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地球

村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频繁交流。跨国公司的增多、外国留学生的涌现、外国移民的加入、国际会议与大型国际活动的开展、国际都市的出现等等都

使得跨文化交际学科越来越重要。而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得到提高以适应

新的发展。本文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综述,梳理国内外跨文化交

际能力的各类研究,以带动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

1. 国外研究

1956年,Chomsky在其文章《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首次提出

了“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an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

强调了语言使用规则。然而,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文化。1967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先采用了“交际能力”,对Chomsky进行了批判,他认为Chomsky

关于“能力”的定义存在局限性。Hymes(1972)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

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和表现性。其中,得体性强调了语言使用应符合特定的

社会文化语境。1959年,Hall首先运用跨文化交际概念,并对言语交际行为作了

深入分析,此书因此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开山之作(戴晓东, 2011)。随后众多

学者在该领域继续探索,跨文化交际历经半个世纪的旅程,理论框架也越来越清

晰丰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Ruben(1989)提出了Behavior-skill Approach模型,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看作

是一系列的交际行为。Gudykunst等人(1977)从心理角度来解释交际行为,提

出了焦虑性和不确定性管理理论。他指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不是用其文化

准则而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解释其行为模式。Ting-Toomey(1988)提出了身份协商理论,该理论围绕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冲突问题,分析了面子的行为与策略。Bennett(1986, 1993)创建了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发展模型,来解释人们对文化差

异的反应。根据观察和别人对跨文化经历的叙述,该模型主要关注民族优越感(Bennett, 1993)(自身文化的世界观占据主要地位)和民族相对主义(坦然接

受众多标准和习俗,并在跨文化场景中自觉调整行为和判断标准)的构建(Bennett & Bennett, 2004)。然而,该理论的前提是:民族相对主义世界观更能

有效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以及适应陌生环境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行为(Kim, 2005)。

Deardorff (2006)创建了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主要用来评估学习结果,并进

一步发展可测量的学习结果,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具体态度、知识和技能,来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在和外在结果。Spitzberg (2010)认为“能力”应

该被认为是对各种行为的社会评价,并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评价的两个主

要标准:有效性和得体性。Spitzberg & Cupach(1984)认为大多现存的跨文化交

际理论模型(ICC)都不全面,主要包括了一些文献综述,并就此陈列出了相关的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因此,他们建议发展出一套综合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理论和实践综述,还应该能预测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行为。Spitzberg & Cupach的Cross-Cultural Attitude Approach包含一系列成分,可划分三

个层次进行分析:个体系统、片段系统和关系系统。

2. 国内研究

我国的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跨文化交

际渐渐成为显要的话题 (戴晓东, 2011)。何道宽(1983)正式把跨文化交际学引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