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

1、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社会独立性

2、教育起源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3、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4、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5、夸美纽斯的主要观点

适应自然、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

6、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关系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制度

7、教育对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培养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

8、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

9、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10、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格赛尔、威尔逊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

11、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1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过程,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育对人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还有延时价值1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14、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激励、评价

1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6、建立学制的依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概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概况;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7、我国当前学制的改革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18、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19、教师职业的特点

学者和学习者;传授者;管理者;示范者;朋友;研究者

20、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

21、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

2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23、教师的知识素养

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4、教师的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能力

25、职业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2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

27、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自主反思意识;进行教育研究;丰富专业知识

28、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9、师生关系的内容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人格上平等;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

30、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3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环境

3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3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34、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强制性;基础性;普遍性

35、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36、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37、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3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9、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得当;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4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41、教学过程的结构

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2、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43、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现场教学;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复式教学;

44、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45、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改进班级授课制;多样化座位排列;探索个别化教学

46、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

47、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按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按标准分: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48、教学评价的原则

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指导性

49、常见的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式、探究式、抛锚式、范例教学模式

50、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1、德育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和其它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晨会周会以及实施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

52、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

53、德育工作新形式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

5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

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55、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有效的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评定学生操行,评选三好学生

56、班集体的行程与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7、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

58、课外校外活动的意义

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5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以及特点

群众性、小组活动、个别活动;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60、教育研究的意义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61、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有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62、西方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现代认知

63、注意的特点以及功能

指向性和集中性;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6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两种规律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65、知觉的基本特征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66、观察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67、防止遗忘的方法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68、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69、表象特征

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70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71、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

72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言语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73、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7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7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学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

76、智力测验的标准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77、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营养、产前环境与早期经验、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78、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家庭因素、学校教育、个人主观因素

79、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80、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理论

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

81、个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8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算、前运算(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运算(守恒)、形式运算

8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84、心智技能特点

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85、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86、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87、创造性的培养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性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8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89、课堂管理的功能

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90、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建立积极的、有效地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91、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2、简述教师职业心理成长的历程

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93、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94、依法执教的意义

是治国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教师之必须

95、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特征

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侵犯学生的人身权;侵犯学生的著作权;侵犯学生的财产权;不作为违法侵权。其中在学校教育中,这类侵害主要是由体罚或变相体罚,教育设施设备不安全以及学校、教师的不作为侵权造成的

96、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97、受教育者的权利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98、受教育者的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99、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拒绝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100、教师的权利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101、教师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0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0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

1.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2.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3.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文字处理系统。 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5.计算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6.计算机的组成主要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7.按工作原理分,计算机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8.计算机的字长决定了计算机运算能力和运算精度。 9.汉字的输入码即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存储的代码。 10.十六进制数9B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11.计算机中最广泛使用的英文字符编码是ASCII码。 12.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的功能一样,都能永久保存数据。 13.没有安装任何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也能正常运行程序或处理程序。 14.汇编程序属于计算机系统软件。 15.“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是电子数字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 16.在计算机中使用二进制进行运算和存储的主要原因是:二进制只有0和1两 个符号,便于书写和阅读。 17.ROM又称为随机存储存储器。 18.机器语言程序称为源程序,高级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19.计算机中用于表示存储空间大小的最基本单位是位bit。 20.一台微型计算系统的处理速度主要取决于内存的大小。 21.计算机工作时突然停电,存储器里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22.人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是通过输入输出设备实现的。 23.显示器是一种输出设备。 24.个人计算机属于小型计算机。 25.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 26.主存储器比辅助存储器读写速度快。 27.已知字母“F”的ASCII码是46H,则字母“f”的ASCII码是98H。 28.A/D转换的功能是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29.ASCII码是字符编码,这种编码用16 个二进制位表示一个字符。 30.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1.计算机病毒只破坏软盘或硬盘上的数据和程序。 32.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造的可以在计算机中传播的生物病毒。 33.微型计算机常常是在信息复制和信息交换时感染上计算机病毒。 34.任何数字、符号、字母、汉字在计算机内都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进行存储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得得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得人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得与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得发展,培养学生得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4)教育目得得实现途径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育目得得作用教育目得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得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目得就是制定教育政策、确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得重要依据。教育目得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育目得对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激励得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得与培养目标就是衡量与评价教育教学实施效果 得根本依据.评价学校得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教师得教学质量,检查学生得学习质量,都必须以教育目得与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 3、简述我国教育目得得基本精神 (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我们要求培养得人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得与谐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得与谐发展。 (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得统一。适应时代发展得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发展条件下得个性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得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4、简述素质教育得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就就是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素质教育得基本内涵强调: (1)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教育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得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得教育,这也就是素质教育得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得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得各个方面。 5、简述教育对生产力得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得发展就是具有积极作用得: (1)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得知识、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把可能得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得劳动力。 (2)教育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得科学知识,在较短得时间内被更多得人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得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得发展. (3)教育可以促进产生技术更新。通过对科学创造得生命载体-人得培养,以及教育过程中得创新,促进生产技术得更新,以此对生产力发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第一模块 1.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首先,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其次,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最后,制定教育目的还需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6.素质教育的特征(内涵)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7.美育的作用 答: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8.五育之间的关系 答: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体育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第二模块 9.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答: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腔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要坚持的用人标准是( ) A.党管干部 B.任人唯贤 C.德才兼备 D.任人唯亲 2.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成语是(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3.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内涵在于( ) A.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求 C.为人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D.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5,( )是机关工作的纽带,是机关接受与传递信息的通道。 A.公文 B.公文处理 C.公文拟办 D.公文承办 6.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文字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7.每一颗通信卫星可俯视地球( )的面积。 A.1/2 B.1/3 C.1/4 D.1/5 8.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的主要原因( ) A.受到地震的影响 B.常年遭受飓风吹袭的结果 C.塔底地层下陷的缘故 D.钟塔的木料砖石年久破损失修 9.职业素质的核心是( ) A.思想政治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专业技能素质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详细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 一、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一)计算机软件:能指挥计算机完成特定任务的、以电子格式存储的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 (二)软件的功能都在硬件的支撑下实现,用硬件实现的功能可能由软件来部分实现。 二、软件 (一)定义(ISO):包含与数据处理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以及相关文档的智力创作。 (二)组成:程序+(与程序相关的)数据和文档。 1.文档: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所涉及的资料,如设计报告、维护手册和用户使用指南等 2.程序是软件的主体,单独的数据和文档一般不认为是软件。 (三)特性: 1.依附性:通常必须使用物理载体进行存储,依附于一定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运行 2.不可见性:以二进位表示、无形的产品 3.脆弱性:容易受到病毒入侵 4.易复制性 5.无磨损性 (四)软件版权: 1.定义:软件的作者享有拷贝、发布、修改等权利,用户购买软件只有使用权 2.软件盗版:未获得版权所有者许可就复制和散发商品软件的行为 3.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法、著作权法、专利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五)软件分类: 1.按应用角度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A.定义:管理系统资源、提供常用基本操作的软件 B.特点:交互性(与计算机硬件系统)、通用性 C.组成: a)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最接近计算机硬件的系统软件 b)操作系统 i.DOS、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Me、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 WindowsXP、Windows 2003、Windows Vista、Windows 7 ii.Unix:BSD、SRV4、SCO UNIX、AIX、Solaris、HP-UX iii.Linux:Red Hat、SuSE等 c)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编译器):FORTRAN、BASIC、Visual Basic、Java、C、C++、 LISP、PROLOG、MATLAB、ALGOL、PASCAL等 d)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FoxPro、Microsoft Access、VFP、SQL Server、Oracle、 DB2、SYBASE等 e)实用程序:磁盘清理程序、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杀毒软件、防火墙等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74649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我够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 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 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 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 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 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 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 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 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 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 启发性原则。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 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 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 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 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 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 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 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 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 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 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 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 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 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 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 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 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 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 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 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 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 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 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 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动机原则。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3.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要点】(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5.简述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 【答案要点】艾里斯曾提出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又称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1ief)。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6.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卷)及答案

《综合基础知识》 一、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部涂“A”或“B”,均记为0分。) 1、“居安思危”反映了事物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 2、在几个社会经济制度中都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3、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社会变革的最终原因只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寻找。() 4、改革和发展都必须依靠稳定,所以,中国的最大政治就是稳定。() 5、法律体系包括一个国家历史的和现行的法律规范,包括已经生效的和已经失效的以及将来制定的法律。() 6、现代民主社会中,从总体上说,任何法律主体都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体。()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8、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内部人事管理行为不能作为行政诉讼案件受理。() 9、行政处罚都要经过听证程序。) 10、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挂职锻炼和轮岗四种方式。() 11、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转型期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 12、经济学上,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中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13、其他因素不变,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将导致该商品价格上升,交易数量减少。() 14、作为市场经济的对立物,计划经济的原则设想几乎与市场经济同时产生。() 15、人们都把第二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作为一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也应该建立“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用强制行政手段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对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 17、政府职能的错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业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 18、领导者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统一,是领导者实现有效领导的必要条件。() 19、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的单一方面的行为过程。()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21、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使中国实现了工业化。(X) 2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 23、资源与环境密不可分,从一般意义上说,资源即是环境,环境也是资源。() 24、“在施工中,供电、供水、商业、交通民警等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使这项工程进行得又快又好。”这句话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25、决议主要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26、收文办理的第四阶段是处置办毕公文,包括:清退、销毁、暂存、组织传阅和催办等。() 27、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28、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9、今年以来,欧盟和美国相继对我国部分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这是明显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做法。() 30、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均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 主要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加强课程与社会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高中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等。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简答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四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环境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二因素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4)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其理论观点是,遗传对幼儿心理的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即"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 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要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遗传和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1)生物遗传因素。研究发现,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人格具有极大的塑造力,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 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生活中的体验、校风和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5)早期童年经验。人格与早期童年经验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其次,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人格。最后,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答案耍点】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4.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答案要点】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耑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1) 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的动机。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有效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将外在的激励转化为内部的心理期^。(2).领会阶段。学生要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剌激,形成选择性知觉。教师可通过提问、图片、手势动作等吸引学生注意,使学习内容进入学生的短时记忆中。(3).习得阶段。学生将短吋记忆中的信息重新编码加工,转入长时记忆中。教师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

什么是软件? 电脑的外观、主机内的元件都是看得见的东西,一般称它们为电脑的「硬件」,那么电脑的「软件」是什么呢?即使打开主机,也看不到软件在哪里。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听起来好像很抽象,但是,如果没有软件,就像植物人一样,空有躯体却无法行动。当你启动电脑时,电脑会执行开机程序,并且启动系统」,然后你会启动「Word」程序,并且打开「文件」来编辑文件,或是使用「Excel」来制作报表,和使用「IE」来上网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操作系统、打开的程序和文件,都属于电脑的「软件」。 什么是应用程序? 如果把操作系统比喻成电脑的「管家」,那么应用程序应该就是电脑的「长工」了。虽然操作系统打理电脑中大大小小的杂事,帮助我们管理电脑,但是如果没有应用程序,就不能打报告、制作报表了。操作系统管理电脑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软件则用来执行各项特定的功能,例如我们用Word来打报告、用Excel来制作报表、用IE或Netscape来上网等等。这些Word、Excel、IE或是Netscape就是所谓的应用程序。 什么是随插即用? 即插即用就是「Plug and Play」,电脑安装了硬件之后,还必须安装硬件本身的驱动程序,才能够使用。不过,对许多人来说,安装驱动程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就使用「即插即用」的功能解决这个问题。即插即用的作法是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内置常用硬件的驱动程序。当你安装了硬件之后,如果Windows 95中有这项硬件的驱动程序,就会自动帮你安装,如果没有的话,你就必须自己另外安装驱动程序了。Windows 98提供的硬件驱动程序比Windows 95多,目前大部分的硬件都可以「即插即用」,但是随着新产品的出现,还是可能碰到无法「即插即用」的情况。 驱动程序怎样驱动? 安装了功能卡或外设之后,还必须在电脑中安装它们的驱动程序,这些设备才可以使用。举例来说,安装打印机之后,如果没有安装驱动程序,电脑就不知道有打印机的存在,当然就无法使用打印机。因此驱动程序是功能卡或外设与电脑之间沟通的介面,若没有安装驱动程序或是安装了不正确的驱动程序,电脑就无法正常地使用这些装置。当你购买了新的功能卡(如显示卡、声卡等)或外设(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或扫描仪等),除了参考使用手册正确地安装驱动程序之外,包装中的驱动程序软盘或光盘都要好好保存,如果不幸操作系统需要重新安装时,这些驱动程序也要重新安装一次喔!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

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政策、确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教学实施效果 的根本依据。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都必须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发展条件下的个性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强调: (1)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教育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5.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1)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可以促进产生技术更新。通过对科学创造的生命载体—人的培养,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创新,促进生产技术的更新,以此对生产力发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整理【2018更新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题型分析 (一)考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考察的知识点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点。(二)考点比较常规,多属重点章节及重点知识点。 出题角度比较常规,没有偏题怪题,都属于重点章节中的知识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紧抓重难点就能够轻松应对。 (三)题眼明析,答案明确 简答题问法比较直接,题眼明确,考生一看就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作答。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只要紧抓重难点知识,熟记,就可轻松应对简答题。 二、高频考点梳理 模块一教育基础 1.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 (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管理,协调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6.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

测试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测试卷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 A)查尔斯·巴贝奇 B)阿兰·图灵 C)阿塔诺索夫 D)冯·诺依曼 2.在下列关于图灵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灵机是由图灵提出理想机器 B)图灵机不可以计算的问题现代计算机也不能计算 C)图灵机是晶体管计算机 D)只有图灵机能解决的计算问题,实际计算机才能解决 3.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4.在计算机运行时,把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内存中,这是1946年由领导的小组正式提出并论证 的。 A)图灵 B)布尔 C)冯·诺依曼 D)爱因斯坦 5.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过程控制 D)CAD/CAM/CIMS 6.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称是。 A)CAD B)CAMC)CATD)CAI 7.在电子商务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称为。 A)B2B B )B2C C)C2C D)C2B “十五年周期定律”认为,2018年左右将发生新一轮革新浪潮,即“智慧地球”发展策略,它是以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 A)大型机 B)个人计算机C)互联网D)物联网 9.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其中一层意思是指。 A)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B)物联网可以脱离互联网而存在 C)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另一个名称

D)任何物体都可以自动沟通 10.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最核心是。 A)二进制数 B)CPU控制 C)硬件和软件 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1.在下面关于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完整版)2019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答:强化法、代币疗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四维的活跃,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5、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答: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7、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前三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两种是成长需要,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到时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很少能得到安全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相对高级的追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需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是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科学参加课外活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