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诗歌,感受草坪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的美。

2、通过学习诗歌,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诗歌二至四小节,感受草坪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的美。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与交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草坪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的美。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充分地预习课文,能够读通课文。

2、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

在春雨的滋润下,沉睡了一冬的大地伸了伸懒腰苏醒过来了。花儿涨红了脸,柳树笑弯了腰,连草叶也唱起了动听的歌儿。同学们,想不想去听听?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作家高洪波写的一首优美的小诗——草叶上的歌。(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说什么?

二、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读后反馈

谁来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草坪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

哪一节诗概括地描写草坪的这三个特点?(指名回答并齐读第一节诗)

三、美读诗歌,读中感悟

(一)欣赏草坪,形象感知

(二)感情朗读,读中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二至四小节诗,感受草坪的美。

2、指导朗读、体会第二节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名反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再次欣赏绿茸茸的草坪。

(4)引导想象:大森林睁开了明亮的眼睛,还看到了什么?

(5)引读:“多美啊,绿茸茸的草坪,溢出春光的一只瞳孔。”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把“绿茸茸的草坪”比作“溢出春光的一只瞳孔”,说明透过这绿茸茸的草坪我们看到了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自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节诗

4、交流反馈学习情况

(1)学生汇报交流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二至四小节诗

6、美读第五节诗

(三)、配乐齐读全诗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五、齐唱歌曲,升华情感

师生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六、布置作业,延续情感

1、美美地把诗歌读给家人听,争取把它背下来。

2、练习写本课生字新词,比比谁写得最漂亮。

七、板书设计草叶上的歌

绿茸茸——瞳孔

草坪(美)亮晶晶——明镜大自然(美)

笑盈盈——酒坑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北师大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题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课后练习 第一单元 1、你收到过亲人什么礼物?从中得到了什么?(p2) 答:元旦时,表姐送我一张贺卡,看着上面的一行行祝福语,我懂得了祝福。爸爸出差回来,送给我一个MP3,听着那优美的乐曲,我懂得了音乐的美妙。 2、仿照课文前四小节写一段话。 答:去年春天, 老爸送我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读着那丰富的内容, 我懂得了大自然的神奇。 3、奶奶最喜欢那只铃儿?为什么?(p4) 答: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是冬冬每周六按响的门铃。因为奶奶爱冬冬,冬冬也爱奶奶,按响门铃的她是陪伴、关心奶奶来了,所以奶奶最喜欢那只铃儿。 4、读男孩的话,体会他说话时的心情。(p6) 答:文中男孩共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此时,男孩以为自己要死了,心里害怕,更担心妹妹一个人怎么生活。 第二句:“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此时,他知道了不会死,十分惊喜,不敢相信。 第三句:“请你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五十年!”此时,他愿意为妹妹献出一切,决心与妹妹平分生命。 5、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答:“震撼”的意思是“震动;摇撼”。在课文中,“震撼”是指一个只有十岁的男孩下了死亡的决心救妹妹的勇气和伟大亲情,使医生感到震惊并为之感动。

第二单元 1、诗里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见过那些?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p12)答:《绝句》写出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和鸳鸯等景物在春天里特有的魅力;《村居》描写了小草、黄莺、杨柳等景物。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p14)(1)“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 答:“我”放飞的风筝是水兵帽,因为“我”的理想是当海军;小薇薇的风筝是蝴蝶,因为他想当个昆虫学家;二喜放的是瓦片风筝,因为他想成为建筑大师;双胞胎兰兰和红红放飞的是双体花瓶风筝,因为她们想一直在一起,当个艺术家;根子的风筝是竖琴,因为他想成为一名音乐家;芳芳的风筝是她自己,因为她还没想好长大干什么。 (2)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 答:我想放飞一架飞机,因为我想成为飞行员。 3、课文中哪一句话能概括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意思? 答: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4、课文最后一段说“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了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p17) 答:这段话体现了师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点明了课文的主题,揭示了“春天的雨点”的含义。乌罕娜老师热爱学生,她把关爱和温暖送给达丽玛,达丽玛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她不仅认真听讲,而且给老师送伞,回报老师。 5、课文讲述了哪几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是主要人物? 答:课文一共讲了四件事: (1)课堂上,达丽玛上课溜号,老师发现了,并让她放学后留下;(2)放学后,老师在办公室内为达丽玛认真的补课;

北师大版乐音教案

二、乐音 白泥井郑国洲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 ●知道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三、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尺、塑料尺、烧杯、水、鼓、碎纸屑、音叉、塑料小球、乒乓球、细线。 六、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活动,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听一听。(播放一段《二泉映月》),这段音乐的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段音乐有高低,强弱之分吗?为什么声音会千差万别呢? (二)、情景激疑,新课教学 1.音调 师:刚才同学们听出了声音有高低之分,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为什么物体在发声时音调会有高低之分呢? (投影:活动: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做一做】将一根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长度,拨动尺子,注意两次听到声音的高低有什么不同?看到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结论:尺子伸出得越长,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伸出得越短,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为了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师:例子:如果一个物体1秒内振动5次,它的频率是多少? 生:5Hz 如果一个物体1分钟内振动600次,它的频率是多少? 生:10Hz 总结: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学生活动:用烧杯做一个水瓶琴,使它具有三个音阶。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呢?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和发音范围 次声波---20Hz——20000Hz---超声波 2.响度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 《XXXXXXXX》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年级有三个教学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对美的事物也有初步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存在问题: 1、学生作品缺乏表现力,使作品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强。 2、部分学生作业上交或做作业方面比较慢。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XXXXXXXX的技术和方法; 2、在XXXXXXXX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XXXXXXXXX的过程,并能用XXXXXXX美化生活运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和尝试XXXXXX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XXXXXX画面效果与XXXXXXX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三、教具学具: XXXXXXXXXXXXX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感受、开阔视野 3.观察 4.探究、 5.了解技法

6.制作实践、 7.感受色彩魅力 8.美化装饰、 9.培养设计应用意识 10.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XXXXXXXX,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 XXXXXXXXX 2、欣赏XXXXXXXX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XXXXXXXXX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XXXXXXX方法。 (1)教师出示XXXXXX作品展板,提示XXXXXX基本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XXXXXX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XXXXXXX方法。 3、尝试XXXXX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6页“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个性化修改】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1、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学生评价: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1、谈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了整体效果。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什么,明白些什么。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活处理。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生而言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标准和要求:学生学得实在,学有所获,能够不断进步。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教”才有水平。 4、“教学时间”上,我赞同一个课时写一个教案,不连堂写。这样便于老师操作。编写教案中,“教具、学具的准备”必不可少。这有助于指导“教”与“学”,达到优化。 5、“教学过程”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分为四个步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师生交流、小结。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目标引路;有重点、难点的凸现;有知识点的归纳小结”,力促目标的达成。 6、“作业设计”不是布置作业。争取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实践等来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 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比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 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 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 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句子】

北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句子专项】 开始计时:________ 一、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暴雨冲垮了石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江南两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1.我听到这()的消息,高兴得()。 2.()的春雨滋润了()的戈壁滩。 3.黑熊在树洞里舔着()的脚掌,()地等待着春天。4.()的同学们戴着()的帽子。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内容】: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模板 教材分析: A ()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 图形/统计与概率)”领 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 习 (),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

桥之思(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桥之思(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Qiaozhis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桥之思(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松一下,注意听啊,听后你可要告诉大家,它唱的是什么。 (播放桥的歌曲) 师:谁来说说,它唱的是什么呢? 师:你听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桥之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桥必不可少,它装点着乡 村和城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 种各样的桥吧。 (课件:播放各种桥的图片,师解说其中的几种) 师:这么多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桥,引发了作者樊发稼许 多的思考,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它们很感兴趣,也许会引发你更 多的思考,那就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 地方多读几遍,不要忘记正确的读书姿势啊。开始吧。

2 师:课文读完了,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同位两个比比赛,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同位互相检查) 师:生词朋友们来了,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它们了,注意了,我可不一定叫到谁啊,一个人读——小组读——大组读——全班读。 (出示生字词 幽静碧波粼粼魅力交*巍峨雄伟构筑和谐) 师:全班同学再来认真地读一读。 师:声音响亮,读得又准确,真不错!生字朋友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请同学们再来认真的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这篇课文中都了解(知道)了什么?[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引导生用自己的话大体谈一谈) (生大体谈谈,谈到第一小节中的桥的功能,样式,材料)师知道了这么多桥的知识,真了不起!那么桥有这么多的功能(样式,材料),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第一小节)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小节,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 (说全了后)

北师大版乐音教案

二、乐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 2.知道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活动,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听一听。(播放一段《二泉映月》),这段音乐的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段音乐有高低,强弱之分吗?为什么声音会千差万别呢? (二)、情景激疑,新课教学 1.音调 师:刚才同学们听出了声音有高低之分,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为什么物体在发声时音调会有高低之分呢? (投影:活动: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做一做】将一根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长度,拨动尺子,注意两次听到声音的高低有什么不同?看到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结论:尺子伸出得越长,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伸出得越短,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为了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师:例子:如果一个物体1秒内振动5次,它的频率是多少?

生:5Hz 如果一个物体1分钟内振动600次,它的频率是多少? 生:10Hz 总结: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学生活动:用烧杯做一个水瓶琴,使它具有三个音阶。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呢?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和发音范围 次声波---20Hz——20000Hz---超声波 人的听觉范围 2.响度 师:我讲课时,前排和后排同学听到声音的大小相同吗? 生:不同 师:我们把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响度。 (投影:活动2: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分组活动:(1)、要使鼓发出声音,怎样做呢?要使鼓声更响些,又要怎样做呢?你们认为鼓声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能设计出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鼓面上纸屑跳起的越高,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将一根尺子伸出桌面17cm左右,先轻轻拨动尺子,再稍用力拨动尺子,注意两次听到声音的强弱有什么不同?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轻轻拨动尺子,尺子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3)、用音叉和塑料小球,怎样设计显示响度与振动幅度关系的实验呢? 学生:讨论、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用力敲音叉,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距离大,声音的响度大; 轻敲音叉,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距离小,声音的响度小。 (投影:物理学上声音的振动幅度称为振幅)。 (投影: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师: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

一、语文 (一)文本分析 基本结构:文体+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内容 模板内容(一般文章):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修辞手法,用词/语文(准确、优美、形象、生动、质朴、简洁),通过(总分总/总分/时间顺序)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模板内容(诗歌):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认识XX字,学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阅读/分小组讨论….方式,学会用XX修辞、语言,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观察/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体会到….之美/之富足,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写字指导 (1)看。学生仔细观察汉字,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情况,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说。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尤其交流写时应注意什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规范表达汉字的相关名称,或肯定,或强调,或纠正,与学生一同发现汉字的特点,为写夯实基础。 (3)教师范写,学生临空模仿。 (4)写。学生首先试写一、两个,再与其他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知道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还有不足;最后练写。 (5)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展示优秀作品。 2.一般阅读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观导入:为学生们呈现景色的图片、视频 模板: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一段视频),(展示图片或视频后询问)大家觉得美不美?大家知道这是哪里么?我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美丽的xxx。 问题导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模板:同学们!老师今天将介绍一位神秘的“嘉宾”给大家,她来自神奇的大自然,那么她是谁呢?神秘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设计理由】: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情境,贴近生活,引发学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 五、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小黑板。 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教案] (一)情境引入 老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前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 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 蜂蜜水 (1)号杯:2小杯 18小杯 (2)号杯:30毫升 270毫升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联系最近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板书: (1)号杯 2:18 蜂蜜与水的比 (2)号杯 30:270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

北师大版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人民币兑换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在生活的重要价值,并理解、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求近似值的方法 2、难点:理解人民币与外币相互兑换的的汇率与方法。 三、教学流程: 1、导课 师:前两周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今天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是什么?从中导出课题——人民币兑换 2、引导学生感知外币与人民币的价值: (1)、师先请学生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外币,如果你和你的爸爸、妈妈想去外国旅游、探亲;应怎样办呢?然后老师课件出示汇率表 (2)、男女生各自读一条中国银行05、9月的一天的兑换率,便读边感受。(同时可以介绍现在人

民币与美圆的兑换利率1美元=7.0002元人民币,与XX、9比现在人民币已经升值约13.5%)。 3师问:港币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答:港币 4、师:美元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美元 请学生说明道理:一美元可以换取我们8块多钱,所以美元价值大些。 5、带着感觉齐读:欧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率,同理类推。适时情感渗透,我们从小要立志报国的决心;只有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经济实力雄厚了,我们的人民币才能在世界上更有价值。 6、师问:泰国铢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答:人民币 7、师问:你是如何知道人民币谁更值钱? 8、小组合作研究要求: (1)、每个人都要认真倾听。 (2)、循环发言,不重复别人的话。 (3)、汇报时用语:我们小组认为....... 指明小组代表汇报:我们小组认为人民币价值大些,一泰国铢只能兑换0.1967元人民币,也就是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积累字词 1、亲情 奇妙懂得品读博大精彩寄托关爱期盼滋润幼小春雨绵绵泥土生根发芽指针喜欢收藏美好问候看望确实相依为命唯一犹豫颤抖震撼一瞬间郑重其事搂着降临 2、春天的脚步 《理想的翅膀》 水兵一扇一扇瞧啊翩翩起舞巧手竖琴后脑勺拖着马尾巴理想似乎飘带未来 《春天的雨点》 溜了号忍住嗓子沙哑印在扭身理睬竭力渴望发誓善良飘洒疲劳消融 描写春天的词语:春回大地春意盎然满园春色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欣欣向荣莺歌燕舞万紫千红花明柳媚花明柳暗春意阑珊春暖花香雨后春笋莺歌燕语3、可爱的小生灵 《小虾》 积水通体透明迅速吃饱蹦来蹦去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洒落追逐立即猛烈舞动 《松鼠》

面孔格外躲在连蹦带跳窝里刮风压紧鸟蛋扒开玲珑敏捷机灵嬉戏摇晃遮蔽捧储藏讨人喜欢 表示动作的词语: 与脚有关:蹦跳跑趴跪蹿走行逛踢抬跨越跺踏踩踮踹踱与手有关的: 抬、推、拉、提、扔、倒、打拿、写、扫、捡、弹、拍、指、摆、揉、甩、画、摸、浇 与眼睛有关:看盯望瞧 与口有关:叼吃喝吐唱 4、智慧 《田忌赛马》 孙膑肩膀几匹马输赢胸有成竹得意扬扬夸耀目瞪口呆转败为胜垂头丧气轻蔑讥讽疑惑顺序掉换 《捞铁牛》 笨重水性木料搭架子跨在工程熟悉议论纷纷拴绷浮拔拖沉没出色 《用冰取火》 顽强风暴探测绝望束手无策冰透镜探险威胁一筹莫展思索摩挲恢复 5、读书

《小小的书橱》 浩瀚历史尊敬忧伤游泳旅游愉悦漫游沐浴沉思幻想命运充实挖掘 《山沟里的孩子》 脚步匆匆傍晚夜雾智慧辛勤启程拥抱笼罩清辉埋藏钥匙黎明面貌 《珍贵的教科书》 坚持艰苦粉笔啦主席情况趴在扑到激励环境振奋人心恨不得完整无缺叨念 6、奇妙的石头 《天外来客—陨石》的确曾经沿着坚硬沉默回忆派轨道宇宙接触熄灭物质旅程行踪 《和氏献璧》普普通通大怒捧着唯独价值连城鉴别无价之宝不屑坚贞悲痛查询 含石的成语: 石破天惊金石为开点石成金木人石心 电光石火滴水石穿飞沙走石金石可开 金石良言焦沙烂石金石丝竹击石弹丝 金石为开匠石运金金石之策金石之功 金石之坚金石之交金石至交金石之言 家无儋石家无担石叩石垦壤流金铄石 落井投石落井下石卵石不敌炼石补天

北师大版乐音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二、乐音 府谷县第二初级中学王文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 知道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三、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尺、塑料尺、烧杯、水、鼓、碎纸屑、音叉、塑料小球、乒乓球、细线。 六、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活动,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听一听。(播放一段《二泉映月》),这段音乐的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段音乐有高低,强弱之分吗?为什么声音会千差万别呢? (二)、情景激疑,新课教学 1.音调 师:刚才同学们听出了声音有高低之分,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为什么物体在发声时音调会有高低之分呢?

(投影:活动: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做一做】将一根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长度,拨动尺子,注意两次听到声音的高低有什么不同?看到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结论:尺子伸出得越长,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伸出得越短,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为了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师:例子:如果一个物体1秒内振动5次,它的频率是多少? 生:5Hz 如果一个物体1分钟内振动600次,它的频率是多少? 生:10Hz 总结: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学生活动:用烧杯做一个水瓶琴,使它具有三个音阶。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呢?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和发音范围 次声波---20Hz——20000Hz---超声波 人的听觉范围

新北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主备:王志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P25“练一练”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数数、数学符号等方式,初步体会加法(合并在一起的)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一种学习用品:“细长身体黑心肠,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二、探究学习,体验意义 1、有几支铅笔 (1)(课件出示图一)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图二)现在笑笑怎么做了?(突出“合起来”) 让我们跟着笑笑做一遍这个动作。 (3)做完这个动作,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4)揭示课题:《一共有多少》 (5)现在笑笑手里一共有几支铅笔?你用什么方法得出是5支的? 2、有几只熊猫

(1)同学们还想不想猜谜语呢?猜一种动物:“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大熊猫(课件出示情境图)。 (2)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谁能用数学图形来表示这3只吃竹子的熊猫呢? 生:用3个圆形表示3只在吃竹子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3(板书“3”) 能不能也用数学图形表示这2只大熊猫呢? 生:用2个圆形表示2只在玩皮球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2(板书“2”) (4)课件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大熊猫?为什么是5只,说说你的想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把○用红色的圈圈起来。) 师:一共是5只。(板书:5)把3和2合起来,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表示,我们把它读作“加号”。(板书加号后引导学生边跟读边书空两次) 师:这个算式读作:3加2等于5,(板书)指名读、齐读。 (5)师:现在,在这个加法算式中3代表的是? 2呢?那“+”呢?(配合手势) 谁能来完整地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呢? (6)师小结:3+2=5是一个加法算式,加法是表示把两部分(或几部分)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以上环节中学生如有说出2+3=5的算式,建议加以肯定和引导,初步渗透加法交换律。下同。 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代替“摆一摆,算一算”里的桃子、花和鸭子,动手摆一摆,算一算,并交流算式里的数字和加号各表示什么,完整地说出整个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1、课件依次出示“说一说,填一填”的三幅情境图片。 (1)小朋友的表现真棒!小鸟也被你们吸引过来了。谁能当当小老师,来读一读题目。 师:看了这幅图,你觉得可以怎么列式呀?说说你的想法。(3+2=5/2+3=5)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词语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词语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三年级下册家庭听写词语 304班姓名 一、亲情 1.奇妙懂得品读博大精彩寄托关爱期盼滋润幼小泥土指针生根发芽春雨绵绵 2.喜欢收藏美好问候看望确实铃声砂糖遍地搂抱陪伴捎带戴领巾 3.唯一犹豫颤抖震撼降临抽血邻居停止需要相依为命 郑重其事一瞬间兄妹俩 二、春天的脚步 4.居住趁机杨柳 5.理想翅膀似乎飘带未来巧手竖琴拖拉尾巴扇风水兵棒后脑勺翩翩起舞 6.竭力渴望发誓沙哑善良飘洒疲劳朦胧消融忍受嗓音扭身 理睬脚印绵绵春雨 三、可爱的小生灵 7.洒落通体迅速追逐立即猛烈舞动龙虾积水透明饱满 蹦跳 8.玲珑敏捷机灵嬉戏摇晃遮蔽储藏鸟蛋扒开面孔格 外躲闪鸟窝刮风压紧捧讨人喜欢连蹦带跳风吹雨打闪闪发光 四、智慧 9.垂头丧气得意洋洋轻蔑掉换外孙目瞪口呆胸有成竹转败 为胜肩膀马匹输送夸耀足智多谋孙膑 10.笨重熟悉拴住绷紧上浮拔河出色工程打捞铁牛材 料搭台跨越水性议论纷纷 11.探险威胁顽强风暴探测透镜绝望思索摩挲恢复一 筹莫展束手无策意想不到 五、读书 12.浩瀚漫游沐浴沉思幻想命运愉悦忧伤充实尊敬挖 掘历史游泳旅游奇花异草 13.拥抱笼罩清辉启程埋藏钥匙智慧辛勤黎明面貌傍晚夜 雾 14.环境顽强艰苦叨念激励坚持粉笔情况趴下扑到主 席恨不得炮火连天振奋人心完整无缺争先恐后 六、奇妙的石头 15.的确曾经沿岸指派轨道宇宙接触熄灭坚硬沉默物 质回忆旅程行踪

16.鉴别不屑普通唯独坚贞悲痛查询犯罪捧场发怒无价之宝价值连城泪流满面 七、特产5 17.哈密瓜刺绣品德州县君王 八、尊重与平等 18.花冠睁眼漆黑漂亮颜色深浅清淡亮晶晶 19. 朱红粮食将领职务模样搞鬼规矩接待越发队伍斤斤计 较山高路险满头大汗艰苦 九、观察与发现 20.搬家游泳年轮圆圈镶嵌山脉思考发现省略号妙不可言 21.诊费治病而且解除志愿鄙视留心记载完善积累品尝访问严寒酷暑救死扶伤 22.浓厚洞穴纪念隐藏欣赏训斥迷恋无限强烈小心翼翼怒气冲冲 十、奉献 23.洪水田野逃荒仅有倒塌堵塞临死叮嘱开凿堡垒长年敬仰爱戴英雄欣欣向荣世世代代 24.农舍寒风打颤滚落攻击了望苍白煞白惨白服从瞄准喝彩低沉原谅财产 十一、书信 25.信封指挥杰出无限追求宽广维持奉献享受花费生存爱惜真诚祝福 26.蜜蜂写信回巢黄昏航海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绵绵春雨 十二、走进森林 27、侧身欣赏盛开宝库舌头酸甜可口又肥又厚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28、葱葱茏茏百姓建造联合富饶嘱咐劝阻横行洗劫悲惨席卷调节逼近浑浊不堪安居乐业背井离乡无影无踪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4.2乐音教案

4.2乐音教案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重点和难点 重点:乐音的三个特征 难点:音色的认识 教学过程 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播放),大家觉得这段音乐好听吗? 学生:好听 老师:我们把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相反,杂乱的声音就是噪声 1、音调 老师:这儿有八个烧杯,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老师用小棒敲击这八个杯子,请大家观察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调子变了。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乐音三特征中的第一个特征,音调。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的刻度尺、橡皮筋或梳子,看看能否改变音调。 (学生纷纷动手,试着改变音调,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请大家都来交流一下,看如何改变音调? 学生:我发现尺面露出得越短,振动越快,我想是振动的快慢影响了音调。老师:所以说音调的决定因素就是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也就是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2、响度 (老师拿起一面鼓,同时用鼓槌一次比一次用力敲击鼓面) 老师:你们现在听到的声音是音调发生了改变吗? 学生:不是,是声音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老师:很好,这就是乐音的第二个特征——响度,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

小。老师:现在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两个音叉,一个乒乓球),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看响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播放视频) 学生:音叉的声音越大,乒乓球离开音叉越远 老师:也就是音叉振动越大。在物理中我们常用这种方法将一些不易观察的现象放大,变得易于观察,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物体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现在大家说说响度由什么因素决定 学生:由振幅,而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老师拿起鼓轻敲,同时慢慢在教室里环绕走一圈) 老师:我刚才保持相同的力边走边敲鼓,你们听到的鼓声有何不同? 学生:老师离我近时,听到的声音响;老师离我远时,听到的声音小。 老师:对于这个现象,大家有什么想法? 学生:我想,响度还应该与距离有关。 老师:声音的强弱用分贝(dB)来表示 3、音调与响度 老师:那是不是音调高的响度就大呢? 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老师:例如“我不能与他合唱这支歌,他发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儿的“高”是指什么? 学生:音调高 老师:“我听不见你说什么,请你的声音再高一点.”这儿的“高”指的又是指什么? 学生:响度 老师:有没有更形象直观的方法来研究声音音调和响度呢? (示波器展示音调和响度的波形图) 4、音色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听一听下面几种声音,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他们分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利用多媒体播放琵琶、二胡和古筝的声音) 学生:老师播放的是琵琶、二胡和古筝的声音 老师:你没看见怎么知道是它们的声音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