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讲课稿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讲课稿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讲课稿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讲课稿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ods): 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

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

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

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

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

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

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

电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

用重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

磁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

用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

4、依据岩石物理性质的差异,可以分为很多的勘探方法,请说出几种物探方法,各

是依据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差异?(同第二题各种勘探方法的原理)

5、什么是地震勘探,它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包括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重建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6、地震勘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在20世纪中,按地震信息记录方式,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发展经历了光点记录,模拟磁带记

录,数学记录三个阶段。

7、你认为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地位重要吗?为什么?

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迄今为止,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最有效

的工具之一。基于岩石中波传播性质的地震方法是目前地球物理勘探中最主要的方法。

第一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

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关系与地下地质构造的关系。

2. 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特征的及其变化

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规律与地下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

3. 地震波: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频率较低(与天然地震的频率相近)的波,弹性波在

岩层中传播的一种通俗说法。地震波由一个震源激发。

4. 地震子波:爆炸产生的是一个延续时间很短的尖脉冲,这一尖脉冲造成破坏圈、塑性带,

最后使离震源较远的介质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地震波,地震波向外传播一定距离后,波形逐渐稳

定,成为一个具有2-3个相位(极值)、延续时间60-100毫秒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地震子波看作组成一道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5.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

6.射线:是用来描述波的传播路线的一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观测的一点P 。这是一条假想的路径,也叫波线。射线总是与波阵面垂直,波动经过每一点都可以设想有这么一条波线。

7. 振动图和波剖面: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也称振动图。 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面。

8. 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 ,也叫做首波 。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

9.滑行波:由透射定律 可知,如果V2>V1 ,即sin θ2 > sin θ1 ,θ2 > θ1。当θ1还没到90o时, θ2 到达90o,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产生的波为滑行波。

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同向轴是一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示一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震记录上系统的相位或振幅变化表示。

11.时间场和等时面:

12.地震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 ,而是视速度Va 。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13 波阻抗:指的是介质(地层)的密度和波的速度的乘积(Zi=ρiVi ,i 为地层),在声学中

称为声阻抗,在地震学中称波阻抗。波的反射和透射与分界面两边介质的波阻抗有关。只有在Z1 ≠ Z2的条件下,地震波才会发生反射,差别越大,反射也越强。

14.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又称压缩波、膨胀波、纵波或P-波。

15.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比纵波慢,也称剪切波、旋转波、横波或S-波,速度小于纵波约0.7倍。 横波分为SV 和SH 波两种形式。

16.体波:波在无穷大均匀介质(固体)中传播时有两种类型的波(纵波和横波),它们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合称体波。

221

1sin sin θθV V = 17共炮点反射道集:在同一炮点激发,不同接收点上接收的反射波记录,称为共炮点道集。

17.面波:波在自由表面或岩体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类型的波。

18.纵测线和非纵测线:激发点与接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测线称为纵测线。用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纵时距曲线。激发点不在测线上,用非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非纵时距曲线。

19、垂直地震剖面:把检波器放入井中,在地面激发,即地面距井口一定距离激发,称作地震测井。这种观测方法得出剖面是垂直地震剖面(简称VSP ),得出的是地震波垂直时距曲线。

20 平均速度:就是用这组地层的总厚度去除以波在垂直层面的方向旅行的总时间。

二、填空题

2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若去掉外力以后,物体仍旧保持其受外力时的

形状,这样的特性称为塑性.这种物体称为__塑性体。

3 弹性和塑性是物质具有两种互相__转换___的特性,自然界大多数物质都_同时具

有这两种特性,在外力作用下既产生_弹性_形变.也产生_塑性_形变.

4 弹性和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___弹性___形变或_塑性_形变.这取决

于物质本身的__物理性质___,作用其上的外力__大小__,作用力延续时间的__长短__,

变化快慢,以及物体所处_温度__、压力等外界条件.

5 地震波遇到岩层分界面时主要产生两种波是___瑞利波、拉夫波__。

三、选择题

1. 连续介质中,常见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深度Z关系是(A)

A)V=Vo(1+βZ) B)V=Vo(1+β+Z) C)V=VoβZ D)V=(1+2βZ)Vo

2. 连续介质地震波射线为()

A)直线 B)曲射线 C)双曲线 D)抛物线

3. 费马原理认为,地震波沿()

A)最大路径传播 B)最小路径传播 C)二次抛物线路径传播 D)双曲线路径传

4. 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C)

A)一条条射线 B)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 C)一种波动 D)面波

5. 地震波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A)

A)垂直 B)一致 C)相同 D)相反 6. 波的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波长数目,叫做(C)

A)波长 B)周期 C)波数

四、

简答题 1. 什么是惠更斯原理?

前进的波前成上每一点都可以看作一个二次的震(波)源,且后一时刻的波前面就是基于前一时刻的波前面所激发的所有二次波的包络面。

2. 什么是费玛原理?

由Snell 定律可知,波在介质中由一点传播到另一点的可以沿许多条不同路线传播。

费马原理指出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旅行时为极小)。这条路径正是垂直于波前面的路径,即射线路径。

3. 什么是反射定律、透射定律、斯奈尔定律?

反射定律:

① 反射线、入射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② 反射线位于入射面内;

③ 反射角θ′等于入射角θ;

④ 反射线、入射线和法线所构成的的平面为射线平面,垂直与界面。

透射定律:

① 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

② 入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和第二两种介质的波速之比。

综合反射定律和透射定律,扩展到多层水平层状介质的情况,可以得到斯奈尔(Snell)

定律:

Vp1, Vs1, Vp2,Vs2,......Vpi, Vsi —为各层的纵波、横波速度。P —为一常数,

称为射线路径参数。

4. 什么是折射波的盲区?

由于折射波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地表某个

区段观测不到折射波,这个区段称为折射波的盲区。

P V V V V V V Si

Si Pi pi S S P p S S P P =======θθθθθθsin sin ..........sin sin sin sin 22222211c

tg h OA θ?=2

5. 什么是虚震源原理?

入射线OP 在分界面P 点入射,过P 点的法线为NN ′从震源O 向分界面

作垂线OD 并延长,与反射线的反方向延长线相交于O*,把此点作为一个

虚震源。这时反射线可以看成是由O*点射出来的。虚震源是一个假设的

震源,引入它可以简化波的入射和反射路径的计算。

6. 试叙述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点。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比纵波慢。

7. 波前和射线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均匀介质地震波的波前和射线的特点?

射线的特征总是与波阵面垂直,即与波前垂直。 在均匀介质中(V 一定)认为地震波以直线形式向外传播,射线垂直于波面。

8、根据波前面的形状,可以把地震波分为几大类?

波阵面的形状决定波的类型,可分为球面、平面和柱面波等。

平面波--波前是平面(无曲率),象是一种在极远的震源产生的。这是地震波解析中的一种常用的假设。

球面波--由点源产生的波,向四周传播,波面是球面

9.地震波的波前的形状取决于哪些因素?

波面的形状取决于波源的形状和介质的性质。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同一个震源,

在近距离的波为球面波,在远距离的地方可看成平面波。

10.从反射和折射波形成的机制,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1)当波从介质1传到介质2,两种介质的阻抗不同时,在分界面上会产生透射和反

射,且满足斯奈尔定律。

2)当V2﹥V1时,透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θC ,时透射角达到90

度,这时波沿界面滑行,称滑行波。

3)滑行波是以下层的介质速度V2传播。

4)由于两种介质是密接的,为了满足边界条件,滑行波的传播引起了上层介质的扰

动,在第一种介质中要激发出新的波动,即地震折射波。

11、在纵测线,一个水平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直达波时距曲线有何特点?

直达波时距曲线方程: 是一直线。

v x t

12、在纵测线,一个水平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何特点?

反射波时距曲线 是一条双曲线,最小值为x=0,t= h0

13、在纵测线,一个倾斜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何特

点?和水平界面条件下有和异同?

反射波时距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据双曲线的特点可知,该方

程的极小坐标为: 。都是双曲线,但极小点位置不同。

14. 直达波的时距曲线一定是直线吗?

不一定,只有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才为直线,当速度与其他因素有关时就不是直线。

15.在纵测线,一个水平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和直达波

时距曲线以及折射波时距曲线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

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在M1点相切,切点坐标: 直达波时距曲线与折射波时距曲线相交,相交处为超前时间。

16.在纵测线,一个水平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有何特

点?

水平界面折射波的时距曲线,这是一条标准的直线方程,其斜率k=1/V1,直线的

截距为ti ,V1是下层介质的速度; 根据视速度的定义,折射波的视速度应为V1,即为第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有时把这种速度称为“界面速度”,因为滑行波正是以这个速度沿界面滑行的。

ti 为折射波时距曲线延长后与时间轴(x=0)的交点,称之为与时间轴的交叉时。

17.地震勘探野外工作中为什么不采用自激自收的观测方式?

从实际生产考虑,不采用自激自收方式,要得到M 点正下方的反射反射,则需在

M 点两边对称的点上进行激发(O )和接收(S )。

21、形成地震反射波必要条件是什么?各层介质之间有波阻抗的差异。

23、地震波的反射强弱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各层介质之间的波阻抗差.

202)(t V x t +=0V x t =直达波: 0224V h x t +=反射波: 0V x

t →当x →∞时, c c v v v x h θcos 2)

(1010-=)(cos 201010v v v v h t c c -=θ0110cos 2v v v h x c

c -=θ

24、为什么地震反射波有强有弱,有正有负?

25、在地震勘探中,经常把地下的介质做哪些简化?

地震勘探中建立的多种地层介质结构模型①均匀介质②层状介质③连续介质。认

为反射界面R以上的介质是均匀的,即层内介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如地震波速度是一个常数

V0。反射界面R是平面,可以是水平的或是倾斜面。认为地层剖面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

速度是均匀的,但层与层之间的速度不相同,介质性质的突变。界面R可以是水平(称水平

层状介质)或是倾斜的。把实际介质理想化为层状介质,因为沉积岩地区一般为层性较好,

岩层的成层性又由不同岩性决定,不同岩性则往往有不同的弹性性质,因此岩层的岩性分解

面有时同岩层的弹性分界面相一致。所谓连续介质是认为在界面R两侧介质1与介质2的速

度不相等,有突变。但界面R的上覆地层(即介质1)的波速是空间连续变化的函数。最常见

的是速度只是深度的函数V(z)。连续介质是层状介质的演变,当层状介质中的层数无限增加,

每一层的厚度无限减小,这时层状介质就过渡为连续介质。

26、层状介质情况下,引入平均速度的条件是什么?

①假想的均匀介质的厚度应当和水平层状介质总厚度相等;

②假想的均匀介质的t0与水平层状介质t0相等。

27、连续介质情况下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有何特点?射线和等时面有何特点?

在炮检距不大时,可以把多层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看成双曲线。射线与等时面处处

垂直,具有正交关系。在V(z)=Vo(1+βz)的条件下,地震波的射线轨迹是一个圆弧,在V(z)=Vo(1+

βz)的条件下,地震波的等时线是一族圆,圆心在z轴上。

29、浅层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和深层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弯曲程度有差异,为什么?

反射界面埋藏越深,则视速度越大,即时距曲线越平缓。

30、水平界面情况下,如何根据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求取浅层地层的埋深和速度?

m层水平界面上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为,可以看到,利用折射波时距曲线,能够方便的得到各分界面的界面速度和交叉时等量,进而可以求取各折射界面的深度值。这就是利用折射波法研究地下地层起伏的基本依据,也是用浅层折射法研究低降速带的依据。

31、连续介质情况下地震直达波时距曲线有何特征?

波从震源出发沿一条圆弧形的射线,先向下到达某一深度后,在没有遇到反射界面又向

上拐回地面到达观测点,把这种“直达波”称回折波。它与均匀介质中直达波不同,直达波沿直

线传播到达地面各观测点,它是沿着一条圆弧。

回折波时距曲线方程特点:它是一条向下弯的曲线,当x 不太大时,它同速度等于v0的

均匀介质中的直达波时距曲线(直线)是基本上重合的。回折波时距曲线在直达波时距曲线之下。回折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在A 点相切。

一、

简答题 1、什么是地震资料的频谱分析?

所谓频谱分析,就是利用付立叶方法来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并进而对它进行研究和处

理的一种过程。

2、什么是地震波的主频、频带宽度?

主频:频谱极大值所对应的频率。

频宽:振幅谱等于最大值的0.707倍处的两个频率值之间的宽度。

3、什么是时间域采样定理?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假频?

采样频率为fs 时,信号频率为f ,则满足这样的条件,即当采样频率fs 大于信号频率

f 的2倍时,采集到的离散信号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

某一频率的连续信号,在离散采样时,由于采样频率小于信号频率的两倍,

于是在连续信号的每一个周期内取样不足两个,取样后变成另一种频率的新信号,

这就是假频。当 时,有

二、

填空题 1、一个谐振动是由__振幅__频率_和 __初相位_三个量确定的,改变其中的任一量,

振动波形都会发生变化. 2、 描述滤波器的特性有两种方式,在时间域用____时域______响应描述滤波器的

特性;在频率域,则用_____频域_____响应描述滤波器的特性。

3、由时间域函数到频率域的变换称为 傅里叶正变换 ,由频率域到时间

域的变换称为 傅里叶逆变换 。

第三章 练习题

s a f f f -=s s f f f 21>>f

f s 2≥

一、名词解释

1.炮检距:激发点(炮)点到接收点(检)点的距离。

2.偏移距:指炮点离第一个检波器的距离,等于最小炮检距,μΔx 。

3.观测系统: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或激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观测系统分单边和双边放炮两大类,以上两观测系统又可根据有无偏移距分为端点观测系统和有偏移距观测系统。

4.规则干扰:具有一定频谱和视速度,能在地震记录以上一定同相轴出现的干扰波.

5.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界面的观测次数而言,n次覆盖即对界面追踪n次.

6.低速带、降速带:地表附近的地层,由于长期受地质风化的作用,变得较疏松,其波的传播速度比下层未风化层的速度要低很多,称该低速层为低速带. :某些地区,在低速带与相对高速地层之间还有一层速度偏低的过渡区,称为降速带。

7 空间采样定理:空间采样间隔△x(道间距)必须小于视波长λ*的一半,即在一个

视波长内空间采样不能少于两个点,否则产生空间假频。

8、随机干扰:表现为无一定频率、传播方向的干扰波,在地震记录上形成杂乱无

章的干扰背景。形成形成因素很多,自然条件、激发条件、人为条件,如风吹草动、人

的走动等;随机干扰也可能出现重复,如地表不均匀引起的散射。

9、排列:用来记录反射地震波的炮点与检波点(检波器)组合中心之间的相对位

置。在一个工区,此关系是固定的。

二、填空题

1、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非纵侧线和纵侧线两类。

2、地震勘探中,一般用井中放炮,炸药埋藏应在潜水面以下,尽量避开低速

度带 ,以保证能量损失小。

3、在布置测线时,一般主测线应为直线和垂直构造走向。

四、简答题

1、地震测线布置的两点基本要求

1)测线应为直线;2)测线一般垂直地下构造的走向。

2、简述勘探的几个阶段

路线普查、面积普查、面积详查、构造细测

3、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试验工作 干扰波的调查,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低速带、潜水面、地质构造

特性等,激发、接收条件的选择

(2)生产工作 生产测量,地震波的激发,地震波的接收

4、面波的特点

(1)频率低(几-30Hz )

(2)速度低(100-1000m/s ),常见的速度在200-500m/s ,时距曲线是直线,

(3)频散现象(Dispersion )--速度随频率变化V=V(f)。在地震记录上呈扫帚状。

(4)能量的强弱与激发岩性、深度和地质条件有关。

5、如何根据确定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

在施工中,每放一炮,排列和炮点向前移动的道数m 为

式中: N 是排列中的接收道数:n 是覆盖次数;S 是一端放

炮时等于1,两端放炮时等于2。 故可得m

S N n 2?=,即可确定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 6、地震震源有哪些类型?对震源有何基本要求?

震源分为两大类

(1)、炸药震源(普通炸药、聚能弹、炸药索)

(2)、非炸药震源(气动、重锤、可控震源、电火花)

要求:(1)使地震波具有足够强的能量

(2)使有效波具有较强的能量、显著的频谱特征和较高的分辨率

7、影响炸药震源的因素有哪些?

(1)、激发方式:井中、坑中和水中激发,以井中爆炸的效果最好。

优点:1)降低面波和声波的强度;2)减少炸药量; 3)地震波有较宽的振动频谱。

(2)、激发介质性质的影响

在低速疏松岩石中激发时,能量被大量吸收,产生的振动频率低、能量弱;在坚

硬岩石中激发所得到的振动频率偏高;应选用可塑性岩层,在胶泥、泥岩中激发得

到的振动频率比较适中。

(3)、激发深度的影响

激发是应选在潜水面以下,利用潜水面的较强声阻抗使能量向下传播。

(4)、炸药量对地震波的关系——炸药量影响地震脉冲的特征

(5)、炸药量包的形状也影响激发波的特性

(6)、炸药与介质的耦合关系影响波的能量

(7)、小炸药组合爆破组合爆炸提高有效波振幅与其它干扰的比值,有利于有效

波的方向选择接收

(8)定向药柱采用多节延迟爆破,爆破速度与地震波下传速度相等。

8、简述可控震源的工作原理

定义:

—利用气体或水力,驱动地面上或水介质中的钢板,使其产生一种频率可控制的

波列,作为地震勘探的震源,震源的波列示已知的。

工作原理:

通过增加波列的延续时间来增加地震波的能量。使频率呈线性增加,然后利用相

关技术来解决分辨率的问题。

工作方法:

根据相关分析原理,采用脉冲压缩记录方法(也称连续振动法Vibroseis),向地

下输入一个延续时间很长的脉冲信号,记录的地震响应在资料处理阶段将其压缩成

一个短脉冲,从而达到既增强信号能量,又不降低分辨能力的目的。

9、如何选择合适的道间距才能避免空间假频?

满足空间采样定理,空间采样间隔△x(道间距)必须小于视波长λ*的一半

fm为反射波最高频率;Vm为反射波视速度。x为最大炮检距。

10、低速带对地震波有哪些影响?

低速带的存在对地震波能量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和产生散射及噪音,并使反射波旅行时显著增大。

低速带厚度、速度都会沿测线方向改变,导致反射波时距曲线形状畸变,使地下构造形态受到歪曲。低速带底部有明显的速度突变,是地震射线剧烈弯曲。

低速带的测定,是为了静校正提供参数11、测定低速带有哪些方法?

浅层折射法和微地震测井

θ

λ

sin

2

2f

V

X a=

<

?

第四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地震组合法:利用干扰波与有效波在传播方向上的不同而提出的压制干扰波的一种方法。可以压制规则干扰,也可以压制随机干扰。

震源组合法:用多个震源同时激发构成一个总的震源

组合的方向特性:为了估算组合对信噪比改善的程度,定义组合的方向效应为组合后的有效波与干扰波的振幅比与组合前的有效波与干扰波的振幅比之比。

相关半径

面积组合

不等灵敏度组合:采用某些办法使同一组内各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幅度不一样。

二、简答题

1、有效波和干扰波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1)、在传播方向上不同,即干扰波的最大真速度和有效波的视速度范围不同

(2)、有效波和干扰波可能在频谱上有差别

(3)、有效波和干扰波经过动校正后的剩余时差可能有差别

(4)、有效波和干扰波在出现的规律上可能不同

2、为什么要采用地震组合?地震组合有那几种形式?

当激发地震波时,既产生有效波,也产生干扰波,所记录的地震信息是在干扰的背

景下记录的有效波。

为了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就要求突出有效波,压制干扰波,使地震资料更能真实

地反映地下的地质情况。

在野外施工的主要技术为组合和多次覆盖。

组合的形式:1)野外检波器组合 2)野外的震源组合 3)室内混波

3、组合的类型:1)简单线性组合 2)加权组合 3)面积组合

4、组合的目的:增强有效波,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对于规则干扰波,组合具

有方向特性,对不同方向来的波,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对于随机干扰也可压制。

5、检波器组合压制线性干扰的原理

6、组合方向特性曲线图形特点

(1)极值点

(2)零值点

(3)通放带

(4)压制区

(5)压制区极值

7、组合方向效应的特点:在最有利的

条件下,组合的方向性效应与组内的检波器的个数n相等,检波器个数越多,信噪比的改善越大。

8、地震勘探中,随机干扰的统计特点

地震勘探中,随机干扰可视为具有各态历经性质的平稳随机过程,其统计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只需几个统计参数就可以描述这个随机过程。

9、组合对随机干扰的压制效果如何?

关于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随机干扰,提高信噪比的结论是:当组内各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大于该地区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m个检波器组合后,其信噪比增大m倍。

在组内距ρ

?x(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的前提下,组合的统计效应G与组内检波≥

器个数m的平方根成正比。

10、检波器组合对地震波频率有何影响

组合相当于一个低通滤波器,组合后信号的频谱与组合前单个检波器的信号频谱有差异,即组合前后的波形发生了畸变。

组合是为了利用地震波在传播方向上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突出有效波。虽然组合本身具有一定的频率选择作用,但我们不是利用这种频率选择作用进行频率滤波。

组合的这种低通频率特性只能起着使有效波波形畸变的不良作用,不是利用它,而是要尽量避免这种低通滤波特性。

为此,对于有效反射波应尽可能通过野外工作方法增大视速度,即减小△t,以获得最佳组合效果。

11、组合的平均效应

包括两方面内容:

(1)对地表的平均效应。

当检波器在安置条件上有差异时,包括地形的起伏和表层的低降速带的变化,组合的作用是把它们平均,使反射波受地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减少,组合对地表的平均效应是有利的。

(2)对地下界面的平均效应

因为组内各检波器接收的反射波是来自反射面上的许多点,如果这许多点位于一个平面上,则组合后的反射点可以认为处于这些点的中心;如果各反射点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高低不平,比如在断层两侧,则组合后所得的波是起伏不平的面或断层两侧反射波平均的结果,这对细致研究断块特点不利,所以高分辨率或高精度地震勘探要求小组合基距就是为了避免组合对地下界面的平均效应。

12、线性组合与面积组合的差异

简单线性组合只能压制沿测线方向的规则干扰波,而不能压制垂直或斜交与测线方向的规则干扰波,因此常采用面积组合。面积组合的方向特性,可以将其分解为x 和y两个方向的简单线性组合。

多次反射波:一些往来于分界面之间几次反射的波。

水平叠加:利用有效波与规则干扰波之间的剩余时差的差异,来压制规则干扰波。

在水平界面的共反射点道集上,反射波同相轴经动校正之后,由双曲线变成一条直线,经叠加后变成一道,只反映地下界面上一个反射点。对于共反射点道集来说,动校正之后,来自同一反射点的不同位置相同时间的波不仅波形相似,且没有相位差,进行叠加,其叠加道反射波的能量必然达到最大加强。把叠加后的总振动作为共中心点M一个点的自激自收时间的输出,就实现了共反射点多次叠加的输出。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0之差叫剩余时差。即由于未能完全将正常时差消除而剩下来的那一小部分正常时差。

共反射点叠加

5S现场管理培训试卷(带答案)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5S培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5S起源于日本。 2、5S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3、整理应该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 4、整顿三定是指定品、定量、定位。 5、整顿主要是排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浪费 6、整理、整顿、清扫是动作,清洁、是结果 7、素养形成的过程厉行“三守”原则,即守规定、守纪律、守时间,其真意 在于训练纪律化。 8、素养是5S重心,是企业经营者和各级主管所期待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整理是将工作中不能发挥正面、积极效用的物品除去。(√) 2、整理就是降低浪费。(×) 3、整顿是研究提高效率的科学,其真意在于流程合理化。(√) 4、整顿就是把物品排整齐好看,在必要时可以找到。(×) 5、清扫就是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6、清洁就是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7、上班不就干活吗?要这么干净干什么?车间比我们宿舍还干净,没这个必要。(×) 8、物品是什么,我自己知道就行,标示与否没关系。这样可以减少浪费”。这种观点对么?(×)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S运动是一项()的工作?(C) A、暂时性 B、流行的 C、持久性 D、时尚的 2、整理最主要是针对()不被浪费?(B) A、时间 B、空间 C、工具 D、包装物 3、5S中哪个最重要,即理想的目标是(A) A、人人有素养 B、地、物干净 C、工厂有制度 D、产量高 4、区分要与不要是属于(A) A、整理 B、整顿 C、清扫 D、清洁 E、素养 5、整顿的目的是(D) A、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B、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C、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D、以上皆是 6、清扫除了彻底打扫现场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作为一种()方式(B) A、修理 B、检查 C、改善 D、品质 7、工作现场有一工具近半年才用上一次,请问该如何处理 (C) A、放置于工作台面 B、工作现场 C、仓库储存 D、变买 8、规章制度是员工的行为准则,使人们达成共识、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它是属于 (D) A、整理 B、清扫 C、清洁 D、素养 9、整理阶段是如何对物品进行分类的 (B)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Methods):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 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 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 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 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 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 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用 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 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

洁净车间管理和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和答案复习课程

洁净车间管理和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和答 案

部门:姓名: 一、判断题(每题2分)20分 1、不得在洁净区内佩戴腕表和饰物、不得化妆。(√) 2、消毒是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3、灭菌与消毒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4、无尘车间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体检。(√) 5、人员进入无尘车间后可以不进行手消毒。(×) 6、生产厂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7、洁净室传递窗可以同时打开。(×) 8、在洁净室工作时,动作要轻,尽量减少讲话,一切操作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进行非生产活动。(√) 9、进入洁净区内工作人员应穿质地光滑、不易脱落纤维和防静电的工作服,并带上口罩。工作衣要能有效遮盖住内衣、头发。(√) 10、进入洁净区的物品可以与人流同一地点和顺序进入,也可以相互交叉。(×) 二、填空题(每个空2分)48分 进入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应经常理发、洗澡、剪指 甲,不准化妆,不准佩戴饰物、手表。严禁将生活用品带入洁净区内,并有专人检查。 当产品生产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室的温度范围可控制在 18-26 ℃,相对湿度控制在 45-65 %。 洁净室微生物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人体的污染和车间工具系统的污染。 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花板)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 穿洁净工作服时,穿衣要整洁,头发不能外露;口罩要罩到鼻部。 烘手要手面、手背都要烘,烘到手部无潮湿。 净化工程最主要之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的大气洁净度及温湿 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此空间的设计施工过程我们称之为净化工程。 GMP洁净厂房设计的实质是防止产品污染及质量变化。 空气净化主要是将空气中的微粒滤除,得到洁净空气。 三、选择题(每道2分)20分 1、洁净区人员卫生不包括( B ) A、勤剪指甲 B、勤走动 C、勤洗澡 D、勤洗手 2、公司现有洁净车间,空气洁净度等级是( C ) A、百级 B、万级 C、十万级 D、三十万级

最新5S现场管理培训试卷(带答案)资料

5S培训试卷 姓名: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5S起源于日本。 2、5S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3、整理应该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 4、整顿三定是指定品、定量、定位。 5、整顿主要是排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浪费 6、整理、整顿、清扫是动作,清洁、是结果 7、素养形成的过程厉行“三守”原则,即守规定、守纪律、守时间,其真意 在于训练纪律化。 8、素养是5S重心,是企业经营者和各级主管所期待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整理是将工作中不能发挥正面、积极效用的物品除去。(√) 2、整理就是降低浪费。(×) 3、整顿是研究提高效率的科学,其真意在于流程合理化。(√) 4、整顿就是把物品排整齐好看,在必要时可以找到。(×) 5、清扫就是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6、清洁就是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7、上班不就干活吗?要这么干净干什么?车间比我们宿舍还干净,没这个必要。(×) 8、物品是什么,我自己知道就行,标示与否没关系。这样可以减少浪费”。这种观点对么?(×) 9、5S活动是一种持之以恒的项目,不能坚持的话,则5S活动难以成功,若能脚踏实地加以改善 的话,5S活动就能逐渐成效。(√) 10、5S相应也会带动安全、节约、习惯化标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S运动是一项()的工作?(C) A、暂时性 B、流行的 C、持久性 D、时尚的 2、整理最主要是针对()不被浪费?(B) A、时间 B、空间 C、工具 D、包装物 3、5S中哪个最重要,即理想的目标是(A) A、人人有素养 B、地、物干净 C、工厂有制度 D、产量高 4、区分要与不要是属于(A) A、整理 B、整顿 C、清扫 D、清洁 E、素养 5、整顿的目的是(D) A、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B、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C、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D、以上皆是 6、清扫除了彻底打扫现场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作为一种()方式(B) A、修理 B、检查 C、改善 D、品质 7、工作现场有一工具近半年才用上一次,请问该如何处理 (C)

完整版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项目部: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道题2分,共40题) 1.安全生产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 B ) A.条件 B.保证 C.依据 D.因素 2.安全是(D)。 A.没有危险的状态B.没有事故的状态C.舒适的状态D.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3. 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D ) A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B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促生产 C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 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 B )责任。 A控制B监理C监督D检查 5.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承担( A )。 A.连带 B.主要 C.直接 D.与其无关。 6.安全目标的措施体系是安全目标实现的(C )。 A.主要因素 B.必要条件 C.保证 D.依据 7.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应当拨打(B )向公安消防机构报警。 A.110 B.119 C.122 D.120 8.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 D )报告。 A.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当地建设局安全部门 C.业主 D.项目负责人 安全色分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别表( D )9.根据《安全色》规定A.警告、禁止、指令、提示 B.指令、警告、禁止、提示 C.禁止、指令、警告、提示 D.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10.建筑施工现场的围挡高度,一般路段应高于(B )。 A.2m B.1.8m C.1.5m D.2.2m 11.施工单位应对从事拆除作业的人员依法办理(D )保险。 A.医疗保险 B.工伤保险 C.失业保险 D.意外保险 12.拆除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B )交底。 A.施工技术 B.安全技术 C.安全保障 D.工程安全 13.遇( B )级及以上强风,严禁露天起重吊装和高处作业。 A.5 B.6 C.7 D.8 14.当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C ),一般来讲即进入冬期施工阶段。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调谐厚度 2.倾斜因子 3.波的吸收 4.第一类方向特性 5.动校正 二、叙述题 1.试叙述Kirchhoff绕射积分公式的物理含义。 2.试说明Zoeppritz方程的物理意义。 3.试叙述地震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 4.试述地震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方法有何异同之处。 三、证明题 试证明地层介质的品质因数Q值与地层吸收系数呈反比关系。 四、画图题 1.请示意画出SV波倾斜入射到两层固体介质的弹性分界面上时产生的新波动。 2.请示意画出定量表示地震薄层顶底板两个反射波相互干涉的相对振幅与视厚度间的关系曲线。 五、回答问题 1.粘滞弹性介质(指V oigt模型)中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如何? 2.垂直地震界面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公式是什么?其物理意义如何? 3.如何定量表示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物理机制? 4.利用初至折射波可获得什么资料? 5.为什么说地震检波器组合法能压制面波干扰? 6.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计算双相介质波速的时间平均方程如何? 8.地震波倾斜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与哪些参数有关? 六、分析题 1.分析下面各图表示的意义。 2.分析各图中曲线的特点。 图1 图2

地震勘探原理 测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频散现象 4.球面扩散 二、说明下列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1. 1111+++++-= i i i i i i i i i V V V V R ρρρρ 2. 1 ,2 1, 02112 =??? ? ??=n r r A A n 3.dK dC K C V R += 4.)(0kz wt i z e e --=α?? 三、填空题 1.地震波沿( )方向传播能量最集中,沿( )方向传播为最短时间路径。 2.在)1()(0z V z V β+=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是( )特点,等时线是( )特点。 3.在( )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与绕射波时距曲线顶点相重合。 4.介质的品质因数Q 值与吸收系数α间的关系为( )。 5.VSP 剖面中波的类型有( )。 6.第一类方向特性指的是( )。 7.检波器组合利用( )特性,压制面波干扰。 8.检波器组合法压制随机干扰波是利用( )特性。 9.水平多次叠加法压制多次波是利用一次波与多次波之间( )差异。 10.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11.利用绕射波时距曲线( )判断断层位置。 13.韵律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4.递变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5.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 )成份衰减快。 16.地震纵波在地下传播中遇到固体弹性分界面时可产生( )波动现象。 17.在( )情况下,地震波在弹性分界面处只产生同类波。 18.面波的( )特点用于工程勘查中。 19.地震薄层厚度横向变化时,顶底板的反射波会产生( )现象。 20.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简化数学模型为( )。 四、回答下列问题 2.试阐述影响地震反射波振幅的因素。 3.地震数据处理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4.地震检波器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法有何异同之处? 五、证明题 1.试证明地震波在薄层中传播时相对振幅达最大,厚度等于4λ 。 2.试证明在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为双曲线,变换到P -τ域内为椭圆。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 波阻抗 2. 时距曲线 3. 规则干扰 4. 视速度 5. 动校正 6. 均方根速度 7. 振动图 8. 观测系统 9. 转换波10. 低速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 )和( )。 2. 波在各种介质中沿( )传播,满足所需时间( )的路径传播。 3. 倾斜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形状是( ),极小点坐标是

生产现场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库

现场知识竞赛试卷库 一、判断题 1.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持续创新,达到员工满意、顾客满意、供方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 2.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以顾客导向、指导企业行为;以技术领先、创造竞争优势;以质量领先、铸造世界品牌;以持续改进、缔造百年三花。 (√) 3.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截止07年拥有7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 4. QC小组是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 5.因果图是寻找产生质量问题原因的工具。(√) 6.顾客没有抱怨就意味着顾客满意。( ×) 当产品有缺陷但是不影响其使用时顾客可能不会抱怨。 7.全球设立最早的国家质量奖是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 全球设立最早的国家质量奖是日本的戴明奖。 8.不合格是指未满足预期使用用途的要求。(×) 不合格是指不满足规范要求。 9.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用的措施。(×) 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的原因所采用的措施。 10.在控制图中,只要点子都在上、下控制界限内,就说明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 ×)

除了点子在界内,还要界内点子排列随机。 11.质量保证是质量经管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 × ) 质量保证是质量经管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12.最高经管者必须亲自制定质量方针。(√) 13.百分之百的全数检验就是百分之百可靠的检验方法。( ×)由于检验中存在误差,全数检验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可靠。 14.工序在稳定状态下就不会出现不合格品。(×) 15.全面质量经管的思想之一是要求质量与经济相统一。(√)16.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中样本大小n越小,使用者风险越小。(×)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中样本大小n越小,使用者风险越大。 17.GB/T19001—2000规范明确要求经管评审程序应编制形成文件。( ×) GB/T19001—2000规范没有明确要求经管评审程序应编制形成文件。 18.质量意识教育是质量培训的首要内容。(√) 19.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来实现的。 (×) 质量改进的对象可以是组织的质量经管体系、过程、产品及组织的方方面面。20.控制图上出现异常点时,就表示有不良品发生。(×) 控制图上出现异常点时,不一定有不良品发生,但过程发生变异。 21.质量控制是质量经管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 22.控制图主要用来消除质量波动。(×) 控制图主要用来发出警告,预防过程变异。 23.审核发现是指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后的审核结果。(×)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资料采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误者划×。 1、弹性介质中几何地震学的反射系数只与上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2、纵波反射信息中包括有横波信息,因此可以利用纵波反射系数提取横波信息。() 3、在纵波 AVO分析中,我们可以提取到垂直入射的纵波反射系数剖面。() 4、当纵波垂直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横波。() 5、SH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纵波。() 6、直达波总是比浅层折射波先到达。() 7、浅层折射波纯粹是一种干扰波。() 8、折射界面与反射界面一样,均是波阻抗界面。() 9、实际地震记录可以用鲁滨逊地震“统计”模型表示为:反射系数(R(t))与地震子波(W(t))的褶积 S(t)=W(t)*R(t)。() 10、面波极化轨迹是一椭圆,并且在地表传播。() 11、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掉所有的干扰波。() 12、可控震源的子波可以人为控制。() 13、对于倾斜地层来说,当最小炮检距和排列长度不变,并且排列固定不动时,上倾激发与下倾激发可获得地下相同的一段反射资料。() 14、单炮记录上就可以看出三维资料比二维资料品质好。() 15、资料的覆盖次数提高一倍,信噪比也相应地提高一倍。() 16、当单位面积内的炮点密度和接收道数一定时,面元越大,面元内的覆盖次数越高。() 17、覆盖次数均匀,其炮检距也均匀。() 18、无论何种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均为双曲线形状。() 19、横向覆盖次数越高,静校正耦合越好。() 20、动校正的目的是将反射波校正到自激自收的位置上。() 21、当地下地层为水平时,可以不用偏移归位处理。() 22、偏移归位处理就是将CMP点归位到垂直地表的位置上。() 23、最大炮检距应等于产生折射波时的炮检距。()

地震勘探原理期末总复习 3 (共四部分)

5组合法的缺陷: 1、进行组合是为了利用地震波在传播方向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但组合本身有一定的频率选择作用。 2、在设计组合方案时,只考虑到有效波和干扰波的传播方向的差异,没有考虑它们在频谱上的差别,组合的这种低通频率特性只能起使有效波畸变的不良作用。 我们不希望组合改变波形,只希望提高信噪比。因此,对于有效反射波应尽可能通过野外工作方法增大视速度(即减小△t)以获得最佳组合效果。 3、组合实质上是针对某一频率成分的视速度滤波,有效波和干扰波都包括许多不同的频率成分,各种组合方式主要压制比f 频率高的成分,压制不了干扰波中比f 低的频率成分。这是组合法不可避免的缺陷。 6随机干扰的压制: 来源可分三类: 1)地面的微震,如风吹草动,人走车行,这类干扰的特点是在震源激发前就已存在。 2)仪器接收或处理过程中的噪音。 3)次生的干扰波,如不均匀体散射等。特点是无方向性,相位变化无规律。 随机干扰的“统计规律”: 对随机干扰也有较好的压制作用,这种压制作用主要是利用组合的统计特性 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的主要结论: 组内检波器的间距大于该地区的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n 个检波器组合后,对垂直入射到地面的有效波振幅增强n 倍;对随机干扰振幅只增强n1/2倍。因此,有效波相对振幅增强n1/2倍 7 信噪比 信噪比是有效波与随机干扰相对强弱的对比 由此可知,组合后的信噪比为组合前的信噪比的 倍,即采用n 个组合后,有效波对无规则干扰波的信噪比提高了 倍,当n 越大时,信噪比提高的越高。 8 平均效应 组合的平均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表层的平均效应,当检波器在安置条件上有差异时,包括地形的起伏和表层的低降 速带的变化,组合的作用是把它们平均,使反射波受地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减少。 2) 深层的平均效应,深层的平均效应为当反射界面起伏不平时,因为组合检波器接收 的反射波是反射界面上的不同点的反射,组合的作用是将这些反射波平均,使反射界面的起伏变小,尤其在多断层的地区,当组合的总长度过大时,组合的平均效应更明显,可以造成反射波同相轴的畸变。 )() () ()()()()(ωωωωωωωR S n R n S n R S b Z Z ===

制药公司现场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现场管理培训 姓名:分数: 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现场管理?班组管理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2、“5S”指的是什么,推行“5S”的目标是什么? 3、车间班组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4、什么是定置管理,定置方式有哪两种? 5、目视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1:何谓现场管理: 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其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的运转,以优质、高效、低耗、安全进行生产第一责任人:车间主任、班组长。现场管理的特点是:参与性、动态性、系统性、规范性、基础性、开放性。 2、“5S”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提高素养(二整、二清二、实施“5S“的目标 a.工厂整齐有序,使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b.实现员工的自主管理。人是管理的主要因素,通过5S,使人的素质得到迅速提升,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 c.将设备维护在巅峰状态。即TPM的四项内容日常维护、计划维护、突发维护、维护预防,其改善的是日常维护,后3个维护容易做,前面的“日常”就是两点:一清扫;二润滑。设备故障下降5%,保证安全生产。 d.提高产品质量。混浊的现场极易发生质量问题 e、现场改善。培养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 3、 1、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计划性); 2、确保提高产品的品质(品质性); 3、确保遵守交货期(及时性); 4、确保降低生产成本(合理性); 5、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可靠性); 6、确保提高生产效率(先进性); 7、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性)。 4、 生产管理中的定置,所指的对象是“人、物、场所”何谓“生产定置管理”,就是通过调整现场物品摆放位置,处理好“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之间的关系,达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文明化。 两种定置方式: A.固定位置:“三固定”:即:“场所” “物品存放” “物品媒合物”,适合于重复使用的物品、工具、检查器具、量具、工位器具等; B.自由位置:即在指定相对固定的区域内存放,不回归,不重复使用的物品。如原料、零配件、产成品等不停的活动的物品(周转快速物品)。 5、 (1)激励性的原则 (2)标准化的原则 (3)群众性的原则 (4)实用性的原则

生产现场管理试题

( ) ( ) C 、开会宣导 C 、报表 C 、找出异常 山东立泰生物有限公司 生产现场管理知识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1、 工序要常诊断,就像人的身体健康检查一样,要经常诊断工序上( )的病因”使问题消 除在()。 ( ) A 、潜在、终级阶段 B 、已发生、初级阶段 C 、潜在、初级阶段 2、 品质管理不是那一个部门或那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公司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大家需要明白 的是: ( ) A 、 品质是品管人员检查出来的。 B 、 品质是管理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C 、 做好品质是品质部的事,与生产现场人员无关。 3、 下列答案中与防止不良品产生错误的做法是: A 、 稳定的作业人员 B 、 良好的教育训练 C 、 建立标准化 D 、 为节约成本可以随时更换供应商。 4、 生产现场的环境管理最有效的方式是: A 、多打扫地面 B 、推进5S 活动 5、 目视管理中常用的一种视 觉信号是( ) A 、看板 B 、色彩 &善用QC 七大手法中查检表的主要作用是 ( ) A 、收集数据 B 、找出問題的重點 7、OJT 岗位培训需注意的事项中错误的是 ( ) A 、 由基础到应用; 姓名: 得分: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为保证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 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交货期,一般要编定 ( 在生产现场万一发生事故,第一时间内应该是先 我们日常工作中在传达指令的成败与否,取决于是否 ( 百闻不如一见,看一百份报告、听一百次汇报,都不如亲自到 英文简写OJT 指的是( ),其内容主要是指( 行( ),使部下掌握工作上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生产过程中每一个工序不仅要完成自己担负的 ( 工序当成自己的( 证。 为确保产品的品质,后工序有权 ( 在生产现场的进行物料管理是要严格遵守 在( )内使用,确定查找( 10、常用PDCA 和SDC/改善循环中的P 指的是( 执行,C 指的是查核,A 指的是改善。 1、 2、 3、 4、 5、 6、 7、 8、 9、 的标准要求作业 ,其目的主要是作 ,并向 ( 管理。 报告。 ,以及对指令 )、理解、共鸣,指令交流充分,执行才不会偏离要求。 ( )对部下所担负的工作内容进 )一趟深刻得多。 ,还要让后工序满意,将下一 ),如此每一个工序连环相扣,从而使产品 ( )最终得以保 )来自前工序的不良品 ( 0 的原则,有以下优点:确保 )时需用;以及品质改善时需用; ),S 指的是( ),D 指的是

现场管理培训试题答案完整版

现场管理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中转库:岗位:分数:日期: 一、填空(共20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备件中转库现场管理包括:(库容库貌)、入库作业区(出库作业区)、仓储作业 区、发运作业区、包装材料存放区。 2、现场是指企业用来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3、现场管理就是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 (机)、(料)、法、环、信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4、开展现场管理工作着重解决生产现场:脏、乱,差,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生产环境) 和(生产秩序)。 5、现场管理是指:(物料管理)、计划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生产管理、(6S管理)。 6、物料管理是指库存备件,(包装材料),(工具),辅助材料。 7、6S管理的内容包括: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 8、安检巡视法是指库区的安全状态检查,即对消防作业通道,(用电设备),水电汽,(门窗) 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9、问题处理法是指记录下来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明确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10、作业方式和作业标准统称为:(作业规范)。 二、判断(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质量是产品生命。产品质量是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2、现场管理物料移动的机动性原则是保持随时可静止的状态。(×) 3、出库验收就是关键作业点。控制它,差异就会变小。作业场地周转,出库时限就会提高。(√) 4、现代物流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出售等环节构成。(×) 5、现场管理的五要素包括:人,机,料,法,环。也称人机工程。(√) 6、料是指:物料,半成品、备件、原料等产品用料。(√) 7、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

现场管理培训试题答案知识交流

5S管理测试题 单位:姓名:岗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2、5S管理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 3、区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为“要的”和“不要的”是属于5S中的整理。 4、物品乱摆放属于5S中的整顿要处理的范围。 5、整顿主要是排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浪费。 6、5S中清扫重在消除现场脏污。 7、5S中清洁是指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8、5S中素养是针对人的品质的提升,也是5S活动的最终目的。 9、团结同事,与大家友好沟通相处是5S中素养的要求。 10、1、5S管理是以现场管理为基础的,“5S ”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关于整理的定义,正确的是:(B) A.将所有的物品重新摆过。 B.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C、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工作场所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 D.将物品分区摆放,同时作好相应的标识。 2. 关于整顿的定义,正确的是:( B) A.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B.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C.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D.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3.关于清扫的定义,正确的是:(C) A.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B.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C.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D.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4、关于清洁的定义,正确的是:( A) A、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B、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C、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D、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5.关于素养的定义,正确的是:( D ) A.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B.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C.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D.每个员工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同时,维持前面4S的成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 6、整理是根据物品的什么来决定取舍?(B) A.购买价值 B. 使用价值 C. 是否占用空间 D. 是否能卖好价 7、整理主要是排除什么浪费?( C) A. 时间 B. 工具 C. 空间 D. 包装物 8、整顿中的“三定”是指:( B ) A. 定点、定方法、定标示 B. 定点、定容、定量 C. 定容、定方法、定量 D. 定点、定人、定方法 9、5S中哪个最重要,理想的目标是什么?(A) A. 人人有素养 B. 地、物干净 C. 工厂有制度 D. 生产效率高 10、5S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B ) A. 工作方便 B. 改善品质 C. 增加产量 D. 没有多大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有关整理的方法,正确的有:(ABD) A.常用的物品,放置于工作场所的固定位置或近处。 B.会用但不常用的物品,放置于储存室或货仓。 C.很少使用的物品放在工作场所内固定的位置。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试题答案

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试题 姓名:岗位:时间:成绩: 一、填空题。(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凡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从事生产。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无防护措施的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操作前必须检查安全防护设施。 4.各施工人员要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5.施工人员要正确使用施工机具和个人劳保用品。 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7.高处作业分四个等级:2~5 m为一级,5~15 m为二级,15~30 m为三级,30 m以上为特级。 8.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9.施工现场的“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10.《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 11.防止施工噪音污染分为人为噪声防治和机械噪声防治。 12.高层或多层建筑施工垃圾,必须使用封闭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出场。 13.现场道路必须硬化,专人每天洒水降尘,减少道路扬尘。 14.现场的零散物料和垃圾要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分类存

放。 15.现场环境必须保持整洁卫生,运输车辆不带泥出场。 二、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4.四定:定时间、定人员、定质量、定方案 三、判断题。(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脚手架使用前必须按方案搭设,且符合规范要求,脚手架不需要经过双方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使用。(×) 2.高处作业允许从上往下抛掷任何物料、工具和施工垃圾等。(× ) 3.施工人员对危及生命安全健康行为有批评、检举权和控告权力。(√) 4.施工人员在作业中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护目镜、防尘口罩、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5.所有手持电动工具(磨光机、震动泵等)必须具备绝缘措施完好,禁止私自拆改电源线和插头,使用专用流动开关箱,连接合格漏电保护装置。(√) 6.电焊机二次线的要求有:使用专用焊把线,双线到位,焊把线不得有裸露接头,严禁借用金属管道、脚手架等金属物代替导线使用。(√) 7.我国制定安全生产法重要目的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由震源出发向外传播,经波阻抗界面反射到达接收点的波叫做反射波。 2、有效波:那些可用来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为有效波或信号,如在进行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时,反射纵波为有效波。 3、干扰波:所有妨碍认辩、追踪有效波的其他波均属于干扰波范畴。 4、多次波: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界面之间发生了一次以上反射的波。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射波和扰射—反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其中,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人工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地下介质中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地下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物探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折射波_______地震法、__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__透射波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地表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介质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 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振动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振动 _____转换成___电信号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数字磁带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处理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解释______,做出地震_构造图___________,并提出____井位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检波点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连续____追踪反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这种关系称为__观测系统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弹性波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介质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B.反射波.________就是有效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 A.一个点_________.

5S生产现场管理培训试题.doc

5S生产现场管理培训试题1 5S生产现场管理培训试题 部门: 一、填空题(2.5′×18=45′) 1、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 2、5S中清洁(是指将前3S贯彻执行及维持成果,现场时时保持干净、美观)。 3、区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为“要用的”和“不要用的”是属于5S中的(整理)。 4、物品像腌咸菜一样放置属于5S中的(整顿)针对的项目。 5、整顿是针对(寻找时间)的浪费。 6、工作岗位上只能摆放当天工作的必需品是5S中(整理)的要领。 7、我们通常所说的定置管理是5S中的(整顿)的一部分。 8、5S中的(清扫)能使工作场所消除脏污。 9、5S中的(素养)是针对人“质”的提升而提出的,也是5S运动的最终目标。 10、行走中抽烟,烟蒂任意丢弃,是5S中的(素养)所针对的范围。 11、交接班时应做好(交接班记录),对操作的设备进行(清洁和保

养)。 12、机器设备应随时保持(干净清洁),岗位周围的环境也应定期(清扫)。 二、选择题(3′×10=30′) 1、5S运动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C) A、暂时性 B、流行的 C、持久性 D、时尚的 2、5S活动是谁的责任?(D) A、总经理 B、推行小组 C、中层干部们 D、公司全体 3、整理最主要是针对什么不被浪费?(B) A、时间 B、空间 C、工具

感谢你的观看 D、包装物 4、公司需要整顿的地方是什么?(C) A、工作现场 B、办公室 C、全公司的每个地方 D、仓库 5、我们对5S的态度是什么?(B) A、口里应付,做做形式 B、积极参与行动 C、事不关已 D、看别人如何行动再说 6、公司的5S应如何做?(A) A、随时随地都得做,靠大家持续做下去 B、第一次靠有计划地大家做,以后靠干部做 C、做三个月就可以了 D、车间来做就行了 7、5S中哪个最重要,即理想的目标是什么?(A)

地震勘探原理历年考研真题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模拟试题 考试内容包括第三版教材第1~6章 一、填空题(共计40分,1分/空) 1、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划分波的类型为:球面波、柱面波、平面波。(3空) 2、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两介质波速不等(下部大于上部);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两介质有波阻抗差。(3空) 3、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关系分别是(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两个切点(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有一个交点Xp,在X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至波,而直达波为续至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3空) 4、瑞雷面波的主要特点是频率低、速度低、频散和 质点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椭圆。(4空) 5、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得到共激发点、共接收点、 共炮检距和共反射点四种记录。(4空) 6、讨论检波器组合的解题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单个检波器的信号看成是滤波系统的输入,多个检波器组合后的信号为滤波系统的输出。(2空) 7、共反射点叠加也称水平叠加;其目的是得到能基本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其基本原理是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3空) 8、影响共反射点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速度;其二是地层倾斜。(2空) 9、如果凹界面可用圆周的一部分来表示,圆的曲率半径为ρ,界面深度为H,则接收到回转波的条件是ρ< H。水平叠加剖面上可看到明显的回转波,这主要是多次叠加 原因造成的。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可以采用偏移处理方法使回转波归位。(3空)

答案---地震勘探原理试卷-采集部分 (1)

地震勘探原理(采集部分)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 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2. 振动曲线: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3. 分辨率:两个波可以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4.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引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5.屏蔽:由于剖面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引起不能在地面接收到来自深层的反射波,这种现象叫做屏蔽效应。(如果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波长,则无屏蔽作用)。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的能量越小,称屏蔽作用越厉害。 6.波阻抗:介质传播地震波的能力。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Vρ)。 7. 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和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 8. 尼奎斯特频率: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它等于采样频率的一半,也称为折叠频率。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也以较低频的假频出现。 9. 视速度:沿检波器排列所见的波列上被记录的速度。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10. 反射系数: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叫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请用中文写出以下英文缩写术语的意思:3C3D 三分量三维;AVO 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 2. 振动在介质中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_弹性_____波。 3. 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_检波器__将___机械振动信号___转变 为___电信号。 4. 二维观测系统确定后,改变炮点间隔,会使覆盖次数发生变化。 5.沿排列的CMP 点距为1/2 道距。 6. 通常,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的定义是:当横、纵比大于时,为宽方位角观测系统。 7. 线束状三维勘探中,子区是指两条相邻的震源线和两条相邻的接收线所确定的区域。 8. 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联络测线_,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主测线___。 6.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__界面上下___地层的___波阻抗差异____的 大小。 7. 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一般可分为水平(横向)分辨率和垂直(纵向)分辨率。 8. 在行业标准中规定,覆盖次数渐减带一般要求大于偏移孔径和最大炮检距的 1/5(或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