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秦腔》的艺术特色(正式)

《秦腔》的艺术特色(正式)

《秦腔》的艺术特色(正式)
《秦腔》的艺术特色(正式)

《秦腔》的艺术特色

摘要:《秦腔》主要写作者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生活和人物,作

者以一贯怪异的视角空间,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细腻朴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表现手法新颖,情节耐人寻味,语言精彩,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

关键词:视角语言情节描写手法史诗

Abstract:"Shaanxi Opera," the main home writers Danfe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town of Hua Di life and characters, the author's perspective has always been a strange space, the fleeting time dense writing style, delicate and simple language, focu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value of the village's the concep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home between the lines into a cavity deep feeling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the status of thinking in rural areas. Novel methods, intriguing plot, language, best known as the "volume of the epic Chinese contemporary villages."

Keywords:perspective language Novel methods intriguing plot volume

一散乱的结构

《秦腔》给我们的感觉是整篇文章没有骨架,没有精神、零散、杂乱,感觉像是很牵强的把商周农村的生活画面,粘在一起。人物杂乱,整篇文章出现的人物有上百个,又交代不清楚,让人看起来很费劲,加上主人公不清楚,人物形象苍白。白雪、夏风等人让人觉得像纸画一样没有血肉。时间上的混乱,时代背景的牵强让我觉得其生动独特的地方也变得粗糙平庸。它完全不依赖小说通常要依赖的情节、悬念和思想,生活本身有多么芜杂和散漫,它就有多么芜杂和散漫。

这部长篇小说的确值得我们去品,每一段每一节都值得细细地去品,当然,活得慌慌张张的现代人是不太适应这样的读法了,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快餐,习惯了文化上的“方便面”“麦当劳”。如果有人一览之余就像匆忙的把握《秦腔》的内核,并形成某些主体性的概括,恐怕就糟蹋《秦腔》的追求了。《秦腔》的总体风格是反史诗性的史诗写作。一般来讲,史诗是记载英雄业绩的,很宏大很崇高,传统的史诗往往用于讴歌和赞美。而贾氏的这种矛盾甚至惊恐的心理,根部不允许他去写这样一本史诗,况且,他对乡土的感情太复杂,很难用单一的观念化的东西来统摄。但《秦腔》的确有史诗的规模,它所包容的一切具有整体性,从政治、经济、权利一直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以及文化信仰习俗等等。《秦腔》展示的生活世界几乎是全景式的、全息性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才是一种“反史诗性的史诗”

我觉得《秦腔》这部能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大作之所以给我以上感觉,主要是其彻底突破了以故事情节支撑作品的创作模式,抽取了小说中故事、悬念、情节等重要元素,采取了一种生活漫流式的细节连缀、带有反情节,甚至反人物、反性格的特点。这方面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也有过,如马原、张承志的一些作品,但他和他们又不一样。《秦腔》是用琐碎的事情构成的,所以比较难读,但一旦进去就会被作品描写的情致韵味的魅力所吸引,它不是鸭梨,不是红苹果,是陕

西的羊肉泡馍,味道混沌淳厚。

小说的叙事主要有对话构成,这是对宏大叙事最坚决地拒绝。这里到处都是人,并没有主要的人物,没有戏剧性冲突。这是对资产阶级现代小说的彻底背叛,资产阶级现代小说是以情爱为主导,以人物性格发展和命运变化为线索,小说经常在独处的空间,如客厅和卧室,或者大自然的野外,那种小说的空间总是有一种整洁和安静的气氛。但在《秦腔》里到处乱哄哄的,到处都是人,众生喧哗,杂语纷呈。一会是说陕南土语方言,一会又是唱秦腔。引生这个孤独的视点却从来不会透视人的内心,现代主义小说则以叙述人进入内心为自豪。但引生却看不到历史的连续性,看不到生存的意义,也看不清真相和人的内心。只有生活在流动,只有人们在活着和说话。与其说引生躲在一边看,不如说他躲在一边听。这么多的对话是反叙事的小说叙述,是没有叙述的叙述。这是听的小说,就像生活本身在场一样,生活以其存在在表演,生活就是戏剧本身。

贾平凹在《后记》中说《秦腔》“写的是一堆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是还原了农村真实生活的原生态作品,甚至取消了长篇小说惯用所需的一些叙事元素,对于这种写法,作家是要冒一定险的。”[1]这一表白给了某些人以口实,似乎这是作家有意为之,是作者的又一次叙事革命,然而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此小说确实取消了长篇小说惯常所需的叙事元素,但它却加入了传统民间戏曲,或者说加入了秦腔的一些戏剧性因素,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组合。我觉得那些曲谱不仅是小说情节的内在节奏,而且是人物性格和情绪的外在表征。遗憾的是大多数读者都读不懂秦腔曲谱,即使稍懂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在阅读中哼唱,更不可能像作家那样去感受乐曲节奏与小说情节节奏的同步性。所以作家精心设计的这些曲谱很难得到普通读者的共鸣。例如文中讲的一些细枝末节、鸡毛蒜皮的描写“......家里没面粉了,菊娃从柜里舀出一抖麦子,三升绿豆,水淘在了席上晾,一边晾一边骂......庆玉在院外打胡基,打着打着就躁了,提了石础进来就说:“你再骂!”菊娃骂“黑娥我日了你娘,你娘卖––你也卖!”她扬手赶跑金席上吃麦子的鸡,鸡不走,脱了鞋向鸡掷去 (2)

我觉得好作品其每一段都很晦涩,读完了之后也没有什么,但是《秦腔》每一段都很清楚、很流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你要想说清楚感受却很困难,这是我未在第二个作品中发现的情况,这是一个创造。

二独特的视角

这部作品选择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视角,就是傻子引生。引生是一副上帝的眼睛,作品整个叙述就是通过引生这个上帝之眼来完成的。人们读这部作品,很容易被白雪的痴情所迷惑,而忽视了他这双上帝之眼。表面看别人都是正常的,唯独引生处于疯癫状态,其实他是最清醒的,是引生在叙述清风界的故事,别人都被现实的生活现象所迷惑,只有引生是跳出三界之外的。这种叙述视角,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不是没有的,但却少见。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既处于事中,又超于事外,令人深思的是,一切都在一个被人认为傻子控制的叙事之中。而他的叙事不以强烈的矛盾冲突为主干,没有主干情节,而是一个连一个的细节构成。这非常难叙述,极易造成一滩散料的堆砌,把作品支撑不起来。而贾平凹却用一个一个的细节把作品支撑起来了,就像一块块积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案。表面看,他随心所欲,实际上是精雕细刻,衔接得天衣无缝。这在现当代小说中不敢说独一无二,但的确是十分的罕见。

《秦腔》采用智障人的叙述方式,赋予了这个傻子以超常的全智视角,他不

仅可以毫无障碍的叙述任何不在场的情景,还通晓动物,如狗、老鼠,还有植物的语言,有时他甚至可以变成动物,如一只蜘蛛,这就使得小说的叙述有了极大的便利。叙述人的智障,还为小说的叙述提供了另外一个便利,那就是:聪明人常常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使得事情的本质更加扑朔迷离,而傻子则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时反而会直抵真相本身。

我觉得《秦腔》选择以疯子张引生的视角来观察清风街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小说采用零碎化的“痴人说梦”的叙述方式,本身就是对既有的理性判断及正常价值的否定,是要尽量做到一种零价值的客观性。或许贾平凹仍然感觉这种去价值化的努力不够彻底,于是借张引生的自宫而阉割了整个小说叙事的主体性。作者正是通过这种自我阉割,而成就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小心翼翼的现实主义。

《秦腔》最大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个人物“我”,“疯子”张引生,他把作者全知的无所不在的角度和任务的有限视角有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采用双重叙事视角,超越了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局限,从而创造了一种两种角度相结合的叙事可能性和完美性的范例。读《秦腔》两种视角的转换非常巧妙,是行云流水般的,“我”,张引生既是贾平凹自己,又不是自己,它是一部分作者,是作者的另一部分,是作者的另一个“我”借沙特的经典表述“我是我所不是,我不是我所是”,在是与不是之间,在似是而非,是非而是之间,贾平凹成功的完成了这一非常杰出的文本。小说里明显有两个叙述人,一个是常见的全知全能视角,清风街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无孔不入地被挖掘出来。另一个是引生,最奇特的是这两种叙述在小说里不是互相补充或交叉有序的进行,引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取代全知全能的叙述身份,讲述他想讲述的故事,这种叙述与他对故事的参与程度无关,只与他倾诉的需求相联系,两者在无痕迹的状态中互相转换,从而达到了作家想要表达的意念和主题。

这部小说选择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策略,这是一种有助于带来真实感和亲切感的叙述方式,但也是一种难度很大的修辞策略,因为它要求作者必须将小说所设的情节事象,全部置放到我的感觉范围内,换句话说,小说所续写的内容不能超出我的所见所闻,否则就会破坏叙述的逻辑,就会让人觉得虚假、荒唐。正像略萨所指出的那样“选择这样或那样的视角,就意味着选择一些具体的规格叙述者在讲故事的时候是必须遵守的,假如不遵守那这下规格就会对作品的说服力产生破坏性的后果。”[3]然而《秦腔》却无视第一人称叙述的纪律制约,以一种过分随意的态度展开叙述,勇气可嘉,但效果令人失望。例如,对文中人物进行直接的心理描写,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中,是不可能展开的,道理很简单:叙述者对别人隐秘的心理活动时不知情的,但是贾平凹却应让叙述者做他不可能的事。“秦安老婆一肚子委屈坐到厨房台阶上,想别人家里都拔过两边草了,自己忙不到地里去,而市场工地上那么人热闹着,秦安就这么呆在家里,服侍又服侍的惹起,就可怜了秦安,又恨秦安。[4]”“赵宏生看着他走了,脑子里琢磨: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可怎么总是好人的命不长久而坏人活得精神?突然琢磨通了:坏人没羞耻,干了坏事不受良心谴责,好人是规矩多,遇事爱思虑,思虑过度就成疾了。”[5]如前所述,第一人称叙事便于拉近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但却不利于自由、细致地描写除“我”以外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因此,这里对“秦安老婆”的“委屈”心理和赵宏生的“琢磨”的描写,就给人一种逻辑上可疑的感觉。更何况,当“秦安老婆”这样“想”的时候,当赵宏生这样琢磨的时候,“我”并不在场,连从旁观察的间接获知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也就压根谈不到真

实、可靠的转述。略萨说:“叙述者的行为对于一个故事内部的连贯性是有决定意义的,而连贯性则是故事具有说服力的关键因素。”[6]我想略萨所说的“连贯性”,是包含“真实性”和“可能性”在内的。《秦腔》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巨大的难度,还在于这部小说中的“我”压根就不是一个正常人,而是一个从心里到生理都存在严重残缺和问题的人。“我”对广阔的外部生活内容不感兴趣,每天关注的除了白雪爱不爱自己,就是其他的一些无聊、琐碎的事情。性的压抑、幻想和满足,是这个叙述者“我”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特殊形式的第一人称叙述带来的限制和麻烦,贾平凹除了直接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进行缺乏真实性的描写之外,还采取一种极为勉强的叙述策略,即将人物彻底“物化”为一个道具。例如,重要的“两委会”,“我”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是,为了获得知情权,为了让“我”详细的向读者报告开会的情况,为了营造真实的叙述效果,作者竟然让“我”变成一只趴在会议室墙上的蜘蛛:“现在我告诉你,这蜘蛛是我。两委会召开前,我原本去七里沟的,路过文化站时却发现有人在里边下象棋,忍不住进去看,君亭就在门口喊上善。他是以为上善也在这里下象棋的,发现不在,就要我去找上善来开会。我问开什么会,君亭说关于清理欠款的事,我说那欠我爹的补助费可以还呀?君亭没有理我,就进了大清寺。君亭不理我,对不起,我也不去找上善了。但我人在文化站心却用在两委会上。我看到墙上有个蜘蛛在爬动,我就想,蜘蛛蜘蛛你替我到会场上听听他们提没提到还我爹补助费的事,蜘蛛没有动弹。我又说:“蜘蛛你听着了没有,(?)听着了你往上爬。’蜘蛛真的就往上爬了,爬到屋梁上不见了。”[7]就这样,作者利用简单的无法再简单的“人变虫”手段(事实上,这种幼稚的“变形”处理,是贾平凹喜欢玩弄的一种戏法,我们在《怀念狼》中就已经看到过狼忽而变成人,忽而变成猪和其他动物的事象),轻而易举的就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问题。然而,这种偷懒的近乎儿戏的办法,虽然给作者省去了不少麻烦,但却令读者不快:他们无法不产生一种被作者当傻瓜戏弄的感受。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作者为了让“我”叙述白雪娘、白雪的婶婶和金莲的对话,又让“我”变成一只螳螂爬在白雪的肩膀上:“……如果白雪能注意的话,一只螳螂爬在她的肩膀上,那就是我。最可恶的是金莲,她首先看到了螳螂,说‘这个时候了哪儿来的螳螂?!’(哪来的?作者派来的呗!)把螳螂拨到地上。白雪看到了螳螂就尖叫,她说她害怕这种长胳膊长腿的虫子,就咕咕的吆喝鸡,鸡就把我叼起来跑了。鸡吃不了我,鸡把我叼到院门外,我一挣扎就飞了。……我恨起了金莲,我的螳螂不再是螳螂了,我变成了绿头苍蝇来恶心她,在她头上嗡嗡的飞,她赶不走,还把一粒屎拉在她脸上。金莲的脸上有好多雀斑,全是苍蝇屎的颜色。”[8]在这次的“人变虫”描写里,作者将荒唐而随意的编造推进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引生的存在有生活和艺术的双重依据,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他一方面参与故事的构成,另一方面又转述和评论他人的故事,极大的缩短甚至消解了叙述人和人物之间的距离。《秦腔》是用引生进行第一人称叙事的,这可以看作贾平凹在有意识的进行换位思考。如果叙述人不是没有文化的引生而是有文化的夏风,那么这第一人称就谈不上换位思考了,因为夏风的身份正对着贾平凹本人。换位思考的好处是,作者有效的回避了自我过度介入文本的可能性。人,大凡明白到迷惘的地步,就会变的虚怀若谷,就会在生活面前更加的谦卑起来,而不会那么一相情愿了。

我觉得用引生的身份叙述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引生是一个现实生活中屡遭人嘲笑的白痴、傻子和疯子;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小说传统提供的这类人所具有的

通灵的一面。可以说疯子引生的视角,是一种神奇的平衡装置,一方面能够满足贾平凹对实的追求,同时他所具有的预言性质有能够把小说提升到虚的境界,使小说既能立足大地,又能飞升天空。再小说引生既渗入小说的进程,同时在更大程度上又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具有神奇通灵幻视者的旁观者。因此在小说的片段上,一部分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另一部分是第三人称完成的。其中存在的视角偏移的矛盾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缓解弥合的。即:第一,因为是疯子,具有神通,变化为蚊虫、蜘蛛,因而成为现场的亲历者;第二,采用补救的方法,再用第三人称写了其他人的活动之后,则在下一段的开头有一些挽回到第一人称视角的过度性的句子;第三,在第三人称叙事之中,夹杂了一些第一人称评论性的话语。

不可否认,再叙述视角的自然转化上,小说还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譬如,有时第三人称叙事的篇幅太多了,当转换到第一人称叙述的时候,稍稍有些不平衡感。但总体来说,小说的叙述视角还是完整的。

总之《秦腔》完全打破了传统乡土小说的思想和写法所形成的单一的叙述模式,重新开启了一扇乡土小说通向未来的门,走出一条更为自由的乡土叙述之路。用更直接、更纯粹、更鲜活的叙述方式,使我们对隐伏的生活表层后面多重积压下的真实,有一种新的理解和认识。真切的传达了当下中国的乡土经验,从而愈加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的乡土记忆。

三朴实的语言

贾平凹本人不会说普通话,任何场合,包括做客中央电视台都是一口土腔。他说:“听各地人说话,说话本身就是音乐,节奏旋律都在里边。有人说我的语言,读着木木的,嚼着筋筋的。我不喜欢张牙舞爪的语言,我主张憨一些,朴一些,这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从作品的语言可见一个作家的气质、性格,他成长的环境他的学识修养等等。”[9]在读书中,他也特别留意别人的语言,对汪曾祺、孙犁、沈从文等大家的语言他特别欣赏,但绝不照搬。《秦腔》中大量运用陕西地方方言,加上叙述的琐碎、缓慢、沉重,尤其取消了长篇小说惯常的叙事元素,如跌宕起伏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悬念。毋庸置疑这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相当大的阅读障碍,笔者反映很难读进去。

我觉得《秦腔》在语句上的突出特点是短促而窒闷,叙述密集而舒缓,画人状物几近写意,方言与白话掺杂略显朴拙的古意,比如:“夏天义说:‘鬼话,蜂咋乐死的?’,我说:‘蜂一看见我光着膀子;心想这下可以叮了,一乐就乐死了!’”等等[10]。作者这样的语言风格在《黑氏》、《浮躁》等文中也呈现类似的特点,从“短促、密集、窒闷”这样的语言特征可以看出作者“辛酸而茫然”的理由——“这是以我的家族为原型写成的一部小说,表现的是中国农村的变革过程,倾注了自己最真实感情,我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写就,是自己最为投入的一部小说。”贾平凹说,“面对传统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渐渐消失,我的内心是矛盾、彷徨、痛苦的,这种感受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11]

通过阅读《秦腔》我发现它的段式很有意思,他可以好几页是一段,好几页的长度读起来丝毫不感觉到困难,不是密不透泄,而是空隙很多,他的句式很棒、很短,标点多,给你喘气的地方也很多。贾平凹的语言深得中国汉文字的特点,汉文字就是语言比较短了,没有像欧化句式那样复杂的复句式,他很讲究练字。《秦腔》将文言、农民口语和现代白话融为一炉,我觉得老道到这种程度,又是中国历史语言和当代白话熔冶,已经超过了贾平凹过去所有的作品。

《秦腔》的语言完全是秦腔、秦调、秦韵,渗透着秦风、秦俗、秦文化,他

发展了一种质朴的乡土气息的语言。

在写作手法上,贾平凹也是逆流而动,“现在流行一种写法,是语言极尽化,即色彩上夸张,状语连接式推进,增加阅读的快感。贾平凹却从容不迫、四两拨千斤、不动声色的写,运用中国古典文学的手法,表面朴实,实质却浑然动。

《秦腔》运用陕西商洛地区的土言土语写成,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贾平凹早期作品使用乡土语言较多,到了《废都》则开始尝试较为典雅的白话味道的文言文,到了《秦腔》乡土语言不仅卷土重来,而且变本加厉,甚至还专门造了些字,即充分的口语化。在我看来,这不是什么问题,小说毕竟是用眼睛看的,而汉字是表意文字,即使不知道那些字怎么发音,也能看懂他的意思。甚至我很欣赏用方言土语写的民俗小说,因为那样才是最大限度的还原了真实的生活。你能想象一个商洛农民满口流利的普通话吗?

《秦腔》的语言作家惯有的那种精练、简洁、从容、流畅、古拙富有乐感而包含情感的特色,像是拉家常,读起来没有一点距离感。语言其实也是内容,贾平凹的这种语言用于写这些鸡零狗碎的生活是极为契合的。

贾平凹文学语言的独特性早从《山地笔记》《月迹》中就表现出来,当时人们说他的语言特点一是空灵,二是动词名用,虚词实用,受古代散文影响较明显,有说是仿古,也有说是简古。得到肯定,也引起一片讨伐声,直到《怀念狼》出现,仍有人指责其“不今不古”、“不文不白”。但是,贾平凹无疑是当今中国作家中对汉语言文学最具有贡献的一个,就连对他的创作持反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语言天才”。他把从庄子散文到中国古代文人才子的笔记小说、白话小说的白描、对话。甚至肖像描写融汇于当代生活的口语之中,洒脱简练。而又古朴传神,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美感。。语言之所以被称为民族生活和文化的活化石,就在于他丰厚的文化传承,曾几何时,平凹式的简古倒装句,已成为当代中国散文语言的一大范式。

四新颖的描写手法

《秦腔》用瓷实精致的描写重塑了一个鲜活真实的世界。这种细枝末节、鸡毛蒜皮的日常人事的描写,犹如细流蔓延,最后汇流成海,浑然天成中抵达本质的真实。《秦腔》看似日常琐碎,却显示了贾平凹在叙事上的一种冒险“野心”。

《秦腔》的描写手法也是十分得独特——“法自然的现实主义”,也许是因为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我觉得这部小说读起来比较困难,我读了三遍,最后一遍才完整的读完。我总是抓不住里面的内容,读了一边还没弄清楚里面讲的是什么,就像是一本流水帐,非常琐碎,没有完整的故事和情节。但读完以后,我很感动。按平常习惯,读不下去我就不读了,但是这部书我怎么都舍不得放下,还是坚持读完了。这部书模拟社会,模拟自然,模拟生活本来面目。生活就是这样,一种时效法自然,春化秋月,自然轮回。自然的人事社会也就是今天的社会生活现状,举例来说,大自然的变化并不是人为意志决定的,立秋那天就是秋天到了吗?不是的,自然的变化是一点一点的,从量变到质变。我们对生活中每天的微小的变化毫无觉察,突然有一天,夏天的翠绿变成秋天的金黄,秋天的金黄变成冬天的秃枝。自然就在这种反复和重复中让你感觉不到他的变化,然而确实天天都在变化。自然的人事社会也是这样,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不同,每天的生活好象都在重复,比如今天村子里的一位老人去世,明天村子里一个小孩出生等等。日子好象是日复一日,然而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村子里的老人都不见了,小孩已经长达成人,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个过程我们却没有察觉。法自

然的人事社会就是这样。大多数文学作品是先界定时代特征,然后为了反映时代特征,再编造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故事情节。举例来说,反腐倡廉的的小说基本都是有固定模式的,作家先预设了一个生活的本质,根据这个本质来构造情节和安排人物。而《秦腔》完全倒转过来,描写的是一个村子几户人家的日常琐碎事,今天是清风街演出秦腔,明天是清风街领导班子发生矛盾,后天又是哪一家造房子。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日复一日。突然有一天,有一位地位重要的老人去世了,人们才发现,在村里竟然找不到青壮年抬棺材。原来青壮年都已经出去打工了,整个农村已经荒芜。阅读《秦腔》的感受就好象在读一部日记,似读流水帐,然而整部小说通读完后,就会感到中国农村的衰败与颓亡。贾平凹在书后说说,我要给我的故乡立一块碑。贾平凹认为他和家乡是联系在一起的,但终有一天,他会发现他和家乡已经完全没有关系。大家可以看到,其实生活每天都在变化,每时没刻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察觉的,突然你会发现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发生了。人生也如此,每个人都再不断变化,在重大的变化之前会发生微小的变化,最后形成巨大的变化。把这些微小的人生事件记录下来,就是法自然的人事社会。

当代文学中,这种现实主义的法自然倾向也不是从《秦腔》才开始的,一个高峰必然是耸立在一个高原之上,一个高峰的作品出现之前必然会有许多接近高峰的作品,这不能孤立的理解。苏童的长篇小说《蛇为什么会飞》[12]刚发表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苏童擅长写美女,现在怎么突然变得粗野了、其实苏童曾经写过粗野,那是孩子的粗野如(《城北地带》),现在写中年人的粗野,写一些中年人没有正当职业、不守规矩,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奔波,整个社会是乱糟糟的。这部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乱糟糟的,小说的最后意象是一筐蛇都逃走了,作者就想像蛇都飞走了,同时新世纪的钟声也响起来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意象。小说发表的时候,大家没有理解小说到底有什么意味。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创作范式的诞生,后来的《秦腔》也如此,就是用大量的日常琐碎、平庸的生活故事来铺展一个社会的面貌、记录一个时代的声音。

运用这种写法的小说陆续出现,《秦腔》的出现就会变成必然。贾平凹对农村的观察体验是很多人不能相比的,他有很多地方像沈从文,从农村来到城市,对城市生活充满自卑感,可是对农村生活非常亲切,而且能冷静的观察到农村的衰败气象。如果用一个词语涵盖贾平凹的《秦腔》,那就是无边的恐怖对农民来说,西北农村的生活很封闭,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有了新土地可以过一种很自足的生活,如唱唱秦腔,种种庄稼。当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变化了,农村却慢慢衰败了,这都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清风街的人根本不知道社会发展,不知大奥外面的事情,清风街的劳动力纷纷进城去打工,农村经济文化却衰败,农民没有清晰的感觉到这一点,但已经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意识,他们还是挣扎。贾平凹对农民有极为丰富的认识,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他本人或者通过什么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譬如,村中有两代干部,老一代叫夏天义,他认为要靠种地淤地来发展生产,农民不能离开土地,这种观念应该是落后的观念。另一个叫夏君亭,是夏天义的侄子,用现代的话来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主张建立贸易市场,靠经济发展来领导农民致富。这样的事情如果在前几年去写,经常会写成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然后是正确与错误的斗争。而贾平凹却不是这样写,小说有这样一段,一天村委会开会,新任书记君亭慷慨激昂地发言,畅谈贸易市场建成后的繁华情形,期待大家的热烈响应,然而大家听后反应冷淡,没有人表

示赞同或激动。那个与老书记夏天义站在一条线上的秦安不表态,这意味着书记和主任两个人的意见不统一,其他人就都在打哈哈,不表态。大家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好像这件事与他们无关。然后写一只老鼠尾巴着火了,点燃了门前草垛,大家去救火,回来之后大家又各自喝水、洗脸、上厕,就是不讨论君亭的主张,最后才有人说出来,今天就算了吧,这么大的事情慢慢再讨论。君亭就生气地说,大家都要发表意见,这种有利于大家的事,需要大家表个态嘛。结果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君亭就说,听说北边的山门县正在试验海选干部,真想不到是什么样的选法、有人就说,十个人十张嘴,说到明天也说不到一起,民主集中制嘛,要民主还要集中,你们领导定夺吧。每个人表现得都很正常,但是事情就是没有什么进展。然后主任和书记就做“小动作”。书记找自己的人,主任也找自己的人来打麻将,商量对付书记。书记向公安检举有人赌博,结果把主任抓了。后来虽然把主任放了,但说话就不硬了。最后书记君亭大获全胜,推行建立了贸易市场。读完之后仔细想想,没有民主选举制度这一段话穿插进来,故事也是完整的故事。这就是农村的说话方式,说这件事就能联系到另外一件事,很随便的样子。但是正是这个穿插的段子,把官场运作方式揭露的入木三分,而且,最后解决问题既不是依靠民主也不是依靠集中,而是靠阴谋诡计,运用权力之争。这是无数故事中的一个,也没有章节,也没有标题,好像很不起眼,但读过之后,仔细想想中国农村的现状,我们能够感到,贾平凹把非常重要的思考放到小说中。贾平凹不是一个慷慨激昂、虚张声势的人,他看上去是一个粘粘乎乎、不会善于表达的老好人,可是他又是一个非常尖锐的作家。他的尖锐放在无数细节当中,我们感觉不到他尖锐,他很平和,他能把深刻的思考在文章中展示出来。

注释:

[1]贾平凹:秦腔《后记》,陕西:作家出版社, 2006年

[2]贾平凹:《秦腔》,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年第2版

[3]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60页[4]《收获》,2005年第一期,第163页

[5]《收获》,2005年第一期,第169页

[6]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 47页[7]《收获》,2005年第二期,第116页

[8]《收获》,2005年第二期,第134页

[9]贾平凹:《秦腔》·听雪·读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10]贾平凹:《秦腔》,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年第2版

[11]https://www.sodocs.net/doc/7118414510.html,/a/20060728/000930.htm 44K 2008-11-5

[12]《收获》,2005年第二期

谢辞

经过几个月的查资料、整理材料、写作论文,今天终于可以顺利的完成论文的最后的谢辞了,想了很久,要写下这一段谢词,表示可以进行毕业答辩了。论文得以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谢宋晓英教授,因为论文是在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宋教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宋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宋教授大量的心血。

总之,此次论文的写作过程,我收获了很多,即为短暂的大学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将来的人生之路做好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再次感谢我的大学和所有帮助过我并给我鼓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贾平凹:《秦腔》,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孙见喜:《贾平凹前传:鬼才出世》,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

[3]贾平凹:《关于﹤秦腔﹥和乡土文学的对话》,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版。

[4]丹萌:《贾平凹透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5]孙见喜:《贾平凹前传:制造地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

[6]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7]贾平凹、韩鲁华:《关于小说创作的答问》,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01期

[8]贾平凹、王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新汉语写作》,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9]李建军:《随意杜撰的反真实性写作——再评﹤废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3期

[10]范晶晶:《乡土中国的最后守望——评贾平凹的小说﹤秦腔﹥》,晋中学院学报, 2006年01期

[11]刘海洲、李齐鑫:《新经济变动下的乡村文化挽歌——评贾平凹的﹤秦腔﹥》,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01期

[12]刘志荣:《缓慢的流水与惶恐的挽歌——关于贾平凹的﹤秦腔﹥》,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13]李遇春:《对话与交响——论长篇小说﹤秦腔﹥的复调特征》,小说评论,2006年01期

[14]张华:《迷惘的背后:乡土终结处的分裂——读解﹤秦腔﹥》,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15]王春林:《乡村世界的凋蔽与传统文化的挽歌——评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6]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17] 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

[18] 霭理斯:《性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年8月1版

[19]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年7月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

《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 说到白居易(772年—846年),大家都知道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指斥时弊,诗风平易通俗,对比强烈鲜明。如果从艺术欣赏角度看,他的某些怡情悦性的闲适诗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记》,有更高的成就。这里重点欣赏《长恨歌》。 《长恨歌》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吸收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叙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情节回环曲折、婉转动人,有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 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三种说法:一是讽喻说,认为其通过对唐玄宗、杨玉环故事的叙述,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歌颂说,认为表现的是唐、杨真挚专一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认为所展示的爱情悲剧有其特殊性,作者对唐、杨有谴责也有同情,怒其作孽,哀其可怜。其实第三种理解比较切合作品实际。还可以加上一点理解:杨玉环是作为美的象征来表现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美的存在、美的追求与美的毁灭。这可能是最牵动人的潜在主题。一篇优秀的作品往往有主题的多义性。 所以,对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作为艺术品来读,而不只是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在《长恨歌》里,唐玄宗与杨玉环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历史人物的翻版,不要完全对号入座。 在唐代天宝年间,过于马嵬之变就有种种传说,白居易显然是被民间传说感动才引起创作的。虽然他抱有“惩尤物,窒乱阶”(陈鸿《长恨歌传》)的创作意图,但进入创作实践后,会情不自禁地按照爱情故事的规律来处理。显然,《长恨歌》里边不全是历史,其中很多是诗人的幻想创造,他歌颂赞美了唐玄宗、杨玉环的爱情,使这首长诗成为绝妙之词,可歌可泣,博得“古今长歌第一”的美誉。白居易本人把这首长诗列入感伤诗。他说写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内,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 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长恨歌》描写唐玄宗、杨玉环从相见欢爱到死别招魂的爱情悲剧。其中以杨玉环之死为界限,前半部分写“长恨”的原因,后半部分写绵绵的“长恨”之情。诗中对唐玄宗、杨玉环两人因生活荒淫而招致祸乱是有所讽刺的,但对杨玉环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眷恋则赋予很大的同情。感人的正是后者。 全诗分为四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写爱情悲剧的起因;从“骊宫高处入青云”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中马嵬事变的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恋;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方士招魂见到杨玉环,表现杨玉环对爱情的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老舍作品的艺术特色

老舍作品主要有四个艺术特色: 一、语言幽默。 老舍开始创作时,抱有"不管是谁与什么吧,反正要写得好笑好玩","立意要幽默"(《我怎样写〈赵子曰〉》)的态度。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幽默讽刺的笔调。他是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幽默作家之一,一度还有"幽默大师"、"笑匠"之称。他的早期作品中夹杂一些纯粹为了逗笑、缺少思想意义的穿插。他那"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的性格,使他的讽刺,缺乏鲁迅的冷峻和锋利,更多一些温情和轻松,由此形成他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从30年代中期起随着对于国家的灾难和生活的严酷有了更多的体验, 老舍的笔调变得激愤严肃起来,幽默不再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基调,为人称道的也不再都是幽默作品,但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中,仍然经常出现机智俏皮的语言,将嬉笑怒骂融合在一起的笔墨,使人发笑或者哭笑不得,有时还会催人泪下,或者发人深思。后期作品中,作家让不少人物笑着向昨天告别。所有这些,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妙趣——升华了的幽默。 二、京味十足。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三、题旨鲜明。 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比如五卅运动期间,"九?一八"事变以后、抗日战争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第一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的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使他的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达到新的思想高度。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是老舍的高贵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宝贵的精神遗产。

鲁宾逊漂流记好词好句

鲁宾逊漂流记好词好句 导读:好词好句好段鲁宾逊漂流记好词好句 好词 1、泅水搁浅充裕 2、晴朗恭顺平静 3、忠告承诺山坳 4、吞噬兜底保佑 5、和蔼幸福安逸 6、触景生情深深渴望 7、救人救彻在下尊容 8、津津乐道意外发现 9、死里逃生神清气爽 10、生擒活捉神秘足迹 11、视金如土亲子之爱 12、斑斑印记四处察勘 13、忽闻人语恩深似海 14、逃出樊笼泪水擦干 15、振作精神谆谆告诫 16、倾心交谈阖家大小 17、暴风骤雨惊魂甫定 好句 1、船刚驶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使我感到全身说不出

的难过,心里十分恐怖。我在痛苦的心情中发了誓,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我的命,我在登上陆地后,就一直回到我慈爱的父母身边,从此一定听从他们的忠告办事。概括:鲁滨孙遭风浪后,后悔莫及。 2、我感到自己前景暗淡。因为,我被凶猛的风暴刮到这荒岛上,远离原定的航线,远离人类正常的贸易航线有数百海里之遥。我想,这完全是出于天意,让我孤苦伶仃,在凄凉中了却余生了。想到这些,我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有时我不禁犯疑,苍天为什么要这样作践自己所创造的生灵,害得他如此不幸,如此孤立无援,又如此沮丧寂寞呢!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理由要我们认为生活于我们是一种恩赐呢? 3、正在等待他们回来时,有一艘英国船因水手闹事而在我的岛附近抛了锚。我帮那位船长夺回了他的船,跟他一起回到了英国。我们走时带走了两个也想回英国去的老实的水手,而让闹事闹得最凶的一些水手留在了岛上。 4、事情总是这样的,对危险的恐惧,比起亲眼所见的危险本身来,往往要吓人万分。 5、不料这时我们突然遭到一股强烈飓风的袭击。这股飓风开始从东南刮来,接着转向西北,最后刮起了强劲的东北风。猛烈的大风连刮十二天,使我们一筹莫展,只得让船乘风逐浪飘流,听任命运和狂风的摆布。不必说,在这十二天中,我每天都担心被大浪吞没,船上的其他人也没有一个指望能活命。 6、在人类的感情里,经常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看得见得目标吸引,祸事被某种虽然看不见,却想象得

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摘要:《长恨歌》是唐朝着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全诗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鲜明刻画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人物形象,同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将眼前的景物化为情思,博得了“古今长歌第一”的称誉。 关键词:《长歌行》艺术成就 《长歌行》是诗人白居易着名的代表作,其是白居易任盩厔 县尉时,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50多年前的“天宝遗事”,有感而发,便创作了这篇《长恨歌》。通读全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既包含了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作孽的愤恨,也包括了对其真挚爱情的感动与同情。全诗不仅内涵丰富,故事性极强,也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成就。 一、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首先,文章用了大量笔墨来直接描写杨贵妃的美貌。如“天生丽质难自弃”,天然就生成了美丽的姿色;“回眸一笑百媚生”,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温泉水滑洗凝脂”她的肌肤如玉般圆润光滑。“芙蓉如面柳如眉”等等。衬托对比等一系列间接描写更能体现杨贵妃的美貌。如“六宫粉黛无颜色”,通过杨贵妃与其它嫔妃的对比,突出杨贵妃的美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明皇对她的贪宠,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体现了她的倾国倾城。其次,对唐明皇形象的刻画也很鲜明细致,诗中唐明皇的形象分为两种。一是因好色

而误国,如“汉皇重色思倾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二是其对爱情的坚贞与矢志不渝,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这表达了他对杨玉环的思念之情;再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誓言足见他对爱情的坚贞。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一部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玉环将死之时,惨淡的景物寓于悲伤的情感之中。当“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时,玄宗却掩面救不得,这是何等的无奈与绝望;此刻在玄宗眼中看到的是漫天的“黄埃”,感受到的是秋天的萧索和刺骨的寒风,我们可以揣测此时玄宗的心情是落寞无助,绝望凄凉的。在逃亡的途中走在峨眉山下的他顿觉行人稀少,就连鲜艳的旌旗和耀眼的日色在他眼中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一切的美色和乐声都使玄宗伤情。二是再经马嵬坡。当乱平回京之时,又路经马嵬坡;“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环空死处”表明控油死的地方,而玄宗再也寻觅不到自己朝思暮想的贵妃。“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信马归”三字,足以写出了玄宗伤心过极,心灰意冷,也包含了悔恨和歉疚之情。三是乱平回宫之后,玄宗回长安之后,睹物思人。池苑皆依旧,不见玉环人;“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尽管花照开,柳照垂,可是物是人非,是中有非。宫里的一切都勾起玄宗对玉环的思念,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让他垂泪将景物化为情思在本诗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是一大特色,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论老舍戏剧艺术特色

论老舍戏剧的艺术特色 容摘要:老舍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巨人、唯一的话剧“人民艺术家”,无疑他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语言运用的别具风格,形成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他的戏剧结构设计的别具匠心,打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创作意识是分不开的,这也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笔者试从几个方面讨论老舍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产生独特戏剧艺术特色的成因和对《茶馆》和《龙须沟》等作品的分析,从戏剧冲突、结构、人物和语言等方面阐述老舍戏剧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老舍、戏剧创作、艺术特色、戏剧冲突、朴素自然、结构、语言幽默、民族性、今京味护话剧

老舍先生生于一八九九年,卒于一九六六年,满族正红旗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作为中国唯一的话剧“人民艺术家”,为中国现代话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许多话剧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中的经典。作者生活的年代为十九世纪末到文化大革命,创作期由1924年开始到1966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动乱的时期,而老舍更是经历了“五四”运动后进入新主义革命阶段的社会变革,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1946年到1949年在美国从事写作和演讲活动,所以老舍的作品是时代历练的结果,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结晶。他虽然在话剧创作的时间上晚于田汉、禺、夏衍,而且开始创作的多为抗战宣传剧,其成就和影响远不如田、、夏三人,但他却后来居上,在社会体制大转型、意识形态一体化的20世纪50年代,创造出了《龙须沟》、《茶馆》等传世精品,开辟了中国话剧的新时代。 老舍对新时期以来的戏剧创作有着直接、集中、鲜明、突出的影响,它甚至形成了一个“茶馆派”。比如叔阳、龙云和何冀平等人,在进行戏剧创作时都深

理解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

理解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 总的概括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又十分突出的地位,与矛盾、 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顶峰。老舍的贡献不在于长篇小说的结构方面,而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老舍远离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语言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一、题材:所采取的角度是独特的 1)从题材来说,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 民等不同的一系列人物。 2)老舍擅长描写北京市民尤其是下层贫民生活。老舍说过:“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条色彩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三年写作自述》)。表现市民社会时,所采取的角度是独特的: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认”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文化”的蜕变。 3)在老舍写得最好的是老派市民形象:“旧派”,保守、闭塞,“乡土”中国 的子民。在这一方面其艺术风格体现在常常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面的批判。 讲课要涉及到的作品分析:1929年写成的长篇《二马》中,老马一个“迷信、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老舍有意把老马放到异国情境中去刻画,试图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背景下更明显地突出落后国民性的背谬之处。1932年的《猫城记》反应作者当时反主流的思想情绪,寄托在一部寓言体小说所构设的荒诞世界中。 还有将市民生活方式中所体现的人生观以其文化根底加以展示。这一类最引人注目的是《离婚》中张大哥的刻画。小说以开头就用夸张的笔墨介绍:“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的使命:做媒人和反对离婚”《离婚》所描写的张大哥的家庭纠纷及其危机,可视为传统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危机。小说辛辣的揭示了张大哥的“哲学”困境。最后,张大哥成了悲剧角色,只会绝望的哀叹:“我得罪过谁呢?招惹过谁呢?”---老舍以幽默的笔法,真实地写出了张大哥这类老派市民与顺应天命而不可得的悲剧。 4)“新派市民”形象的漫画式描写:老舍笔下的这类角色因为嘲讽的意味太浓,刻画并不算深入,又类型化的倾向。 讲课要涉及到的作品分析:《离婚》里的张天真就这种“德行”:“高身量,细腰…….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一种新潮而又浅薄的角色。《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也是这类被嘲讽的“洋派青年”,不过更令人恶心的时“洋”味中又带有汉奸味。 5)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表现底层市民命运的形象。《月牙儿》,在两代人生活道路的分离与相聚背后,隐伏着精神上的分离与合一。耐人寻味的的是,老舍笔下的,矛盾解决的方式,不是母亲的生活向女儿的新思潮靠拢,而是正是母亲的生活真理能够通向真正的觉醒。《骆驼祥子》的底层人民的苦

《长恨歌》美学赏析

《长恨歌》是中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二人是唐朝最高统治者,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和政治人物。但白居易的《长恨歌》叙述的故事却不完全等同于历史,而是结合了里巷传说,因此是艺术化了的人物和故事。他们已经不是深宫中高不可攀的帝王与宫妃,而是沾染了人间烟火的爱情主角。所以在他们身上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寄予了现实的真情实感。只是不同的是他们的爱情是个悲剧,而他们自己又是这个悲剧的制造者和主人公。 有人认为它的主题是爱情。因为李杨爱情是排他的。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在美人成群的后宫却情有独钟。无论是安史乱前的“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还是马嵬兵变后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以及此后的玄宗见月伤心,闻铃断肠,以致山河变色,日月无光,都形象地反映了他对杨贵妃的刻骨铭心的爱。白居易在诗歌的第二、第三部分反复渲染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归途中他“君臣相顾尽沾衣”,信马由缰,魂不守舍;回京后的物是人非却让他产生幻觉,处处幻化出杨妃的美丽容颜:“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他辗转反侧,孤枕难眠:“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希冀梦中相见却一次次落空:“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终于道士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在海外寻到了已经成仙,道号太真的杨玉环。而杨玉环听到唐朝来使的消息匆匆出见:“花冠不整下堂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虽然已是天人永隔,但她仍然以物寄情:“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坚守着爱情誓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坚信:“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在这如泣如诉的的诗行里,读者早已忽略了他们长恨的根由,转而被他们荡气回肠的爱情深深感动。 另一主题是讽喻说。即君主好色,女色误国,导致了安史乱起,葬送了他们所谓的爱情。持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是诗歌的第一部分。诗歌开篇即是对君主好色的毫不留情的批判:“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当得到杨贵妃后唐玄宗便沉溺于美色,荒废朝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并且为了讨好杨贵妃,用人唯亲:“姊妹兄弟皆列土”,甚至导致社会风气大变:“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唐玄宗的行为,代价自然就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但是,更为广大读者接受的是双重主题说。即白居易原本为讽喻,可是在故事的诗化叙述中,情不自禁地变为了对忠贞爱情的歌颂。如果说第一部分李杨一个贪恋美色,一个恃宠而骄,感情中的欲望成分较重的话,而当他们天人永隔后,距离产生了美,他们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人性终于压倒了政治是非,达到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境界。 《长恨歌》一方面描述了唐玄宗和杨玉环荒淫的生活景象,讽喻了由此引起的国事荒废,外戚霍乱;另一方面在诗文的下半部分,又对杨贵妃和唐玄宗阴阳相隔,相思不得相见的遗恨表现了同情和恋爱。不论如何,此诗始终以坚贞不渝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主线贯穿其中。《长恨歌》这首诗从总体结构上来看,第一、二部分相较于第三部分来说属于实写,但实中有虚。诗人虽在实处落笔,却善于虚处经营。如杨贵妃的入宫,作者就进行了艺术虚构。诗中说她是被选入宫的。但据《新唐书?后妃?杨贵妃传》所记载,事实并不是这样。白居易用虚笔有意识的剔除了历史材料中的丑闻,特地隐去了杨玉环原为唐玄宗儿媳妇这一史实,净化了杨贵妃的出身,而是写“一朝选在君王侧”,也隐去了安史之乱,略写为“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这使得全首诗的忠贞爱情基调奠定下来,而为后来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念和痴迷的苦情做了铺垫。突如其来的变故,上阕的欢乐与下阕的悲凉更是显出了爱情忠贞之可贵。 在《长恨歌》之中,无论情节结构、题材处理、人物塑造、意境创构还是表现手法等方面,作者都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处理,二者交错为用,相得益彰,极具风

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摘抄

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摘抄 导读:好词好句好段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摘抄 好词 1、中庸克己逞强好胜妒火攻心 2、绝处逢生足智多谋怡然自得 3、拾金不昧九霄云外闻所未闻 4、声势浩大心烦意乱郑重其事 5、刚中柔外始终如一自强不息 6、孤立无援铮铮铁骨浩然之气 7、铮铮铁汉刚毅木讷九死不悔 8、波澜起浪赤胆忠心与世隔绝 9、交友娱乐好色之徒百折不挠 10、冻饿之虞正直无私烟波弥漫 11、毅力惊人柱石之坚百折不屈 12、夺眶而出三好二怯不毛之地 好句 1、等待大难临头比遭难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无法逃避这种灾难而不得不坐等其降临,更是无法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恐惧。 2、如果人们肯拿自己处境同那些环境比他们的更差的人比较一下,而不拿它同环境更好的人去比较,他们就会衷心感激,不至于嘟嘟嚷嚷地怨天尤人了,而人类社会上,口出怨言的事情就少了。 3、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

有用的。 4、生命中的真正伟大,就是做自己的主人。 5、我救你为的是如果有一天,我也可能命运不济,落到和你一样的境地,那时我也希望得到人搭救。 6、然后,我用从船上截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茶。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一一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7、他们之所以不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上帝的恩赐,正是由于他们老是在企望和贪求他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8、在人类的感情里,经常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看得见得目标吸引,或是被某种虽然看不见,却想象得出来的目标所吸引,就会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灵魂向那目标扑过去,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叫我们痛苦得受不了。 9、我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亲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因此从小只是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出洋远游。当时,我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让我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他曾送我去寄宿学校就读,还让我上免费学校接受乡村义务教育,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一切都没有兴趣,只是想航海。 10、由于缺乏适当的工具,一切工作进行得特别吃力。我花了差

浅论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试论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老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在大杂院中度过了艰难的少年时代。他自幼就和挣扎在黑暗社会最底层拉洋车的、修房的、剃头的、卖唱的和教书的等各行业的下等人相交往。因此,他不仅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而且同他们在感情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热爱他们的好品质,同情他们的苦难,关心他们的命运。他的作品多描写劳动群众的生活苦难,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 老舍的创作,带有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的文艺更有深切的联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他的作品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笔者试着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老舍执著地描写城与人的关系,用众多小说构筑了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所有方面,显示了老舍对这一阶层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对现实社会作阶级剖析的方法不同,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下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文化的蜕变。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社会与文化的表现者与批判者。就他所提供的市民形象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来看,几乎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够与他相比。在他的笔下,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剃头匠、洋车夫、说相声的、演鼓书的、开茶馆的、打拳舞棒的、三姑六婆、八旗子弟、娼妓、巡警等等市民阶层的各类人物,真是无所不有。 老舍写得最好的是老派市民形象。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保守、闭塞的。老舍常常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方面的批判。老舍十分擅长描绘家境小康的旧派市民形象。如《二马》中的老马先生,《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和牛老太太,《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及其儿子天佑,《离婚》中的张大哥,还有一些毫无专长、专靠“吃铁杆儿庄稼”的八旗子弟,基本都是属于这一阶层。他们有的是小商人,有的是小职员,家境小康,吃穿不愁。他们生活在中国古老的城市里,也保持着最古老旧的生活情调,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宗法封建性的人伦关系。因而,善良、驯顺而又保守、因循、中庸,怯懦,还有浓厚的宗法封建色彩是他们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特

《扎染和蜡染艺术》教案范文

《扎染和蜡染艺术》教案范文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扎染和蜡染艺术》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基本原理,体会扎染和蜡染特有的艺术魅力,掌握其基本技法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扎染、蜡染工艺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以此传达自身的审美意识,发挥艺术创造个性。 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感受扎染、蜡染之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制作工艺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欣赏、讲授、观摩制作过程 教学用具: 课件、录像 教学过程: 扎染工艺 在大理,扎染制品主要用于服饰和各种家庭装饰用品。大理的扎染图案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和花卉。染制的图案形象生动,晕纹自然,蓝地白花,青里带翠,呈现素雅凝重之感。特别是大理古城,大街小巷摆满了色彩艳丽的各种各样扎染装饰品,以及服装、鞋帽等制品,为风景如画的高原小城平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

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现在扎染普遍应用在壁挂、家居用品、以及服饰上面。其色彩艳丽,古朴、新颖,有一种田园的质朴,回归自然的感觉。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欢迎和喜爱。 一、扎染简述 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在染色前将织物或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在染色过程中由于织物受到轻重、松紧不同的压力,色浆浸渗于织物纹理中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可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 二、扎染的艺术风格 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4.1 《长恨歌》的内容与艺术

唐诗经典MOOC课程第四讲 白居易《长恨歌》 主讲教师:胡可先 白居易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现存诗歌三千余首,他也是唐代第一流诗人。他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即讽谕诗、感伤诗、闲适诗、杂律诗。他自己对讽谕诗非常看重,但实际上,我们觉得,他的诗写得最好诗歌并不是讽谕诗,而是感伤诗里面的《长恨歌》与《琵琶行》。我们今天就重点讲授《长恨歌》。 一、《长恨歌》的内容与艺术 《长恨歌》写于元和元年。陈鸿《长恨歌传》提到这首诗的写作经过,他说,元和元年冬十二月,白居易自校书郎为周至尉,陈鸿与王质夫家于周至,二人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作。 从《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内容看,二者的故事情节是相同的,这可以说明,这个故事情节,在当时的民间传说中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故事情节。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详尽的叙事,热烈的抒情,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祸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上的苦果。《长恨歌》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的。在文学上,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可是写天子的爱情,而且写得这样回旋曲折,宛转动人,回环往复,缠绵悱恻,可以说古往今来仅此而已。也正因如此,千百年来,才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的,而是通过他笔下的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诗的一开头就说: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一开头叙述故事的原委,便表现了这首诗在思想倾向上的复杂性。“汉皇重色思倾国”,显然对玄宗有微词,而“天生丽质难自弃”明显地有着为尊者讳的意思,据历史记载,杨贵妃原是玄宗的儿子寿王的妃子,玄宗看中了,想法子弄了过来。如果实写的话,则玄宗的荒淫与乱伦就不言自明了,指责的份量当然就更重点。而现在却轻轻一笔带过,用“难自弃”三字,就为玄宗包涵了。宋人赵与时《宾退录》对此评论说:“盖宴昵之私犹可以书,而大恶不容不隐。”这是宋人的看法,并不一定符合唐人的实际情况。诗接着就写杨贵妃的美丽与唐玄宗对她的恩爱无比: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游春从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蜡染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传统蜡染的起源与发展 一·蜡染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二·蜡染的起源 1·起源传说 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蜡染故称“蜡缬”,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了解考察蜡染的起源是理解蜡染本质的必要环节。任何技艺的起源和人类的劳动都是同步的,它包括人类发现的自然中的各种效应和人类的操作经验,蜡染技艺的起源也是如此。 2·历史追溯 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丝、染色当时都设有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工官。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论长恨歌艺术特色

论《长恨歌》的艺术美 论文摘要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中的名篇,这也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他曾说过“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长恨歌》更是唐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千百年来被广为传唱的名篇。我准备结合安史之乱以及诗人白居易的个人生活经历,对《长恨歌》一诗的主题思想做一些浅显的分析。同时想通过对《长恨歌》一诗的情节结构、叙事特点、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对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做以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揭示《长恨歌》这首不朽之作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主题结构特色叙事艺术人物塑造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卒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喜欢白居易《长恨歌》,其实这里面是有原故的,这篇文章是他在做周至县尉时作的,正好我的家乡也在周至,而且《长恨歌》全文曾被毛泽东同志手书,因此我也特别喜欢这篇文章。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以《琵琶行》、《长恨歌》极为有名,下面就《长恨歌》的艺术美谈谈我的看法。 《长恨歌》自问世以来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的读者。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说是唐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因此,关于《长恨歌》的研究者也是逐年增多。对于《长恨歌》主题思想的争论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也想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好词好句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好词好句 好词摘录: 搁浅、兜底、吞噬、烟波弥漫、泅水、山坳、恭顺、惊魂甫定、斑斑印记 好句摘录: 1.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若不是预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代价,若不是预先对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正确的估计,那真是太愚蠢了。 2. 我经常怀着感激之心坐下来吃饭,敬佩上帝的好生之德,因为他竟在荒野中赐以我丰富德没事。我已经懂得去注意我的处境中的光明的一面,少去注意它的黑暗的一面;多去想到我所享受的,少去想到我所却缺乏的。这种态度有时使我心里感到一种衷心的安慰,简直无法用言语表白。……我觉得,我们对于所需要得东西感到不满组,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已经得到得东西缺乏感激之心。 3.……可见,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4.我在海上漂流了这么多天,实在够了,正好安安静静地休息几天,把过去的危险回味一下。 5.一个人时时期待着祸事,比遭遇到祸事还要苦些,尤其是当一个人无法摆脱这种期待,这种担惊受怕的心情的时

候。 6.在人类的感情里,经常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看得见得目标吸引,祸事被某种虽然看不见,却想象得出来的目标所吸引,就会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灵魂向那目标扑过去,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叫我们痛苦得受不了。 7.一般人往往有一种通病,就是对于上帝和大自然替他们安排得生活环境经常不满。照我看来,他们的种种苦难,至少有一半是这种通病造成的。 8.造物主在统治人类的时候,把人类的认识和知识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实在是无上的好事 9.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 10.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11.唉!人在恐惧中所作出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们保护自己的种种办法,一旦恐惧心占了上风,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办法了。 12.尤其是,在这种不幸的境遇中,上帝指引我认识他,乞求他的祝福,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这种幸福足以补偿我曾经遭受的和可能遭受的全部不幸还有余。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摘要】:老舍的小说善于使用善意的幽默和朴素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寄托自己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引人深思,是含泪的笑,因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文主要从老舍小说幽默的特点及其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老舍小说幽默特点内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老舍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而且在很多方面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时刻表现正在其作品中的幽默艺术无疑是其最大的贡献,也正是这种幽默性使老舍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区分出来,获得了独特地位。老舍的作品中时刻充满幽默感,他的小说创作自然也不例外。老舍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娴熟地使用各种语言和修辞手法,使自己的小说带有了极大的幽默性,并成为了自己小说的突出特点。因此,对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小说的内涵和深远意义。 幽默始终贯穿于老舍小说创作的始终,但是这种幽默风格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这表明老舍在不断地加以探索,思考小说的形式与内容的联系。1933年发表的《离婚》标志着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的成熟。以此为界我们可以对其小说中的幽默风格进行时间上的探讨,并阐明存在于这种幽默感背后的东西。 1.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的发展 1.1早期作品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由于个人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他深受北京的平民生活,市井气息以及皇城文化的熏陶,使得自己的小说创作始终带着浓浓的“京味”,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北京人的幽默与看待世界人生的观点;而老舍1924年赴英任教至1929年回国,在此期间,他广泛阅读了英国作家如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作品,吸收了英式幽默的一些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因此老舍小说的幽默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早期老舍的小说中幽默风格并不成熟,还有为幽默而幽默的刻意性,直到1933年发表的《离婚》老舍的幽默风格才趋于成熟,其独特的艺术品格也形成了。 老舍自英国任教归来后在其小说创作中开始立意追求幽默,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实践,这一时期他发表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等小说,集中展示了他的小说创作中的幽默性,同时也向读者和评论家展示了其幽默风格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对其早期小说中的幽默风格进行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可以通过《老张的哲学》以及《二马》进行。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在幽默方面的初试牛刀之作,小说以作家的故乡北京为人物活动的背景,集中展示了当时小市民生活的某些侧面。而且由于老舍受北京传统文化影响颇深,这部作品从地点到人物也就带有了浓浓的京味。在这部作品中老舍的幽默是极为夸张的,幽默性大都来自小说中人物夸张的言行举止以及可笑的思考方式,因此《老张的哲学》中反映出来的幽默带有极大的刻意性,甚至有夸张至失真之嫌,这也是为当时的评论家所诟病之处。 《二马》是这一时期老舍小说的翘楚之作,在幽默风格方面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在《二马》中老舍的幽默不仅借助于人物夸张的言行来表达,而且更多的把关注点聚焦在人物性格方面,表现了老舍小说中幽默风格的内化。这部小说中的

蜡染起源

蜡染起源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蜡染故称“蜡缬”,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了解考察蜡染的起源是理解蜡染本质的必要环节。任何技艺的起源和人类的劳动都是同步的,它包括人类发现的自然中的各种效应和人类的操作经验,蜡染技艺的起源也是如此。蜡染起源的几种说法: 蜡染的发明以人们对物质特性的重复认识和利用为基础,并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因素和技术条件,因此它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蜡染是基于人们对服饰美化的需要,在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是在多种染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蜡染产生的时间应在纺织。印色3和画馈工艺成熟之后。从原料上看,蜡染对面料没有特殊要求,棉、麻、丝、毛织物都能采用;防染材料也不拘于特定品种,动植物蜡均可使用,通常是用树脂和蜂蜡;染色只能用冷染工艺,一般是植物染色,以靛蓝为主。从范围来看,蜡染技术存在与世界上很多地方,风格和使用方式也多种多样。由于受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北方寒冷地区不宜进行蜡染,因此蜡染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埃及是古代文明的摇篮,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同时吸取东西方的各种文化,成为最早步入文明的古国之一。蓝靛在公元前2400年的古埃及及第五王朝就已经作为防腐抗菌剂使用,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学者普利尼斯在《自然史》中,描写了埃及人浸染织物时用蜂蜡访燃,并称这种方法为“古怪的”,这说明早在相当于西汉时期的埃及,蜡染技艺就已经广为流行了。英国 L.W.C.迈尔斯主编的《纺织品印花》中认为,埃及蜡防花布早在公元前1500年已闻名遐迩。因此,埃及应被认为是蜡染的发源地之一。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棉纤维的国家,而且印度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有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棉纺织品的记录,因此棉织品的印染术也可能发端于印度。虽然印度气候潮湿,很难发现古老的织物残片,但从其他地区出土的蜡染棉织物可以判断,印度曾拥有高度发达的蜡染文化。赵丰教授在《丝绸艺术史》一书中考证了新疆民丰地区尼雅出土的绘有半裸女神像的蜡染棉织品,根据神像头后背光具有印度文化的因素,认为蜡染工艺在东汉时已传入中国西部边陲,印度应是蜡染的起源地之一。 我国无疑也是蜡染发源地之一,从大量史料记载和古代绘画中可寻觅一些线索。今年来发掘出土的精美的蜡染实物更是提供了有力证据,且把我国蜡染法院时间大大推前。陈维稷教授主编的《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认为,蜡染起源于西南少数民族,可追溯至秦汉之际,当时已利用蜂蜡和白蜡作为防染材料制作出白色图案的印花布,早于印度河埃及好几百年。美国人杜马斯法兰西斯卡特在其所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西传》一书中说:“现存中国的早期蜡染实物,比埃及、日本、秘鲁、瓜哇所发现的实物要早得多,特别是在敦煌石窟和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蜡染实物足以证明。” 马来群岛蜡染产业的优势使其他也被认为是蜡染起源地之一,美国人费雷斯特所著《蜡染》一书中也提到蜡染发源地在瓜哇,至公元1515年以后,到那里旅行的人才把蜡染技术传到世界各地。 以上这些地区被认为是蜡染的发源地,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限制的;蜡染技术高超且工艺保存完整,另一方面原因是有出土文物或者文献资料可供佐证,至于在已经消失了的文明中是否有蜡染技术就不得而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