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规范

(完整版)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规范

(完整版)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规范
(完整版)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规范

长春北车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设计规范

CBD-YF-DP-GF.1 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规范

单位姓名日期单位姓名日期

编制技术研发部技术研发部

审核技术研发部技术研发部

审核技术研发部技术研发部

批准

目录

1 范围 (2)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设计准则 (3)

1 范围

本标准主要介绍了客车底盘总布置的简要设计流程,规范了设计步骤,明确了底盘总布置的设计结构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6--12米的大中型营运客车的底盘总布置设计。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GB/T 13053-2008 客车车内尺寸

GB 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 17675-1999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

GB/T 5922-2008 汽车和挂车气压制动装置压力测试连接器技术要求

GB/T 6326-2005 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T 13061-1991 汽车悬架用空气弹簧橡胶气囊

QC/T 29082-1992 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

QC/T 29096-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29097-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293-1999 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

QC/T 294-1999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QC/T 299-2000 汽车动力转向油泵技术条件

QC/T 301-1999 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技术条件

QC/T 302-1999 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台架试验方法

QC/T 303-1999 汽车动力转向油罐技术条件

QC/T 304-1999 汽车转向拉杆接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305-2013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QC/T 465-1999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分类的术语及定义

QC/T 470-1999 汽车自动变速器操纵装置的要求

QC/T 479-1999 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QC/T 483-1999 汽车前轴疲劳寿命限值

QC/T 491-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QC/T 494-1999 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

QC/T 513-1999 汽车前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QC/T 523-1999 汽车传动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529-2013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

QCT 533-1999 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

QCT 545-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上述标准中确立的符号、代号、术语均适用于本标准。

4 设计准则

4.1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客车底盘总成中各部分的主要性能、尺寸等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详参相应的标准。

4.2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

4.2.1 底盘总体设计的特点和要求

大型客车整车设计即客车的总体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确定整车型式、结构和尺寸;

(2)确定整车的主要性能指标;

(3)初选各总成的结构型式、尺寸和性能;

(4)协调各总成与整车的关系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4.2.2 大型客车主要参数的选择

4.2.2.1 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

(1)轴距

轴距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汽车最小转弯直径、纵向通过半径等有影响。

(2)前轮距B1和后轮距B2

改变汽车轮距B会影响车厢或驾驶室内宽、汽车总宽、总质量、侧倾角度、最小转弯直径等因素。受汽车总宽不得超过2500mm(11m以上客车总宽不得超过2550mm)的限制,轮距不宜过大。但在选定的前轮距B1范围内,应能布置下车架、前悬架和前轮,并保证前轮有足够的转向空间,同时转向杆系与车架、车轮之间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在确定后轮距时,应考虑能布置下电机等动力总成,考虑两纵梁之间的宽度、悬架宽度和轮胎宽度及它们之间应留的必要间隙。为此,轮距宽度应在规定的轮距,例如确定前轮距B1=2040mm,后轮距B2=1860mm。

(3)前悬L F和后悬L R

前悬尺寸影响汽车通过性、碰撞安全性、驾驶员视野。在前悬这段尺寸内要布置下保险杠、转向器,平头车为了方便上、下车,前、后悬的尺寸应保证在布

置下上述总成、部件的同时尽可能短些。大型客车后悬长度一般不得超过轴距的65%,绝对值不大于3500mm 。例如前悬2100mm ,后悬3230mm 。

4.2.2.2 主要质量参数的确定

汽车的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οm 、载客量、装备质量、质量系数οm η、汽车总质量a m 、轴荷分配等。

(1)整车整备质量οm

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整车整备质量对汽车的制造成本和燃油经济性有影响。

(2)载客量(客车载客量) 又称“客车的额定容量”。客车一次允许运载的最大乘客人数。对小型客车和长途客车,由坐位或卧位数目决定,对市区公共汽车则由坐位数和可站立人数之和决定。

(3)汽车的总质量

汽车的总质量a m 是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客车的总质量a m 由整备质量οm 、乘员和驾驶员质量以及行李质量三部分构成。其中,乘员和驾驶员每人质量按65kg 计,于是有:

n n m m a α++=65ο(2-1)

式中,n 为包括驾驶员在内的载客数;α为行李数,但公交客车不设有行李箱,于是行李数0=α,则由(2-1)得出:

n m m a 65+=ο (2-2)

(4)轴荷分配

汽车的轴荷分配是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它对汽车的牵引性、通过性、制动性、操纵性和稳定性等主要使用性能以及轮胎的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汽车的布置型式对轴荷分配影响较大,后置电机后轮驱动的客车满载时后轴负荷最好不超过59%,否则,会导致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而使操纵性变坏。

根据国际标准:大型客车一般采用4×2后轮驱动双胎平头,满载时前轴载荷在30%~35%之间,后轴载荷65%~70%之间;空载前轴载荷在48%~54%之间,后轴载荷在46%~52%之间。这里只考虑最大总质量轴荷的分配,故前轴取5500kg,站占最大总质量的34.3%;后轴载荷取10500kg 占最大总质量的65.7%。

在确定汽车的轴荷分配时,还要考虑汽车的静态方向稳定性和动态方向稳定性。根据理论分析,汽车质心位置到汽车中性转向点的距离s 对汽车的静态方向稳定性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个距离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a a a C C L C L s 2

112-=

式中1L ,2L —分别为汽车质心离前、后轴的距离。1L 和2L 取决于轴荷分配, L G G L 11=

,L G G L 22=; 1a C —前轮的轮胎侧偏刚度之和,N/rad ;

2

a C —后轮的轮胎侧偏刚度之和,N/rad ; a C —汽车全部轮胎的总侧偏刚度之和,N/rad ;

当s<0时,亦即当L 2Ca 1-L 1Ca 2<0时,汽车质心位于中性转向点之前,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汽车静态的方向稳定性较好。反之,当s>0时,汽车具有过

度转向特性。此时存在着一个临界车速,低于此车速时,汽车的行驶时稳定的,高于此车速时,则汽车就不能稳定行驶。在汽车设计时一般希望汽车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为此,要很好地匹配上述参数,使

L 2Ca 1-L 1Ca 2<0 汽车动态方向稳定性的条件是

112212212≥???? ??-+=+L v C L C L g G Kv a a

式中,K —稳定性因素;

V —汽车车速,m/s ;

L —轴距,m 。

4.2.2.3 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1) 动力性参数

汽车动力性参数包括最高车速max a u 、加速时间t 、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矩等。

1)最高车速

汽车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瞬间车速,称为最高车速。应根据客车本身用途确定,如公交客车需限速69km/h ,公路客车或商务车最高车速一般超过100km 。

2)加速时间t

汽车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从原地起步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一定车速所用去的时间,称为加速时间。

3)爬坡能力

用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坡度阻力系数max i 来表示汽车的爬坡能力。通常要求客车能克服%25坡度,即25.0=i 。

如图示,最大爬坡度αtan =÷=S h i

4)比功率b P 和比转矩b T

比功率是评价汽车动力性能如速度性能和加速性能的综合指标,比转矩则反映了汽车的比牵引力或牵引能力。为了保证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适应性,有些国家对汽车的比功率值有所规定。

比功率b P 是汽车所装电机的标定最大功率max e P 与汽车最大总质量a m 之比,即

a e

b m P P /max =。比功率大的汽车加速性能、速度性能要较比功率小的汽车好。 比转矩b T 是汽车所装电机的最大转矩max e T 与汽车总质量a m 之比,即

a e

b m T T /max =。它能反映汽车的牵引能力。

(2)汽车最小转弯直径min D

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汽车外转向轮轮辙中心在支承平面上的轨迹的直径,称为汽车最小转弯直径min D 。

大型客车的车辆总长m L a 7.1210≤≤时,最小转弯直径m D 24min ≤。

(3)通过性几何参数

底盘设计要确定的通过性几何参数有:最小离地间隙min h 、接近角1γ、离去角

2

γ等。

(4)制动性参数

汽车制动性是指汽车在制动时,能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停车且保持方向稳定,下长坡时能维持较低的安全车速并有在一定坡道上长期驻车制动的能力。

故在选择制动器时应满足表4-1的制动性能要求。

表-1 路试检验行车制动和应急制动性能要求

辆类

行车制动应机制动制

)

(1-

?h

km

m

FMDD

2

s

m?

m

N

)

(1-

?h

km

m

FMDD

2

s

m?

N

轻型客车满

载50≤22≥5.4 2.5 ≤70030≤18≥2.6

手600

脚700

4.3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4.3.1总体布置

在初步确定汽车的载客量、驱动形式、车身形式、电动机形式等以后,要深入做更具体的工作,包括绘制总布置图,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部件结构和尺寸是

否符合整尺寸和参数的要求,以寻求合理的布置方案。

4.3.2整车布置的基准线

确定整车的零线、正负方向及标注方式,均在汽车满载时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1)车架上平线: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者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翼面在侧视图上的投影线。它作为标注垂直尺寸的基准线,向上为“+”、向下为“-”,该线标记为z/0。

(2)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它作为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向前为“-”,向后为“+”,该线标记为x/0。

(3)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先。用它作为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向左为“+”,向右为“-”,该线标记为y/0。

(4)地面线:地面线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货台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此线用来作为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当车架和地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和前轮中心线重合。

图4-1 整车总布置图坐标系

上述的0/X、0/Y、0/Z三条线,统称为三个方向的零线。

在绘制总布置图时,先确定零线的位置。一般是从侧视图上开始,根据整车的前悬及车架上表面至地面的高度,确定X和Z坐标线的交点,然后通过该点画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需要时可画出网格线,间距为200mm或400mm,便于绘图时坐标点的换算或量取。

俯视图和前视图坐标线的画法可照此法处理,但须保证X、Y、Z三个坐标线互相垂直。

4.3.3 电机的布置

(1)电机的上下位置

由于是电机后置,所以电机的上下位置对离地间隙和后排座椅高度有影响。电机高度位置初步确定之后,风扇和散热器的高度也随之而定,要求风扇中心与散热器几何中心相重合。为了保证空气的畅通,散热器中心与风扇中心之间应有不小于mm

25。

50间隙。电机罩与电机机零件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mm (2)电机的前后位置

电机的前后位置会影响汽车的轴荷分配及乘客的面积利用率。电机与后围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间隙,以防热量传入客厢和保证零部件的安装。

(3)电机的左右位置

电机曲轴中线在一般情况下与汽车中心线一致。这对底盘承载系统的受力和

对电机悬置支架的统一有利。

4.3.4 传动系的布置

根据总布置草图中所确定的电机、后轴以及后轮的相互位置关系、电机总成、散热器位置、一起在总布置图中进行细化、准确定位,最后确定其坐标位置。

布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油底壳与后轴的最小跳动距离;

(2)油底壳与横拉杆的间隙,除前轴垂直跳动量外,还要考虑制动时由于后簧的S变形而造成后轴向前有一转角β(约3ο~4ο)所要求的额外间隙。特别是驱动桥的传动轴与油底壳或附近的横梁等零件的间隙也应如此。

(3)散热器与风扇的位置关系。一般风扇至散热器芯部表面至少留40mm以上的间隙。风扇中心与散热器芯部中心可以对齐,或者高于芯部中心,但风扇不要超过上水室下边,这样的布置冷却效果差;

(4)曲轴中心线与车架上表面——零线,有一前高后低的夹角(约2°~5°)一般取3°左右。目的是能使汽车在满载状态时,传动系的轴线互相之间夹角最小,甚至从前至后成为一条直线,以提高万向节的传动效率和减少磨损;

(5)满载时传动轴的正常夹角在4°以下最好,希望不超过8°。有条件时,驱动桥自身可以倾斜一个角度,以便满足传动轴的等角速运转,或减小传动轴的夹角;

(6)单根传动轴不易过长,必要时可加中间支承,变成两根或多根传动轴传动。

4.3.5 转向装置的布置

(1)转向盘的位置

转向盘位于驾驶员座椅的前方,为保证驾驶员能舒适地转向操作,应注意转向盘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地夹角,并以取得转向盘前部盲区距离最小为佳,同时转向盘不能影响驾驶员观察仪表,转向盘周围还应有足够地空间。由于转向盘的位置还影响到驾驶员操纵的方便性,所转向盘与驾驶员座椅的位置如图4-2所示。

图4-2 转向盘与座椅位置关系

根据上图,作为大型客车,各部位尺寸如下:

①在mm 550~500之间,②在mm 500~460之间,

③在mm 550~450之间,④在mm 500~450之间,α在οο25~10之间。

(2)转向器的位置

由于前悬架采用钢板弹簧,为了避免悬架运动与转向机构运动出现不协调现象,应将转向器布置在钢板弹簧跳动中心附近。因转向器固定在车架上,其轴线常与转向盘中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为此用万向节和转向轴将它们连接起来。如果转向盘与转向器之间通过一根刚性轴直接连接起来时转向盘相对驾驶员在纵向平面内偏斜一个角度,这导致操纵不方便,又会因转向传动轴在附视图上向前斜插而影响踏板的布置和驾驶员腿部的操纵动作。因此,平头客车采用一个万向节。转向轴在水平面内与汽车中心线之间地夹角不得大于ο5。转向摇臂与纵拉杆

和转向节臂与纵拉杆之间地夹角,在中间位置时应尽可能布置成接近直角,以保证有较高地传动效率。

(3)转向器的布置的要求

转向系统的布置,主要是保证驾驶员操纵轻便、舒适,并使汽车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灵敏度,转弯时减少车轮的侧滑,减轻转向盘上的反冲力和有自动回正作用。

转向机及转向柱的固定要牢靠,角度及转向盘的高度位置应保证驾驶员操作灵便,手臂没有被架高的感觉,抬腿蹬踏板时不碰转向盘。

拉杆必须有足够的刚度,特别是弯拉杆,要保证没有弹性变形。在前轮左右最大转角区间内,各节点不能出现发卡、磨擦现象,拉杆之间不能出现死角,在转向过程当中传动比的变化应尽量小。

在系列车型设计当中,由于轴距的变化会影响梯形底角的变化,在实际生产中,这种细小的变动很难处理,管理上容易出现误装或错装,生产也不好安排,为此就应在设计时回避这一误区。转向梯形的确定,以系列车型中,产量最大的、或轴距居中的车型、亦可两者兼顾后决定以某一车型为基础设计其转向梯形,其它车型直接乘用,这样便于组织生产和发展变型车;对使用影响也不大。

转向盘的高度、转向柱的角度固定方式等可与车身总布置共同商定,亦可在1:1的内模型内确定,并与脚踏板和坐椅一同考虑。

4.3.6 悬架的布置

由于客车采用了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为了满足转向轮偏转所需要的空间,常将前钢板弹簧布置在纵梁下面。为了满足主销后倾角的要求,前钢板弹簧应布

置成前高后低的形状。后钢板弹簧布置在车架与车轮之间。减震器应尽可能布置成直立状,以充分利用其有效行程。

4.3.7 制动系的布置

踩下制动器踏板所需的力量比踩下油门踏板要大的多,因此,制动踏板应更靠近驾驶员,并要做到操纵轻便。应检查杆件运动时有无干涉和死角,更不应该在车轮制动时自行制动。布置制动管时要注意安全可靠,整齐美观,在一条管路上,当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0mm,同时注意不要将管子布置在车架纵梁内侧的下翼上,防止管子腐败。汽车上应配有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功能,三者可以独立、亦可互相联系,当某二者失灵(踏板或制动阀除外),另一系统仍具有应急的制动功能。

整车设计人员要与总成设计人员共同商定,选择行车和驻车制动器的方案、制动操纵方式及驱动机构的型式、结构和布置。

为了提高制动工作的可靠性,应采用分路系统,这里采用双回路、气压式行车制动系统,当部分管路失效后,其余部分仍有至少30%的制动效能。但是气压行车制动的起优点是操纵轻便,工作可靠,不易出故障,维修保养方便。承载质量在6t以上的客车采用的是真空伺服制动,其采用的是一轴对一轴型,前轴制动器与后桥制动器各用一个回路。这种形式比较简单,可与单轮缸鼓式制动器配合使用,成本较低,在商用车用的比较广泛。其布置形式见图4-3

图4-3 分路系统

4.3.8 踏板的布置

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布置在地板凸包与车身内壁之间。油门踏板一般比制动踏板稍低,要求油门踏板与制动踏板之间留有大于一只完整鞋底宽度)60(mm 的距离。因汽车行驶时要不停踩油门踏板,所以踩下时要轻便。为了

操纵方便,油门要布置成朝外转的样子,踏板的布置如图4-4所示。

d -离合器踏板所占空间

e -制动踏板所占空间

f -油门踏板所占空间

图4-4 踏板布置图

为了使避免驾驶员踩踏板时出现误操作,踏板间尺寸如下:

mm a 130=mm b 60=mm c 70=mm d 260=mm e 200=mm f 170=

4.3.9 车架总成的布置

对车架总成的外宽,其前、中、后部不等,主要取决于布置上的需要。前部车架的外宽取决于前悬的结构、尺寸、布置及前轮胎(特别是双胎)的型号、布置尺寸、整车外宽,但是不允许超过2.5m 。后部外宽取决于电机的外宽及悬置结构的布置、散热器的尺寸及悬置、后轮距、后轮胎的型号及车轮最大转角、转向纵

拉杆和减振器的布置、后悬的结构型式和布置位置等因素。车架中部的外宽主要考虑国家标准的规定,及前、后部宽度的差值的大小和过渡区的工艺性等,尽量采用前、中、后部等外宽的车架,这样工艺性比较好,质量容易保证。

4.3.10蓄电池的布置

蓄电池与低压电器件应位于同侧,并且它们的距离越近越好,以缩短线路,同时还要考虑拆装方便和良好的接近性。

4.4布置要求

性能参数匹配,包括动力性、经济性匹配等;

对各系统提出设计要求,包括结构型式、特性参数、尺寸限制等;

绘制底盘总布置图;

运动校核,包括转向轮跳动图、传动轴跳动图、转向转动装置与悬架的运动校核图等。

协调各系统及总成间的布置关系,校核各系统间的尺寸链。

总布置设计的计算验算,包括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计算、动力性经济性验算、总成及零部件可靠性分析等。

整车布置设计规范(修改稿)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整车总布置设计的原则、规定及应满足的有关法规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开发时的整车总布置设计。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490-2000:主图板 QC/T576-1999:轿车尺寸标注编码 GB/T17867-1999:轿车手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位置 GB14167-1993:安全带固定点 GB11556-1994 :A、区 GB11565-1989:B区 GB11562-1994:前方视野 GB/T13053-1991:脚踏板 SAEJ 1100:头部空间、上下左方便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整车总布置 明示所有总成的硬点、关键的参数的布置图 3.2设计硬点 轮距、轴距、总长、总宽、造型风格、油泥模型表面或造型面、人体模型尺寸、人机工程校核的控制要求、底盘等与车身相关零部件对车身的控制点线面及控制结构,都称为设计硬点。 4.整车总布置图上应确定的参数 4.1整车的外廓尺寸; 4.2轴距和前、后轮距; 4.3前悬和后悬长度;

4.4发动机、前轮的布置关系; 4.5轮胎型号、静力半径和滚动半径、负载能力; 4.6车箱内长及外廓尺寸; 4.7前轮接地点至前簧座的距离; 4.8前簧中心距; 4.9后簧中心距; 4.10车架前部和后部外宽; 4.11车架纵梁外形尺寸及横梁位置; 4.12前簧作用长度; 4.13后簧作用长度; 5.参数确定原则及设计的一般程序 5.1参数确定原则 以设计任务书和标杆样车为基准,按设计任务书上规定的或标杆样车上测定的参数进行总布置,如确实不能满足的,需提出经上级领导批准后方能更改。 5.2设计的一般程序 1)总布置设计人员在接到新车型的开发任务后,首先要进行整车构思,并参与市场调研和样车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总的设计原则和明确设计目标; 2)各专业所建立标杆样车的3D数模,并提供给整车布置人员; 3)总布置设计人员将各专业所提供的数模装配好; 4)对各总成的匹配和布置关系等进行分析,明确它们的优点和不足; 5)各专业所建立拟采用的总成的数模,不提供总布置人员; 6)总布置人员对新的数模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7)对方案进行评审; 8)评审后对各总成进行修改或开发; 6.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

车架设计指南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底盘部设计指南 编制: 审核: 批准:

1、架的主要功能: 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汽车上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驾驶室、货箱和有关操纵机构。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2、车架的类型: 主要类型 目前,汽车车架的结构形式基本上有三种: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或称脊骨式车架)和综合式车架。其中以边梁式车架应用最广。 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形,也有的做成Z字形或箱形断面。其结构特点是便于安装驾驶室、车厢及一些特种装备和布置其它总成,有利于改装变型车和发展多品种汽车。被广泛采用在载货汽车和大多数的特种汽车上。近代轿车为了保证良好的整车性能,尽量降低中心和有利于前后悬架的布置,把结构需要放在第一位,兼顾车架加工工艺性,所以车架形状设计的比较复杂而实用。 中梁式车架只有一根位于中央贯穿前后的纵梁,因此亦称为脊骨式车架,中梁的断面可以做成管型或箱型。这种结构的车架有较大的扭转刚度。使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便于布置等优点因此被采用在某些轿车和货车上。 综合式车架比较复杂,应用比较广,一般轿车上使用。 车架的几种结构 车架主要有以下结构形式: 1.箱横梁和发动机支撑梁 横梁总成支撑发动机、水箱、保证车身的扭转刚度 发动机支撑梁和水箱横梁均有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发动机支撑梁为封闭断面。 发动机支撑梁与车身连接处通常装有橡胶缓冲块。

材料:支撑梁上下体材料常采用为SAPH440其它BH340 表面处理为电泳。 2.车架 副车架带控制臂总成承受前轴载荷、支撑车身、动力总成、转向机、前悬挂、制动器等 副车架、控制臂均为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为封闭断面。 控制臂与副车架连接处采用橡胶衬套,起到改善行驶性能和舒适性。 材料:副车架上下体材料为常采用SAPH370(370为抗拉强度)其它为SPHE、SPHC,表面处理为电泳 3、纵梁 发动机纵梁总成支撑动力总成 1、动机纵梁总成均由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为封闭断面。

J004 整车布置设计规范

Q/XRF xxxx公司 Q/XRF-J004-2015 Xxx 整车布置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5-03-15发布 2015-03-15实施

xxxx公司发布 目录 一概述 (2) 二电动机和蓄电池的选择 (2) 2.1 蓄电池的选择 (2) 2.2 电动机的选择 (3) 2.3 电动机的布置方案 (5) 三整车布置的基准线 (6) 3.1 车架上的平面线 (6) 3.2前车中心线 (6) 3.3汽车中心线 (6) 3.4 地面线 (6) 3.5前轮垂直线 (6) 四各部件布置 (7) 4.1传动系布置 (7) 4.2转向装置布置 (7) 4.3悬挂系统的布置 (8) 4.4制动系统的布置 (9) 五车身内部布置 (9) 5.1确定驾驶员座椅 (9) 5.1视野校核---眼椭圆 (11) 5.3操纵和踏板的布置 (13) 5.4 仪表板的布置 (14) 5.5乘客区座椅的布置 (15) 六车载充电器、快慢充电口的位置 (15)

一概述 汽车总布置设计是整车开发项目工作的基础,并贯穿整车开发始终。合理的总布置设计是保障整车设计质量的基础,总布置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设计的安全、舒适和性能,并能统筹设计方向,大大推进整车开发项目进度。 二电动机和蓄电池的选择 纯电动汽车的组成如图2-1所示。纯电动汽车主要是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电力驱动系统、能源系统和辅助系统。电力驱动子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器、功率转换器、电机、接卸传动装置。能源子雄包括能源及能量管理系统。辅助系统包括助力转向单元、温控单元和辅助动力供给单元等。图中,双线表示机械连接,粗线表示电气连接,细线表示控制链接。每根线上的箭头表示电能或者控制信息的流向。 图2-1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2.1蓄电池的选择 蓄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源,要求其具有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满足车辆动力性和续驶里程的需要,还应具有与车辆使用寿命相当的循环寿命、高效率、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及免维护性。可用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归类为铅酸电池、镍基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钠β电池和常温锂电池等。 在众多电池中,三元锂电池由于它超长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大流快速充放电、耐高温、大

中顺轻型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

摘要 本文对中顺轻型客车进行了底盘总体布置的设计,并对其进行了转向系的运动校核。 文中对中顺轻型客车底盘各主要部件进行总体的布置设计以及对相应的参数进行了选取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总体布置设计,对汽车底盘布置形式进行了选择,这样就确定了轴数、驱动形式和发动机的安装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汽车底盘布置形式,考虑到乘车的舒性以及对商务车的基本性能的要求来进行了汽车主要尺寸参数和性能参数的选取和计算,在此基础上选取并确定了底盘各部件的动力总成、减振器及转向器等。最后参考了同类车型的底盘总布置方案来对中顺轻型客车进行底盘总布置,并绘制了底盘的总布置图。 本文在底盘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转向系的运动干涉问题进行了校核。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图解法,对转向系在向左、向右转向时的不同情况进行校核,并测试其合理性,最后的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转向机构匹配合理,切合实际。 关键词:轻型客车;底盘;总布置;运动校核;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chassis overall layout design of the ZhongShun light bus , and then check the locomotion of the steering system of this bus. This discourse select and count the layout design and the relevant parameter of the chassis`s main parts of ZhongShun light bus , On the basic of this , we finally finished this layout design , selecting the form of the layout design , and then we need to ensure the number of shafts、the type of drive and the mounted position of engine . And then , with the ensure the form of the chassis overall layout ,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mfort of the bus and the basic capability need of the commercial vehicle , to select and count the parameter of the main size and the capability . With the basic select and ensure every the chassis`s parts , such as power assembly, Shock Absorber, steering and so on. At last consult the chassis layout project of homogeneous model of the car ,to make the layout of the ZhongShun light bus`s chassis , and protract the chart of the chassis overall layout. On the course of the design of the chassis ,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e comfort and the safety of the automobilism , we check the interference movement to the steering system . On the course that we use the graphical method, check the different case when the steering system turn left or right . The analysis reault indicate that all the design of the steering systerm are matching with reason and practicableness. Key words:light bus; chassis;layout;check the locomotion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一、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 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 2.1车身高度的确定: 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 2.2.1货厢带前帽檐: 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 2.2.2货厢为护栏结构: 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

3、整车宽度的确定: 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 4.1前轮距: 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 2.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4.2后轮距: 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 1、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 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 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 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 5、背角:5~28° 6、足角:87~95° 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 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

乘用车线束布置设计规范

乘用车线束布置设计规范

线束总体设计 1.1.1本篇主要介绍有关汽车线束布置的内容,对新车型线束的布置起指导作用,它概括了新开发车型的线束的固定,走向,分布及其相关附件的选用;同时,也对相关的车型的线束进行了总结,可以用作后续开发车型的参考。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线束的总体布置; 2、前舱线束的布置; 3、发动机线束的布置; 4、仪表线束的布置; 5、室内地板线束布置; 6,四门线束布置; 7、空调线束布置; 8、安全气囊线束布置 9、顶棚线束布置 10、后保线束布置 适用于公司整车线束的开发,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所涉及的线束布置方法需要不断的更新,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开发要求。 1.1.2 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 一、概述 线束是电器的神经系统,对整车电器电子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相关的边界条件,对车身、动力总成、仪表台、底盘、内饰件必须充分、系统的了解,充分考虑各相关件对线束布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相关件的设计提出相应合理的要求。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整车的温度分布和震动,避免线束通过高温区,避免线束剧烈震动。 二、整车电器件的布置分布 启动机、、(包括其上的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动力总成前舱的电器件或者相关件有:在整车中,发电机、蓄电池、压缩机、冷却风扇、灯具、ABS 控制器、轮速传感器、雨刮洗涤系统、环境温度传感器、喇叭、防盗喇叭、风扇控制器、电器盒及其他开关和传感器等。同时,前舱中的温度较高,且运动件较多,在设计线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在仪表台的部位通常有:HV AC、音响系统、安全气囊、仪表电器盒、BCM、ECU、TCU、制动开关,电子油门踏板、离合器开关、点烟器、备用电源及各种开关件(如组合开关、报警开关等);地板部分主要的电器件有:电动座椅及加热,电子油泵、安全带开关、后轮速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顶棚的电器件有:顶灯、电动天窗等;门上的主要电器件有:扬声器、电动窗、门锁、及相关的开关件等;后行李箱部分的电器件主要有:后BCM、停车辅助装置、后尾灯、后雨刮、高位制动灯、行李箱灯等。对于不同的车型,由于配置的不同,以上的电器件或有增减,但是对于同类型的车而言,基本的分布位置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对电器件大概位置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对线束的布置也是至关重要。 三、整车线束的基本分类 在整车的线束中,我们可以将线束分成这样的几个部分:前舱线束总成、发动机线束总成、变速箱线束总成、仪表线束总成、地板线束总成、门线束总成(四门不同)、顶棚线束总成、后行李箱线束总成、电瓶正负极线束总成、安全气囊线束总成。但是,线束的划分和整车的结构和装配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的总体设计与汽车的使用性能、艺术造型与制造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销售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结构、性能及其使用、维修、寿命和使用经济性,所以总体设计在汽车的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1、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 (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目标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控制成本及生产纲领等出发,正确选择整车性能指标、质量及尺寸参数,提出整车设计方案,为部件设计、选型提供依据。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使汽车能满足主要性能的要求,使相对运动的部件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协调各总成与整车的关系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5)拟订整车技术文件。如:整车装调技术条件、产品标准 (6)进行各种有关整车的技术综合工作。如:总布置评审材料的准备;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说明书);项目描述书;试验任务书;零部件技术认证计划。 2、对整车设计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整车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对汽车的有关标准、法规的了解和掌握; (2)对汽车设计、试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对汽车使用、保养和修理知识的基本了解; (4)对汽车生产工艺的基本了解; (5)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状态及技术水平主要零部件资源的了解; (6)有强烈的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有必要的了解; (7)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 (8)要有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和耐心。 3、汽车设计的一般主要原则: 汽车的设计原则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准则。其中包括产品设计方针、主要技术—经济要求(对技术先进性、工艺性、继承性、生产成本和零部件互用化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变型车;同时要规定在各自使用性能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的性能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设计原则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些普遍适用的主要原则,表现在: (1)用户第一原则: 汽车是工业品,也可看作艺术品。对一台车的评价指标是多方在面的,且极具社会性和时代性,作为用户,一般会从以下方面作出选择: a)造型是否有时代感,能否体现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或阶层; b)驾乘是否舒适,操纵是否方便; c)工作是否可靠,维修是否便利,备件供应是否充足; d)各项技术性能等(如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能、机动性、货厢结构与尺寸、舒适性、排放可靠性等)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e)售价(或性能价格比)是否合理; f)使用、维修成本是否低廉。 (2)贯彻“三化”原则: 贯彻“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和零部件设计标准化”,可以大大减小零部件品种、降低成本、方便维修、减少投入,所以在设计一个新车型时,要考虑它的系列化变形的

汽车底盘总体设计规范

汽车底盘总体设计规范 某公司产品研究院 二○一九年六月

1 总布置设计注意事项 1、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使用要求出发。正确选择性能指标,重量及主要尺寸,提出整车设想(总体设计方案),为各部件设计提供整车参数和设计要求。 1、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及运动校核。 1、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计算及控制,保证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1、4正确处理好整车与部件、部件与部件的设计、使用和制造之间的矛盾,使产品符合好用、好修、好造和好看的原则。 2 总布置设计的一般步骤 2、1收集资料和整车设想:在明确所开发车型的主要使用用途,主要技术经济要求、生产方式、生产纲领以及此类车型的使用环境,道路条件的前提下,广泛收集国内外同类车型的技术情况以及该类车型配套的各大总成生产厂家的产品、性能、价格等情况,另外需了解相关的标准、法规等情况。通过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确定整车的初步方案。 2、2编制设计任务书:总体方案经过讨论后,可以确定车型的主要参数,初步确定各总成的位置,编制出设计任务书。 2、3设计任务书批准后,通过总布置计算、校核、准确地计算出各总成尺寸和主要性能参数,下发联系单。 2、4协调各总成间的关系,绘制总布置图,避免各总成间的干涉情况。 2、5试制、试验、修改和定型:设计完成后,总体设计人员应参加试制、试验、记录并解决试制和试验中暴露的问题,同时还应测定车辆的整体质量、满载质量以及轴荷分配,并进行修改设计。 3 总布置设计应进行的主要计算 3、1轴荷分配。 3、2稳定性。 3、3最小转弯半径。 3、4动力性计算。 3、5燃料经济性计算。 3、6成本预算。 4 总布置设计中的几种校核图 4、1转向轮跳动图。 4、2转向垂臂和转向节臂运动图。

汽车总布置设计步骤

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1、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总成选型和匹配、整车性能计算、运动学校核、人机工程设计和校核、三维装配、确定设计硬点和设计控制规则。 具体内容包括空间布置和性能相关项目布置。具体如下表 布置的内容布置的项目 空间布置(人机分析、法规校核)发动机、传动系的布置;悬架、轮胎的布置;座椅布置;踏板、变速杆等驾驶操作系统的布置;载货空间的布置;燃料箱、备胎的布置;车身及内、外 饰件的布置 性能相关项目布置 油耗燃料箱容量 制动性能质心位置、轮胎尺寸 操纵稳定性轴距、转向器的位置、方向盘行程 NVH性能传动轴夹角、发动机悬置、空滤器、消声器容量、 排气吊挂、后视镜、仪表板横梁 空气动力性能发动机罩前端高度、前风窗倾斜角、后风窗倾斜角、 扰流板、空气进出风口 机动性轮距、轴距、前后悬、转向齿条行程 发动机冷却前格栅型式、散热器尺寸、前端开口面积 2、汽车总布置设计的步骤 (1)定义整车结构及外形尺寸。进行整车总布置时,首先应初步定义汽车的型式(包括轴数、驱动型式、布置型式、车身型式等),然后选择动力及轮胎型号尺寸,接着对整车的外形尺寸进行定义(包括总长、总宽、总高、轮距、轴距、前悬、后悬、最小离地间隙等),另外还需确定汽车的质量参数 (2)确定假人百分位,定义H点位置。整车布置加人一般用95百分位美国男人和5百分位日本女人,躯干角一般前排为25°,后排为23°。 (3)确定眼椭圆、头部包络线。眼椭圆定义按SAE J 941进行,头部包络线做法按SAE J 1052的规定。头部包络线完成后,顶盖的最低高度可确定。 (4)进行前视野校核。按GB11562的规定,对效果图进行前视野校核。 (5)进行车身零件和总成布置。根据GB14167,结合效果图初选S值,确定安全带安装点初步范围;根据GB17354,确定前后保险杠的位置范围;根据选定的假人,布置合理的手臂到方向盘尺寸和脚到踏板的尺寸,从而确定方向盘中心位置及踏板位置,参考GB/T 17876;根据车轮跳动的包络线,确定合身轮罩等尺寸;进行车内外零部件的布置。 (6)确认发动机盖位置,进行动力总成布置。根据前视野校核结果,即可确定发动机盖上平面上限(应低于前视野下限线),结合此因素,可进行动力总成的初步布置。动力总成上平面到发动机盖下平面的距离一般应为40~50mm,如考虑到行人碰撞安全性,应加大到60mm 或将发动机盖材料改为塑料。动力系统布置时,应考虑轴荷分配、面积利用率、传动轴夹角、最小离地间隙等因素。 (7)进行底盘系统布置。应注意相对运动的零部件进行运动校核,确定它们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空间,并防止各部件之间产生运动干涉,如车轮的跳动、传动轴的跳动等。 (8)应性及车内外人体、人机工程学校核。针对国家对汽车产品的相关强制性标准,对整车、零部件布置的符合性进行校核,另外,对国家尚未要求但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应考虑符合性。按设计经验及相关参考资料,对车内外零部件尺寸、布置位置的合理性进行人体、人机工程学校核。

大中型客车空气悬架设计规范讲解

大中型客车空气悬架设计规范

大中型客车空气悬架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空气悬架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设计准则,布置要求,结构设计要求,材料选用要求,性能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方法,设计评审要求,装车质量特性,设计输出图样和文件的明细,制图要求等。 本规范适用于空气悬架系统产品设计过程控制,同时检验、制造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3061 汽车悬架用空气弹簧橡胶气囊 GB/T 11612 客车空气悬架用高度控制阀 QC/T 491 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QCn 29035 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 QC/T 517 汽车钢板弹簧用U形螺栓及螺母技术条件 GB/T 4783 汽车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定方法 3 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 GB 3730.1-20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 3730.2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 3730.3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 GB/T 13061 汽车悬架用空气弹簧橡胶气囊 QC/T 491-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GB/T 12549- 1990 汽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及其定义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3094-200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QC/T 480-1999 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 QC/T 474-1999 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 GB/T 12428-2005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918.1-89 道路车辆分类与代码机动车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4 设计准则 4.1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4.1.1 安全技术条件应符合GB 7258-2004中有关要求。 4.1.2 操纵稳定性符合QC/T 480-1999中有关要求。

长途大客车总布置设计

二○一二届毕业设计长途大客车总布置设计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姓名:白新龙 学号:2201080329 指导教师:张平 完成时间:2010年6月15日 二〇一二年六月

摘要 长途大客车日益在人们生活中凸显其重要性,而总布置是其他设计的前提条件,宏观操控全局。 本设计参考市场同类客车及国家相关标准,对汽车的造型内饰等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基本尺寸工艺,构建了长途客车的基本结构及外形,并对驾驶员视野进行了校核,根据客车行驶条件及生产要求,选择了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桥等部件,按相关要求对质心、轴荷分配及动力性进行了计算,根据长途大中型客车相关法规和人体工程学,对大客车驾驶区进行布置和乘客区座椅进布置设计,在车身布置中利用人体样板和眼椭圆对驾驶区中的操纵件和座椅的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大致估算了风窗玻璃,最后对车身附件进行了设计,大致完成了此总布置。通过这次设计了解了一辆汽车设计的严肃性及艰巨性,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起指导作用。 关键字:长途客车,人体样板,车身布置,计算,设计

ABSTRACT Touring bus in people's life increasingly highlights its importance, and it's the premise of other macroother design layout ,controled the global. This design reference market similar buses and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ars, the modelling of the interior design, make sure the process, to construct the basic size coach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appearance, and checks the vision to the driver, according to passenger cars driving conditions and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choose the engine, transmission and clutch and other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related requirements on centroid, shaft jose allocation and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long distance large and medium-sized buses with human body engineering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bus driver and passenger area decorate area layout design, in seat into the body is decorated in using the human body model and the eye of driving the elliptical seat area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manipulation of pieces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Roughly calculated the window, wind to body accessories model the final design, substantially completed the general arrangement. This design understand a car design and arduous, the seriousness of the will to my later work period instruction function. KEY WORDS :touring bus,body model,layout ,calculate,design

电动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规范02

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2015年8月21日发布2015年10月22日实施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设计准则 (2) 3.1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2) 3.1.1应满足以下标准 (2) 3.2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 (2) 3.2.2性能要求 (2) 3.3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2) 3.4设计过程的节点控制要求 (3) 4. 布置要求 (3) 4.1车身总布置的原则 (3) 4.2车身总布置的方法 (6) 4.3车身总布置的内容 (6) 4.4 车身总布置的设计流程 (7) 4.5 车身总布置要求 (8) 5. 结构设计要求 (9) 5.1系列化设计要求 (9) 5.2通用化设计要求 (10) 5.3 标准化设计要求 (10)

前言 为使本公司车身总布置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总体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车身总布置设计指导书。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车身总布置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一种指导操作的作用,让一些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整车总布置设计的员工有所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提高车身总布置设计的效率和精度。本规范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批准。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劲松 本规范于2015年8月首次发布。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底盘布置篇

总布置篇 第×章底盘布置 底盘布置是下车身布置的重要环节,也是平台选择的首要任务。在项目策划初期就要进行底盘的布置,为底盘设计提供输入。 悬架结构型式和特点 汽车悬架按导向机构形式可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独立悬架的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和车架(或车身)相连,非独立悬架的左、右车辆装在一根整体轴上,再通过其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 图1 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示意图 1.1.1 独立悬架 主要用于轿车上,在部分轻型客、货车和越野车,以及一些高档大客车上也有采用。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相比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断开式车轴,可以降低发动机及整车底板高度;独立悬架孕育车轮有较大跳动空间,而且弹簧可以设计得比较软,平顺性好;独立悬架能提供保证汽车行驶性能的多种设计方案;簧载质量小,轮胎接地性好。但结构复杂、成本

高。独立悬架有以下几种型式: 1.1.1.1 纵臂扭力梁式 是左、右车轮通过单纵臂与车架(车身)铰接,并用一根扭转梁连接起来的悬架型式(如图2所示)。 图2 扭力梁式独立悬架 根据扭转梁配置位置又可分为(如图所示)三种型式。 图3 扭力梁式独立悬架的三种布置形式 汽车侧倾时,除扭转梁外,有的纵臂也会产生扭转变形,起到横向稳定杆作用。若还需更大的悬架侧倾叫刚度,仍可布置横向稳定杆。这种悬

架主要优点是:车轮运动特性比较好,左、右车轮在等幅正向或反向跳动时,车轮外倾角、前束及轮距无变化,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但这种悬架在侧向力作用时,呈过多转向趋势。另外,扭转梁因强度关系,允许承受的载荷受到限制,扭转梁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一些前置前驱汽车的后悬架上应用得比较多。 1.1.1.2 双横臂式 是用上、下横臂分别将左、右车轮与车架(或车身)连接起来的悬架型式(图4)。上、下横臂一般作成A字型或类似A字型结构。这种悬架实质上是一种在横向平面内运动,上、下臂不等长的四连杆机构。这种悬架主要优点是设定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及侧倾中心位置的自由度大,若很好的设定汽车顺从转向特性,可以得到最佳的操纵性和平顺性;发动机罩高度低、干摩擦小。但其结构复杂、造价高。 双横臂式悬架的弹性元件一般都是螺旋弹簧,但是在一些驾驶员座椅布置在上横臂上方的轻型客、货汽车上,为了降低悬架空间尺寸,采用了横置钢板弹簧或扭杆弹簧结构(图5)

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规范

长春北车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设计规范 CBD-YF-DP-GF.1 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规范

目录 1 范围 (2)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设计准则 (3)

1 范围 本标准主要介绍了客车底盘总布置的简要设计流程,规范了设计步骤,明确了底盘总布置的设计结构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6--12米的大中型营运客车的底盘总布置设计。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GB/T 13053-2008 客车车内尺寸 GB 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 17675-1999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 GB/T 5922-2008 汽车和挂车气压制动装置压力测试连接器技术要求 GB/T 6326-2005 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T 13061-1991 汽车悬架用空气弹簧橡胶气囊 QC/T 29082-1992 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 QC/T 29096-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29097-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293-1999 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 QC/T 294-1999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QC/T 299-2000 汽车动力转向油泵技术条件 QC/T 301-1999 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技术条件 QC/T 302-1999 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台架试验方法

QC/T 303-1999 汽车动力转向油罐技术条件 QC/T 304-1999 汽车转向拉杆接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305-2013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QC/T 465-1999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分类的术语及定义 QC/T 470-1999 汽车自动变速器操纵装置的要求 QC/T 479-1999 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QC/T 483-1999 汽车前轴疲劳寿命限值 QC/T 491-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QC/T 494-1999 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 QC/T 513-1999 汽车前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QC/T 523-1999 汽车传动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529-2013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 QCT 533-1999 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 QCT 545-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上述标准中确立的符号、代号、术语均适用于本标准。 4 设计准则 4.1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客车底盘总成中各部分的主要性能、尺寸等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详参相应的标准。

客车底盘设计★★★

青年客车旅行车型底盘开发总布置设计 1.设计依据 根据市场对旅行客车底盘产品需求,公司领导要求开发10米以下旅行车型的底盘车,以现有三种东风旅行车底盘样车为参考(6790T 、6850T 、6900T),进行开发设计。 2.设计原则 (1)面向市场,以用户的原始要求为依据。 (2)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贯彻“三化”要求。 (3)充分考虑可靠性。旅行客车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且不易维修,旅行客车底盘的可靠性对客车来说非常重要,底盘在总成选用、零件设计和结果处理等方面都必须保证可靠性要求。 (4)尽可能地采用通用件。客车是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专用件太多,特别是专用铸造件,势必增加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过多的采用拼焊件,对质量、可靠性、加工误差等方面的控制带来困难。 (5)突出价格优势。 (60)总成和零部件的选用不受车型限制。 3 设计目标 通过对底盘总布置的设计,合理选用各总成,合理装配,使底盘各总成更加合理高效可靠的工作,减少簧载质量,提高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综合综合性能,最高车速在110km/h。最大爬坡度40%,油耗少的代表性旅行客车。 4 底盘主要技术参数与性能介绍 4.1主要结构尺寸、性能参数 表1

5.主要零部件选型及技术状态介绍 5.1 选用青年客车现有相应的柴油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油箱; 5.2 前、后桥、悬架采用东风旅行车原样车成品; 5.3 根据产品开发要求,车架参考原样车采用三段式结构,结合实际进行重新设计 客车底盘的车架一般包括直通大梁式、三段式和全桁架(无车架)式3种结构型式,分别与车身构成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全承载式结构。 1)直通大梁式 直通大梁式车架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但存在本身质量大、总成布置困难、受力不均匀和损坏后难以修复等缺点,主要用于城市公交和普通短途客运车辆。 2)三段式 该结构前、后段为槽形大梁,中段为桁架结构(行李舱区)。根据不同的车型和承载情况,采用不同规格的异型钢管焊接成箱形框架结构,通过焊接(或焊接和铆接)同前后大梁连接在一起。该结构在国内外被普遍应用于旅游车、长途高速客运大客车,国内开发和引进的豪华大客车基本都采用这种结构型式。该结构易于设计制造,增大了行李箱的容积,但前后纵梁与桁架的连接—复杂,工艺性要求高。 3)全桁架式 该结构是现代大客车用车架的发展:趋势,是由无车架底架和车身骨架共同组成的客车承载结构,均采用异型钢管焊接而成。利用有限元法设计,可使其受力分布均匀合理,结构安全可靠。该型式车架已被部分豪华旅游客车采用,其优点为: ⑴质量轻,能合理承受所有的载荷。 ⑵尺寸结构灵活,便于合理地布置各总成和零部件,并能最大限度地增大行李箱的容积。 ⑶局部损坏后维修方便,可灵活替换损坏区。 ⑷能充分满足客车对底盘车架的特殊要求。 但该车架零件多,技术工艺要求严格,生产成本高,而且焊缝多,降低了允许应力。 5.4 轮胎、轮辋采用样车型号规格; 轮胎:7.5R20-14PR;轮辋:6.5-20

整车总布置硬点设计规范

XXXXXX有限公司 整车总布置硬点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00000000发布 20100000000实施 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一概述 (2) 二整车设计基准 (2) 1.1 整车坐标系 (2) 1.2 整车设计状态 (2) 三整车总体设计硬点 (3) 3.1整车外部尺寸参数控制硬点 (3) 3.2底盘系统布置主要控制硬点 (5) 3.3人机工程布置设计硬点 (8) 四结束语 (9)

一概述 整车的总布置设计过程是设计硬点(Hard Point)和设计控制规则逐步明确、不断确定的过程。设计硬点是确定车身、底盘与零部件相互关系的基准点、线、面及控制结构的统称,主要分为安装装配硬点(简称ASH,包括尺寸与型式硬点)、运动硬点(简称MTH)、轮廓硬点及性能硬点等四类。 设计硬点的确定过程就是总布置设计逐步深化的过程,后续的设计工作必须以确定的设计硬点为基础展开。但随着设计的深入和方案的修改完善,部分设计硬点还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 所有硬点值都是在整车坐标系下的坐标值,长度值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十分位为估计值(四舍五入)。角度值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十分位为估计值(四舍五入),用度分秒表示时书写到分。长度单位未注明均为mm,角度单位未注明均为°。 所有未注明的安装硬点均指与车身配合面上车身孔的几何中心点的坐标,例如:配合圆孔的坐标指配合面车身圆孔圆心坐标,椭圆孔或长圆孔的坐标指配合面椭圆孔或长圆孔的几何中心点的坐标,方形孔的坐标指配合面对角线交点的坐标。 二整车设计基准 1.1 整车坐标系 电动乘用车设计过程中,整车总布置在设计软件三维环境下进行。整车坐标系采用右手坐标系,它是总布置设计和详细设计中的基准线。整车坐标系与设计软件中整车文件的绝对坐标系重合。 整车坐标系的定义如下:高度方向,取汽车车架中间平直段的上平面为Z轴零线,上正下负;宽度方向,取汽车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为Y轴零线,以汽车前进方向左负右正;长度方向,取通过设计载荷时汽车前轮中心的垂线为X轴零线,前负后正;整车坐标系原点即为三个坐标轴的交点。 1.2 整车设计状态 整车设计的设计状态按GB19234-2003《乘用车尺寸代码》规定执行,即满载状态;空载状态(整车整备质量状态)和半载状态则作为另两个重要状态进行设计校核。 在整车的布置中,将车架放平(车架中间平直段保持水平),作为基准保持不动,在车身上固定的底盘件也随之保持不动。车轮的不同状态构成了不同的地面线,从而得到空载、半载、满载等不同的整车姿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