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长期变化的趋势与特点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长期变化的趋势与特点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长期变化的趋势与特点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长期变化的趋势与特点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长期变化的趋势与特点

——对美国、日本与德国的比较研究

夏明张红霞

长期来,我们对于发达国家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总的认识是服务业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总体变化趋势,对于早早就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来说,是工业化之后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在总的这种变化趋势中,各国却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例如2007年美国的服务业产出占总产出比重为68.6%,而制造业只占到21.6%,但我们却看到同时期日本服务业只占54.2%,德国为54%,而两国的制造业则分别占到34.2%与37.3%1。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需求结构的变化、收入分配的调整与生产相互联系,并在长期内发生系统的变化,不同国家正由此塑造出不同的结构调整路径。从这一角度考察西方国家长期来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与特点,对于处于结构转型与调整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利用OECD的国民核算与投入产出数据,选择对美国、日本与德国的结构调整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三国长期结构调整中的趋势与特点。

一、产出与就业结构的变化

从产出结构来看,美国的结构调整表现出经济更大程度的服务业化,而日本与德国则在走向服务业化大趋势下,保持了一个强大的制造业。随着产出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产生了一致的变动趋势,而且服务业的就业在整个就业中的比重相对于其产业份额要更高。随着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就业人数在长期内是趋于相对下降的,特别是2000年以来,制造业就业份额经历了一个显著的下降,这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发达国家在2000年以后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务业的发展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具体来看,三国表现出如下的趋势与特点:

1、美国制造业下降明显,而服务业增长迅速,相比而言,日本与德国制造业在产出总的份额稳定,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美国的制造业从1987年的28.5%下降到2009年的19.5%,服务业则从60.1%上升到71.7%,成为总体经济中占产出份额最大的产业。相反,日本的制造业相比于80年代40%以上的份额尽管有所降低,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保持在占整个经济1/3的份额左右,德国制造业的份额更高,占35%以上。从这一点而言,德国与日本不同于美国,表现出一个强大的制造业。

2、从高技术产业的情况看,美国伴随着制造业整体份额的下降,其中的高技术与中高1根据OECD核算数据计算。

技术制造业2也有明显下降,而德国与日本高技术与中高技术制造业不仅稳定,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美国的高技术产业与中高技术产业从1987年的4.2%与7.7%下降到2009年的2.9%与4.7%。表明美国制造业的全面衰退。日本的高技术与中高技术产业则从1980年的3.7%与12.2%上升到4.9%和12.4%,德国则从1991年的3.3%和15.2%上升到3.9%和16.9%。在高技术制造业上日本高于德国,而在中高技术制造业上,德国则高于日本。尽管美国高技术产业份额在三国中也是最低的,但是与其他两国比,份额上的差距远不如一般制造业的差距那么明显。

3、在服务业的发展中,增长最快的是商务服务业3,而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个人与社会服务业4等传统服务业相对平稳。

美国的服务业份额的增长中,金融业增长迅速,从1987年的20.9%上升到2009年的30.1%,而社会与个人服务业增长缓慢,从19.6%上升到24%;日本金融业的增长只是稍快于社会与个人服务业,德国服务业份额的增长本身就不高,其中社会与个人服务业增长缓慢,金融业稍高。在整个服务业中,商务服务业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美国商务服务业2009年占产出份额为47.7%,日本占39%,德国占38.4%。

表1、美国的产出结构

表2、日本的产出结构

表3、德国的产出结构

2OECD根据研发密度把制造业分为四个类别: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

其中高技术产业包括航空航天、制药、办公与计算机设备、广播电视与通信设备、医疗与精密光学仪器,中高技术产业包括电力器械与设备、汽车、制药以外的化学、铁路及其他运输设备、其他机械设备。

3商务服务业(Business Sector Services)具体包括的门类有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与餐饮、运输仓储与通信、金融中介、房地产、租赁和企业服务,而狭义的概念只包括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研发和其他企业服务业。4社会与个人服务业(Community Social and Personal Services)具体包括的门类有公共管理、教育、健康与社会工作、其他社会与个人服务、住户雇佣服务、域外组织与机构。

从就业结构的情况看,三国具体表现出如下特点:

1、农业的就业份额持续下降,美国到2009年农业就业只占总就业的1.4%,德国2007年为2.1%,日本明显偏高,2008年为5%。

2、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最高,且显著提升,成为三国就业结构变化所表现出的共同特点。这其中美国尤为突出,从1980年的71%,上升到2009年的83.4%。日本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则从1985年的55.7%,上升到2008年的68.7%,德国则从1991年的59.5%,上升到2007年的72.4%。

3、在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三国表现出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传统服务业如商业饮食尽管就业份额仍保持较高水平,但是长期以来份额相对比较稳定,社会与个人服务业则是稳步提高,而增长最快的则是金融业,特别是商务服务业。

4、制造业的就业份额都有下降,特别是在2000年前后,经历了一个更为显著的下降。美国到2009年就业份额只占到8.9%,而日本2008年为17.1%,德国为19%。制造业就业份额的下降既是生产率提高的一个表现,也反映了产业国际间转移的一个趋势。特别是对于日本与德国,制造业就业份额的显著下降与产出份额的相对稳定,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以及生产率提高的趋势。

5、在制造业中,美国的高技术与中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份额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而日本与德国在2000年之后基本比较稳定。到2009年,美国高技术与中高技术就业份额分别为1.3%和1.8%,日本2008年分别为2.1%和5.2%,德国2007年则为1.9%和7%。

表4、美国就业结构(按总就业计算)

表5、日本的就业结构(按总就业计算)

表6、德国的就业结构(按总就业计算)

二、需求结构的变化

在经济分析中,我们经常认为需求决定产出,因此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生产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从经济运行的过程来看,生产的结果形成收入,而收入才是需求的来源,因而生产,进而通过收入分配对需求产生影响。

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投资部分在所有三个国家中都表现出不断的下降。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基础设施的建设早已比较完备,投资因而更多依赖企业生产的扩大,伴随着制造业规模的缩小,使得资本品的需求更为疲乏,日本与德国在2000后表现出固定资本形成份额加速下降趋势,可以看作是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的一个结果。在投资相对下降的情况下,三国最终需求与出口份额共同表现出提高的趋势,同时表现出差异。主要美国更多依赖消费的提高,德国则更多依赖出口的提高,日本则在这两者间表现出了平衡的变化趋势。在出口结构方面,高技术与中高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具体的产业则集中在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工业三个部门。

在具体的计算上,由于用出口减进口的净出口来表现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明显缩小

进口的拉动作用,为此,我们计算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与出口分别占GDP加进口的比重,来表明最终需求结构的变化。

表7、最终需求结构

从1960年以来的数据表明,三国最终需求结构变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

1、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居于主导地位。在对消费的依赖上,美国最为突出,其最终消费占GDP和进口合计的比重2009年达到77.7%,日本其次为70.8%,三国中德国最低,为57.8%。

2、从最终需求结构长期变化看,美国长期来最终需求结构比较稳定,德国与日本都表现出对投资拉动依赖程度的下降。以此同时,日本表现为消费的明显提升,而德国则表现为出口的提升,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其份额是下降的。其结果导致了日本经济国内消费为主,辅之以投资与出口,而德国则更多依赖出口,较少依赖投资。

3、三国比较来看,日本经济更为平衡,既不像美国经济那样过度依赖国内消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过于单一;也不像德国经济那样,过度依赖出口,经济受外部经济的冲击与影响会较大。

从进出口的情况看,美国的贸易逆差自1980年以来,逐步扩大,而德国与日本的贸易量逐步增长的同时,保持了较大的顺差。

从出口结构的变化看,三国表现出如下特点:

1、三国出口量最大的产品主要是三类,即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工业,表现出发达国家出口结构的一个共同特点。

2、三国出口结构中最大的是机械设备,美国与德国长期来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基本保持了稳定,美国到2009年达到33.6%,德国则为32.2%。三国中日本这一份额最高,但是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从比较高的1995与2000年的53%左右,下降到2009年的41.6%。

3、三国化学工业出口份额明显上升。美国从1991年的15.3%上升到22.5%,日本是从1988年的9.3%上升到2009年的16.9%,德国则是从17.8%上升到22.3%。

4、与化学工业的上升相比,德国与日本的交通运输设备出口长期来比较稳定,2009年日本与德国所占份额分别为25.5%与21.2%;而美国则是下降的,从1991年的20.3%下降到2009年的16.6%。

5、高技术与中高技术出口美国总体稳定,但略有波动并下降,2009年分别占31.3%与34.3%;日本高技术出口在2000年以后与之前相比有所下降,从1990年的30.3%下降到23%,中高技术出口基本稳定,到2009年为51.4%,德国高技术出口是上升的,从1990年的13.4%上升到2009年的19.3%,中高技术出口则基本稳定,只是在2009年略有下降,占到48.6%。三国比较来看,美国的高技术出口份额要高于日本与德国,而中高技术出口在是日本与德国出口的绝对主力。

表8、美国出口结构(按现价计算)Array

表9、日本出口结构(按现价计算)

表10、德国出口结构(按现价计算)

三、收入分配的变化

收入分配是联系生产与需求的中介。在从生产的结果GDP到初次分配收入国民总收入GNI,主要是跨国之间的要素收入分配进行调整,而在GNI到最终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则是再分配发挥调节作用。

首先,在构成GDP的各项收入中,雇员报酬与营业盈余占GDP的绝大份额。因此,这两者往往呈现反向的变动关系。从这两者所占的比重可以大致了解工资与利润份额的变化。从总体上看,美国、日本与德国经历了一个收益格局趋同化的过程。在1960年三国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美国的雇员报酬份额最高,达到58%,而德国为47.3%,日本更低只有40.3%。但是在随后的时间里,三国之间的分配格局明显接近,美国利润份额上升,与之相反日本则是工资份额的上升,而德国则表现为工资份额先升后降的过程。

其次,跨国间要素净收入都表现出了显著的上升,鉴于三国作为发达国家,显然这种要素净收入的增长主要不是来自于海外的劳动者报酬,更多是作为资产回报的财产收入的增加,而这与近年来跨国投资的迅速扩大有着密切的关联。

再次,从金融与非金融公司、住户与政府收入间的分配与再分配的角度看,美国与日本、德国之间再次表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趋势。初次分配形成收入的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是对营业盈余的进一步分配,其形式则主要是对金融资产与非生产资产使用权收益的分配,包括利息、红利、地租等多种财产收入形式。其中,美国尽管雇员报酬份额是下降的,但是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住户的份额得以稳定并显著上升,从而最终使住户的可支配收入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相反,日本与德国雇员报酬并不存在下降的趋势,但是住户的初次分配收入却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只是经过再分配的调整之后,住户份额得到很好的提升,表明初次分配中财产收入调整倾向于企业而不是住户,而再分配发挥了很好的收入调节作用,维持了住户收入份额的稳定。

具体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来考察整个收入分配过程的长期变化趋势。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黄宇英 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难点: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 社会类型:从生产关系角度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被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请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传统经济结构 社会类型: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变动一: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1821-1850),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茶叶生丝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5年8010 13220 1851年9919 23040 1853年10122 62896 根据材料一、二和课本知识,概括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 2、 3、 【题目】(2015·全国Ⅰ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题目】(2016·全国Ⅰ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产业布局重心由沿海到内地,再由内地到沿海,最后追求均衡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由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转变。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演变过程 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明显变化。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情况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第三个阶段(1966-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一)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在该阶段中国经历了4个变化过程。一是1950-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主要是为了恢复了被战争破坏了 的工农业经济,对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的布局没有太大的影响; 二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并着手改 造了旧中国造成的我国经济产业布局偏重于沿海的畸形情况, 让经济中心有沿海转移到了内地。并且重点建设了以武钢、宝 钢为中心的东北和华北工业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 和轻工业过重的问题;三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阶段,经 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一五”的建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然后人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慢慢产生了冒进思想,于是在“二 五”提出了一系列不符合实际的建设方针,如“以钢为纲”、“全 面大跃进”等,这种政策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农业基 础受到破坏和重工业畸形发展过快)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 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由于“二五”计划的严重失误, 国民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当时党的指导方针为“调整、巩 固、充实、调高”八字方针,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部 分比例协调了,工农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总体而言,产业结 构得到极大协调,产业布局的重心是一路西移的过程。 (二)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该阶段由于国际上苏美两国对我国加强了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国家内部政治斗争十分强烈,极左路线盛行。于是在这种 情况下,我国经济经历了’’三五”经济建设中如何考虑安全战备 问题---成为了当时的主要问题,由此在布局原则上,又“均衡 布局”变成了“战略布局”。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一 线主要指沿海地区,二线指中部地区,三线主要指我国西部地 区,如陕、干、青等。对于一、二线,主要采取“停”、“缩”、“搬”、“分”。在这种情况下,三线城市的总投资达到了全国的 52.7%,经济中心位于中国中西部。虽然国防经济建设得到了很 大提高,但是损害了其他经济的发展。 (三)第三个阶段(1975-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内战结束,并且国际形势得到缓和,这为我国经济形

运城市气候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山西省运城市气候的变化及原因小调查 1、运城气候概括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省最南部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西临黄河,东依太行山,北靠吕梁山,山河纵横,地势复杂。从气候上来看,运城地区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年均气温为11—13度,年辐射总量为5016-5852 MJ/(m2·a),是全省最低值,但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从地形上来看,运城市全区平均海拔350一400米,属于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运城盆地。由于地势低洼且较平坦,那里形成了700平方公里的闭流区,是山西省内唯一的内流域区。 2、气候成因及变化趋势 运城地区地处华北平原西部,黄土高原的西部,属于季风气候影响的边缘地区。由于地处太行山以西,高耸的山脉阻断了来自海洋上源源不断的水汽,加之处于盆地地区,降水明显小于山区,各种地形因素使得当地十分缺水,常有“十年九旱”之说。降水及水资源利用情况称为当地发展的瓶颈。然而近些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运城地区的气候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表现最为显著的是降水和气温。气温呈最年上升的趋势,而降水则逐年减少,干旱的形势令人堪忧。具体如下两图。 其中粗实线表明线性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年降水呈逐年少的趋势。 其中粗实线表明线性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气温呈逐升高的趋势。 3、气候变化成因 我认为我的家乡未来几十年里,这种降水减少,气温升高的趋势不会改变。

气温的升高,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气温的升高,海陆差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东亚中纬度地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山西省的夏季风减弱,而运城地区的降水主要靠夏季风,这是导致山西干旱的主要原因。当然,影响运城气候因素的年际变化的因素还有太平洋副高的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未来若干年里,全球变暖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运城市乃至山西省的这种气温降水变化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全球变暖的原因,人类活动占有一部分不可忽略的比例。大量的人类活动,几乎改变了每个流域的气候,改变了下垫面条件,改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其是最后一点,对气候的变化起着无法忽略的影响。 作为一个大学生,生活中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从每一滴水到每一度电,节能减排。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利用自己的知识,试着研发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节能小工具。也算是为改变气候变化,为人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桂香、赵彩萍、李新生等。近47年来山西省气候变化分析。干旱地区研究,200 6,23(3):500-505 2.魏凤英。华北地区干旱强度的表征形式及其气候变异。自然灾害学报,2004,13 (2):32-38 3.张庆云,卫捷、陶诗言。近50年华北干旱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及大气环流特征。气候 与环境研究,2003,8(3):307-318。 4.王文义。山西气候与干旱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 0。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百货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和特点

百货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和特点 近几年,随着消费品内需市场的持续发展,传统百货企业大多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摆脱了沉重的国有员工负担,强化了经营管理和卖场绩效管理。民营股份制百货企业崛起,以更加活跃的姿态开始连锁百货扩张。外资百货企业更带来较高的品牌商品定位。由此带来了百货业的持续繁荣。但这种繁荣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这就是,百货店千店一面,差异化极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百货业面临剧烈的业态分化、重新定位、经营方式创新的难关。 一、近年来百货业的发展变化和趋势 1、业态的变化: 传统大型综合百货商店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处于饱和和分化状态。7000平方米以下的向主题店、品牌店、精细化方向发展,15000平方米以上的向购物中心方向发展,30000平方米以上的向SHOPPING MALL方向发展。新兴百货业态店和大型购物中心必将迅速成长。 2、经营方式的变化: 从经营方式来说,中国百货与外国百货区别很大,无论从租赁保底,到联营扣点,对零售商而言只是一份“二房东”管理,对供应商而言只是一个直销窗口。这种经营方式形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百货商店经历了一个放弃经销、代销商品,全面转向联营、引厂进店甚至场地出租方式的转型,实际上成为“二房东”。这是在传统大型综合百货商场为减轻历史包袱,向供应商推卸经营成本,实施利润最大化的持续压力情况下形成的。 而国外百货店经营的商品大多实行买断经营,按专业化类别化特色化细分市场定位,并直接进行顾客服务和经销商品的信息及物流服务,形成物流百货、品类百货、折扣百货、流行百货、精品百货等不同业态类型。 近阶段,国内品牌百货商店再次开始调整经营方式,首先是扩大与品牌商的联营,并逐步与顶级品牌商扩展经销和授权代理业务,并开始出现类别化的自有品牌专业店。 3、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专业化和综合化的业态演进,零售业按品类和目标客户群细分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特色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历史纵横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导学1:鸦片战争后,英国如何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手工业者,英国的经济侵 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英国的经济侵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 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这是怎样的变化? 答:倾销商品(洋纱、洋布)、掠夺原料(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破产失业;破产成为流民乞丐、被 迫把农副产品投入市场、购买洋纱洋布、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导学2、根据上题分析的结论概括:(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有哪些? 答:洋纱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导学3、(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产品、商品经济发展。 导学4、(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为什么是该地区? 答: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受列强侵略早而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商品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自此,出现很多与“洋”有关的生活用品和政治事件:洋布、洋油、洋盒火、

【发展战略】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3-6-2 13:10:19 点击数:6419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

运城气候特点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

山西省运城市气候的变化及原因小调查 0801010104 水文一班潘垣臻 1、运城气候概括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省最南部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西临黄河,东依太行山,北靠吕梁山,山河纵横,地势复杂。从气候上来看,运城地区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年均气温为11—13度,年辐射总量为5016-5852 MJ/(m2·a),是全省最低值,但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从地形上来看,运城市全区平均海拔350一400米,属于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运城盆地。由于地势低洼且较平坦,那里形成了700平方公里的闭流区,是山西省内唯一的内流域区。 2、气候成因及变化趋势 运城地区地处华北平原西部,黄土高原的西部,属于季风气候影响的边缘地区。由于地处太行山以西,高耸的山脉阻断了来自海洋上源源不断的水汽,加之处于盆地地区,降水明显小于山区,各种地形因素使得当地十分缺水,常有“十年九旱”之说。降水及水资源利用情况称为当地发展的瓶颈。然而近些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运城地区的气候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表现最为显著的是降水和气温。气温呈最年上升的趋势,而降水则逐年减少,干旱的形势令人堪忧。具体如下两图。 其中粗实线表明线性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年降水呈逐年少的趋势。 其中粗实线表明线性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气温呈逐升高的趋势。 3、气候变化成因 我认为我的家乡未来几十年里,这种降水减少,气温升高的趋势不会改变。 气温的升高,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气温的升高,海陆差异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尤其是东亚中纬度地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山西省的夏季风减弱,而运城地区的降水主要靠夏季风,这是导致山西干旱的主要原因。当然,影响运城气候因素的年际变化的因素还有太平洋副高的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未来若干年里,全球变暖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运城市乃至山西省的这种气温降水变化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全球变暖的原因,人类活动占有一部分不可忽略的比例。大量的人类活动,几乎改变了每个流域的气候,改变了下垫面条件,改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其是最后一点,对气候的变化起着无法忽略的影响。 作为一个大学生,生活中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从每一滴水到每一度电,节能减排。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利用自己的知识,试着研发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节能小工具。也算是为改变气候变化,为人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桂香、赵彩萍、李新生等。近47年来山西省气候变化分析。干旱地区研究,200 6,23(3):500-505 2.魏凤英。华北地区干旱强度的表征形式及其气候变异。自然灾害学报,2004,13 (2):32-38 3.张庆云,卫捷、陶诗言。近50年华北干旱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及大气环流特征。气候 与环境研究,2003,8(3):307-318。 4.王文义。山西气候与干旱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0。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1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探讨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化的关系 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由1978年的全球排名38、30上升到2011年的全球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8.2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79646.65亿元,增加了24.44倍;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9.62%,远远大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5%。特别是在2000——2010年这一段长达11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我国在1978年到2012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推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1978年——2012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要受经济增长阶段的影响 判断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主要指标有三个: 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综合指标。 2.产业结构GDP 比例。 3.就业结构。

2 (二)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受到国内具体条件的影响 1.较高速度的增长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仍将并存。 2.多层面多档次的需求旺盛。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不同企业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档次差距很大,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 建设状况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为各类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客观的市场条件。 3.就业压力很大。在这16年中,有近2亿劳动力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人以上.再加上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中就业人数的增长会明显慢于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 (三)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

案例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 交通经济 08170111 孙小明 08170101 李玉府 08170201 陈冠锦 08170122 李新 08170215 马澜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不仅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联系,而且各种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以及由此综合形成的产品产量或产值也存在着数量比例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61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经过了由“重、轻、农”到“农、轻、重”,再到一、二、三产业的调整优化演进过程, 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历史性变迁。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重、轻、农”产业结构指导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践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尽快建立大体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从1953年开始,以大规模工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到1957年,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7.3%上升到45.0%。重、轻、农之比由1952年的15.3∶27.8∶56.9上升为25.5∶31.2∶43.3。 从195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被简单化为工业发展,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只发展钢铁工业。工业化强攻集中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全民”强攻。 1959年初,产业结构失衡已非常严重,到年底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8.1%,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53.5%上升到58.5%。1960年,决策仍要求“大跃进”再掀高潮,集中全力保钢。到年底,轻工业产值大幅下降了9.8%,农业下降了12.6%,重、轻、农之比达到52.4∶25.8∶21.8。 2、“农、轻、重”产业比例关系的调整 针对“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结构出现的严重失调,从1961年起,我国开始调整经济结构。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60年的33.4∶66.6提高到1966年的49.0∶51.0,农、轻、重的比例由1960年的21.8∶26.1∶52.1转变为1966年的35.9∶31.4∶32.7。农业重新成为国民经济中占最大份额的产业。 1965年,国民经济呈现一定的良性增长局面。出于“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工业化的方向转为以“准备打仗”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1970年,农、轻、重之比由1965年的37.3∶32.3∶30.4变为32.5∶31.1∶36.4。1971年,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办五小”的工业化高潮。1975年农、轻、重之比进一步失调,变为28.2∶31.6∶40.2。

我国内需增长的主要特点及变动趋势

我国内需增长的主要特点及变动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绝对地位,对经济增长发挥着绝对作用。其中,消费占内需的比重波动下降,投资所占比重波动上升,投资和消费失衡问题日趋严重。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并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我国较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是:投资率一般不应高于40%,消费率不应低于60%。预计到2020年我国投资率可能降到35%以下,消费率可能上升到60%以上。 关键词:内需增长;主要特点;变动趋势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7-0005-06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增长的总体特征 (一)内需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达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消费加上投资)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979~2007年年均实际增长10%,比支出法GDP平均增速(10.5%)低0.5个百分点。内需增速最高值出现在1985年,达19.4%;最低值是1989年,只有2%;

波动幅度达17.4个百分点,比支出法GDP增速波幅大5.7个百分点。 (二)内需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但与GDP增长不同步 按照波峰――波峰划分,1979―2006年我国内需增长经历了三个周期:1979~1985年为第一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1%,峰值为19.4%,谷值为5.7%;1986~1993年为第二个周期,平均增速为8.9%,峰值为15%,谷值为2%;1994―2006年为第三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0%,峰值为13.2%,谷值为5.4%。2007年后,内需增速回落至12.1%,目前处在第四个周期的下行阶段。前两个周期,内需增速峰值基本比GDP增速峰值滞后1年,但在第三个周期里,受外需贡献加大的影响,内需增速峰值比GDP增速峰值提前1年。 (三)内需占GDP的比重很长时间稳定在98%以上,但2003年后有明显下降 1978~2007年,内需占我国支出法GDP的比重平均为98.4%,占据绝对地位。其中,1996年以前比重基本在98%以上,最高比重出现在1985年,为104%;1997年后开始缓慢下降,2003开始有较快下降,比重从当年的97.8%下降到2007年的91.1%(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值),年均下降1.7个百分点。同期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2%提高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