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2)

(二)病理科生物安全人员组成及各级人员职责 (3)

二、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5)

(二)、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6)

(三)、病理科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8)

(四)、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 (9)

(五)、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1)

(六)、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人员的培训制度 (12)

(七)、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14)

(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15)

三、病理科技术操作规范

(一)、工作人员防护规范 (18)

(二)、生物安全设备操作规范 (19)

(三)、实验室标本安全操作规范 (21)

(四)、感染性物质操作规范 (21)

(五)、废弃物处理规范 (22)

(六)、尖锐器具使用规范 (23)

(七)、消毒规范 (24)

(八)、紧急情况处理规程及应急预案 (26)

(一)总则

为加强医疗机构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避免意外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要求病理科全体工作人员熟知本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

1.根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医疗机构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医院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有关科室管理者、医学专家顾问等相关人员组成。

2.病理科应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担任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组长,病理科生物安全日常管理工作由《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

3.病理科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熟知生物安全设备、设施的使用操作规程,经过培训熟练掌握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4.日常工作中,上级职称工作人员有指导下级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培训的责任。

5.实验室人员防护,环境消毒,标本收集、检测、储存、销毁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年6月16日)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 号,2003年10月15日)要求执行。

(二)病理科生物安全人员组成及各级人员职责:

1.人员组成:

负责人:科主任

生物安全员:班组长或其他人员

科室其他人员:

2.人员职责

科主任:

1)熟悉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程。

2)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对病理科生物安全负有直接责任。

3)负责本科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4)负责对本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5)对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和授权。

6)负责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及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纠正。

7)负责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置并及时向生物安全委员会或主管领导报告。

班组长:

1)本班组安全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科室安全保卫制度的执行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位职工。

2)在定期进行的安全检查工作中应认真负责,注意发现隐患,

及时向科主任汇报以便及时得以解决。

3)加强对各种电器、检测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由专人负责并作好使用记录。

生物安全员:

1)熟悉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2)随时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3)对于发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向科主任报告或直接向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

其他工作人员: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科室关于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服从科主任、班组长、生物安全员的安排,认真落实科室的安全工作。

二、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病理科医技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需经过相应专业的系统理论学习和严格的技术培训,应持有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

2.掌握基本的病理实验技能,有一定的病理实验理论知识,并能独立熟练操作常用的病理仪器和设备。

3.病理科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经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

4.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免疫接种,如麻风腮、乙肝等,方可被批准进入实验室,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

5.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儿童不应被批准或允许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6.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门上应贴有生物危害标识,批准进入的人员应被告之所存在的潜在危险,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

7.外来人员(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等)进入病理科实验室进行研究、学习、实习等医疗活动者,需经生物安全培训,一个月以内经实验室主任批准,三个月内科主任批准并经医务处批准并备案。

(二)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有效防止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在收集、运输等过程中发生泄漏或扩散,引起相关人员的感染或环境的污染,特制订管理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与感染性有接触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感染性材料管理的具体工作

四、制度内容

1、收集标本的容器最好为塑料制品,质地坚固,正确地

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无泄漏,在容器外部不应有残留物。

2、设有接收标本的房间或空间。

3、接收标本的工作人员了解标本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

害,做好标准隔离。标本的内层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

4、废弃的标本或培养物经高压灭菌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

袋内,扎紧后由专职垃圾收集人员收集后集中处置。

5、损伤性垃圾放入锐器盒内。

6、在准备及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定时、定点、安全、妥善放置;一旦发现污染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消除污染。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

清洁消毒工作区。

7、感染性材料由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员应具

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操作技能,监控感染性材料外流。

8、建立感染性材料登记册,详细填写感染性材料名称、

编号来源、使用、污染、销毁等情况。

(三)、病理科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为加强各医院病理科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管理,特制定如下规定:

1.职工门诊负责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管理工作。

2.新毕业的学生或新调入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方能上岗,并留取本底血清,以备发生职业暴露后进行评估。

3.职工门诊负责安排实验室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格检查。

4.职工门诊负责实验室人员的预防保健工作,根据岗前体检和每年进行的全员体检结果,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各种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5.职工门诊负责实验室人员遭受感染后的登记、备案、监测、给药(每月统计一次,并报医务部)。

6.医务部和院内感染科负责追踪职工遭受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四)、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

1.责任分工:各医院的生物安全自查工作由院、科两级完成。院级生物安全自查工作由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完成;科级生物安全自查工作由科级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完成。

2.时间安排:院级不定期进行抽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检查);科级检查每季进行一次,并做相关记录。

3.自查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方面:①实验室安全记录;②实验原始记录;③设备条件监控及检测记录;④消毒记录;⑤事故(暴露)记录;⑥人员培训记录;⑦员工健康档案;⑧废弃物处理记录。

(2)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3)设施布局及相关配置方面检查:检查实验区入口处是否有警示语提示,有无脱落;检查污染区与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是否分开,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是否有生活用品;实验室洗眼设施是否能正常使用;是否摆放适宜的灭火器具等。(4)安全设备及个人防护方面的检查:检查实验室环境空气质量是否达标;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设备及设施相关记录是否齐全;个体防护设备是否齐备等。

(5)样本管理方面的检查: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6)感染控制方面检查:应急预案、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健康检查的执行情况等。

(7)废弃物的处理检查:按相关规定检查。

4.自查要求:每次应记录自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所开展的活动过程应做详细的记录,所有的记录均应存档。实验室资料档案包括检测申请资料、实验记录、SOP 文件、质量管理文件及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记录等,对于上述资料档案的管理规定如下:

1.实验室应保管好所有检测项目的申请资料,将每个月的申请资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装订在一起,便于查询。

2.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记录,定期进行整理、归类,按时间顺序存放在文件柜中,长期保存。

3.所有资料档案都应爱惜,妥善保管,不得转借、损毁、污染及涂改等,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六)、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人员的培训制度

1.培训方式:实行院科两级培训。

(1)一级培训:由医务部、科教科或院内感染科等职能科室共同完成。

(2)二级培训:由病理科独立完成。

2.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培训、生物安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

3.培训分工

(1)医务科和科教科对病理科人员,尤其是新毕业分配来的上述人员进行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2)院感科对病理科人员,尤其是新毕业分配来的上述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3)病理科对进入实验室的相关人员进行《医疗机构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4)病理科依据各自的专业技术要求,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病理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预防和减少意外

事故发生。

4.培训考核:每年一次,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增加法律法规培训内容,培训之后要进行相关培训内容的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上岗,不合格者要再培训并补考,直到合格为止。

(七)、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为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救和疏散转移人员,减少损失,特制定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1.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发现人应立即通知科主任或生物安全员,并上报至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情况紧急者可直接拨打报警电话(如火警等),同时报告具体事宜: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的伤势情况及损失情况。

2.实验室发生任何意外事故,都要遵循“安全第一、救人第一”的原则。一方面立即通知医院抢救小组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疏散现场的其他人员;另一方面做好现场的消毒、清理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

3.调查事故原因,写出调查报告,详细记录意外事故处理的经过并上报。

(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1.用水、用电安全规定

(1)实验室的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接地的双联插座。(2)所有电插座每年应检查一次,包括电线是否接牢和绝缘是否良好,不能使用超长电线的插座。

(3)工作结束后检查各个电器开关是否关闭。

(4)一旦发现电线破损,插座松动等情况,应及时与电工室取得联系尽快解决。

(5)各个班组应根据实际情况用水,打开水龙头用水完毕后必须关好开关,工作全部结束时应认真检查各水龙头开关是否关好。

(6)一旦水龙头发生破损关闭不严或漏水情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并上报科主任,及时得到维修,避免造成实验室被浸泡或发生水的蔓延,注意节约用水。

2.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管理规定

(1)对于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物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负责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2)为了防止在实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必须尽最大可能**实验室内易燃、可燃液体的储存量,只保持日常使用所必须的最小量。使用部门由班组长负责,节、假日及夜班时由值班人员负责。

(3)冰箱内不能储存乙醚等可燃液体并且不可在水槽或下水道倾倒这些液体;易腐蚀物品应避免与皮肤或身体直接接触,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对身体造成较大损害的,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以利于及时采取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4)易燃、易爆物品由专柜保存,防止发生丢失被盗,要有出入库手续,使用班组领取时要签字。

(5)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远离火源,如烤箱、开关及正在工作中的电器设备等。工作人员应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报火警。

(6)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处应避光、通风、防潮和避免烟火,房间应牢固,药柜上锁。上述物品停止使用后,不得私自转让,需经科室和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调出。

(7)实验室严格**使用明火,必须使用电炉子、酒精灯时,不得离人。

(8)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9)科防火安全员应定期对防火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

3.其它管理规定

(1)加强病理科各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各班组组长负责本部门设备的安全使用,对本组工作人员提出具体规定,做好每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使用记录,仪器发生故障,要尽快

通知器械科,由器械科通知相关人员予以解决。

(2)个人的大量现金、首饰、贵重物品不得带入和存放在单位内部,否则一旦发生丢失或被盗后果自负,并按医院的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值班人员应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应立即通知保卫部门,注意锁好门窗。

三、病理科技术操作规范

(一)、工作人员防护规范

(1)在实验室工作期间,应始终穿着工作服及隔离衣。(2)实验过程可能会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因此必须戴上塑胶手套,用过的手套应置入**垃圾袋中。

(3)工作人员在实验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前必须洗手、淋浴。

(4)禁止在实验室外穿防护服,如办公室、图书馆和食堂等。

(5)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6)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储存食品及饮料。(7)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8)为防止紫外线辐射或实验材料喷溅,应配戴防目镜。

(二)、生物安全设备操作规范

1.离心机

(1)在使用实验室离心机时,仪器良好的机械性能是保障微生物安全的前提条件。

(2)应按照操作手册来操作离心机。

(3)离心机放置的高度应当使工作人员也能够看到离心机内部,以正确放置十字轴和离心桶。

(4)离心管和盛放离心标本的容器应当由厚壁玻璃制成,或最好为塑料制品,并且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破损。

(5)用于离心的试管和标本容器应当始终牢固盖紧(最好使用螺旋盖)。

(6)离心桶和十字轴应按重量配对,并在装载离心管后正确平衡。

(7)操作指南中应给出液面距离心管管口需要留出的空间大小。

2.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

(1)应使用移液辅助器,严禁用口吸取。

(2)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3)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

(4)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

(5)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

(6)污染的移液管应该完全浸泡在盛有适当消毒液的防碎

容器中。移液管应当在消毒剂中浸泡适当时间后再进行处理。

(7)为了避免感染性物质从移液管中滴出而扩散,在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布或吸有消毒液的纸,使用后将其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景区、游客的安全,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增强景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为旅游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制度如下: 1旅游安全工作任务 1.1确保景区游览秩序正常,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和景区的安全。 1.2本规定适用于景区的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 2旅游安全工作人员职责 2.1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景区的游览秩序、日常安全保卫、消防安全及接待、保卫工作。 2.2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及用电安全,负责消 防报警设施维护保 2.3各部门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做好安全工作。 3旅游安全工作日常程序 3.1游览秩序的维护和日常安全保卫工作 3.1.1景区管理部门实行昼夜定岗巡查制度,负责景区游览秩序的维护和日常安全保卫工作。

3.1.2景区管理部门的保安人员负责本景区关闭后及晚间维护景区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 3.1.3景区的保安人员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填写执勤记录。 3.1.4景区门卫负责对进出景区的员工、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工作。 3.1.5景区保卫人员按照值班查岗规定值班和检查景区内的秩序。 3.1.6景区各部门均应在开园期间协助做好景区游览秩序维护及安全工 3.1.7景区如发生突发事故,按《景区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处理。 3.1.8景区保卫部门接到上级保卫部门或景区领导下发的接待计划通知后,按规定制定相应的保卫方案,并做好保密工作。 3.2消防安全 3.2.1消防工作应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消防责任制,按照景区划片包保,签订《消防火安全责任书》,层层负责,形成整体的、全方位的防火网络。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猪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应视其为猪场的首要工作。 对一头猪的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另一头猪。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方面: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一.减少和消灭传染源 1.猪场禁止从外地购买猪肉以及相关的猪肉制品(如:火腿,香肠,熏肉等); 2.不得从不明健康状况的猪场购买种猪,商品猪; 3.病猪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死猪应焚烧或深埋; 4.弱毒苗不得随意丢弃,必须要用火烧或灭活处理; 5.应鼓励3KM之内的养猪场实行与本场相同的免疫程序; 6.保育室应建在上风口,化粪池及死猪处理坑应放在远离猪舍的下风口;7.饲料走道与运粪道要分开; 二.切断传播途径 1.人员 1)所有的外出人员必须隔离2天后才能进入猪场; 2)参加养猪会议,访问屠宰场,集贸市场的人员必须隔离3天; 3)凡是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彻底淋浴,彻底更衣后方可进入; 4)尽量减少参观人员; 5)进入各个生产区必须有脚浴盆;

6)访问时应该先看保育室,再看产房,配种,最后看育肥室; 7)各个区之间不能随意走动; 8)猪场内的所有走道,淋浴房每周消毒一次(3%火碱); 2.车辆 1)外地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 2)饲料车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就应进行清洗消毒; 3.工具 1)所有内部使用的工具必须经熏蒸消毒后方可带入; 2)给猪打针的针头必须每猪一个针头; 3)各个区的工具应单独使用,不能窜用; 4)猪舍内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每栋必须经充分冲洗,彻底消毒干燥后方可进猪; 4.其它动物及昆虫 1)猪场内不得养狗,猫及其它的宠物; 2)猪场内不得养任何其它的家畜家禽; 3)猪场内应定时除蚊,蝇老鼠; 5.饲料 1)选择合适的饲料厂,其原料不能含有严重的污染源; 2)谨慎使用动物制品(如:肉骨粉,) 3)所购饲料必须先放仓库中干燥消毒一周后方可使用; 三.降低动物的易感性 1.进行适当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口蹄疫,猪瘟,伪狂犬);

景区安全保卫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景区安全保卫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5071景区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Scenic area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a为保障游客的安全,使安全工作落实到人,明确职责并能形成统一协作,高效运转,做好预防措施,杜绝重大意外事件的发生,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景区安保管理体系,健全景区各项安保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建立健全和实施各项应急预案,做好各项预案的演练、演习工作。 三、做好各重点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水上安全、山林防火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和实施。 四、负责服务区的值勤巡查和停车场安全管理的工作。 五、落实各保安岗位、各安全员的管理制度。 六、安全员岗位管理规定 (一)熟悉景区治安岗位职责、任务、工作要求,掌握小

区内的保安工作规律及特点,加强重点岗位(如财务、水上安全、护林防火等)的安全防范。 (二)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到令行禁止、遇事汇报。 (三)遵守国家的法令、法规,做到依法办事。 (四)熟悉本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五)坚守岗位保持高度警惕,注意发现可疑的人、事、物,预防治安案件的发生。 (六)积极配合卫生、绿化、维修等其它服务,制止违章行为,防止破坏,不能制止解决的问题向值班室或主管领导报告。 (七)廉洁奉公,坚守原则,是非分明,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八)不得在景区内介绍或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得接受游客的赠与。 (九)注意观察来往人员的情况及其携带的物品,发现可疑人员要选择适当的位置加以监视并及时报告。 (十)驱赶景区范围内践踏草地、乱散发广告、捡垃圾等违章人员。

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运营,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各景区、各部门在事故、灾害应急救援的协调联运,量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预案。 2范围 适用于景区日常安全管理运营及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自然灾害的处理。 3、职责 3.1公司总经理负责督促检查景区、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 3.2公司各部门负责日常安全运营的落实与实施。 4工作程序 4.1指挥机构设置和职责 4.1.1公司成立日常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集团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质检总、行政部、工程部经理及各景区主任级成,由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景区主任、副主任组成,景区成立抢险救援组,警戒保卫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疏散引导组等安全小组。 4.1.2职责 4.1.2.1认真执行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贯彻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4.1.2.2统一指挥,分组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责。 4.1.2.3公司总经理负责督促检查景区、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 4.1.2.4分管景区副总经理负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现场指挥救援抢险。 4.1.2.5质检部负责设施设备日常安全运营的检查与监控。 4.1.2.6行政部负责日常采购,确保安全作业及应急器材和物资到位。 4.1.2.7工程部负责景区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及更换,确保游客游览安全。 4.1.2.8景区主任负责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规定,监督检查各班组安全作业实施情况。 4.1.2.9景区副主任负责所辖职能部门的日常安全运营监督检查工作。 4.1.2.10各安全小组负责日常安全作业的具体实施。抢险救援组由维修组、绿化组组成,负责设施设备类检查维护,抢修维修施工作业;警戒保卫组负责景区游览秩序及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通讯联络组由监控组、行政助理、后勤担任,负责对景区内日常运营情况的监控,并及时联络各部门协同作业,确保运营安全;医疗救护组由医疗救护专业担任,负责游客轻度伤病的处理及重大伤病游客的应急处理;疏散引导组由咨询、验票组、检票组担任,负责突发事件中

景区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茶溪谷景区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日常安全工作的管理运营,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景区各部门在事故、灾害应急救援的协调联运,量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景区日常安全管理运营及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 自然灾害的处理。 三、职责 (一)公司总经理负责督促检查景区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 (二)公司各部门负责日常安全运营的落实与实施。 四、工作程序 (一)指挥机构设置和职责 1、公司成立日常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行政部、客房部等经理组成,由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行政部经理组成,景区成立抢险救援组,警戒保卫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疏散引导组等安全小组。 (二)职责 1、认真执行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统一指挥,分组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责。 3、公司总经理负责督促检查景区、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 4、分管景区总经理负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现场指挥救援抢险。 5、行政部负责设施设备日常安全运营的检查与监控.

6、行政部负责日常采购,确保安全作业及应急器材和物资到位. 7、行政部负责景区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及更换,确保游客游览安全。 8、行政部经理负责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规定,监督检查各班组安全作业实施情况。 9、景区行政部经理负责所辖职能部门的日常安全运营监督检查工作。 10、各安全小组负责日常安全作业的具体实施。抢险救援组由维修组、绿化组组成,负责设施设备类检查维护,抢修维修施工作业;警戒保卫组负责景区游览秩序及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通讯联络组由监控组、行政助理、后勤担任,负责对景区内日常运营情况的监控,并及时联络各部门协同作业,确保运营安全;医疗救护组由医疗救护专业担任,负责游客轻度伤病的处理及重大伤病游客的应急处理;疏散引导组由咨询、验票组、检票组担任,负责突发事件中游客的疏散、引导工作。 (二)日常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对象的种类 安全管理的对象包括食品卫生安全、商业网点安全、景区秩序安全、游览安全、交通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消防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等方面。 2、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加强食品安全教育,防止病从口入,杜绝食物中毒,营造景区环境优良、整洁卫生的餐饮环境。 (2)商业网点要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经营场所要安装安全设施,符合防火、防盗、用电等安全要求。景区内所有经营摊点,要与景区签订治安、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临洮县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二、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甘肃省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病历资料承担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和法律诉讼举证责任。 三、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查对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以及请示报告制度等有关制度和规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按照卫生部、甘肃省卫计委、定西市卫生局关于医疗技术准入有关规定,规范医疗技术准入和医师、护士的执业行为,执行医院有关规定。 五、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应当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将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家属,及时解答其咨询;并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要让病人对手术、麻醉、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条款,新开展技术项目及某些非常规治疗项目风险了解清楚,并于检查或治疗前履行患者同意签字手续。

六、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做好病历和实物封存和保管。按规定保管和复印病历资料,严格遵守病历回收和病历借阅制度。 七、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做好患者死亡后尸体处理和尸检。凡医患双方当事人对患者死亡原因有异议的,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冷冻的尸体可延长到7天,并有死者亲属同意签字。 八、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当班医务人员及科室领导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九、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争议时,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报告,职能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院长报告,并按规定向市卫生局报告。 十、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医务人员要积极做好患者或亲属的解释,化解矛盾,并主动配合医院处理善后工作。 医疗风险预警、防范、追溯机制 一、意义: 在门诊、住院、出院、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卫生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

景区安全管理制度91356

景区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森林旅游工作游客的安全,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游客来的开心、玩的尽兴、游的安全、走得满意,不断增强森林公园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为我场旅游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我场森林旅游工作实际,切实做好森林公园旅游安全工作。各景区林场要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责,切实加强领导,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和装备的四落实,确保安全生产有人抓,具体工作有人管。 一、安全管理机构 1、景区内所有的管理机构,均应承担安全管理的部分职责,景区内所有管理机构部门都负有安全管理的责任,全体员工都应在其工作岗位上做好景区安全工作,即全员安全管理机构。 2、大河坝、官鹅两林场各自根据景区的具体实际情况,设立专门性的景区安全管理机构,该机构是景区负责安全管理的全职机构,具有景区安全管理的权威性,负责景区的日常旅游安全事故的防范、控制、管理与指挥工作。 3、组织机构 景区设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作为景区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议事、决策、协调机构。景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由景区林场场长、副场长、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安全股、秘书股股长组成,主任由林场场长担任,副主任由派出所所长担任,下设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的日常工作。

景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事故发生时成立的指挥中心。根据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由景区负责人担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总指挥长,成员由林场相关人员组成,下设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人员疏散组、善后处理组、专家技术组。 二、安全管理制度 1、岗位安全责任制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景区有关突安全共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汇报,分析有关突发安全事故的重要信息、发展趋势; (二)审议、决定突发安全事故应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统一领导和协调景区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构; (三)决定启动预警和景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四)组织力量处置相当严重、特别严重的突发安全事故; (五)检查、督促景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身及社会财产安全的法律和政策,及时协调应急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一)督促落实景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和指示;(二)拟订、组织和实施景区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工作规划和应急预案; (三)督促检查景区的突发安全事故的监测、预警工作情况,并给予指导;

门诊管理制度门诊工作制度

【门诊管理制度】 1.门诊部主任应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的业务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各科室的门诊工作。各科室主任则负责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和考核。 2.门诊部的医、护、医技、收费等各类人员由各科派出并相对固定。各科应派有一定经验、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的人员出诊。必须配置足够的医力,保证门诊病人的及时就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定期出门诊。门诊人员调换时由科室与门诊部共同商定。 3.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完善各种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及首诊负责制、会议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收入院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等。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门诊人员一律佩戴胸卡上岗。 4.对重病员、65岁以上老人、军人、残疾人等病员,优先安排就诊。 5.应尽量简化手续,方便病人。要有解决门诊“三长一短”及节假日医力不足的措施。对病人要做好分诊工作,认真诊治,做到科学治疗,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负担。要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处方及门诊日志。对病员要做到关心体贴,态度和蔼,耐心地解答问题。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生诊视。 6.门诊检验、B超、放射等各项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定的范围。医师需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亲自操作。对病情不适于在门诊处置的病人要收入院或转院治疗。 7.门诊各科与住院处、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及时收容病人住院治疗。 8.门诊禁止吸烟,保持环境整洁、安静、秩序良好。 9.开展便民活动,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病员宣传卫生防病及计划生育等知识。 10.门诊大厅公开设立病人意见本、意见箱及投诉电话;建立专门处理投诉的规章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 【监督检查】 1.医务科要协调、督查派赴门诊管理制度的落实,对不按协调要求保证门诊的科室负责人要追究责任,已派遣但漏岗误时的医务人员要承担相应责任。 2.检查内容包括: (1)制度落实情况; (2)解决门诊“三长一短”及节假日医力不足的措施是否有效; (3)各种便民、利民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4)环境卫生是否整洁、良好。 3.医务科、药学部、护理部与门诊部主任、护长必须每月一次检查门诊的医疗、护理质量,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登记处理。 4.对患者的投诉和来访要热情接待,及时登记,并在一周内拿出处理意见。病人不满意度调查,门诊部每月进行一次,医院每季度进行一次。 5.市卫生局和区卫生局对市属或区属医院进行突击检查,每年不少于二次,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市或全区进行综合通报。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篇一为确保森林旅游工作游客的安全,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游客来的开心、玩的尽兴、游的安全、走得满意,不断增强森林公园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为我场旅游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我场森林旅游工作实际,切实做好森林公园旅游安全工作。各景区林场要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责,切实加强领导,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和装备的四落实,确保安全生产有人抓,具体工作有人管。 一、安全管理机构 1、景区内所有的管理机构,均应承担安全管理的部分职责,景区内所有管理机构部门都负有安全管理的责任,全体员工都应在其工作岗位上做好景区安全工作,即全员安全管理机构。 2、大河坝、官鹅两林场各自根据景区的具体实际情况,设立专门性的景区安全管理机构,该机构是景区负责安全管理的全职机构,具有景区安全管理的权威性,负责景区的日常旅游安全事故的防范、控制、管理与指挥工作。 3、组织机构景区设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作为景区应对

突发安全事故的议事、决策、协调机构。景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由景区林场场长、副场长、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安全股、秘书股股长组成,主任由林场场长担任,副主任由派出所所长担任,下设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的日常工作。 景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事故发生时成立的指挥中心。根据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由景区负责人担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总指挥长,成员由林场相关人员组成,下设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人员疏散组、善后处理组、专家技术组。二、安全管理制度 1、岗位安全责任制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景区有关突安全共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汇报,分析有关突发安全事故的重要信息、发展趋势; (二)审议、决定突发安全事故应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统一领导和协调景区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构; (三)决定启动预警和景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四)组织力量处置相当严重、特别严重的突发安全事故; (五)检查、督促景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身及社会财产安全的法律和政策,及时协调应急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一)督促落实景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和指示; (二)拟订、组织和实施景区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工作规划和应急

旅游景区该如何进行有效安全管理

旅游景区该如何进行有效安全管理 文章来源:巅峰国智 旅游业因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辐射面广等特性,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地和重要集散地,面临的环境相对复杂,要确保景区与游客的人身与财物安全,确保景区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安全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旅游景区日常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指导思想,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努力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积极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成为景区管理者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而能否根据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适合本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发生意外事件后能否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并做好善后处理,是对景区管理者综合能力的重大考验。 一、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许多矿难发生、制造工厂及娱乐场所发生火灾、景区范围内的交通堵塞、客人拥挤践踏等事件屡有发生,这里面除了经济利益的因素作祟之外,还有就是事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没有制定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

事后没有及时启动应急机制,不仅给企业本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造成了极为不良的负面影响。 就旅游景区而言,包括策划宣传、市场营销、资源开发、服务质量、成本核算等等,任何一方面做不好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各项工作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而安全管理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一些旅游景区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平时的督导工作也流于形式,或者消极应付上级检查,更有甚者将意外事故视为忌讳避而不谈,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每年国家的安检部门与旅游主管部门一起都会组织相关人员对景区进行安全检查,查看景区是否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否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求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实际上,面对不可控制的天灾人祸,景区可以启动应急预案和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游客及员工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加强日常的安全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即使发生了意外事故,也可以将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减小到最低限度。 因此,无论是国家对旅游行业的要求出发,还是从景区自身管理的角度考虑,加强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二、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责任承担

门诊管理制度.doc

门诊管理制度 篇一:医院门诊管理制度 医院门诊管理制度 建立良好的门诊环境,配备高素质的精良队伍,装备优良的医疗技术设备,落实严格的门诊管理制度是门诊工作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其中管理是决定要素,制度又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门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以此强化门诊的岗位责任制。门诊工作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门诊病历制度 门诊病历是门诊医疗工作的原始记录,凡门诊病人不论初诊复诊都应建立门诊病历,现在大多数医院采用的门诊病人自管自带不存档的做法,是不符合门诊管理制度的,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有时会增加新的矛盾。为了有利于医疗科研、观察病情,凡不建立门诊病历档案的医院也应专门建立专科或专病的门诊病历保管制度。门诊病历要求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剪贴、颠倒,医师要签全名。门诊病历一般项目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家庭地址等内容在挂号时就应填写清楚。医师要将病人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治疗和处理意见等记载于病历上。每次诊察都要填写曰期,

病情急重者还要填写时间。若要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目的和本科初步意见填上,若要住院或转诊者也要填写住院原因或转诊摘要。 二、预约诊疗制度 为了方便病人就医,简化就诊手续,便于门诊医师继续或连续观察病情,可采用签发预约券法,注明下次复诊时间。凡门诊医师因故不能到位时应指定专人接替。出院病人需随访观察者由专科门诊医师或病区医师预约门诊。上述预约门诊是一种计划医疗制度,是医院行为的预约制度。此外,病人为了合理安排时间,不论是否初复诊也可到医院或电话联系指定专科医师或提出专科医师资格要求的事先确定门诊时间的预约制度。现在在欧美国家的门诊病人中已有三分之二左右属预约门诊。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化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医院要高度重视预约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三、诊前准备制度 门诊部要抓好开诊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医护人员准时到岗,护理人员提前作好各种物质准备(有的科室还要准备好消毒器械设备),各种单据的规范存放,诊室的清洁卫生工作等,保证按时开诊。 四、检诊制度 国外医院普遍重视检诊工作,并设有中心预诊处,由助理医师或经验丰富的老护士负责此项工作。我国也应高度重视这样工作,对初诊病人进行预诊分诊,较准确地进入相应专科避免挂错号要

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管理办 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 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东省消防条例》等相关法律 法规,结合XXXXXX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XX内从事经营、管理、建设、保护及其 他活动的单位与个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XX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方针,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 防安全管理人。XXXXXXXXX(以下简称“XXXXX”)负 责XX内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

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二章安全管理 第五条:XX内工作的任何单位与个人,必须严格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深入贯彻执行各类消防法律法规,坚决服从XX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安排,保证本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按照规定配置相关防火预警设施和消防器材。 2、积极配合XX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工作,同时组织防火自检自查,落实防火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问题,同时鼓励和引导XX内经营性场所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财产火灾保险。 3、积极参加XX内部组织的各项消防安全演练,提高防火灭火意识。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猪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应视其为猪场的首要工作。 对一头猪的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另一头猪。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方面: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一.减少和消灭传染源 1.猪场禁止从外地购买猪肉以及相关的猪肉制品(如:火腿,香肠,熏肉等); 2.不得从不明健康状况的猪场购买种猪,商品猪; 3.病猪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死猪应焚烧或深埋; 4.弱毒苗不得随意丢弃,必须要用火烧或灭活处理; 5.应鼓励3KM之内的养猪场实行与本场相同的免疫程序; 6.保育室应建在上风口,化粪池及死猪处理坑应放在远离猪舍的下风口; 7.饲料走道与运粪道要分开; 二.切断传播途径 1.人员 1)所有的外出人员必须隔离2天后才能进入猪场; 2)参加养猪会议,访问屠宰场,集贸市场的人员必须隔离3天; 3)凡是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彻底淋浴,彻底更衣后方可进入; 4)尽量减少参观人员; 5)进入各个生产区必须有脚浴盆; 6)访问时应该先看保育室,再看产房,配种,最后看育肥室; 7)各个区之间不能随意走动; 8)猪场内的所有走道,淋浴房每周消毒一次(3%火碱); 2.车辆 1)外地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 2)饲料车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就应进行清洗消毒; 3.工具 1)所有内部使用的工具必须经熏蒸消毒后方可带入;

2)给猪打针的针头必须每猪一个针头; 3)各个区的工具应单独使用,不能窜用; 4)猪舍内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每栋必须经充分冲洗,彻底消毒干燥后方可进猪; 4.其它动物及昆虫 1)猪场内不得养狗,猫及其它的宠物; 2)猪场内不得养任何其它的家畜家禽; 3)猪场内应定时除蚊,蝇老鼠; 5.饲料 1)选择合适的饲料厂,其原料不能含有严重的污染源; 2)谨慎使用动物制品(如:肉骨粉,) 3)所购饲料必须先放仓库中干燥消毒一周后方可使用; 三.降低动物的易感性 1.进行适当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口蹄疫,猪瘟,伪狂犬); 2.有病猪不能进行免疫接种,必须等动物康复后再进行; 3.使用足够的免疫剂量,(细菌苗使用时不能使用抗生素类药); 4.根据猪的营养需求喂给合适的饲料和饮水; 5.提供适宜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饲养密度,空气质量); 6.病猪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并使用充足的药物剂量; 7.当环境突然变化时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应急药; 8.严格执行PIC的隔离适应程序; 9.能局部给药的不必使用全群给药,药物剂量不能随意改变; 10.一栋猪舍内不能饲养年龄相差很大的猪; 11.善待猪只;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门诊部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部、诊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目录 1.门诊部、诊所的治疗室、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2.门诊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3.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4.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管理要求 5.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及消毒药械的购进与管理 6.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 门诊部、诊所的治疗室、处置室医院感染管理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清洁区:配药操作台、放置医疗用品柜。污染区: 洗手设施、医疗废物收集装置。 医疗用品柜:存放灭菌后物品和去除外包装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氧气湿化瓶等医疗用品。 二、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操作前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 三、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2、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选择消毒。 四、止血带、体温计使用后先清洗(洗涤剂)后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 钟,冲洗掉残留的消毒剂,干燥保存备用。 五、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六、肌肉注射、皮内注射、静脉注射的皮肤消毒,尽可能用小包装的复合碘消毒剂,注明开启日期,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如使用碘伏、酒精罐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七、提倡使用一次性换药包,使用小包装的灭菌纱布和棉球,禁止用消毒液浸泡灭菌器械。 八、坚持每日湿式清洁,有污染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擦物表及地面。拖把抹布专用,用后冲净晾干备用。 九、感染性废物置入有明显标识的黄色医疗废物袋内,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防刺、防渗漏的装置内(利器盒)。应有医疗废物交接记录,交接双方签字,资料保存3年,医疗废物暂存不超过2天,医疗废物暂存处应干净防盗。 门诊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手术室布局及基本要求: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471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制定景区安全责任制,明确规定领导、部门、员工各自的岗位安全职责。 二、建立健全景区安全检查制度。进行以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规政策的情况、景区安全管理、安全条件、存在的隐患等方面的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1.对各单位、各级领导、部门、员工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培训、岗位安全技能方面进行检查; 2.对景区的环境、标志、安全设施方面进行检查; 3.对所属单位的安全机构、人员、职能、制度、经费投入等安全管理效能,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促使各单位完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4.除每日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外,每年应定期进行2—4次群众性大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5.开展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检查要有台帐记录。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排除。

养猪场生物安全的综合措施

誅卫生防疫 生物安全是指能以某些方式减少新病原体进入猪场的各种措施,以及能避免这些病原体在猪场中持久存在的所有措施。我国许多养猪生产者常常对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是因为不能充分理解猪群疾病发生的原理、传播的途径和疾病防制的原则。规模化猪场必须实施非常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入并最大限度降低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从而能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最终得以体现在经济效益的增加上。即便猪场已经有了多种流行性传染病,也需要采用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以稳定猪群的健康和防止新的疾病传入。 1传染病在养猪场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在养猪场内的传播是与病猪直接接触,通过病猪的精液、粪便、尿、唾液或脱落的皮屑间接传播,通过运输工具运猪车、拉下水车、饲料车及粪便车的机械性散播,通过机器设备、物品、衣物靴子等散播,通过场内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兽医选种人员等直接或间接传播,通过鸟类、鼠类、苍蝇、犬猫及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进行传播,通过空气、饲料和饮水进行传播。 2生物安全措施 控制传染病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疾病的有效手段,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控制主要从环境、人员、采购、污物、隔离措施、卫生措施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猪场四周应有良好排水沟,以保持猪舍地下水位低,地面干燥;猪场应远离村庄和其他养猪场,猪场周围须有围墙,防止其他兽类进入场内,猪场生活区外的入口处,安置消毒池,每天或间隔1天换消毒液,供进出场人员车辆消毒;每次出售猪后,对外来车辆人员行走过的地方,必须进行全面清洗消毒;每栋猪舍门口,特别是产房,保育猪舍门口同样必须安置消毒槽,每天或间隔1天换消毒液,进入者需将鞋底消毒。对猪舍内的设备,特别是与猪直接接触的用具例如料槽及水槽,必须每天清洗。堆积粪便处,每2个月撒石灰粉1次。 传染病传入猪场的危险途径是造访者。众所周知,人员可成为猪传染病的机械性携带者。因此要严格控制来访者,原则是越少越好,杜绝无关人员入场,更不允许来访者在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进入生产区。应该要求来访者穿上猪场提供的胶靴、衣服并戴上口罩。入口处应设置消毒设备,如脚浴,以供随时应用。另外,氯、碘和碱可有效地杀灭各种病原。 全进全出措施能够较好的隔绝传染病的传播,专业户猪场饲养的母猪很难做到全进全出,但仔猪、保育猪必须采用全进全出;尽量避免从外面引种,母猪尽量自己培育少量公猪,引种必须经过严格检疫,月内注射好各种疫苗,并确定没有疾病才可进入生产区。猪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垫料废物,猪的粪便、尿液必须实行无害化处理。另外,猪舍每天要做好通风清扫等卫生工作,用具等每天做好清洗工作。新猪购入时,应先进行隔离检疫,度过隔离期后,再放进猪舍,并将此措施设为规章制度。 消毒是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消毒是养猪防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措施。猪的嗅觉和味觉都较发达,仔猪的皮肤又娇嫩,猪场选择的消毒剂要求无毒、无刺激性、无异味、无腐蚀性,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又要对引起猪烈性传染病的病毒有效。消毒剂种类非常多,质量不同,使用后的效果差别较大,养猪业目前没有检测消毒效果的设备,很难评定消毒的实际效果。尽量选择普遍使用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以保证消毒的实际效果。 乳猪刚出生时没有免疫力和抗病力,所以仔猪早期非常容易从隐性感染的母猪身上感染疾病。早期感染的许多疾病可以影响和左右仔猪的一生,当母源抗体逐渐消失,给仔猪注射的疫苗未产生抗体的时候,仔猪最容易得病,所以临产前母猪体表和产房的消毒最重要。 3结语 猪病是养猪生产中无可争议的重要限制因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比疾病治疗重要的多。猪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具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实施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可显著改善猪场健康状况降低疾病发病率。但若要达到最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最大限度降低病原量,以期最终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则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生物安全措施。 养猪场生物安全的综合措施 朱元举(黑龙江省克山县种猪场161600) 觼訐託訝 养殖技术顾问2012.6

生猪养殖生物安全管理办法

生猪养殖生物安全管理办法 为应对外部疾病流行带来的挑战,尽最大限度保护合作户与公司的利益,结合目前集团生猪板块的生物安全现状,特制定本办法,对落实相关工作作如下要求。 一、人员消毒通道 (一)严禁使用烧碱(可用复合酚、戊二醛)。 (二)消毒水每周至少更换两次,需添加消毒药至有效浓度,消毒水液面高度不低于3cm。 (三)保证人员消毒通道的合理性(人员进出只能踏过消毒池,无法走消毒池两边台阶及砖头)。 (四)保证气雾消毒设施的正常使用,确保人员消毒时间不少于2分钟。 二、洗手消毒 (一)消毒药水:应使用季胺盐类消毒药(如新洁尔灭、百毒杀),严禁使用强刺激性消毒药(如烧碱、酚类)。 (二)在猪场第一道大门入口处、进入生产区的人员消毒通道旁增加两处洗手消毒点,包含脸盆架、洗手盆与擦手毛巾。洗手盆放置的位置高度适中,内置消毒水。 (三)洗手消毒要求:清洗整个手掌至腕关节以上;消毒水每日更换并记录。 三、汽车消毒 (一)汽车消毒池内消毒水液面高度不低于10cm;消毒液每日添加,每周至少更换两次消毒水。 (二)进入消毒池、消毒通道前,由专人对汽车轮胎、底部进行彻底冲洗消毒(无泥块等),消毒池内可用烧碱、酚消毒液,冲洗消毒可用季铵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三)须保证汽车消毒通道的气雾消毒设施正常使用。 (四)转运猪只时,须对外来的运猪车体、车厢进行彻底消毒(可用过氧乙酸、季胺盐类)、干燥后,才能上猪。卖猪完毕后,须在原地用消毒水对人员(鞋子、手)及物品进行消毒,且必须洗澡、更衣后才能进入猪舍。上车的猪只严禁返回圈舍进行饲养。 具体消毒操作请见消毒程序。 四、生物安全劳保服、劳保鞋等着装要求 进入猪场内相关区域的人员需按《猪业板块生物安全劳保服与劳保鞋的穿配要求》要求进行着装。 五、生物安全记录要求 猪场需填写的生物安全记录表包括:《人员进出记录表》、《车辆进出记录表》、《消毒液更换记录表》,以上报表由合作户负责记录、保管,要求如下。 (一)人员进出记录表:包括进出人员姓名,进出时间,进入事由,7天内是否进入猪场、屠宰场、集市等。 (二)车辆进出记录表:包括车牌号、司机姓名、进出时间、进入事由、7天内是否进入猪场、屠宰场、集市等。 (三)消毒液更换记录表:包括消毒水的更换、加药记录、消毒液名称、操作人员、操作时间等。 (四)其他:公司督查人员进入猪场需严格执行上述程序,洗澡、更衣后才能进入生产区。 六、抽查要求 上述生物防疫工作责任人为合作户,总部猪业生产技术部及下属公司将组织人员对上述要求进行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需附加照片及文字说明,由抽查人员、合作户签字确认,对于抽查结果集团进行通报公告。 七、处罚措施 若违反以上生物安全规定,公司人员将按职位高低进行处罚:普通员工及外来人员500元/次,经理助理级、副经理级、经理级人员2000元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50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制度范本 编号:YTO-FS-PD350 2 / 2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了加强安全设施管理、保护,确保景区时单位转产及游客人身安全,特制定管理、保护措施如下: 1、景区内一切安全设施的设置、管理、保护、维修均由景区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景区内协调单位(商铺、酒店)应积极协助,并有义务、有负责配合共同做好景区的“四防”工作。 2、景区内所有大小建设工程项目必须经专家论证,有关部门审批,上级领导同意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建设,景区内任何单位及个人无权或随意乱拆乱建。 3、景区内各单位所设的饮食旅馆业、娱乐场所必须经有关单位(部门)严格审批,符合消防要求具备“四防”条件的准予经营。 4、景区内游览(开放)区和植物核心(禁区),设有明显的告示牌,景点危险地段设置护拦杆,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