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学案

第三单元

10游褒禅山记

学习目标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其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王安石。

2.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本大意,标识难解之处。

3.诵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游山感悟。

4.小组质疑、释疑。分组讨论、交流,解析疑惑。

二、自练自测

1.给下列字注音:

褒() 冢()仆()穴()窈()咎()瑰()

2.指出多义词的含义。

(1)文:①其文漫灭。②独其为文。

(2)道:①有碑仆道。②何可胜道也哉!③传道受业④策之不以其道。

3.词类活用:

(1)舍:始舍于其。

(2)名:①名之曰褒禅。②而莫能名者。

(3)穷: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3.第3段着重写什么?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

4.在第4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5.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末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有碑仆.道仆:倒。褒之庐冢

..也庐冢:庐墓。

B.其文.漫灭文:碑上残存的文字。有穴窈然

..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C.有怠.而欲出者怠:穷困。咎.其欲出者咎:责怪。

D.夫夷.以近夷:铲平。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

..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余之.力尚足以入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9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叹:感慨

B.夫夷.以近夷:平坦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

7.下列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不出,火且尽。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夫夷以.近③不随以.止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⑥/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③⑤/②/⑥

D.②③④/①⑤/⑥

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道路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⑤。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 注: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磬折:弯腰。④较然:明显的样子。⑤吊:悲伤。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所导火灭会:适逢

B.意.其穴竟于是意:料想

C.亦阳慑.为殆慑:害怕

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虞:欺骗

11.下列四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

①是中极暗②烟郁勃满洞中③心骇乱恐甚④如是,仅里所⑤有泣者,恚者,诟者⑥喜幸生手其额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一个叫龙洞。

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

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焉,若高阔可步。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四、精彩语言运用

14.仿照画线句子,另外写两句话,要求与前面的句子语意连贯,构成排比句。

大凡,一些名人去过留下过诗文的地方,几乎都跟着出了名。欧阳修写了一篇《醉翁亭记》,滁州琅玡山出了名;

;

。参考答案

【自主认知】

自练自测

1.bāo zhǒng pūxuéyǎo jiùguī

2. (1)①碑文。②碑上我存的文字。(2)①道路。②说、讲。③道理。④正确的方法。

3.(1)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2)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3)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合作探究】

1.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2.略写前洞,详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3.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4.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作者从“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

5.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课堂练习】

1.A解析:B项,文:碑文。C项,怠:懈怠。D项,夷:平坦。明:照明。

2.D解析:“至”是动词用作名词,其他是名词用作动词。

3.D解析:例句中的“其”与D项中的“其”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其”都用作代词。

4.C解析:A项,“所以”表原因。B项,“非常”是“不同寻常”。D项,“至于”是“到……”。

5.B解析: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项,助词,相当于“的”。C项,代词。D项,结构助词,引出补语。

6.D解析:孰,谁。

7.D

8.A解析:①⑥因为。②表并列。③表顺承。④⑤连词,用来。

9.C解析:没有惋惜之意。

10.D解析:虞:担心,忧虑。

11.D解析:③⑤⑥分别从游洞者的心理、神情、动作,写出游洞时的惊恐及出洞后的心有余悸,属于间接描写。

12.C解析:“按照当地的风俗”有误,这是洞外的人为入洞者压惊定心,与风俗无关。

13.参考答案:(1)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

(2)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

解析:(1)关键词:“若”,似乎;“步”,行走。

(2)关键词:“为”,替;“白”,报告;“下”,救下来。

参考译文:

历下有很多著名的山水,龙洞尤其壮美。龙洞在历下城东南方,距历下城三十余里,旧名叫禹登山。据《九域志》载,大禹治水时曾经到过山上,所以这样命名。龙洞山中有一深潭,不时冒出云气,遇到旱灾向它祷告就会下雨,所以前朝曾经把水潭的神灵封为灵惠公。龙洞山的前方,层层峰峦耸入云端,一叫锦屏峰,一叫独秀峰,一叫三秀峰,佛门中人常流居于这里。由锦屏峰到佛刹山之间,巉岩环抱,飞鸟也仅仅能到达它的半山腰。依山有供奉神龛的石屋,深广可以容下十多人,周围镌刻的佛像很多。历代战乱,避难的大多聚到这里。山的上下各有一个洞穴,下面的洞在旁侧,可以蜿蜒向东而出,所说的龙洞,就是这个洞穴,往里望极其幽深。

我想与同来的几个人进入龙洞观看。有人说这里面相当黑暗,没有蜡烛恐怕无法进去,就让仆人点燃成束的茭草在前面引路。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不久,就要低着头;不一会儿,要弯腰才行;接着,就只能跪着走;又过不久,就要爬着前行了;最后,只能全身着地像蛇那样蜿蜒爬行了。适逢引导的火把熄灭了,烟雾郁积在整个洞穴里。想退出来,已经没有容下身子的空间了;想往前进入,却又越来越窄了,况且加上浓烟,就只能闭嘴掩鼻屏住呼吸。心里惊恐害怕到了极点,自以为这条命将丧生于此地了,不能再出来了。我大声招呼赶快往前行进,但大家因为烟雾呛鼻,没有谁敢出声应答,内心就更加恐惧了。我正好处在前面,忽然看到前面有微弱的光线,料想出口的洞穴应该在那里,就竭力奋身,像鱼跃一样纵身而出,终于得以轻快脱身而出。像这样的路程,仅有一里多。等到大家出来会面时,有的哭泣,有的发怒,有的辱骂,有的相互讥笑,有的顿足后悔,有的还在耸肩喘气,有的用手抚额庆幸重生,有的脱帽光着头在叙说那狼狈的模样。只有引路的那人年纪尚轻,形体瘦小,最先出来,好像并没觉得苦,但看到大家都如此狼狈,也装出害怕力尽的样子。那些在洞外宴饮的,就举杯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即使那些平日不喝酒的,也一定让他喝,名为“定心饮”。

我于是默想,以前韩文公登华山,登上了华山绝顶,吓得腿都僵直,不敢下山返回,在山上号哭了几天,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我起初还怀疑这事未必真有。从今天看来,那么韩文公的号哭不是虚妄的。哎,不登高、不临深,前代圣人训诫说得很清楚明白了,而我们这些人为了小小的娱乐,使自己几乎被压而死,却不感到悲伤。作为教训,岂止自己终生不忘。我担忧的是接着而来的人也许不知道,会误到此处,所以记下这些事来告诫他们。一起游洞的有七人,某某官某某人;在洞外坐着饮酒的有四人,某某官某某人,总共十一人。时间是延祐龙集丁巳年八月。

14.示例:陶渊明写了一篇《桃花源记》,常德桃花源便家喻户晓;范仲淹写了一篇《岳阳楼记》,岳阳的岳阳楼便名满天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