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型城镇化发展下农村人口迁移趋势分析

新型城镇化发展下农村人口迁移趋势分析

新型城镇化发展下农村人口迁移趋势分析
新型城镇化发展下农村人口迁移趋势分析

新型城镇化发展下农村人口迁移问题探究

摘要

2014年3月16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的出台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大刚性文件。城镇化一词是指人口向城镇转移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增速发展时期,而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口迁移问题。因此,农村人口迁移问题便成为了决定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成败的重点问题,进而也深刻的影响到了我国宏观渐渐的长远发展。

本文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增速发展阶段下的农村人口迁移问题为分目标,探究当下我国从事不同层次产业下的人口在城镇化战略下的迁移方向。本文通过一些人口迁移理论的总结,并以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和我国的实际国情构建了自己的分析模型。模型通过农村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分析作为其迁移决定的标准,即当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是,迁移就会发生,反之则不会发生(当然具体而言迁移收益和迁移成本中包含了大量客观和主观因素,这些因素会在正文中详尽加以论述)。以此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增速发展阶段我国农村人口迁移趋势作出详尽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人口人口迁移成本收益分析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含义及全球城市化发展水平

城镇化指的是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农村的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趋势,纵观世界经济史,西方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都先后经历了城市化的历程。我们国家提出的“城镇化”一词就是来自“城市化”一词。城市化是世界通用的概念,而城镇化则是我国根究自己的特色而提出的说法。从发达国家经历城市化的历程而总结出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等都说明了城市化是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虽然我国城镇发展迅速,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对比发现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人口一

半要占到总人口的70%以上,而我国的到2012年统计城镇人口占比总人口的52.57%。

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要远早于我国,而城市化发展又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故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其城市化发展历程主要是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相继完成,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土地集中和农场规模扩大及农业技术进步,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改善。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工业化的进展,促使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加之各国政府对农业保护性政策的实施,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到19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己经进入后现代化社会和城市化高级阶段,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农工商综合企业迅速发展,农场经营管理趋向集中化、资本化和企业化,农民收入提高和城乡居民社会地

(1。

位的平等化,小城镇兴起与郊区城镇化发展)

1.1.2我国正式进入城镇化发展增速阶段

城镇化的一天在我国由来已早,它的正式提出是在1998年的中共第十五届三中全会中。根据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17.9%,而到2012年已到达52.6%,这意味着在过去34年的中,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3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有1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由此可见35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图表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做一个回顾。

表1

表2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城镇人口从2002年的5.02亿在十年的时间增长到2012年的7.12亿。涨幅达42%,平均年涨幅达4%。而且中国的城镇人口首次在2011年超越了农村人口。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过表(2)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农村迁往城镇人口的速率也在近十年增长的越来越快。从2002年城镇人口占比总人口的39.09%十年的时间增长到2012年的52.27%。可以说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正在不断的加速和深化。

但随着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原有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为了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产业结构急需调整,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的情况下。作为产业结构调整,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的城镇化建设自已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

而且根据工业化国家经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30%左右后就进入了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产业结构,空间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等随之发生变革,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城市化率将不断的向70%左右攀升并最终稳定在这个比例。

综上可见,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几人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1.1.3 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伴随人口的迁移

城镇化的定义即人口向城市迁移,故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增速发展的阶段下,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

我国的经济模式为城乡二元经济。前期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夯实经济基础,我国实行重点优先发展工业的发展模式,以农促工。一方面利用户籍制度将大量农民栓在了农村,拴在了土地上,从而大量减少了农民迁入城市的进度,降低了城市失业率,稳定了作为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城市的安定状态。另一方面,农业本身就是一个低受益的弱势产业,在以农促工的体制下,政府将大量财政向二三产业倾斜,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拿一组数据做对比,美国农业作为世界发达农业的代表,具有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现代化生产的情况下,美国农民的收入仍有40%来自政府的财政补贴。而反观我国在农业生产相对落后,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政府对农民的财政补贴仅为农民收入的4%,差距不可谓之不大。

而这两方面的原因恰恰是制约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这两个方面使得我国农业在人多地少的国情制约下人力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产无法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因此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减少农村人口,将部分农村人口迁移出去就是最佳的方法。这也就是我们实施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所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作者作为一个从农村考入北京上学的孩子,对自己的家乡和全国农村农业的发展都比较感兴趣,研究一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想知道或说简单的回答自己对所关心的家乡发展出来的疑问。当然这并非是这篇文章的全部目的,其中自然也有对政府献言献策,为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学术研究做梳理的大的主流性的目的。但鉴于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定位,作者本人还是认为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只为了解答自己对家乡发展方向的一种好奇与探索。

当然除了个人原因,大的方向也是有的,在我国经济在经历了10%、9%的GDP 增速下的迅猛发展后,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逐渐凸显其弊端。粗放发展、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日趋严重,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因此,为了保持我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便成为了摆在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我国最大的产业结构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人口企业的重要性。

本文从农村人口迁移为出发点,目的在理顺我国农村人口迁移方向与趋势,从而达到合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人尽其才,便可促的我国经济再次腾飞。

1.2.2 研究意义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带动的农业人口迁移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二是有利于我国城镇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分别分析。

第一农村人口迁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农”是指的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我认为这三个问题并不矛盾,三者之中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做到了农业的现代化,农民自然会收入增加,农民富裕起来了,农村自然会发展。

但关键在于三者的基础农业现代化由于我国的农村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而无法发展。我国农业的实际切实最大的情况就是人多地少。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虽我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巨大,但经过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平均算到每个人手里就变得十分寒酸了。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人

(2。人多地少使得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

农业生产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而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也无法是农民产生对农业生产经行大规模投资而购入大型机械设备经行现代化生产的积极性。

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便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促

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也在另一方面提高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员的劳动效率。而迁入城镇的乡村人口也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第二农村人口迁移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虽然在当下政府在努力促进国家、民族企业向高新尖端方向转型,但加工制造业依旧是我国基金的主要支柱。加工制造业的行业特点就是人力资源密集型,而我国的资源特点中极大地一项便是人力资源丰富。

在我国学界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即认为我国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如此之大的惊人发展速度。很大的原因便是利用了我国的人口红利的优势,而当下我国

(3。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一批新的农村人口迁移进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

入城镇,为我国的城镇的二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力军,继续我国人口红利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农村人口迁移的研究,为我国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我国政府和学者深刻研究和讨论。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比较早,对相应的人口迁移的研究也要要比较全面和系统。

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他认为比较经济利益的存在会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唐纳德·博格(D. J. Bogue)认为人口流动原因是流出地的推力大于拉力;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 A. Lewis)在1954 年提出了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二元经济理论,他认为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是城乡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其表现为现代部门不变的工资率与农村边际生产率为零之间的矛盾;1961 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D.W.Jorgenson)基于二元经济结构提出了当农业剩余大于零时,农村剩余劳动力才有可能转移;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 P. Todaro)在 1969 年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动力是追求预期收入的最大化;1961 年,舒尔茨(Schultz)认为个人和家庭迁移是追求更大经济收益的行为决策过程,认为当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迁移才会发生;Todaro(1969),Harris 和 Todaro(1970)认为城乡之间期望工资的差距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动力;S.findley(1977)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举家迁往城市很可能的原因是为了子女获得更好教育,因为教育被当成职业和经济流动的主要手段;斯塔克(1984)和斯塔克与伊兹哈基(1988)认为“相对剥夺”感是导致个体迁移的重要原因,这里的“相对剥夺”指的导致个体迁移的重要原因,这里的“相对剥夺”指的是一个人根据一个内在化的期望生活标准对收入作出的评价。

国外也有学者对我国的人口迁移的研究。

Oded Stark(1996)对我国农民工的回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重要原;John Knight(1996)、Lina Song

(2001)等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对潜在的迁移者十分重要,研究发现迁移者主要通过家庭成员、亲戚和同乡等社会关系网络获得迁入地工作和生活的信息,一些劳动力没有迁移的原因是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De Brauw等(2002)研究发现,大量的农民工认为进城务工比从事农业生产获得更多的收入; whalley 和Zhang(2004)的研究表明,户籍制度及其与之相连的相关制度是阻碍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因素。

1.3.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的人口迁移的研究时间相对要比国外晚很多,而且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已经完成了城市化地进程,而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在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所以西方学者的研究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们需要我们的学者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对城镇化建设做出指导。

从主观方面探究的有:罗霞、王春光(2003)认为,“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是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最初的迁移动机,在迁移的过程中,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逐渐产生了新动机;林毅夫(2006)认为,收入差距扩大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动力;王华、彭华(2009)认为,市场经济中农民的迁移行为选择是理性的,预期收益的最大化是农民迁移的根本出发点,农民迁移与否最终取决于是否获得预期收益的最大化,而收益最大化的获得是农民所处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制度方面探究的有:杨天兵(2003)认为推进城镇化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就业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改革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扈立家(2006)认为,要放宽入户条件,把小城镇的落户政策落到实处,在特大城市要承认和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地位。王萍(2006)认为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是劳动力转移前提条件,因此,应加强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营造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西方学者对人口迁移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地对人口迁移理论进行着发展和完善。研究内容上,就人口迁移而言,涉及到人口迁移的动因、影响因素和迁移方式等方面。就人口迁移过程而言,涉及到迁移前的决策、迁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迁移后引起的结果;研究方式上,由以经验描述为主的规范研究发展到以建立模型进行分析的实证研究;研究视角上,由宏观走向微观,由过去假设个体为迁移决策主体转变到强调家庭为迁移决策主体。西方学者的人口迁移理论为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而我国的学者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下的农民迁移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内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在研究中体现出了一定的特色。第一,在研究范围上,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如主观因素、个体因素和制度因素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学者还从成本-收益的视角和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视角对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经验描述、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数量统计等方法,有效地将宏观与微观、规范与实证结合起来。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一些新的社会现象还研究不多。如对于当前实践中存在的大量农村居民转化

为城镇居民的农村人口迁移研究较少,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进城行为研究甚少。

1.4 本文研究方法综述

1.4.1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迁移时,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并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分析和研究。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

(1)文献研究法。对于农村人口迁移这一课题,与之相关的研究很多,国内外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给研究农村人口迁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和借鉴,本文提出了研究农村人口迁移的相关基础理论。

(2)规范研究法。本文通过对农村人口迁移的理论分析、实践观察和个案访谈,探讨了农村人口迁移的产生及内在机理,判定并提取了影响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主要因素对农村人口迁移影响作用的大小和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理论假设,构建了理论模型。

(3)实证研究法。根据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本文通过对宏观统计数据及微观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农村人口迁移。

1.4.2 研究涉及理论介绍

第一推拉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

(4。此理论受到大量学者的研究,在此理论正式提出之前便有大量相关研理论”)

究,而在此理论提出之后又经过大量学者的论证与修改。

它是研究人口迁移的重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改善生活条件是人口迁移主要原因。其中,流入地中有利于改善移民生活条件的因素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不利的社会生活条件成为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促使人口迁移。

推拉理论隐含了两个假设:一是迁移行为是理性的行为选择;二是迁移者对流出地和流入地有某种程度上的了解。通过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和主观上的判断,最后决定是否迁移。推拉理论认为,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的推拉因素很多,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教育因素、人际关系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居住环境等。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在流出地或流入地的具体情况下都有可能成为推力或拉力。第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刘易斯模型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在其著名论文《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建立了一个二元经济的“古典”模(5。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经行生产的劳型)

动生产效率极低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以现代方法经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都较高的资本主义部门。刘易斯认为农业部门得重要特征是劳动的边际生产

率等于0,因此他将这些从农业部门抽调出来但产出不会因此而减少的劳动力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个模型重点考察的是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现代部门的产出增长与就业增长。

如图所示,(a )为传统农业部门。因为剩余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0,故在(a )①中TPm 在到达定点后不再增长,即农村劳动力饱和量为L1,L1之后的所有农村人口为剩余劳力。(a )②中农业部门工资有平均产量Wa=TPa/La 决定。(b )为现代工业部门,刘认为工业部门的平均工资至少高于农业部门的30%,农业人口才会向工业部门迁移,即Wm ,而工业部门的工资是由边际产量所决定的。故当工业部门资本量为Km1时,工业部门所能吸纳的劳动力数量为L1。在刘易斯的模型中,他认为作为工业资本家会将其所得利润经行再投资,使得现代部门的资本量增加。使得资本量从Km1到Km2再到Km3。相应的现代工业部门所吸纳的劳动力的数量也由L1到L2再到L3,直到达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完全吸纳到工业部门后,工业部门想要从农业部门得到更多的劳动力就不得不涨工资

)(6。

刘易斯模型表明了农业部门人口向工业部门的迁移过程,但未能明确的支出(b )现代(工业)部门 (a )传统(农业)部门 劳动量 劳动量 实际

工资 总

品(

制成

品)

总产品(粮食) 平均(边际)产量 1M TP 2M TP 3M TP LM Q 1M K 2M K 3M K L1 L2 L3 )(A A k TP A TP L S D1 D2 D3 A W M W A W A L LA MP LA AP

迁移将会在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下平衡。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托达罗模型。第三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模型是由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提出的。他认为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并未阐明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中失业和就业不断加剧的同时,仍有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流入城市的现象。他从而相应的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式,对农业人口流入与城市失业同步增长之间的矛盾做出解释。

托达罗认为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就是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而非绝对差异。当农业劳动力(包括实际劳动力和潜在劳动力)比较他们在城市的期望收入和在农村的平均收入,如果前者超过后者,移民就会发生。

移民决定的分析图示

农村收入 迁移的回报 城市收入 迁移的预期现值 迁移成本 互补因素 政府政策 社会系统 城市工资 自谋职业收入 找到工作机会

教育 汇款 机会成本

生活成本 交通成本 心理成本

迁移的心理价值 迁移决定

信息流 距离 城乡交流 教育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示意图

如图A 所示:假定有两个部门,农村农业和城市制造业。农村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工人的工资是具有弹性的。则此时的市场就是完全就业的,两部门均衡工资在Wa*=Wm*,有OaLa*的工人被农业部门雇佣,而OmLm*的工人被城市制造业雇佣。

但如果制造业部门的工资被制度所决定(即向下刚性),托达罗假定其处于Wa-的工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则有OmLm 人被制造业雇佣,从而获得Wm-的工资水平。剩下的OaLm 的人就要以Wa**的工资水平被农业部门雇佣。此时城市与农村的真实收入差距为Wm- - Wa**。若农民工人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尽管只有OmLm 的工作机会,他们也会愿意试一下运气,于是就有公式M US M A W L L W 托达罗模型为我们解释了城市城市失业的存在和农村向城市一名的个人经济条件,即解释了刘易斯未说明的两大部门间人口迁移平衡状态)(7。

1.4.3 本文综合三个理论模型而提出的成本收益模型

综合三个模型,其实不难发现,农村人口迁移决定的做出无非是利弊的对比衡量,当利大于弊时迁移就会发生,只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利弊分析中的因素的多少及其权重的作用。

其实用经济学家眼中,人的所有行为的决定都是可以用成本收益经行分析的,人口迁移也是如此。

假定做出迁移决定的个体是相对理性的,且对迁移决定的相关信息是完全了解的。那么就可以认为每一个个体对迁移与否做出的决定是有效的。

成本收益模型分为两个部分,即个体做出迁移行为而付出的成本和迁移后所获得的收益。

构成迁移成本的主要因素有机会成本、生活成本、心理成本、制度因素这四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A

M Q

Q ’

A W *A W **A W A L *

*M A L L M L

大类。

迁移成本收益模型分析

迁移决定

迁移成本

迁移收益 机会成本 生活成本

心理成本 制度因素 收入提高 生活质量

医疗条件 社会福利

住房成本 食品成本 服饰成本 生活日用品 故土依恋 环境问题

居住条件 食品条件 交通条件 生活服务、娱乐 乡村收入 城市收入 个人户口 子女户口

下面分别对这四类经行分析:

机会成本即失业率,即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中是否能找到工作。当城镇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会对农村人口的迁入的产生负面影响。

生活成本主要包括住房消费,食品消费、服饰消费、生活日用品消费。城乡居民生活成本差异中住房消费对比十分突出,甚至一二三线各级城市间的住房消费也差距明显。这便成为了影响迁入十分重要的因素。而食品、服饰、生活日用品消费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镇居民由于无法经行自我生产而完全依赖于购买的情况下,城镇居民对食品、服饰、生活日用品的高消费也构成了农村居民重要的迁入成本。

心理成本则主要表现在对故土的依恋和对城市生活的喜欢程度、城镇生活的环境问题,生活便利程度等因素。在如今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思想浪潮驱动下,人们对迁移的态度看的愈加平淡。但无可否认,在两地情况相仿或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更偏向于居住于故土,对于故土的依恋情结依旧对农村迁移人口有着不小的影响。而这点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农村人口迁移的首先选择目标是就近的城市而非远离故土的迁移。而在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个“阶梯式递进迁移”的问题,这个会在后文中详细论述。另一个方面,城镇中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以及日益在城镇中凸显的环境问题如雾霾,也是农村人口迁入的一大迁移成本。而生活的便利程度问题主要凸显在大型城市中,如交通拥堵、上下班高峰、购车限号等问题,这也是迁入的一大心理成本。

影响迁入成本的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制度因素。它主要是指户口问题,农村人口在迁入城镇后若无法获得本地的户口,那就相应的无法获得当地的大量社会福利,比如医保,社保,购房购车受限等问题;另外就是当本人户籍无法落户本地后,其子女也就无法顺利获得本地的户口,那子女的出生,教育,医疗,社保等也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这回成为一个极大的影响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要素。

分析完了迁移决定中的迁移成本的购成要素,那么下面再分析一下本模型中的迁移收益的购成要素。

迁移的收益主要包括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医疗条件、社会福利四个主要方面。

下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收入的提高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促进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核心驱动力。早期的推拉理论就是单指的收入差距,而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也是以收入作为标准,而托达罗模型中在解释其观点城市存在失业率的情况下为什么迁移还会发生所依据的依旧是收入作为其主要的衡量标准。由此可见,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促成农村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居住条件、饮食条件、交通条件、生活服务、娱乐等方面。城镇生活在这几个方面的要素上都要比农村优越许多,使得城镇的生活质量水平也要高于农村。因此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会成为促成农村人口迁入的一个条件。

医疗条件的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框架下对比犹为突出。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医疗水平有明显提高,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的农村的医疗条件依旧局限在农村小诊所甚至是赤脚医生的水平,而无法与城镇中的现代化水平的医院同日而语。虽农村人口亦可以到城镇就医,但距离上的不便和农村人口偏低的收入与高医疗费用的差距等问题不可忽视。

社会福利方面城镇和乡村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比如在教育和养老问题为例,城乡两者就有明显的差距。城镇拥有比乡村更为完善、先进、优质的社会教育体系;而在养老问题上,虽两者都有养老金制度,但城镇的养老金制度开展的要早,在体制上更加完善和更广的覆盖面积,而农村的养老金体制才刚刚建立,存在着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因此社会福利也就成为了农村人口迁移的一大收益。

综合上面得分析,虽将成本收益的对比罗列很详细,但却无法将其量化而做出精准的数字化的对比。这也是这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这个模型是一个定性模型而非一个定理模型。

但通过定性的分析,也可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农村人口迁移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究。那么下面我们就利用模型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探究。

第二章我国目前农村人口情况分析

2.1 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层次分析

本文是对农村人口迁移问题的探究,而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从农村首先向城镇迁移的应该是老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里的模型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是裕如农业生产传统且人口过剩(符合我国农村生产的现状,人多地少),因此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农业的总产量到达一定的程度后,边际产量为零。那么这部分可以从农业部门抽出而不会因此较少农业总产量的边际产量为0的农村劳动力就被称为农村剩余劳力。虽然这个概念有一定的绝对化,但其参考性还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就从中国当下的农村是否还存在剩余劳力,若是还剩,那么他的数量是多少入手,从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分配层面对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层次进行分析。

我国农村如今还有多少剩余劳动力?对于这个问题,我国有大量学者都曾有过对他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数量从0到2亿不等。下面是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计量。主体思路和大量数据来自我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张兴华

(8。

研究员的文章《农村还有多少剩余劳动力》)

下面就通过作者查到的相关数据和参考详细计算一下我国目前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人口数量和农业人口中的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首先计算农业的劳动力的使用量。因为农业作为一个季节性十分明显的产业,农民的劳动时间不均衡,而且农民兼业现象也比较普遍,故为了更加准确的考察农业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我们以“人/日”为单位。即以人均在农业上的工作天数为标准计量农业的劳动时间,然后再按照学界普遍采用的每人每年270个标准工作日,将劳动时间折成劳动力人数。

在具体的计算上,则是以农产品的数量与生产单位农产品的用工量的积作为农业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再除以270就可得到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

2011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45086万亩,稻谷平均每年用工为7.6个工作日,因此其用工总量为342649.8万日。按上述标准,折算成劳动力为1269.07万个,同理利用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全国小麦生产用工总需求为752.37万个,玉米生产为1337.95万个。将其他农作物以此类推,可以推算出2011全国种植劳动力需求为11312.48万人。

通过此种方法,亦可推算出2011年的全国畜牧业劳动力需求为3994.23万个,而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从业人员则通过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查得,

分别为238.2万人和243.9万人。

当然农业中还有其他领域的从业劳动力,例如农业水利建设,但劳动力数量极少。对这些人可以忽略。将上述极少的农林牧业所需要劳动力相加,可得2011年农业劳动力总需求约为17025万人。

而根据2011年国家人口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为65656万人,其中劳动力共有4050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1.7%。而我国农村人口中非劳动力人口数量为2515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8.3%。

而在劳动力人口中,外出就业1586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4%。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表明,这些外出的农民工平均在外工作超过5天的占83.5%,每天工作8个小时的占42.4%。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外出者不是兼业劳动力,而是专职外出打工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外出劳动力中,仍有2.74%的比例,即435万人在外务农(离土不离乡),即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为154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38.09%,占农业总人口的23.5%。

因此,这些未外出农民由下面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二是兼业的劳动力(兼营非农产业和农业);三是务农的劳动力(包括不充分就业劳动力或剩余劳动力)。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表明,农村常住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为 29.22%,据此可折算出未外出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约为 7201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17.78%。

结果,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总共为 22629 万人(其中,外出就业的 15428 万人,在本地就业的 7201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55.87%。

农村劳动力总数减去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的差即为农业劳动力供给。根据上述计算,2011 年农村劳动力总数为 40506 万人,从事非农产业的为 22629 万人,因此,农业劳动力供给为 178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44.13%。农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差即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所以 2011 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 852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2.1%。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见,我国目前农村人口迁移入城镇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了刘易斯二元模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可见,目前我国农村人口通过劳动力分配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此部分人口以农民户籍在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其数量为15428万,占农村总人口的23.5%。第二部分为农村未外出就业人口,而这部分有细分两类,农村未外出非农业劳动力和未外出农业劳动力,其数量为25148万,占农村总人口的38.3%。第三部分为农村非劳动人口,其数量为25150万,占总人口的38.2%。通过上面的分层,下面分别对三个部分的农村人口的生活经济情况做出相应分析。

第三章农村外出就业人口的迁移趋势分析

3.1 农村外出就业劳动人口情况分析

这部分外出就业劳动人口所占农村人口数量相当庞大,接近了农村人口的将近1/4。虽通过上面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所剩无几,但这部分人却可以被视为我国农村的隐形剩余劳动力。所谓的隐形剩余劳动力,是指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人口虽然脱离了农业生产,进入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但在我

国的二元经济体制下,他们依旧保持着农民的身份,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没有城市户籍的他们无法获得城镇体系应有的医疗、社会相关福利。即他们虽然在刘易斯的二元模型中算是从农村亿迁入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在他们自由流入二三产业部门后我国农业部门的生产并未受到影响)。但又未能真正被城市经济所容纳而转为城镇居民而真正在城镇中稳定下来。

我国人口基数巨大的情况下,致使任何资源在人均下来后都显得寒酸。我国的农用耕地更是如此。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这批首先从人力资源富裕的土地上解放出来的流转人口,自然首当其冲的应该被妥善安置。

至于如何安置,根据前面的分析我国前面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的目的在于首先发展城镇经济中的二三产业。以农促工,在牺牲农村部分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下,通过户籍制度将大量农民定在农村,定在土地上。使得城市以合理的人口规模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在这财政经济政策和手段,向城镇部门的二三产业部门倾销。使得原本就是弱势产业的农业部门以低廉的农业部门生产产品供给城镇的二三产业从事生产的人口以低廉的生活成本可以在工业部门持续进行再生产,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部门却为得到政府本应给予的相应扶植力度。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二元经济体制所显露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期明显。城镇部门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中去以继续促进它的发展。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由于人口的大量囤积,而成为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大发展趋势要求就是要农村人口迁出去,城镇二三产业需要人口迁进来。

面对这种态势,作为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外出就业人口就是顺应这个潮流的产物。因此他们应当首先被妥善处理,而其处理的大方向就是应该给予他们城镇居民身份,让他们与土地分离而正式在城镇中稳定的生活工作下来。

但往城市迁移在我国这个地大物博,大量城市发展不平衡,各线城市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农村人口迁入的趋势并不好把握。下面就通过作者自己建立的成本收益模型对这部分人的迁移决定进行详细分析。

3.2 农村外出就业人口迁移模型分析

对于外出就业人口的迁移方向,我们通过我国一二三四线城市的不同特点予以不同的分析。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我国所有城市的划分及其特点。目前我国所有城市的等级划分方法较多,比较受大众人的是以各大城市的经济、人口、发展潜力为划分依据的四线城市划分方法。一线城市为北上广加上深圳四个城市;二线城市多为各省省会城市及个别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城市;三线城市则多为省内的出省会城市以为的经济前列城市;四线城市为各省经济一般的剩下的所有城市。各线城市有其不同对农村人口迁移的吸引辐射范围,一线的四个城市作为我国的大型经济政治中心,对农村迁移人口的吸引力辐射是全国性的;而作为省会或省中的全国经济发展重点城市的二线城市而言,其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辐射则为全省的农村迁移人口,比如以山东省的两个二线城市济南和青岛为例,其吸引力为整个山东的农村迁移劳动人口;相应的作为各省中的经济较强的三线城市,则吸引力辐射集中于本市;四线城市其吸引力辐射则更针对限于本市。

对于维持就业劳动人口的安置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这批人工作于那个城市便将其安排与哪个城市,以其现在的分别情况进行就地安排。但问题是现在的农村

外出就业人口的分布不合理,稳定性差。因此就通过本模型经行详细分析,给出其将会趋于稳定化的最佳迁移趋势。

首先对一线城市进行模型分析。以辐射理论,一线城市此引得是全国的外出劳动力,就其迁移成本来论。

首先看其机会成本,国家公布的数据各一线城市的失业率并不算高,但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08年出台的城市规划到2015年北京人口应限制在1800万以内,而到2013年已突破2200万。可见,人口众多依旧会使一线城市的竞争压力巨大。再者我国的一线城市对全国人口的尤其是对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巨大,无形中也加大了对农村的外出劳动者得就业压力。失业率问题在一线城市对农村迁移人口压力较大。

在对生活成本进行分析,我国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极高,其中就住房一项就极为突出。近些年飞涨的房价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房价涨幅高到惊人。一线城市均价3-4万每平的房价,购房对普通一线城市工薪阶级压力甚大,相应租房成本也很高。在加速一线城市在食品、服饰、生活日用品上的消费上也是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因此生活成本一项是阻碍外出劳动力迁入的主要障碍,也是迁入一线城市的主动迁移成本。

心理成本分析,虽然如今我国的基础交通发达,距离已不再是阻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人口众多的我国在例如春运难的问题上,还是让外出打工的人一年头痛一次;再加上一线城市又多是我国大学云集的地方,每年,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山大则更不提竞争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外出就业人口了。近些年我国一线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雾霾问题严重,这已严重的影响到了生活于此的居民,这也是给农村外出劳动力迁入一线城市增加了心理成本。而生活的便利程度,就其负面影响而言。其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数量而言还是滞后的。例如上下班高峰时的公共交通拥挤不堪,饱受当地居民诟病。综上可见,农村外出劳动力在迁移成本的心理成本在一线城市也是巨大的。

第四方面制度因素,前面已经提到,我国的一线城市人口是明显超过当地人口规划的。通过最近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计划》中对各线城市人口落户政策标准看,标准指出在各线城市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全面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9(。而我国的四座一线城市的人口数量都在1000万以上(上海北京都在2000以上),故一线城市的户口依旧是严格限制的,不利于农村人口的迁入。

下面再分析一下一线城市的迁入收益,首先切入收益排在首位的是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据2013年的数据统计,四个一线城市的平均月收入为6000元)(10,而全国农民纯收入为900元/月。是有将近7倍的差距,差距不小。但若一线城市横向与二三线城市对比,则差距就没那么大了,同样根据2013年的数据,我国二线城市的平均月收入为3400元。虽只有一线城市的一半但考虑到一线城市较二线城市3-4倍的房价,就会觉一线城市虽有高收入却也不见得吸引力上会强于二三线城市。

再者虽生活质量的分析,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在居住条件、食品条件、交通生活服务娱乐等方面远高于农村这个毫无疑问。但就各线城市而言,他们之中横

向对比,一线城市并不见得占多大的优势,甚至会在某些方面比二三线城市微显劣势。

但医疗和社会福利方面一线城市在大型医疗设施的完善度和教育机制的成熟度上还是较二三线城市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他方面优势也稍显一般。

有了一线城市对农村外出就业劳动人口的成本收益详细分析,我们可知一线城市无论从生活成本还是制度因素上都有十分突出的不利于外出就业人口迁入的阻碍条件。下面通过二三四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迁入模型的横向对比,对二三四线城市的吸引力经行分析。

对于二线城市。从机会成本上分析,由于其辐射全省人口,且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下,其对区域性的人口的吸引力也不小。故与一线城市相似,其就业竞争压力就农业迁入人口依旧严峻,机会成本颇大;再者对生活成本经行分析,与一线城市对比,其房价较低,但总体而言依旧处于高位。其食品、服饰、生活日用品与一线城市相差不大,也属比较高昂。但就住房一项,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已降低不少;再者对心理成本经行分析,各二线城市吸引本省农村劳动力居多,离家距离总体偏近,与一线城市对全国的辐射相较有不小的优势,环境问题也相对改善,生活便利程度也较一线有不少改善;最后就是制度因素,对二线城市而言,其中有少数像成都、重庆等市人口规模超过500万,而大部分二线城市人口都在100万-500万之间,故其落户政策相对一线城市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其落户条件是相对开放的。

而对比分析二线城市的迁入收益,就其收入而言,二线城市的平均收入为每月3400元,是一线城市的一半。但对比全国农村农民人均收入900元每月依旧差距不小;生活质量方面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而医疗条件与社会福利等方面出了一线城市经济政治领先地位而拥有的更多资源外,其他也是相差无几。

故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在迁入收益方面所差无几的情况下,其迁移成本不论在生活成本还是心理成本抑或制度因素上都有大幅优势。故其迁入吸引力要远胜于一线城市。

而对三线城市经行分析,三线城市的吸引力辐射主要集中在本市范围。而对一二线城市要小很多。

首先分析其迁移成本,在机会成本上由于只是辐射本市,就业竞争压力较一二线城市小很多,并不构成很大的机会成本;而生活成本而言,三线城市首先在房价上并没有一二线城市那么夸张的涨幅,其房价与四线城市一样还是偏于理性。而在食品、服饰、生活日用品方面也是要较一二线有大幅削减,故其在生活成本上较低;再分析其心理成本,犹如离家最多也是诚信之隔,交通便利,环境优良生活便利,故在三线城市迁入的心理成本也很低;最后是制度因素,三线城市人口平均在50万-100万之间,根究《规划》会有序开放其城市落户限制,故其户口政策也是相对宽松。

再对比一下三线城市的迁入收益条件。首先看其收入因素,根究相关数据,三线城市平均月收入为2860元,与二线城市3400元差距不大。而其生活质量相较一二线城市会有略显逊色。在医疗条件和社会福利方面比较,一二线城市还是有不小优势的,但三线城市与农村比较其优越性还是不言而喻的。

四线城市多为各省经济一般的地级市。其对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吸引力辐射更是偏向于本市为主。

就其迁移成本而言,由于迁入人口基数不大,竞争压力也就不大,则机会成

本相应偏小;生活成本由于四线城市是与我国农村对接最密切的地区,大量生活资料可方便快捷送达,而人口相对较少使得房价水平相对合理,总体生活成本偏低;心理成本上四线城市吸引人口以本市为主,对迁入人口回乡成本大大减低,环境和空气质量优良,生活便利程度高,不会发生交通拥挤等问题;就制度因素而言,四线城市市区人口多在50万以下,是政府积极鼓励迁入而只是全面开放建制镇和小城市的落户限制,制度因素利好。

而就其迁移收益而言,四线城市平均收入为2670元每月,与三线城市2860元每月的差距很是微小,但相比于我国农村农民900元每月的收入几乎有三倍的差距;而生活质量方面虽不及一二线城市的繁华却是比乡村有城市化地基础条件,生活质量可以;就医疗条件和社会福利方面,四线城市因为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优越于农村。

3.3 外出就业人口的迁移趋势分析

我国目前外出就业劳动力人口的分布相对集中。由于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大量加工制造业工厂分布于此,故吸引了大部分的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

在在区域上划分,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人口大多集中于我国的三大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和七大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

(11,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闽东南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三大都市圈以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为依托,吸纳了全国42%的农民工和78%的跨省农民工,而七大城市群也已我国二线城市为依托吸纳了我国34.6%的农民工和大部分的省内农民工。

由于我国的农民工大量的集中于这些地方,既说明了这三大都市圈和七大城市群有能力吸纳这部分迁移人口,也说明了他们需要这部分劳动力为他们已经形成的二三产业持续提供劳动力。

由于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流动性比较强,未稳定安置于其就业地区。当就业地区劳动收益减少,成本增加时,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流动,产生像“用工荒”这样的现象。

通过前面我们的模型分析我们可知,我国一二线城市是相对不利于农村外出劳动力迁入的,由于其整体上迁入的成本要高于迁入收益,会大大减低农村外出劳动力人口的迁入。而我国农民工集中地区又恰恰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为发展极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内,因此在这个矛盾下农村外出就业人群的迁移方向便集中在了各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内的一二线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以其良好的迁入收益和相对低廉的迁入成本,以其较高的迁入性价比。会受到大部分的农村外出就业人口的迁入。

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它是以京津塘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由于北京天津的人口压力、资源环境压力,需要将工业园区从这两个中心城市外扩和向周边转移。这就为在都市圈内的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为其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的同时有由于三四线城市的低廉生活成本和宽松落户政策必然带来大量农村外出就业人口的迁入。

故对于农村外出劳动力的迁移趋势总结一下就是将以我国主要都市圈和城市群内三四线城市为主要迁移目标,二线城市以有限性条件迁入,而一线城市的迁移率不会很高。

第四章农村未外出就业人口迁移分析

4.1 农村未外出就业人口情况分析

前面在文章中已有提到,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现状就是人多地少。由于人多地少使得土地资源分散是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创富,甚至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做好农村未外出就业人口的迁移工作。探究其迁移方式再加之政府政策的因势利导,便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目前农村未外出就业劳动人口为24643万。其中有分为两类,未外出非农业劳动人口和未外出农业劳动人口。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为7621万人,占未外出劳动人口的30%,而从事第一产业即农业生产的人口为17622万人,占未

(12。

外出总劳动力的70%)

这部分人并未有迁移的行为发生,对比于外出就业的劳动人口,若在外劳动的条件合适(房价合理、落户条件宽松),则外出就业人口则随时可以稳定在城市中,因此外出就业的农村人口可以视为准一迁移人口,而未外出就业人口虽未作出迁入城市的决定。但我国实现的并非是城市化而是新型城镇化,小城市和建制镇的落户限制是完全开放的。这部分人因为某些原因而不愿或不能远离故土。但迁移却并非不能完成,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举措便是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良策。下面我们就通过明晰非别对这两个部分的未外出就业人口的迁移趋势经行详细分析。

4.2 农村未外出非农业劳动人口企业模型分析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全国范围的铺开和农村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农村农业人口进入乡镇企业从事加工制造业的生产劳动。

尤其农村人口众多,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够分配。加之农业生产本身就是节令性非常强的生产活动。以我国一年两轮或三轮的播种周期,农闲的时间要远超于农忙时间,因此光靠土地是无法解决农民的总收问题,而大量的乡镇企业的出现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使农民在农闲时期有了额外收入,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通过模型对未外出非农业劳动人口的迁移分析

我国目前农村非外出农业劳动人口向一二线城市迁移的动力不足,因为目前我国的农村非外出非农业劳动人口(下面简称非农劳动人口)本身就在迁移动力上较农村外出劳动人口要低,而一二线城市上面对农村外出劳动就业人口的分析。迁移成本要大于迁移收益,那么对故土更加依赖的农村非农劳动人口,其差距就会更大。另外,作者认为对于我国农村的非外出就业人口而言,会存在一种上文提到的“阶梯式递进迁移理论”。即农村人口的在整体上是表现出一种从农村迁入四线城市,再有四线城市迁入二三线城市,再有二三线城市迁入一线城市的这样一种阶梯式递进的形式经行的。而且这种递进多是伴随着一代代人口的更迭产生的。所以让他们猛的从乡村迁入一二线城市不太现实。

那么对于三四线城市,这部分农村非农劳动人口会有一种怎样的迁移态度呢?利用模型经行分析。从迁移的收益而言,我国三四线城市的职工薪酬平均水平为2700元左右,而在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的平均工资将近有2000元。

浅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

浅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的动力 摘要:实现中国的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进程、发展阶段、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推进机制等问题,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估,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为政府、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旧观念、新旧道路和新旧模式转换的的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加上全面的反思。城镇化的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数以万计的年城镇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GDP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在地方年财政税收中的来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的确,当代中国的高速城镇化进程使得空间生产进入一个超大规模、超长扩张的时代。 由于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推动力的三重作用,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高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40.7%,我国城镇化人口不到两亿迅速增长到8.3亿,城镇化实际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高速膨胀的城市范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推动城市工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浅谈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

摘要 本文阐述了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建议,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前,发展我国农牧业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就在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无经济结构,让广大群众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我国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摆到很高的位置,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务之急。 1、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财政政策无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帮助农民生产而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比如免征农业税、国家给予相关补贴等等。在农业保险还刚刚起步的浙江,农民的收入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保障。 1.2农业生产率低下,产品附加值较低 我国的农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基本都是以初级产品形式出现。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容易受到一系列贸易壁垒限制。虽然说近几年来,国家一次次提高农产品价格以保障农民的利益,但是在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后,产品的价格需要由国际市场来调节。外国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将对我国农产品构成很大威胁,农民的收益将面临极大挑战。 1.3农村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农村想发展,但是没有钱。笔者在新仓没有看见建设银行,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步向中心城市收缩,而这种收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贷款。国有银行贷款审批制度过于集中,制约了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也不适应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贷需要急、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风险大的特点。政府的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力度不够,而向村里集资建设又会加重农民负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1.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民收入这几年保持增长,其主要是靠非农业收入来维持的。而非农业收入,除了一部分是在地方企业务工外,大部分都是农民进入大中型城市大工所得。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工作岗位趋于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浅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摘要: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一直是跌宕起伏,自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开始蜕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30余年,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这还是按照统计局52%的标准进行比较的。从此可以比较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发展的道路上,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 关键字:发展过程;问题;方向 正文: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二.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三.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的意见 各市( 州) 、县( 市、区) 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互动发展,是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从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创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够。从发展阶段看,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以下简称“两化”) ,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加快缩小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新型工业化

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就是要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结合。 当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是把握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推“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势头,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

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 摘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城镇化发展 进程、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阜阳市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并分 别从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实 行深刻的剖析。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立足市情实 际明晰发展目标,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进程;现状;阜阳市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新的经济 增长极。近几年,阜阳把推动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但为阜阳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富民强 市的战略支撑点。 一、阜阳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镇 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前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4.5%以下,发展滞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 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观,先后经历了平稳恢复阶段(1978~1995年)、加快发展阶段(1996~2005年)和快速推动阶段(2006年后)的发展过程。1978~199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4.5%逐步攀升到10.6%,年均提升0.36个百分点,属逐步恢复提升阶段;1996年 阜阳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到2005年的26.5%,十年年均提升1.59个百分点;200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镇化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发展质量

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7.5%,2006年以来年均提升1.22 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扩 展加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GDP总量攀升到1146.1亿元,1978~2014年GDP年 均增长9.7%,其中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1.8%,“十二五”前四年均 速达10.5%,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推动,2014年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7.5%, “十二五”前四年平均提升1.4个百分点,是全市城镇化持续快速发 展时期。城镇常住人口发展到293.4万人,是2010年的1.2倍,分别 是2005年和1978年的1.3倍和10.7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全市城市外延和新区持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拓展。2014年末,全市 城市面积788.6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2.1倍,平均每年增加6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 增加135.9%和37.9%。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也在持续 扩大。全市城市人口179.7万人,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50.5%和8.1%。2.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近年来,阜阳市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大对城市建设、道路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城市功 能日趋完善。2014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房地产开发投资是2010年的4.3倍,年均增长 44.1%。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753公里,比2010年增长40.7%;城市公 交运营路网长度和客运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44.9%和81.2%;城市排 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分别增长79.0%和36.3%。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 增强,城市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和人 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绿 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正在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3.产业层次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积极调整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 务业的发展,促动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同时,二、三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也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岗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2014年,阜阳全市二、三产业增加

(发展战略)要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论如何发展农村产业化经济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是各级政府、各个农村工作者都在思考的课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字的外面看是“政策、科技、投入”的结合,而从经济本身发展来思考,应当是“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的合力。农村经济要达到发展的目标,做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安定和谐”,促进“富民强村、科学跨越”的步伐。如何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迎头赶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在通过对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高成本、低产出的传统农村发展经济的模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不适应的现状分析,认为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并就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必须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是国家的策略。农村经济要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主要的方面。 一是要运用好国家的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提高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粮种补贴”三项种粮补贴对农民进行的补贴,是国家的一项长

期政策,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向主产区倾斜,国家对种植粮食的财政奖励力度也进一步加大。 二是要用强化科技进步和农田基本建设“两个手段”,为农村粮食生产服务。要充分发挥农村农业科技资源现有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加强现有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建设规划高标准粮田、推广保护性耕作,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和沃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三是要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搞好农村的土地流转。历次农村改革的核心,都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标准的,这是生产各要素中最突出和最活跃的部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而土地流转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因此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一是自愿、二是依法、三是有偿,在用途不变,不能强制的前提下,要做好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的示范带动效用,对流转不动的土地要用“规模经营效益”的办法逐步引导。 二、切实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 农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农村现代化经济要求农业要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产业化的要求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发布《2013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政策评估报告》,报告主题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走势专题分析》。报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进行回顾,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大特点。 回顾历史,国内外形势决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不足60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近7亿人,城镇化率由10.6%上升至52.6%,城镇化道路经历了起步——调整——快速——加速的曲折过程。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旧模式下的城镇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城市建成区规模快速增长,而城镇人口的增速相对较低,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还要更低。2)旧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甚至不惜牺牲农村、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导致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城乡间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失衡。3)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从30余年的发展结果来看,由沿海地区发展来带动中西部地区梯次发展的所谓“雁行发展模式”或“梯度发展模式”未能如愿出现,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拉大。 三大特点,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运而生 自2003年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思路逐渐明晰。 特点一:以人为本,重质量轻速度。为解决城镇化中人口迁移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此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扩大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如何从粗放型的扩张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解决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在此其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特点二:一体化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不均衡”是旧城镇化的诟病,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以及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异。新型城镇化注重区域间协调发展,并“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公需课)作业与答案

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 )。 A 、农业为主的退耕还林 , B 、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 C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D 、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2、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 )。 A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B 、将全省城镇化的重心转移珠三角地区 C 、将城市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D 、以上表述都正确 3、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 )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 A 、生产的集聚 B 、交通的集聚 C 、市场的集聚 D 、产业的集聚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的集聚与扩散。 A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人口 B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商业

C 、商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D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5、“大都市区”是在( )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 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6、马克思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 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 A 、马恩 B 、凯文·林奇 C 、塞尔 D 、恩格斯 7、田园城市理论是由( )提出。 A 、柯布西耶 B 、简·雅各布斯 C 、埃比尼泽·霍华德 D 、奥姆斯特德 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 )。 A 、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 B 、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29476732.html,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苗绘李海申田媛 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城镇化成为促进内需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在农村城镇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对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误解等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等对策,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1-0049-04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首次突破了50%。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19 683个建制镇,其中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超过1 0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我国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但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建设速度缓慢,按户籍人口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因此研究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制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制度性障碍,它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迫使进城的农民只能在城镇“体外循环”,处处受到冷遇和歧视,大大降低了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同时,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为农民量身定制的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新型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也 才刚刚起步,仍存在极大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却“老无所养、老无所靠”,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从农村转向城镇的积极性。另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公共服务供给政策、财政转移政策等方面的差别也给农民在城市中的正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 2. 土地因素。土地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用地迅猛增长,城镇外延扩张造成稀缺土地过量消耗,如1990~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近2.5万平方公里。除正常城镇用地外,也出现过于追求城市形象建设,建大广场、宽马路、大办公楼,超占、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环境

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体系的改革,我国经济一路呈现飞速发展,尤其以工业发展较为明显,但是依据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经济改革时存在的漏洞,经济改革的目标放的过于远大,也许则也就拘泥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 发展国家经济的根源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的改革等同于注入新鲜的血液,可是我国教育事业仍旧处于较为低势的培育,封闭的思想局限于国内,把目光也局限于国内,自豪于不属于虚渺的物质上。 农村经济的发展,则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几十年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已经不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不求发展等同于堕落,就目前局势而言,农业发展处于较稳定发展态势,但是稳定发展并不代表发展态势的趋升,由于国内经济吧重点放在工业发展,工业发展的脚步快慢抑制农业的发展,可以形象的数据列举,就以西北而言西部地区本事我国欠发达地区,促

使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我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主要议题,障碍西部农村经济的系列因素有环境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经济结构因素,探明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利于今后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选择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农村经济教以前相比有所改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但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却存在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也使我们深深感到对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进入深度分析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我们才能找出问题的结点对症下药,探寻出实现未来西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进而追赶达地区。以下就目前西部农村经济的调差 工厂工人工资一个月平均数据接近于3000元。西北的因属海拔高半干旱地区,家庭均占地面积接近于12亩,如全部投入生产小麦,收成较好的土地可年产2.25吨,如果按西北市场价计算这一年的收成共计3600元,以这样的态势发展,工农业经济的比差显而易见,而且以西北土壤生产小麦每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日期:2009-9-16 一、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地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国土面积中适宜开发建设的空间十分有限。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背景下,既要立足自力更生,以我为主,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又要在有限的适宜人居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既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和城市地区,又要注重发展小城镇,通过减少农业人口,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服务水平;既要推动沿海地区继续率先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又要提高广大中西部的发展动力;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保持外贸竞争力,又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稳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是空前的。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6.0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解放初期的10.64%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1982年的21.1%提高25.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部署为

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urbanization)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小城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发达的二、三产业应该是城镇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城镇迟迟未形成规模。一些新建制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 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 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 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 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

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 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比如在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用水普及、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1.2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先富带后富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聚集了中国大量的财富,随着其经济及环境的逐步改善,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而在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