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7-05-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防御机制的跨文化研究0(04XM Z015)

和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内蒙古中等收入者社会态度及行为预测的实证研究0(0543)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运合(1973-),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杨伊生(1965-),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生。

2008年1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an .,2008

第37卷 第1期

Jou r n al of Inn er M ongolia Nor m alU n i versit y (Ph ilosophy &Social Science)

Vo.l 37 No .1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刘运合,杨伊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近年已有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为依据,综述了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起源、研究分类、测量工具和干预研究等,并对心理防御机制未来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综述[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08)01-0088-05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 echan is m ),又译为/防卫机制0、/潜意识防御机制0、/防御机制0、/自我防御机制0,指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

[1]12

。自从这个概念诞生以来,如S .Freud

的其他理论一样,由于难以进行实证研究,既受到广泛的推崇,也遭到强烈的反对和批评,所以似乎一直没有登入心理学的大雅之堂。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心理学各领域越来越多地开始探讨心理防御方式与防御,心理防御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特别是广大临床心理学家和健康心理学家的重视。打开C NK I 和其他相关的研究文献搜索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发现相关的文章在逐年增多,但也不难发现多数研究是运用防御机制问卷进行调查的,对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理论性研究的相对较少,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起源

1894年,S.Freud 在5防御性神经精神病6中第一次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指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

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己0。当时只探讨了一种最常见的机制)))压抑(repressi o n),它主要是调节性本能的。实际上,在S .Freud 精神分析学的早年,压抑

一词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同义词。随后他又提出了不少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升华等,但S .Fre -ud 本人生前没有专门讨论心理防御机制。1926年,S.Freud 在5抑制、症状与焦虑6一书中进一步提出自我保护功能假说,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他们的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分0。

1936年,S .Freud 的女儿A.Freud 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认为自我的防御机制是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以调节压抑与外界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其目的是减轻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同时又使外在表现符合外界现实的要求。她把/心理防御机制0这一术语用来指代不同的防御过程和策略。

#

88#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现状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A.Freud在1936年出版的5自我与防御机制6一书中,把散见于他父亲著作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归纳为下述10种:压抑、投射、内向投射、反向形成、升华、认同、合理化、解脱、固着、退行。A.Freud研究了防御的某些模式与不同形式的神经症之间的关系、防御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又添加另外的五种防御机制:禁欲作用、自我约束、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作用、抵消作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S.Freud和A.Freud提出的防御机制之外,K er nberg和K le i n于1973年描述了分裂、伴无能之全能、简单的理智化、投射性认同和精神病性否认等五种防御机制[2]。

后人在Freud父女研究的基础上,对心理防御机制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V alliant的观点颇具代表性。V alliant 于1971年对随访30年的30名成年男性自我适应过程研究后,认为防御机制可分为如下四个层次[3]535-545:(1)自恋性防御机制,包括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对现实的歪曲;(2)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幻想、投射、被动攻击、疑病和潜意显现;

(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理想化、潜抑、转移、反向形成、分离;(4)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期望、利他和幽默等五种心理防御机制,这个分级为美国某些精神病学教科书所采用。V alliant于1986年又对随访40年的307名男性作资料分析,又提出了3级分法:(1)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幽默、期望和利他;(2)中间型或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转移、潜抑、隔离、反向形成;(3)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投射、分裂性幻想、被动攻击、潜意显现、疑病和分离。和以前的分级相比,取消了自恋性防御机制,但差异不大,这样三级防御机制的作用就超出A.Freud的观点[4]。

迈斯纳、麦克和塞马尔于1975年的分类是: (1)自恋防卫(narcissi s tic defense)包括:投射;否认;歪曲。(2)对方不成熟的防卫(i m m ature defens-es)包括:行动化;阻断;疑病;内射;被动攻击;退行;分裂样幻想;躯体化。(3)神经质防卫(neurotic de-fenses)包括:控制;转移;解离;外化;抑制;理想化;合理化;反向;阻抑;性化;(4)成熟的防御机制(m at u re defenses)包括:利他主义;预期;克制或禁欲;幽默;升华;压抑。(5)其他几种为精神分析所重视的防御机制如:固着;转换;自居或认同;激将行为[5]10。Bond于1983年[6]333-338,Peery于1989年, Andre w s于1989年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分级。

我们学者曾文星在5分析的学理与治疗过程6一书中,利用一张表列出了四类共20种[7]55。这20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属于自恋(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有否定作用、外射作用、歪曲作用;属于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内射作用、退缩作用、体化作用、幻想作用;属于神经症性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潜抑作用、解离作用、转移作用、隔离作用、合理化作用、反向作用、抵消作用、补偿作用、仿同作用;属于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作用、升华作用、幽默作用、利他作用。在西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有上百种。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有人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出发,有人从心理防御机制的性质出发,但主题分类方向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来划分。于是,分类的种类在不断增多,分类的方法越来越精细化和准确化。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潜意识与意识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防御机制是潜意识或/无意识0的过程。精神分析产生于S.Freud的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实践。1886年S.Freud自己开设精神诊所时,逐渐将自己的诊疗范围从临床神经病学转到临床精神病学,起初采用当时流行的电疗法、催眠法等,尤其热衷于催眠技术。他发现病人常常能在催眠的状态下,可以回忆起清醒时不能记起的生活和情感事件。这促使他思考,很可能在人的意识之后,还有一个相当有力的思想过程尚未被人们发现,那就是潜意识。他认为潜意识里的内容是被压抑而沉入心理的深层的,而当医生试图将这部分心理内容引入意识时,却往往遇到患者的坚决抵抗。他发现使病人压抑和产生强烈抵抗的是另外一种心理能量或结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由自我来实施,而自我的工作通常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所以,精神分析强调心理防御机制都是潜意识的,是在个人不自知的情况下的应用。

但笔者认为个体在特殊的情况下也会有意识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例如有的个体在遇到某些很高兴的情境时,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防止出现/乐极生悲0的状况。

(三)心理防御机制影响因素

1.成熟因素。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是与大脑皮

#

89

#

质的逐渐成熟相一致的。国外研究认为[8]69-72,防御机制是在人的发展早期自我调节内部需要和外界限制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随着大脑皮质发育的成熟,青少年的精神整合能力逐渐复杂化,表现为不成熟机制应用的逐渐减少而成熟机制的应用逐渐增加。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与环境的互动而逐渐养成对外界刺激和内心冲动处理应对的方式。当这种应对方式固定下来后,一方面成为人格的一部分,一方面也会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反应。所以,16-90岁的正常人常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较好组合者。

2.社会状况因素。国外研究认为[9]162-177,192-196,在冷漠、受惩罚以及长期的慢性刺激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会过度动用破坏性的防御机制。这不仅造成心理障碍,还使不良的心理防御机制固定下来,形成缺陷的人格,产生偏社会甚至反社会倾向。至于那些上大学前就住校参加集体生活,较早学会与人交往者,则具有较好的独立生活能力,进而促进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

3.心理防御机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性别、文化、受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我国学者王大华、申继亮就指出[10]131-134,当个体遇到冲突情景时,美国被试更多地采取指向他人和投射,而这两种心理防御机制都具有指向自我之外的特点;中国被试在遇到心理冲突时更多地指向自身,在性别上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内化的防御方式,男性更倾向于外化的防御方式。

4.其他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个性特征、成败经验、文化差异等。

(四)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与功能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防御的适应面在于它保护儿童免于遭受他们所不能处理的负性情感。即使是在成年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自我使用的防御机制也有助于个体恢复正常功能。

1.心理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心理防御机制是借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两种。

3.心理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心理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防御具有适应意义的方面。在经典分析理论中,威胁性的冲动(通常会导致焦虑和负性情感)通过自我防御机制从意识中消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防御的适应在于它保护儿童免于遭受他们所不能处理的负性情感。即使是在成年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自我使用的防御机制也有助于个体恢复正常功能。防御机制在分析过程中是原始、未加掩饰的,它在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对上有重要意义,不再仅仅与精神病理相连。

(五)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与干预研究

Beiser于1972年发现,在精神分裂症的康复过程中心理防御机制是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V ai-l lant和Bond等人认为,通过对神经症患者防御机制的了解,有助于了解患者症状的动力学特征,为心理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11]。而法国的纳什特认为,要了解神经症患者的防御机制,然后使他们处于长期的/衰竭状态0,最后破坏它们,并用新的心理防御机制取代它们,以达到动的、经济的、结构的变化,使整个人格重建[12]。

通过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虽然心理防御机制具有稳定的特性,但不是不可以改变和改善的。通过影响和改变被试应对各种刺激的不够成熟的方式,发现并正确评估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类型和强度,增加更丰富的体验和更广泛的选择,进而将心理防御模式加以改变。

(六)心理防御机制研究工具

1.采用G laser和I h ilev ich编制的心理防御机制问卷(D efense M echan is m I nven tory,D M I)[13],其中文版由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1989年修订。DM I 由十个假想的故事构成,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被试有相应的变式。十个故事后面都有实际反应、冲动反应、想法、感受等四种类型的问题,每个问题下面又有五种情况供被试选择,要求被试从中分别选出最符合自己和最不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

2.用由Bond编制、路敦跃修订中文版的Defen-se-sty le-Questionnaire(DSQ)问卷。该问卷已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共测量24种心理防御机制。各种防

# 90 #

御方式均采用1)9级评分法,因子得分越靠近9,表示其运用该机制的程度越大,掩饰度越小。共分四个因子: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成熟的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

比较以上两个研究工具,作者认为:两者在使用上各有所长,前者采用TAT投射测验来揭示被试意识或无意识背后的潜在倾向,有着较好的信效度,但不适于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后者虽然有着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行大样本的操作,使用起来简单,但由于题量较大,在施测时会因为被试的重视程度使它的信度和效度得不到较好的体现。最好能够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方向

(一)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防御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国外很多研究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最早S.Freud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己。0[14]A.Freud进一步指出:/各种防御机制好比一个连续谱,一端是精神病态,另一端是成熟,而防御机制处于其中。0[14]同样,V a illant的研究也指出,心理防御机制是一个从病态到健康的连续体[15]107-108。加拿大的研究者Bond也认为,心理防御机制这种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内在动机和外在要求相一致[16]197-237。我国的研究者路敦跃、张丽也指出,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能缓解内心的冲突,又能调节行为[17]。H oro w ity认为心理防御方式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18]。Va illant&Bond指出,心理防御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19]786-794。A ldw i n&Revenson强调,需要重新重视防御在心理适应力中扮演的角色[20]337-348。

我国的研究者韩启放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我们抵御紧张、焦虑、忧愁、恐惧、嫉妒等消极情感的伤害,有助于我们维持情感的平衡或心理的平衡,在不能有效地控制情境时把焦虑减少到最低限度;消极的防御机制可以使观念中的自我形象、自我概念与现实中的自己的疏远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心理疾患[21]。

(二)心理学各个学派在不同方向的研究

11发展心理学领域。这一领域集中探讨个体生命的整个全程中防御方式是如何或者以什么样的规律发展与变化问题。Cra m er的研究指出[22]597-614,在人生早期较简单的防御方式如/否认0占据主导地位,而青少年期则运用较复杂的防御方式,到了成年时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运用更为合理的防御机制。

21社会心理学领域。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类自我欺骗、提高自尊及展开非现实的自我幻想等的研究发现了防御方式存在的证据,这些防御过程已经/在社会认知领域及现代理论模式中得到重新验证或重新标识0。社会心理学家对防御方式进行了重新命名,如转移被重命名为替代,隔离被命名为不和谐缩减,否认被命名为积极幻想,抵消被命名为反向思维,并对此进行了研究[23]。

31认知心理学领域。认知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无意识记忆过程的存在,并承认在意识之外存在心理过程。他们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在个体的认知过程中防御机制的干扰和影响过程及其程度。

41人格心理学领域。人格心理学主要在三个领域对防御方式进行了研究:当代的防御概念、防御方式的测量和人格中防御方式的整合。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同一性危机的体验与否认、投射及认同这三种防御方式的运用相关[24]341-361。与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青年相比,未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青年表现出更频繁地使用防御方式。

(三)病理性研究

例如:胡建等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PH(社交恐惧症)患者父母拒绝、否定和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与患者过多使用中间型(神经症性)和不成熟防御机制有关[25];曲洪芳、张蔚、李国海指出,女性吸毒者过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心理状况较差[26]。

四、未来研究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关心理防御机制,在以后的研究中以下方面应该加强。

1.从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和分级研究发展可以看出,十分有必要进行更为详细和系统的研究。

2.从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的取样和被试来看,多数研究以病理性为切入点,所以加大对正常人心理防御机制的非病理性研究。

3.从心理防御机制的干预研究方面来看,应投入更大的力量,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作用,提高人类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从防御机制的研究过程来看,其集中反映欧

#

91

#

美研究的成果,所以有必要加大心理防御机制的中国化研究,挖掘我国古代思想精华中有关心理防御机制思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大词典: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蔡美云.防御方式问卷(D S Q)的信度和效度[D].暨

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3]V a ill ant GE.N atural h i story o f m ale psy cho log i ca l hea-l

th.V.The relation of cho ice of ego m echanis m s o f de f en-

se to adult ad j ust m en t[J].A rch G en P sychiatry,1976,

33(5).

[4]舒幼娥.对C ram er的防御机制评定量表(D MM)的研

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91

[6]Bond M.Emp irical S t udy of sel-f ra ted defense st y les[J].

A rch G en P sychiatry,1983,40(3).

[7]曾文星.分析的学理与治疗过程[M].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4.

[8]路敦跃,张丽杰1防御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

神病分册,1992(2).

[9]褚邦恒,等.骄子的失落[M].海洋出版社,1993.

[10]王大华,申继亮.防御机制的年龄、性别与文化差异

[J].心理科学,1998(2).

[11]蔡美云.防御方式问卷(D S Q)的信度和效度[D].暨

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尼#格#波波娃1法国的后弗洛伊德主义批判[M].

李亚卿,译.东方出版社,1988.

[13]Ih ilev ich D,G lese r GC.De fense mechan i s m s:The ir c l as-

sifi cation,co rre lates,and m eas ure m ent w it h the D efense

M echan i s m s Invento ry[M].OW osso,M I:DM I A sso si a-t

es,1986.[14] A.F reud.Ego and the M echanis m s o f D e fenses[M].

L ondon hegurth P ress,1937.

[15]V aillan t.T heo reticalH ierarchy O fA dapti ve Ego M echan-

i s m:A30-year F o llo w-U p30M en Selected for Psycho-l

og ica lH ealth[J].arch G en P sychiatry,1971,24(2). [16]M arce.l A.J.Conscious and unconsc i ous percepti on:exp-

er i m ents on v i sua lmask i ng and w ord recogn ition[J].Co-

gn iti ve Psy chology,1983(15).

[17]路敦跃,等.防御方式问卷初步试用结果[J].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1993(2).

[18]H orow ity.M.J.Personality,sty les and br i e f psy chothe r-

apy[J].N e w Y ork:Basic,1984(2).

[19]V aillan t GE,Bond M,V a ill ant CO.An emp iricall y va l-i

dated h i e rarchy of de fense m echanis m s[J].A rch G en P s-

ych i a try,1986,43(8):786-94.

[20]A l dw i n.C.M.,R evenson,T.A.Does cop i ng he l p?A

reexa m i nati on of the re lati on bet ween copy i ng and menta l

health[J].Journa l o f Personality and Soc i a l P sycho l ogy,

1987(53).

[21]韩启放.心理防御与心理健康[J].健康心理学,1994

(1).

[22]C ra m e r.P.The deve l op m ent o f defense m echan is m s[J].

Journal o f P ersona lity,1987,55(4).

[23]许玉萍.城乡不同地区高中生人格、防御方式及其心

理健康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24]C ra m e r.P.Identity,na rc issis m,and defense m echan i s m s

i n l a te ado l escence[J].Journa l o f research i n pe rsona-l

it y,1995(29).

[25]胡建,于纯宝,张宝山.社交恐惧症发病因素和心理防

御机制的探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4(6). [26]曲洪芳,张蔚,李国海.女性吸毒者心理防御机制及心

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5).

REV IE W ON THE RES EARCH OF MENTAL DEFENSE MECHAN I SM

LIU Yunhe,YANG Y isheng

(Co llege of Educa tion S cience,Inner M ongo lia N or m a l University,H ohhot,Inner M ongo lia,C hina010022) Abst ract The research o fm enta ldefense m echan is m has currently beco m e an i m portant top ic in psycholog ical res-earch,especially in t h e field ofm ental health research.B ased on the research o fm enta l de fense m echan is m i n re-cent years,t h e w riter over v ie w s its research or i g i n,its classification,its m easure tools and i n terventi o n study,etc. and puts for ward a suggestion for its research i n the f u t u re.

K ey W ords m ental defense m echan i s m;m ental hea lth;rev ie w

[责任编辑张慧英] #

92

#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 我们知道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是高举实验的旗帜屹立于科学之林的。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在实证主义的指引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争取其科学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实证主义的量化方法路径并不能解决人类心理行为的所有问题,近年来与量化研究相对应的质化研究正在悄然兴起,本文力图对这一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的评述,并介绍它在心理学中的运用前景。 一、质化研究的蕴含及兴起的背景 质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通常被人们译为“定性研究”,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被译为“质化研究”“质的研究”等。陈向明认为定性研究的译名容易被误解为我国学术界目前通行的“定性研究”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定性研究所下的定义比较抽象、宽泛,通常将所有非定量的研究包括思辨、思考、解释等都划入定性研究的范畴。国内的研究方法论著中,定性研究有其特殊的含义,多指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思考、看法、构思,为了避免歧义,这里采用“质化研究”称谓。 那么国外的质化研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这里列举几种定义:“质化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加以度量”;“质化研究的渊源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科相关联……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文化、人及群体行为特征”;“质化研究是一种一致的质化范式设计,是在自然情境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叙述来理解社会和人的过程”;“质化研究是理解人的现场研究,一般以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或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质化研究是从非普遍性的陈述、个案中获得印象和概括的过程,是文化心理方法学的基石”。陈向明总结了质化研究的主要特点:“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以及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况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发展心理学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 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生命全程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发展的原因 ?成熟:指个体按照遗传基因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学习:学习过程使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对持久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描述 解释 使发展最优化。 4、人类发展的历史观 ○1近代儿童:人类早期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被当回事。 ○2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在17、18世纪,对待儿童及养育儿童的态度开始改变,儿童需要保护。 5、心理发展:广义:种系、种族、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二、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 人类心理的特点:意识、社会性、语言功能 2、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 3、两者关系:复演说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儿童成为被试: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自己的孩子,传记研究法。 ?诞生标志: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系统观察自己的孩子(0—3岁)。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包括三部分:感知发展,动作(意志)发展,语言(理智)发展。 2、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研究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 ?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荣格最早对成人期进行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 展。重视潜意识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症状及现状 小学生厌学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般认为,如果学生对三分之二以上学科失去兴趣而不愿学习,目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混日子状态,绝大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差且抱毫不在乎的态度,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就被认为产生了厌学。 有的学者总结出小学生厌学心理具体表现为: 1.消极应付。表现为懒惰、视学习为包袱,学习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 2.畏惧回避。表现为对学习的一种胆怯心理。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做作业,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想方设法回避学习,做作业时常说“不会”。 3.厌倦对抗。表现为厌恶学习,不专心听讲,有时好搞小动作,发展成对学习呈对抗心理。 4.自卑弃学。表现为对学习丧失信心,缺乏勇气和毅力,虚荣心强,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情绪波动,逆反心理较强。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忻音认为厌学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厌学行为三个方面,是指孩子对上学读书持否定的态度,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内心不愿意去学习,因而经常有逃学或借机旷课等表现。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调查到北京部分小学学生,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还要严重。由此可见,厌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据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小学生(二年级以上)大约有45%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其中有20%左右的学生有较严得的厌学心理。正如朱永新教授曾观察到的“厌学,似一股旋风在席卷。它像病菌般地在我们校园中恶性地传播、扩散,笼罩面越来越广。”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甚至抵触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不良的表现。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城镇还是乡村、小学还是中学,厌学现象都普遍存在。作为基础教育危机的一种表征,我国中小学厌学现象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原因 国内外众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等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研究视角出发,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研究,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很多说法,众说纷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表现在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指低级庸

心理重点

《体育心理学》参考复习题 一、概念题(5×2分=10分) 1. 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 2. 体育参与的诱因:指激起体育参与行为的外部原因。 3. 追求成功的动机:取向某种成就活动、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已达到成功或完美的境地的动机。 4. 成就需要的公式:成就需要=追求成功的动机?害怕失败的动机。 5. 害怕失败的动机:害怕挑战、避免或迟疑加入一种成就情境的动机。 6. 习得性无能: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任务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7. 目标定向:指一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 8. 归因:是人们对于已经发生食物结果的原因解释。 9.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10.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 11. 体育价值:是人们认识到的体育活动对人的意义。 12. 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联系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 13. 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觉、运动知觉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14. 集中练习:让练习者在学习期间不休息而反复练习的方法。 15. 间时练习:在各次练习之间安排一定的间隔时间的练习方法。 16. 整体练习:是指完整地、集中统一学习某种技能。 17. 局部练习:是把运动技能分解为各个分动作,分别进行练习的方法。 18.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的技能影响后来学习技能的现象。 19. 逆向迁移:后继的运动技能学习对先前运动技能学的发生的某种影响。 20. 正迁移:凡是起到促进作用的迁移。 21. 负迁移:凡是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迁移。 22. 运动技能的迁移: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23. 两侧性迁移:指身体一侧器官向另一侧器官的迁移。 24. 运动向运动的迁移:就是从一个运动技术学习向另一个运动技术学习的迁移。 25. 心理技能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训练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 26. 具体的目标:明确、具体、可进行数量分析的目标。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撰写论文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思维是核心。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其中性格是核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①观察法(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行为的外在表现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根据观察者的身份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②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的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③测验法(是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④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和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过程 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2001年4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 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方面,在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影响方面,Hillson和Marie (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而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Salovey 和同事也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George Vaillant(2000)认为: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都没有痛苦,都体验快乐,但积极的心理适应会渗透于整个人生。这些研究者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Nyt 引言 一直以来,学界一般认为解离症状是童年时期所受创伤引发的,但现在学界对创伤诱发解离症状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入性。部分研究者认为解离症状主要可能由童年期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而造成的婴儿对创伤的易受伤性、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直接对婴儿造成的创伤所造成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讨论依恋关系(尤其是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来探讨依恋关系是怎么通过影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引发婴儿,甚至母亲自身的解离症状,从而讨论治疗解离症状的方法。 一、依恋关系诱发解离症状的理论与原因 1.依恋关系对青少年解离症状诱发的影响 在2004年的时候,GIOVANNI LIOTTI发表的综述整理了创伤、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三者的关系(Liotti, 2004),见图1。他认为,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创伤的,被AAI访谈被判定为与照养者有着unresolved型依恋关系的双亲容易与他们的孩子形成未组织型的依恋关系。当孩子向双亲发出依恋要求的时候,容易激发双亲的unresolved的记忆,这样双亲会因为当前他们回应婴儿依恋要求的照顾模式与unresolved记忆诱发的恐惧的情绪产生矛盾而出现一会儿回应婴儿要求的一会儿回避甚至惩罚婴儿依恋要求的行为,这样双亲在婴儿面前就会成为一个既是惩罚者又是拯救者的形象。如此下来,婴儿就会对双亲产生既依赖又愤怒的情绪,难以确定他的依恋要求与行为是否正确,也难以确定自己在双亲中的自我形象,从而难以将婴儿时期记忆整合到一个完整的自我中并形成一个相对正常的内在工作模式,从而为它们的解离症状埋下了诱发的因子。如此一来婴儿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既强大(因为不想依赖父母)又脆弱(因为需要依恋关系)的矛盾两极的自我,为了减轻这种自我的矛盾,婴儿会产生一些防御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把强大的自我与脆弱的自我解离开来,这样婴儿就容易产生有解离经验或者是情感异常,一旦这种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其他危险的因子,就非常容易遭

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综述 21世纪初,西方心理学涌现出了一个重要的新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它的简明定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1]。积极心理学起源于MihalyCsikszentmihalyi 和 Martin Seligman 1997 年冬天的一次谈话,并迅速成为推动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一种积极倾向。这种积极倾向甚至不限于心理学内部,而是已迅速扩张到了教育、公共健康、社会和人类服务、经济、政治科学、神经科学、领导学、管理学和组织科学等其它学科。积极心理学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众多批评和挑战。 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认为积极心理学家们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个人的满足就是好的)是由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概念衍生而来。这种观念导致积极心理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忽视了潜藏的文化和道德假设,并曲解了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观,没能批判性地反思其研究工作。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调查研究方式来克服这些缺陷。Becker和Marecek回顾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和19世纪末流行的心理治疗和20世纪的心理卫生保健运动的比较。他们主张积极心理学应该持一种超越孤立个人、涉及社会环境全貌的观点;积极心理学应该重视社会约定和人的能动性;积极心理学应该对“快乐”、“美德”和“力量”做出更细致的定义,应该构建更具有社会性的“人类繁荣”理论。他们最后建议积极心理学努力发展其应用价值[2]。Power认为性格是积极心理学在理解和发展“人类繁荣”的研究中的核心。尽管积极心理学重视性格,并广泛地参照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但是它的美德理论仍发展滞后。Power阐述了理解繁荣的美德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善、性格整体性和性格类型,认为积极心理学家并没有提出“善”的实质性概念。因为美德是一种持久的追求某种“善”时所必需的人格特质,所以“善”的实质性概念,在研究人类美德时是非常必要的。积极心理学家只是用一种不完整的方式来呈现美德,关注少数的“力量项目”,而美德伦理学研究者则通常强调性格的整体性和全方位的美德的发展。由于积极心理学家们没有承认美德的性格和性格的四种类型,所以他们经常把节制的性格曲解为是美德的。最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在关于善的生活的描述,并没有很好地把美德的和邪恶的性格类型区分开来Kristjdnsson认为,积极心理学遭受:内部分歧,如积极心理学家们对快乐是什么的分歧;概念模糊性,比如是否存在非道德的快乐;矛盾性,比如自我实在论和反自我实在论的矛盾,还有积极心理学存在一个重要的误解,即假设凡是通过总体评估判断后,就能够获得一种规定Sundararajan通过对比较塞里格曼和孔子关于好的生活的设想,批判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原则所带来的弊端:科学和生活的割裂、道德价值标准(美好生活的标准)取决于科学验证(也就是科学价值)[3]。Sundararajan还通过对比中国佛教的“体味”和“空”的概念,认为积极心理学关于“好的生活”的模型缺少的价值维度[4]。Sundararajan认为,要弥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所带来的弊端,需要重新确立价值维度,而价值维度的确立,又通过道德地图的描绘。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学更多地借鉴和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Miller认为积极心理学基于一整套谬误的主张:循环论证、同义重复、定义不明、不合理概括等。积极心理学仅仅只是把心理健康和一种高兴的、友好的、目标驱动的、追求卓越的和外向的人格类型相关联,而不是探究积极态度如何促进成就、成功、幸福和快乐Richardson和Guignon认为积极心理学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源于它草率地认为主流心理科学太“消极”了。Richardson和Guignon考察了积极心理学的哲学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2012010331 祁琪 一.焦虑 1、前言 焦虑是由D.Epstein和C.D.Spielberger提出的理论。罗洛.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迁的时代,旧的生活观、伦理观、价值观逐渐崩溃,人们的独立性丧失了,对自我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因而增加了人们的焦虑。他认为只要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人就足以产生焦虑的体验。爱普斯坦的理论建立在对伞兵的研究上,他发现焦虑是在知觉到极度危险后所产生的无方向的唤醒状态。他把这种状态描绘为极端有害的,并往往导致直接的动机(恐惧),以致造成行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适应性的作用,当情境(威胁)恶化时,直接行动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斯皮尔伯格详细论证、完善了由卡特尔(R.BCattell)提出的状态和特征焦虑的概念,把焦虑分为特征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其理论不仅可以对焦虑作定性研究,而且可作定量探讨,从而结束了仅在理论上定性研究焦虑的历史,开拓了焦虑研究的新领域。 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种关于焦虑的分类[1]。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焦虑产生于过分的、使自我无法控制的刺激。并将其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是从焦虑产生的根源出发的。这其中现实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焦虑产生由客观上对自尊的威胁引起,无论这种威胁是外界的危险还是内部的道德与自我行为之间的冲突。我们将这种由现实存在的威胁而引起的焦虑成为正常焦虑。而神经性焦虑则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而产生的异常焦虑。 因此,从焦虑的性质上看,我们也可以将其分成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2]。但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正常焦虑的“正常”指的是焦虑的性质,并不是指焦虑的程度,即适当水平的焦虑,它同样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不同水平,这取决于客观情境对自尊心的威胁程度。而过敏性焦虑则是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 2、焦虑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现状 在心理学领域,各个学派从各自立场出发对焦虑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3]。 2.1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 雅各布森是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她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一心理结构视为一个能量系统,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而情绪就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会伴随特定的体验,焦虑也是其中一种能量释放现象。雅各布森认为:无论选择性释放途径可得与否,自我都必须使多余的能量得到释放,使紧张水平回落到适中状态。因此,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选择性途径释放的,则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释放出去的,则个体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焦虑便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情绪的性质取决于选择性释放途径能否得到,而选择性途径又取决于自我的机能,因此自我是焦虑发展的根源。在雅各布森看来,焦虑是一种结构现象,它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即当自我被迫通过非选择性的释放途径释放多余能量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又起到信号的功能,它促进自我发展更多的释放途径,以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

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 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和幸福。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对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回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个体性功能,提倡积极人性论,加入更多有关希望、快乐和幸福的元素,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希望;快乐;幸福 一引言 谢尔顿 ( K e n n o n M · S h e l d o n ) 和劳拉金 ( L a u r aK i n g ) 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积极心理学( 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 ) 告诉人们幸福是有规律可寻的。积极、希望、快乐、幸福这些美好概念的出现,鲜明地反映了这门学科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和幸福。这些概念紧密相连,积极是幸福的基础,希望和快乐是幸福的要素,幸福是人生的目的。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人手,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寻找幸福的真谛。它的建立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心理学由此

从传统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 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成为一门使人幸福的科学。笔者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出发,提出积极心理学对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一些启示。 二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运动始于 2 O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该学科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致力于帮助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 包括心理问题 ) 作出新的解读。积极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作出了重要的修正和平衡,同时也对如何改善外在环境以促进人的积极心理形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 )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心理学主要面临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掘并培养天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 J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基曼( M a r t i n E · P· S e l i g m a n ) ,在他的倡导下全世界由此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在 2 0 0 4 年出版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综述

心理研究方法期末综述论文 题目__关于人际吸引的理论综述_ 学院___ 教师教育学院 _ _ _ 班级___ __应用心理学__ _ _ 姓名___ _罗晓燕_ ___ _ 学号___ 08150115 __ ___ 日期:2010 年 6 月20 日

关于人际吸引的理论综述 摘要:人际吸引作为人际关系的具体因素,是社会心理学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 社会心理学家对人际吸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阐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以及人际吸引研究上的新发展。 关键字:人际吸引;人际吸引原则;综述 人际关系在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它普遍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交往中,包括从非常喜欢到非常讨厌这一维度的评价。 1.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1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讨厌给予我们惩罚的人。比如在1965年,Aronson所做的谈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听到其他人对自己做好的评价时,会更喜欢对方。 1.2 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Clore 1974)。 1.3社会交换原则 人们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取决于交往过程中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所有关系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如何协调行动以使两个人的收益都实现最大化。 通常我们可以看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随时记下从某种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酬赏和付出的成本,并权衡利弊。 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Aronson 则在1969 年对人际吸引因素进行了比较归类研究。 人际吸引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邻近性、熟悉性、相互性、互补性、相似性和个人特质。 2.1邻近性 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则往往容易成为很好的朋友,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那是因为还不认识,人们还没有刻板效应。那么为什么空间上的邻近能够促进人们的相互吸引呢?其实就是因为邻近能够带来经常的交往和互动。接近效应:我们看见并与之交往最多的人往往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或恋人的心理效应。 对接近效应的解释:是因为曝光效应——我们暴露于某一刺激下越多,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 但是接近性对人际吸引的作用更多发生在人们具有相似的态度和目标时,如果一开始两个人之间就有矛盾和冲突,更多的接触反而可能加剧彼此的厌恶感。 所以,在相互熟悉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学着如何行动以避免不愉快的互动,并有意识地不去造成不愉快,因此,邻近的人最容易成为朋友。 2.2熟悉性 在对熟悉性的研究中,人们常常用交往频率或者曝光效应来控制熟悉程度。熟悉性能导致吸引的重要原因也是前面提到的曝光效应。另外有研究结果表明,被试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 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 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 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 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 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 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科学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①研究对象特殊性; A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人,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与学习能力;既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 B涉及的各种变量多且复杂,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即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②研究过程特殊性; A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对象控制与操纵欠精确;变量多且设计复杂、精细;易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③研究方法特殊性; A需要符合伦理性原则。 B“黑箱方法”,难以准确描述脑内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变化。 C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较难确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①按数据形式分: A量化研究:研究涉及到可量化的变量,并且研究结果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呈现。 B质化研究:研究涉及的是难以进行量化的材料,研究的结论也常常是描述性的。 ②按研究目的分: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 ③按对变量的干预情况分: A真实验研究B准实验研究C非实验研究 心理学研究设计方法: 变量数据获得方法:

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标志:费希纳1860年《心理物理学纲要》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威廉冯特1879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理论研究:它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方式对心理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如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及调适、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等。 描述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观察研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访谈研究、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个案研究等。 实证研究:它主要通过测评、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信心状况研究、教师期望改变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多样共存 新特点: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式的多分支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学化、研究过程的计算机化 心理学研究基本环节: 1、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2、文献的查阅与综述 3、研究类型的选择 4、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5、被试的取样 6、研究的实施 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8、结论的获得及其适用性 理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 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即对一系列抽象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描述。 归纳:由事例出发形成理论 演绎:由理论出发形成假设 研究就是检验假设,修改理论的过程

积极心理学介评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倡者为心理学家Seligman 和Csikzentmihalyi 。自1997 年Seligmen 在就任APA 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流派,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和团体、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认为,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在二战之前均得到研究者同等程度的关注[1] 。而二战之后, 心理学成了一门大力致力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出现了大量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性虐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Seligman 曾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就有约95 % 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逐渐成为一门受害者科学。注意到这种现象,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 ,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

关于幽默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幽默理论的研究综述 黄奕鑫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心理系师范班1007033012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关于幽默研究的主要理论以及其在最新领域的进展,回顾了传统的三大理论,即:从社会行为角度而言的蔑视论/优越论;心理分析角度的释放论和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然后着重介绍了幽默在认知方面的重要理论和最新进展。也有三个理论,即:框架转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以及关联理论。并对以上理论做出稍许阐释。最后简要介绍了最新幽默研究在语言方面和计算机方面的新进展以及幽默的大脑加工机制,在这些新的领域所获得的幽默研究也具有其特别之处,丰富了对幽默的研究。 关键字:幽默;蔑视论;释放论;乖讹论;框架转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关联理论 1 引言 幽默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它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评价一个人很幽默,则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这个人比较受欢迎。幽默也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幽默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并在以后的世纪里不断得以修正、检验和发展。关于幽默的研究比较丰富多彩,大体有三大传统理论范畴:从社会行为角度而言的蔑视论/优越论;心理分析角度的释放论和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这三种理论中,第一种优越/ 蔑视论展示了言语编码者的一种不良心态,第二种释放论表明信息传递所产生的效果,第三种是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将不和谐或不协调的对象在大脑中以某种方式统一起来并联通,只有该理论涉及幽默的生成机制问题。此外还有从语言学,机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认知语言学等领域的幽默理论和幽默研究概况。 2 三大传统理论 2.1 蔑视/优越论 这一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期,柏拉图就曾经讲到,幽默是人们对相对无能者表现出来的恶意。亚理士多德则认为喜剧是对于逊于一般人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喜剧是对逊于一般人的人们的模仿。后来霍布斯进一步论述了这一观点,在对人类情绪情感范围的合成性分析中,他指出了优越感在幽默中的作用。他阐释说,人们总是处于相互竞争中,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