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春季四年级奥数班讲义

2017春季四年级奥数班讲义

2017春季四年级奥数班讲义
2017春季四年级奥数班讲义

第一讲

定义新运算(又名:自定义)

例1:规定一种运算: a△b=3×a+4×b,例如,2△5=3×2+4×5=6+20=26,5△

2=3×5+4×2=15+8=23, ……,根据以上规律计算: ①10△2 ② 2△10 简析:

本题属于“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内容,重点是弄清规定,找出规律.

①含义为:给定两个数a和b,用3乘第一个数a,用4乘第二个数b,并将结果相

10△2 2△10

=3×10+4×2 = 3×2+4×10

=30+8 = 6+40

=38 =46

②式中的“△”为“关系符号”,不是运算符号,可以是任意的字符,图片,实

物等

③计算完毕后比较一下:定义新运算中,交换律适用吗?

配套练习:

1.规定一种运算:m□n=4×m-3×n,根据以上规律计算:5□3

2.规定一种运算:a△b=﹙a+b﹚×﹙a-b﹚,试求: 6△4

例2:对于两个数a和b,规定:a△b=﹙a+3﹚×﹙b+4﹚,试求:①1△2△3 ② 1△﹙2△3﹚

简析:

本题是例1的发展,重点在于弄清运算顺序。

①其运算顺序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但要注意,先计算部分是个整体,应加

括号,没算到的部分往下带。

②应该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对待a和b.

1△2△3

=[﹙1+3﹚×﹙2+4﹚]△3 ﹙a=1,b=2﹚

=[4×6]△3

=24△3

=﹙24+3﹚×﹙3+4﹚﹙a=24,b=3﹚

=27×7

=189

1△﹙2△3﹚

=1△[﹙2+3﹚×﹙3+4﹚]﹙a=2,b=3﹚

=1△[5×7]

=1△35

=﹙1+3﹚×﹙35+4﹚﹙a=1,b=35﹚

=4×39

=156

配套练习:

1.对于两个数a和b,规定a○b=a+5b,试求① 1○2○3 ② 1○﹙2○3﹚注

意:5b表示5×b或b×5

2.对于两个数a和b,规定:a□b=﹙a-2﹚×﹙b÷2﹚.试求:3□﹙5□4﹚

例3:如果2☆3=2+3+4,5☆2=5+6,4☆5=4+5+6+7+8,......照此规律,计算① 3

☆5 ② 8☆3

简析:

本题是自找规律,通过观察,找到a和b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①首数字是第一个数,每组数是递增的,个数的多少受第二个数的限制,第二数是几,加数就是几个

②加数较多时可用配对法计算或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

3☆5 8☆3

=3+4+5+6+7 =8+9+10

=25 =27

注:本组计算有技巧,你能发现吗?

配套练习:

1.如果5▽3=5×6×7,2▽4=2×3×4×5,按此规律计算:3▽4.

2.如果2▽4=24÷﹙2+4﹚,3▽6=36÷﹙3+6﹚,按此规律计算:8▽4

例4:规定一种运算:5C3=﹙5×4×3﹚÷﹙3×2×1﹚=10,6C2=﹙6×5﹚÷﹙2×1﹚ =15,10C4=﹙10×9×8×7﹚÷﹙4×3×2×1﹚=210,按此规律计算:7C4

简析:

本题是高二的排列组合问题,在小学属于“阅读与理解”的内容.在数图形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比较广泛的用途.

①本题是例3的具体应用,难度较小.

②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解答过程:略.

第二讲

一. 阔步课堂

例1:甲乙两数的乘积是60,如果甲数扩大5倍,乙数不变,乘积是多少?如果甲数不变,乙数扩大5倍,乘积是多少?如果甲乙都扩大5倍,乘积是多少?

简析:扩大几倍,就是某数乘几.可通过具体算式探讨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60×5=300 60×5=300 60×5×5=1500

二.盈亏问题

例1:将一堆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9个,则少45个;每人分7个,则多5个.有多少人,共有多少个苹果?

简析:

本题属典型的盈亏问题.多为“盈”,少为“亏”.重点在于理解“盈”与“亏”之间的关系.可借助线段图加以理解.苹果总数和人数是不变的,两次分配中的总数差异是因为两次中每人分得的个数差异造成的.

①总数相差多少?借助线段图直观显示(图略) 45+5=50(个)

②每人分配相差多少? 9-7=2(个)

③一共有几人? 50÷2=25(人)

④一共有几个苹果? 9×25-45=180(个)或者 25×7+5=180(个)

做完后体会线段图与例题中各数量的对应关系

答:略

配套练习:

①某校有若干个学生寄宿学校.若每一间房住6人,则多40人;若每间房住8人,

则最后一间房少2人.有多少住宿学生和多少间房?

②数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数学题,如果每人做6道题,则少4道;如果每人做4道题,

则多10道.有多少个学生和多少道题?

例2:同学们去划船.每船坐4人,则少一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条船.

有多少条船和多少人?

简析:

本题是例1的升级.将盈与亏复杂化.少一条船,意味着多出:4人此为盈;多出4条船,意味着少:6×4=24(人),此为亏.然后借助例1的程式化解答方式求解.

①总数相差多少?4×1+4×6=28(人)

②每条船坐的人数相差多少? 6-4=2(人)

③有几条船? 28÷2=14(条)

④有多少人? 14×4+4=60(人)或者 14×6-4×6=60(人)

答:略

配套练习:

①学校给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8人,则少2间房;如果每间住10人,则多出

2间房.一共有几间房和多少人?

②一个学生从家到学校,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8分钟;如果

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5分钟到校.这个学生出发时离上学时间还有多少分钟?

例3:学校派一些学生搬一批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学生有多少人?有多少棵树?

简析:

本题属双亏问题.重点在于理解总数相差多少.仍然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图略).

①总数相差多少?18-4=14(棵)

②每人搬的树苗相差多少? 8-6=2(棵)

③有多少人? 14÷2=7(人)

④有多少棵树? 7×6—4=38(棵)

答:略

配套练习:

①科学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发树叶.如果每人分6片,少7片;如果每人分8片,

则少17片.有多少片树叶?

②一堆苹果分给同学们.每人4个,多8个;若每人2个,多18个.学生有多少人?

第三讲

一 . 阔步课堂

例1:有两桶水,如果从第一桶倒10升给第二桶,那么两桶水一样多.已知两桶水一共有120升,这两桶水各有多少升?

简析:

本题属和差问题.可以用线段图帮助理解.也可用公式解决.

①方法一:倒着做.从总重入手,倒推各有多少升:120÷2=60(升)第一桶有:60+10=70(升),第二桶有60-10=50(升)

③方法二:画线段图.变不平均分为平均分.

A方法一:都与第二桶同样多:120-10×2=100(升)

100÷2=50(升)……第二桶第一桶:120-50=70(升)

B方法二:都与第一桶同样多:120+10×2=140(升) 140÷2=70(升)……第

一桶第二桶 120-70=50(升)

④直接用公式(略)

答:略

二 . 替换法

例1.□+□+○+○+○=200,□=○+5则□=()○=()

简析:这是符号化的替换,比较直观.有两种替换方式.

①替换成□:每个○加5,正好可将○换成□.3个○加5×3=15,现在的总和是

200+15=215,正好是5个□的总和,所以每个□是:215÷5=43,因此○是:43-5=38

②替换成○:每个□减去5,正好可以替换成○.每个□减少5,一共减少:5×

2=10,现在总和是200-10=190,这是5个○的总和.每个○为:190÷5=38,每个□为:38+5=43

配套练习:

1.◎+◎+◎+□+□+□+□=300,□-◎=5,则◎是几?□是

几?

2.甲乙共有600元,甲比乙多10元.甲乙各有多少元?

学生做完后思考:本题与和差问题有什么相通之处?

例2:◎+◎+□=210,◎÷□=3,则◎=( ),□=( )

简析:本题是例1的变式.本质相同.区别在于替换条件有所变化.因计算条件限制,替换只能以大换小.

第二个条件是替换根据.一个◎可换3个□.◎一共可换3×2=6(个)□,现在共有6+1=7(个)□,所以每个□为:210÷7=30,每个◎为:30×3=90

配套练习:

1.长方形周长80厘米,长比宽长2厘米.求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

2.甲乙共有600元.甲的钱是乙的2倍.甲乙各有多少元?

做完后思考:本题与和倍问题有什么相通之处?

例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比底角大18o.求它的顶角与底角度数.

简析:

本题是替换法的实际应用.如何替换是关键,弄清底角与顶角概念也很重要.

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夹角是顶角,底与腰的夹角是底角.等腰三角形有两个相等的底角.

①全替换成底角:顶角去掉18o,变成底角,三底角之和是:180o-18o=162o,每个

底角度数为:162o÷3=54o,则顶角为:54o+18o=72o

②全替换为顶角:每个底角增加18o,一共增加18o×2=36o.此时三个顶角之和

为:180o+36o=216o,每个顶角度数为:216o÷3=72o,则底角为:72o-18o=54o答:略

配套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比顶角大18o,则底角与顶角各是多少度?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是顶角的2倍,则底角与顶角各是多少度?

例4:甲乙共有210元.甲的钱比乙的3倍多10元.甲乙各有多少元?

简析:

本题属“不完整倍数问题”,关键是变“不完整”为“完整”.基本思想是:多退少补

①从甲的钱数里去掉多出的10元,此时甲乙共有210-10=200(元),甲的钱正

好是乙的3倍.

②画线段图,弄清200元与倍数间的关系.顺利解答:200÷(3+1)=50(元),

从而甲的钱数为50×3+10=160(元)或者210-50=160(元)

答:略

③完成后思考:本题与“和倍问题”有何相通之处?

配套练习:

1.甲有200元,比乙的4倍多40元.乙有多少元?

2.甲乙共有300元.甲比乙的3倍少60元.甲乙各有多少元?

第四讲

一 . 阔步课堂

例1: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则三角形的最长边长度小于( 10 )厘米.

简析:

本题属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内容.重点在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短的两边之和也大于第三边,从而最长边小于20÷2=10(厘米)

例2:把一根16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每段都是整厘米),围成一个三角形,可能围成多少种不同的三角形?

简析:

本题是例1的发展,根据同样的道理求解.可先确定最长边的范围.

①最长边的范围:最长边小于16÷2=8(厘米)

②小于8,且另两边都不大于8,则16=7+7+2=7+6+3=7+5+4=6+6+4=6+5+5,共有5

答:略

配套练习:

用12根火柴棒拼三角形,可以拼出多少种不同的三角形?(不许弯折)

二.还原问题

例1:一个数的7倍减去5再加上2,然后除以3得20.求这个数.

简析:

本题从最后的条件入手解答,也叫“倒着做”.一般用分步式解答.

①20×3=60

②60-2=58

③58+5=63

④63÷7=9

配套练习:

1.甲,乙,丙三人各有人民币若干元.甲给乙125元,乙给丙135元,丙给甲40元.这时三个人的钱数都是365元.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多少元?

2.一个数乘9,加上19,再乘2,最后除以2等于109,这个数是多少?

例2:马大哈做减法计算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7,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看成9,结果得到差为600.正确的差是多少?

简析:本题属于“还原问题”的变式。减数多了7-1=6,就是差少了6;被减数多算了90-60=30,差增加了30.于是本题可转化为还原问题:“某数减6,再加30,得600,求这个数”。

①7-1=6,90-60=30

②600-30+6=576

配套练习:

1.粗心的王蕾在做加法试题时,把个位上的5看成看6,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得到和为123,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2.小马虎甲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时,把一个乘数个位上的5误写成3,乘得的积是4485;小马虎乙却把这个5错写成8,乘得的积是5460.正确的积是多少?

例3:袋子里有一些球,熊爱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去1个球,这样共操作了4次,袋中还有5个球。袋中原来有多少个球?

简析:

本题操作步骤较多,可以从第四次操作后袋中还有5个球往前倒推。

①第三次操作后还剩几个球?(5-1)×2=8(个)

②第二次操作后还剩多少个球?(8-1)×2=14(个)

③第一次操作后还剩多少个球?(14-1)×2=26(个)

④开始有多少个球?(26-1)×2=50(个)

答:袋中原来有50个球。

配套练习:

袋子里一共有若干个棋子,琪琪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多2个,这样一共拿了5次,袋中正好没有棋子了。原来袋中有多少个棋子

第五讲

一 . 阔步课堂

例1:一个房间,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500块;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方砖?

简析:

本题属铺地问题.铺地并非只沿着边来铺,所以不能算周长,要算地面的大小即面积.

①原来一块砖的面积多大? 6×6=36(平方分米)

②房间有多大?36×500=18000(平方分米)

③现在每块砖面积多大? 5×5=25(平方分米)

④现在要多少块砖?18000÷25=720(块)

答:略

例2:(文字题)28与14的和除以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

简析:

文字题重点在于计算顺序,可以看做是小型化的应用题.可以运用“遇‘和’、‘差’、‘再’,括号自然来”辅助列式计算.

(28+14)÷(28-14)

=42÷14

=3

配套练习:

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600块.改用面积30平方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

二.数码问题

例1: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如果这个数加上4,所得的两位数的两个数字相同.求这个两位数.

简析:本题属于“简单枚举”,可以把符合第一个条件的两位数列举出来,再根据后面的条件进行排除.

①符合第一个条件的两位数有:21,42,63,84

②把每个数加4后进行排查:21+4=25,两个数字不相同

42+4=46, 两个数字不相同

63+4=67, 两个数字不相同

84+4=88, 两个数字相同,符合条件.

答:这个数是84.

配套练习:

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这个数加7,则这两个数字就相同.求这个数.

例2:一个两位数,其数字之和是5,如果这个数减去9,则两个数字的位置互换.求原来的两位数.

简析:本题属于例1的巩固与拓展.也采用列举法进行筛选.

①符合第一个条件的两位数有:14与41,23与32,50

②用后面的条件进行排查:14-9=5,不符合条件

41-9=32,不符合条件

23-9=14,不符合条件

32-9=23,符合条件

50-9=41,不符合条件

答:这个数为32.

例3:4个连续自然数之和为206.则这4个自然数各是多少?

简析:本题属于“寻找规律,运用规律”的内容,可以先通过对任意4个连续自然数的观察研究,寻找规律:等差.再进行计算

①以最小数为基准:后面三个数分别比第一个数大1,2,3.所以从总和里去掉

1,2,3后,四个数大小相等.

(206-1-2-3)÷4=50 , 50+1=51,51+1=52,52+1=53.

四个数为50,51,52,53

②以最大数为基准:前面的三个数分别比第一个数小1,2,3.因此,只要把总和

增加1+2+3=6,四个数就大小相等了.

(206+1+2+3)÷4=53,53-1=52,53-2=51,53-3=50

四个数为50,51,52,53

③以中间数为基准:中间两个数的和是:206÷2=103

两数相差1,属于“和差问题”,较大数为: (103+1)÷2=52,较小数为: (103-1)÷2=51.则其余两个数为:52+1=63,51-1=50

配套练习:

5个连续自然数之和为105,求这5个数各是多少.

例4:一本书共有246页,求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编这本书的页码一共用了多少个数字?

简析:

本题体现了分类思想,.要做到有条不紊,必须合理分类.

①1-9页,9个数,9个数字

②10-99页,90个数,共有90×2=180(个)数字

③100-246页,共147个数,共有147×3=441(个)数字

④一共用了多少个数字? 9+180+441=630(个)数字

答:一共用了630个数字.

第六讲

一 . 阔步课堂

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讲解一至两个:略

二.容斥(重叠)问题

例1.某班40名同学参加书法或绘画活动.参加书法的有30人,参加绘画的有15人.两种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简析:本题是关于重叠的内容.获得基本解题模式是关键.其基本模式是A+B-C=不重复总数.

①画图(略),用序号标清数量

②解答:30+15-40=5(人) 也可以借助图形分类计算(略)

配套练习:

五年级有200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优秀.其中

语文优秀的有110人,数学优秀的150人.语文和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

人?

例2:某小学选出10人参加区级作文和书法比赛.结果人人获奖.其中3人两项比赛都获奖,作文比赛6人获奖,书法比赛几人获奖?

简析:本题是例1的变式题.处理方法基本相同.作文获奖人数+书法获奖人数-都获奖人数=10人

① 10+3-6=7(人)

②想一想:下面的算式有什么道理?

10-6+3=7(人)

10-(6-3)=7(人)

配套练习:

一个班有50人,他们分别订了《数学大世界》和《中国少年报》,其

中订阅《数学大世界》的有30人,两种都订阅的有12人,订阅《中国

少年报》的有多少人?

例3:某班56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绘画比赛的有27人, 两项都没有参加的有25人.那么同时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简析:本题增加了不参加比赛的人.既然没参加,那就从总人数里去掉这些人,剩下的就是至少参加一项的人了.

①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56-25=31(人)

②两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28+27-31=24(人)

③下面的算式有什么道理?

28-(56-25-27)=24(人)

27-(56-25-28)=24(人)

答:同时参加比赛的有24人.

配套练习:

1.一个旅行社有36人,其中会英语的有24人,会法语的有18人,两样

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2.四年级参加合唱队的有40人,参加舞蹈队的有20人,两项都参加的

有14人,两项都没有参加的有10人,这个年级有多少人?

例4.光明小学举办书法展览.各个年级均有展品,其中24幅不是五年级的,有22幅不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的参展作品共有10幅,其他年级参展的作品一共有多少幅?

简析

这是一道需要简单推理的学习内容.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应该列举:

其他年级作品数+六年级作品数=24(幅)

其他年级作品数+五年级作品数=22(幅)

五年级作品数+六年级作品数=10(幅)

其它年级作品数(22+24-10)÷2=18(幅)

答: 其他年级参展的作品一共有18幅.

做完后思考:下面的解法有什么道理?

① (24+10+22)÷2-10=18(幅)

② 24- (24-22+10)÷2=18(幅)

③ 22-[10-(24-22)]÷2=18(幅)

注意: “和差问题”没学好的同学抓紧复习公式.

第七讲

一 . 阔步课堂

例1:数平行四边形个数

简析:

本题属于技巧性学习内容.基本方法是一个个地数,这过于繁琐,而且容易重复与遗漏.其次是按照“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根据个数分类数,仍然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简化,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本教材使用“横加×竖加”的方法计算个数,快捷简便.

配套练习

求长方形个数.

例2:一个梯形的上底长度是下底的3倍,如果将梯形的下底延长6厘米,这个梯形就变成了- 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下底各是多少厘米?

简析:

本题属于与操作相关的学习内容.重点通过画图观察,找到解题突破口.是差倍问题的具体应用.

①画图

②解答:6÷(3-1)=3 (厘米)…….下底长度上底长度: 3×3=9(厘米)

配套练习:

梯形的上底长度是下底的4倍.如果下底延长12厘米,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则上底长度是多少?

二.假定法解题

例1:今有鸡、兔共居一笼,已知鸡头和兔头共35个,鸡脚和兔脚共94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简析:

本题属于中国古代“鸡兔同笼”问题.

有画图法,列表法,假定法等多种解题

方法.用假定法解题需要把两个量看成

同一个量,根据总量和单一量的变化求

解.

①qq上流传的方法:

假定鸡和兔一起跳舞,第一节:拎起一只脚,大家都做到,这时还有 94-35=59只脚,第二节:大家表现都不错,欢迎再拎一只脚,这时还有59-35=24只脚.只是鸡儿耐不住,扑通扑通全跌倒(偷笑:鸡儿早已没有脚,只能屁股着地冷汗冒).这时出来数一遍,一双脚来一只兔,数来数去不混淆.一个字:妙!

②假定法:

假定全是兔:

共有几只脚?4×35=140(只)

多算几只脚?140-94=46(只)

每只鸡多算几只脚?4-2=2(只)

有几只鸡?46÷2=23(只)

兔有几只? 35-23=12(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配套练习:

假定全是鸡呢?

例2:兔妈妈采蘑菇,晴天每天采32个,雨天每天采22个.兔妈妈一共采了390个,平均每天采26个,这些天有几天下雨?

简析:本题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可以先求出采蘑菇的天数.然后合理假定.

①一共采了几天?390÷26=15(天)

②假定全是晴天

一共采大多少个?32×15=480(个)

多采多少个? 480-390=90(个)

每个雨天多采了多少个? 32-22=10(个)

雨天一共有多少天? 90÷10=9(天)

③假定全是雨天呢?

答:这些天有9天下雨.

配套练习:

将问题改为“这些天有几天是晴天?”

用两种方法解答.

例3:某次数学竞赛一共有10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或不答倒扣5分.小明参赛得分为70分.他做对了多少题?

简析:本题的难点在于:如何计算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的分数差异.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

①假定全答对:10×10=100(分)

100-70=30(分)

10+5=15(分)………难点所在

30÷15=2(题)

10-2=8(题)

②假定全做错:

一个倒扣多少分?5×10=50(分)

总共相差多少分? 70+50=120(分)………注意:是加不是减,可以画图(略) 每道对题少算多少分? 10+5=15(分)

做对几题?120÷15=8(题)

答:他做对了8题.

第八讲

一 . 阔步课堂

例1:只能向下和向右,从A走到B,

一共有几种不同走法?

简析:本题属于“找规律”的内容.一般采用色笔标注

的方法进行,但过于繁琐,有时无法进行.因此必须采用

科学的方法甲乙解决.

用对角标注数字的方法:一共6种走法.

答:一共有6种不同走法.

配套练习:

只能向下和向右,从A走到B,

一共有几种不同走法?

例2:用1,3,5,7,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简析:

本题属于排列问题,虽属于高中数学知识,但也是小学“找规律”的内容.初始阶段可以采用枚举法.但现在应该用计算法.属于乘法原理.千位有4种选择,百位有3种选择,十位有2种选择,个位此时只有一种选择.要组成四位数,单有某位都不行,因此不能一步完成.应把每步的可能排法相乘.

4×3×2×1=24(个)

答: 一共可以组成24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配套练习:

用1,2,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二.逻辑推理

例1:已知某月中,星期二的天数比星期一的天数多,而星期三的天数比星期四的天数多.那么这个月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简析:

一周有7天,一个月最多有31天,31÷7=4(周)……3(天).一个月里无论星期几,最多有5个,最少4个.即本题中星期二和星期三有5个,星期一和星期四有4个.然后画个月历进行推算即可.

图略.

答:这个月最后一天是星期三.

配套练习:

某年二月,星期日的天数最多,那么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本题已知数字少,必须找到数字排列规律才能正确解答.借助天平原

理,两边同时去掉相同部分,余下部分也相等.从而发现,每隔2格数

答:密码为

配套练习:

例3:后,甲赛了4盘,乙赛了3盘,丙赛了2盘,丁赛了1盘.那么玛丽赛了多少盘? 简析:

本题必须进行必要的转化.用五个点表示五个人,两人比赛过的,用线

段连接.通过画图可以

很好解决问题.

解答:见图

答:玛丽赛了2盘.

第 九 讲

一 . 阔 步 课 堂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99×37+37 101×57-57 65×38+36×38-38

简析:

四年级简便计算一般要在计算过程中凑整十,整百,整千……,如果没

有出现,一般意味着简算失败.

①99×37+37

=99×37+37×1…熟练时可以省略不写.理解成99个37再加一个37

=(99+1)×37……正好凑成100个37

=100×37

=3700

②101×57-57

=(101-1)×57……与第一题同样道理

=100×57

=5700

③65×38+36×38-38

=(65+36-1)×38…不要把最后的38忽略.加减号不能随意更改.

=100×38

=3800

配套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

36×52+63×52+52 201×93-93

例2:有8个大小完全一样的球,其中一个是次品,并且较轻

.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

平秤,最少称几次可以找出次品?

简析:

找次品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良好素材.关键

是:三个球一个次品如何找.

解答:

随便拿6个,三个一边,称重后,两种情况:

一样重的话,次品一定在剩下的两个球里,所以剩下的两个小球再称一次,上翘的那端的托盘里是次品。一共两次.

如果不一样重,次品一定在较轻的3个球里,再在3个球里,拿两个称一下,如果一样重,那没放进去的第三个就是次品,如果不一样重,上翘的托盘里放的就是次品。也是两次

答:至少要称两次.

配套练习:

有9个大小完全一样的球,其中一个是次品,并且较轻.用一架没有砝

码的天平秤,最少称几次可以找出次品?

二.进制问题

计算法则:

0+0=0,0+1=1,1+1=10

0×0=0,1×0=0,1×1=1

例1: 把十进制数18改写成二进制数.

简析:二进制就是只用1和0两个数字,表示各个数.满二进一.即每两个相同的单位组成和它相邻的较高的单位.

18÷2=9 0

9÷2=4 (1)

4÷2=2 0

2÷2=1 0

此法叫做二除取余法.

18

(10)=10010

(2)

也可以用短除法完成.

注意:余数为0也要写上.

配套练习:把下面的十进制数改写成二进制数:

19 24

例2: 把二进制数110

(2)

改写成十进制数.

简析:

二进制数改写成十进制数,只要把它写成2的幂之和的形式. (幂,指的是某数自乘,例如3自乘4次,即3×3×3×3,写成34)这是一个三位的二进制数,它的最高计数单位是23-1=22.

110

(2)

=1×22+1×21+0×2o

=1×4+1×2+0×1

=4+2+0

=6

配套练习:

11011

(2)

改写成十进制数是多少?

例3: 计算: 1101

(2)+101

(2)

简析:

任何进制数的运算,都可以根据十进制数的运算法则来进行.二进制加减法只要注意满二进一和借一算二即可.

1 1 0 1

(2)

+ 1 0 1

(2)

1 0 0 1 0

(2)

1101

(2)+101

(2)

=10010

(2)

配套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110

(2)+11

(2)

10101

(2)

-1111

(2)

例4: 计算: 1011

(2)×11

(2)

简析:

二进制的乘法也可列竖式解决.口诀只有两句:一一得一和一零得零. 竖式:略

配套练习:

计算: 1101

(2)×101

(2)

第十讲

一 . 阔步课堂

例1: 甲乙两个车站之间有3个小站.各站之间票价各不相同.要满足乘客需要,车站一共要配备多少种车票?有多少种票价?

简析:

本题属于排列与组合问题.车票的来与去是不同的,即有序.而票价往

返是一样的.

①多少种车票? 每个车站要准备其他车站的4种车票,5个站要准备:

4×5=20(种)车票.

也可先算出单程要几种车票:1+2+3+4=10(种),再乘2:

10×2=20(种)

②有几种不同票价?1+2+3+4=10(种)或者 5×4÷2=10(种)

答:车站一共要配备20种车票.有10种票价.

配套练习:

甲乙之间有4个小站要停靠.从甲到乙,一共要准备多少种车票?

例2: 四个连续奇数之和为192.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简析:

连续奇数相邻两数相差2.具体可参照第五课时的方法求解.

①(192+2+4+6 )÷4=204÷4=51……最大数

51-2=49,51-4=47,51-6=45

答:四个数分别是45,47,49,51.

②(192-2-4-6)÷4=180÷4=45……最小数

45+2=47,47+2=49,49+2=51

答:四个数分别是45,47,49,51.

③中间两数和: 192÷2=96, 两数差为2,用和差问题解题公式计算:

( 96+2)÷2=49……第三个数 49+2=51……第四个数

49-2=47……第二个数 47-2=45……第一个数

或者:

(96-2)÷2=47……第二个数,47-2=45……第一个数

47+2=49……第三个数 47-2=45……第一个数

答:四个数分别是45,47,49,51.

二.行程问题 (一)

例1: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简析:

相向而行就是面对面行走.这是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其基本数

量关系是:速度和×时间=路程.根据公式可以派生两个除法计算的公

式.本题是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务必理解.

①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6+4=10(千米)

②几小时相遇?20÷10=2(小时)

答:2小时后相遇.

例2: 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10米,乙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条狗开始与甲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乙后再返回向甲跑去.这样不断往返,直到甲乙相遇为止.狗共跑了多少米?

简析:

本题也叫“苏步青问题”,关键在于“看人不看狗”.人狗行走的时间

相同.如果着眼于狗,

计算繁琐,过程复杂,可能无法求解.而着眼于人,问题迎刃而解.

①甲乙几小时相遇? 2000÷(110+90)=2000÷200=10(分钟)

②狗一共走了多少米? 500×10=5000(米)

答:狗共跑了5000米.

配套练习:

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距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60千

米,乙每小时50千米.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在两队

中间往返联络.当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例3: 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不变的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甲跑一周要6分钟,乙跑一周要几分钟?

简析:

本题是高年级的学习内容.但本题解法有别于高年级.甲、乙各跑4分

钟相遇,甲继续跑乙的

4分钟路程,只需6-4=2(分钟),花的时间是乙的一半,因此乙的时间

是甲的两倍.

4÷(6-4)×6=12(分钟)……倍比法

配套练习:

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

遇.甲行完全程要15小时,乙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第十一讲

一 . 阔步课堂

例1: 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面积增加51平方厘米.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

简析:

本题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再进行合理分割,就能求出边长,继而求出面积.

A,B,C为增加部分,其中A,B大小相等.C是边长

为3厘米的正方形.

① C的面积是多少? 3×3= 9(平方厘米)

② A和B的面积是多少? 51-9=42(平方厘米)

③A或B的面积:42÷2=21(平方厘米)

④原正方形边长: 21÷3=7(平方厘米)

⑤原正方形面积: 7×7=49(平方厘米)

答: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49平方厘米.

配套练习:

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36平方厘米.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

例2:A÷B=6……10,若A与B都扩大2倍,则商与余数各是多少?

简析:

本题属于“商不变性质”的应用.注意,商虽不变,但余数却跟着变.

商是6,余数是 10×2=20

配套练习:

A÷B=20……10,若A和B都缩小2倍,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二.巧妙求和

例1:王蕾读一本长篇小说,她第一天读30页,从第二天起,她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3页,第11天读了60页,正好读完.这本书有多少页?

简析:

本题属于等差数列求和.基本公式为:

和=(首项+尾项)×项数÷2 项数=(尾项-首项)÷公差+1

(30+60)×11÷2=495(页)

答:这本书有495页.

配套练习:

马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2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2个,最后一天做了42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例2:3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最多要试多少次? 简析:

本题属于组合问题.第一把锁要打开,要试30-1=29(次),第二把要试29-1=28(次),……余此类推.

29+28+27+…+2+1=(29+1)×29÷2=435(次)

答:至少要试435次.

配套练习:

有一些锁的钥匙搞乱了,已知最多要试28次,就能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问:一共有几把锁的钥匙搞乱了?

例3: 求1~99这99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的和.

简析:

本题求的是数字之和,不是数的和.为了凑整对数,把0加入,这100个数头尾配对后每两个数字之和都相等,都是9+9=18,共有100÷2=50(对).

(9+9)×(100÷2)=900.

配套练习:

求1~199的199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例4:求1+3+5+7+9+…+21的和.

简析:

本题属于“等差数列求和”的应用.难度较小.重在推陈出新,用“中间数×项数”求和.

1+3+5+7+……+21=(21+1)×11÷2=121

或者:11×11=121

配套练习:

求1+4+7+11+……+31的和.

第十二讲

一 . 阔步课堂

例1:一个整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为509万,这个数最大为(),最小是()

简析: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最常用的方法.本题是根据这一要求,求

符合条件的数.求最大:挂4补9;求最小:去1挂5补0.

509 5094(挂4) 5094999(补9)

509 509-1=508 (去1) →5085(挂5) →5085000(补0)

答:最大为5094999,最小为5085000.

配套练习:

一个整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得的近似数是9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

小是多少?

例2:两个质数之和为99,求这两个质数的积.

简析:

两数之和为奇数,则两数必然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而2是质数里唯

一的偶数.

2×(99-2)=2×97=194

二.归一问题

例1: 甲,乙,丙三人在春游时买了8个面包,平分着吃了.丙没有带钱,所以甲付了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第二天,丙带来了他应付的三元二角钱,求甲乙各应收回多少钱?

简析:

丙付了三元二角,即32角,8个面包总价是32×3=96(角),从而每个面包的价格可求.问题解决.

解:三元二角=32(角)

①一共多少钱? 32×3=96(角)

②每个面包多少钱?96÷8=12(角)

③甲应收回多少钱? 12×5-32=28(角)

④乙应收回多少钱? 32-28=4(角)或 12×3-28=4(角)

答:甲应收回二元八角,乙应收回四角.

配套练习:

甲,乙,丙合买11根火腿平分着吃.甲没带钱,乙就付了6根火腿肠的钱.第二天甲带来了他应付的5元5角钱.求乙和丙各应收回多少钱?

例2: 一项工作,8个人工作15天可以完成;如果12个人工作,那么多少天可以完成?

简析:

1个人1天的工作量可以用“1工日”来计算.工日数=人数×天数

①总工日:8×15=120(个工日)

②多少天可以完成? 120÷12=10(天)

答:10天可以完成.

配套练习:

一件工作,15人20天可以完成.如果增加5人,多少天可以完成?

例3: 学校第一次买来3个篮球和8个排球,一共用去500元;第二次又买来同样的4个篮球和5个排球,共花去525元.第三批又买来同样的5个篮球和6个排球,一共要花多少元?

简析:

先将条件罗列:

3个篮球+8个排球=500元

4个篮球+5个排球=525元

基本思想是:把不同的量变相同.可以采用“重复添置”的方法:将第一组采购4份,变为

3×4个篮球+8×4个排球=500×4元

将第二组采购3份,变为

4×3个篮球+5×3个排球=525×3元

也就是:

12个篮球+32个排球=2000元

12 个篮球+15个排球=1575元

可见,钱数差是排球数不同造成的.

解:每个排球的价钱:(500×4-525×3)÷(8×4-5×3)=25(元)

每个篮球的价钱: (500-25×8)÷3=100(元)

第三批一共要花多少元?

100×5+25×6=650(元)

答:一共要花650元.

配套练习:

学校准备买一些排球和足球,采购员带去300元钱.他算了算,发现买4个排球和7个足球需要花386元,钱不够;若买4个排球和5个足球,需花302元,钱还是不够.那么买7个排球和3个足球,钱够不够呢?

第十三讲

本期学习内容重点复习

第十四讲

结业考试

第十五讲

三升四奥数暑假作业

1.用85007 、、、、组成只读一个零的最大五位数是几?组成读两个零的最小五位数是几? 2.用两个9和两0个,按要求组成四位数. 1.一个零也不读: 2.只读一个零: 3.瓢虫邀请蚂蚁到他家去玩.瓢虫说:“我住在青草路,路东的门牌号是单数,路西的门牌号是双数.我家在路西,你数路边门牌号数时数够12次“3”,就到我家了. 小朋友,你能帮蚂蚁找到瓢虫家住在几号吗? 4.亮亮家客厅里有只大钟,每到整时就会敲钟,到几时就敲几下,亮亮从3时开始数敲钟的次数,到几时共敲了18下?

1.妈妈上午8时半上班,中午12时休息吃午饭;下午1时上班,5时半下班.请你算一算,妈妈一天工作几个小时? 2.爸爸要到广州出差,如果去时坐飞机,回来时坐火车,共需要29小时;如果来回都坐飞机,只需要6小时.那么,如果来回都坐火车,共需要多少小时? 3.老师出了两道测试题,全班每个同学都至少答对了一道,答对第一道题的有30人,答对第二道题的有28人,两道都答对的有16人,那么全班同学总共有多少人? 4.班里共有49名同学,会弹钢琴的有30名,会拉小提琴的有28名,两样都会的有13名,两样都不会的有多少名?

1.二年级有40名同学参加跳绳和拍球两项比赛,有12人没有获奖,其中拍球获奖的 有18人,拍球和跳绳两项比赛都获奖的有10人,跳绳比赛获奖的有多少人? 2.某迎春茶话会上,买来苹果4箱,已知每箱苹果取出24千克后,剩余的各箱苹果 总和等于原来一箱苹果的重量,问原来一箱苹果多重? 3.学而思学校买来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箱,白粉笔的箱数比彩色笔的4倍少3箱, 学而思学校买来白粉笔和彩色粉笔各多少箱? 4.有两条纸带,一条长21厘米,一条长13厘米,两条纸带都剪下同样的一段后,长 纸带剩下的长度是短纸带剩下的3倍,问剪下的一段有多长?

小学四年级奥数班讲义_和倍问题

四年级奥数班讲义 和倍问题姓名: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题意并且熟练的利用线段图法能够分析和倍问题 2.掌握寻找和倍的方法解决问题. 知识点说明: 和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找出解题规律,正确迅速地列式解答。 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大数是小数的几倍,要求两个数,一般是把较小数看作1倍数,大数就是几倍数,这样就可知总和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了,可求出小数,再求大数.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和一小数=大数 例题精讲: 例1、根据线段图列式: (课堂练习1)小华和爷爷今年共72岁,爷爷的岁数是小华的7倍.爷爷比小华大多少岁? (课堂练习2)小敏有14元,小花有10元,小花给小敏几元,小敏的钱数就是小花的2倍? (课堂练习3)妹妹有课外书20本,姐姐有课外书25本,姐姐给妹妹多少本后,妹妹课外书是姐姐的2倍? 例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 米? (课堂练习1)5箱苹果和5箱葡萄共重75千克,每箱苹果是每箱葡萄重量的2倍。每箱苹果和每箱葡萄各重多少千克?

例3、师、徒两人共加工105个零件,师傅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还多5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课堂练习1)书店去年和今年共售书380万册,今年售书量比去年售书量的2倍还 多20万册,问去年和今年各售书多少万册? (课堂练习2)北京某小学的同学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做红花和黄花共300朵。已知红 花的朵数比黄花的2倍少30朵。问两种花各有多少朵? (课堂练习3)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 有多少人? 例4、商店运来橘子、苹果、香蕉共53千克,橘子的重量比苹果的3倍少3千克,香 蕉的重量是苹果的2倍多2千克,橘子重多少千克?

四年级奥数讲义之:容斥原理(2)

四年级数学讲义 奥数:容斥原理(2) 教学目标:1、理解容斥原理,会画图分析其中关系,正确的找出答案。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教学衔接 1、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2、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3、一个旅行社有36人,其中会英语的有24人,会法语的有18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二、教学内容 例1.五(1)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短跑、游泳、篮球三个项目的测试,有4名学生在这三个项目上都没有达到优秀,其余每人至少有一个项目达到优秀,这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的项目和人数如下表: 短跑游泳篮球短跑、游泳游泳、篮球篮球、短跑短跑、游泳、篮球 17人18人15人6人6人6人2人 求全班人数。 例2.某班有学生50人,参加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和生物小组的人数分别是20人、20人和12人,其中既参加无线电小组又参加航模小组的有4人,既参加航模小组又参加生物小组的有5人,既参加生物小组又参加无线电小组的有3人。已知全班每人都至少参加了以上三个小组中的某一个,那么,三个小组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

例3.一个体育锻炼小组有35名男生,规定他们至少参加篮球、排球、足球三个球队中的一个。结果参加篮球队的有16人,参加排球队的有11人,参加足球队的有20人,其中有4人既参加了排球队又参加了篮球队,有3人既参加了排球队又参加了足球队,没有人三个球队都参加。既参加篮球队又参加足球队的有多少人? 三、教学练习 1.第三小队的学生有20人,手中分别拿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已知手中有红球、黄球、蓝球折学生人数分别为10人、10人、6人,其中手中既有红球又有黄球的有3人,既有黄球又有蓝球的有2人,既有蓝球又有红球的有4人。已知全队每人手里都至少有一种颜色的球,那么,手中三种颜色的球都有多少人? 2.某班50名同学全部参加数学、语文、美术三个课外兴趣小组,参加数学小组的有29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21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25人,有17人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美术小组,有15人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有10人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美术小组。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3.有学生30名,他们中有部分学生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排球三个训练小组,各组人数分别为14人、12人、10人,其中既参加羽毛球小组又参加排球小组的有4人,既参加羽毛球小组又参加乒乓球小组的有6人,既参加乒乓球小组又参加排球小组的有5人,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1人。这些学生中这三个小组都没有参加的有几人?

暑假班三升四奥数测试卷.docx

优启辅导班—暑假班三升四奥数测试卷 一、想想填填。(每空 1 分,共 姓名: 23 分) 成: 1、找律填数。 48,45,42,39,36,(),()1,2,4,7,11,(),() 15,5,13,5,11,5,(2 、 3、6、 11、18、(),( )、( ) )、() 1,3,9,(),() 2,16,4, 20,7,28,11,44,(),() 2、()÷27=10??(),当余数最大是(),被除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小是(),被除数最小是()。 3、43÷5, 要使商中有 0,里最小填()。 4、一个四位数与 9 的和是最小的五位数,个四位数是()。 5、一支笔能 3 支珠笔, 4 支珠笔能 7 支笔,那么 4 支 笔能()支笔。 6、两数之和 20,两数之差 7、用 0、1、4、6 可以成( 二、算(口算 1 分,共 810,大数是(),小数是( )个不同的四位数。 分;算每 3 分,共 24 分) )。

1、口算 23×11=65×11=23×27=47× 43 = 84×24=75×35=51×59=352×11=2、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就简算) 57+525+43583-74-2411×8×125 25×13× 4854-161-39325+97 412-98123+102 三、综合应用。(1-3 题每题 4 分, 4-9 题每题 5 分,第 10 题 2 分) 1、一根木料,要锯成 6 段,每锯开一处要 3 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 2、父亲今年50岁,儿子今年14岁,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3倍?

3、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2 再除以 6 然后减去 5, 再乘 10, 恰好是 100 岁。”这位老爷爷今年多少岁? 4、甲仓库存粮54吨,乙仓库存粮70吨,要使甲仓库的存粮数是 乙仓库的3倍。那么必须从乙仓库内运送多少吨到甲仓库? 5、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 棵,桃树的棵树是杏树的 3 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6、小明 4 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7 分,五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88 分。第五次测验得了多少分?

四年级奥数讲义:容斥原理 (1)

四年级数学讲义 奥数:容斥原理(1) 教学目标:1、理解容斥原理,会画图分析其中关系,正确的找出答案。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教学衔接 二、教学内容 (一)知识介绍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类与 性质b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 a+N b- N ab。 (二)例题精讲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思路导航】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7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一共有37+42=79人,多于全班人数。这是因为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在统计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时算过一次,在统计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时又算了一次,这样就多算了一次。所以,这个班语文、数作业都完成的有:79-48=31人。 例2、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问多少个同学两题都答得不对?

【分析与解答】已知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可以求出只答对第一题的有25-15=10人。又已知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用只答对第一题的人数,加上答对第二题的人数就得到至少有一题答对的人数:10+23=33人。所以,两题都答得不对的有36-33=3人。 例3、某班有56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如果两科都没有参加的有25人,那么同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要求两科竞赛同时参加的人数,应先求出至少参加一科竞赛的人数:56-25=31人,再求两科竞赛同时参加的人数:28+27-31=24人。 例4、1到10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6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答】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减去5或6的倍数的个数。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100÷5=20个,6的倍数有16个 (100÷6=16……4),其中既是5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即5和6的公倍数)的数有3个(100÷30=3……10)。因此,是6或5的倍数的个数是16+20-3=33个,既不是5的倍数又不是6的倍数的数的个数是:100- 33=67个。 例5、光明小学举办学生书法展览。学校的橱窗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书法作品,其中有24幅不是五年级的,有22幅不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参展的书法作品共有10幅,其他年级参展的书法作品共有多少幅?【分析与解答】由题意知,24幅作品是一、二、三、四、六年级参展作品的总数,22幅是一、二、三、四、五年级参展作品的总数。24+ 22=46幅,这是一个五、六年级和两个一、二、三、四年级参展的作品数,从其中去掉五、六两个年级共参展的10幅作品,即得到两个一、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 需要牢背的基本概念 1、加法中的巧算:加法交换律:a+b =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巧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相反,一个数减去几个 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即a-b-c=a-(b+c) a-(b+c) =a-b-c (2)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 号“搬家”。 如:a-b+c=a+c-b (3)加、减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或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 么括号里“—”变“+”,“+”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里的 符号不变。如a-(b-c)=a-b+c,a+(b-c)=a+b-c 如果两个数的和恰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么其中一个数叫做 另一个数的“互补数”。 2、乘法中的巧算: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 ×(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3、除法中的巧算: (1)除法交换律:a÷b÷c=a÷c÷b (2)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进行 巧算。 公式:如果a÷b=c 则 (a×n)÷(b×n)=c (a÷n)÷(b÷n)=c n ≠0 (3)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积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因数”的规律, 进行巧算。 公式:a÷(b×c)= a÷b÷c (4)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商等于一个数除以第一个因数乘以第二个因 数” 公式:a÷(b÷c)= a÷b×c (5)除法分配律:(a + b)÷c = a÷c + b÷c a÷c + b÷c=(a + b)÷c 4、你知道巧算中有几对好朋友吗?请写出来: 2×5=10 4×25=100 8× 125=1000 16×625=10000 3×37=111 7×11×13=1001 37037×3=10101 5、“头同尾合十”:头×(头+1)×100+尾×尾 “尾同头合十”:(头×头+尾)×100+尾×尾 6、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7、配对求和,也就是等差数列求和。实质是变加法(连加)为乘法,这可以从 乘法的意义来理解。 公式:和= (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 (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末项(或者某一项)= 首项+公差×(项

三年级下册奥数经典培训讲义——三升四综合练习1 全国通用 无答案

三升四暑期综合练习1 姓名 1、下面的两个算式都是错误的,各移动2根火柴,使它们都变成正确的算式: 2、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各有纸花若干朵,如果甲按乙现有的纸花个数给乙,再按丙现有的个数给丙之后,乙也按甲、丙现有的个数分别给甲、丙,最后,丙也按同样的方法给了甲和乙。这时,他们三人都有24朵纸花。原来三人各有多少朵? 3、 4、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树林中的三棵树上共落着48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走8只落到第二棵树上;从第二棵树上飞走6只落到第三棵树上,这时三棵树上鸟的只数相等.问:原来每棵树上各落多少只鸟? 6、小云比小雨少20本书,后来小云丢了5本书,小雨新买了11本书,这时小雨的书比小云的书多2倍。问:原来两人各有多少本书?

7、一次数学考试后,李军问于昆数学考试得多少分.于昆说:"用我得的分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最后乘以4,得56."小朋友,你知道于昆得多少分吗? 8、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多少名? 9、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 10、甲仓存粮128吨,乙仓存粮52吨。甲仓每天运出12吨,乙仓每天运进7吨。那么多少天后两仓的存粮就同样多了? 11、将8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如果第7个数和第8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 12、写出下列数列的的第22项除以3的余数. 1,1,13,5,9,17,31,57,105

四年级奥数春季讲义

第一讲四则运算的关系 例题1、“华杯赛”是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而举行的数学竞赛。华罗庚生于1910年,现用“华杯”代表一个两位数,已知1910与“华杯”之和为2004,那么“华杯”代表的两位数我多少? 例题2、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2倍,差是多少? 例题3、粗心的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末尾的“0”写漏了,结果得到240,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例题4、31?□—□?27=24,如果两个□里的数相同,这个□里的数应是多少?

例题5、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5,积增加80,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4,积就减少100,原来这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练习题: 1、如果25?□÷3?15+5=2005,那么□=()。 2、在一个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与和这三个数的和是360,已知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的4倍,求较大的加数是多少? 3、小华在计算乘法时,由于粗心,把一个因数末尾的0写掉了,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4、小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15当成151,结果商比正确的得数大3,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算是应是多少? 5、一个学生做乘法时,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数字4看成1,得出的积是525,另一个学生把这个因数的个位数字误看成8,得出的积是700。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6、如果5?(2+△+△)—4=2006,那么△=()。 7、在一道加法算式中,和比一个加数多2008,另一个加数比这个加数少92,和是多少? 8、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00,而减数是差的4倍,减数是多少? 9、小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将除以3看成乘以3,算出的结果是288,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10、粗心的小虎在计算(200—□)?4时错看成200—□?4,算得结果为20,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11、一个数除以8后再减3,得到的数比原来少66,原来的数是多少? 12、有一个数,把它减去37,再乘以18,减去323,得到的结果用23去除,商是16,余数是11,求原来的数是多少?

2017春季四年级奥数班讲义

2017春季四年级奥数班讲义

第一讲 定义新运算(又名:自定义) 例1:规定一种运算: a△b=3×a+4×b,例如,2△5=3×2+4×5=6+20=26,5△ 2=3×5+4×2=15+8=23, ……,根据以上规律计算: ①10△2 ② 2△10 简析: 本题属于“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内容,重点是弄清规定,找出规律. ①含义为:给定两个数a和b,用3乘第一个数a,用4乘第二个数b,并将结果相 加 10△2 2△10 =3×10+4×2 = 3×2+4×10 =30+8 = 6+40 =38 =46 ②式中的“△”为“关系符号”,不是运算符号,可以是任意的字符,图片, 实物等 ③计算完毕后比较一下:定义新运算中,交换律适用吗? 配套练习: 1.规定一种运算:m□n=4×m-3×n,根据以上规律计算:5□3 2.规定一种运算:a△b=﹙a+b﹚×﹙a-b﹚,试求: 6△4 例2:对于两个数a和b,规定:a△b=﹙a+3﹚×﹙b+4﹚,试求:①1△2△3 ② 1△﹙2△3﹚ 简析: 本题是例1的发展,重点在于弄清运算顺序。 ①其运算顺序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但要注意,先计算部分是个整体,应 加括号,没算到的部分往下带。 ②应该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对待a和b. 1△2△3 =[﹙1+3﹚×﹙2+4﹚]△3 ﹙a=1,b=2﹚ =[4×6]△3 =24△3 =﹙24+3﹚×﹙3+4﹚﹙a=24,b=3﹚ =27×7 =189 1△﹙2△3﹚ =1△[﹙2+3﹚×﹙3+4﹚]﹙a=2,b=3﹚ =1△[5×7] =1△35 =﹙1+3﹚×﹙35+4﹚﹙a=1,b=35﹚ =4×39 =156 配套练习: 1.对于两个数a和b,规定a○b=a+5b,试求① 1○2○3 ② 1○﹙2○3﹚注 意:5b表示5×b或b×5 2.对于两个数a和b,规定:a□b=﹙a-2﹚×﹙b÷2﹚.试求:3□﹙5□4﹚ 例3:如果2☆3=2+3+4,5☆2=5+6,4☆5=4+5+6+7+8,......照此规律,计算① 3

奥数三升四暑假班讲义

第一讲巧用方法算得快 预习: 5×2= 25×4= 125×8= 625×16= 19×25×4= 37×125×8= 45×2×125×4×8×25×5= 125×72= 例2. 19×25×64×125 = 例1. (1)123×15÷5 (2) 125×16÷25 = = (3)5600÷(25×7)(4)450÷54×6 = =

例7.1÷(2÷3)÷(3÷4) ÷(4÷5)÷(5÷6) = 补充:2000÷(100÷99)÷(99÷98)÷(98÷97)÷……÷(3÷2)÷(2÷1) = 补充:5÷(7÷11)÷(11÷15)÷(15÷21) = *例9.(2×3×5×7×11×13×17×19)÷(38×51×65×77) = *补充.(11×10×9×8×7×6×5×4×3×2×1)÷(22×24×25×27) =

*例3.88×22+55×73-44×44-33×55 = 例8.12345×2345+2469×38275 = 例4.2009×-2007× = 补充:×-× = 例5.1997×-2000× =

补充:123×1001= 123×1001001= 1234×10001= 补充:1997×-3000× = 补充:3553×× = 补充:3142×2468-2468×3 = 例6.÷3030303 = 例11.345345×788+690×105606 =

例10.(123456+234561+345612+456123+561234+612345)÷7 = 补充:+9971997+971997+71997+1997+997+97+7 = 补充:1+11+111 + …… + 1……+111(100个1)的和的末三位是多少? 补充:(56789+67895+78956+89567+95678)÷7 = 作业: 1. (1)220×35÷7 (2)720×12÷9 = =

四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

计算:999999999×111111111 计算:66666×133332 求算式{20098 20099 20096 999888666?÷L L L 12312 3个个个的计算结果的各位数字之和。 计算:{ {2 2 2010120108 888111-L L 个个 计算:22222×99999+33333×33334 第一讲:多位数计算 (★★★) (★★★★) (★★★★) (★★★★) (★★★) (★★★★)

计算1009 1009 1009 9999991999?+L L L 12312312 3个个个结果末尾有多少个零? {20103 20104 20102 20105 3335556444222?+??L L L L 12312312 3个个个个 【你还记得吗】 (★★★) 计算:2010×20112011-2011× 计算:333×332332333-332×333333332 测试题 1.计算222222×999999 A .222222217880 B .222222788888 C .222221777778 D .222222177788 (★★★★★) (★★★★)

2.计算6666×13332 A .88871112 B .88881112 C .88872222 D . 3.计算:3001 3002 2993 1111222233334 L L L 1231424314243个个个 A .3013333L 14243个3 B .2003333L 14243个3 C .3003333L 14243个3 D .3063333L 14243个3 4.计算100×100-99×99+98×98-97×97+…+2×2-1×1 A .4950 B .5050 C .5150 D .5250 5.计算 99999×26+33333×24 A .3996366 B .6933669 C .3399966 D .3669966 6.计算:899×899+1799 A .819000 B .810000 C .900000 D .981000 7.计算111111×777777+444444×555555 A .333332666667 B .333333666667 C .333332777777 D .333333777777 8.计算2009×-2007× A .2 B .4016 C .4017 D .0 第二讲:容斥原理上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_消去法解题

四年级奥数讲义 消去法解题姓名: 在这一类的问题中,常常会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的数量,并给出不同情形下 数量间的关系。解决这一类问题,通常采用“消去法”——即通过分析比较,去同求异,设法 消去一个未知数量,从而将问题简化。 【例题解析】 例1 、小华买了3把小刀和4块擦皮,共用去1元。小芳买了同样的6把小刀和4块擦皮,共用去1.6 元。小刀和擦皮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分析:3把小刀+4块擦皮=1元 6把小刀+4块擦皮=1.6元 课堂练习1、已知:3A+7B=101,9A+7B=149。那么10A – B的值是多少? 课堂练习2、学校第一次买了3个水瓶和20个茶杯,共用去134元;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3个水瓶和16个茶杯,共用去118元。水瓶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例2、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5袋,面粉9袋,共重850千克。第二次运进大米7袋,面粉3袋,共重710千克。大米和面粉每袋各重多少千克? 分析:7袋大米×3+3袋面粉×3=710千克×3 21袋大米+9袋面粉=2130千克; 5袋大米+9袋面粉=850千克;

课堂练1、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480元,买同样的6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用去519元。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课堂练习2、育新小学买了8个足球和12个篮球,一共用去了984元;青山小学买了同样的16个足球和 10个篮球,一共用去1240元。每个足球和每个篮球各多少元? 例3、同一商店里,2支钢笔和3瓶墨水的价钱是6.48元;而5支钢笔和4瓶墨水的价钱是14.24元。问这个商店的钢笔和墨水的单价各是多少钱? 分析:消除钢笔价钱求墨水价钱。 课堂练习:已知:3A+7B=57,2A+3B=28。那么A+B的值是多少?

三升四奥数暑假班1

(三升四暑假班.01) 1、甲乙两数之和加上甲数是220,加上乙数是170,甲、乙两数之和是多少?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是120,减数是差的3倍,减数是几? 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00,减数比差大10,差是几? 4、小明做两个整数的加法,他把万位上的8看成了3,百位上的7看成了9,个位上的5看成了6,算得的结果是49920。问: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5、两数相乘,若被乘数增加14,乘数不变,则积增加84;若乘数增加14,被乘不变,则积增加168。原来的积是多少? 6、两个数的和是94,有人计算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结果算出 和是31。求这两个数。 7、两个整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11,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和是99,求被除数和除数?

8、两个数的乘积是被乘数的5倍,是乘数的12倍,这两个数的乘积是多少? 9、两个数的商是23.和是672,求这两个数中大数减小数之差。 10、已知两个数的差是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8,求这两数之和。 11、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0,甲数除以乙数与丙数除以甲数的结果都是商5余1,问乙数是多少? 12、被除数比除数的3倍多1,并且已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求被除数和除数。 13、用一个整数除以15余2,被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00,求被除数和商。 14、两个整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8,已知被除数比除数大59,求被除数。 15、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5,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和是129。 请写出这个带余数的除法算式。

16、一个两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仍是两位数,余数是8。问: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之和是多少? 17、甲数各位数字之和是10,乙数各位数字之和是5。当甲、乙两数用竖式相加时,有一次进位。甲、乙两数和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多少? 18、甲数各位数字之和是9,乙数各位数字之和是10。当甲数作为被减数,乙数作为减数,用竖式相减时,有两次借位。那么甲、乙两数之差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多少? 19、一个整数,除以15余2,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和是99,那么被除数是几?商是几? 20、.有一个两位数,十位数上数加个位数的3倍,得到30,十位上数加上个位数的9倍,得到84,这个两位数是几? 21、小聪和小明计算两个三位数的差,小聪的答案是234,小明的答案是432,检查中发现,小聪的答案正确,小明将减数的个位数看漏了,所以错了,那么被减数是几?减数是几? 22、两数相除,商6余5,如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6倍,则商是38,余数是2,被除数是多少?

四年级奥数讲义(3)

第11讲用对应法解题 【专题简析】 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1)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2) 比较(1)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练习一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1,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2】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3个足球+4个排球=190元(1) 6个足球+2个排球=230元(2) 我们把(1)、(2)两式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条件相加还是相减,都不可能求出足球和排球的单价,因为这里没有一个相同的条件可减去。再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把(1)式同时扩大2倍,得到6个足球和8个排球共380元,然后再与(2)式进行比较,发现足球个数相同,而排球多了6个,也就多了380-230=150元,也就是6个排球是150元,一个排球为150÷6=25元,那么一个足球是(190-25×4)÷3=30元。

三升四奥数

三升四奥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同学们捐助失学儿童,三年级两个班共捐款386元,三个班平均每班捐款 138元。三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 3、电视机厂要生产120台电视机,已经生产了6天,还差30台,平均每天生 产多少台 5、水泥厂有一批水泥,已经运走了268袋,剩下的比运走的少68袋。这批 水泥有多少袋 6、王大伯家养了20只鹅,养鸭的只数是鹅的5倍,养的鸡比鸭少28只。(提出两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再解答) 小明一家开车去外婆家,开车1小时后,他们共行了全程的一半少3千米,这时还剩48千米,小明家离外婆家有多少千米 甲仓库存粮油230吨,乙仓库存量220吨,要从甲仓库运多少吨粮到乙仓库,才能使乙仓库的存量吨数是甲仓库的2倍 找规律 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 ) (2)1,2,4,7,11,( ),( ) (3)2,6,18,54,( ),( ) 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 有余除法 一、知识要点 把一些书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要使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最多,这些书分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全部分完,还有一种是有剩余,并且剩余的本数必须比小朋友的人数少,否则还可以继续分下去。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就是有余数除法计算中特别要注意的。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先确定余数,如果余数已知,就可以确定除数,然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记住:(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例题2】算式[ ]÷[ ]=8……[ ]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思路导航】题中只告诉我们商是8,要使被除数最小,那么只要除数和余数小就行。余数最小为______,那么除数则为______。 根据这些,我们就可求出被除数最小为:8×___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20…8中,被除数最小等于______. 配对求和 一、知识要点 被人称为“数学王子”的高斯在年仅8岁时,就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又快又好地算出了1+2+3+4+……+99+100的结果。小高斯是用什么办法算得这么快呢原来,他用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先配对再求和。 数列的第一个数(第一项)叫首项,最后一个数(最后一项)叫末项,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不变的数,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不变的数则称为这个数列的公差。

四年级奥数讲义

第一讲和倍问题 知识点:已知两个量的和与这两个量的倍数关系,要我们求这两个量分别是几。 和÷(倍数+1)= 较小数;较小数×倍数= 较大数;和-较小数= 较大数 例1:甲、乙两个仓库共存货物960吨,已知甲仓库所存货物是乙仓库的2倍,问甲、乙两个仓库各存货物多少吨? 例2:果园里有梨树,苹果树和桃树共180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问三种树各多少棵? 例3:学校里的足球只数是排球的3倍,篮球的只数是排球的5倍,足球和篮球共72只,问三种球各多少只? 例4:三块钢板共重207千克,第一块的重量是第二块的3倍,第二块的重量是第三块的2倍,第三块钢板重多少千克? 例5:某小学购进红粉笔和白粉笔共244盒,购进的白粉笔比红粉笔的7倍少12盒,问购进红粉笔、白粉笔各多少盒?

例6:两箱茶叶共重88千克,如果从甲箱取15千克放入乙箱,那么乙箱的重量是甲箱的3倍,问两箱原有茶叶各多少千克? 例7:甲水池有水1500升,乙水池有水1200升,每分钟从甲水池流入乙水池25升水,问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

自我检测: 填空。 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妈妈岁,小红岁。 生产队养公鸡、母鸡共404只,其中公鸡是母鸡的3倍。公鸡有只,母鸡有只。 小明买语文本和数学本共25本,其中语文本比数学本的2倍多4本,语文练习本买了本,数学练习本买了本。 师傅和徒弟一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少10个。徒弟生产零件个,师傅生产零件个。 A、B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相背而行,2小时共行48千米,A的速度是B的2倍,求A的速度是 ,B的速度是。 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54厘米。这块长方形木板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甲、乙两个冷藏库原来共存肉92吨,从甲库运出28吨后,乙库存肉比甲库的4倍少6吨。原来甲库存肉吨,乙库存肉吨。 两个仓库共存粮2200千克,由乙库运出210千克,甲库存粮是乙库的2倍少380千克。甲库原来存粮千克,乙库原来存粮千克。 小红有30支铅笔,小兰有45支铅笔。小兰给小红支以后,小红的铅笔支数是小兰的2倍。 姐姐有320元,弟弟有180元,弟弟给姐姐元后,姐姐的钱比弟弟多3倍。

四年级奥数班讲义_简单的相遇问题

四年级奥数班讲义_简单的相遇问题 姓名: 知识导航 相遇问题: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例1、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38千米.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北京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59千米;沈阳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 课堂练习1、两艘军舰同时从相距948千米的两个港口对开.一艘军舰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艘军舰每小时行4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艘军舰可以相遇? 课堂练习2、甲乙两个打字员合打一份稿件共13125字,甲每小时打850字,乙每小时比甲多打50字,几小时打完? 例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3.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课堂练习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辆每小时行65千米,另一辆每小时行70千米。3小时后两车仍相距5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课堂练习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在途中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在途中曾停车1.5小时,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课堂练习3、王明从甲村去乙村,每小时行3.2千米,他出发2小时后,李立从乙村出发去甲村,每小时行3.8千米,又经过3.5小时二人相遇,甲乙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例3、两地间的路程是245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课堂练习: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117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13天打通。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例4、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行三小时后乙车从 B 地出发,乙车出发5 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5千米.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求A、 B 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 课堂练习:两列火车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42千米,5小时后,甲、乙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三升四火箭班奥数暑假讲义

三升四火箭班奥数暑假 讲义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三升四火箭班奥数

目录

三升四奥数训练(1) 一、数列 1.基本概念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数列。如,1,3,5,7,……;1,2,4,8……。 2.从相邻项之间找规律。 例: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18, 20, 24, 30, (38), (48). 观察数列中相邻项可发现:20-18=2,24-20=4,30-24=6。说明数列是依次按加2,加4,加6,加……进行排列的。因为30+8=38,38+10=48. (2)1,2,4,8,16,(32),(64)。 按依次加1,加2,加4,加16,加……排列。因为16+16=32,32+32=64(或按依次乘2排列) (3) 2, 5, 11, 23, 47, (95), (191). 观察相邻项可发现:前项×2+1=后项。即2×2+1=5,5×2+1=11,……。因为47×2+1=95,95×2+1=191 练:找规律,填上合适的数。 (1)56,49,42,35,(28),(21),后项比前项少7 (2)11,15,19,23,(27),(31),后项比前项多4 (3)3, 6, 12,24,(48),(96),后项是前项的2倍 3.从各项与项数间的关系找规律。 例: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13, 16, 18, 31, 23, 46, (28), (61). 观察:数列中基数项,可知:18-13=5,23-18=5,……(即后项比前项多5)因为23+5=28 数列中偶数项,可知:31-16=15,46-31=15,…….(即后项比前项多15)因为46+15=61 (2)2,8,5,6,8,4,(11),(2)

四升五培优数学暑假班讲义.doc

汉中睿智教育 四年级培优数学 2014 暑假班 汉中睿智教育 第1讲算式谜 专题简析: 解决算式谜题,关键是找准突破口,推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分析算式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找出隐蔽条件,选择有特征的部分作出局部判断; 2.利用列举和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排除不合理的数字; 3.试验时,应借助估值的方法,以缩小所求数字的取值范围,达到快速而准确的目的; 4.算式谜解出后,要验算一遍。

□7 6 ×□ □ 18 □ □ □□ □ □ 31□□0 分析:由积的末尾是0,可推出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是5;由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是5,并结合第一个因数与 5 相乘的积的情况考虑,可推出第一人个因数的百位是3;由第一个因数为376 与积为 31□□ 0,可推出第二个因数的十数上是8。题中别的数字就容易填了。 练习一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2)□2 □ □(3)285 × 3 5 ×□ 6 × □ □ 3 3□□□0 4 1 □ 2 □ 1 □ 8 □ □ 7 0 □ □ □ □□ □□□□□□□□9 □□

分析:由商的十位是 1,以及 1 与除数的乘积的最高位是 1 可推知除数的十位是 1。由第一次除后余下的数是 1,可推知被除数的十位只可能是 7、8、9。如果是 7,除数的个位是 0,那么最后必有余数;如果被除数是 8,除数的个位就是 1,也不能除尽;只有当被除数的十位是 9 时,除数的个位是 2 时,商的个位为 6,正好除尽。 完整的竖式是: 练习二 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除法竖式成立。 例 3:下面算式中的 a、b、c、d 这四个字母各代表什么数字? a b c d ×9 d c b a 分析:因为四位数 abcd 乘 9 的积是四位数,可知 a 是 1;d 和 9 相乘的积的个位是 1,可知 d 只能是 9;因为第二个因数 9 与第一个因数百位上的数 b 相乘的积不能进位,所以 b 只能是 0( 1 已经用过);再由 b=0,可推知 c=8。 练习三 求下列各题中每个汉字所代表的数字。 (1)1华罗庚金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