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版政治必修4_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一练(含答案)

人版政治必修4_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一练(含答案)

人版政治必修4_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一练(含答案)
人版政治必修4_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一练(含答案)

一课一练12 实现人生的价值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第四届全国道德模候选人、省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主任科员权卿,在无数次与爆炸打交道的人生经历中,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人们称为“与死神打交道的人”。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③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④获得社会的尊重是奉献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价值等知识。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的价值观,②排除;奉献社会是获得社会尊重的基础和前提,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9年8月8日,“2018北京榜样”大型评选活动投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88岁的锦陶老人是年纪最大的榜样候选人代表,同时她也是北京光爱学校年龄最长的志愿者。老人不顾年岁已高,多次坐车去学校为孩子们捐赠文具、生活

用品等,甚至还把自己老家的房子卖了捐钱给光爱学校。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物质贡献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④人的价值就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并非主要指物质贡献,②错误;人的价值就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④排除。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

3.在省文登市环山街道办事处宋家沟小区,有一位名叫林基文的退休老教师,他20多年如一日地为小区义务修路、扫街,小区的一条主路因此被大家称为“老林路”。材料中的林老师( )

①因为得到大家认可而实现了人生价值②通过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③因为创造了价值而实现了人生价值④因为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实现了人生价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就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②③④当选。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贡献,不是看索取,所以①不妥。应选D项。

答案:D

4.2019年8月13日,省公安厅公布了全省公安机关自6月份以来破获的包括氢氧化钠制毒牛肚、溴酸钾“漂白”毒馒头、非法添加剂制毒粉条、用工业盐加工猪肉、化学品造出毒醋、用明矾做伪劣蜂蜜等在的8起危害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源于一些黑心厂商不顾一切的追逐利益。这主要说明( )

①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④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为了利益,一些企业不顾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肆意生产有毒食品,体现了①②。

答案:A

5.芦山地震救援行动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坚守“永不

放弃”的求生理念,不管发生多大灾难,我们都可能从废墟的阴暗中爬出;只要坚守“永不抛弃”的救援理念,不管过去的时间多长,我们都可能从废墟中发现生命的迹象。上述材料与下列流行语对应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中国式——善于把握主要矛盾

B.接地气——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

C.零距离——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D.正能量——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永不放弃”的求生理念、“永不抛弃”的救援理念,都坚持了正确价值观,故选D。

答案:D

6.一瓶矿泉水在便利店以2元左右的价格出售,而对于在沙漠里长途跋涉的人来说却是无价之宝。这说明( ) A.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C.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D.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解析:由于地点、条件等的变化,矿泉水在人们眼中的价值也发生了变化,故选B。ACD与题意不符。

答案:B

7.2019年9月,作家王蒙针对《红楼梦》高居络上读者投票选出的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首位的话题,表示:“如果连这点累劲儿都没有,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完蛋了。《红楼梦》都读不下去是读书人的耻辱。”此语一出,立即引发许多文化名人、读者的讨论。有人认为,读书不能太随性,经典绝不是晦涩之作;也有人认为,“耻辱”二字言重了,没有哪本书非读不可。这些不同看法表明( )

①青年人要在读书中实现人生价值②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④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这表明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也表明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③④符合题意,答案为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①错误。②不为材料所反映。

答案:D

8.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身?/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关键句“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可以分析出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故选C。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奉献社会的实践,A错误。B说法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价值选择的正确与错误,D不选。

答案:C

9.“既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观点中的结论( )

A.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属于主观畴

B.错误,因为衡量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是有客观标准的

C.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错误,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解析:认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无所谓对错,否定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的客观性,因而是错误的。D项判断正确,但解释的理由不能说明问题,故选B而排除D。

答案:B

10.《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湖泊水域和绿化用地除按照规划建设必要的市政公用设施外,禁止建设任何建筑物、构筑物。然而,环最大湖泊沙湖不断被蚕食,湖边盖起了大量的商品住宅。据了解,沙湖的面积从以前的上万亩缩减到如今的百亩。材料体现了( )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D.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解析:材料中人们填湖盖楼是在错误价值观指导下的做法,因此B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改造世界的活动,A不符合题意。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11.香港的反贪教育和严格的执行制度让官员由“不敢贪”“不能贪”转变为“不想贪”,民众也由敢怒不敢言转为对贪污“零容忍”,遇到贪污索贿积极向香港廉署举报。可以说,香港的反贪教育塑造了香港人诚信、廉洁的品格及文明素养,也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社会的诚信和良性发展。民众“由敢怒不敢言转为对贪污‘零容忍’,遇到贪污索贿积极向香港廉署举报”体现了( )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③价值观决定着人生的选择

④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反贪教育下人们对贪污的态度转变体现了①;反贪教育下民众由敢怒不敢言向积极举报的转变体现了②。③④说法错误,价值观是意识畴,不能对人生和社会起决定作用。应选C项。

答案:C

12.“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积极主动地去理财,才会有财富的积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被动等待的理财观念。这说明( )

①通过理财致富是人类价值观的进步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材料讲述了人们理财观念的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是价值观进步的表现,也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阻碍作用,②说法本身错误。④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13.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

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关部门通过对志愿者个人利益的影响,来引导和促进就业,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选①④。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4.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琼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医学大学生,她医术精湛,为上万名患者解除过病痛;她爱医院如家,将给病人看好病视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她身患癌症30多年,仍时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医德、医术和医心。琼芳医生的事迹表明( )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②站在人民的立场

上才能保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③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①说法错误,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但不能说具有促进作用。④错误,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对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15.2019年8月,在计划生育国策执行30多年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一周多次释放出“完善生育政策”的信号,其主要聚焦在从目前的“双独二胎”转向“单独二胎”这一点上。根据研究,从现在的人口结构看,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过去的“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的口号正在遭遇挑战。应对老龄化问题,计生政策可以有些突破。这说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人民赞成与否、高兴与否是衡量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误的标准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随着人口结构等社会存在的变化,生育政策也要有所调整,体现了③④;①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群众的态度,②排除。

答案:D

16.近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下,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设热潮席卷中国。数以十万计的书屋、文化站点、电影放映队出现在广袤的国土上,卫星、互联等先进技术把偏远地区和祖国的心脏连接起来。无数农村人幸福地吮吸着知识文化的营养,进而点亮人生的梦想。可见(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全面提高科学文化、心理等素质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③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④党和政府能够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等知识。图家的文化惠民建设,使无数农村人吮吸着

知识文化的营养,进而点亮人生的梦想,说明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故①④入选。

答案:B

17.“如果有人问起你的名字/我就告诉他你的模样……一条五分钟的路/你一走就是半个钟头/一座二十分钟的山/你一爬就要两个小时/三尺讲台/铺垫起你一生的梦想……又用一双老旧的拐杖/撑起一片晴朗的希望”这首诗说的是襄阳市四十五中教师曹美琴30多年如一日,拄着双拐坚守三尺讲台的故事。曹美琴老师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各方面的才能④要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因素等知识。曹美琴30多年如一日,拄着双拐坚守三尺讲台,体现了①②;材料没有涉及“发展各方面的才能”,③排除;④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A

18.下面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②应注意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③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④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对于延迟退休,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说明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启示我们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故选②④。

答案:D

19.市庐阳区掏粪工吴保文,截至2019年8月,已经掏粪24年。在24年的掏粪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宁愿一人苦脏换来十万户洁净,即使面对厕坑毒气的考验、工作时的受伤也从不退缩,用手中的搅粪棍在平凡的岗位上舞出了不平

凡的人生,被称为“的时传祥”。吴保文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④要善于维护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吴保文用手中的搅粪棍在平凡的岗位上舞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体现了①②;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而非唯一途径,③排除;正当的个人利益不能随意放弃,④排除。

答案:C

20.特种兵珪入伍10多年来,始终牢记宗旨、爱军精武,苦练作战硬功,掌握特战技能,在绿色军营中践行爱岗报国的崇高理想,在拼搏奉献中赢得了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的信赖和赞誉。珪人生价值的实现源于他( )

①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具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坚信暂时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坚持真理,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因素。珪始终牢记宗旨、爱军精武、苦炼作战硬功,掌握特战技能,体现了①③。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满分40分)

21.(14分)2019年8月,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揭晓7月“中国好人榜”。这些中国好人,无论是耄耋之年的长者,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无论是从事高技术研究的科研攻关者,还是从事城市日常维护的清洁环卫工,他们的职业不同,事迹迥异,但他们心里始终蕴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洋溢着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能量。在他们的心深处,基本的价值操守和是非标准一直存在,崇高的道德理念从未被瓦解和颠覆。他们始终恪守良知、秉持公义、坚持梦想、奉行大爱,将社会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诠释得贴切感人。

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对这些中国好人予以正确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知识围,即“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其次,要通过审阅材料,明确材料关键词主要有“奉献”“价值观”等;再次,搜索

教材中与这些关键词有关的知识点;最后,把教材中有关的知识点与材料进行有机结合。

答案:(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些中国好人恪守良知、秉持公义、坚持梦想、奉行大爱,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

(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这些中国好人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3分)

(3)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些中国好人心深处基本的价值操守和是非标准一直存在,崇高的道德理念从未被瓦解和颠覆,从而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分)

(4)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这些中国好人将社会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着价值。(3分)

(5)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中国好人立足自身岗位,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价值。(3分)

22.(12分)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梅花环境违法问题。环

保总局同时还批评当地政府甘当违法企业保护伞,免收企业包括排污费等所有行政费用,甚至明文要求对企业进行检查需事先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入。

该公司和当地政府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此题以梅花环境违法问题的错误措施为背景来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问题。要掌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一是具有社会历史性,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二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我们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应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这个标准出发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不正确。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方面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

方面,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尤其是要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6分)

(2)该公司和当地政府的环境违法行为,是基于错误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因为一方面它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仅仅考虑自己的局部利益而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6分)

23.(14分)2019年8月6日,中宣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总政治部、中国工程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军区总医院副院长、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黎介寿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黎介寿同志从医60多年来,始终以矢志不渝的信念展现忠诚,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以仁医大爱的情怀服务人民,耄耋之年仍奋斗在医研和临床一线。先后编撰医学专著4l部,领衔攻关取得46项国家、军队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基中“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黎介寿同志的事迹给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知识。本题为启示类主观题。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过阅读黎介寿同志的事迹,明确他呈现给我们的是

奉献、正确价值观、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容。然后结合材料,一一分析解读即可。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落实到如何去做上。

答案:(1)黎介寿同志从医60多年来,以仁医大爱的情怀服务人民,耄耋之年仍奋斗在医研和临床一线,成为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这启示我们要勇于创造价值,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3分)

(2)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价值观对我们人生道路选择的导向作用,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分)

(3)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4分)

(4)黎介寿始终以矢志不渝的信念展现忠诚,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以仁医大爱的情怀服务人民,耄耋之年仍奋斗在医研和临床一线,编撰医学专著41部,获奖无数,这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引,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4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过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3、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课非选择题

第四课非选择一 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在稳中求进,经济增长进一步进入“新常态”。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6年10月1日到7 日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成为旅游市场亮点,这大大带动了当地经济与生产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受国家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黄金周消费额增速同比下滑大约0.3个百分点,整体消费趋于平稳。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 (2)说说中学生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第四课非选择题二 对浙江经济而言,“浙商”是最为宝贵的发展资源,是转型升级最为活跃的主体力量。2010-2014年,浙江省G D 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 D P的比重超过60%。在近年来的“浙商回归”过程中,投资本土的民营资金总量年均增长500亿元左右,其中70%以上投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中。 结合材料,运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知识,说明发展浙商的重要性。

第四课非选择三 山东省国资委日前发布《山东省国资委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2017年山东国企改革的重点。其中提出要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充分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进企业首发上市,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对行业优质资产实施重组整合。 激励机制方面,山东省国资委提出要完善多层次多元化中长期激励体系。加强对任命制企业负责人中长期激励问题的调研,探索建立任命制企业负责人中长期激励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上市公司以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为主要方式实施激励,探索其他股权激励方式;出台省管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80%以上的国资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引导国有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结合材料,分析山东省深化国企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 币产生。 3、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只需现实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4、货币的其它职能: (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必须是金、银) (2)支付手段(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 (3)世界货币,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国际间结算) 5、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叫价格。 6、纸币的含义、产生原因、优点及发行规律: 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原因:金属铸币在流通中会磨损,纸币是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运输,避免铸币在流通中磨损。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是强国之路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制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2)按生产要素分配 5、效率: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的国情决定的。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国情: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兼顾公平 (1)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8、效率和公平相统一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又要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课本归纳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课本归纳 经济:关于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利用 基本的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 经济活动的目的:国家: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企业:盈利 个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⒈商品 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⑵基本属性(缺一不可):①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⒉货币 ⑴货币的产生过程 ⑵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⑶货币的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固定一般等价物 ⑷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其他职能:①贮藏手段: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暂时退出流通) ②支付手段:货币在赊销赊购中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等(讲究信用,诚信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 (与流通手段的异同:异:在时间、空间的异同同:都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 ③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 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⒊纸币 ⑴纸币的产生: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⑵纸币的发行:①发行的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②发行超出限度的后果: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发行低于限度的后果: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③人民币(打击假币) 第二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⒈信用卡和支票 ⑴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账结算 ⑵常用的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完整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漫画的寓意是() ①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②市场交易必须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 ③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要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漫画可以看出,商家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①②③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A 2.随着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购物方式也悄悄发生变化,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一些时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当前网购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需要() ①国家严格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②厂家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 ③商家遵守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④消费者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是发生在流通领域中,②与题意不符。 答案:C 3.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采取措施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依据是() ①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市场机制要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④加强直接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②不正确。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应是加强调控,不是直接干预,排除④。 答案:A 4.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②减少税收 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④降低银行利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④属于货币政策,应排除。 答案:C 5.为了鼓励居民和单位采用节能灯,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节能灯补助50%,对单位大宗采购节能灯补助30%,这是国家运用调节经济,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 A.经济手段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B.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C.行政手段以政府的强制力为坚实后盾 D.财政手段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解析:补贴属于经济手段,买节能灯享受补助涉及到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答案:A 6.2009年我国实施农村新型社会保险制度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这说明()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4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设计

第4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设计★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57.6%。 材料二:2002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铁路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2002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2、公有制为主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word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B.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D.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对“客观的物质性”应这样理解 A.实践是与主观对立的客观事物B.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C.实践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活动 D.实践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3.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 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4.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登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到2005年,将进行环月探测,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2005年到201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2010年到202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采样返回。这表明 A.实践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D.实践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 5. 过去人们只知道把煤作为燃料,现在则可以通过煤的干馏,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工产品,用于制作染料、药品、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煤的使用价值被不断发现说明 A.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B.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 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6.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7.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A.生活的积累就是艺术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约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B.有些认识不需要经过实践即可获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生产力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 社会意识:只是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内容: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具有不同步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并不是同步,绝对统一的关系) 反对倾向: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 3.实践观是辩证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4.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内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a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 的变更,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 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否则会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a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他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他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束缚生产力发展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 案 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的第一节讲的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一、教材分析 从理论上讲,《经济生活》前三单元分别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第四单元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存在的经济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从实践上讲,高中生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影响,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理解: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②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培养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学会资源共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 四、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 五、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出发,借助时代感强、有代表性的典型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单选题 1.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一201路最美寄语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40多年的实践证明,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必须顺应历史逻辑与时代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与时代同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只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③认识和利用规律需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革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9年我们将迎来澳门回归20周年。20年来,“一国两制”构想下的澳门愈加繁荣,同时基本法承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这体现的哲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B.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 4.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 ②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有限性与人的需要无限性的矛盾决定的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调节(1)方式: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来调节 (2)优点:①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走进社会主义(3)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经济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4)仅有市场调节的危害: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 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规范市场秩序,弥补市场调节不足。 (1)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市场规则:①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 ②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③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商务 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其原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5.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1)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②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主要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①经济手段: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 ②法律手段:经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③行政手段:行政机关发布的强制性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含义: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

高中政治必修四重要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一、教材分析 从理论上讲,《经济生活》前三单元分别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第四单元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存在的经济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从实践上讲,高中生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影响,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理解: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②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培养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思维和语言表 达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学会资源共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增 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和自强精神,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 四、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 五、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出发,借助时代感强、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合作的学习中得到结论,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 发展。 六、教学资源(文本内容) 视频资料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 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它意味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信息跨国 界的传播、生产资料配置的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高效化。全世界 每年生产的产品有1/5纳入国际贸易渠道,与此同时,金融国际化 的进程明显加快。资本超越国界加速流动。今天,许多国家的金融 市场已同国外连成电脑网络。24小时全球营运系统的金融市场也对 外国敞开了大门。这大大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已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五课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第五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其中,每个“全面”,都是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这一战略布局必将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这里可以看出() A.正确的意识因其如实反映客观存在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B.创新性的认识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D.理论创新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称“我很多创作灵感来自于梦境。”他认为很多源自梦境的创作灵感,结合脑海中的既有讯息,让他的创作题材浮现,于是一部部文学作品应运而生。写作灵感来源于梦境的说法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3、2014年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天空出现了罕见的蓝天白云。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子就没有了。这意味着() ①意识对物质的反映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静止中包含着运动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图两幅漫画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要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C.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5、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伊萨克·阿西莫夫在50年前预言,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按钮的方式改变天花板和墙壁的背景颜色,普通的玻璃将被时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特殊玻璃。而且,这些玻璃的阳光折射率可以根据用户预先设定好的数值而进行自动调整。如今,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意识活动因其主动创造性而成为实践的先导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人们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污染物总量控制等环保制度,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使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达到了可谓前所未有的程度;还进一步优化了环保“约谈制度”,由“约谈企业”改为“约谈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 ①要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尊重客观规律 ②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对外披露,百度目前正在推进一个名为“百度大脑”的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已经可以做到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如它的语音识别,准确度已经近乎和人际交流相同。预计累积10-20年后,人工智能的“大脑”可能会发生质变,赶上或超过人脑。下面对“百度大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百度大脑”一经人们的创造,就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②“百度大脑”将会在自主意识的指导下,能实现人的某些功能 ③“百度大脑”的制作和使用,凸显了人类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 ④“百度大脑”将实现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内容比较散和杂,需要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时才比较方便。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②各环节间的关系: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

要的影响;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 论自主学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交流学习成果,进行更正和点评。 [教学构思] 一、引入新课 材料: 1、国家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2、国家应如何扩大内需? 考纲呈现 1、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3、能熟练使用本课知识分析说明国家扩大内需的原因和对策。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2、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对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政策和具体举措。 3.学会运用我国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 的相关政策,分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自主学习(约8分钟) 学法指导一: 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具体来讲:生产决定消费的、、,生产为消费创造。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 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物资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学法指导二: 1.(2010届安徽模拟)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 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增加“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经济增长,这是因为() A.只要增加居民收入,就能拉动经济增长 B.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C.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D.有效需求不足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2.“破窗理论”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玻璃被砸破,虽然造成一定的 损失,但由此使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 拉动经济增长。“破窗理论”主要体现了() A. 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 B.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C. 积累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D.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3.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最终启动起来,这里他强调的是() A.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 B.消费对生产有决定作用 C消费与生产的相互决定作用 D.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4.(2009浙江卷)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 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必修二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