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题(精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题(精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题(精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题(精品)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20个)综合题(5个)

1.(3分)“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

这一歌谣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A.1927 年B.1928 年C.1931 年D.1937 年

2.(3分)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唯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为“灭亡满蒙”,日本()

A.发动甲午中日战争B.制造九一八事变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制造卢沟桥事变

3.(3分)日本挑起局部侵华战争是通过发动()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4.(3分)华清池之所以名扬天下,不仅因为它曾经适杨玉环的浴池,更因为这里曾经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

B.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

C.蒋介石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

D.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5.(3分)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D.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共同抗日

6.(3分)如图标语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D.台儿庄战役胜利

7.(3分)“劝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反映了一个历史事件,与这一事件相关的人物是()

A.姚子青B.张学良C.佟麟阁D.杨靖宇

8.(3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

B.日军占领沈阳

C.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9.(3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

列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B.南昌起义

C.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军

D.遵义会议

10.(3分)﹣位日本老兵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这个地方应该是()

A.柳条湖B.平型关C.卢沟桥D.台儿庄11.(3分)“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材料中的“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

A.长沙会战B.枣宜会战C.淞沪会战D.徐州会战12.(3分)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共同参加过()

A.五四运动和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D.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

13.(3分)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

A.旅顺大屠杀的罪证B.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C.九一八事变的罪证D.七七事变的罪证

14.(3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最真实再现这一事件的是()

A.历史学家撰写的有关著作

B.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C.电影《南京!南京!》

D.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

15.(3分)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A.湘江之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6.(3分)台儿庄战役后,法国各地媒体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中国的抗战精神也在不知不觉中广泛传播台儿庄战役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是()

A.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B.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C.抗战以来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抗战中的最后一战

17.(3分)下表是1940年在敌后抗日战场进行的一场著名战役的战绩。据表判

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8.(3分)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一大C.中共二大D.遵义会议19.(3分)2016年是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对抗战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A.国民政府的抗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美国投掷原子弹

D.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20.(3分)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是()

A.甲午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D.抗日战争

二、综合题

21.读图,回答问题。

( 1 )看到图一你会想起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哪一事件?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这一事件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 2 )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持什么态度?

( 3 )你知道图三中中国守军在这里作战的原因吗?

( 4 )这三幅图包含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 5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22.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1 )根据图片信息,分别写出与图一和图二有关的重要会议的名称。

( 2 )在图三所示地点,中国共产党又召开一次重要会议,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意义。

( 3 )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1937年7月一1938年10月;战略相持:1938年10月一1945年8月;战略反攻:1945年8月一抗战胜利(全面反攻)。

材料二: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请回答:

(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 2 )在战略防御、相持阶段,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共领导的军队组织了哪些著名战役来打击日军?

( 3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4 )小明同学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网页上发现了以下一些具体时间:1945年8月15日、2014年12月13日,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些时间都发生了哪些事件。

24.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们在学习了《血肉筑长城》这课后,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 1 )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同日本进行的两次“较量”,但结局却完全不同。图片中的两次较量指哪两次战争?

( 2 )这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各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

( 3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血肉筑说城”,你认为其中有着怎样的含义?

( 4 )请尝试写一句格言,就“不忘国耻,铭记历史”表明你的情感态度。25.在一次历史课上,同学们在谈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小红说:“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小明说:“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小东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1000亿美元”

上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0个)综合题(5个)

1.【解答】根据题干“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8日,日本借口柳条湖铁路被炸,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沈阳,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2.【解答】题目给出的“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指的是侵占东北进而占领整个中国,为此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答案:B。

3.【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被称为“九一八事变”,这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答案:A。

4.【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又把魔爪深入到华北地区,中国民族危机加重,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这种情况下,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所以答案选D。

答案:D。

5.【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从1931年发动“九?八事变”开始,揭开了大举侵略中国的序幕,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起了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本性变化和各阶级关系的明显变动。这是中国社会诸种矛盾相互地位和关系发生质变的开始,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并日益加剧。因此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

6.【解答】题干表述和图片标语中都可以看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个关键信息,设问考查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B。

7.【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和杨虎城释放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所以答案选B。

答案:B。

8.【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答案:D。

9.【解答】根据题干“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革命的对象是清朝统治,与外来侵略无关;南昌起义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与外

来侵略无关;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军指的是七七事变,这是中国全民抗战的开始;遵义会议是中共召开的纠正博古李德等的左倾错误的会议,与外来侵略无关;AB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0.【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

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这一事件被称为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11.【解答】根据题干“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ABD不符合题干的地点。

答案:C。

12.【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共同参加了北伐战争;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参加了抗日战争。

答案:B。

13.【解答】根据题干给出了1937年12月日本两个重要信息及一幅日军进行杀人比赛的教材原图可知该图是日本在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后进行血腥大屠杀,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答案:B。

14.【解答】题干中“最真实再现”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历史学家的撰写”“幸存者的回忆”“电影艺术”等均不符合最真实再现,而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是最真实的再现。

答案:D。

15.【解答】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歼敌一千多人,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

答案:B。

16.【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领导下,在台儿庄极极抗击日本侵略者,并取得了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是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ACD不符合台儿庄战役的特点。

答案:B。

17.【解答】题表格给出的战役时间、战斗次数、毙伤俘日伪军数、破坏交通线和拔掉据点等可知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

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发起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答案:D。

18.【解答】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答案:A。

19.【解答】据所学知识得知: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根本转折。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A、C、D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但不起决定作用。

答案:B。

20.【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洗雪了鸦片战争后百年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中国的国际地位大为提升。

答案:D。

二、综合题

21.【解答】(1)根据图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描述的是九一八事变,面对日军的侵略,当时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军侵略势力的深入,中国的民族危机加重,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3)根据图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中中国守军在这里作战的原因是日本在卢沟桥借口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幅图包含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出现的爱国举动。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就是牢记历史;学习历史教科书;听革命老前辈讲革命故事;在抗日战争胜利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纪念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故答案为:

(1)九一八事变。政策:不抵抗政策。后果:东北三省沦陷。

(2)张学良和杨虎城。主张和平解决。

(3)日本在卢沟桥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

(4)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

幕;七七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西安事变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出现的爱国举动。(5)牢记历史:学习历史教科书;听革命老前辈讲革命故事;在抗日战争胜利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纪念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22.【解答】(1)根据图片医德‘嘉兴游船’和图二“遵义会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有特务出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35年1月,中共在遵义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红军、挽救了红军,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根据图三的地点是延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刻,中国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感受红色旅游,我的体会是中国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习先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故答案为:

(1)图一:中共一大;图二:遵义会议。

(2)名称:中共七大;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中国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习先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23.【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这一事件被称为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战略防御、相持阶段,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共领导的军队组织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2014年12月13日是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时间。

故答案为:

(1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

(2)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4)依次是: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4.【解答】( 1 )根据题干的两幅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图片中的两次较量分别是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都是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血肉筑说城”,其中的含义是: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敌,具有顽强的精神;

二:说明为了夺取抗战的胜利,我们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代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了坚强的不屈服的意志,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我们国人应该“不忘国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嘉庆国际间的交往和合作,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故答案为:

( 1 )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 2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3 )是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敌,具有顽强的精神;二是说明为了夺取抗战的胜利,我们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 4 )我们国人应该“不忘国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嘉庆国际间的交往和合作,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25.【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赞成上面的几种说法,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故答案为:

赞成上面的几种说法。历史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附解析)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附解析)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中国历史八年级教材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质,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 (1)材料一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出“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利益于什么方针?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上述提到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答案】(1)指澳门;指中国。 (2)在1999年12月20日;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出自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是指中国。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回澳门主权。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澳门回归是按“一国两制”方针回归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依据材料“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和所学知识概括可知,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等。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 (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 (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 (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

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 你怎样看待第1个5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中国在第1个5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4) 列举至少三项,第1个5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 略 (5) 谈谈你对两会的认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画线部分是重点,背熟,未画线部分用心看即可) 第一课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时间(1840年------1842年) 3、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他是禁烟第一人。 9、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吸取的教训(落后就会挨打) 10、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在(《虎门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是(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3、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是(1860年),侵略者是(英法)。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6、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永安封王)。 4.1853年定都(天京),是原来的南京。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但都没有实行。 6.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西征)。 7.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

人教版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民中学胡元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瓦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讲授此节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关于瓦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引导学生思考: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教师归纳: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期末

八年级历史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侵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①鞍山钢铁公司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沈阳第一机床厂④大庆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急于求成 ③自然灾害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 (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 (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 (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鸦片战争[中英](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①背景: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②鸦片的危害:摧残身体;倾家荡产;政治腐败;战斗力下降。 二、林则徐禁烟 ★ ①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②成果: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③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 ①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②经过: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③结果: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 一、时间: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二、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三、《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四、1844年,中美、中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五、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总结 一、鸦片战争爆发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②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1856-186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一、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过程: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⑴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⑵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⑶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③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奕,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内容:⑴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⑵增开天津为商埠;★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⑷赔款额大幅增加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影响 ★ ★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1851-1864) 【一】原因 ★ ①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内因:阶级矛盾激化 ③个人:洪秀全 【二】金田起义 ★ ①起义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②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三】定都天京 ★ ①时间: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②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情况:没有实现(或不可能实现);③北伐西征:(1)时间:1853年。(2)结果: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四】天京陷落 ★ ①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意图篡位。◆(2)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应变措施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 、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③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④影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 洋务运动[地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 一、洋务派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口号:“自强”“求富”。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 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道光帝在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林则徐禁烟 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 (1)人物: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3、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29日 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美国、法国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的?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领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3.由于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__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上 期末测试01(含答案)

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40分) 1.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厦门)”。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签订了()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其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其”是指()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3.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中的“亡国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5.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结束长期海外流亡生活,回到上海。轮船刚一靠岸,孙中山就被记者团团围住,有人问他:“您这次带了多少钱来?”孙中山回答说:“予不名一文也,所带者革命之精神耳!”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应该是() A.改良立宪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维新变法 6.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A.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C.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7.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A.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B.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C.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8.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这体现新文化运动() A.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B.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C.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偏向 D.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13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0.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资料

部編版(2017)八年級下冊 歷史 备课本

年级:八年级 教师:张华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八年级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

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2、长远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辩证认识,倡导学生向伟人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并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客观地论证历史事物;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最新整理)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正确 选项填到答题框内。) 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 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4.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5.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6.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 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改变贸易不利局面。 2、走私鸦片的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3、道光帝派林则徐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5、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7、.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8、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 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10、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1、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②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2.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3.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4..英法美俄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5、英法美和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6、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劫,火烧圆明园。充分暴露出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 7、英法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中俄《瑷珲条约》条约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9、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后在广西传教。 3、开始的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4、.永安建制——永安封王——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冀王石达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均受东王节制)。 5、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熟记《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理解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其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师指出:吸食鸦片对个人而言,损害健康,危害家庭、社会。鸦片的毒性很大,吸上了就不容易戒除,长期吸食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对社会而言,很多吸毒者走上了偷抢等犯罪道路,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危害。 对国家而言,严重危害清朝统治: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下降;官吏更加腐败;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使人民负担加重。而人民负担加重,又使阶级矛盾尖锐,所以人民强烈要求禁烟。 (2)针对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 措施: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战争?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①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②如果没有鸦片问题,鸦片战争也会发生,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即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实行对外扩张政策,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中国的禁烟运动只不过是其发动战争的借口。 (2)战争的结局如何? 中国战败,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签订于何时?有何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附件有哪些内容? 时间:1842年8月;特点: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虎门条约》: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景导入 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的?

自主学习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领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3.由于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多数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所讲述的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史学界又称为中国现代史。在这六、七十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本册教科书包括六个单元、1节活动课和一个附录(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下)。基本的教材编写结构与八年级上册相同,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二十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单元前都有一个简短的单元导读,每课课文由导读、正文、相关史实、图、表、资料、注释、知识拓展、每课间或都有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或书面表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使学生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第 1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展示图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 一曲《走进新时代》为我们刻画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正如歌词中所说的“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就沿着这样一条路一起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了解我们的祖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的。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篇——二中全会引乾坤 播放视频:“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讲话”片段。 文字材料: 从现在起,重新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毫无疑问,城乡必须兼顾……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在这次七届二中全会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重大决定。会后,毛泽东更是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他们将开创一个新事业,缔造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带领全国人民跨进新时代。 为了这个伟大的新事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作了充分详细的筹备,下面我们来一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