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蚌埠地区春节文化习俗的调查

关于蚌埠地区春节文化习俗的调查

关于蚌埠地区春节文化习俗的调查
关于蚌埠地区春节文化习俗的调查

关于蚌埠地区春节文化

习俗的调查

姓名:陈华龙

学号:1334001451828

班级:2013秋市场营销专科学校:合肥电大

关于蚌埠地区春节文化习俗的调查

我的老家在安徽蚌埠,由于工作原因有好几个年头都没有回老家过春节了,特别怀念小时候在老家过春节的情景,今年四月借着休假回了老家蚌埠,并且对蚌埠地区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一番调查,现将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蚌埠地区的春节包括腊八、祭灶、小年、扫尘、除夕、拜年、接祖、送灶等活动。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古称“腊八”。追本溯源,腊八本是佛教的一个节日传到民间。这天晚上要吃“腊八粥”,也称“八宝饭”,一般用白果、糖炒栗子、青红丝、薄荷、桂元肉、山楂糕、红枣、赤豆、花生仁等拌和糯米煮粥,甜的咸的,花样繁多,视家庭经济状况,种类不一。而一般贫穷人家,就只好用米、面、菜、豆等勉强凑成8样,煮成粥饭。蚌埠立市以后,市区居民对于吃腊八粥风俗兴趣不大,只有少数居民或初来的老年人还有吃腊八粥的习惯。祭灶旧时祭灶活动很普遍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举行,本地俗语有云:君祭三(二十三)、民祭四(二十四),王八祭五(二十五),鳖祭六(二十六)。后两个日子指妓院龟头、鸨母、娼妓的祭灶日。蚌埠市民一般习惯二十三晚间祭灶。据说灶神为一家之主,这一家的善善恶恶,他都知道,他要在腊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所在这家的一切情况。所以这天晚上,家里举行祭奠灶神的仪式,要备办香炉烛台,倒上一杯酒,点上一对蜡烛,烧上几柱香,对着灶神老爷磕头祷告,希望灶神保佑

全家平安,上天扬善隐恶。然后把旧灶神像揭下,把填好居住地点及户主姓名的“祭灶书”和“灶马”一块烧掉,送其“上天”。然后一家大小在一起吃糖饼、灶糕,吃面条,把腌来过年的肉鱼等年菜,煮一点,品赏咸淡。送灶时,还要把米糖抹在锅灶门口两边,意思是甜甜灶老爷的嘴,上天替我们说好话。二十三送灶以后,灶王爷到正月初一还要从天上回来,因此在除夕黎明前还要举行“迎灶”仪式。年三十晚上,人们把新的灶君像贴在灶门旁边,并在两边配上对联一副:“上天言好事,下界(地)保平安”,横额是“一家之主”或“敬神如在”。也有再贴一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的对联。然后再供上香炉烛台,这就完成了新旧灶神爷的交接仪式。烧香一般从初一一直烧到二月二,初一、二、三是烧整香,以后烧散香。蚌埠市区过去祭灶之风甚为盛行,除了有文化的年轻夫妻不行此俗外,只要家里有老年人的,总是要按时送灶、初一五更迎灶。而四周农村祭灶更甚于城市,有的还十分虔诚地摆上供碟祭神。推其原因,除了有钱人家为祈求长保富贵外,一般下层劳苦群众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为谋生到处奔波,而往往难保全家温饱和家宅平安,祭灶不过是企图求得吉利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这是当时社会动乱频仍,人们谋生不易的社会现实在人们心理上的折射,所以随着解放后社会安定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此俗逐渐废除。年二十六晚上,蒸年馍,为过年准备,一般人家往往多蒸几锅,留在过年吃。祭灶以后,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家家要上坟,到死者坟前烧纸,认为过年了,要送几个“钱”(即冥纸)给死者花花,烧纸时,嘴里祷告说:某某给你送“钱”来了。这虽是一种迷信活动,但旧时人

们以此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扫尘年前,为了迎接新年,从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到除夕前,要对家里进行一次大扫除,名曰“扫尘”,从庭院房屋到衣物用具,都要打扫洗刷干净,以除旧迎新。除夕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算三十),又称除夕,从除夕开始,人们就开始过年。祭灶的前夕,人们就开始忙于过年,如腌腊肉,备食粮,泡好酒,做新衣,蒸年馍,做年菜,常常忙到半夜,年三十晚上,家中大人更是忙碌,要易门神,贴春联,然后开始祭祖。晚间,堂屋正中按照世系的先后,顺序悬挂直系血统的祖先影像,贴上“天地君亲师”几个字,在条几上以纸写个供位,如“先考某公讳某某字某某之灵位”、“先妣某氏之灵位”等,焚香点烛,然后要摆供。人们把节前蒸好的团圆饼(也称团圆糕)拿出来,摆在供桌上。团圆饼是一种发面做的大馒头,里面包有红枣,外面要点上红点子。有的人家讲究的用洋红或绿色、黄色染成彩面,做成的彩面可做成福、禄、寿的字样贴在馒头上。团圆饼陈列式是下面放3个,上面摆两个,摆成“品”字形,圆顶朝上,上面一个圆顶朝下,一个圆顶朝上,一共摆3摊,共15个,这些供品一直要摆到正月十五,有时摆到二月二,才能撤供。饭前人们还要把早已准备好的丰盛的酒菜,先敬天地、祭祖宗,以表示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这就叫“接祖”。也有的人家从二十七、二十八就开始接祖。祭礼完毕,人们把撤下来的饭菜摆在桌上,全家老幼围坐一桌,替祖宗把饭吃掉,这叫吃年夜饭。有时这顿饭要吃到午夜一时以后,表示欢乐地度过一年。有联云“夜边双岁,五更分两年”。饭毕,由主妇在灶前烧香接灶神爷,晚辈们向长辈叩头辞岁。长辈对未成年的子女给红纸包的压岁

线,祝贺他们又增一岁。这夜到初一天亮,一夜不熄灯,叫长明灯堂屋烧一盆火,全家围着火盆聊天,一边吃糖果、瓜子、花生,通宵不睡觉,名曰守岁。乡村过去还有除夕晚饭前,各家都到水边去烧香放炮,以敬井神,谓“封井”的旧俗。除夕晚上要吃鱼,意思是“年年有鱼”(余),过去饭锅不可空,一般也是存放一条鱼,有的故意叫小孩揭饭锅看看有什么东西。小孩跑去看了看回来大声说:“锅里有鱼。”大人则又高兴地说:“好呀,我家锅里有鱼(余),不愁吃了!”这也是为讨口彩、图吉利的一种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俗称“汤圆子”。旧时,各家于正月十五日晚上煮元宵,备酒肴。是日亦为灯节,十四出灯为“亮灯”,十五为“正灯”,十六为“残灯”。各家商店门前一般悬挂两个红灯笼,有的店铺在灯上打“字唬”,吸引路人围观。一般居民家的孩子,晚上挑灯笼在门口及街巷玩耍,有“麒麟送子”、“鲤鱼跳龙门”等式样花灯。童谣云:“正月十五大似年,转腰拾个太平钱;太平钱上四个字,荣华富贵万万年”。游艺场内晚上玩花鼓灯,以凤阳和怀远籍人最精。男扮女装的“兰花”与“伞把子”对唱花鼓灯歌,边扭边唱,赢得一片喝彩。此外,还有旱船、蚌精舞、踩高跷等玩耍活动。是日晚上,农村各家除门首挂红灯笼外,孩子们常聚集燃篝火,用旧扫帚头或柴草把子,燃着向天投掷,名曰“火把”。接着,大人小孩提灯结伴,到集镇上玩耍。集镇上有玩狮子、撑旱船的,还有骑“毛驴”的小姐,坐独杆轿的“四老爷”,踩高跷的“鬼神”。有的高跷队还走村串乡到集市上比赛,名曰“踩街”,直至深夜方休。,等过完了正月十五,春节才算真正意义上结束。

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此次我仅以家乡(甘肃定西)为例,来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 首先是除夕,即我们常说的大年三十。一般称之为“三十日”。这之前人们便开始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宰猪、羊,买鸡、鸭、鱼肉以及一些小吃。因为在农村平时根本就见不到小吃。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享用。同时选购年画、春联等。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也称小年。这天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到了晚上开始送灶。之后便是准备过春节的一些吃食、用品。 到了除夕这一天,人们早上早早起来,开始动手做作晚上所用的一切,包括吃的、用的。大约到了下午4到5点。开始贴对联,放炮仗,来祝贺。到7点多,主食用完,家里的男性便去庙宇,祈祷来年的幸福。然后每个家族祭祀祖先。这一切结束之后,一家人聚在一起,观看《春晚》。一般都是要等到第二天。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

声声,这天早上有个习惯就是不打扫。万一要扫,必须是由外往里扫,称之为“捞财”。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到亲友家拜年。一般来说这天主要拜访一些与自己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戚,比如是舅舅或是姑姑等。 到了亲戚家,孩子首先给大人拜年,然后有大人给压岁钱,我们称之为“年钱”。 到了大年初二至初四,一般拜访亲戚。同样和上面一样的流程。初五以后一般是走亲访友。 娱乐: 农村的娱乐活动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跟街坊邻居一起吃喝娱乐乐。没什么特别;另一类就是社火,俗称“秧歌”。 社火,又称“耍社火”,传统民间节目综合性文化活动。包括舞蹈、杂技、杂耍、鼓乐等,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其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是承袭秦汉时的百戏逐渐发展形成的。表演借助各种道具,事先有场面变化编排,有引人入胜的高潮铺垫,有生动热烈的祝辞,有欢快热闹的吹打锣鼓音乐伴奏,表演程序自由。 一般是在正月初8或9,由各地主办人(我们称之为“头家”)于各家各户收取所需费用。一般是每个人2元。不过由于人们经济生活的提高,社火的规模与装备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有时候会稍微多一些。筹集完费用之后,开始选人员来扮演各种角色。

关于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关于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正式版

关于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过年长辈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

安徽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预填表

志愿信息预填表(表样) 安徽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预填表(艺术类) (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 注:1. 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2.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二批(使用省统考专业成绩的本科院校) 注:1. 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2.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3.只可选填同一模块的八所院校志愿

第四批(使用省统考专业成绩的高职<专科>院校) 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3.只可选填同一模块的八所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院校) 注:1. 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2.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二批(高职<专科>院校) 注:1. 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2.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

提前批次本科院校——军事院校 注:1.本科提前批分为军事、公安(含公安现役、应急消防)、公费师范、免费医学定向和其他(含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共5类。考生只可选报一类,多选视为无效志愿。2.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3.填报“院校服从”即表示在该类院校间服从调剂。4.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

家乡风俗文化调查报告

思政部 基础课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家乡风俗调查报告 班别:17网络1班 姓名:梁华梁 学号:22 指导老师:王泉利 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茂名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2018年1月14日到1月27日 地点:茂名市信宜 调查对象:亲朋、邻里 调查方式: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 调查范围:关于信宜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信宜,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

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信宜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信宜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

蚌埠市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蚌埠市,简称蚌,别名珠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位于华北平原南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安徽最大的高铁枢纽,京沪高铁、合福高铁(合蚌高铁段)在蚌埠交汇,淮河穿城而过,临近凤阳、南京。由于古代盛产河蚌,从而得名“珠城”。1947年初蚌埠设市,直属安徽省,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部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固镇县、五河县交界。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怀远县相连。 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蚌埠市及所辖三县总面积5950.72平方公里。东端至五河县浮山峡山口,西端到怀远县万福镇关圩村颜李庄,东西长135公里;北端至固镇县大韩家西北的沱河中心线,南端到怀远县常坟镇新桥村新庄,南北宽86.5公里。市区总面积610.55平方公里。 气候 蚌埠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交界地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阴雨绵绵;夏季炎热,可称“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蚌埠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皆宜旅游。 城市简介 蚌埠(bèng bù)位于淮河中下游,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安徽省第一

个建市的地级市,是安徽省 经济命脉,是安徽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被称作两淮重镇、沪宁咽喉。蚌埠又称珠城,跨中国南北分界线,拥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口,是京沪高速铁路一等客站所在地,同时京福高速铁路也经过蚌埠,蚌埠设有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原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分局)。蚌埠是中国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常住人口3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5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交通便利、基础雄厚、物产富饶、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人民好客,是蚌埠的主要特点。 蚌埠标志 市标——《蚌埠之珠》 《蚌埠之珠》图案以“中国蚌埠”英文开头字母“C”和“B”与一颗夺目的珍珠组合造型,线条同时也似飞舞的彩带和奔流的淮河,整体还似一个舞动的花鼓灯人形,结合红色外围,恰似一轮冉 冉升腾的旭日,突出珠城蚌埠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舞动的花鼓灯人形与奔流的淮河有机交融、相互映衬。线条活力四射、激情勃发,包含着前进的动力和气势,象征蚌埠经济社会事业飞速的发展步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彰显着新时期蚌埠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风貌。整体看,图案也似一只打开的河蚌吐出一颗璀璨的珍珠,与舞动的花鼓灯人形和奔流的淮河结合,体现了蚌埠作为中部崛起的明星城市超强的竞争力,淮河文化源头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和当代蚌埠城市精神丰富内涵。外围一轮喷薄而出的旭日灿烂光华,体现了珠城蚌埠新时期展现出的蓬勃生机和美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调查人:马雨柔 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在重庆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分配。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重庆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篇一: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感受传统文化重温经典民俗 -------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而又能彰显一个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春节又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弃,致使近年来年味渐淡。对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我来自山东潍坊,所以我对家乡地区的春节习俗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对春节民俗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希望能让大家对山东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体验各地域文化带给我们的文化多样性的无穷乐趣。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就呈现出来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节 日。山东地处黄河流域儒家 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自 然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 文化。 要说真正进入春节, 那就理当从小年开始。在北 方,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被称 为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所以一大早人们就把印有灶王爷爷的年画贴在灶台旁,加以供奉。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另外这一天一定要吃水饺,取义送行饺子迎春风,在我们家乡,刚出锅的饺子要先盛三碗放在灶王爷爷面前,并摆上筷子,用以供奉灶王爷爷和他的两位娘娘。如果说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那么小年过后人们便开始真正忙碌起来。民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因为“尘”与“陈”谐音,因此新春扫尘也有除尘布新 的含义,在这 几天人们一 般会把家里 进行彻底大 扫除,清洗各 种器具,拆洗 被褥窗帘什 么的。不单是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客人,也为把原有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到来。 这段时间人们也都会忙着置备各种年货。所以大街上到处都是卖东西的小摊位,从春联、灯笼到各种吃食应有尽有。在农村地区更有赶年集的风俗,此时全家会一起出门购置年货,买新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1

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三、常见编码问题及说明 1、升学: (1)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学生的学籍号不变。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必须拥有学籍号才能正常注册。 2

(2)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系统不提供自动生成学籍号的功能,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学籍号编码规则自行编排好学籍号,然后通过Excel导入到系统中。编码规则中的7到16位要求回溯到该生小学入学所在学区的小学学校编码。 2、变动的学生: (1)对于转入的学生: 区内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区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省、跨国转入:学籍号根据规则重新生成,入学年份与所在年级的入学年份一致。 (2)对于休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学生复学时,学籍号保持不变。 (3)对于辍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如果该学生复学了,学籍号保持不变。 (4)对于借读的学生,学生的学籍号保持不变。 (5)对于跳级的学生,学籍号保持不变。 (6)对于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学生,学籍号保留。 (7)对于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恢复入学资格后沿用原来的学籍号。 3

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寒假假期 调查地点:爷爷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调查结果: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

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家乡介绍-安徽蚌埠

乡之情皖-蚌埠 学号: 姓名:

我来自美丽的珠城—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又因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这就是“蚌埠”这优美名称的由来。接下来由我从地理环境、历史、交通、文化、旅游、特产、小吃来介绍美丽的珠城—蚌埠。 地理环境 蚌埠-安徽直辖市,由“一市三县”组成;一市、即蚌埠市,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三县、即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 蚌埠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武高铁、哈沪高铁的交汇点。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个人感悟:蚌埠的气候适宜,总体来说和上海的气候有些相似。南北分界线为淮河,而淮河就流经蚌埠,并且南北分界线就位于蚌埠的龙子湖区,当有人问我们是南方还是北方,我们就说我们是“中间人”。 历史沿革(主要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大禹治水: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项羽自刎: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刘邦一举摧毁项羽西楚政权。垓下战役(发生在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古战场)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多年基业,强大的汉帝国从此走出。这次战役规模空前,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影响深远,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千古绝唱。 个人感悟:发生在蚌埠地区的两大历史事件,这两个故事家喻户晓,为发生在自己的家乡而自豪;整个地区都被大禹情怀影响着,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感受着大禹精神并传承下去。 交通 水路:蚌埠市地处淮河中下游,水路运输优势明显,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万吨。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模板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模板 春节是的传统节日,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以供参考! 春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面也有很多的习俗、借这个调查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贴春联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年夜饭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然,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对于团年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在我们家、每年的团年饭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的菜、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是广东人最

喜欢的食物、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 3、徐夕夜晚上0时放鞭炮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时整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它寓意着"辞旧岁,迎新春"。对于迎接新春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守岁"这么说吧,"守岁"其实就是指从大年30到初一期间不睡觉。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这是玩的最好时间。当然这也不是尽然的,有些老当益壮的老年人也会和着年轻人们一起闹新年呢! 4、应节活动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初二、初三日乡镇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如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5、给红包 给红包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6、拜年 给家人邻居拜年也是有规矩的,在大年初一,必须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的时候则必须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只有到了初三和初四才能外出给街坊邻居家和朋友家拜年。

关于春节民俗调查报告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417 (报告范本系列) 关于春节民俗调查报告详 细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春节民俗调查报告详细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而春节的习俗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现在,许多国家也有了过春节的习俗。 在世界上,据统计,除了中国外还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把春节定为法定节日。 他们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比如:新加坡:成千上万人购年糕。 春节是新加坡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在年市上,各种年货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过去中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如祭灶、迎神和吃年饭等,在新加坡的

华人中几乎都保留了下来。至今,新加坡华人们还认为,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桔子象征“大吉大利”,因而是家家户户过春节的必备品。新加坡还从中国的广东和香港等地进口年糕、潮柑和盆栽金桔应市。春节期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来到年市选购年糕等年货。 而在春节的起源地―中国,春节的习俗也是很多的。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

研究生招生有关国家标准代码表一`行政区划(省市)代码

附件9: 研究生招生有关国家标准代码 表一、行政区划(省市)代码 省市代码省市名称省市代码省市名称省市代码省市名称11北京市35福建省53云南省12天津市36江西省54西藏自治区13河北省37山东省61陕西省14山西省41河南省62甘肃省15内蒙古自治区42湖北省63青海省21辽宁省43湖南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22吉林省44广东省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3黑龙江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71台湾31上海市46海南省81香港32江苏省50重庆市82澳门33浙江省51四川省34安徽省52贵州省表二、政治面貌代码 政治面貌码政治面貌政治面貌码政治面貌01中国共产党党员08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02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09中国致公党党员0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10九三学社社员04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会员11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05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2无党派民主人士06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3群众07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表三、民族代码 民族码民族民族码民族民族码民族民族码民族01汉族16哈尼族31达斡尔族46崩龙族02蒙古族17哈萨克族32仫佬族47保安族03回族18傣族33羌族48裕固族04藏族19黎族34布朗族49京族05维吾尔族20傈僳族35撒拉族50塔塔尔族06苗族21佤族36毛难族51独龙族07彝族22畲族37仡佬族52鄂伦春族08壮族23高山族38锡伯族53赫哲族09布依族24拉祜族39阿昌族54门巴族10朝鲜族25水族40普米族55珞巴族11满族26东乡族41塔吉克族56基诺族12侗族27纳西族42怒族97其他13瑶族28景颇族43乌孜别克族98外国血统14白族29柯尔克孜族44俄罗斯族15土家族30土族45鄂温克族表四、学位码学位码学位名称学位码学位名称学位码学位名称学位码学位名称100名誉博士301哲学硕士学位34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401哲学学士学位201哲学博士学位302经济学硕士学位34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402经济学学士学位202经济学博士学位303法学硕士学位343工程硕士专业学位403法学学士学位203法学博士学位304教育学硕士学位344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404教育学学士学位204教育学博士学位305文学硕士学位345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405文学学士学位205文学博士学位306历史学硕士学位346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406历史学学士学位206历史学博士学位307理学硕士学位347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407理学学士学位207理学博士学位308工学硕士学位348兽医硕士专业学位408工学学士学位208工学博士学位309农学硕士学位349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409农学学士学位209农学博士学位310医学硕士学位350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410医学学士学位210医学博士学位311军事学硕士学位351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411军事学学士学位211军事学博士学位312管理学硕士学位352军事硕士专业学位412管理学学士学位212管理学博士学位353会计硕士专业学位444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245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354体育硕士专业学位248兽医博士专业学位355艺术硕士专业学位250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356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000无学位357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900境外学位358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表五、行政区划(区县)代码:(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 毕业单位代码及名称、毕业专业代码及名称、独立学院代码及名称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样本(常用版)2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样本(常用版)2篇Sample report on Spring Festival Custom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样本(常用版)2篇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春节习俗调查报告例文 2、篇章2: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常用版) 篇章1:春节习俗调查报告例文 一.过年长辈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

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 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 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 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

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蚌埠的资料

蚌埠基本资料 1、蚌埠市简介 地理位置 蚌埠市,隶属于安徽省,地处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统计局重点房地产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之一,是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工业基地之一。 蚌埠市辖4个行政区,分别为蚌山区、龙子湖区、淮上区、禹会区,所属县包括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总人口共计367.81万人。 图1:蚌埠市位置图 蚌埠------火车拉来的城市 1911年12月7日,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蚌埠正式开埠,这个只有500户人家的渔村古

渡,一时间人口剧增,商贾沓至,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蚌埠地处津浦铁路南段浦口到徐州的中点,不管南北哪头发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蚌埠就自然地形成了“宿站”。1911年5月,津浦铁路局正式设立蚌埠车站,蚌埠又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个依山傍水的渔村人口已经激增到十万,商埠完全形成,很快成为皖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蚌埠开埠后,以盐粮起家,百货、棉布、五金、烟草等各类交易日渐繁盛,辐射区域达周边20多个县,金融业也随之发展,中国银行最早在蚌埠设立汇兑所,使蚌埠成为当时皖北地区早期的金融活动中心。1947年,蚌埠正式建市,人口达到30万。 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完成了由商贸型城市向工业型城市的转变,成为安徽省举足轻重的工业城市。到70年代末,已形成轻纺为主,包括烟草、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电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时至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正式运行,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福高速铁路在蚌埠交汇,为蚌埠在新的起点上加速崛起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2:蚌埠市中心图 交通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公路运输中心,皖北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所以皖北的高速

有关春节习俗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有关春节习俗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春节年关将至,热烈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欢乐的时光陪伴着每刻。小年夜的喜庆,除夕晚的欢乐,春节的气味扑面袭来。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分享着彼此的幸福和喜悦,收获着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传统节日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表现情势。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风俗,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才彰显了民族的特点,也代表了民族的传统信仰。另外,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这些风俗都是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 经过一番简单的调查跟介绍,每每看到百度热点或是新闻报道都是异常的气愤,国人良心何在,国家监管又有何用,这是我愤怒的。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不能利字当头,我们每个人都对社会有一份责任,呼吁食品能够实现真正安全。 为了更好地掌握当地的环境能源状况,了解市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设计了有关环保节能的调查问卷,复印出500份,在市民平时乘凉的公园和广场进行了随机调查。 经过冷假的仔细调查和走访,我逐步地把我所在地的节日风俗整理在一起。在整个进程里我既体会到传统节日风俗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特殊含义。以下就是我整理

出来的过年时的节日风俗。 1、小年夜 小年夜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欢乐过大年的冲锋号。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乐和和地围桌吃饭、聊天,分享这一年的收获和喜悦。在我们这里小年夜是农历的十仲春二十三号。在这一天我们一般都会到祠堂(我们当地的话叫做“厅屋”)祭祖,这个仪式是要整个族人都参加。 2、扫屋 过年的时候,甚么都需要有个新面貌,所以连屋子也不例外。“扫屋”也称“扫尘”,从字面意思也能够知道是打扫卫生。一般情况下“扫屋”是定在二十四号。由于现在的人都不太讲求之前的规矩,只要在大年夜前做完就能够了。“扫屋”在当地寓意为扫往晦气,迎接新一年的好运。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本上全家人都要参与进来。 3、做年糕 XX年XX月XX日,队员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烈士陵园,来看望那些战死沙场,用鲜血捍卫祖国尊严的英雄们。这里埋葬的许多都是无名烈士,是抗美援朝时牺牲的烈士。牺牲的先烈们为了我们美好的今天,为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

我爱我的家乡——蚌埠

我爱我的家乡——蚌埠 我的家乡是位于祖国东南边的安徽省蚌埠市。这是一个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发芽一般,发展起来的一座美丽的大城市。城市不算太大,但也是当今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我亲身感受到的。在不经意间,我的家乡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走进了小康社会,变得更加繁华,更加耀眼了。我对我自己的家乡巨大的变化刮目相看。 改革开放36周年,我的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这本来是小小的城市,经济发展顿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善良勤劳的蚌埠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一切,描绘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不仅祖国和家乡变化大,我住的小区变化也很大。以前,我们小区只有几栋小楼(一共六楼),可是现在小区里变得不再空荡起来,小区里又建筑了很多栋小高层(一共二十几楼),而且还有好多的花草树木;原本地面凹凸不平,现在地面上铺上了瓷砖,当下雨的时候,陆地上不再站上泥土,只有一些雨水“躺”在地面上,非常干净。每天早晨,我迎着朝阳走在上学的路上,我都为我们蚌埠市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叹。一座座美丽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柏油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绿油油的花坛生机勃勃。清晨的公园和广场上,鸟语花香,到处是晨练的老人;傍晚,万家灯火中的蚌埠市显得万籁俱寂,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又和谐的图画啊! 过去的大街上,到处可见的是数不胜数的垃圾和脏土,一到大风来到便是尘土飞扬,令人无处可藏。小商贩们总是乱摆乱卖,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这个城市显得更加嘈杂和无秩序。你看现在,一条条新铺上就旷阔的马路就从城市通到乡村,车水马龙的车辆就像一条条小毛毛虫一样在马路上川流不息。道路两旁都是绿树成荫,青草如茵,繁花似锦。到了晚上,万家灯火大放光彩,一栋栋高楼顿时像被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五光十色,灯火辉煌,一条条街道变成了浩瀚的银河。 这就是我的家乡——蚌埠市。我为我的家乡蚌埠市感到骄傲,我为我自己是蚌埠人而感到自豪,我祝蚌埠明天会比今天更要美好、美丽! 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建设美丽温馨家园,开创灿烂辉煌的未来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感受传统文化重温经典民俗 -------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而又能彰显一个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春节又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弃,致使近年来年味渐淡。对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我来自山东潍坊,所以我对家乡地区的春节习俗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对春节民俗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希望能让大家对山东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体验各地域文化带给我们的文化多样性的无穷乐趣。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就呈现出来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山东地处黄河流域儒家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自然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要说真正进入春节,那就理当从小年开始。在北方,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所以一大早人们就把印有灶王爷爷的年画贴在灶台旁,加以供奉。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另外这一天一定要吃水饺,取义送行饺子迎

春风,在我们家乡,刚出锅的饺子要先盛三碗放在灶王爷爷面前,并摆上筷子,用以供奉灶王爷爷和他的两位娘娘。如果说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那么小年过后人们便开始真正忙碌起来。民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因为“尘”与“陈”谐音,因此新春扫尘也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在这几天人们一般会把家里进行彻底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什么的。不单是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客人,也为把原有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到来。 这段时间人们也都会忙着置备各种年货。所以大街上到处都是卖东西的小摊位,从春联、灯笼到各种吃食应有尽有。在农村地区更有赶年集的风俗,此时全家会一起出门购置年货,买新衣,父母也会尽可能的满足孩子提出的购买要求,另外在采购春节用品时,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街上人山人海,年味十足,很是热闹。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因此春节前也是杀猪的最好时间,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保存较长时间,这也与南方过年制腊肉有相似之处。北方的主食是面食,所以过年前也有提前蒸几锅馒头、豆包备用的习惯。通常为了供奉和好看,也会蒸一些花馍,类似刺猬馍、枣山之类的。小时候每当妈妈过年蒸馒头时,我也会因为好玩而根据自己喜好做一些形状各异的花馍,等到蒸好后便会先挑出自己亲手做的花馍先吃掉,渐渐的长大了,再帮忙做馒头时也就没有了那份闲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