构,

1)能干岩层(强硬岩层)的断层切割角相对较大,软弱岩层中的断层拆离、滑脱,或形成断坪。

2)能干岩层对变形样式起主导作用

3)能干岩层塑性变形起主导,非能干岩层被动变形;

4)能干岩层断裂变形显著,非能干岩层因吸收位移而不明显。

外因:围压、温度、应变速率、溶液和流体压力

围压

1)围压增大,岩层承受构造应力的能力增强,岩层强度增大;

2)围压增大,岩层的韧性也增大(深层-韧性、浅层-脆性);

3)围压可以提高岩石的强度极限,而弹性极限也有所增高;

温度

1)不同地区的地温梯度有差异,但总体是随着深度的增加地温增大。

2)温度增高,岩层承受构造应力的能力减弱,岩层强度减小;

3)温度增加,岩石塑性增强,易于变形;

应变速率:应变速率愈高,岩层强度愈大,岩层脆性也增大

溶液和流体压力

1)溶液可使岩层发生软化,是岩层强度降低,同时也可能是岩层韧性增强;

2)孔隙中的流体可以形成流体压力,可以抵消岩层所受的部分围压。流体压力增大,岩层屈服强度降低,易于发生变形,即较小外力就可发生巨大变形;差应力一定下,流体压力增大,岩层的强度极限降低,易于破裂。

6、构造族系、构造样式、构造场

第二章伸展构造1、正断层

3、拆离断层和滑脱断层

拆离断层:是地壳中的大型低角度或近水平产状的断层;主要强调大型且低角度、断层面上下变形的差异性;

滑脱断层:沿着某一地层接触界面、不整合面或软弱岩层底面发育;强调沿着薄弱面发育的特征;

二者区别:拆离断层不完全沿着这些受岩性控制的先存界面发育,但是总体上也受岩层能干性的影响。滑脱断层则没有尺度的概念,可以是小型的层间断层,也可以是大型的沿不整合面发育的断层;

4、以半地堑为基本构造单元伸展断陷族系的组合类型一般有哪3类?

第1类半地堑族系:叠置、相向倾斜组合

第2类半地堑族系:非叠置反向倾斜组合

第3类半地堑族系:同向倾斜组合

5、伸展断层系统中的变换构造

变换构造,硬连接、变换断层、软连接及其类型

变换构造:调节叠覆的正断层组或正断层之间的应变的构造变形,以及具有一定的走滑分量的横断层和斜向断层统称为变换构造带。

硬连接:一条断层可以直接与另一条断层相交,这两条断层的位移可以直接传递,转换,这种断层连接方式称为“硬连接”。

变换断层:它是由伸展作用引起的,与主干伸展断层走向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的具有明显走滑分量的断层。

软连接:断层之间也可以不直接连接,但是在运动学上仍然是协调一致,它们之间的位移传递是通过两断层之间的断块的变形来完成的。这种断层不直接连接、又保持运动学上联系的断层组合方式称为“软连接”。四种类型:变换断层、走向斜坡、中央斜向背斜、地垒凸起。

6、薄皮伸展构造

“弓箭法则”确定位移方向

7、伸展构造样式的演化及裂陷盆地类型的演化

第三章收缩构造1、逆冲断层的基本特征

2、逆冲断层的相关褶皱

(1)露出冲断层控制形成——蛇头构造——纵弯主导,横弯次之:当铲式逆冲断层下部以水平收缩分量为主,上部过渡到以垂直上升分量为主,其不均衡上升使上盘地层发生挠曲变形,形成蛇头背斜,与断层构成蛇头构造;

(2)坡坪式逆冲断层控制形成——断弯褶皱(断层转折褶皱)——横弯机制:上盘断坡冲到下盘断坪之上,上盘岩层受断层面形态制约而发生的褶皱变形;

(3)盲冲断层控制形成——断展褶皱(断层传播褶皱)——纵弯机制:盲冲断层位移减小,位移量被地层弯曲变形所吸收而形成褶皱;

(4)滑脱断层控制形成——断滑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纵弯机制:顺层断层逆冲位移减小而发生层间尖灭,位移量被地层弯曲变形吸收而形成褶皱。

(5)高角度逆冲断层、反铲式逆冲断层控制形成——披覆背斜——横弯主导,纵弯次之:高角度逆冲断层和反铲式逆冲断层垂直位移为主;

3、逆冲构造组合

(1)叠瓦扇构造:叠瓦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同向倾斜的铲式逆冲断层向深层收敛为一条低角度逆冲断层(或拆离断层)构成逆冲叠瓦扇。

(2)双重逆冲构造:一系列坡坪式逆冲断层的断坪可以连接起来,构成双重逆冲构造,

简称为双重构造。双重构造是由顶板逆冲断层、底板逆冲断层以及夹持在中间的连接逆冲断层,和逆冲断片(马石,或断片)组成。常见的双重构造样式:瓦楞状的双重构造、倾向后陆的双重构造、背型堆叠式双重构造、倾向前陆的双重构造。

(3)冲起构造与逆冲三角构造:

冲起构造:背冲逆断层的位移会使他们中间的公共上盘断块相对向上抬升,或者说逆冲断层破裂时的弹性应变能使公共上盘断块向上弹出,因而这种构造组合也称为冲起构造。

逆冲三角构造:对冲的逆断层可能会有一条深层的近水平的逆断层将他们连接在一起构成逆冲三角构造。

(4)撕裂断层与逆冲调节带。

撕裂断层:断坡走向与断层逆冲方向一致(走滑位移),倾向较陡时,上盘形成。

第四章 走滑构造

1、走滑断层与走滑构造

2、走滑应变椭圆

走滑断层是指两盘断块体以相对走滑位移为主要运动特征的断层

4、走滑构造的识别标志

一、剖面标志

(1)花状构造

横切走滑构造带的剖面上,常可以见到主干走滑断层向上近对称的分支,构成下窄上宽

的貌似“花朵”的破裂带,称为花状构造。

(2)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

海豚效应是指在走滑断层面倾斜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在一个横切剖面上显示正断层,而

在另一剖面上显示为逆断层,即相邻剖面的相对升降盘、滑距类型和方向不同。丝带效应指

走滑断层总的看来是近于直立的,但沿其走向其倾向有变化,造成有正断层和逆断层的表现。

(3)走滑带内部构造和夹块

走滑断层在地震剖面上可以造成垂直的杂乱放射带或空白区,这可能是由于走滑带的剧

烈变形造成的复杂构造或糜棱岩带所致。

(4)剖面上的地层不连续现象

地层被走滑断层错断而被位移后,在剖面上可以造成不同层序的地层、不同岩性的地层或同类岩性不同厚度的地层对接在一起,破坏了地层观测在剖面上的连续性。

二、平面标志:

(1)线性延伸或带状展布;(2)走滑带两侧地质界线的水平错开;(3)斜列的盖层褶皱。

推荐-构造油气藏 精品

构造油气藏 由于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这是一类在勘探史上一直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油气藏。在油气勘探历史早期,因为这类油气藏易发现,所以认识较早。随后在1885年由美国地质学家提出了“背斜学说”,在油气勘探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背斜油气藏在油气储量和产量中仍占居重要位置,并且是油气勘探早期阶段的主要对象。后来,随油气勘探的深入,易于发现的背斜油气藏越来越少,并发现了一些非背斜油气藏。到二十世纪初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莱复生,系统地提出了非背斜油气藏的学说并进行了系统分类。 背斜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形态较简单,油气聚集机理简单,也易于用地震方法发现,是油气勘探的首选对象。背斜油气藏从成因上看,也可分为五个亚类。 (一)挤压背斜油气藏 由侧向挤压应力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的油气聚集。特点:两翼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度高,闭合面积小;常伴有断裂,主要分布在挤压型盆地的变形带,我国西部盆地以此类为主。 m 气水 界面 气水 界面 图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剖面图

(二)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由于基底断块热隆升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构造圈闭油气聚集。 特点: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常呈穹窿状。 主要分布在地台内部坳陷和边缘坳陷中,常呈组或带出现,形成长垣或大隆起带。如大庆长垣,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加瓦尔。 (三)披覆背斜油气藏 这类背斜是由地形突起及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 形成机理:在沉积基底上常存在有各种地形突起,由结晶基岩、坚硬致密的沉积岩或生物礁块等组成。当其上有新的沉积物堆积后,这些突起部分的上覆沉积物一般较薄,而其周围的沉积物较厚,因而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厚度和自身重量的不同,所受到的压实程度不同,结果便在地形突起(潜山)的部位,上覆地层呈披覆隆起形态,形成圈闭。这种构造也有人称为披盖构造或差异压实背斜。 特点:形态一般为穹隆状,顶平翼稍陡,闭合度和幅度下大上小,两翼倾角下大上小。如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的孤岛及孤东油田。主要分布在台区。 (四)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成因:由地下塑性物质活动的结果。在特殊的沉积环境中,坳陷内可堆积巨厚的盐岩、膏岩和泥,它们在地下高温、高压下一般呈较强的塑性。在上覆不均衡重力负荷或侧向水平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蠕动,可在上覆地层薄弱地带发生底辟上拱,使上覆地层发生变形,形成底辟拱升背斜圈闭。 特点是背斜轴部往往发育地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顶部陷落,断层将其复杂化。甚至有的在宏观上呈背斜形态,但具体到油气聚集单元往往已没有完整的背斜圈闭,而是被断层分割成众多的半背斜或断块圈闭。例如我国渤海湾盆地的东辛油田、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 (五)滚动背斜油气藏 形成机理:沉积过程中,由于张性断层的块断活动及重力滑动,边沉积边断裂,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与正牵引比较),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滚动

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概念

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概念 1-1 1、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主要是分析、判断一个体系是否几何可变,或者如何保证它成为几何不变体系,只有几何不变体系才可以作为结构。 几何可变体系:不考虑材料应变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改变的体系。几何不变体系:不考虑材料应变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保持不变的体系。 2、自由度:描述几何体系运动时,所需独立坐标的数目。 平面内一个动点A,其位置要由两个坐标 x 和 y 来确定,所以一个点的自由度等于2。平面内一个刚片,其位置要由两个坐标 x 、y 和AB 线的倾角α来确定,所以一个刚片在平面内的自由度等于3。 3、刚片:平面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时,不考虑材料应变,所以认为构件没有变形。可以把一根杆、巳知是几何不变的某个部分、地基等看作一个平面刚体,简称刚片。 4、约束:如果体系有了自由度,必须消除,消除的办法是增加约束。约束有三种: 5、多余约束:减少体系独立运动参数的装置称为约束,被约束的物体称为对象。使体系减少一个独立运动参数的装置称为一个约束。例如一根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一个连接两个刚片的单铰相当于二个约束;一个连接n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n—1个单铰;一个连接二个刚片的单刚性节点相当于三个约束;一个连接n 个刚片的复刚性节点相当于n—1个单刚性节点。如果在体系中增加一个约束,体系减少一个独立的运动参数,则此约束称为必要约束。如果在体系中增加一个约束,体系的独立运动参数并不减少,则此约束称为多余约束。平面内一个无铰的刚性闭合杆(或称单闭合杆)具有三个多余约束。

6、瞬变体系及常变体系:常变体系概念:体系可发生大量的变形,位移。区别于瞬变体系:瞬变体系概念:体系可发生微小的变形,位移。 7、瞬铰:两刚片间以两链杆相连,其两链杆约束相当(等效)于两链杆交点处一简单铰的约束,这个铰称为瞬铰或虚铰。 2-2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1、体系是由部件(刚片或结点)加上约束组成的。 2、刚片内部:是否有多余约束。内部有多余约束时应把它变成内部无多余约束的刚片,而它的附加约束则在计算体系的约束总数时应当考虑进去。 3、复铰:连接两个以上刚片的铰结点。连接n个刚片的铰相当于(n-1)个单铰。 4、单链杆:连接两个铰结点的链杆。 5、连接两个以上铰结点的链杆。 连接 n 个铰结点的复链杆相当于(2n-3)个单链杆。 6、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W :W=3m-(2n+r) m:钢片数 n:单绞数 r:支座链杆数上面的公式是通用的。 W=2J-(b+r) J:结点个数 b:链杆数 r:支座链杆数上面的公式用于完全由铰接的连杆组成的结构体系。 7、自由度与几何体系构造特点: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油区构造解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课程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油区构造解析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 所在院系 日期:

渤海湾盆地海域构造样式浅析 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渤海湾盆地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特别是应用高质量的勘探地震信息,将渤海湾盆地海域石油构造样式划分为透入、拆离、渗入式三大构造样式,13类亚构造样式。最后以复合构造样式和复式油气藏的描述作为构造样式的结语。 关键词:渤海海域;构造样式;复合构造样式;复式油气聚集带 1.渤海湾盆地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地质结构特征 1.1 古近系地质结构特征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地质结构在海域大体上可划分为NNE向和近东西向略偏NWW向以及NE向3类构造体系。 1.1.1 NNE向构造体系 该构造体系展布于辽东湾坳陷内,其地质结构为箕状断陷夹凸起的构造格局。辽西箕状断陷与辽中箕状断陷夹辽西低凸起,两箕状断陷均为东断西超的单断构造格局,说明辽西凸起为单断结构;以及辽中箕状断陷与辽东箕状断陷夹辽东凸起,而辽东箕状断陷为西断东超的构造格局,说明辽东凸起为双断结构,其可延至渤中坳陷的渤东低凸起。 1.1.2 渤南东西向略偏北西西向构造体系 该构造体系展布在海域南半部,其地质结构也为箕状断陷夹凸起的构造格局。从北向南为秦南断陷与南堡箕状断陷、渤中箕状断陷夹石臼坨凸起构造格局,南堡箕状断陷、渤中箕状断陷都为北断南超的构造格局。沙垒田凸起北有南堡、渤中两箕状断陷,南有歧口、沙南箕状断陷所夹,歧口、沙南两箕状断陷都为北断南超的构造格局。埕北低凸起北有沙南箕状断陷,南有埕北箕状断陷所夹,两箕状断陷都为北断南超的构造格局。渤南凸起北有渤中箕状断陷、渤东箕状断陷、庙西箕状断陷,南有黄河口箕状断陷所夹,这种箕状断陷都为北断南超的单断构造格局。垦东凸起—莱北低凸起,北有黄河口箕状断陷,南有莱州湾、青东箕状断陷所夹,这3个断陷也都为北断南超的单断构造格局。昌北凸起北有莱州湾—青东箕状断陷,南有潍北箕状断陷所夹,潍北箕状断陷同样是北断南超的构造格局。 1.1.3 北东向构造体系 北东向构造体系在海域只有庙西凸起为NE向,受渤东箕状断陷和庙西箕状断陷所夹的双断结构。 总之,渤海海域古近系展布NNE、东西略偏NNW向和NE向3个方向构造体系为东西向隐蔽横断层所分,其中13个凸起、17个箕状断陷构成海域的整体地质结构特征。

油区构造分析

一,填空 1、伸展正断层可分为 ;板式断层、铲式断层、坡坪式断层; 2、冲断层系组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叠瓦冲断层系、双层冲断层系、反向冲断层系 3、根据主冲断层在冲断层系中的位置,可将叠瓦冲断层系分为;前缘冲断层系’后缘冲断层系 4、前陆褶皱—冲断层带从后缘造山带到前缘盆地具明显分带性,可划分、叠瓦冲断带、异地推覆带、反向冲断带、弯滑褶皱带、前缘向斜带 5、由于走滑断层倾向分量不同可以分为、正花构造、负花构造 6、在裂谷盆地中,半地堑发育,一般有三套沉积层序,即:前裂陷期层序、同裂陷期层序、后裂陷期层序 7、含油气盆地内部一级构造单元包括、隆起、凸起、坳陷 8、石油勘探中所提到的重点解剖,主要指解剖二级构造带,具体内容包括 ;构造形态、发展历史、形成机制; 9、潜山的基本类型包括、断块山、褶皱山、残山 10、坳陷型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带,通常比断陷型简单一些,大体上呈下面的顺序排例:由边缘至中央至边缘:斜坡带→断鼻带→背斜带→断鼻带→、斜坡带。 11、含油气盆地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的基本单位。 12、依据盆地基底卷入情况和局部构造的类型,通常将二级构造带归纳为;盖层构造带、基岩潜山构造带; 13、断层的封闭机理主要有、涂抹作用、碎裂作用、成岩胶结作用 14、裂缝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相似露头法、岩心研究法、测井识别法、分形法 15、依据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可将含油气盆地分为;伸展盆地、压缩盆地、走滑盆地;D、克拉通盆地 16、区域应力场从引张到同方向挤压体制的变化称为:;区域应力场从挤压到同方向引张体制的变化称为:负反转 17、R.C.Selley将盆地分;地貌盆地、沉积盆地、构造盆地;; 18、在冲断作用下发育的褶皱构造主要有、断弯褶皱、断展褶皱、断滑褶皱

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右列:垂直节理走向观察时远处节理向右侧错列,或在右端重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构造尺度:对地质构造的观察研究可以按规模大小划分为许多级别,称为构造尺度,一般把构造尺度划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以及超微型等级别原生构造:沉积岩在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中没有产生构造变动的构造特点 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 沉积岩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 岩层产状:指在产出地点的岩层面在三维空间的方位其主要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唯一的构造 断层线:是指断层面与断层线的交线 整合接触:上下底层与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他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 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有了间断,先后沉积的地层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 平行不整合:一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在两套地层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的不整合接触。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且产状不同的接解关系。 应力:在应力均匀分布的情况下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变形: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其内部各点间相互位置发生改变称力变形。主要有拉申,挤压,弯曲,扭转 均匀变形:岩石的各个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 非均匀变形:岩石的各点变形方大小和性质都变化的变形 构造应力场:地壳内一定范围内某一瞬时的瞬时的应力状态剪裂角:最大主应力轴方向与剪工破裂面之间的夹角共轭剪切破裂角:当岩石发生 剪切破裂时,包含最大主应力 轴象限的共轭剪切破裂面之间 的夹角 褶皱:地壳中岩石岩体在受内 动力地质作用后发生弯曲变形 而成的一种构造 同沉积褶皱:一些在岩层沉积 同时而逐渐形成的褶皱 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 挤压的作用而发生的褶皱 横弯褶皱作用:岩层爱到与层 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的褶 皱. 节理:有明显破裂面而无位移 的断层。 断层:有明显破裂面,岩体发 生明显位移的断层。 节理组: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 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 本一致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 节理。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 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 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理组。 节理分期:就是将一定地区不 同时期形成的节理加以区分, 将同期节理组合在一起。 节理的配套:是将一定构造期 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各组节 理组合成一定系列。 正断层:断层以的上盘沿断层 面相对下滑,下盘则相对上滑 而成的断层。 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 滑,而下盘则相对下滑而成的 断层。 平移断层:平移断层两盘顺断 层面走向相对移动 水平岩层:岩层层面保持水平 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高 度基本相同的岩层 倾斜岩层:由于地壳运动,使 原始水平产状的岩层发生构造 变动而形成的倾斜岩层。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相交线的 线。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 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 倾角:岩层的倾斜线及其在水 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岩层厚度:岩层两平行界面间 的垂直距离。 弹性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 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又完 全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 塑性变形:随外力增加,变形 增强,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弹性 极限后,即使再将应力解除, 变形的岩石孔雀能完全恢复其 原来的变形。 标志层:指层位稳定,分布广 泛,在岩石成分和结构或所含 化石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且 厚度不太大的而稳定的岩层。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 种原生构造,是通过岩石成分, 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突变 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 构造,按其形态分为平行,波 状,斜层理。 倾伏角:指在直立面上量得该 构造与它的水平投影线间的夹 角。 侧伏角:在线状构造所在的构 造面上量得的该构造与构造面 的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 底辟构造:地下高韧性岩体如 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 在构造力作用下,或者由于岩 石物质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 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并挤入 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 造。 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 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 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 造。 窟窿:岩层自褶皱的脊向四周 作放射状倾斜的背斜。 构造盆地:岩层从四周中向中 心的槽部倾斜的向斜。 复背斜和复向斜:由许多级褶 皱所组成的巨大背斜和巨大向 斜,各次级褶皱与总体88褶皱 有一定几何关系,典型复背斜 和复向斜的次级褶皱轴面常向 该复背斜和复向斜的核部收 敛。 压扁作用:岩层在顺层挤压作 用下,总要引起平行于主压应 力方向的缩短和垂直于主压应 力方向的伸长。 隔档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的 向斜或背斜组成,背斜为窄而 紧闭,形态完整清楚,呈线状 延伸;而两背斜间的向斜邮电 业开阔平缓。(反之则为隔槽式 褶皱) 弯滑作用:一系列岩层通过层 间滑动而弯曲成褶皱作用。 弯流作用:纵弯褶皱作用使岩 层弯曲变形时,不仅发生层间 滑动,而且某些岩层内部还出 现物质流动现象。 主节理:规模明显大于该地区 节理平均规模的节理。 断层面:一个将岩块或或岩层 断开成两部分,断开岩块或岩 层,顺着它滑动的破裂面。 滑距:指断层两盘实际位移距 离,是根据错动前一点,错动 后分成两对应点间实际距离。 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上 走向线上分量。 水平滑距:总滑距在水平面上 的投影长度。 断距:被错断岩层在两盘上的 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 间垂直距离。 铅直断距:断层以两盘上对应 层之间的铅直距离。 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 应层之间的水平距离。 擦痕:擦痕是两盘岩石以及被 磨碎的岩屑和岩粉在断层面上 刻划的结果,也可以出现在两 盘错动时定向生长的纤维状矿 物中。 阶步:在断层滑动面上常有与 擦痕呈直交的微细陡坎,这种 微细陡坎称为阶步 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 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 将部分外来岩块肃掉而露出下 伏原地岩声时,表现为在一片 外来岩块中片出一小片岩块 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 片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 青地层 飞来峰:如果剥蚀强烈,外来 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剥 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 孤零零的外来岩块。 叠瓦式逆冲:是逆冲断层中是 主要最常见的组合形式一系列 产状相近的逆冲断层,其上盘 层次向上逆冲剖面上呈叠瓦式 对冲式断层:由两条相反倾斜, 相对逆冲的逆冲断层组成 背冲式逆冲:由两条或两组相 倾斜的逆冲断层组成表现为一 个中心分别向两个方向逆冲, 一般自背斜顶部向外撒开逆冲 楔冲式逆冲:一般与基底大断 裂有关是在基度断裂活动中基 底老岩系被推挤上冲造成的 韧性断层:它是岩石在塑性状 态下剪切作用形成的强烈变形 带 地斩:有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 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条 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

J图集钢筋构造解析

16J101-1图集钢筋构造解析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C25(d≤25) C30(d≤25) C35(d≤25) 二级钢:33d 29d 27d 三级钢:40d 35d 32d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C25(d≤25) C30(d≤25) C35(d≤25) 二级钢(抗震三级)35d 35d 28d 三级钢(抗震三级)42d 37d 34d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 二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0d 35d 32d 50% 46d 41d 38d 100% 53d 46d 43d 三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8d 42d 38d 50% 56d 49d 45d

100% 64d 56d 51d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E 二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2d 36d 34d 50% 49d 42d 39d 三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 25% 50d 44d 41d 50% 59d 52d 48d 箍筋弯钩1350,平直部分10d,75中较大值 梁上部纵筋两排间距≥25,≥d,排距≥30,;下部两层钢筋上下间距≥25,≥d,排距≥25d,≥d;拉筋一头为900,一头1350弯钩,平直部分5d。 KZ纵向钢筋连接: 嵌固部位: 绑扎搭接: 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hc≥500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llE,两个搭接区域之间的间距为≥。 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 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35d,≥500

结构解析-卡拉特拉瓦

结构与美学诗意的碰撞 ----卡拉特拉瓦的创作艺术 摘要:结构作为建筑的支撑体系,同时也作为装饰构件,在隐藏和忽略一度后,被建筑师再次重新认识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建筑与结构如何被认识和对待,应该怎样处理结构,对待结构美和装饰都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 关键词:结构结构美学张力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解构主义,都曾以丑怪和非理性掀起了一场审美价值观的革命,于是各种另类而又丑怪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这些建筑,初看似乎有些新奇感,然而时间久了不但不新鲜,反而让人感觉更加丑怪,有时甚至会令人有些反感。而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虽然同样设计了怪异另类的建筑,却给我们以别样的美感,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那股豪气让我们不禁为之感慨。 歌德曾将建筑喻为“凝固的音乐”,但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形象动势是当代建筑形式创作中的一种时尚元素。在以形象动势为特征的当今建筑中,我们看到的是在静与动、封闭与开放、收敛与张扬的协奏下,建筑所呈现出的更加鲜明的节奏韵律。形象动势在运动本身是指物体位置的移动,而在建筑这一静态艺术形式中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不动之动”,即人们看不到由物理力驱动的动作,但呈现在人们视觉中的是一种具有运动倾向性的张力。在建筑创作中,动势的形成往往通过对形式要素的组织和调度,利用扭转、倾倒、弯曲、波

浪形等形式因素,也可以借助形状比例的变形,从而产生失衡和失重的不定势态,等等。卡拉特拉瓦这位具有先锋意识的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结合审美思想和技术手段的发展,在形象动势方面勇于探索,形成了自己性化的建筑风格。 出生于西班牙的瑞士设计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被公认为是集建筑、工程和雕塑等多种才能于一身的“通才”。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想象力,他成功跨越了建筑学与工程学之间的界限,从而常常被世人列入由内尔维和坎德拉等前辈设计大师组成的名录。 卡拉特拉瓦的作品能引起建筑师的共鸣,主要源于他的一种结构理念运用于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无论是桥梁、车站还是博物馆、音乐厅何体育场馆,大师创造建筑的方式都是基于建筑结构与艺术空间的完美结合。在大师的设计作品中,结构从技术中产生崭新的形态语言。结构不单是解决技术问题的结果,更主要的是,结构是为了创造出美的建筑形态的一种艺术手段,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无需隐蔽的表现力量。对他的结构空间艺术解读,可以从四个方面解析。

油区构造解析期末复习

油区构造解析 一、填空: 1、三方面解析:几何学解析、运动学解析、动力学解析;主要研究内容:空间、时间、成因 2、物体内任意截面上与外力平行的力:合应力;垂直于作用面上的力:正应力;平行于作用面上的力:剪应力 3、随着差应力值的增大,岩石依次发生:弹性应变、假粘性永久应变、破坏、断层滑动等几个阶段。 4、破裂准则:库仑准则,格里菲斯准则。 6、岩石变形方式:纯剪切与简单剪切变形、递进变形、褶皱(纵弯、横弯)、断层 7、断层按其两盘的相对位移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按照破裂准则,岩层发生剪切破裂将产生:一对共扼断层。共扼断层夹角的锐角平分线为σ1方向,钝角平分线方向为σ3方向,共扼断层的交线为σ2方向。 8、非旋转平面式正断层,旋转平面式正断层,铲式正断层,坡坪式正断层 9、薄皮伸展构造的两种主要构造样式分别为:铲式正断层系统、多米诺断层系统。 10、基地卷入型伸展构造样式存在两个演化序列:地堑—(滚动式)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多米诺式)半地堑—(滚动式)半地堑—复式半地堑 11、软连接型三种基本类型:走向斜坡、斜向背斜、地垒断块。 12、收缩构造基本构造要素:逆冲断层、褶皱 13、影响岩层变形的因素:岩层成分和结构、围压、温度、应变速率、溶液与流体压力 14、构造变形分为:水平收缩变形、差异垂直位移、水平伸展变形、差异水平位移、区域垂直位移。 15、按基底性质和是否被卷入盖层的变形分为:盖层滑脱变形、结晶基底卷入变形、准沉积基底卷入变形、变质基底卷入变形 16、构造样式影响因素:地层的力学性质、岩层变形与地层形成的年代关系、主动的变形机制、变形与地表的关系、先存构造的影响、边界位移 17、构造变形:伸展构造、收缩构造、走滑构造、底辟构造、反转构造。 18、伸展构造是岩层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变形,包括:薄皮伸展构造、基底卷入伸展构造(结晶基底卷入型、准沉积基底卷入型、变质基底卷入型)。 19、裂陷盆地的基本构造要素:半地堑和完整地堑 20、逆冲构造组合类型:叠瓦扇、双重逆冲构造、冲起构造、逆冲三角洲构造、撕裂断层与逆冲调节带 21、双重构造是组成:顶板逆冲断层、底板逆冲断层以及夹持在中间的连接逆冲断层,或分支断层和逆冲断片(马石,或断片)组成。 22、地质构造:褶皱,节理,断层,不整合 23、五种基本变形方式:拉伸,挤压,剪切,弯曲,扭转 24、走滑构造组合:主位移带PDZ、伴生构造

喀麦隆里奥—德雷盆地泥岩底辟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文章编号:1001-6112(2018)04-0508-05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doi:10.11781/sysydz201804508 喀麦隆里奥 德雷盆地 泥岩底辟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袁井菊,丁一萍,苏玉山,陈占坤,哈一里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一100083) 摘要:里奥 德雷(RiodelRey)盆地位于喀麦隆境内二尼日尔三角洲(NigerDelta)东北缘,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已有30余年油气 勘探开发历史三古新世以来发生的长期海退和三角洲沉积作用,形成了现今的里奥 德雷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其主要发育3个地层 单元,自下而上分别为阿卡塔(Akata)组二阿格巴达(Agbada)组和贝宁(Benin)组三在三角洲进积推进过程中,由于大陆边缘的重力 作用和三角洲泥岩的塑性推覆作用,由陆向海二自北向南形成了3个构造区,即伸展构造区二泥岩底辟构造区和逆冲推覆构造区三其 中,在泥岩底辟构造区形成了许多与泥岩底辟或泥岩脊相关的辟顶背斜二断背斜构造圈闭或辟边岩性遮挡圈闭,现今已发现的大型 油气田主要与这些圈闭有关三同时,泥岩底辟的活动也形成了储集和运移方面的优势条件,促使油气在泥岩底辟构造区富集高 产三因此,未来泥岩底辟构造区以及与泥岩底辟相关的圈闭仍然是里奥 德雷盆地进一步寻找勘探潜力的主要地区三 关键词:泥岩底辟;泥岩脊;构造圈闭;油气分布规律;里奥 德雷盆地;喀麦隆 中图分类号:TE121.2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 MudshalediapirstructureandhydrocarbondistributionintheRiodelReyBasinofCameroon YUANJingju,DINGYiping,SUYushan,CHENZhankun,KHALIDAbuganaya(SINOPECPetroleumExploration&Production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TheRiodelReyBasinislocatedinCameroonandthenortheastoftheNigerDelta.Itisrichinoilandgasresources,andhasmorethan30yearsofoilandgas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history.Long?termregres?sionanddeltasedimentationsincetheEocenehaveformedthepresentRiodelReypassivecontinentalmarginbasin.Threestratigraphicunitsdeveloped,includingtheAkata,AgbadaandBeninformationsrespectivelyfrombottomtotop.Intheprocessofdeltaprogradation,theextensional,shalediapirandtoethrusttectoniczoneswereformedfromnorthtosouthandalsofromonshoretooffshorebecauseofthegravityactionofcontinentalmarginandtheplasticover?thrustingofdeltaicmudstone.Inthemudstonediapirtectoniczone,manydiapiranticlinesorfaulted?anticlinesandlithologictrapsrelatedtomudstonediapirsormudstoneridgeshavebeenformed.Thelargeoilandgasfieldsthathavebeendiscoveredtodatearemainlyrelatedtothesetraps.Atthesametime,theactivityofmudstonediapirsalsoprovidedsuperiorconditionsofreservoirandmigration,whichpromotedtheoilandgasenrich?mentandhighyieldinthediapirtectoniczone.Therefore,themudstonediapirtectoniczoneandthetrapsassociatedwithmudstonediapirsarestillthemaintargetsforfurtherexplorationpotentialintheRiodelReyBasin. Keywords:shalediapirstructure;shaleridge;structuraltrap;hydrocarbondistributionlaw;RiodelReyBasin;Cameroon一一喀麦隆里奥 德雷(RiodelRey)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已有30余年油气勘探开发历史三本 文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里奥 德雷盆地的构造 特征,特别是泥岩底辟构造与油气分布的规律,以 期为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三 1一里奥 德雷盆地地质概况根据IHS数据库对盆地的划分,里奥 德雷盆地位于尼日尔三角洲(NigerDelta)盆地的东北缘,严格来讲应称为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次盆,是尼日尔收稿日期:2017-12-10;修订日期:2018-05-22三 作者简介:袁井菊(1971 ),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研究三E?mail:yuanjj.syky@sinopec.com三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重点盆地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 (2016ZX05033-002)资助三一第40卷第4期2018年7月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石一油一实一验一地一质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Vol.40,No.4Jul.,2018

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

《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复习资料 地质学: 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物理化学变化,演化历史的学科。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由内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诸如褶皱,断层,节理等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分配规律和演化历史。 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岩层产状类型: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 水平岩层特征: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中的表现为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地形控制。 2、水平岩层的成层顺序为上新下老 3、水平岩层厚度为该岩层顶底面的标高差 4、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和岩层厚度,厚度相同,坡度越缓,露头宽度越大;坡度相同,厚度大,露头宽度越大。 露头宽度:岩层上下层面在地面上的出露界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形(坡向和坡角),岩层产状(倾向和倾角),以及该岩层的厚度。 V字形法则: ①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真实的反映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地质界线随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 ②直立岩层的出露形态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状。 ③对于倾斜岩层: 相反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反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且等高线的弯曲曲率大于地质界线的弯曲曲率。 相同相反: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相同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地层界线的弯曲曲率大于等高线的弯曲曲率。 倾斜岩层的主要特征 1 倾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受产状和地形影响,并符合V字型法则 2 倾斜岩层的地质界限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弯曲也是条带的一种) 3 正常情况下岩层沿倾向方向逐渐变新 4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产状、地形和岩层厚度 5 倾斜岩层的厚度有三种分别是:真厚度、视厚度、铅直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真厚度。倾斜岩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 真厚度(h):顶底面之间垂直距离;铅直厚度(H):顶底面之间沿铅直方向的距离h=Hcosα;视厚度:在不垂直于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的顶底面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埋藏深度:地面某一点到目的层的铅直距离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形岩层厚度、岩层产状三者之间的关系 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产状基本一致,岩性或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它们是在地壳相对稳定情况下缓慢下降接受连续沉积形成的。 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 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有地层缺失,产状一致。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不仅有地层缺失,而且产状不同。

结构解析的教程

结构解析的教程 2005年3月31日星期四[1] : 1 现在,我能理解大家觉得XP不好用,因为WIN版要不断地找mouse、按菜单确实麻烦。而DOS版的SHELXTL,只用键盘指令,顺序无非是:1、XPREP准备;2、SHELXS(或XS)解初模型;3、XP(投原子);4、SHELXL同性修正(或差值F峰合成);5、XP(4和5步重复,直到找出所有非H原子);6、原子排序(用EDIT或XP的SORT;7、编辑INS文件,加入BOND $H 和ANIS;8、SHELXL(异性修正);9、加H(或差值F峰合成或理论加H)。接下来是,修正至收敛,找H键(必要时用Platon程序协助),计算平面性、二面角、pi-pi作用距离,产生晶体学CIF文件及晶体学表。 当然,在转换成晶体学表之前必须转到WIN窗口运行WinGX之Platon V alidate检查一下结构的合理性,并逐一解决它。 面对着WIN版,我就觉得别扭。WIN版的高手,请问以上DOS版的解析顺序适用于WIN版吗?我已好久没有解过单晶结构了(忙于非晶结构),这几天很想录一个晶体,学学WIN版。但愿DOS 版的顺序适用于WIN版,否则我宁愿残缺的DOS版。 WinGX的LST文件打开时字太小了,不好玩!但它作为界面倒不错,特别是可用成“超链接”式。Diamond没有经验,只觉得太耗时了,但画图挺好看的。它对无机物画图是VERY GOOD,但对有机或配合物画图中H又如何处理啊(H键经常是会出现的)?H老是钩三搭四的。有经验的大虾说一说 2大致顺序基本一样,我一般是这么用的:XPREP—>XS—>XShell<—>XL(直接在XShell下refine,且最后可以直接勾选acta产生.cif)只是不知道在ShelXTL下怎么修占位度呢? 3在DOS下可以在批处理文件中加入path=d:\shelex;%path% 在win2000中可以以下操作, 在“我的电脑”按右键选“属性”再选“高级”中间一项“环境变量”新建一项您的目录。不过如果是在DOS下使用SHELEX好像不需要安装。 4那就用wingx里面集成的SHELX吧,功能是一样的呀! 把那个表打印出来,相应的内容一填,一扫描,发到他们的邮箱里,就Ok

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题.doc

《油区构造分析》综合复习资料 一、多项选择题 1、伸展正断层可分为ABC . A、板式断层; B、铲式断层; C、坡坪式断层; D、叠瓦状断层 2、冲断层系组合可以分为三种类塑ABC o A、叠瓦冲断层系; B、双层冲断层系; C、反向冲断层系; D、铲式冲断层系 3、根据主冲断层在冲断层系中的位置,可将叠瓦冲断层系分为乜J.。 A、前缘冲断层系;13、前裂式冲断层系;C、后缘冲断层系;D、后裂式冲断层系 4、前陆榴皴一冲断层带从后缘造山带到前缘盆地具明显分带性,可划分ABCEF ° A、叠瓦冲断带; B、异地推覆带; C、反向冲断带; D、断阶带; E、弯滑褶皱带;1;、前缘向斜带 5、由于走滑断层倾向分量不同可以分为AB。 A、正花构造;13、负花构造;C、正反转构造;D、负反转构造 6、在裂谷盆地中,半地堑发育,一般有三套沉积层序,即:ABC。 A、前裂陷期层序; B、同裂陷期层序; C、后裂陷期层序; D、湖侵体系域 7、含油气盆地内部一级构造单元包括ACD 。 A、隆起; B、凸起; C、坳陷; D、斜坡 8、石油勘探中所提到的重点解剖,主要指解剖二级构造带,具体内容包括ACD ° A、构造形态; B、形成条件; C、发展历史; D、形成机制; E、汕气水的关系 9、潜山的基本类塑包括ABC。 A、断块山; B、褶皱山; C、残山; D、地貌山 10、坳陷型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带,通常比断陷型简单一些,大体上呈下面的顺序排例:由边缘至中央至边缘:h f B — C-** B—A 。 A、斜坡带; B、断鼻带; C、背斜带; D、凸起潜山构造带; E、断阶带 11、含汕气盆地是汕气ABCD 的基本单位。 A、生成; B、运移: C、聚集; D、保存 12、依据盆地基底卷入情况和局部构造的类型,通常将二级构造带归纳为:AB ° A、盖层构造带;B.基岩潜山构造带;C、底辟构造带;D、背斜帯 13、断层的封闭机理主耍有ABC ° A、涂抹作用; B、碎裂作用; C、成岩胶结作用; D、圈闭作用 14、裂缝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 o A、相似露头法; B、岩心研究法; C、测井识别法; D、分形法 15、依据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可将含油气盆地分为:ABC 。 A、伸展盆地; B、压缩盆地; C、走滑盆地; D、克拉通盆地 16、区域应力场从引张到同方向挤压体制的变化称为:;区域应力场从挤斥到同方向引张体制的变化称为: A 。 A、负反转; B、正反转; C、同向反转 17、R.C.Selley 将盆地分为:ABC。 A、地貌盆地; B、沉积盆地; C、构造盆地; D、前陆盆地 18、在冲断作用下发育的褶皱构造主耍有ABC 。 A、断弯褶皱; B、断展褶皱; C、断滑褶皱; D、断阶带 19、反转构造的力学机制包括ABCD 。 A、重力因素;13、重力滑动与块体旋转;C、深部岩浆活动;D、挤压和扭压作用 20、大洋演化胚胎期典型代农 C ,幼年期的典塑代表为A ,成年期的典塑代表为D ,哀退期

常见构造

滑脱构造 detachement 以一个相对低的岩石强度和高剪应变为特征的软弱层为滑脱面,其上盘岩石从下盘滑脱而形成的构造。滑脱面常由不同规模的一条断层或一个断层系(脆性或韧性)组成,一般顺层发育,如地层或岩系分界面、不整合面或地层中岩性显著差异的分隔面等。该面分割了上下不同应变特征和力学性质的岩片。滑移距离很大的上部岩片组成了外来构造岩片。滑脱作用可以发生在盖层各岩系之间、盖层与基底之间,上、下地壳之间,地壳与上地幔之间以及岩石圈与软流圈之间。岩石圈中多级分层及滑脱构造的发现是构造地质学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根据变形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可将滑脱构造分为两类:①伸展型滑脱构造,即拆离构造,是指在伸展(拉伸)作用下沿层间近水平或低角度的正断层滑移的构造。它将块体划分为上拆离盘和下拆离盘。上拆离盘是由叠瓦状铲式(上陡下缓)正断层系或多米诺正断层系组成的脆性变形域;下拆离盘往往由糜棱岩带组成、具面理及线理构造的塑性变形域(见图[美国西部科迪勒拉第三纪伸展型滑脱断裂系])。 ②压缩型滑脱构造,在挤压作用下沿层间近水平或低角度的冲断层而滑移的构造。欧洲侏罗山式褶皱及加拿大落基山前陆的冲断褶皱带都是沉积盖层沿基底表面滑脱所成的典型构造。底部的滑脱带在地壳深部表现为韧性滑脱剪切带及糜棱岩带,有时伴随中、高压变质带。压缩型滑脱构造的上部岩片发育一系列叠瓦状的铲式冲断层,自上而下褶皱轴面及劈理面常表现为由陡立、倾斜向水平呈递进演变的规律。

逆牵引构造 逆牵引是较大的同生正断层伴生的一种构造。它发生在产状平缓的岩层之中,在正断层的下降盘出现。 逆牵引可以形成幅度相当大的背斜构造.由于这种背斜是正断层的同生构造,断层的落差可达数百至千米,断层的上盘滑落时,断块伴有沿水平轴旋转的运动状态,这种旋转的结果,导致背斜的形成。 从成因上来说,这种成排分布的滚动背斜是正断层发生逆牵引而成的构造带,故又称之为逆牵引构造带。受坳陷中的主断层控制的逆牵引背斜和半背斜经常是成对出现的,组成逆牵引构造带。 逆牵引构造常发育于变形轻微的断陷盆地边缘同沉积断层(生长断层)的上盘,岩层倾角十分平缓,规模比正牵引大得多,宽度达数百米至千米以上。 成因 逆牵引构造首先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以后又在墨西哥湾沿岸发现。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也发现了这类构造。 关于逆牵引构造的成因存在不同看法。一般学者倾向与汉布林(W.K.Hamblin)根据科罗拉多高原西部研究所作的解释。他指出,断层上盘沿断层面下滑时,由于向下倾角变小而在上部出现裂口。当出现裂口时,为了弥合这个空间,上盘下降的拖力使上盘地层下弯,以至形成逆牵引构造(A)。如果地层脆性较高而未能塑性弯曲时,则可能形成反向断层(B)。 牵引褶皱:断层一侧或两盘紧邻的岩层,常发生明显的弧形弯曲,这种弯曲叫做牵引褶皱。 正牵引:的褶皱的枢纽平行于断层面,弯曲突出的方向只是本盘位移方向。 逆牵引:在正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弯曲凸出方向与本盘的位移方向相反。

构造名词解释

构造名词解释: 1、岩石能干性系列:一套岩层中各种岩石粘度大小的顺序 2、主应力:三个正交截面上只有正应力,没有剪应力时的正应力。 3、应变椭球体:单位圆球体经均匀应变变成的椭球,用来表示岩石应变状态的椭球。 4、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的 主轴一致,这种变形叫共轴递进变形。否则就叫非共轴递进变形。 5、脆性材料:在断裂前的塑形变形的应变量小于5%的材料 韧性材料:在断裂前的塑形变形的应变量超过10%的材料 6、劈理:是由潜在分裂面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 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破裂. 7、劈理域:是由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物质富集成的平行状或交织状的薄条带或薄膜 微劈石:是夹于劈理域间的窄的平板状或透镜状的岩片 8、石香肠构造:岩系受到垂直层面挤压力,软弱岩层向两侧流动,强硬层被拉断而成 9、褶皱:指地质体中岩石或岩层受力而发生的弯曲变形。 10、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11、穹隆构造:等轴背斜 构造盆地:等轴向斜 12、底辟构造:是典型的不协调褶皱,高塑体膨胀、上升而成 13、纵弯褶皱作用—平行于岩层挤压而引起的弯曲作用;地壳水平挤压的结果。 横弯褶皱作用—垂直于岩层挤压而引起的弯曲作用;岩层水平时由垂向力引起的结果。 14、中和面:当岩层的能干性相对较大时,强岩层褶皱存在一个不变形或没有应变的界面, 沿该界面应变为零。 15、同沉积褶皱:岩层沉积的同时边沉积边褶皱 同沉积断层:一般发育于沉积盆地边缘。

16、隔档式褶皱:背斜紧闭,向斜开阔 隔槽式褶皱:向斜紧闭,背斜开阔 17、中和面褶皱作用:由于层对的切向长度变化而成的单层弯曲,中部有一个无应变面 顺层剪切作用:由平行层面的剪切而调节层的弯曲 18、滑距:断层两盘对应点的位移距离 断距:两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19、飞来峰: 构造窗: 20、地堑: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 地垒: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背倾斜的正断层构成。 21、盆岭构造:由不对称的纵列单面山、山岭及其间列的盆地组成的构造地貌单元。 22、构造反转:是指早期一个张性或张扭性的盆地后期转变为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盆地(正反 转),盆地由伸展沉降转变为挤压上隆,正断层转变为逆断层的现象。 23、拉分盆地:是走滑断层系中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 24、鞘褶皱:平行于拉伸方向的(A型)褶皱 25、S面理:矿物平行于剪切带中的应变椭球体的XY面形成,从边缘到中心,面理与剪切 方向的夹角从大到小。 C面理(糜棱面理):平行于剪切方向的面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