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震勘探原理综合练习

地震勘探原理综合练习

地震勘探原理综合练习
地震勘探原理综合练习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综合练习题

第2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一、填空题(1分/空)

1、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划分波的类型为:球面波、柱面波、平面波。(3空)

2、密度和速度的乘积称为波阻抗。(1空)

3、反射线反向延长与从震源向分界面所作垂线的交点称为虚震源。(1空)

4、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称为费马原理。(1空)

5、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与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距离x 之间的关系称为时距关系。(1空)

6、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得到x/2处的t0时间称为

动校正。(1空)

7、正常时差与x2成正比;与v2、t0和h成反比。(2空)

8、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称为倾角时差。(1空)

9、所有波中最先到达检波器的第一波峰时间称为初至时间。(1空)

10、各接收点的地震波属于同一相位振动的连线称为同相轴。(1空)

11、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两介质波速不等(下部大于上部);

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两介质有波阻抗差。(3空)12、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关系分别是(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两个切点(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有一个交点Xp,在X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至波,而直达波为续至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3空)

13、频谱分析中,研究振幅与频率间的关系称为幅频特性;相位与频率间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2空)

二、判断题(准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分/题)

1、自激自收时间或零炮检距时间,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顶点。( )

2、共反射点必定是共中心点。( )

3、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上下两种介质的速度不相等。( )

4、波面是静止的、等时的和等相位的。( )

5、视速度大于等于真速度。( )

6、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沿着直线传播一定用时最短。( )

7、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与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 )

8、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

9、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产生不了透射波。( )

10、一个分界面情况下直达波与反射波的时距曲线总会相交。( )

三、名词解释(3分/题)

1、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透射定律 :透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投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介质一与介质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比。

3、惠更斯原理:在已知波前面(等时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视为独立的、新的子波源;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面发出新的波(称为子波),子波以所在处的波速传播,最近的下一时刻的这些子波的包络面或包络线便是该时刻的波前面。

4、最大穿透深度:回折波到达某一深度之后开始上拐,此深度称为最大穿透深度。

5、信噪比:有效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振幅或能量的比值。

6、视速度:沿测线传播的速度。

7、炮检距:激发点到地面个规则测点的距离。

8、振动图:在地震勘探中,每个检波器所记录的,便是那个检波器所在点处的地面振动,它的振动曲线习惯上叫做该点振动图

9、地震子波:地震波传播到更远的距离(100m到几百米)后,振动图的形状逐渐稳定,成为具有多个相位、延续60-100ms的地震波。

四、简答题(6分/题)

1、讨论时距曲线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A各种波的时距曲线上的特点是在地震记录上识别不同类型地震波的重要依据B如果采用自激自收方式,又各接收点地震道组成的地震剖面上,反射波同相轴形态与地下界面的形态是相对应的。

2、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A曲线是双曲线B若为倾斜界面,双曲线极小值点总是偏向界面的上倾方向C反映了反射波旅行时

和炮检距之间的关系。

3、折射波法在地震勘探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A用于研究深层构造,如盐丘构造的探测

B用来确定地表地层的特征,即确定低(降)速带和静校正参数

第3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一、填空题(1分/空)

1、地震勘探中干扰波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规则干扰和随机干扰。(2空)

2、规则干扰波是指具有一定主频和视速度,能在地震记录上以一定规则

出现的干扰波。如瑞雷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

侧面波、工业电干扰、多次反射波等都属规则干扰波。(9空)

3、瑞雷面波的主要特点是频率低、速度低、频散和

质点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椭圆。(4空)

4、陆上地震勘探的震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炸药震源,二是非炸药震源。(2空)

5、地震信号的动态范围是指地震波振幅的强弱差别的变化范围。(1空)

6、测定低(降)速带主要采用浅层折射法和微地震测井法方法。(2空)

7、静校正是指对引起时距曲线畸变的地面表层因素的校正;

静校正量只与表层因素有关,与深层因素无关。(3空)

8、在地震勘探的野外施工时,为完成施工任务而选取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称之为观测系统。(1空)

9、多次覆盖是指对同一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1空)

10、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得到共激发点、共接收点、

共炮检距和共反射点四种记录。(4空)

11、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差别表现在传播方向不同;针对这一类型的干扰波,在野外施

工时,往往采用组合检波方法来压制;在进行资料处理时,还可以采用视速度滤波进行去除。(3空)

12、有效波和干扰波可能在频谱上有差别。此类干扰波的压制方法主要是野外记录时

进行有目的的采取滤波和室内的频率滤波处理。(3空)

13、有效波和干扰波经过动校正后的剩余时差可能有差别。此类干扰波的压制方法,

在野外广泛使用多次覆盖技术,在资料处理阶段通常采用水平叠加技术能较好压制它们。(3空)

14、有效波和干扰波在出现规律上可能有差异。此类干扰波的压制方法主要是利用其

统计规律进行压制。(2空)

15、讨论检波器组合的解题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单个检波器的信号

看成是滤波系统的输入,多个检波器组合后的信号为滤波系统的输出。(2空)

16、描述随机过程的参数包括:平均值、方差和自相关函数。(3空)

17、任意两个检波点之间波形的相似程度是用相关系数表示的,若在某距离上不规则波(随机干扰)

互不相似,我们称此距离为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1空)

18、关于组合的统计效应的一般结论是;当组内距大于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m个检波器组合以后,有效波相对于随机干扰的信噪比要提高m倍。(1空)

19、CSP与CMP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共同特点是曲线都是一条双曲线;两者的不同点

是极小点位置不同和反映的地下反射界面范围不同以及t0时间所代表的意义不同。(3空)

20、全程二次波时距曲线的特点是:界面倾角较小时,全程二次波自激自收时间约为一次反射波自激自收时间的2倍和全程二次波的等效界面倾角约为一次反射界面倾角的2倍。多次波旅行时与和该多次波具有相同垂直旅行时的一次波的旅行时的差值称为剩余时差。(3空)21、共反射点叠加也称水平叠加;其目的是得到能基本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其基本原理是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3空)

22、影响共反射点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速度;其二是地层倾斜。(2空)

23、识别多次波的主要标志是 t0标志和倾角标志。(2空)

二、判断题(准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分/题)

1、静校正参数来源于低降速带的测定。( )

2、多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计效应。( )

3、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可以从随机干扰的振动图获取。( )

4、动校正时如果速度取小了所产生的后果是校正不足。( )

5、多次波的剩余时差规律可以用直线方程来表示。( )

三、名词解释(3分/题)

1、频散:波的传播速度随频率而变化

2、虚反射:指从震源首先到达地面发生反射然后向下传播,再从地下界面反射的波。

3、鸣震:是指海底比较平坦、反射系数比较稳定的界面,进入水层内的能量产生多次反射造成水层的共振现象。

4、交混回响:当海底起伏不平时,由于地震波的散射和水层内多次波相互干涉,造成的一种严重的干扰。

5、交叉时:;在折射波时距曲线图上,当激发点附近没有折射波,将折射波时距曲线延伸,使之与通过激发点的纵坐标轴相交,此交点处的时间叫做交叉时。

四、简答题(6分/题)

1、分析比较陆地与海上地震勘探的异同点。

同:采集、处理、解释的总体步骤相同,都是利用检波器接收反射波或折射波进行勘探,都会出现干扰波

异:使用震源种类不同,干扰波种类不同,观测方式不同(海上为匀速前进中观测且有电缆偏角),海上勘探需要定位

2、可控震源相对炸药震源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不产生地层不传播的振动频率,从而节约能量

B不破坏岩石,不消耗能量于岩石的破碎上

C抗干扰能力强

D引起地面损害小,特别适于在人员稠密的工区工作

3、当今地震勘探(陆地、海洋)使用什么类型的检波器?

动圈式地震检波器

(geophone,seismometer,detector)检波器是安置在地面、水中或井下以拾取大地振动的地震探测器或接收器,其实质是将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目前地震检波器几乎都是动圈式(用于陆地工作)和压电式(用于海洋和沼泽)的。

压电式水听器(Hydrophone)

这种检波器是用压电晶体或类似的陶瓷活化元件制成的薄片作为压力传感元件,当薄片收到外力(如水压力变化)作用发生弯曲,则在薄片的两面产生电压差,每一面上都有薄的电镀层和电路连接,

用来测量这个电压差,该电压差与瞬时水压(与地震信号有关)成正比。

数字检波器

这种检波器利用硅片收到振动会发生相对形变,从而改变控制电路电压的变化,将这一变化的电压放大并进行数字化,24位模数转换,彻底改变了地震勘探使用了几十年、以机电转换为主的传感器。

4、分析说明地震勘探的基本假设条件以及低速带测定的目的意义。

假设条件:覆盖介质是均匀的,界面是一个平面,激发点和接收点都在同一水平面上等

目的意义:有助于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处理,从而使资料尽量满足地震勘探原理的基本假设条件

第4章地震波速度

一、填空题(1分/空)

1、沉积岩中速度分布的特点是速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取决于地层的沉积顺序及岩性特点;

速度与深度和地质年代有关,且关系基本为平滑变化的;速度与地质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3空)

2、各种速度概念的引入实际上是对地下介质的不同近似,平均速度是把地下介质视为均匀介质;均方根速度是把地下介质视为水平层状介质;等效速度是把地下介质视为倾斜界面均匀介质。(3空)

3、叠加速度是指动校正时能把同相轴校成水平直线而得到最好叠加效果的速度

;主要用于为动校正、水平叠加和偏移提供速度参数。(2空)

4、测定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类:实验室测定方法;

时距曲线分析方法;井孔测定方法;

速度谱分析方法;速度反演方法。(5空)

5、VSP是指垂直地震剖面,即地表激发井孔内接收。(1空)

二、判断题(准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分/题)

1、平均速度一定大于均方根速度。( )

2、水平层状介质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 )

3、均匀介质就是各向同性介质。( )

4、伽德纳(Gardner)公式展示的是速度与密度的相互关系。( )

5、Dix公式主要适用于水平层状介质。( )

三、名词解释(3分/题)

1、泊松比

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值

2、纵横波速度比

由p V 和s V 的表达式可以得到同一介质中纵波和横波速度比的关系如下:

υ

υ21)1(2--=s p

V V 可见纵波与横波速度之比取决于泊松比υ。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泊松比为0.25左右,所以纵波与

横波的速度之比一般为1.73。

3、Gardner 公式

通过对大量岩石样品作岩石物性研究,在对大量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地震纵波速度与岩石

密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定量关系,可用Gardner 公式表示如下:

4

1

31.0V ?=ρ 式中速度V 的单位是m/s ;密度ρ的单位是g/m 3。

这些经验公式具体地反映了速度与密度间的关系,为参数之间的换算提供了方便。

4、Wyllie 方程

关于液体速度、基质速度与孔隙度之间的一个很简单的关系式,叫做时间平均方程或Wyllie 方程,

即:

r

f V V V Φ-+Φ=11 式中V 是波在岩石中的实际速度;f V 是波在空隙的流体中的速度;r V 是岩石基质的速度;Φ是岩

石的孔隙度。这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岩层空隙中只有油、气或水一种流体,并且流体压力与岩石压

力相等。

5、速度谱

把地震波的能量相对于波速的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速度谱。

6、慢度

在地震的反演中,速度的倒数

7、射线平均速度

把地震波沿某一条射线传播所走的总路程长度除以所需的时间

8、Dix 公式

1,0,021,1,02,,02-----=n n n R n n R n n

t t v t v t v 利用均方根速度求层速度

9、层速度

在地震勘探中,把某一相对稳定或岩性基本一致的沉积地层所对应的速度称为该地层的层速度。

四、简答题(6分/题)

1、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岩石弹性常数,岩性,密度,地质年代和构造历史,埋藏深度,孔隙度和流体性质,频率和温度

2、说明均方根速度的引入、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范围。

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当作双曲线时,求出的波速就是这一

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为了在处理水平层状介质时,把非双曲线时距曲线方程简化为双曲线关系。公式:∑∑===n i i n i i i R t

v t v 1

1

22,

适用范围:水平层状介质

3、分析说明地震波速度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平均速度:时深转换

层速度:计算平均速度;变速构造成图;地层、岩性解释;砂泥岩百分含量估计;研究体积密度、

孔隙度及流体性质等

叠加速度、等效速度、均方根速度:确定最佳叠加速度,生成叠加速度曲线或叠加速度场,为动校

正、水平叠加、偏移处理提供速度参数;检查地震资料的处理效果;识别多次波和绕射波;利用Dix

公式求取层速度,以便进行岩性解释、烃类检测等

4、说明地震测井(WS )与连续速度测井(CVL )的异同点。

同:都是求取平均速度和层速度的有效方法

异:A 取得速度资料的方法不同

B 工作条件不同

C 所的资料不同

5、简要说明平均速度和均方根速度与射线平均速度三者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得到的主要认识。

三者关系:偏移距为0时射线平均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而均方根速度比二者大;随着偏移距的增

加,平均速度和射线平均速度的差别越来越大,而均方根速度则是先接近射线平均速度直到相等,

再逐渐产生偏差。平均速度永远小于等于均方根速度。

认识:平均速度适用于井深、时深转换;均方根速度考虑了界面上的射线偏折,适用于大多数炮检

距,用于水平叠加;复杂介质用射线平均速度。

6、射线平均速度的特点有哪些?

A对同一介质结构,炮检距越大,射线平均速度越大,且无限接近最高速度层的速度

B比平均速度更精确的描述了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C可作为分析各种速度的精度时的比较标准

7、叠加速度与均方根速度存在何种关系?

当地下介质为水平层状介质时,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

8、均方根速度与层速度具有什么关系?

均方根速度的平方是由各水平层的层速度的平方以各层的时间加权平均得来的,利用均方根速度可以求取层速度,即Dix公式

9、说明求取叠加速度的方法原理。

对一组CRP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用一系列不同速度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当选取某个速度能把同相轴校正成一条直线,得到最好的叠加效果时,这个速度即为对应反射波的叠加速度。

第5章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一、填空题(1分/空)

1、褶积模型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果已知w(t)和r(t) 求s(t),称之为正演;

如果已知s(t)和w (t)求r(t) ,称之为反演;如果已知s(t)和r(t) 求w(t) ,称之为子波处理。(3空)

2、反射波对比的四大标志是:强振幅、波形相似性、

同相性、时差变化规律。(4空)

3、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相同相位如波峰或波谷的连线称为同相轴;根据反射波的一些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叫做?波形对比?。(2空)

4、时间剖面的纵坐标是双程旅行时,而地质剖面或测井资料是以铅垂深度表示的,两者必须进行恰当的时深转换,其媒介就是地震波的速度,它通常随深度或空间而变化。(3空)

5、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展示波阻抗界面信息,必须经过一些特殊处理,如波阻抗反演技术等,才能把反射波所包含的界面的信息转换成为与“层”有关的信息后,用于地质和钻井资料的直接地对比。(3空)

6、水平叠加剖面上常出现各种特殊波,如绕射波、断面波、

回转波等,这些波的同相轴形态并不表示真实的地质形态。(3空)

7、绕射波时距曲线也是一条双曲线,它的极小点在绕射点

的 正上方 。(2空)

8、采用以下两种鉴别绕射波的办法:一种办法是 人工绘制深度剖面 ;

另一种办法是 时距曲线量板法 。(2空)

9、凸界面的反射波特点概括为:凸界面反射波同相轴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出现的范围要比实际的背斜

构造的范围 宽 ;容易造成与两翼较平的反射波 发生干涉 ;相同曲率的凸界面,埋

藏越深,凸界面反射波出现的范围越 宽 ;凸界面对反射波能量有 发散作

用 。(4空)

10、如果圆弧的曲率半径用ρ表示,界面的埋藏深度用H表示,那么凹界面按其具体特点又可分为下

列几种情况:ρ=H为 聚焦型凹界面 ;ρ<H为 回转型凹界面 ;ρ>H为 平缓型 凹

界面。(3空)

11、地震勘探中垂向分辨率是指 地震记录或地震剖面伤能分辨的最小地层厚度 ;

横向分辨率是 地震记录或水平叠加剖面上能分辨相邻地质体最小宽度 。(2空)

12、纵向分辨率通常用 分辨深度所占波长数 定量表示;横向分辨率通常用 第一菲涅耳带大小 定量表示。(2空)

13、影响垂向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子波的频率成分、子波的频带宽度或延续时间、子波的相位

特征、噪音或信噪比、炮检距或入射角、岩石的吸收作用、地表层的影响 。(7空)

14、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的本质区别是 偏移算法中对速度函数的定义方式 。(1空)

15、讨论地震分辨率3个基本准则: 瑞雷准则;雷克准则;怀德斯准则 。(3空)

16、水平叠加剖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倾斜界面的同相轴向界面的下倾方向偏移;绕射波没有收敛;回转波没有归位;侧面波无法在二维偏移中准确归位;界面倾斜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5空)

17、解决水平叠加剖面上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 通过数学关系换算得到地质分界面正确

空间位置 、 偏移处理 和 进行空间校正,恢复地质构造的真正形态 。(3空)

18、在地下界面空间位置的讨论中,三个角度是指: 界面真倾角ψ 、 视倾角? 、 测线方位角α 。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αψ?cos sin sin = 。(4空)

19、真深度h z 由地面测线上某点到地下界面的铅垂深度 、

法线深度h 在射线平面内从O 点到界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法线深度h 。

和视铅垂深度h x从O点垂直地面向下到界面的深度称为真深度hz,也称为铅直深度或钻井深度。(3空)

20、把波场从一个高度换算到另一个高度,习惯上称之为波场延拓。(1空)

二、判断题(准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分/题)

1、在测线上同一点,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地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出现位置上,常常是一一对应的。( )

2、偏移处理后的最终成果显示在深度域则为深度偏移。( )

3、高频地震勘探的成果一定是高分辨率。( )

4、侧面反射波可以用二维深度偏移的处理方法加以消除。( )

5、在地震勘探中分辨能力与分辨率是同一个物理概念。( )

6、Widess模型是用于讨论横向分辨率的一种典型模型。( )

7、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适用于零偏移距的特殊情况。( )

8、用反射波的t0时间与叠加速度计算的深度就是界面的法线深度。( )

9、在相同振幅谱中,零相位子波的分辨率最高。( )

10、影响分辨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频带宽度。( )

三、名词解释(3分/题)

1、褶积模型:褶积模型是一种制作合成(理论)地震记录的模型,它假设每道地震记录是由地震子波与地下模型各层的反射函数之褶积所构成,必要时还可以加上随机噪声。

2、合成地震记录:合成地震记录是用声波测井或垂直地震剖面资料经过人工合成转换成的地震记录

3、波阻抗反演:波阻抗反演实际上是从地震剖面上消除子波影响,留下反射系数,再由反射系数计算出能反映地层物性变化的物理参数波阻抗。

4、广义绕射:指反射波是从反射界面上所有小面积元产生的绕射波的总和。

5、几何地震学:几何地震学又称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波前、射线等概念来描述波的传播规律

6、物理地震学:

7、波动地震学:

8、薄层解释原理:在时间~振幅曲线上,当Dh

9、吸收系数:地震波振幅沿传播距离x的衰减

10、品质因子:地震波能量E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相对变化。

第6章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一、填空题(1分/空)

1、地震资料解释可分为三个阶段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和

开发地震解释。地震资料解释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方式;二是方式。(5空)

2、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受拉张力的作用,断裂通常表现为正断层。

在我国西部由于构造受挤压力作用,断裂通常表现逆断层。(4空)

3、不整合分为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两种。(2空)

4、在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过程中,时间剖面的具体对比方法有:从主测线开始对比,遵循由易到难原则、重点对比标准层、相位对比、波组及波系对比、沿测网闭合圈对比(剖面的闭合)、和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6空)

5、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过程中的剖面闭合是指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沿侧线闭合圈追踪对比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在正交测线的交点处同一反射波的t0时间应相等;

造成不闭合的可能原因有:施工年度、仪器及处理方法的不同、砂层组的变化使地震剖面波组特征、相位、振幅不一致、

二维偏移剖面沿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所用的速度参数不同等。(4空)

6、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工作步骤是连井解释、剖面解释、平面及空间解释、、。(5空)

7、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过程中,层位标定的主要工作步骤是钻井和测井资料(如声波、密度)的整理,深时转换,分层计算其反射系数序列r(t) 、选定或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地震子波w(t),并与r(t)褶积,得到合成地震记录s'(t) 、对井旁s(t)与合成地震记录道s'(t)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抵制解释、地质目标层位等地质含义的对比解释,工作区多个井位点上的合成地震

记录构成地质目标解释的“种子点集”,再进行点到线、到面直至到体的解释、。(5空)

8、实现层位标定的具体方法有:平均速度标定法、 VSP资料标定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3空)

9、在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时,地震子波的提取方式通常有:单波波形、理论子波、气枪震源子波、数字处理方法、 VSP资料的初至波、傅里叶谱分析方法、复赛谱分析方法。(5空)

10、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主要特征有:反射波同相轴断错、

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局部变化、反射波同相轴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化、反射波同相轴产转突变,反射凌乱或出现空白带、

出现特殊波。(5空)

11、获取等厚图的可能方式通常有:利用两个层位的真深度构造图计算它们的深度差值,利用差值绘制而得、和利用目标层顶底界面的t0时间和速度关系,计算其厚度值并绘图。(2空)

二、简答题(6分/题)

1、简要说明求取反射系数R(t))的工作步骤。

答:R(t)的获取是建立在速度资料和密度资料解释的基础上,由此便可得出波阻抗曲线,最后按公式计算出反射系数曲线。速度资料v可由连续速度测井资料获取,密度资料可以从密度测井获得。如果研究区没有密度资料,考虑到密度的变化远远小于地层速度的变化,可以近似假定密度不变。2、地震资料地质解释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确定标准层及其相应的地质层位,弄清地层厚度的变化及其接触关系。

(2)了解构造形态及其特征。

(3)确定断层的性质、落差及断面的产状。

(4)了解基地埋藏深度(即沉积厚度)

(5)划分构造带。

3、标准层反射波特征与沉积岩相具有什么对应关系?

答:(1)海相灰质岩地层。这种地层的沉积条件是最稳定,在水平方向的地层组合相似性保持最好,相应的反射标准的波形特征延伸数十甚至百千米基本不变,可以得到最好的反射标准层。

(2)深水湖相薄层灰质岩地层组合,此类地区往往是由泥岩、油页岩、白云岩、泥灰岩以及薄层灰岩的互层组成,其稳定性和延伸范围虽然不及海相沉积岩,但仍然是较大的,特征也明显。

(3)浅水湖相泥岩为主砂岩地层及沼泽相煤系地层。这种沉积组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产生的反射

波能在一定范围内追踪,能量也较强,但往往产生对比中断、波形不太稳定、相位数变化较快等特点。

(4)河流三角洲相的砂泥岩互层组合。这种沉积稳定性很差,岩性变化大,所以反射波形不稳定,反射层较多,但范围小,难以连续追踪。

(5)氧化条件下的河流相沉积。这种沉积可得到反射波,但干涉现象较严重。

(6)坡积相及洪流相的山麓快速砂砾岩堆积。由于胶结不好或不具备光滑的界面,产生的反射波多为散射形式,只有当砾岩层中夹有泥岩泥岩层时才会得到零星反射。

(7)较大沉积间断的不整合面。往往在不整合面两侧岩石性质差别较大,形成明显的波阻抗分界面,得到很好的反射。

4、断面波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1)断面反射波通常是大倾角反射波,其倾角比一般反射波要大的多,所以它的同向轴常与一般地层反射波交叉,产生干涉。

(2)断面反射波能量强弱变化大,通常断续出现。

(3)断面波可以在相交线上相互闭合。

(4)在偏移剖面上,经偏移处理后的断面波得到准确归位,其同向轴的形态可以反应断面的实际位置和真实产状。

5、构造图层位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答:(1)紧密围绕找油或找气的地质任务,最好选择能够严格控制含油气地层的地质构造特征的层位。

(2)能够代表某一地质时代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3)具有良好的地震反射特征,可以连续追踪对比的标准层。

6、说明绘制构造图的工作步骤。

答:(1)绘制测网平面位置图。

(2)反复检测地震剖面解释的可靠性。

(3)取数据。

(4)断裂系统图的勾绘。

(5)等值线的勾绘。

7、绘制构造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勾绘断裂系统图应遵循的原则:①同一断层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点性质、落差及断层面产状该基本一致,或者有规律的变化;②当断层面倾角较陡时,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层面视倾角应该基本一致,或者有规律的变化,不同方向测线上相邻断点、断层面产状有较大差别;③同一断层的断层面,在时间剖面的解释中,也可用断面闭合的方法来检查断面或断层线是否属于同一断层;

④同一断层断开的层位应该相同,或有规律的沿某一方向变化;⑤同一断块内,地层产状具有一定

的规律性;⑥如果是利用水平叠加剖面解释的断点,当地层倾角较陡或测线与构造走向斜交时,还要考虑断点的偏移。

8、由等t0图得到真深度构造图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一)由水平叠加资料的t0构造图绘制真深度构造图。

(二)由偏移资料的t0构造图绘制真深度构造图。

(三)变速构造成图。1.叠加速度场时深度转换方法。2。选用合成记录速度进行时深度转换。9、分析说明构造图上的各种地质现象。

答:构造图上等深线的延伸方向就是界面的走向,垂直走向由浅到深的方向是界面的倾向。等深线之间的相对疏密程度标志着界面倾角大小。相邻等深线距较密,反应界面真倾角较大;反之,相邻等深线距较稀则说明界面真倾角较小。

在构造图上,倾没的背斜或向斜表现为环状圈闭的等深线。若深度小的等深线位于环状圈闭的中心,则为背斜构造;若深度大的等深线位于环状圈闭的中心,则为向斜构造。最外一根等深线圈出构造的闭合面积。三面下倾一面敞开的等深线是鼻装构造的反映。单斜表现为一系列近于平行的直线,等深线由高到低的方向为单斜的倾向。

构造等深线不连续的部位是断层的反应,并且可以从构造等深线间的关系和断层两盘投影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断层的性质。

名词解释:

(一)波剖面:在地震勘探中,通畅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

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旅行时t与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的水平距离(即炮检距)x之间关系曲线。

同向轴:相同相位的连线

正常时差: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与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

倾角时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差。

动校正:在界面水平情况下,从观测得到反射波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这一过程叫做动校正。平均速度:指用这组地层总厚度除以波在垂直层面方向的旅行总时间。

交叉时:折射波时距曲线延长后与时间轴的交点。

信噪比:有效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振幅或能量的比值。

(二)降低速带:

多次波:

虚反射:指从震源首先到达地面发生多次反射,然后向下传播,再从地下界面反射的波。

观测系统: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多次覆盖:指对被追踪的界面观测的次数为多次。

共激发点记录:从激发点出发的45°斜线代表一个排列,在此线上所有的接收点有共同的激发点,属于同一激发点的各道记录。

共接收点记录:从接收点出发的-45°斜线代表地面同一接收点位置,此线上不同激发点的所有的道都是在同一个地面点接收的,由此组成的记录称为

共偏移距记录:与地面激发点线平行的水平线表示等炮检距情况,各接收点的炮检距相等,由此形成的记录。

共反射点记录:当界面水平时,垂直于共炮检距的线上各点接收到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反射,由此组成的记录称为……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Methods):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 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 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 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 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 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 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用 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 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

防爆电气作业考试题库

防爆电气作业考试题库 、判断题 ()1、隔离式自救器可适用于任何空气环境中的自救。答案:" ( )2、当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之差较大时,电缆与密封圈之间可缠胶带使密封圈和电缆紧固。答案:X ( )3、电缆引入装置密封圈单孔内穿入2 根电缆时同样为合格。答案:X ( )4、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地线做电气连接的保护措施。答案:X ( )5、对于外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外壳以及铠装电缆的铅皮和铠装等,均应可靠接地。答案:" ( )6、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电压时,低压电气设备上应明显标出其电压的额定值。答案:" ( )7、煤矿企业要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落实,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答案:" ( )8、已在井下工作的防爆检查工,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 天。答案:V ( )9、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避灾人员在撤离灾区时佩带的自救器可根据需要随时取下。答案:X ( )10、每类防爆型电气设备连锁装置都应使用专用工具才能解除其连锁作用。答案:V

( )1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防爆电气设备快开门结构开门时间应 在警告版上表明。答案:" ( )12、安装连锁装置困难的防爆电气设备,在征得国家检验机构的同意后,可以不用安装,也不用设置代替装置。答案:X ()13、安全电流为50mA及以下。答案:X ()14、采区低压电缆严禁采用铝芯。答案:" ()15、钢丝铠装电缆多用于水平巷道和缓倾斜巷道内。答案:X ()16、主接地极在井下主、副水仓内埋设1块即可。答案:X ( )17、增安型电气设备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了安全程度,避免了在正常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答案:X ( )18、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答案:V ()19、本质安全电路就是国标GB3836.2规定的条件下,正常工作条件 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环境气体的电路。答案:X ( )20、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答案:V ( )21、所有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内部都必须设有专用的内接地螺栓。答案:X ( )22、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因素。答案:V ( )23、采用了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就是单一式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防爆电气作业初训试卷及答案1

电工作业防爆电气作业初培20150526试卷卷1 考核类型:电工作业防爆电气作业初培考试时长: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考生姓名: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判断题共50题(每题1分,满分5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在2区,如果外壳和其管道内部的环境远远低于爆炸下限,则可以不进行冲洗。()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0号令已于2010年5月24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3、爆炸性气体环境电缆布线0区电缆只允许敷设ia类本质安全电缆,并考虑保护和防雷措施。() 4、各岗位专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全部设备和系统,掌握构造原理、运行方式和特性。() 5、制造厂规定的正压外壳最短冲洗时间应增加制造厂规定的管道单位体积最小附加冲洗时间除以管道容积所得的时间。() 6、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 7、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8、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9、特种作业复审安全培训,主要培训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 10、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以前,救护人不得放弃对触电人的现场急救。() 11、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法与胸外按压法和俯卧压背法。() 12、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迅速解脱,最好用两只手同时进行。() 13、对带负载线路发生的火灾,灭火时应先停掉负载,再切断着火现场电线。() 14、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所指示的数值都是有效值。() 15、带电灭火应使用泡沫、干粉灭火器。() 16、电流通过人体的局部肢体是没有危险的。() 17、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拉、切、挑、拽、垫。() 18、电气设备产生的电弧、电火花是造成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 19、触电后,经检查呼吸和心脏均已停止,由此可以判定触电人已经死亡。() 20、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减小。() 21、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为“d”。() 22、户内敷设电缆时,与热力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m。() 23、在有剧烈振动的地方用电设备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软线或铜芯多股电缆。() 24、可燃性粉尘环境导管布线的类型有金属导管和塑料导管。() 25、防爆电气设备使用时,电压等级不得高于其标称电压等级,否则视为失爆。() 26、在IT系统中,设计和安装人员应该设置绝缘电阻检测装置。() 27、电气设备外壳接地是防治意外情况下带电的一种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28、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制为50V。()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调谐厚度 2.倾斜因子 3.波的吸收 4.第一类方向特性 5.动校正 二、叙述题 1.试叙述Kirchhoff绕射积分公式的物理含义。 2.试说明Zoeppritz方程的物理意义。 3.试叙述地震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 4.试述地震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方法有何异同之处。 三、证明题 试证明地层介质的品质因数Q值与地层吸收系数呈反比关系。 四、画图题 1.请示意画出SV波倾斜入射到两层固体介质的弹性分界面上时产生的新波动。 2.请示意画出定量表示地震薄层顶底板两个反射波相互干涉的相对振幅与视厚度间的关系曲线。 五、回答问题 1.粘滞弹性介质(指V oigt模型)中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如何? 2.垂直地震界面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公式是什么?其物理意义如何? 3.如何定量表示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物理机制? 4.利用初至折射波可获得什么资料? 5.为什么说地震检波器组合法能压制面波干扰? 6.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计算双相介质波速的时间平均方程如何? 8.地震波倾斜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与哪些参数有关? 六、分析题 1.分析下面各图表示的意义。 2.分析各图中曲线的特点。 图1 图2

地震勘探原理 测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频散现象 4.球面扩散 二、说明下列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1. 1111+++++-= i i i i i i i i i V V V V R ρρρρ 2. 1 ,2 1, 02112 =??? ? ??=n r r A A n 3.dK dC K C V R += 4.)(0kz wt i z e e --=α?? 三、填空题 1.地震波沿( )方向传播能量最集中,沿( )方向传播为最短时间路径。 2.在)1()(0z V z V β+=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是( )特点,等时线是( )特点。 3.在( )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与绕射波时距曲线顶点相重合。 4.介质的品质因数Q 值与吸收系数α间的关系为( )。 5.VSP 剖面中波的类型有( )。 6.第一类方向特性指的是( )。 7.检波器组合利用( )特性,压制面波干扰。 8.检波器组合法压制随机干扰波是利用( )特性。 9.水平多次叠加法压制多次波是利用一次波与多次波之间( )差异。 10.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11.利用绕射波时距曲线( )判断断层位置。 13.韵律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4.递变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5.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 )成份衰减快。 16.地震纵波在地下传播中遇到固体弹性分界面时可产生( )波动现象。 17.在( )情况下,地震波在弹性分界面处只产生同类波。 18.面波的( )特点用于工程勘查中。 19.地震薄层厚度横向变化时,顶底板的反射波会产生( )现象。 20.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简化数学模型为( )。 四、回答下列问题 2.试阐述影响地震反射波振幅的因素。 3.地震数据处理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4.地震检波器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法有何异同之处? 五、证明题 1.试证明地震波在薄层中传播时相对振幅达最大,厚度等于4λ 。 2.试证明在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为双曲线,变换到P -τ域内为椭圆。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 波阻抗 2. 时距曲线 3. 规则干扰 4. 视速度 5. 动校正 6. 均方根速度 7. 振动图 8. 观测系统 9. 转换波10. 低速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 )和( )。 2. 波在各种介质中沿( )传播,满足所需时间( )的路径传播。 3. 倾斜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形状是( ),极小点坐标是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资料采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误者划×。 1、弹性介质中几何地震学的反射系数只与上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2、纵波反射信息中包括有横波信息,因此可以利用纵波反射系数提取横波信息。() 3、在纵波 AVO分析中,我们可以提取到垂直入射的纵波反射系数剖面。() 4、当纵波垂直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横波。() 5、SH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纵波。() 6、直达波总是比浅层折射波先到达。() 7、浅层折射波纯粹是一种干扰波。() 8、折射界面与反射界面一样,均是波阻抗界面。() 9、实际地震记录可以用鲁滨逊地震“统计”模型表示为:反射系数(R(t))与地震子波(W(t))的褶积 S(t)=W(t)*R(t)。() 10、面波极化轨迹是一椭圆,并且在地表传播。() 11、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掉所有的干扰波。() 12、可控震源的子波可以人为控制。() 13、对于倾斜地层来说,当最小炮检距和排列长度不变,并且排列固定不动时,上倾激发与下倾激发可获得地下相同的一段反射资料。() 14、单炮记录上就可以看出三维资料比二维资料品质好。() 15、资料的覆盖次数提高一倍,信噪比也相应地提高一倍。() 16、当单位面积内的炮点密度和接收道数一定时,面元越大,面元内的覆盖次数越高。() 17、覆盖次数均匀,其炮检距也均匀。() 18、无论何种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均为双曲线形状。() 19、横向覆盖次数越高,静校正耦合越好。() 20、动校正的目的是将反射波校正到自激自收的位置上。() 21、当地下地层为水平时,可以不用偏移归位处理。() 22、偏移归位处理就是将CMP点归位到垂直地表的位置上。() 23、最大炮检距应等于产生折射波时的炮检距。()

地震勘探原理期末总复习 3 (共四部分)

5组合法的缺陷: 1、进行组合是为了利用地震波在传播方向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但组合本身有一定的频率选择作用。 2、在设计组合方案时,只考虑到有效波和干扰波的传播方向的差异,没有考虑它们在频谱上的差别,组合的这种低通频率特性只能起使有效波畸变的不良作用。 我们不希望组合改变波形,只希望提高信噪比。因此,对于有效反射波应尽可能通过野外工作方法增大视速度(即减小△t)以获得最佳组合效果。 3、组合实质上是针对某一频率成分的视速度滤波,有效波和干扰波都包括许多不同的频率成分,各种组合方式主要压制比f 频率高的成分,压制不了干扰波中比f 低的频率成分。这是组合法不可避免的缺陷。 6随机干扰的压制: 来源可分三类: 1)地面的微震,如风吹草动,人走车行,这类干扰的特点是在震源激发前就已存在。 2)仪器接收或处理过程中的噪音。 3)次生的干扰波,如不均匀体散射等。特点是无方向性,相位变化无规律。 随机干扰的“统计规律”: 对随机干扰也有较好的压制作用,这种压制作用主要是利用组合的统计特性 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的主要结论: 组内检波器的间距大于该地区的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n 个检波器组合后,对垂直入射到地面的有效波振幅增强n 倍;对随机干扰振幅只增强n1/2倍。因此,有效波相对振幅增强n1/2倍 7 信噪比 信噪比是有效波与随机干扰相对强弱的对比 由此可知,组合后的信噪比为组合前的信噪比的 倍,即采用n 个组合后,有效波对无规则干扰波的信噪比提高了 倍,当n 越大时,信噪比提高的越高。 8 平均效应 组合的平均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表层的平均效应,当检波器在安置条件上有差异时,包括地形的起伏和表层的低降 速带的变化,组合的作用是把它们平均,使反射波受地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减少。 2) 深层的平均效应,深层的平均效应为当反射界面起伏不平时,因为组合检波器接收 的反射波是反射界面上的不同点的反射,组合的作用是将这些反射波平均,使反射界面的起伏变小,尤其在多断层的地区,当组合的总长度过大时,组合的平均效应更明显,可以造成反射波同相轴的畸变。 )() () ()()()()(ωωωωωωωR S n R n S n R S b Z Z ===

(完整版)防爆电气作业初训试卷及答案

考核类型:电工作业防爆电气作业初培考试时长: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考生姓名: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判断题共50题(每题1分,满分5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在2区,如果外壳和其管道内部的环境远远低于爆炸下限,则可以不进行冲洗。()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0号令已于2010年5月24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3、爆炸性气体环境电缆布线0区电缆只允许敷设ia类本质安全电缆,并考虑保护和防雷措施。() 4、各岗位专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全部设备和系统,掌握构造原理、运行方式和特性。() 5、制造厂规定的正压外壳最短冲洗时间应增加制造厂规定的管道单位体积最小附加冲洗时间除以管道容积所得的时间。() 6、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 7、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8、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9、特种作业复审安全培训,主要培训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 10、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以前,救护人不得放弃对触电人的现场急救。() 11、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法与胸外按压法和俯卧压背法。() 12、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迅速解脱,

最好用两只手同时进行。() 13、对带负载线路发生的火灾,灭火时应先停掉负载,再切断着火现场电线。() 14、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所指示的数值都是有效值。() 15、带电灭火应使用泡沫、干粉灭火器。() 16、电流通过人体的局部肢体是没有危险的。() 17、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拉、切、挑、拽、垫。() 18、电气设备产生的电弧、电火花是造成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 19、触电后,经检查呼吸和心脏均已停止,由此可以判定触电人已经死亡。() 20、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减小。() 21、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为“d”。() 22、户内敷设电缆时,与热力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m。() 23、在有剧烈振动的地方用电设备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软线或铜芯多股电缆。() 24、可燃性粉尘环境导管布线的类型有金属导管和塑料导管。() 25、防爆电气设备使用时,电压等级不得高于其标称电压等级,否则视为失爆。() 26、在IT系统中,设计和安装人员应该设置绝缘电阻检测装置。()27、电气设备外壳接地是防治意外情况下带电的一种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28、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制为50V。() 29、正压型电气设备无需设置补气及控制系统。() 30、浇封型是一种隔离型防爆技术。浇封型电气设备防爆标志为“m"。() 31、电气设备结构应满足电气设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不降低防爆性能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 2、有效波 3、干扰波 4、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_______勘探,_________勘探, __________勘探和_________勘探.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_______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____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_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_______地震法、__________地震法和_________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__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__,通过电缆 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________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做出地震____________,并提出_______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_____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________追踪反 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关系.这种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___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___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________就是有效波. A.多次波; B.反射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_________. A.一个点; B.许多点. 3 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_____________. A.传播时间长; B.反射能量强. 4. 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各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都校正成____________反射时间. A.垂直; B.标准. 5 水平迭加能使多波受到压制,反射波得到______________. A.突出; B.增强; C.压制; D.变化不明显. 四、 简答题 1、什么是多次覆盖? 2、什么是多次波记录? 3、什么是反射定律? 4、什么是时距曲线? 五、计算题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速度为3000米/秒.从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计算波阻抗Z 知:砂岩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的立方. 求:Z=?

2015年防爆电气从业人员试题及答案

防爆电气作业 一、判断题:318条(正确的填“√”,错误的填“×”,填入括号中) (一)、法律、法规判断题:30条 ()1、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和规章。 ()2、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先开展生产再完善安全生产条件。()3、为了不让闲杂人进入车间,单位可以将车间出口予以堵塞。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在生产任务重时,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后培训。 ()5、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即“三同时”。 ()6、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7、从业人员可以按照单位的要求阻挠和干扰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8、法定安全生产标准只有国家标准,不包括行业标准。 ()9、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0、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12、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13、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的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1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15、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 ()16、劳动者就业,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不同。 ()17、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18、用人单位因任务繁忙可以安排劳动者先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空闲后再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19、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 ()20、精神障碍患者的劳动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1、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从2011年1月1日起,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20倍计算。 ()22、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 ()23、对应持证未持证或者未经培训就上岗的人员,一律先离岗、培训持证后再上岗,并依法对企业按规定上限处罚,直至停产整顿和关闭。 ()24、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离岗二年以内重新上岗时,不需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试题库 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制:四年本科 学时数:80 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学院 2001年2月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1分) 1.视速度小于等于真速度。() 2.平均速度大于等于均方根速度。() 3.倾斜入射的纵波产生转换波。() 4.倾斜界面情况下,折射波上倾方向接收时的视速度等于下倾方向的视速度。() 5.纵波和横波都是线性极化波。() 6.倾斜反射界面的视倾角大于真倾角。() 7.地震子波的延续时间长度同它的频带宽度成正比。() 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就是波前面的传播速度。() 9.折射波时距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视速度等于界面速度。() 10.法线入射的纵波产生转换波。() 11.由于大地滤波作用,使激发的短脉冲的频率变低。() 12.瑞雷面波是线性极化波。() 13.倾斜反射界面的视倾角小于真倾角。() 14.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 15.沿地层倾向布置地震测线,倾斜反射界面的射线平面与地面垂直。()16.n个检波器组合后,有效波的振幅是未组合前单个检波器输出振幅的n 倍。() 17如果叠加速度大于有效波的真速度,动校正后有效波的同相轴与初至波的同相轴方向一致。() 18.水平叠加法的统计效应优于组合法。() 19.折射波的形成条件是地下存在波阻抗界面。() 20.对水平多层介质,叠加速度是均方根速度。() 21.对水平叠加法,偏移距增大,分辨率提高。() 22.地震测线任意观测点处的反射界面视深度和法线深度小于或等于真深度。() 23.倾斜反射界面情况下,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极小点位于界面的上倾方向。() 24.从各个方向的测线观测到的时距曲线极小点位置,一般可以确定反射界面的大致倾向。() 25.沿走向观测时,反射波时距曲线极小点位置随倾斜界面的倾角加大和埋深加深而偏离爆炸点越远。() 26.倾斜反射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面等时线的地面投影为同心圆系,其圆心位于爆炸点处。()

[全]防爆电气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全考点

防爆电气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1. 作业时如将防爆电气设备拆走,现场的设备电源电缆线头应做好防爆处理,并严禁(通电)。 2. 最小点燃电流比是指相应气体的最小点燃电流相对于(甲烷)最小点燃电流之比。 3.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试时通过的接合面的长度是(25)mm。 4. 最大爆炸压力值是指在常温常压下用容积为(8)L的球形容器测得的数值。 5. 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启动前均须进行通风或充气,当通风或充气的总量达到外壳和管道内部空间总容积的(5)倍以上,才准许送电启动。 6. 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检修内容包括(设备外壳和管道;安全栅组件;活动隔爆结合面)。 7. 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的正压外壳,及管道内的所有空间的最小气体的主力值应不低于(50)Pa,特别要保证泄漏部位的最小气体压力值。 8. 正压型电气设备外壳内的保护气体应是不燃性气体,通常采用清洁空气或(惰性气体)。 9. 正压型电气设备防爆的关键措施是设备外壳内部保护性气体(新鲜气体或惰性气体)的压力高于环境的压力至少(50)Pa。

10. 正压型电气设备安装时应注意进入通风、充气系统及电气设备内的(空气或气体)应清洁,不得含有爆炸混合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11. 正压型电气设备,通风充气系统的联锁装置,应按照先(供电;停电;通风)后停风。 12. 正压型电气防爆设备壳内最小换气量为外壳及其连接管道总净容积的(5)倍。 13. 正压型电气防爆设备的正压外壳及其连接管道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0)。 14. 正压外壳及管道内的所有空间的最小气体压力值应不低于(50)Mpa。 15. 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或电弧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必须设置(电气联锁)装置,保证安全。 16. 正常运行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是(开关)。 17. 正常运行不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是(异步电动机)。 18. 针对浇封型电气设备的特点和防爆原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可只部分浇封)。 19. 长距离布线的外壳应有排放装置,电线绝缘应有(防水)特性。 20. 增湿是一种从(工艺)上消除静电危险的措施。 21. 增安型电气设备主要的防爆措施是(限制表面温度)。

防爆电气作业考试题库

防爆电气作业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 ( )1、隔离式自救器可适用于任何空气环境中的自救。答案:√ ( )2、当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之差较大时,电缆与密封圈之间可缠胶带使密封圈和电缆紧固。答案:× ( )3、电缆引入装置密封圈单孔内穿入2根电缆时同样为合格。答案:× ( )4、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地线做电气连接的保护措施。答案:× ( )5、对于外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外壳以及铠装电缆的铅皮和铠装等,均应可靠接地。答案:√ ( )6、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电压时,低压电气设备上应明显标出其电压的额定值。答案:√ ( )7、煤矿企业要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落实,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答案:√ ( )8、已在井下工作的防爆检查工,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天。答案:√ ( )9、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避灾人员在撤离灾区时佩带的自救器可根据需要随时取下。答案:× ( )10、每类防爆型电气设备连锁装置都应使用专用工具才能解除其连锁作用。答案:√ ( )1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防爆电气设备快开门结构开门时间应

在警告版上表明。答案:√ ( )12、安装连锁装置困难的防爆电气设备,在征得国家检验机构的同意后,可以不用安装,也不用设置代替装置。答案:× ( )13、安全电流为50mA及以下。答案:× ( )14、采区低压电缆严禁采用铝芯。答案:√ ( )15、钢丝铠装电缆多用于水平巷道和缓倾斜巷道内。答案:× ( )16、主接地极在井下主、副水仓内埋设1块即可。答案:× ( )17、增安型电气设备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了安全程度,避免了在正常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答案:× ( )18、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答案:√ ( )19、本质安全电路就是国标GB3836.2规定的条件下,正常工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环境气体 的电路。答案:× ( )20、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答案:√ ( )21、所有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内部都必须设有专用的内接地螺栓。答案:× ( )22、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因素。答案:√ ( )23、采用了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就是单一式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由震源出发向外传播,经波阻抗界面反射到达接收点的波叫做反射波。 2、有效波:那些可用来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为有效波或信号,如在进行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时,反射纵波为有效波。 3、干扰波:所有妨碍认辩、追踪有效波的其他波均属于干扰波范畴。 4、多次波: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界面之间发生了一次以上反射的波。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射波和扰射—反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其中,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人工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地下介质中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地下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物探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折射波_______地震法、__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__透射波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地表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介质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 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振动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振动 _____转换成___电信号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数字磁带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处理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解释______,做出地震_构造图___________,并提出____井位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检波点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连续____追踪反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这种关系称为__观测系统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弹性波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介质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B.反射波.________就是有效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 A.一个点_________.

防爆作业题库

爆炸性危险场所划分: 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大小划分:0区、1区、2区三个级别, 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为10(20)区、11(21)区两个级别 气体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得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得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得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就是短时存在得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得环境 粉尘10(2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得环境 11(2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得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得环境 防爆电气设备按防爆结构形式其名称与标志:隔爆型d充油型o增安型e充砂型q 本质安全型i 无火花型n主要用于2区;浇封型(m)、气密型(h)、正压型p 特殊型s 隔爆型d(适用于1/2区场合)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得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 本质安全型仪表(i型):适用于0/1/2区特点就是仪表在正常状态下与故障状态下,电路、系统产生得火花与达到得温度都不会引燃爆炸性混合物。适用于一切危险场所与一切爆炸性气体、蒸气混合物,并可以在通电得情况下进行维修与调整。它不单独使用必须与本安关联设备(安全栅)、外部配线一起组成本安电路,才能发挥防爆功能 正压型(p型)仪表:向仪表外壳内充入正压得洁净空气、惰性气体,或连续通入洁净空气、不燃性气体,保持外壳内部保护气体得压力高于周围危险性环境得压力,阻止外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进入壳内主要用于2区 增安型(e型)仪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得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如密封等),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与规定得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得仪表设备(异步电机) 主要用于2区; 特殊型(s型)仪表:除d、e、i、p、n之外得特殊形式,或者就是上述几种形式得组合,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得防爆仪表称为特殊型仪表 0区——只能选ia型、S型(指专为0区设计得S型); I区——可能除n型以外得其她型式; 2区——所有防爆型式均可选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大类: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工厂用电气设备II类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A,B,C 三级 II类防爆电气设备划分温度组别:爆炸气体混合物得引燃温度T1-T6;6组,标志为T1~T6,组别级别T1(T>450℃) T2(450℃≥T>300℃T3(300℃≥T>200℃T4(200℃≥T<135℃ T5(135℃≥T<100℃T6(100℃≥T<85℃) 闪点,就是在规定得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得最低温度。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试时通过得接合面得长度就是(25mm) 1、本质安全型、无火花型、浇封型防爆电气设备都可以用于0区域。错 2、在划分为20区得可燃性粉尘环境,粉尘为非导电则即可选择A型也可选B型电气设备对(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A,B,C) 3通过“瞧、听、试”判断触电者有否自主呼吸,瞧胸、腹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得气流声,试口鼻有无呼气得气流,如都没有,则可判断没有自主呼吸。对 5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当电流增大时引起人体得反应变大,可能导致坠落等二次事故。对 6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得进线口内得弹性密封圈得一个孔只许密封二根电缆。错(一根) 7可燃性粉尘环境电缆敷设路线布置应不会因粉尘得通过而受到摩擦与静电得聚积,并应采

地震勘探原理历年考研真题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模拟试题 考试内容包括第三版教材第1~6章 一、填空题(共计40分,1分/空) 1、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划分波的类型为:球面波、柱面波、平面波。(3空) 2、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两介质波速不等(下部大于上部);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两介质有波阻抗差。(3空) 3、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关系分别是(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两个切点(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有一个交点Xp,在X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至波,而直达波为续至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3空) 4、瑞雷面波的主要特点是频率低、速度低、频散和 质点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椭圆。(4空) 5、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得到共激发点、共接收点、 共炮检距和共反射点四种记录。(4空) 6、讨论检波器组合的解题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单个检波器的信号看成是滤波系统的输入,多个检波器组合后的信号为滤波系统的输出。(2空) 7、共反射点叠加也称水平叠加;其目的是得到能基本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其基本原理是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3空) 8、影响共反射点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速度;其二是地层倾斜。(2空) 9、如果凹界面可用圆周的一部分来表示,圆的曲率半径为ρ,界面深度为H,则接收到回转波的条件是ρ< H。水平叠加剖面上可看到明显的回转波,这主要是多次叠加 原因造成的。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可以采用偏移处理方法使回转波归位。(3空)

答案---地震勘探原理试卷-采集部分 (1)

地震勘探原理(采集部分)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 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2. 振动曲线: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3. 分辨率:两个波可以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4.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引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5.屏蔽:由于剖面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引起不能在地面接收到来自深层的反射波,这种现象叫做屏蔽效应。(如果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波长,则无屏蔽作用)。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的能量越小,称屏蔽作用越厉害。 6.波阻抗:介质传播地震波的能力。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Vρ)。 7. 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和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 8. 尼奎斯特频率: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它等于采样频率的一半,也称为折叠频率。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也以较低频的假频出现。 9. 视速度:沿检波器排列所见的波列上被记录的速度。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10. 反射系数: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叫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请用中文写出以下英文缩写术语的意思:3C3D 三分量三维;AVO 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 2. 振动在介质中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_弹性_____波。 3. 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_检波器__将___机械振动信号___转变 为___电信号。 4. 二维观测系统确定后,改变炮点间隔,会使覆盖次数发生变化。 5.沿排列的CMP 点距为1/2 道距。 6. 通常,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的定义是:当横、纵比大于时,为宽方位角观测系统。 7. 线束状三维勘探中,子区是指两条相邻的震源线和两条相邻的接收线所确定的区域。 8. 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联络测线_,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主测线___。 6.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__界面上下___地层的___波阻抗差异____的 大小。 7. 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一般可分为水平(横向)分辨率和垂直(纵向)分辨率。 8. 在行业标准中规定,覆盖次数渐减带一般要求大于偏移孔径和最大炮检距的 1/5(或20%)

特种作业考试题库(有答案)

特种作业有答案 第一章 一、判断题 对1.国家规定要求:从事电气作业的电工,必须接受国家规定的机构培训、经考核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对2.作为一名电气工作人员,对发现任何人员有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应立即制止。 3.在电气施工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安装电气线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以方便使用者的原则来安装。 4.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工矿企业等单位有条件的应该建立适合自已情况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为了保证电气作业的安全性,新入厂的工作人员只有接受工厂、车间等部门的两级安全教育,才能从事电气作业。 6.电工作业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守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 二、单选题 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C)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 C)学时。 ,40 ,8 C.48,16 2.作为电气工作者,员工必须熟知本工种的(B)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作业。 A.生产安排 B.安全操作规程 C.工作时间 第二章电工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对1.全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指:电流的大小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而与电源内部电阻和负载电阻之和成反比。 2.若干电阻串联时,其中阻值越小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也越小。 对3.对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回路,回路中各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各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 4.有两个频率和初相位不同的正弦交流电压U1和U2,若它们的有效值相同,则瞬时值也相同。 5.正弦量可以用相量表示,所以正弦量也等于相量。 对6.反映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叫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正向特性曲线和反向特性曲线之分。 7.最大反向电流是指二极管加上最大反向工作电压时的反向电流,反向电流越大,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越好。 对8.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是:发射极电流等于集电极电流和基极电流之和。 对9.输出电路与输入电路共用了发射极,简称共发射极电路。 10.共基极电路特点是输入阻抗较小,输出阻抗较大,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放大倍数以及稳定性与频率特性较差。 对11.整流电路就是利用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电路。 12.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与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愈高,则允许的最大允许耗散功率愈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