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案新部编本)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案新部编本)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案新部编本)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孙良胜

一、本单元课程标准依据:

4.1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一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二、学生分析:

随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推进,认知结构不断地完善,从心理到道德,再到对社会的认知,学生的视野逐渐扩大。他们开始关注并喜欢讨论国家大事。在这种前提下,首先就需要让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有个初步的认识。

现代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学生们对外国的了解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有的学生出现盲目崇拜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就需要让他们对我国国情有一个初步认识,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宗旨,引领学生领悟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深刻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富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强中国。

第一节“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课文主要通过祖孙三代眼中的社会主义这一线索,来感受

社会主义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通过三代人的亲身感受来体会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同时也从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看社会主义,目前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让学生展望20年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充满信心。目的在于让学生着眼现在,放眼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在描述一个事实,社会主义在不断的发展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会不断地体现。这一节是总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空的,第二节,第三节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以王师傅一家为线索,通过介绍家庭成员所从事的不同职业,引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了解重在让学生感悟“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精神。

第三节“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一节课文通过2课时来编排,本节落脚点在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第一课时主要通过介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是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二是又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了解这两大制度来感受我国的政治文明。第二课时主要通过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来感受我国的精神文明。同时要我们处理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

单元知识结构图:

四、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

(2)能力目标:

具备综合归纳的能力;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善于从全局看问题。

(3)知识点目标:

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地位、作用;我国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先进文化的内涵。

五、本单元教学综合设计思路:

(附:各课时教学设计简案(共4课时))

第一节: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共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信念。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例说出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够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国情。

(3)知识点目标: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优越性。

难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学途径】课前布置:搜集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所起的作用的新闻(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

Ⅰ、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新闻,然后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可以播放

MTV《走进新时代》创设氛围)

综合:这些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可以说是历经磨难的。(承转)

Ⅱ、新课学习:

1、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建国初期的情况(展示大量的图片,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形象化)

○改革开放之后(歌曲:《春天的故事》展示给学生)

活动探究:(资料: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做的调查——身边的变化农民居住的变化,三组图片)

说一说: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能说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吗?

○畅想社会主义中国:请你说说我国在将来的20年会有什么变化?

活动探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

料展

示:

提出问题供学生探讨:

(1)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你认为我们目前怎样才能赶超发达国家?

(3)这些告诉我们我国目前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可以补充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1956到21世纪中叶;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及对我们提出的要求;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面对这种局面,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对应措施?(承转)

3、党的基本路线:

(播放flash 动画,使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事例讨论:在1999年美国炸毁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又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当时许多中国人都说这是美国的挑衅,我们不能忍气吞声等一些过激言行。可是,你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是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的吗?

请你说说采取这样的措施依据是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读读议议:(视时间而定,课外由学生自主完成)

Ⅲ、课堂小结。(略)

第二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共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明确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2)能力目标: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善于从全局看问题。

(3)知识点目标: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地位、作用;我国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地位、作用

难点:混合所有制经济

【教学途径】主题探究活动

【设计思路】

Ⅰ、导入新课:

提供一组图片(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图片),提出问题:

这些企业有什么不同吗?

(承转:当我们看看王师傅一家在大年三十成绩汇报,我们就知道这些区别了。)

Ⅱ、新课学习:

主题探究活动:王师傅一家的团圆饭

主题一:国有经济

○学生扮演王师傅角色:讲述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问题的提出:

(1)王师傅所在的钢铁公司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该种经济体制还涉及哪些领域?(核心: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

(2)前面所提供的企业当中,哪些是国有企业?在我们周边还有哪些企业是国有企业?(3)简单讨论一下: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视情况而定,补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话题供学生讨论)

主题二:集体经济:

○学生扮演刘大妈角色:讲述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问题的提出:

(1)刘大妈所在的乡镇企业属于什么所有制经济?

(2)前面所提供的企业当中,哪些是集体企业?在我们周边还有哪些企业是集体企业?(3)简单讨论一下: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主题三:非公有制经济:

○学生分别扮演王刚、李婧、王倚角色:讲述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问题的提出:

(1)他们三人所从事的职业应各与什么经济体制有关?

(2)举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从事的行业或职业也属于这些体制的经济形式?

(3)简单讨论一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读读议议:肥水要流外人田(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必须明确这里是主要讲吸引外资的内容,视各校具体情况而论,可以补充,或作为一项专题活动来展开。)

Ⅲ、社会调查:(可以作为单元活动部分来开展)

例如:某私营企业投资兴建了一个大型的物资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为当地带来了将进8000个就业岗位,又促进了农业的生产等。

〖主题〗非公有制经济在海盐

〖调查核心内容〗确定一个或几个企业;从企业所有制形式;资金构成;企业管理制度;该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途径〗可以通过实地采访、向家人询问、到当地基层机关调查等方式取得相关第一手资料〖评比〗活动时间大致在一个月左右,完成之后进行评比。优秀作品张贴。

〖交流〗(可以占用一个课时)挑选一些较好的调查在全班交流,分小组讨论其中所反映的道理(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节: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够通过搜集信息查找相关内容:民族

区域自制制度等。

(3)知识点目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途径】课前搜集资料、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

Ⅰ、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材料一:1999年深圳大鹏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将诞生中国第一位通过选民直接推荐镇长人选而产生的镇长。

?材料二:浙江省奉化市腾头村党支部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实行党务、村务公开,并完善村民公费医疗制度,老年退休制度等各项制度。

(2、)你知道政治文明的吗主要表现?(政治制度的文明和政治生活的民主)

Ⅱ、新课学习:

1、抛出问题:“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物”你知道人

民是怎样行使权利的吗?

2、材料展示并分析:

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按预定程序进行大会表决,一项项议程顺利通过。当进行到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时,参加表决的474名代表中,只有218人投了赞成票,没有超过半数。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未获得大会通过。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代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是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不满意,人大代表不赞成就是人民不赞成。

体现了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增强。

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的意识增强。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

……

从这件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观点形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可以展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说明:可以开展小活动,例如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能够反映国家的重大决策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如《反分裂国家法》的审议通过等。

4、课前搜集资料利用:——作为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建议展开教学

知识回顾:联系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内容,我国5个自治区是哪几个?

时事联系:05年9月1日,西藏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10月1日新疆庆祝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

这说明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资料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物,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说明:由于第四单元已经有关于民族问题,所以这里的展开仅限于政治制度上。以免重复。Ⅲ、课堂小结。(略)

第三节: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能够通过搜集信息查找相关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

(3)知识点目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先进文化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精神文明建设

难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学途径】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

Ⅰ、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

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

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

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漫骂他人

你是否遭遇到类似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承转: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Ⅱ、新课学习:

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播放上海申博宣传片,或者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动画)

说一说:你怎样理解片中所反映的中国文化?

2、理论前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知道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查一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漫画分析及创作: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教材中所提供的漫画反映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一幅漫画反映三个文明之间关系,之后在进行评比。

Ⅲ、社会调查:

现在各街道各村委会都相继开展文化活动,有很多地方甚至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村、市民文化活动室,请做一个简单的调查。

六、相关参考资料:

1、切身体会说变化——百姓对生活的十大满意:

收入增加理财忙,住房宽敞心头亮;秀美山川建家园,交通发展道路畅;

加入世贸眼界宽,轿车进家成时尚;终身学习教育热,通信便捷新式样;

餐桌品种难认全,休闲娱乐促健康。

2、搞社会主义建设,不改革开放不行,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行。必须明确,基本

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而不是两个中心;是两个基本点,而不是一个基本点。如果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比作一艘航船,那么,两个基本点就好比是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只有这两个系统工作正常,航船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全速前进。

3、三个文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参中只讲到了两个文明的关系)

4、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含义:①“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文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设计中“京”字的造型经过艺术处理,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欢呼着迎接胜利的人形。会徽中的文字部分(“BEIJING2008”)取汉简(汉代竹简文字)之笔意和中国书法之神韵,将汉简中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洒脱,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风格。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选用了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红色作为主体图案基础颜色,传达着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奥林匹克的激情。红色历来被视为中国的代表性颜色,红星、红旗、红色政权共同筑起了红色的共和国。红色是东方的太阳,红色是生命的圣火;红色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红色是中国人对世界的祝福和盛情;红色是中国人喜庆热烈的心情,红色是北京激情活力的象征。③“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继承了奥林匹克设计的优秀传统,揭示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会徽造型以运动人形为主题,突显了奥运会以人为本、以运动员为核心的理念,将体育的神圣与和平友爱的欢乐主题融为一体,传达出奥林匹克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④“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表达着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和对2008年奥运会的信心和承诺。这枚中国肖形印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凝练的象征。它动静相宜、刚柔并济的友善形象是这个国家真诚情感和豁达心胸的体现。在这方“中国印”上,镌刻着一个有着13亿人口和56个民族的国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现着一个面向未来的都市对奥林匹克理想的宿求。它是诚信的象征,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类做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承诺。

5、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事例:见《感动少年》中学篇第45页“全面消灭血吸虫病”

6、“十五”期间是非公有制经济迎来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02年6月,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把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成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05年2月,国务院研究制定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成为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国务院文件。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截至2005年12月,已有10多个部门和单位出台了配套文件和具体措施。31个省区市已累计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性文件200多件。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延续了近几年快速发展势头。2005年9月底,注册私营企业已达419.1万户,比2004年底增长14.79%,已经成为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1992-2004年私营企业户数年均增长31.9%。2005年9月底,注册个体工商户2466.2万户,较2004年底增长4.9%,并实现了1999年来的第一次增长。截至2005年9月底,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为58157.1亿元,比2004年底的增长21.3%;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为5743.5亿元,比2004年底增长13.6%。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十五”期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从1979年的不足千分之一增长到目前已超过1/3,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已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据统计,在40个工业部门中,非公有制经济在27个部门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在部分行业已经超过70%,

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体。在部分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04年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70%。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十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劳动力需求,吸纳了绝大部分劳动力的增量和存量转移,缓解了就业压力。“十五”期间,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平均每年净增600多万个工作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3/4以上;在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2.79亿人,增长到3.49亿人,净增7000万人;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人数从1.5亿人增长到2.07亿人,净增5700万人。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对外开放的生力军。“十五”期间,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私营外贸企业发展迅速,出口增长迅猛,成为对外开放的一支生力军,作用越来越大。个体私营经济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37.5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12.1亿美元,增长近30倍,占全国出口商品比重的9.6%,比2000年的0.8%增长了12倍。2005年1-10月,非公有制企业(不含外资)出口总额达902.8亿美元,同比增长68.24%,较全国商品出口增幅高37.14个百分点。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出口已占全省出口的近40%,超过国有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出口第一军团。目前,一批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已走出国门,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生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主体。“十五”以来,在各种经济成份中,个体私营企业的税收增长是最快的,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及其他经济成份,私营企业税收增长率五年来一直保持在40%以上,对国家新增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2005年前三季度,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税金总额达320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8.9%。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市县的经济主体力量已经是个体私营经济,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个体私营经济。浙江温州市个体私营经济纳税占全市工商税收的80%左右,辽宁营口市占72%,广西玉林市占51%。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十五”期间,以非公有制企业高度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如广东省的大沥铝材、西樵纺织;福建省的晋江鞋业、南安建材;浙江省的永康五金、温州打火机等。部分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产品在全国占有很高市场份额。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和眼镜出口占全国的90%,低压电器产值占全国1/3;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国的80%。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广东1612个乡镇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300

多个,超过20亿元的有120多个。浙江的建制镇由1978年的167个增加到2004年的760个,有30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政治科组:冯小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教和学的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二)讲授新课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材料导入、启发: 材料一:《功夫熊猫2》在继《功夫熊猫1》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推出的,今年暑假也就是刚过去的暑假上映。《功夫熊猫2》创下了北美票房1.6亿美元,全球票房5.98亿美元。《功夫熊猫》成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最佳载体。 材料二:《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超过了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 材料三: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整天载歌载舞,却无法看电视、玩电脑,为什么呢?这种

2020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妖娆.(ráo)折.腰(shé)可汗.(hán) 娉.婷(pīnɡ) B.分.外(fèn) 风骚.(sāo)鲜妍.(yàn) 莽.莽(mǎnɡ) C.稍逊.(xùn) 摇曳.(yè)冠.冕(ɡuān) 枉.然(wǎnɡ) D.红晕.(yùn) 呢喃.(nán)黎.明(lí) 丰润.(yùn) (解析:A.“折”应读作“zhé”;B.“妍”应读作“yán”; D.“润”应读作“rùn”。)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 ....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 流人物 ...。 C.你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貌,妩媚得体的举止,优雅 大方的谈吐,令我刮目相看 ....。 D.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 ....,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解析:D.“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用来形容青少年不符合语境。)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特点,本身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 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 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 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 A.②①⑤④③B.⑤②④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④①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通过生动有趣的民俗活动体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历史,树立了民族自信。 C.为了让选择留校的学生们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学校举办了留校学生新春联欢会。

最新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寺口镇寺口小学李黄华闫春慧张丽恒 《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小儿语》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设计范例分析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设计范例分析 邯郸市教科所范凤菊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做出战略性规划。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基本上要回答这样三个问题,首先就是明确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第二就是具体方法和途径;第三就是结果和目标达成。 以邯郸外国语学校李艳的《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教学设计为范本进行具体分析说明,供大家进行学习交流和研讨。首先,以单元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教材,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地分配教学时间。(展示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李老师在单元设计中分析了本单元的地位:处于起点的地位,所要解决的是“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文化现象,感受文化生活,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目的是使学生对“文化”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是整个教材展开论述的前提。这样安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逻辑结构和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逻辑线索:文化现象----(引出)-----文化内涵----(感受)----文化力量,这样整理出来逻辑结构对教学内容就有了很好的理解。 以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为例,围绕新课标要求,(第一步)情景导入:典型案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步方式方法)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学过的诗歌,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品质和心境;(第三步探究活动)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 【探究】1.文化对塑造人生起什么作用? 2.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3.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4.怎样理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统一的? 5.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里? 学生看书,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评补充完成探究。(第四步形成理念)形成基本的文化生活观点:这一课理论知识其实只有三句话-----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五步)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加深对文化生活理论观点的理解,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总体把握不错,但是如果让学生观看极具震撼力的一些视频,例如:汶川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应该说一次次的感人的事迹让我们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么这样的一些精神力量,在这个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体现,我觉得应该把它很好地补充到我们的教材中来。 视频:5月19号,各界群众在三分钟默哀之后,在天安门广场呼喊中国加油,汶川加油,汶川挺住。看后很多人都流下了泪水。还有成龙的《生死不离》中,我们听到了这样的话,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手拉着手,生死不离。那么通过上述的情境,感受这样几句,让人振奋的话语,让学生从中感受一下,它所含有的这种精神的力量,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能从中感受到精神的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2.2 文化塑造人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能力目标: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 重点难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那么,文化是怎样塑造人的呢?当然,我们这里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知识梳理 (一)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积极参加,不断丰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例如:文化赏析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了解文化的多元性(圣诞节调查)、参加兴趣小组(天文、文学社)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 2.空前繁荣的,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增强,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和,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请回忆你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你是靠什么样的精神信念走过来的? 2.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予中国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回忆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是如何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的。 例如: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此刻,全中国的人们借力奥运,向全世界喊出响亮的口号,升腾起一个共同的声音:未来在我手中,我能,我拥有! (三)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 举例分析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例如:人的素质提高-就业层次就高-贡献相对较大-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 (1)纵向理解(动态):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例如:终身学习的概念 (2)横向理解(静态):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 例如:培养综合性人才 3.优秀文化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文化氛围的感染作用、文化活动的促进作用 知识归纳 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表现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ráo)娉婷.(tín)丰润.(rùn)红装素裹.(guǒ) B.鲜妍.(yán) 摇曳.(yè) 呢喃.(lán) 新颖.别至(yǐnɡ) C.汹.涌(xiōng) 飘逸.(yì) 冠冕.(miǎn) 不屈不挠.(náo) D.凝.望(níng) 忧戚.(qī) 滔.滔(tāo) 成吉思汗.(h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影《战狼2》,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 ....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长得惟妙惟肖 ....。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 ....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村干部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3.(广元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B.10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D.嘉陵第一小学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4.(襄阳中考)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⑤③②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 ①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13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20世纪末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 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可能 ...成为癌症的终结者。 ②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盖房子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

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 现在社会,多少年来,所有的学校都在大会小会的谈德育,但还不时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抽烟、喝酒、校园暴力、破坏公物、甚至侮辱教师等等。看来如何理解、实施道德教育,怎样使道德教育充满活力并富有成效,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道德 何为道?道即是法,是万物之奥,万事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道先天地而存,是阴阳相合、遵自然法则运行不息的规律。何为德?德是物质场,万物存在的基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经》)道与德连在一起就是尊道重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将道德阐释为“天道”、“天理”,以及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天道、天理体现的是宇宙、地球、人类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总和,而“仁、义、礼、智、信”则是人顺从天道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无“德”便不能称之为人。由此可见,道德的内涵是非常深刻的。 二、道德与幸福 做人有为人之道,成物有构物之理。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行事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遵循一定的规律。得道能明事理,同时拥有了一种本领。得自然之道可成学者专家,得社会之道可为官为君,得先天之道可返本归真。符合事物规律行事必然会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使事物繁荣昌盛。相反,逆道而行就会碰的头破血流;为人处世应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个法则的具体表述就是道德规范。重德能不断积德,使人德高望重,众望所归,为处世理事打下良好基础,走遍天下人所敬仰。 没有道德的个人,必然丧尽天良,为社会所不容;没有道德的社会,必然混乱、腐朽、堕落。可见,传统道德与人类幸福又是息息相关的。 三、悠悠中华文化五千载,道德一线贯穿,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教育历来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问题。人有两面性,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可以学好也可以学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普遍的人性中,善与恶共存。一个人要行善,则必须约束自己的恶念,要吃苦、付出,还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而只要稍微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堕落。放纵当然比约束更容易,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笔者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发人的正的因素,抑制人的负的因素;其根本途径在于从“心”做起,应回归到正心、诚意、提升道德修养的路上。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其精华代代相传。 “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和谐,重视个人修养,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传统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让、节俭、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免人陷入那种无度的纵欲之中。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烦恼。这些东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四、用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是无所不在的,是活泼的、流动的、丰富多彩的,而非呆滞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借助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中,如果我们选择恰当的方法,是能够把她准确、实在、生动的表现出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课时体味文化 话题导入:我们常说中学生要做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其中之一就是“有文化”。那么我们是不是有文化的人? 究竟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我们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将从“文化”的内涵(什么是文化)与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去探究。 情景导入: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由于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人们都有机会欣赏到越来越多的各种艺术表演。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镜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画面)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文化“万花筒”,体味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板书课题: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时体味文化 板书:一、文化“万花筒”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神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例如:图一:古代仕女图,非洲狮面人。图二:巡逻兵飞行表演,雅尔音乐会,法国印象图画展,芭蕾舞团 问题探究 1.从空间上看,这几幅图片有何不同? 2.从时间上看,这几幅图片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自学,对比分析这几幅图片的特点并作初步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分析:从空间上看,有中国的和外国的、从时间上看,有古代的和现代的 教师提问:再来环顾我们的生活,同学们亲身参与过什么的文化生活? 学生回答: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蓝球比赛、上课、自习、作业、上网、交友、聊天……

教师提问:我们湛江特有的红土文化,有哪些特色的文化活动? 学生回答:端午节赛龙舟。雷州歌和雷剧;北部地区的木偶戏、白戏、安铺八音、吴川“元宵三绝”(即飘色、泥塑、花桥)、东海的人龙舞。以寇准、李纲、苏东坡、汤显祖等为代表的著名古代政治家、文学家留下中原文化色彩的踪迹。雷州西湖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十贤祠、浚元书院、寇公祠和苏公亭等。 红土文化:雷州半岛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劳动、生活,即创造了雷州半岛的物质文明,又创造了具有特色的精神文明一“红土文化”。 教师总结:通过这么多的例子,我们可以体味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文化。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生齐声说)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板书: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师:通过分析对比,同学们还能从这些例子中发现什么问题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文化艺术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文化生活各具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此点如学生不能顺利回答,教师要适当引导、启发) 板书:2.文化生活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练习: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bcef ) A个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b参加学校运动会c参加演讲会d购买蔬菜水果 e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时装表演队f浏览网站,领略各地风土人情g 某国议员竞选 解析: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把握这一点再分类. (过渡)师:我们刚才谈论了不少关于文化生活方面的话题,那么,到底什

【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迈入了艰难、辛苦而又甜蜜的九年级。这将是你们的人生路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当你那到这份试卷时,也许心里充满了兴奋与激动。请认真完成这份并不是总结的试卷,别马虎、别草率哦。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9分,1-7每小题3分,8小题8分) 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一代天娇(jiāo)陈吉思汗(chén)绿茵(yīn)留滞(zhì) B.还看今朝(huán)弥足珍贵(mí)蒙胧(méng)丝缕(lǚ) C.淅淅沥沥(xī)润如油膏(hāo)颤动(zhàn)蓑笠(suō) D.银波微漾(yàng)引吭高歌(háng)嗒然(tà)昏晕(yūn) 2.下列词语解释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惟余:只剩下秦皇:指秦始皇嬴 政射雕:比喻善射 B.留滞:停留不流通风流人物: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C.妖娆:娇艳美好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弯弓:拉弓 D.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须:等到俱:都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雨说,我来了,我来四月的大地。 ②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 ③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了。 A.探访犹疑解除 B.探询疑惑解除 C.探询犹疑解决 D.探访疑惑解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B.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的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5.下面的诗句朗诵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当我临近你们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高中《文化生活》必修三教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体味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懂得文化素养的培养与体现。 2、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懂得文化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阐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2、学会分析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文化欣赏和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文化的力量,从而懂得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2、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运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与力量 【教学难点】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方法】尝试“学案”导学,用好《课后限时检测》,引导学习先自学,做填空题,然后有重点地讲解,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并当堂演练、点评,切记“先学后教”,“授之以渔”,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前者从时间上讲(古代→现代);后者从空间上讲(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 (进行新课)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文化现象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表明文化现象具有特殊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人们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文化现象是文化本质和规律的外部表现,我们知道了文化现象是丰富多彩、

多种多样的,那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文化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做填空题。 1、文化的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非经济、政治活动。 (2)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3)文化包括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动态:精神活动;静态:精神产品。 (4)文化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5)还要注意区分“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相近,用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运动。例如考古学中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生活”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中特社义文化中的“文化”。 [处理练习题]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②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④大汶口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⑩ 2、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有了人类社会才会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处理P6探究四,知道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02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嘶哑.(yǎ)蹂躏.(lì)锦幛.(zhàng) B.水藻.(zǎo)蓬蒿.(gāo)蝼.蚁(lòu) C.干瘪.(biě)淤滩.(tān)胚.芽(pī) D.簇.新(cù)虔.信(qián)瞰.望(k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促狭碗筷姊妹千恩万谢 B.聒噪作揖心窍顶足之势 C.犹然乡绅皂靴顿开矛塞 D.商酌体统勾当如雷惯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母亲》《战争与和平》。 B.《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他是我国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曾因创作了代表作《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C.《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我国女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代表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D.《梅岭三章》的作者是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4.名句默写(6分)() (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去泉台招旧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间遍种自由花。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多是个谎言。 5.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份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的概念 ◇理解: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分析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 (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 (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2)感受文化的力量,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文化内涵的理解 2.文化对人的素质形成的作用

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序: 1.文科学习的基本要求 (1)上课听的同时必须要参与活动,文科的学习在理解,只有参与才能体会,特别是文化生活的学习,尤其如此。我期末在评价各位的成绩时会加入课堂参与分(10分)。 (2)多积累一些社会关注与我们生活相联系的新闻,特别是对所有公民都有启发意义或是教育意义的现象,请准备一本本子记录,并留有适当的空间作分析记录,要求一个星期记录2个事例。 (3)知识的记忆是基本条件。政治课的学习必须注意平时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这是学习和运用的基础。 (4)练习是必须的,基本要求是同步完成《学习与评价》,并自己准备一本同步的框题练习册,保证足够的练习量。 2.《文化生活》教材的体系结构 《文化生活》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成了《文化生活》教材的有机整体。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视频播放“福娃”动画片。你知道“福娃”的设计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特色? 鱼(贝贝)、熊猫(晶晶)、奥运圣火(欢欢)、藏羚羊(迎迎)、京燕(妮妮)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被昵称为“五福娃”。五个“福娃”中,头顶波涛文样的鱼娃“贝贝”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因为水在中国传统中象征着积聚”,传递的祝福是盛世繁荣;熊猫“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火娃“欢欢”象征着奥林匹克圣火,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藏羚羊“迎迎”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身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咏雪抒怀的杰作。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表达了对祖国无比的爱。 《乡愁》以一个游子的感触,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的喜悦,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颂歌”。 《我看》用生动的词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的主题。 二、单元字词汇总 1.字音 莽.莽(mǎng) 分.外(fèn) 妖娆.(ráo) 稍逊.(xùn)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án) 今朝.(zhāo) 数.风流人物(shǔ) 汹涌.(yǒng) 刮.着(guā) 腐.烂(fǔ) 娉.婷(pīnɡ) 鲜妍.(yán) 冠冕 (ɡuān)(miǎn) 浮.动(fú) 呢.喃(ní) 丰润.(rùn) 红晕.(yùn) 忧戚.(qī) 枉.然(wǎnɡ) ..

(完整)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高二文科①②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而且对政治课不够重视。应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文化创新的意义,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修养水平。 4、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首先目标。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其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建设。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社会上还存在着落后、腐朽文化。因此,设置本模块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2、基本思路

第一单元的现象入手讲清文化概念,讲文化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第二单元讲文化发展问题,横向讲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讲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纵向讲文化传承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而讲文化创新(源泉、作用、途径)。第三单元在前两个单元从总体上讲文化的基础上,专门讲中国的文化,一是从中华文化的历程说明它源远流长,二是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不同区域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讲凝结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之魂,要大力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最后第四单元再专门讲当代中国的文化,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现实的文化选择入手,讲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讲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即思想首先建设。全书既从总体上讲文化,又专门讲了中华文化,特别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概览了文化现象,又深入到文化的本质与规律;从历史和现实中,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中深入探讨文化。 3、基本结构 (1)文化与生活 ①文化与社会 a、体味文化; b、文化与经济、政治。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 a、感受文化影响;b文化塑造人生 ③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 (2)文化发展

第一单元《文化生活》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文化生活》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3)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的含义、内容、特点、形式和社会作用 1、文化的含义及内容: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意识形态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和区域性) 理解文化这一概念应注意三点: (1)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概念相近,如考古学中所讲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即专指语言、文学、艺术、科学知识和意识形态等精神性的东西,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2)"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单纯的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不属于文化。

(3)"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单纯的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 不属于文化。 (3) "文化"是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 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 养起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社会作用。即文化的力量 (1)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其中,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

整理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全套教案(表格版)

20 年 月 日 A4打印 / 可编辑 高中新课程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 识要点

高中新课程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仅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 育的程度。“文 化生活”中的“文化”,是同经济、政治相区别、相对应的,其实质是“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 别是通过参与 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1)精神产品—————思想、理想、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 术等 (2)精神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4.文化的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 于一定的政治、 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1.文化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政 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 教育事业、培养 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 设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图书出版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 加丰富,文化生 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霸 权主义国家,借 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强权政治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 同步。不能简单地 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6.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的对策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 务,增强全民族 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

【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一)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 今朝()单()于( ) 二、解释下列词语 惟余莽莽: 红装素裹: 折腰: 风骚: 风流人物: 三、文常填空 词,又称。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沁园春雪》中是词牌 名;是这首词的题目。 四、默写 1.《沁园春雪》中 “,, 。”三句运用想象,虚写出了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2.《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作用的两句是: “,。”3.《沁园春雪》中直接赞美当今英雄人物、抒写伟大抱负的主旨句是: “, 。” 4.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 ”。 五、积累运用 1.古人常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你知道除此之外,“国家”还有哪些代称吗?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一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14个字。 本报上海讯昨天,连战在上海全面展开了其被外界称为“经贸之旅”的行程。上海生活着50万来自台湾的同胞,占到了台胞在大陆总数的一半,上海也由此成为两岸经贸关系最为敏感的地带。因此,连战选择上海作为此次大陆之行的最后一站,被普遍认为是寄托了连战对未来两岸关系的期待与希望。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这使躺着的狼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 “没有!”“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 “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便饿死了。临死前它不住地怨恨,认为狮子破坏了自己平静的生活。 六、阅读 (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诗歌的朗读要有节奏感,下列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