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

——2005 法国电影回顾展影片扫描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伴随着新年的悠扬钟声,2005 法国电影回顾展的帷幕徐徐拉开。作为中法文化年第二阶段——“法国文化年在中国”活动的重大交流项目之一,这次为期4 个月的大型电影回顾展陆续在港京沪三地举办。1 月7 日,香港的展映活动已在香港电影资料馆开幕;3 月4 日,北京的展映活动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开展;4 月1 日,上海的展映活动将在上海影城开启。41 部法国电影杰作的集中展示,堪称名副其实的法国电影文化的世纪盛会。这些影片出自25 位名家之手,时间跨度从1895 年到2003 年,主题与风格丰富多彩,类型与样式绚丽多姿。为了不至于让人感到眼花缭乱,我们大致按照电影史的线索将展映的影片编成5 个单元,本文将对这些影片进行快速扫描(为了区别于文中提到的其他影片,本次影展的影片片名后面加注了法语片名)。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对本次影展的影片进行详细评介,只希望本文能够引起读者对本次影展以及中法文化年的兴趣。中法文化年是中法两国元首共同倡议的重大活动,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对加强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法国自2003 年10 月至2004 年7 月已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文化年,中国自2004 年10 月至2005 年7 月举办法国文化年。中法文化年的交流项目多达数百,规模和持续时间均创历史纪录。同时,两国分别在巴黎和北京互设了永久性的文化中心。设在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于2002 年举行了挂牌仪式,设在北京的法国文化中心于2004 年正式开放。两个文化中心都修建了设备先进的电影厅,此举将对两国的电影交流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单元:永恒的经典

曾经沧海难为水,初却巫山不是云。对于只有百年历史的电影艺术来说,能够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而魅力不减的影片应该可以称为经典之作了。本单元的10 部影片都是1953 年以

前出品的,分为无声片和有声片两部分。

默默的无声片把我们带到了电影诞生的年代,带到了电影诞生的故乡。电影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世人公认的诞生日期是1895 年12 月28 日,即法国发明家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 号的大咖啡馆正式放映《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无声短片的日子。电影在发明之后不久便迅速传到了世界各地。自1896 年初开始,卢米埃尔陆续派遣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至1897 年底这些摄影师涉足过除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陆,总共拍摄了750 多部影片(埃利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第二次修订版,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13 页。这些影片中包括在中国拍摄的影片,而且电影正是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的,这件事已经成为中法电影交流史的开端。遗憾的是,究竟是哪些摄影师来到中国的什么地方拍摄了多少和什么样的影片,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1965 年,为了纪念路易·卢米埃尔诞辰100 周年和法国电影诞辰70 周年,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之一亨利·朗格卢瓦,将苦心收集和保存的卢米埃尔影片进行了精心的修复,并且编辑成《卢米埃尔短片集》(Montage Lumière ),后人才得以观看电影诞生初期的珍贵影片,这些影片可以说是法国乃至世界电影宝库中的宝中之宝。

雷内·克莱尔(1898 —1981 )在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电影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用两条坐标线定位他在当时法国影坛的地位:纵向看,他是乔治·梅里爱与麦克斯·林戴以来最著名的法国电影艺术家;横向看,他与让·雷诺阿、马塞尔·卡尔内并称为早期的法国影坛三杰。此外,克莱尔于1962 年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电影家。克莱尔也是我国老一辈电影工作者十分熟悉的法国电影导演,他导演的影片《巴黎屋檐下》(1930 )曾在上海放映,夏衍在创作话剧《上海屋檐下》时多少受到了此片的影响(夏衍《谈〈上海屋檐下〉的创作》,会林、陈坚、邵武编《夏衍研究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年版,第184 页),而在以《马路天使》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影片中也不难发现此片的影子。本次影展选择了克莱尔的两部无声片:《沉睡的巴黎》(Paris qui dort ,1924 )是他编导的第一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疯癫的科学家在用神奇的魔光使巴黎陷于沉睡状态之后发生的故事。按照萨杜尔的看法,这部影片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是因为“克莱尔用轻松的讽刺,描绘了八个人物生活在死寂的巴黎的情况”。导演犹如电影诗人,

影片中的巴黎景色富有诗意。除此之外,埃菲尔铁塔可以说是这部影片中的“一个真正的演员”(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文版,第232 —233 页);《铁塔》(La Tour ,1928 )干脆以埃菲尔铁塔为主角,这部短纪录片以诗意的手法描绘了铁塔及其周围的优美景色。

让·爱普斯坦(1897 —1953 )是法国20 年代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起初从事电影理论研究和影评写作,20 年代开始导演生涯,一生中导演过大约30 部影片。1924 年,法国的印象派电影随着其创始人路易·德吕克的去世而宣告结束,爱普斯坦转而拍摄先锋派的新影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他拍摄的先锋派影片“专供那些光顾专门性电影院的有高等文化修养的人士观看”(萨杜尔《法国电影》中文版,第29 页)。《厄舍古厦的倒塌》(La Chute de la maison Usher ,1928 )是他拍摄于无声电影末期的恐怖片,取材于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的同名短篇小说(把参照了他的其他两部短篇小说)。坡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为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两大类,《厄舍古厦的倒塌》属于前者。坡自称他的小说的特点在于“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害怕发展到恐惧,把机智扩大成嘲弄,把奇特变化为怪异和神秘”(《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1982 年版,第801 页)。爱普斯坦的影片通过非常的摄影角度、特写镜头、画面叠印、镜头移动等手段,较好地传达了原著的恐怖和神秘气氛。

阿贝尔·冈斯(1889 —1981 )的有声片《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 ,1935 )也可以说是无声片,或者说是无声片的有声版。冈斯早在1927 年就拍摄完成了长达235 分钟的无声片《拿破仑》,然而,这部耗费1.5 万米胶片和4 年之功制作的大片“只不过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第204 页),因为这部影片只是冈斯计划拍摄的多部拿破仑影片的第一部。在创作过程中,导演大量运用了“加速蒙太奇”、“主观镜头”、“三面银幕”(将三块银幕拼接起来放映)等富有创造性的技巧。1934 年,冈斯制作了这部影片的有声版,并对原片进行了增删,长度为140 分钟(本次影展放映的就是这个版本)。为了在片名上区别于无声版,1935 年有声版的片名加上了拿破仑的姓氏。后来,冈斯还拍过几部拿破仑影片,如《奥斯特里茨战役》(1960 )、《拿破仑与大革命》(1971 ),但是总体来说,这些影片没能再现默片时期的《拿破仑》的风采。1983 年,英国电影史学家凯文·布朗洛修复的《拿破仑》据说是最接近于1927

年版本的版本(让·路普·巴塞克主编《电影辞典》,法国拉鲁斯出版社1991年版,第279页)。

法国电影告别无声时代是在1930 年前后,30 年代对于法国电影来说是十分重要,主要是由于出现了“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几位代表人物如让·雷诺阿、马塞尔·帕尼奥尔,让·维果(详见第四单元)等人的影片都将出现在本次影展中。

让·雷诺阿(1894 —1979 )的大名已为我国广大电影工作者熟知,本次影展选择了他的两部影片:《乡村一角》(Une Partie de campagne ,1936 年出品,1946 年上映)是根据莫泊桑的小说摄制的“辛酸而短暂的田园情史”(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文版,第334 页),被广泛用于电影学院的教学;《金马车》(Le Carrosse d'or ,1953 )是雷诺阿的晚期代表作,这部投资巨大的豪华古装片,讲述了19 世纪一个意大利剧团在西班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的演出过程中,美丽聪慧的女主角与当地总督之间的一段感情纠葛。通常认为,雷诺阿的电影艺术生命在1939 年拍完《游戏规则》之后就结束了,然而电影史学家们近来发现,他的晚期作品同样具有迷人的魅力,《金马车》就是其中的一部。

马塞尔·帕尼奥尔(1895 —1974 )原是作家,曾经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舞台剧本,30 年代初,他在完成舞台剧本马赛三部曲(《马里乌斯》、《芳妮》、《塞萨》)的创作之后,对刚刚出现的有声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宣称剧作家从此以后可以“把戏剧装入罐头了”(萨杜尔《法国电影》中文版,第68 页)。于是,他陆续将马赛三部曲搬上银幕,并且获得了极大成功。《马里乌斯》(Marius ,1931 )是三部曲的第一部,由帕尼奥尔和匈牙利籍著名电影导演亚历山大·柯尔达共同执导(郑雪莱主编《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3卷第41—45页)。帕尼奥尔具有非凡的讲故事的才能,他的作品充满强烈的乡土情结,创作灵感主要源自他对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地区风土民俗的记忆(章乐天《凝视彼岸的家园》,载《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 年8 月29 日第8 版)。

40 年代的法国影坛由于遭到战争的破坏而缺乏生机,然而这个时期的法国影坛依然出现了一些十分优秀的电影作品。比如,亨利—乔治·克鲁佐(1907 —1977 )拍摄的《乌鸦》

(Le Corbeau ,1943 )就是其中之一。这部情节惊险的侦探片,改编自20 年代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故事发生在法国外省的一个小城,一封署名“乌鸦”的匿名信闹得全城惶恐不安,每一个居民都被怀疑是这封神秘匿名信的作者(萨杜尔《法国电影》中文版,第109 页)。让·谷克多(1889 —1963 )的《美女和野兽》(La Belle et la bête ,1946 )改编自法国18 世纪女作家勒潘斯·德·布蒙(让娜·玛丽,1711 —1780 )的同名神话故事,画面模仿当时的绘画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拒绝对画面进行光学加工,一流的技术顾问、摄影师、化装师的加盟使这部影片的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萨杜尔《法国电影》中文版,第118 页)。

第二单元:新浪潮之母

成功之母育新人,初谰激起新浪潮。本单元的设置是为了向一位年轻的老导演致敬,她就是素有“新浪潮之母”美誉的阿涅斯·瓦尔达。1954 年,她组建了自己的影片公司(西内塔玛里斯影片公司),自编自导了影片《短岬村》,这一切都预示着后来出现的新浪潮电影的特征。安德烈·巴赞说这部难以归类的影片“自由而纯净”,乔治·萨杜尔称之为“法国新浪潮的第一部影片”。这部别具一格的影片直接激发了阿兰·雷乃创作《广岛之恋》(1959 )的灵感(事实上,雷乃以剪辑师的身份参加了本片的创作)。1956 年,瓦尔达曾经以顾问的身份陪同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并在这个过程中拍过数千幅照片。原定的瓦尔达摄影图片展因故取消。

在长达50 多年的电影艺术生涯中,瓦尔达创作了50 多部影片。她的作品以表现女性题材为主,尤其擅长描写那些勇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永不退缩的当代女性形象,反映她们的社会理想、孤独与彷徨。总体来说,瓦尔达的电影作品在艺术上多为优秀之作,对人与事的观察敏锐、影像考究、描写细腻。无论基调明快还是哀愁,她的影片总能传达出浓浓的诗意。综观瓦尔达的全部作品,艺术手法新颖独特也许还在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始终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乐观主义精神。2005 年3 月,她将带着其中的百余幅照

片来北京举办展览,同时参加法国电影回顾展北京站的开幕式。下面介绍她给本次影展带来的9 部影片(以出品年代为序)。

《穆府的歌剧》(L'Opéra-Mouffe ,1958 )是一本孕妇的电影日记,表现了巴黎的一个名为穆府达的街区的日常生活景象。本片拍摄于1957 —1958 年冬,缘自1958 年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实验电影展组委会向瓦尔达发出的参展邀请,片名来自德国电影导演乔治·威廉·派伯斯特改编自布莱希特的歌剧的影片《三文钱的歌剧》(1931 )。这部融纪录与搬演于一体的影片具有鲜明的主观视点,瓦尔达在回忆拍摄经过时说:“由于当时我怀孕,于是这部影片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穆府附近,一个怀孕的女人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呢?……”(法国外交部与电影手册杂志社编《阿涅斯·瓦尔达影片目录》,1994 年出版)。瓦尔达是在自己非常熟悉的街区拍摄这部影片的,但是此时,在瓦尔达眼里,这个街区的老人和流浪汉以及所有人都曾经是婴儿。

《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Cléo de 5 à7 ,1962 )表现了年轻漂亮的女歌手克莱奥在等待医院检验报告(以确诊是否患了癌症)的两小时中,怀着恐惧与焦虑在巴黎街头漫游,并且逐渐发现一个更真实的自我和更真实的世界的过程。影片结尾,克莱奥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位即将返回阿尔及利亚战场、同样面临死亡威胁的法国青年士兵,两人结伴来到医院探听化验结果,尽管知道自己患上了癌症,但是这时的克莱奥已能坦然面对命运。这部影片以大胆的创意、灵活的手法和出色的表演,成为最能代表瓦尔达早期美学趣味的影片,也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作。这部影片产生了持久的轰动效应,即便是在几十年后仍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美国当红女星麦当娜多次观看了这部影片,试图依照美国风情予以重拍,并决定亲自饰演克莱奥,而且曾经多次跟瓦尔达一起修改剧本,但是这部影片至今没有拍成(艾利森·史密斯《阿涅斯·瓦尔达》,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98 年出版,第102 页)。

《扬科叔叔》(Oncle Yanco ,1967 )记录的是瓦尔达的“美国叔叔”的生活。瓦尔达在美国为自己导演的影片《轻佻的女人》作宣传时,听说旧金山附近有一个与自己同姓的非常有趣的老人,于是就去拜访他。在得知这位老人是父亲的表兄弟,而且生活在旧金山湾的船屋里以作画为生,与雅皮士保持着密切联系,瓦尔达就为他拍摄了这部短纪录片(法国

外交部与电影手册杂志社编《阿涅斯·瓦尔达影片目录》,1994 年出版)。

《尤利西斯》(Ulysse ,1982 )通过对一幅老照片的主人的寻访,探讨了时间、历史及影像资料的意义。本片拍摄于1982 年,那时瓦尔达正在为法国国家摄影中心拍摄170 集系列片《一分钟一个影像》,目的在于介绍著名的摄影师及其作品,其中包括她自己和她拍摄的摄影作品。有些评论家认为,瓦尔达的才能不仅表现在她拍摄的长片中,也表现在她拍摄的以寻找为主题的短片中,本片就是这类短片中的一部代表作。

《流浪女》(Sans toit ni loi ,1985 )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遭遇。这个女孩本来是有工作的,但是不知何故过起了流浪的生活。在她四处流浪的过程中,结识了一群像她一样的年轻流浪族。1984 年左右,法国出现了“新贫阶层”这样一个名词,舆论开始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年10 月,瓦尔达在报纸上无意间看到一整版关于法国梧桐树病虫害的报道,于是就去进行实地考察,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个浑身散发臭味的女流浪者,她就是影片《流浪女》的主人公的原型。本片是瓦尔达进入创作鼎盛期的重要作品,荣获1985 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南特的雅各》(Jacquot de Nantes ,1991 )以纪录与虚构交织的手法,表现了法国电影导演雅克·德米青少年时期的生活。“雅各”是“雅克”的昵称,因为他在1958 年成了瓦尔达的丈夫。当瓦尔达打算为他拍摄一部传记片时,他既不打算写剧本,也不打算写对话,以便瓦尔达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拍摄,因此本片可以说是瓦尔达对德米的“回忆的回忆”,而且影片的工作片名就叫“回忆”。这部影片拍摄于1990 年4 月到1991 年 4 月,德米参加了影片的初期拍摄,他本人也出现在画面里,然而没等影片拍完,他就于1990 年10 月去世了。本片主要讲述的是德米在1939 年至1949 年之间的生活片段,三位小演员共同扮演了这个时期的德米。雅克·德米被认为是“最有成就的法国当代电影导演之一”,1931 出生在南特附近的蓬特夏托,年轻时就读于南特美术学校,同时学习电气技术。1949 年,他进入维吉拉照相与电影技术学校,50 年代初开始从事电影创作。1960 年,他在南特拍摄的第一部长片《劳拉》引起了广泛注意,也因此被认为是新浪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64 年,他导演的《瑟堡的雨伞》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后来又拍过其他一些影片,

其中不乏优秀之作。

《拾荒者》(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2000 )是一部用DV 拍摄(然后转成35 毫米胶片发行)的纪录片,曾在发行后的30 个月时间里获得过30 个奖。这部受19 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影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们的形象,而且拾荒者们在瓦尔达的镜头前讲述自己对拾荒的看法。有感于消费社会的种种浪费现象,瓦尔达说“这是一部关于浪费的影片”,拾荒者们的存在使浪费现象得以减少。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英国]于利安·格莱杰《拒绝浪费》,载英国《画面与音响》2001 年第1 期)。

《两年后》(Deux ans après ,2002 )是《拾荒者》的续集,完整的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在两年后”。瓦尔达说:“我在2000 年的纪录片《拾荒者》中所拍摄的东西使观众惊讶、感动并且受到教益,而我却得到了喝彩和奖赏。掌声停下来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只应领取这些喝彩和奖赏中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应归还给影片的主体,他们才是使影片得以存在的理由。另外,我与拍摄《拾荒者》期间结识的被遗弃的某些人保持着联系,为了将他们的消息告诉给人们,我非常自然地拍摄了这部影片的短片续集。”她还说:“这部附属性的纪录片既是对《拾荒者》的回应,也是对它的‘事后思考'。”(法国塔里马斯影片公司编《两年后》宣传资料)。

《飞逝的狮子》(Le Lion Volatil ,2003 )是一部喜剧短片,故事发生在瓦尔达居住的巴黎第14 区,情节紧紧围绕丹菲尔—罗什露广场上的一尊狮子雕像展开,这尊狮子雕像见证了从广场经过的人们的种种活动,尤其是学习用纸牌算命的女人克拉莉丝和巴黎地下墓地管理局职员拉扎尔从相遇到相识的过程。这部影片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但是经过仔细的品位之后,它却具有非同寻常的魅力。

时至今日,77 岁高龄的瓦尔达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2004 年,她拍摄了三部纪录片,一是《伊戴萨的熊和其他》,这部影片以瓦尔达参观艺术品收藏家伊戴萨的展览作

为开端,展览中的百余幅照片促使瓦尔达去发掘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二是《电影·瓦尔达·照片》,此片系根据她以前制作的三部影片剪辑而成,包括《伊戴萨的熊与其他》(2004 )、《尤里西斯》(1982 )与《向古巴人致意》(1963 );三是《Der Viennale '04-Trailer 》,这是一部2 分钟的短片。

第三单元:新浪潮之果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进入21 世纪,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指出: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20 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规模最广,因为从1959 年到1962 年的短短4 年时间里,百余位新导演拍出了处女作,而且当年的许多年轻导演后来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大师(有些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影坛上),这种现象在20 世纪的电影史上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影响最深,因为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如60 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美国新电影、巴西新电影等等,甚至可以说80 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五代电影也是踏着法国新浪潮的余波走向国际影坛的;作用最大,因为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不仅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后人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1959 年是世人公认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诞生的年份,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引起轰动的两部法国影片分别代表着新浪潮运动的两种倾向:特吕弗的《四百下》代表着“作者电影”倾向,强调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主导地位,由于这类导演是出身于《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的影评家,故称“手册派”;雷乃的《广岛之恋》代表着“作家电影”倾向,强调电影导演与作家的联合,由于这类导演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故称“左岸派”。曾在80 年代担任《电影手册》评论家(现任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的塞尔日·杜比亚纳认为,“手册派”是新浪潮的嫡系,“左岸派”是新浪潮的“表亲”。现任《电影手册》主编傅东从嫡系和旁系中选出了8 位代表人物,并将他们统称为“八武士”,他们是:弗朗索瓦·特吕

弗,让—吕克·戈达尔,雅克·里维特,艾利克·罗麦尔,克劳德·夏布罗尔,阿兰·雷乃,阿涅斯·瓦尔达,雅克·德米(傅东《法国当代电影》,法国弗拉马里荣出版社1995 年版第46 —80 页)。本次影展将放映部分武士的部分作品,以及新浪潮之外的某些导演的某些影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新浪潮的果实。

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 —1984 )去世于1984 年,距今20 周年。为了表达对这位新浪潮电影旗手的敬意,本次影展将放映他的《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 ,1980 )。许多观众已经非常熟悉影片讲述的故事:二战期间德军占领时期的巴黎,由于实行宵禁,去剧院消磨时光的人们必须乘坐宵禁前的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在1981 年度的法国恺撒电影奖评选中,本片获得了10 个奖项。由两位大牌明星(德巴迪约和德纳芙)担纲主演的这部杰作,曾给80 年代的许多中国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让—吕克·戈达尔(1930 年生)的名字已经无需介绍。他的成名作《精疲力尽》被视为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美学宣言,他在拍完此片之后的感觉是:“我终于能拍出一部我梦想拍摄的无政府主义电影了。”《狂人彼埃洛》(Pierrot le fou ,1965 )早已成为电影教科书中出现最多的经典影片之一。本片的故事梗概如下:主人公为了摆脱歹徒之手而跟女友一起逃跑,到达一座孤岛时又遇到了更多的歹徒,在杀死了不忠的女友之后企图自杀,就在他行将结束生命之际,突然产生了继续活下去的念头……目前,这位将电影用作“思想工具”(让—吕克·戈达尔《我始终认为电影是一种思想工具》,法国《电影手册》1995 年第4 期,第79 页)的导演继续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的新片《我们的音乐》(2004 )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他正在拍摄的影片是《我爱你巴黎》(2005 )。

克劳德·夏布罗尔(1930 年生)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 ,1991 )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同名小说,尽管影片中的主人公有时甚至朗读原作中的某些章节,但是导演的用意并非图解原著(皮埃尔·穆拉主编《家庭影像收藏指南》,法国广播影视杂志出版社2002 年出版,第586 页),法国当红女星伊莎贝尔·于贝尔成功地演绎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在新浪潮的导演当中,夏布罗尔是出道比较早的。早在1958 年,他就以一笔家庭遗产为资金拍摄了《漂亮的塞尔日》,此片一改当时法国电影脱离实际生活的

内容和俗套的表现方法,触及了法国落后乡村的生活和某些不良社会现象。在制作方式上,这部影片以制作费用低、实景拍摄、场面流畅、表演自然预示了新浪潮电影的基本特征。

雅克·德米(1931 —1990 )的《天使湾》(La Baie des anges ,1962 )讲述了一出发生在法国海滨城市尼斯的悲剧,表现了主人公对游戏的迷恋。这是一部尚未被当代人普遍认识的杰作,卓越的导演手法与优美的黑白摄影堪与布莱松的影片媲美(皮埃尔·穆拉主编《家庭影像收藏指南》,法国广播影视杂志出版社2002 年出版,第98 页)。1960 年,德米在南特拍摄的第一部长片《劳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他也因此被卷入了新浪潮导演的行列中。此片讲述了三个女人三天内的生活,表现了爱情与欲望的痛苦,这个主题屡屡出现在德米以后的影片中,比如我国观众熟悉的《瑟堡的雨伞》(获1964 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德米大概是新浪潮导演中唯一的“外地人”,他的家乡南特自1979 年起成为三大洲电影节的总部,我国许多导演的影片都在那里放映过。

莫里斯·皮亚拉(1925 —2003 )连新浪潮的表亲都算不上,与这位大器晚成的导演终生相伴的是永远的孤独。本次影展将放映他的两部影片:《梵高》(Van Gogh ,1991 )是一部关于绘画创作的激动人心的影片,表现了画家梵高生命中最后67 天的非常经历,剖析了画家自伤自杀的异常行为,正是在精神疾病的严重困扰中他完成了《向日葵》等惊世之作;《在撒旦的阳光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 ,1987 )改编自法国著名天主教作家乔治·贝尔纳诺斯的同名小说,阐释了“人类禁不住世俗的诱惑”的主题。在1987 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这部影片在强烈的争议声中获得金棕榈奖。这个奖对于当时的法国电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上一次法国电影获得这个奖项是1966 年的事情了。

克劳德·勒鲁什(1937 年生)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Un homme et une femme ,1966 )是一出感伤而优美的情节剧,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的浪漫情缘。这部脍炙人口的名片佳作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1966 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66 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更获得了观众的赞誉,影片中甜蜜温馨的旋律早已成为随处可闻的“电梯音乐”,打开勒鲁什的官方网站,我们首先听到的也是这些旋律。勒鲁什比新浪潮的导演们略小几岁,跟这个运动并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将他的这部影片放在“新浪潮之果”单元里,应该说主

要是由于影片编组的需要。

第四单元:狂野的青春

青出于蓝胜于蓝,春来自冬暖于冬。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青年电影”反对“爸爸电影”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儿子反对老子的结果。儿子的到来就是为了反对老子,否则要儿子干什么?假如历史上的儿子们都顺从老子们的意愿,当今的人类也许仍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甚至围着树叶吃生肉(文雅的说法应该是“茹毛饮血”)。本单元的影片以青少年的反叛为主题,其他单元的有些影片也是以此为主题的,只是由于影片编组的需要,无法被全部编入本单元。

让·维果(1905 —1934 )素有“电影界的兰波”之誉,他的电影也经常被比作兰波的诗歌。兰波的诗歌充满对动荡不安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以及对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的反抗精神,艺术上追求形式完美,具有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以“明确与含糊相结合”的手法深刻揭示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1982 年版,第582 页)。维果的电影既注重准确地捕捉现实生活影像,又不满足于机械地摹写现实,而是力争将现实影像升华到诗的境界,同时将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转化为可见的视像。维果电影的这些特征,可以说既得益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感的诗人气质,也得益于他既拍纪录片又拍故事片的经历。本次影展放映他的两部故事片。

《操行零分》(Zéro de conduite ,1932 )具有明显的和激进的反对甚至颠覆资产阶级社会的意图,试映时曾激起轩然大波,资产阶级人士纷纷以学生家长的身份攻击此片的“反法国”性质,电影审查机构发布了禁映令(1946 年解禁)。二战后,这部批判意义锋芒毕露的影片几乎成了表达反叛精神的电影作品的“新约全书”,甚至一些天主教人士也从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比如,一位神甫曾经撰文反对当局禁映此片的做法,他的辩解是:这部影片攻击的是世俗学校!此片可以说是电影史上表现青少年反叛主题的先驱,不仅启发

了法国新浪潮电影旗手的开山之作《四百下》(弗朗索瓦·特吕弗,1959 )和英国自由电影主将的著名作品《如果》(林德赛·安德森,1969 ),而且在美国影片《无因的反叛》(尼古拉斯·雷伊,1955 )和《死亡诗社》(彼得·威尔,1989 )中也不难找到它的影子。

《驳船阿塔兰特号》(L'Atalante ,1934 )问世之后经历了十分悲惨的命运。1934 年4 月25 日,在为放映商举行的放映会上,这部影片被认为毫无商业价值。为了保证票房收入,负责发行此片的高蒙电影公司强行地把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驳船驶过》加进影片,甚至把片名也改成了《驳船驶过》,并且野蛮地删去了许多被认为多余的画面。然而,发行商的愚蠢删改不仅没有提高票房收入,反而招来了观众的嘘声。1945 年,这部影片终于以原来的片名再度上映,原来的音乐和被删去的部分画面也得到了恢复,但是距离原版影片仍然有很大差距。直到1950 年,电影资料专家和电影史专家才根据原始素材重新剪接了一个据称相当接近原作的版本。然而,所有这些对维果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在这部影片横遭删改和票房彻底失败的惨境中,维果于1934 年10 月 5 日去世。

雷奥·卡拉克斯(1960 年生,原名阿莱克斯·杜蓬)早在24 岁时就创作出了广受好评的影片《男孩遇到女孩》,并被认为是新浪潮的年轻继承人。然而,他的影片摆脱了60 年代作者电影的自传体风格和70 年代作者电影的单一类型,具有风格重叠、类型交叉的特点。这个特点在他的下一部影片《坏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1988 年,他着手拍摄《新桥恋人》,因超支而被迫中断,后经长期搁置才恢复拍摄,于1991 年公映。这次拍摄经历使人觉得他是一个不好合作的导演。直到1999 年,他才拍出第四部影片《波拉X 》。在法国电影史上,很少有导演像卡拉克斯这样突然闯入影坛,然后以如此之长的间隔拍片。

《男孩遇到女孩》(Boy Meets Girl ,1984 )是卡拉克斯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轻松愉快和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如果只用一句话复述这个故事,那就是:一天夜里,一个刚刚被女孩抛弃的男孩遇到了一个刚刚抛弃男孩的女孩。此片的独特创造性在于拒绝模仿别人的风格,导演手法简洁明快,两位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此片令人想起了新浪潮时期的电影作品,因为它新颖独特,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手法,导演认为创造不是模仿。影片中的不少优美

场面证明卡拉克斯具有卓越的视觉表达才能,如果换成别的导演拍摄,也许得借助大量的对话进行表达。

《坏血》(Mauvais sang ,1986 )是卡拉克斯的成名作,由影坛新秀德尼·拉旺、朱莉叶特·比诺什和老牌明星米歇尔·比高利主演,荣获1986 年的路易·德吕克奖。本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匪徒死后,他的两个同伙要求这个匪徒的儿子阿莱克斯帮他们到一个实验室偷窃一种价值昂贵的疫苗,与这个线索交织的是阿莱克斯与一个姑娘的爱情。这部耗费巨资拍摄的影片实现了卡拉克斯认可的艺术愿望:既有谷克多的黑色浪漫主义印记,又有戈达尔的绚丽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将写实与科幻融为一体,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相互交织,大量采用了描写局部的特写镜头,并且将戈达尔式的剪辑风格推向了极致。

《波拉X 》(Pola X ,1999 )被认为是卡拉克斯迄今为止最深沉的一部影片,讲述的故事如下:成功的小说家皮埃尔与母亲住在郊区的别墅里,并且即将与美丽的女友结婚,一切都显得平静而完美,然而,一张似乎在梦中见过的面孔突然闯入了他的世界……如同影片的开始场面(表现空袭轰炸的纪录片影像配以震耳欲聋的摇滚乐)宣告的那样,这部影片表现了作者(作家皮埃尔以及导演卡拉克斯)体内长期淤积的能量。本片是卡拉克斯的第一部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原作者是19 世纪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著名小说《白鲸》的作者)。在艺术风格上,卡拉克斯越来越抛弃人为的技巧,大量运用实景和自然光。

安德烈·泰西内(1943 年生)的《野芦苇》(Les Roseaux sauvages ,1994 )讲述了20 世纪60 年代初法国西南部一座小城市里几个中学生的故事,当时正值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爆发,大量法国归侨的涌入使这座偏僻小城也能感受到地中海彼岸的动荡风云。本片荣获1995 年恺撒电影最佳影片奖,有些评论家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这部影片“不过是一部提供了表现寄宿学校的年轻人初识同性恋这一题材的第无数个版本的电视影片而已”,有的评论家认为它是“一部准确的、敏感的个人电影”(《世界电影动态》1995 年第4 期)。泰西内是法国电影界最固执的导演之一,总是毫不犹豫地探索新的创作道路。

阿伯德拉蒂夫·凯奇什(1960 年生)的《躲闪》(L'Esquive ,2003 )深入描写了巴

黎郊区北非移民后裔的生活,以纪实手法表现了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少年男女的恋爱经历。主人公是一个叫克里莫的15 岁的中学生,住在巴黎郊区的廉租房里,母亲在超市工作,父亲在监狱服刑。克里莫爱上了一个叫丽迪娅的漂亮女孩,然而这个女孩喜欢一种叫“爱情与偶然的游戏”。在同伴们的帮助下,克里莫试图向丽迪娅表白爱慕之情。本片导演凯奇什是突尼斯裔法国人,非常熟悉影片中描写的生活。本片中的所有人物均由非职业演员扮演,而且自始至终是用肩扛摄影机拍摄的。

第五单元:喜剧与其他

嬉笑怒骂影中行,悲欢离合银幕情。没有喜剧的影展算不上真正的法国影展。法国人几乎是在发明电影的同时就开始拍摄喜剧片了,正如一位法国电影史学家所说:“笑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第七艺术问世的时期,卢米埃尔在电影史的第一个星期里拍摄的稀世之作《水浇园丁》就是第一部试图从观众那里得到笑声的电影。”(《世界电影》1989 年1 期第236 页)。喜剧片始终是法国电影中最受大众欢迎的片种,也赢得了我国观众的青睐。本次影展选择了两部“文人喜剧”,这种喜剧继承的是雷内·克莱尔的传统,有别于我们熟悉的插科打诨式的“通俗喜剧”。除了喜剧,本单元还有其他种类的影片,如侦探片、纪录片以及改编自文学名著的影片。

雅克·塔蒂(1907 —1982 )不仅是出色的喜剧电影导演,而且被认为是继默片时代的麦克斯·林戴以来法国最杰出的喜剧电影演员。另一方面,塔蒂的喜剧片属于法国喜剧片中的另类,被称为“文人和学者的喜剧片”。他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仅仅拍过6 部影片,本次影展将放映其中的两部:《我的舅舅》(Mon oncle ,1958 )揭露了现代社会的不合理性,既讽刺了爱机器胜过人的生活方式,又讽刺了自以为是的中产阶级(本片获1958 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59 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游戏时间》(Playtime ,1967 )是一部耗费巨资和三年功夫潜心制作的70 毫米喜剧大片,通过一连串诙谐幽默甚至放荡不羁的故事情节,描绘了现代化办公大楼、展览会和夜总会里污七八糟的气氛,噱头

安排得非常巧妙而且恰如其分(乌利希·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1960 年以来)》[上]第55 页)。

雅克·德莱(1929 —2003 )的名字或许不为我们熟知,他是阿兰·德隆的签约导演,或者说德隆是他的签约演员。1969 年,他们在合作了第一部影片《游泳池》后,又接着合作了第二部影片《博萨利诺》(1970 ),这部由多国投资的影片气势磅礴,创造的巨大票房价值令阿兰·德龙身价百倍,促使德莱与德隆合作拍摄本片的续集《博萨利诺公司》(Borsalino and Co ,1974 ),继续讲述了30 年代法国马赛的一帮匪徒的故事([法国]亨利·罗德《阿兰·德龙传》,中文版见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年版,第96 页和268 页)。这两部影片可以说是法国版的《教父》和《教父Ⅱ》。作为一名法国电影导演,德莱谙熟美国电影文化,并且巧妙而自然地将之移植于法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外国电影编辑室编《外国影人录(法国部分)》第188 页)。

阿兰·科尔诺(1943 年生)是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毕业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剪辑与导演专业。他在毕业后拍过一些成绩平平的影片,后来开始追求票房和明星效应,主要拍摄警探片。《左轮357 》(Police Python 357 ,1976 )是他在转型之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由伊夫·蒙当、西蒙娜·西涅莱两位大牌明星担纲主演。影片中的人物冷酷无情孤独怪异,情节蜿蜒跌宕引人入胜,结局扑朔迷离出人意料。他的新片是根据1999 年出版的同名畅销书改编的《惊愕与颤抖》(法国与日本合拍,2003 )。

克劳德·贝里(1934 年生)是制片也是演员,是导演又是编剧,他以这四种身份拍摄的影片超过100 部。作为制片,他制作过50 多部影片,包括我国观众熟悉的《苔丝》、《情人》、《玛戈皇后》;作为演员,他塑造过30 多个角色,但未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导演,他拍过20 多部影片,除了下面介绍的两部,著名的还有《我爱你》(1980 )、《萌芽》(1993 )、《性感保姆》(2002 );作为编剧,他编写过20 多个剧本。从前他担任过法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的领导,现在他是法国电影资料馆董事会主席。

《告别往昔》(Tchao Pantin ,1983 )是根据法国作家阿兰·巴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风

格独特的侦探片:一个因遭受毒品侵害而丧失妻儿的警察局侦探,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单枪匹马地破获了一起贩毒案,并杀死了三名毒贩,最后他本人也遭到暗杀。表面上看此片讲述的是侦探故事,实际上它展现了现实生活中迷惘的人群和厌世心理。这部影片问世后在法国影评界和观众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中国电影资料馆在1985 年举办的法国电影回顾展上,曾经放映过这部影片(中国电影资料馆编《法国电影回顾展》特刊,1985 年3 月出版)。

《弗洛莱特的若望》(Jean de Florette ,1986 )取材于马塞尔·帕尼奥尔的长篇小说《山泉》,讲述了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山区的农民寻求水源的故事(郑雪莱主编《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3卷第568—572页)。由于本片获得的巨大成功,导演紧接着拍摄了它的姊妹片《甘泉玛侬》(1986 )。其实,帕尼奥尔早在1952 年就根据自己的小说拍过一部名为《甘泉玛侬》的影片,也就是说贝里的这两部影片是重拍片。贝里的成功得益于高超的导演手法,以及根据几代观众的不同喜好而选择的合适演员,比如深受欢迎的老牌明星伊夫·蒙当、当红影星杰拉尔·德巴迪约和后起之秀达尼埃尔·奥特伊。此外,本片的大部分外景拍摄于对法国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的度假圣地普罗旺斯。在法国电影市场不断萎缩的80 年代,贝里的这两部影片不仅被奉为使法国电影重新夺取欧洲市场和其他市场的有效模式,而且成为高质量的法国新电影的象征(如同50 年代末人们为新浪潮电影勾画的特征那样)。当时担任法国文化部长的雅克·朗说:“我们每年只要出6 部《弗洛莱特的若望》,法国电影就有救了。”(《世界电影》1989 年 1 期第248 页)。

尼克尔·卫特莱(1911 —1965 )首先是作家然后才是电影导演,她编导的文献纪录片《巴黎1900 》(Paris 1900 ,1946 年出品,1948 年发行)在法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部精心制作的影片使用了1900 —1914 年间拍摄的700 部影片的资料,以诙谐与讽刺的手法,通过表现20 世纪初“美好时期”过时的光怪陆离的服装和生活情景,揭示了法国上层社会的内部结构以及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暗流(萨杜尔《法国电影》中文版,第122 页)。卫特莱在后来拍摄的影片《生活从明天开始》中表现了原子时代的开始及其危险,由于受到种种阻挠,她无法继续电影导演生涯,而是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在电视时代到来之后兼做电视节目。

克莱尔·西蒙(1955 年生)也是一位女导演,也是以拍摄纪录片出名。1976 年以来她拍过大约20 部影片,《课间休息》(Récréations ,1992 )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表现了幼儿园的生活片段:随着下课的铃声,孩子们像鸟儿一样冲出教室,寂静的院子里顿时喧闹无比……在西蒙的镜头里,生机昂然的孩童世界,绝对不是玫瑰色的童话世界。课堂上老师教给孩子们的是秩序和理智,课间休息时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却是混乱、暴力甚至疯狂,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时候小天使们并不十分可爱。

并非结语

作为电影资料馆之间的业务往来,本次法国电影回顾展是21 世纪以来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法国电影回顾展,只有1985 年的法国电影回顾展可以与之相比。1985 年3 月26 日至5 月26 日,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法国电影回顾展陆续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长春举行,放映法国影片40 部。在此之前,1984 年12 月15 日至1985 年2 月12 日,法国电影资料馆和蓬皮杜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电影回顾展先后在巴黎、格勒诺布尔、里昂、南特举行,放映中国影片132 部。这两次大规模的影展是根据中法两国政府的文化交流协定举办的,曾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影响,为推动中法电影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中法文化年的重大交流项目,本次法国电影回顾展是对法国举办中国电影回顾展的回应。2003 年11 月至2004 年3 月,法国举办的中国电影回顾展放映了110 部中国影片(其中包括20 部香港影片),题材多样和风格各异的中国电影杰作,向法国观众展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与之相呼应的本次法国电影回顾展是中法文化年电影交流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其他电影交流活动,我国观众将看到更多法国影片。中法电影交流开始于19 世纪末,随着中法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的电影交流将更加频繁。诞生于1905 年的中国电影已经走过第一个百年历程,相信本次法国电影回顾展将对中国电影第二个百年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世界十大爱情电影排行版

世界十大爱情电影排行版 第一名:《人鬼情未了》 剧情简介: 山姆与未婚妻莫莉搬进了由朋友卡尔帮忙换来的一套漂亮公寓,年轻的银行职员山姆与未婚妻莫莉相爱至深。一天晚上他们看戏归来时,却遭到了歹徒的抢劫。在搏斗中山姆中枪身亡,莫莉悲痛欲绝。而山姆变成了一个幽灵。他很快就发现原来朋友卡尔竟然是导致他死亡的主谋。为了窃取银行里的巨款,他想要获得山姆所掌握的密码。如今他又对莫莉展开了追求。山姆渐渐地学会了如何使用力量。他常常游荡于莫莉的周围,时刻保护着她,但却无法交流。为了制止卡尔,他找到了一位能与幽灵沟通的灵媒奥塔,并通过她与莫莉取得联系。起初莫莉并不相信。但事实终于使她感受到了山姆的存在。然而深深相爱的两个人却无法直接接触和交流。为了保护莫莉,惩罚凶手,山姆对卡尔展开了报复。他取出了被卡尔窃取的巨款,并且使卡尔的几个手下遭到了报应。气急败坏的卡尔想要伤害莫莉。幸亏奥塔和山姆及时赶到。面对充满了仇恨的幽灵,卡尔终于自取灭亡。完成了心愿的山姆终即将前往天堂。 在消失之前,莫莉终于见到了显出身形的山姆。两人的告别之吻使人不禁潸然泪下。 观看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7410637229.html,/show/uHVPzTWbC0msKpI.html 第二名:《魂断蓝桥》

剧情简介: 《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是一部美国黑白电影,由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40年出品。剧情讲述一名军官(罗伯特·泰勒饰)邂逅了一名芭蕾舞演员(费雯·丽饰),两人情投意合,准备结婚。可是婚礼前夜,军官接到命令上了前线,芭蕾舞女演员也因为要去结婚的事情而被芭蕾舞团辞退。她的好友也因为在芭蕾舞团团长的面前维护她而一起失业。战事纷争,她们四处奔波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她们被生活迫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忽然收到了军官从前线托人带来的消息,说他的母亲要来看看他未来的妻子。本来以为生活有了转机,可是就在她等待未来婆婆的时候,却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军官的战死沙场消息。强烈的刺激让她在未来婆婆面前非常失态,婆婆气愤离席,她独自晕倒在餐厅里。生活逼人,玛拉在绝望之际沦为娼妓,出卖自己身体谋生。不久之后,玛拉如常在火车站附近准备选择目标客人时,竟然碰见并没有阵亡的罗伊,玛拉惊喜之余,又害怕给罗伊知道她的现况,只有对罗伊隐瞒真相。当幸福重新降临时,她深感自己无力抓住。最终悲剧收场。这部片子在当时就轰动一时,在后的几十年中仍然经久不衰,是一部很感人的爱情剧。 观看地址: https://www.sodocs.net/doc/7410637229.html,/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B%EA%B6%CF%C0 %B6%C7%C5&fr=ala5&ty=21 第三名:《乱世佳人》

推荐三十部好莱坞经典电影

好莱坞经典电影 1.《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好莱坞经典电影) 中央6套刚刚播放的,呵呵,相信不少人关注过吧.1994年这部被称为《刺激1995》的电影在中国影迷间也有极好的口碑,可见电影超越国界的神奇之处. 2.《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好莱坞经典电影) 长达三个多小时哦,耐心看.1993年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夺宝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后,终于在辛德勒和无数犹太难民的帮助下捧得金像. 3..七宗罪(Se7en)(1995)(好莱坞经典电影) 虽说是惊悚片,但不是很恐怖,更多的是心灵的刺激.对人性恶的探析极为通透,深刻,不能错过. 4.《卡萨布兰卡》(好莱坞电影) Casablanca 1942年永远的《北非谍影》,永远的英格丽·褒曼 5.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 (好莱坞经典电影)

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具有强烈思想性的作品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 揭示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击溃了所谓的"爱国"迷梦 6.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好莱坞经典电影) 奥斯卡"第一巨片" 展现着旷世爱情的绝世佳作 好莱坞电影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至高点" 7.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1940)(好莱坞电影) 镜花水月痴人泪,蓝桥愁断离人肠 战争时期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 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 8.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好莱坞经典电影) 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 反映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在物质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

40部经典法语电影

40部经典的法语电影(法语专业的学生必看哦!)来源:刘韬的日志 1.印度支那Indochine (1992) 导演:雷吉斯瓦格涅Régis Wargnier 一段爱情掩盖下的殖民地历史,凯瑟琳德纳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L'Amant (1992) 导演: 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 文学名著和电影的一次完美结合,那些幽暗的房间、湿湿的街道,晚霞中金黄色的渡口,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3.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 (1980) 导演:弗郎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 一部没有正面描写二战的二战电影,特吕弗艺术和现实结合的最好的电影。 4.碧海蓝天Le Grand bleu (1988) 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 吕克贝松的光影梦幻,一部大海的童话 5.浪迹天涯/流浪者Sans toit ni loi (1985) 导演:艾格妮丝瓦尔达Agnès Varda 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新浪潮之母瓦尔达最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发人深省的悲惨遭遇。影片一个突出点是它的纪录片风格。 6.冬天里的一颗心/今生情未了Un coeur en hiver (1992)导演:克劳德索泰(claude sautet)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法国电影,一部充满了幽雅含蓄、自始至终沉浸在拉威尔略带哀伤的奏鸣曲里的电影,它让人沉浸,让人着迷,让人久久的徘徊在男女主角那短暂却深刻细致的感情之中:许多人因此迷恋上法国电影。 7.玛歌皇后La Reine Margot (1994) 导演:帕特里斯夏侯Patrice Chereau 一部气势磅礴的法国历史巨片,它犹如一页历史书中的精美插图,将我们带回1 572年的法国。在历史的血腥中渗透爱情的狂野,在宏大的场面下触摸个性的张扬,其中暧昧的激情场面与残酷的大屠杀镜头让观众久久难忘。 8.怒火青春/仇恨La Haine (1995) 导演: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 影片描绘了这样的一个社会,人们已经不能分辨正与邪的差别,所谓的正邪的斗争和残杀,让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仇恨。影片动感的手持摄影虽然已经不算新鲜,但仍然很好的渲染了混乱的社会环境和青年人动荡的精神世界,与对比强烈的黑白胶片共同形成鲜明的风格。 9.禁色迷情/我们之间Entre Nous (1983) 导演:黛安娜科依斯Diane Kurys 故事取材于导演儿时不幸的家庭遭遇,创作上秉持了冷静平和的历史观,使这部电影得以跳出格局窄小的个人回忆,而成为女性意识觉醒时代的见证。 10.罗曼史Romance (1999) 导演:凯特琳布雷亚Catherine Breillat 它是当代情色电影的代名词,不凡之处在于导演使影片超出了狭隘的“女性主义”电影社会化的诉求理念,而成为一部别致的探讨女人生理本质的另类电影。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比较研究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比较研究 【摘要】:法国电影新浪潮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术至六十年代初在法国兴起的一场电影革新运动,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旗帜性的影响。它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是引起了人们对电影作品个人风格的注重,形成了导演中心的观念;二是在风格的旗帜下,一个以打破传统电影观念为标榜的青年电影创作群体的涌现,为世界电影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创新运动勇开先河。在从1959年到1962年的短短四年间,最为令人瞩目的是大约有200多位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洪流,淹没了日趋没落的法国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新浪潮”所提出的“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片的制作者”的“作者电影”电影观念以及摄制班子不臃肿、在实景中拍摄、不拘泥于过分僵化的专业规则等解放思想的作法不但创造了法国乃至欧洲电影史,也深深影响了包括新德国电影、新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第五代和新生代在内的至今数十年的世界电影的创作轨迹。现时的中国电影新生代青年导演群体和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发起时一样面临着各自艰难的处境,即必须在中国电影用“主旋律”书写来传承主导政治权威的前提和文化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下所产生的夹缝中寻找新出路。作为新一代的电影接班人,他们希望逐渐替代雄霸中国影坛近二十年的第五代导演群,这与新浪潮取代旧好莱坞“优质电影”般有着相似的迫切感与使命感。新生代导演在背负着如何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电影产业机制、创造具有国际化胸怀的民族电影文化、通过视听形象

来建构华夏文化的认同和交流平台、传播中国形象和意识的历史使命的同时,没有了第五代诞生于十年社会动荡、电影产业百废待兴之时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历史契机,没有了改革开放初期文化环境相对闭塞而形成的唯我独尊的优越感。他们必须在几十年来中国文化最为开放和多元的背景下开始电影创作,同时也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面对最复杂的诱惑和压力的境遇中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电影的挑战。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之间,由于非共时性以及各自的政治、经【关键词】:新浪潮新生代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905 【目录】:绪言13-15第一章不同的电影运动、流派之间的比较意义15-31第一节世界电影史上的流派之争15-20第二节电影流派与各国文化历史的渊源20-24第三节电影流派对于电影创作尤其是语言革新的推动24-31第二章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基础和创作31-57第一节法国电影新浪潮发端时期的理论现状33-36第二节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新主张—作者论36-42第三节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实践42-49第四节法国电影新浪潮对世界电影的影响意义49-57第三章中国电影

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现在爱情片电影很多但是说经典的几乎没有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回味一起那些经典的爱情电影。下面徐峥影院就来为广大爱情电影影迷推荐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前十名希望您能在空闲之余看完感受世上最纯美的爱情故事。 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第一名:《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是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业公司共同出资,于1994年拍摄的一部浪漫的爱情灾难电影,由詹姆斯·卡梅隆创作、编辑、制作、导演及监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主演。影片于1997年11月1日在东京首映。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描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该片上映全球票房超过18亿美元,是1997年至2010年间票房最高的电影,并获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11项奖。《泰坦尼克号》在2012年4月4日以3D版形式再度上映,纪念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100周年,3D版上映后中国票房是亿元,北美票房5700万美元,全球票房亿美元,总票房已达到亿美元。 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第二名:《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是根据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的一部美国电影。由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导演。克拉克·盖博、费雯·丽、托马斯·米切尔、海蒂·麦克丹尼尔斯、奥利维娅·德哈维兰等人主演。影片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郝思嘉与白瑞德的爱情故事。郝思嘉一直爱着艾希礼却得不到他,在战争爆发那一天,她遇到了白瑞德。两个人历经磨难,白瑞德一直对她不离不弃,但直到他最终离开,郝思嘉才发现自己其实爱的是白瑞德。本片于 1940年1月17日(美国)上映,在世界各地文化与商业上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和轰动,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1940年的奥斯卡奖中,本片独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等十项,并在1998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100部电影排名第四。 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第三名:《人鬼情未了》 影片《人鬼情未了》由杰瑞·扎克执导,布鲁斯·乔伊·罗宾担任编剧,帕特里克·斯威兹、黛咪·摩尔、乌比·戈德堡和托尼·戈德温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0年7月13日在美国上映。电影讲述年轻的银行职员萨姆与未婚妻美莉相爱至深。而在一次看戏归来时,遭到歹徒的抢劫萨姆中枪身亡,美莉悲痛欲绝。从此萨姆变成一个幽灵,他发现朋友卡尔竟然是导致他死亡的幕后策划。为了窃取银行里的巨款,他想要获得萨姆所掌握的密码,又对美莉展开追求。

40部经典的法语电影

40部经典的法语电影(法语专业的学生必看哦!)作者:刘韬 1.印度支那 Indochine (1992) 导演:雷吉斯瓦格涅Régis Wargnier 一段爱情掩盖下的殖民地历史,凯瑟琳德纳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 L'Amant (1992) 导演: 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 文学名著和电影的一次完美结合,那些幽暗的房间、湿湿的街道,晚霞中金黄色的渡口,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3.最后一班地铁 Le Dernier métro (1980) 导演:弗郎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 一部没有正面描写二战的二战电影,特吕弗艺术和现实结合的最好的电影。 4.碧海蓝天 Le Grand bleu (1988) 导演:吕克贝松 Luc Besson 吕克贝松的光影梦幻,一部大海的童话 5.浪迹天涯/流浪者 Sans toit ni loi (1985) 导演:艾格妮丝瓦尔达Agnès Varda 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新浪潮之母瓦尔达最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发人深省的悲惨遭遇。影片一个突出点是它的纪录片风格。 6.冬天里的一颗心/今生情未了 Un coeur en hiver (1992)导演:克劳德索泰(claude sa utet)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法国电影,一部充满了幽雅含蓄、自始至终沉浸在拉威尔略带哀伤的奏鸣曲里的电影,它让人沉浸,让人着迷,让人久久的徘徊在男女主角那短暂却深刻细致的感情之中:许多人因此迷恋上法国电影。 7.玛歌皇后 La Reine Margot (1994) 导演:帕特里斯夏侯 Patrice Chereau 一部气势磅礴的法国历史巨片,它犹如一页历史书中的精美插图,将我们带回1572年的法国。在历史的血腥中渗透爱情的狂野,在宏大的场面下触摸个性的张扬,其中暧昧的激情场面与残酷的大屠杀镜头让观众久久难忘。 8.怒火青春/仇恨 La Haine (1995) 导演: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 影片描绘了这样的一个社会,人们已经不能分辨正与邪的差别,所谓的正邪的斗争和残杀,让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仇恨。影片动感的手持摄影虽然已经不算新鲜,但仍然很好的渲染了混乱的社会环境和青年人动荡的精神世界,与对比强烈的黑白胶片共同形成鲜明的风格。9.禁色迷情/我们之间 Entre Nous (1983) 导演:黛安娜科依斯Diane Kurys 故事取材于导演儿时不幸的家庭遭遇,创作上秉持了冷静平和的历史观,使这部电影得以跳出格局窄小的个人回忆,而成为女性意识觉醒时代的见证。 10.罗曼史 Romance (1999) 导演:凯特琳布雷亚Catherine Breillat 它是当代情色电影的代名词,不凡之处在于导演使影片超出了狭隘的“女性主义”电影社会化的诉求理念,而成为一部别致的探讨女人生理本质的另类电影。 11.这个杀手有点冷 Léon (1994) 导演:吕克贝松 Luc Besson

盘点十大经典韩国爱情电影推荐

十大经典韩国爱情电影盘点 【文艺花地】盘点十大经典韩国爱情电影(组图)韩国的浪漫爱情电影总是那么让人回味!男女主角们演绎一个个童话般纯洁的爱情故事,使得观众们沉浸在爱情的海洋里! 一、菊花香 也许,你闻见一个女子带着菊花香,就决定去爱她一生;也许,你随意地挑选出一首老歌,来倾述你的心声;也许,你会在树干上镌刻爱人的名字,让爱情生长;也许,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踩着沙沙作响的银杏叶子跳一支舞;也许,你亲手去做陶器,让幸福成为永恒的艺术--这些就是散发着菊花香的故事。 推荐等级:★★★★★

【文艺花地】盘点十大经典韩国爱情电影(组图) 二、那小子真帅 主角是极具个性的美少年和平凡的灰姑娘,台词同样具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威力,描绘的也是一段至纯的情感。这样的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总能让广大的女性观众大呼过瘾。 推荐等级:★★★★★

【文艺花地】盘点十大经典韩国爱情电影(组图) 三、我的野蛮女金刚 《我的野蛮女金刚》讲的是张娜拉如何以她的软功,把她爱上的男子慢慢地弄到手。看到她丰富的表情,听到她尖厉的说话声,还有类似跆拳道高手的身手! 推荐等级:★★★★★ 【文艺花地】盘点十大经典韩国爱情电影(组图) 四、韩国情书 韩国电影史上最美的影片《韩国情书》描绘了至死不渝的爱情承诺讲述一个童话般纯洁的爱情故事,是韩国巨星金喜善沉寂一年多后的倾力之作。

推荐等级:★★★★★ 【文艺花地】盘点十大经典韩国爱情电影(组图) 五、汉城假期 这是一部反映都市年轻爱情的影片。影片的拍摄没有一般爱情影片那种缤纷的色彩和青春的气息,而是通过色彩的深重反映了都市爱情颓废和脆弱的一面。影片充满了暧昧的味道,几位主演的演出也都可圈可点,不失为一部佳作! 推荐等级:★★★★ 【文艺花地】盘点十大经典韩国爱情电影(组图)

四十部法国经典电影

四十部法国经典电影 值得推荐的法国电影太多了,现在从80年代以后的法国电影中选择了40部自己认为值得推荐的电影,诚意向大家推荐,每一部片子后都加了一句话的推荐理由,当然那只能代表个人的观点。还有很多精彩的法国电影,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欢迎大家跟帖推荐自己看过的优秀法国影片,希望大家在看过这些电影后,能对当代的法国电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1.印度支那Indochine (1992) 导演:雷吉斯瓦格涅Régis Wargnier 一段爱情掩盖下的殖民地历史,凯瑟琳德纳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L'Amant (1992) 导演: 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 文学名著和电影的一次完美结合,那些幽暗的房间、湿湿的街道,晚霞中金黄色的渡口,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3.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 (1980) 导演:弗郎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 一部没有正面描写二战的二战电影,特吕弗艺术和现实结合的最好的电影。 4.碧海蓝天Le Grand bleu (1988) 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 吕克贝松的光影梦幻,一部大海的童话 5.浪迹天涯/流浪者Sans toit ni loi (1985) 导演:艾格妮丝瓦尔达Agnès Varda 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新浪潮之母瓦尔达最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发人深省的悲惨遭遇。影片一个突出点是它的纪录片风格。 6.冬天里的一颗心/今生情未了Un coeur en hiver (1992)导演:克劳德索泰(claude sautet)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法国电影,一部充满了幽雅含蓄、自始至终沉浸在拉威尔略带哀伤的奏鸣曲里的电影,它让人沉浸,让人着迷,让人久久的徘徊在男女主角那短暂却深刻细致的感情之中:许多人因此迷恋上法国电影。

20部关于爱情的经典电影

. 20部关于爱情的经典电影 1. 缘分的天空(又名“西雅图不眠夜”) 1993主演:汤姆汉克斯和美琪莱恩“这部电影使我们更加相信爱情的魔力,可能我们确实都有各自不同的命运,而相爱的人生命的轨迹是会交汇在一起的。” 2. 泰坦尼克号 1997主演:莱昂那多迪卡葡里奥和凯特温斯莉“每个人都梦想有那种完美的爱,体会那一闪即逝的火花。而电影中那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一起躺在床上,彼此握着对方的手,平静地等待死亡的情景,简直让我感动得要死。” 3. 乱世佳人1939主演: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每个女人都想成为郝思嘉,周围总是有一大群男人环绕着,而克拉克盖博则是每个女人的梦中情人。” 4. 卡萨布兰卡 1942主演:亨佛莱鲍嘉和英格丽褒蔓“整部电影的悲剧色彩,极度的戏剧性,英格丽褒蔓哀伤的眼睛和无可挑剔的脸庞,简直让人心碎。” 5. 风月俏佳人 1990主演:理察德基尔和朱丽亚罗拨姿“每个人都是一颗未经雕琢的濮玉,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找到合适的人来雕琢我们,使我们变成真正的闪闪发光的钻石。这部电影给了我们找到心目中理想对象的希望。” 6. 当哈里遇上了莎莉 1989主演:比尔克里斯多尔和美琪莱恩“这部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在新年之夜,当众人都沉浸在庆祝新年的气氛中,比尔克里斯多尔向美琪莱恩的住所跑去。他讲的话更是精彩:‘当你终于知道自己已经爱上某人时,你就一分钟也不想再过没有她的日子了。’” 7. 人鬼情未了 1990主演:帕特里克斯维兹和黛咪摩尔“真正的爱永远都不会消逝。” 8. 此情可待成追忆 1957主演:加里格兰特和黛伯拉科尔“每

次看到加里格兰特知道了黛伯拉科尔为什么没到帝国大厦楼顶和他见面的原因时,我就止不住自己的泪水,实在是太感人了!” 9. 罗密欧与朱丽叶 1968 1996主演:莱昂那多怀汀和奥丽维亚胡赛 1968 年版本莱昂那多迪卡葡里奥和克莱尔丹尼丝 1996 年版本“这部电影简直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即使你一开始就知道结尾了也没有关系。”10. 天使之城 1998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和美琪莱恩“有人会为爱情而放弃永生的机会,太令人感动了。” 11. 网上情缘 1998主演:汤姆汉克斯和美琪莱恩“这就是今天许多人的相识方式,我们自己也可能在网上碰到一个人,而在生活中我们从没见过。美琪莱恩和汤姆汉克斯简直是绝配。”12.爱情故事 1970主演:瑞安奥尼尔和爱丽马克格劳“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无条件的爱的真正含义–照顾你所爱的人。”13. 缘定今生 1980主演:克里斯多佛里夫和珍西摩尔“这部电影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使我们更加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缘分的。”14. 廊桥遗梦1995主演:科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每个结了婚的女人都有这样的幻想,只是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有成熟的女人才会欣赏这部电影,十七、八岁的女孩们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来真正理解影片。”15. 辣身舞 1987主演:帕特里克斯维兹和珍尼佛格蕾“坏男孩和好女孩之间的故事总是引人入胜的。”16. 当你沉睡时 1995主演:比尔普曼和桑德拉布洛克“当你迷恋上某人时,你就无法意识到你的真爱是谁。这部电影真实可信,还有一个令人充满希望的大团圆结局!”17. 希望永在 1998主演:小哈里考尼科和桑德拉布洛克“说明尽管你

中外100部经典电影-必看

99.《这个杀手不太冷》Léon 极致震撼的一部电影,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这部电影没拿到奥斯卡奖已不是它的遗憾,而是奥斯卡奖的遗憾。 98.《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 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因为年代久远,开头的前10分钟有些沉闷,而作为坚持过这十分钟的奖励,接下来是一部十分伟大的作品 97.《哈维最后的机会》Last Chance Harvey 平凡人生,没有灾难或者救世主,然而我们用爱彼此温暖。年老的达斯汀·霍夫曼依然具有让人感动的力量 96.《入殓师》 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生命是一条河。 95.《情人》The Lover 关于爱情的无望感,拍的最好的一部。 94.《燕尾蝶》Swallowtail Butterfly 岩井俊二的青春残酷物语。关于成长和青春最残酷的童话。后劲很大的电影,没有要连着沉思三天心里准备的人慎看。 93.《窃听风暴》The Lives of Others 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个名字翻译的真没营养),德国电影的自我反思精神与历史厚重感大概是其他任何国家的电影都无法比拟的。对于这部电影,说“感动”未免都嫌亵渎,未有以内心沉郁的翻涌以及言语的沉默向其致敬! 92.《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居然只是提名!!)这个不用多介绍了 91.《雨人》Rain Man 198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跨越语言的兄弟之情。达斯汀霍夫曼是为表演而生的。汤姆克鲁斯最好的一部电影。 90.《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 蒂姆·波顿的经典之作,一个美丽而悲伤的童话。 89.《大智若鱼》Big Fish 蒂姆·波顿的经典之作。相较之真相,原有远为美丽和重要的东西。 88.《西西里的美丽传说》Malèna 一个孩子的爱情,以及其目睹的真实人生。相较于《海上钢琴师》和《天堂电影院》,这是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一部 87.《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 199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最佳男主角。两个男人的彼此拯救。震撼人心的经典之作!86.《霸王别姬》 9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94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无可争辩中国最好的一部电影85.《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 200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感觉2000年以后的奥斯卡都很水,这是近11年来获奥斯卡奖的影片中最好的一部。一场关于生命之重的严肃探讨。没心理准备不要看,看的我几天都缓不过来 84.《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巨大的心灵震撼 83.《情书》love letter 岩井俊二最唯美的爱情电影。情节结构的精巧十分令人赞叹

从影片中领略法国文化

从影片中领略法国文化 这学期的选修课选了欧美文化赏析,本来以为是跟其他课一样主要是由老师在那介绍的形式来上课的。第一次去上课才知道原来这门课跟其他的选修课不一样,它主要是通过看电影来发掘该国的文化内涵的,这倒是让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我选择了了解法国的文化,同时我要看的三部法国电影分别是《放牛班的春天》、《天使爱美丽》和《两只老虎》。 法国(La France),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首都为巴黎。法国的国旗包括蓝、白、红三种颜色,今天的法国人民认为,三色旗上的蓝色是平等的象征,白色是自由的象征,而红色代表了博爱,正如法国人民“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 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巴尔扎克、维克多·雨果、大小仲马、福楼拜、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许多文学作品成为了世界的瑰宝,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至今还广为流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对于法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还出了一个妇孺皆知的政治家拿破仑·波拿巴。 法国靠什么来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俄罗斯《观点报》2月9日的文章这样解释道:“当你置身法国,尤其是置身首都巴黎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让你怡然自得的文化气息,这种气息让你不想离开,让你恋恋不舍,让你离开了总是想着回来。法国的宗教气氛,

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无一不是它丰富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之组成部分。” 《放牛班的春天》通过倒叙的方法向讲述的是一位失意的音乐家来到一所教养院任教的故事。他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积极地谱写乐曲并不遗余力地教学生唱歌,使得人们改变了对教养院里德孩子的看法。虽然他最后被开除,但他在教养院的意义已经体现。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什么波澜壮阔、曲折离奇的情节,有的只是安静祥和的故事。整部电影都充满了音乐的气息,一个人的时候,静下心来慢慢聆听,让人有一种心平气和、超然物外的感觉。在世人看来教养院的孩子都是一群问题儿童,但通过马修老师叫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愿望时可以看出其实孩子们都向往着自由,同时,马修老师也竭力地让每一个同学保持平等。当马桑斯大叔被学生弄伤后他也没有怎么怪罪他们,而是包容了他们的过错,这深刻地体现了法国文化中博爱的一面。整部影片仁爱、友善、宽容的极致是让所有的观众眼中充满喜悦的泪水。难怪有人说概不影片是“欢唱生命的心灵鸡汤”。 《天使艾美丽》讲述了法国女孩爱美丽的童年是在孤单与寂寞中度过的。八岁时,母亲因意外事故去世,伤心过度的父亲也患上了自闭症。爱美丽被剥夺了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孤独的她只能任由想象力无拘无束地驰骋来打发日子。终于,她长

推荐四十部法国经典电影

推荐四十部法国经典电影 2008-01-30 23:36 值得推荐的法国电影太多了,现在从80年代以后的法国电影中选择了40部自己认为值得推荐的电影,诚意向大家推荐,每一部片子后都加了一句话的推荐理由,当然那只能代表个人的观点。还有很多精彩的法国电影,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欢迎大家跟帖推荐自己看过的优秀法国影片,希望大家在看过这些电影后,能对当代的法国电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排名不分先后 1.印度支那Indochine (1992) 导演:雷吉斯瓦格涅Régis Wargnier 一段爱情掩盖下的殖民地历史,凯瑟琳德纳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L'Amant (1992) 导演: 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 文学名著和电影的一次完美结合,那些幽暗的房间、湿湿的街道,晚霞中金黄色的渡口,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3.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 (1980) 导演:弗郎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 一部没有正面描写二战的二战电影,特吕弗艺术和现实结合的最好的电影。 4.碧海蓝天Le Grand bleu (1988) 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 吕克贝松的光影梦幻,一部大海的童话 5.浪迹天涯/流浪者Sans toit ni loi (1985) 导演:艾格妮丝瓦尔达Agnès Varda 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新浪潮之母瓦尔达最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发人深省的悲惨遭遇。影片一个突出点是它的纪录片风格。 6.冬天里的一颗心/今生情未了Un coeur en hiver (1992)导演:克劳德索泰(claude sautet)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法国电影,一部充满了幽雅含蓄、自始至终沉浸在拉威尔略带哀伤的奏

(完整版)第三课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练习题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目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C、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 D、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上题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继续扩大开放,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的步伐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C、要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3.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青年人活动踊跃。提倡过中国传统节日,可以() A.可以有效抵制洋节日的入侵 B.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 D.能够发挥文化对人影响的强制作用。 4. 中国春节之于中国人,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无论富有或贫穷,人们总是早早准备春节的到来,在外的人在除夕总千方百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春节是汉族人的节日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保护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6. 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各国电影都有其特点,有人曾形象地概括: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法国电影吓你一跳,韩国电影青春学校。回答8~9题。 8.从各国电影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 ( ) A.一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 C.一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 D.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性 9.下列关于各国电影特点形成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由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 B.由各民族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决定 C.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D.由各民族间的区域性特点决定 10.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 ) ①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④中华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1.2014年元旦,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德国,很多人会爬到椅子上,待新年的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新年打井水则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一年中的有福之人。这些都说明 ( ) ①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④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这表明 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猫头鹰,在东方的中国被视为不祥之物,而在西方却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物就是一只猫头鹰。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 ( ) A.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勇于抛弃本民族文化 B.通过文化交流,让西方认同我们的观念C.加强不同文化的对话,尊重差异,理解个性D.承认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了一句名言:“各美其关,关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据此回答14—16题。 1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15.“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不同民族之问,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多样性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的进程 16. 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意义有 ①能更好的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清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完全统一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经典爱情电影台词对白

最经典的爱情电影对白(2008-10-08 22:34:31) 经典爱情电影对白 在这情感如同荒漠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他”与“她”的故事,“我”是什么呢?愿上帝为迷途的羔羊指点通往绿洲的道路。上帝又是什么呢?这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自私自利的我们总是是己而非人,一边高呼相信爱,爱在哪;另一边践踏爱,吝于付出爱,空虚而孤独。为了生存,甚至不知为何,挣扎着了结生命。培根曾说:“loveordie.”可以理解为“相爱或者(否则)死亡”。在他看来生命没有爱就完全消失了存在的意义。我们愿意相信爱,愿意付出爱,也学着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 1《简爱》 你为什么要和我讲这些,她跟你与我无关。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有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的站在上帝面前。 2《我的野蛮女友》 第一、不要叫她温柔第二、不要让她喝三杯以上,否则她会逢人就打第三、在咖啡馆一定要喝咖啡、不要喝可乐或橙汁第四、如果她打你,一定要装得很痛,如果真的很痛,那要装得没事第五、在你们认识的第一百天,一定要去她班上送一支玫瑰,她会非常喜欢第六、你一定要学会击剑,打壁球第七、要随时做好蹲监狱的思想准备第八、如果她说她会杀了你,那不要当真,这样你会好受些第九、如果她的鞋穿着不舒服,一定要和她换鞋穿第十、她喜欢写东西,要好好地鼓励她 3 《大话西游》 你应该这么做,我也应该死。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4 《河东狮吼》 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就是这样了. 5《天下无双》 很多时候,爱一个人爱得太深,人会醉,而恨得太久,心也容易碎。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等待,我不知道她等了我多久,我一直以为我不会再有机会见到她,突然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不知道怎么讲第一句话,告诉她,我真的很爱她。原来尘世间有很多烦恼是很容易解决的,有些事只要你肯反过来看,你会有另外一番光景,我终于明白,静花水月是什么意思,其实情之所至,应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是男谁是女,又有什么关系,两个人在一起开心不就行了。 《半生缘》 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 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7《情癫大圣》 你有没有想过,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有结果,不追求结果就不会有尽头的一天?这种不追求结果的爱才是无限的。 8《泰坦尼克》 露丝:我爱你,杰克。杰克:??别这样??没到告别的时候,??没到,??你明白吗?露丝:我很冷??杰克:??听着,露丝??你会得救??会活下去??呃,??会生??好多的

十五部法国电影推荐档

十五部法国影片的推荐(一) ——中央戏剧学院1999法国电影周十年回顾 【作者按】十年前的中央戏剧学院法国电影周,是我策划组织的第一个大型电影活动。经过半年的筹备,该电影周在1999年11月15日至23日举行。这是中央戏剧学院师生一次难忘的电影之旅:入选的15部影片(最后公映13部,内部研讨放映两部),上自让·雷诺阿的经典《大幻觉》(1937),下至影坛新锐布鲁诺·杜蒙的力作《耶酥的生活》(1997),勾勒出法国电影从30年代诗意现实主义、战后电影、新浪潮电影运动直至90年代“新新浪潮”的变迁轨迹。 十年来,我在国内和法国主持和参与组织了15个以上的电影回顾展。但这第一次仍然给很多朋友和我自己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因此,十年之后,我将当年写的说明书分五部分整理刊出,并对学院和剧场多年的支持表示感谢。温故知新,自古亦然。我平日所作,多为长文;这个说明书,言简意赅,也许能给电影爱好者一个不错的观片导引。 微型昆虫世界(Microcosmo s) 片长:77分钟片种:彩色 导演:克洛德·纽里萨尼/ 玛丽·佩雷努 制片:雅克·贝汉 1996年出品 本片获1997获第22届法国凯撒奖最佳音乐、摄影、录音、剪辑、制片人5项奖的新作 整个电影周都以法国电影史的先后脉落为依据,但开幕式影片却是克洛德·纽里萨尼与玛丽·佩雷努1996年完成的《微型昆虫世界》,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关于昆虫世界的纪录片。影片借助于特制的透镜,将几十种昆虫千姿百态的运动、生活与神情构成了一部关于自然与生命的“视觉交响乐”。在此意义上,这部影片是以90年代的工艺完成了20年代的先锋

派影片(Avant-garde film)“纯电影”(pure film)的理想,亦即排除情节与人物,而将生命、运动、节奏视为电影的本质。正如杰尔曼·杜拉克(Germaine Dulac)所说,运动与节奏的展开是电影一切感觉与感情的基础,而“由于看到了运动的各种节奏,各种直线和曲线,我们亲眼看到了复杂的生命”。 大幻觉(La Grand e illusi on) 片长:115分钟片种:黑白 编导:让·雷诺阿摄影:克洛德·雷诺阿/克里斯蒂昂·马特拉 主演:让·迦本/冯·斯特劳亨/皮埃尔·弗莱内 法国RAC电影公司1937年出品 本片获1937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艺术集体奖、1938年纽约影评协会最佳 外语片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严冬,法国空军马雷夏尔中尉(原为机械工人)和博瓦尔迪上尉(贵族后裔)成了德军的战俘。虽同为法国军人,他们却因阶级差异格格不入,反而各自与德军中相应阶级的军人相处融洽。在21号战俘营,他们本计划与犹太资本家罗森塔尔及其他难友一起越狱,却在最后一刻被全部转移。新战俘营的主管在是他们曾在前线总部结识的德军贵族军官冯·劳芬斯坦。与以往一样,劳芬斯坦对博瓦尔迪关爱有加。战俘们再次策划出逃。博瓦尔迪决定牺牲自己,在马雷夏尔和罗森塔尔潜逃的夜晚,他独自在围墙顶部吹笛吸引德军,被劳芬斯坦开枪击中。在这两位最后的贵族依依死别之时,马雷夏尔与罗森塔尔已经逃远……让·雷诺阿(Jean Renoir)是印象主义大师奥古斯特·雷诺阿之子,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杰出代表。30年代,他着力发展了以实景拍摄、同期录音、场面调度为特征的纪实主义电影语言,犹其是将场面调度的语汇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极其重视演员在影片中的作用,试图在最大限度内保持演员在真实环境中表演的连贯与自然,这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其长镜头风格的形成。所有这一切都是想藉由外部真实而深入挖掘人的内在真实。在本片中,雷诺阿揭示了人在阶级、民族、国家、种族等一系列社会范畴下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