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山大版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1)

山大版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1)

山大版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1)
山大版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1)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1.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4)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25人,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对中国的经典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3.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名胜佳境”“艺术乐园”两个单元。

“名胜佳境”:了解济南、崂山等名胜。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对联”和“成语”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在“名胜游踪”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

里,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温馨点击”不仅介绍了作者、作品及相关的知识,而且揭示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活动广角”以对话的形式提示了学习要求,并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加深认识;最后通过“成长阶梯”这一环节检验学习情况,促进形成和发展。

4.教学内容

5.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周次教学内容

第1、2周泉城济南

第3、4周千佛山

第5、6周趵突泉

第7、8周大明湖

第9、10周海上名山

第11、12周龙潭瀑

第13、14周妙联集锦

第15、16周读书名联

第17、18周成语探源、

第19、20周成语诗画

6.教学措施

(1)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4)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7.教学辅导计划

课时备课

第三单元名胜佳境

1、泉城济南

一、教学目标:

1、把文章读通顺。

2、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3、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

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教法与学法:

指导、启发;自主、合作、探究

四、学具准备(根据需要来写,此项一定包含对教育技术的使用):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指具体的分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你知道哪些旅游城市?听说过济南吗?你对济南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看看济南有多美,看看济南有哪些旅游景点。板书:泉城济南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两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2、活动广角:你知道哪些着名的景点呢?小组内交流。

六、课内训练题

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七、作业布置(体现分层,不同水平学生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八、板书设计。

济南

落日天边见二峰,

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窦缘王屋,

南去山根接岱宗。

2、佛教名山——千佛山

一、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三、教法与学法:

激发兴趣、指导方法;个人诵读、自悟。

四、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千佛山吗?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佛山,看看千佛山有多美。板书:佛教名山——千佛山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佛山。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千佛山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千佛山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请听这幅对联:“秋水一湖,满贮五三烈士血;佛山万仞,可作国耻纪念碑。”

理解这幅对联的含义。

六、课内训练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千佛山的哪一些着名景点?

七、作业布置

1、有机会亲自去爬一爬千佛山,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2、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八、板书设计

千佛山

山对济南城,

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晚秋,

几案与云平。

3、名泉之冠——趵突泉

一、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三、教法与学法:

激发兴趣、指导方法; 个人诵读、自悟

四、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吗趵突泉?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趵突泉,看看趵突泉有多美。板书:名泉之冠——趵突泉(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名泉之冠——趵突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趵突泉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趵突泉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六、课内训练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趵突泉的哪一些着名景点?

七、作业布置

1、有机会亲自去趵突泉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2、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八、板书设计

趵突泉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4.泉城明珠—大明湖

一、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三、教法与学法:

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泉城明珠大明湖介绍:

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公园面积八十六公顷(1290亩),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顷,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宋时着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大明湖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大明湖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六、课内训练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大明湖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大明湖的哪一些着名景点?

七、作业布置

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八、板书设计

西湖二首

大明湖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

5、崂山

一、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三、教法与学法:

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崂山八水河中游,于百尺悬崖飞流直下,喷珠吐玉,状如龙舞,故名“龙潭瀑”。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山雨过后,洪涌瀑注,飞腾叫啸,蔚为壮观。

北九水

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外九水。“九水明漪”为崂山十二胜景之一。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五)成长阶梯

六、课内训练题

1、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着名景点?

2、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七、作业布置

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八、板书设计

崂山:青岛市

海上名山

第四单元艺术乐园

(一)妙联集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这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

2.了解对联的一些常用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掌握部分妙联,体会其对应的巧妙,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

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材料

五、教学过程:

1.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对联的妙趣。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2.品读温馨点击,对对联有进一步的了解。

3.活动广角:

(1)把这些对联读几遍,同桌试着对一对,一定很有趣。

(2)讲出下面对联中包含的七个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如果讲不出就去请教别人或查找资料。

4.交流学习心得。

5.教师小结。

六、课内训练题

把这些对联读几遍,同桌试着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对的。

七、作业布置

搜集历史上的明联妙对,说一说,除了我们课本上出现的形式之外,对联还有哪些对仗形式?

八、板书设计

对联(对子)

合字联

拆字联

叠字联

回文倒顺联

2.读书名联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有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联。

二、教学重、难点

背诵教材上提供的一组名人话读书的对联,受到发奋读书的教育。

三、教法与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这些读书名联。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2.品读温馨点击,对读书名联的来历有进一步的了解。

3.活动广角:

(1)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先把这组名人读书联背下来。

(2)自己动手把这些对联做成书签。

(3)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副作为座右铭。

(4)你能看出以下两副对联是哪种商店的吗?请你也去抄录所在社区、街道商店的对联,和同学们评一评哪副写得最好,也可以试着写一副。

4.交流学习心得。

5.教师小结。

六、课内训练题

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先把这组读书名联背诵下来。

七、作业布置

摘录所在社区、街道商店的对联,评一评哪副写得最好。

八、板书设计读书名联

3.成语探源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各种来源。

二、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指鹿为马”的大意。

三、教法与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艺海拾贝,对照书边的注释体会文章的意思。

读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2.阅读温馨点击,知道什么是成语?它的来源有哪些?阅读成语故事有什么好处?

3.活动广角

(1)把“指鹿为马”这个历史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试着用一用这个成语。

(2)下面这些成语都来源于史书上有记载的历史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吗?不清楚的你去查阅一下资料。

(3)下面这些唐宋诗句,都与成语有关,你能写出这些成语吗?

4.教师小结。

六、课内训练题

把“指鹿为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学会用这个成语。

七、作业布置

课后查一些成语的来源,将给家长、同学听

八、板书设计

指鹿为马

4.成语诗画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根据成语故事来为成语配上图画。

二、教学重、难点

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培养学生为成语作诗、配画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

激发兴趣、小组合作

四、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艺海拾贝,体会书上为成语配画的方法。

看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2.阅读温馨点击,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来源及有关它的知识。

3.活动广角

(1)读一读、演一演“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并查阅一下它的来源。

(2)你知道下列成语故事吗?能从中选一两个给它配上诗或画吗?

(3)搞一个成语大接龙的比赛,看谁的龙最长!

4.教师小结。

六、课内训练题

读一读、演一演“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并查阅一下它的来源。

七、作业布置

选择课本上或课外的一个成语故事,试着给它配上诗或画。

八、板书设计

杞人忧天

凿壁偷光

闻鸡起舞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传统文化》书上内容比较艰涩难懂,读书方法也有待于老师指导,由于年龄尚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有一定难度,他们在理解古文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四、学期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五、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七、教学辅导计划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 八、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第一周—第二周第十课 第三周---第四周第十一课 第五周----第六周第十二课 第八周—第九周第十三课 第十周---第十一周十四课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五课

山东版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

山东友谊出版社五年级传统文化第二单元 交友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二单元交友 7.友其德也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诵读中的句子。了解“友其德也”的含义。 2.了解传统文化中更多关于交朋友的典故并学习。 3.能在生活中学会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交朋友。择良友,弃损友。养成良好的交友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幅图片对比导入,问学生会和哪张图片中的学生交朋友。并谈一谈为什么选择他?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经典诵读》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点睛自由读并理解课文意思。(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3、尝试背诵。 4、想一想:我们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不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5、学生自读“倒屣相迎”典故。读完故事,你是怎么理解“倒屣相迎”的?(三)忆事思辨 1、小组合作:出示导入的两张图片,如果你作为他们的朋友,你会怎么劝

说他们? 2、找学生上台表演。 (四)博学研思 1、自读广闻博识的说文解“朋”,你还知道其他关于“朋”的文化吗? 2、查看资料卡。说一说你知道的关于朋友的历史典故。 (五)学以致用 1、搜集关于“朋友”的名言警句,和朋友交流分享。 2、写一写,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交朋友? 3、小调查:你周围的同学是怎样交朋友的? 8.君子慎交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诵读中的句子。了解“君子慎交”的意思。结交朋友要谨慎,不要交结那些比自己差的人作朋友。 2.了解传统文化中更多关于交朋友的典故并学习。 3.能在少年时期谨慎选择自己的朋友,并和德行高尚的良友一起进步。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墨子悲染丝”的故事导入:有一回,墨子见人染丝,感慨于(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著变化。他认为,不但丝会很容易地被染成各种颜色,一国之君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功名蔽天地的仁义显人,还是为天下谬的不义辱人,无不是外来的影响所致。士也不例外,如果所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传统文化备课 五年级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3)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4)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 (4) 第1课《声律启蒙》(一) (4) 第2课《声律启蒙》(二) (5) 第3课《声律启蒙》(三) (6) 第4课、《笠翁对韵》 (6) 第二单元诗词诵读 (7) 第5课《登金陵凤凰台》 (7) 第6课、《古诗两首》 (9) 第7课诗词两首 (10) 第8课诗词两首 (11) 第三单元魅力汉语 (12) 第9课对联 (12) 第10课谜语 (13) 第11课谚语与歇后语 (14) 第四单元古代都城 (16) 第12课北京 (16) 第13课西安 (18) 第14课杭州 (19) 第15课南京 (20) 第17课茶 (21) 教学进程设计 (21) 第18课酒文化 (22) 第 19课四大菜系 (24) 第 20课古诗两首 (24) 第21课诗词两首 (26) 第22课诗词两首 (27) 第24课京剧 (28) 第25课昆曲 (29) 第26课山东地方戏 (30) 第27课魏征 (32) 第28课包拯 (32) 第29课文天祥 (33) 第30课林则徐 (34) 第31课康有为 (35) 第32课祖冲之 (36) 第33课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7) 第34课四大发明 (38)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再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魅力汉语、古代都城、饮食文化、诗词诵读二、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科学技术九个单元。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丛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教学措施: 1 传统文化旨在培养血神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 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2017-2018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两个班每班有47名学生。一年级的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课堂太随便。受识字少的限制不愿读书,更不愿背诵。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说话随便。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觉得《传统文化》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脍炙人口的儿歌,使他们喜欢统文化。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尚德修身”、“砥砺品学”两个单元。““尚德修身”:主要从五个方面学习,尚德、修身、明理、自然、审美。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砥砺品学:从励志、尊师、劝学、惜时、自强五个方面学习。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 五、教学措施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 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 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 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法学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常规教育 第二周尚德1厚德载物 第三周修身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三年级传统文化

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人的品格有高低之分。 2、让学生从小养成亲近,尊敬,学习人的之人优良品质。 3、理解人的之人的优点。 二、教学过程: 1、教材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意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编排。 三、学习新课: 1、学习理解李硫秀《弟子规》。 2、2、学生反复读《弟子规》 3、课文主要讲什么、 生1: 生2: 3、总结;真正仁者,内心善良,没有隐瞒,说话工整无私,也不会刻意地订好别人。《弟子规》教导我们:只 有亲近这样的仁德之人我们才能成为仁者。所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2)学生谈感悟和想法。 4、活动广角

(1)下面是“仁”字的演变过程,多有趣呀!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吧?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跟同学交 流交流吧 5、成长阶梯 (1)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最主要的收获是。 (2)学生展示 生 1:在交流活动中,同学们认为你做得怎么样? (很好/较好/需要继续努力) 。 生 2:这段《弟子规》选文你背诵得 (很熟/一般/不熟) 。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 仁者爱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学会尊敬他人的父母、关爱他人的孩子。理解仁爱 和关爱、礼貌和尊敬之间的关系。领会礼貌和尊敬是相互的。 2、让学生从小养成关爱、尊敬他人的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尊敬他人的父母、关爱他人的孩子的道理。教学难点:关爱、尊敬他人的优良品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三、 1、学习理解《论语·颜渊》、《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离 娄下》的选文。 (1)、学生自读《论语·颜渊》、《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离娄下》 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三段选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 1:我们不但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更要尊敬他 人的父母、关心他人的孩子 生 2:礼貌和尊敬是相互的。 (3)、这里是怎么讲的?你能说一说吗? 生 1: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已的 小孩,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小孩。 生 2:有仁爱的人关爱别人,有礼貌的人尊敬别人。关

山大版传统文化六年级教案(全册)

山东大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第1课《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 教学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 七、活动广角:第4页 八、成长阶梯:第4页 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大学》(二则) 一、经典回放: 默读课本5—7页原文和文意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再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魅力汉语、古代都城、饮食文化、诗词诵读二、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科学技术九个单元。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丛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教学措施: 1 传统文化旨在培养血神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 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围绕科学技术、诗歌朗诵、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等主题来编排的,本学期共学习五个单元,《古诗四首》《京剧》《李时珍》是精读课文,饮食文化是略读课文。 本组涉及知识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有:1、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认识生字、掌握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了解中华古代科学技术和对外文化交流对世界的贡献。

山东省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案资料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山东省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四、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一课时,本学期16课时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教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一) 【教学内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教学过程】 一、简介《声律启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2页 六、拓展活动:第2页 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一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二) 一、教学内容: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4页 六、拓展活动:第4页

五年级下传统文化 教案

教学知识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思想感情。 教学知道孝慈是维系亲情的纽带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思想感情。 学情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怕。 二)、学习新课 1、范读。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读 “子路百里负米” 理解子路是怎样孝亲的。 四)、知行合一 读一读要求,画一画你的全家福 作 板曲堤镇小学备课专用纸 课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课 时 1 课 型 新授 目标 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孝慈是维系亲情的纽带 能力 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情感 目标 重点 教学 难点 。 教法 设计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情感训练法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持之以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 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授课教师填写) 业 设 计 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曲堤镇小学备课专用纸 课题忠厚传家远课时 1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在老师的帮助下对照“古语今说”理解意思能力 目标 在背诵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对照“古语今说”理解意思。 教学 难点 对照“古语今说”理解意思。 教法 设计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情感训练法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持之以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授课教师填写) 一)、课前引入、复习 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1、简明了解出处 2、总体把握古语今说。 3明道喻理:读“王氏三槐堂”想一想王氏三槐堂为什么能够勉励王氏子孙? 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人人家里都有家规家训,请将你家的家规家训写出来。四)拓展诵读

一年级齐鲁书社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知礼守规 第一课正衣冠重仪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在家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正确对待自己的衣帽服饰,懂得爱护和珍惜,取放要有定处,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规律,这样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方便,减少许多麻烦。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说,衣冠服饰在于什么?平时,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衣冠不在名贵华丽,而在于整齐和整洁。 (2)平时,要爱护衣物,不要随便弄脏,破了要缝补。衣帽脱下后,要放在固定的地方。 三)、读刘琎束带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刘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 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 2、自我评价。 3、读背《弟子规》中的“置冠服,---------”。

第二课步从容立端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走路稳重,身体端正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走路稳重,身体端正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走路时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讲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其实也可以从他的走路姿势以及举止中体现。我们平时说话时要注意,尤其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言行举止要礼貌。这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怎么走路的,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站如松,坐如钟。 (2)平时,走路身体要端正,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三)、读戴晞被免的故事。

山东省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全册)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四、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一课时,本学期16课时

五年级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子课本(2019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三单元 诚信立身 “诚信”二字中的“诚”指的是真实、诚恳,“信”指的是信任、信用。“诚”“信”二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减信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最终也将一事无成。我们要牢记古人的教海,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经典驿站 1 忠信为宝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枢言》 注释:结:纽带。 文意:诚信,是社会关系的组带。 儒有不宝全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注程:儒:儒学、儒家经典。这里泛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宝,动词,珍视 看重。 文意:不看重金玉等钱财,而以忠信为宝。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周易?乾》 注释:进德:提高道德修养。修业:扩大功业建树。修辞:修饰言群。居:积累。文意:君子要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忠诚守信,这是用来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修饰言辞以树立诚意,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功业。 温馨点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精神纽带,是

人性中最重要的美徳。它让我们的灵魂变得高贵,让我们的品格变得高尚。我们一起查字典,找一找关于“信”字的解释吧 活动广角: 课文中这几句话道理深刻,你能背诵下来吗? 1.诚实 2.不怀疑,认为可靠 3.崇奉 4.消息 5.函件 6.随便,放任 你还知道些关于诚实守信的历史小故事?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我知道”曾子杀猪与“学布一话干金”的改事,还知道...... 成长阶梯: 你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满意吗?如果能把这几句话背诵下来,就可以把红旗插到C峰上;如果你通过查字典了解了信”字的不同含义,就可以把红旗插到B降上;如果你能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就可以把红旗插到A峰上啦!

传统文化教案五年级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五年级 教材分析: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游踪”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教学措施: 1、诵读,记背。再慢慢品尝,感悟。 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3、;将这本书扩展出去,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 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诗经》 硕鼠·魏风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硕鼠》的意义及要表达的中心。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硕鼠》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介绍《诗经》及《魏风·硕鼠》。 四、活动广角。 1、背诵《硕鼠》这首诗。 2、说一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同桌交流。 教学后记: 诗句朗朗上口,学生学得比较容易,效果较好。 黄鸟(《秦风》)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2、古代人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认为这处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 教学后记|: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了解中国的历史。 《韩非子》 买椟还珠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买椟还珠》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山东版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落实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诗文经典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本班特制定本学期的诵读计划如下一、教学任务针对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形势,明确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本源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归属感,从而自觉抵制浮躁文化的影响,不忘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一单:元初识韵律 《笠翁对韵》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冬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冬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微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五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硕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3、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4、熟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2、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板书“鼠”,齐读,思考: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师在“鼠”字前加上“硕”字,齐读,思考:这个字什么意思? 猜想题目的意思。(大老鼠) 二、新授: (一)、师范读,生听清字音,体会诗中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二)、生自渎,借助注音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 (三)、指读,生生互评。 (四)、默读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在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一共分为三章,三章结构上非常相似,句子大部分都是重复出现(重章、叠句、四言),只有几个词不同。 师总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五)、学生自己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六)、学习第一段: 这篇诗经在讲什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逐句理解。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黍”:黍子,一种粮食; “无”通“毋”:不要,不。 B、将第一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大老鼠大老鼠,别在吃我的黍子。 (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女”通“汝”:你。 “贯”:侍奉。 B、讲解句式: “莫我肯顾”:应为“莫肯顾我”(宾语前置) C、将第二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三年侍奉你,都不愿意对我照顾。 (3)“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适”:舒心; “逝将”:发誓要。 B、将第三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的地方。 (4)“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完整版)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三单元君子之道 9.文质彬彬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文质彬彬”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文质彬彬的道理。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论对于诚信、礼仪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 三、学文立志 1.师:学生自读故事《马夫和农夫》。 讨论: 读完故事,你了解“文质彬彬”的含义了吗? 四、忆事思辨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情境图,学生上台表演 讨论:想一想校园里都适用哪些礼仪,这些礼仪能带给我们哪些帮助。课间追逐打闹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坏的影响和结果? 1.有事要请假 2.有序排队买饭 3.课间在走廊追逐打闹

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你是怎么做的?五、博学研思 1.回忆第一课中的孔子 2.自读《孔子习礼》 3.资料卡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礼仪,了解言语辞令的礼仪 六、学以致用 1.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场合中的礼仪要求。并且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安排这些礼仪活动。记录下来,完成记录卡。 2.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请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并展开评比。 10.君子之乐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君子之乐”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矢志不渝的道理。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论对快乐、乐趣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

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安排: 每一周一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