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钟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钟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钟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钟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钟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八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通过)

中国钟表协会

2016年8月1日

目录

一、中国钟表行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 (4)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4)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二、“十三五”期间钟表行业面临形势分析 (7)

(一)钟表行业进入新常态呈现新特点 (7)

(二)新技术变革给钟表行业带来新变化 (8)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10)

(三)主要目标 (10)

四、主要任务 (11)

(一)着力推动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11)

(二)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12)

(三)推进品牌发展战略 (14)

(四)积极参与国际钟表业的分工合作,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14)

(五)优化钟表产品结构 (15)

(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15)

(七)促进重点区域发展 (15)

五、政策措施 (16)

(一)继续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 (16)

(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17)

(三)加强标准化和检测工作 (17)

(四)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17)

(五)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17)

(六)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18)

前言

钟表行业是高精密机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业,其特有的精密制造技术和精确计时产品,不仅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且长期服务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钟表行业已经建立起较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和营销网络,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较大的市场空间。钟表所特有的时尚特征和文化内涵,是国产消费品领域具有文化引领和技术突破的重要产业,在十三五期间构建以创新驱动、提升质量、培育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是加快我国钟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国际地位、实现钟表强国梦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钟表行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工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323亿元到2015年达到675亿元,年递增15.8%,提前一年完成600亿元规划目标;

2、出口金额:从2009年的24.41亿美元到2015年出口总额为57.7亿美元,年均增长16.3%,提前一年半完成45亿美元规划目标;

3、科技进步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已建成“海鸥”、“飞亚达”“罗西尼”“天奥”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另外建成“海鸥”、“飞亚达”2个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陀飞轮、万年历、三问等多功能机械表机心设计和精细加工技术有显著突破,在多家企业能实现小批量生产,接近国际水平,达到规划预期目标;国产的全塑石英表机心质量可靠性、走时精度和功耗达到规划目标,但整体上尚有差距;在多功能石英表机心品种开发能力上仍有差距;行业前10家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行业前20家骨干企业科技人才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在15%;达到规划目标;

4、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高档机械表机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十二五期间,已形成“海

鸥”、“上海”“北京”“丹东”“杭州”五家企业为主的高档机械表机心生产基地,从整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中手表情况基本达标,高档部分已经初见成效,具备继续提升和持续发力的态势,但时钟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尚未完全达标,尤其是高档机械时钟机心生产还没有形成生产基地,高档机械时钟还没有形成规模,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迟缓。

5、质量提升目标

机械表机心质量有所提高,在机心的精细加工水平上,部分企业有明显的提升,走时精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但在可靠性上尚未达到国际水平,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全塑指针式石英表机心质量可靠性和功耗,部分企业的产品接近日本同类机心水平,但在整体上尚未达标。

6、品牌建设目标

十二五时期,行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国产钟表品牌在市场中呈现知名度不断上升,品牌效应连续增强的态势,现已有海鸥、飞亚达、罗西尼、依波、天王、雷诺、格雅、宝时捷、北极星、康巴丝、霸王、持久、星皇共十三个钟表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经过行业的持续努力,引起政府的重视,工信部等四部门在2015年1月27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我国钟表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工信部指导下,行业已起草了“中国钟表行业品牌评价管理办法”,“中国钟表品牌评价体系”等品牌建设的系列文件,钟表行业品牌建设基本完成预期目标。

7、市场建设目标

中国钟表出口2015年中国出口成品表7亿只,成品钟出口量3亿只,占世界出口量的80%和90%,已成为世界日用消费钟表市场的主导地位;部分高端产品已进入世界高端手表市场,国产表己占销售总金额的47%,国产时钟占90% 。在十二五期间钟表行业市场建设基本完成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钟表行业在十二五期间是稳步快速发展的五年,其亮点是通过品牌建设和机械表核心技术的突破,引领行业骨干企业从低端同质化

走向中高端差异化,有效地提升产品档次,显著增强了行业的经济效益,从艰难紧涩的经济状况转为相对宽松的发展实力,並且迈入到有后劲、能持续、前景看好的新时期。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给侧结构呈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惯性作用下,我国钟表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低端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不足。整体技术水平处在中低端,依赖规模、价格进行量的扩张和竞争难以持续。从目前产业结构来看,企业过小且相对分散,而大型企业缺乏必要的核心技术和国际化的资源配置能力,科技含量偏低,有同质化的现象,单从企业的结构方面来看,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2、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人才、技术储备不足,新兴产业带动作用还不强。受科技体制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成效。贴牌产品较多,产品附加值低,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很少。随着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在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减弱。然而,新型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不足,导致了产业成长相对缓慢。

3、供给侧竞争过度,把企业锁在了低端,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

行业的供给侧竞争过度,带来两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过度竞争把企业锁在了低端,企业没有研发的成本和能力,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向高端水平的发展,无法实现产品的升级,以致于消费者没办法在国内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涌向国外。当前行业正面临增速放缓和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资源、环境、能源约束全面增强双重压力,行业增速已有回落。传统的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为主要内容的降低变动成本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内容的降低固定成本的盈利

模式,遇到极大挑战。

二、“十三五”期间钟表行业面临形势分析

(一)钟表行业进入新常态呈现新特点

目前我国钟表行业正处于贯彻落实“四部委指导意见”、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增长速度换档、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钟表行业从制造到流通进入互联网+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钟表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新常态的要点是:

1、我国钟表行业的地位将从世界钟表产业的外围圈开始进入到核心圈,从配角逐步变为主角,在话语权、定价权上将日趋改变,真正的钟表大国地位开始起步。造成新变化的理由:一是我国钟表行业的体量巨大(包括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出口贸易量、金额、国际标准制订权等)在“十三五”期间将从从属地位转变为支配地位;二是互联网+和智能手表的发展可能对世界钟表产业进行重新洗牌,世界钟表产业发展的“弯道”已经形成,我国具有强大的电子工业优势和信息产业优势,“弯道超车”的契机已经来临;三是世界钟表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不仅是中低端钟表市场,高端钟表的最大绝对值也是中国市场,过去我们对这个资源没有足够的重视,今后我们会加重凸现话语权、定价权等支配地位。

2、世界钟表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期

“十三五”期间世界钟表产业竞争格局将不再是传统产业内的竞争,而是新兴产业注入传统产业后的竞争。智能手表、互联网+引发美国等国家积极参与全球钟表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可能引发世界钟表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围绕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催生制造业互联网+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对钟表行业提出严峻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3、消费需求的升级为钟表行业拓展了新的领域和空间

当前,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需求出现了新升级,由中低端消费向中高端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初步估计到2020年我国钟表消费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千人均钟表产品的消费量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同群体、地域对钟表产品的刚需和升级换代的需求成为拉动发展的动力。

从产业结构变迁历程看,今后一段时期钟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总的趋势为: 一是加快实现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二是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主要表现是设备替代人工;三是加快由低端比较优势向复合竞争优势转变;四是加快单纯生产型向生产和服务并重转变;五是加快由组装代工、来料加工为主向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转变。

(二)新技术变革给钟表行业带来新变化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和支撑,智能手表、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活跃,呈现多点突破、交叉融合的特征。技术创新不断催生产业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1、信息技术推动建立“互联网+”新生态

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信息技术与行业跨界融合,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彼此交融,呈现出“互联网+”的新生态。

2、先进制造技术深度影响行业发展

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钟表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3、企业组织方式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利用互联网,生产分工更加专业,协同制造成为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

只有运营总部而没有生产车间的网络企业或虚拟企业不断涌现。企业组织架构趋于扁平化,以更便捷地获取用户信息、了解用户需求并进行反馈。智能化、网络化管理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应用到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智能化检测和监控管理等多个环节。

4、市场供求方式规模化的按需定制将获得长足发展

互联网将选择权交给用户,用户对产品形态、功能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并深度参与生产过程。制造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产品不再大量趋同而是更具个性化。软件信息平台、设计研发平台、订单交易平台、产品定制平台、行业资讯平台共同搭建起“垂直一体化、数据集成化”的数字平台,使数据信息实现互通,保障规模化的按需定制获得快速发展。

总之,“十三五”时期,我国钟表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攻坚克难,加快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加快提质增效,加快高端化进程,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确保平稳、健康发展是钟表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通过“品牌建设、核心技术、互联网+、精品战略、资本运作”五个方面的突破,推动行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走“壮大中端、发展高端、转移低端、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之路,引导低端产能向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继续发挥产业链完整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巩固世界钟表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有效提升品牌价值,创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营销渠道完善、市场影响力较大的知名钟表品牌,奠定由钟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为主体,增强钟表生产企业品牌意识,提高品牌管理能力,全方位提升品牌附加值;坚持市场推动,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依据市场规则形成一批高附加值自主品牌;坚持政府引导,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公共服务,营造钟表自主品牌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国际化发展,巩固钟表制造大国地位,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900-1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8-10%,进出口总金额达到150亿美元,年均增长10%;基本形成行业自主创新平台,重点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取得较大突破,钟表设计和制造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点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国际水平;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行业骨干企业综合实力稳固增强,产品结构基本适应多层次、差异化需求,摆脱“粗放制造”形象,在世界同业中话语权和定价权显著上升。

1、经济、规模发展目标

—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900-1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8-10%,

—中高档钟表产值占比达到50%;

2、钟表进出口总金额达到150亿美元。

3、科技进步目标

—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自主创新平台,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区,建设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多功能机械手表机心设计和精细加工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行业前20家重点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以上;科技创新投入占

销售收入由≤1.5提升到3%;行业前20家骨干企业科技人才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15%;

4、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三分之一的代工生产能力转化到中档品牌生产;

—形成高档钟表生产基地、其中机械时钟机心1个,机械手表机心5个,贵金属外观件生产5个。

5、质量提升目标

—机械表机心质量,走时精度、可靠性达到国际水平;

—机械时钟机心质量、走时精度、可靠性达到国际水平;

—指针式石英表机心质量可靠性、功耗达到日本同类机心水平;

6、品牌建设目标

—培育、创建国际知名品牌5个,其中时钟国际品牌1-2个,手表3-4个;到2020年,自主品牌高、中、低档钟表产品销售额比例从目前的1:14:85转变为3:22:75;培育、创建20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和2-3家技术先进、特色明显、品牌知名度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大型钟表企业集团;30%以上的成品钟表生产企业制定并实施明确的品牌战略;知名品牌企业高端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7、市场建设目标

确立中国钟表在世界日用消费钟表市场的主要地位,部分高端产品进入世界高端手表市场。在中国市场,国产表销售总金额从目前的占47%,提升到60%,国产时钟占90%

四、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动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品牌、机心和外观是钟表行业现有产业结构的三大板块,每一块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明确以“壮大中端、发展高端、转移低端”的思路和以著名品牌为核心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梳理并分析钟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在产业链完整产业集群区,建设以名牌企业为主体的集群式发展的结构,以若干个产业集群区架构整个行业。产业集群区的建设以错位竟争思路定位,针对企业规模和实际状况采取差别战略,着力放大优势企业的引领作用。对于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小型钟表企业,应主动向优势企业靠拢为这些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和服务,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格局。

我行业现存的代工能力是全球国际化分工协作形成的产物,是行业的资源和财富。十三五期间将三分之一的代工产能转化到自主品牌建设,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为此要着力做好四件事:一是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代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二是组织现有品牌企业与代工企业对接、融合,探索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三是组织优质的外观件代工企业与品牌企业对口交流,包括工艺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交流互动;四是政府采取鼓励支持政策,如对代工企业转化品牌生产企业予以三年贴息货款政策。代转品不仅起到腾笼换乌的效果,而且对地方经济能不受冲击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钟表业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是企业做强做大的首要战略选择。要围绕行业发展需求,针对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推动行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支持推动发展一批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我国钟表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要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单个企业在资金实力和技术资源上均不具有承担能力。需要钟表企业在技术开发上相互协作,共同研发,化解风险为最小。同时,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钟

表行业协会在组织和政策方面加强协调和指导。

鼓励推动“互联网+”与传统钟表企业的结合。一是及时发现互联网+与钟表产业结合好的企业,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推动有潜力的企业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三是推动各地政府建立“互联网+”产业园及孵化器,融合当地资源打造一批具备互联网模式的企业。四是引进“互联网+”技术,包括定期培训互联网常识,以及对在职员工的再培训等。五是资源对接,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建立长期的资讯、帮扶、人才交流等,让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相互交流,进一步合作。

推进我国钟表行业“互联网+”行动的总体思路是,顺应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钟表电子商务领域向互联网+精密机电协同制造、互联网+可穿戴智能产品开发、互联网+高端定制服务、互联网+钟表维修服务、互联网+跨界微机电产品等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钟表产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坚持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着力释放精密机械制造潜力和活力;着力做优化存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着力做大增量,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提升产业水平。

目前,我行业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为此,明确十三五期间围绕互联网+的重点行动:一是互联网+钟表产品创新;二是互联网+精密机电协同制造;三是互联网+可穿戴智能产品开发、四是互联网+全球钟表电子商务。提出十三五期间推进“互联网+”的五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强化创新驱动,

二是夯实发展基础,三是拓展海外合作,四是加强引导支持,五是做好组织实施。

(三)推进品牌发展战略

进一步提升钟表自主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一是强化品牌意识,形成企业内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动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并在资金投入、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加以落实。二是制定自主品牌发展战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经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选择个性化、差异化的品牌发展模式。三是增强品牌管理能力,鼓励企业设立品牌管理部门,建立切合实际的品牌管理机制,实施品牌化经营,培育品牌文化,实现品牌增值。四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知识产权科学布局和有效运用。五是完善品牌评价方法,建立钟表品牌价值测算指标体系,为提升品牌价值提供指导和支撑。六是积极开展品牌宣传推广工作,综合运用出版物、网络、移动终端等各类品牌传播渠道,有效提升钟表品牌知名度。

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培育名牌,是增强我国钟表产品国际竞争力重要手段。创建国际知名品牌需经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是个长远的战略目标。因此,要在行业内选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自主品牌,进行重点培育,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批世界名牌。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进行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体系和行业认证,设立境外营销机构和售后服务体系等基础性工作,全面提高自主品牌的整体水平。

(四)积极参与国际钟表业的分工合作,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跨国钟表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研发、营销的各种资源的配置整合契机,继续巩固并逐步延展产业链,尽快进入国际钟表生产链中附加值较大、科技含量高的一环,生产出更具价格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发挥自己在制造能力、国内市场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国外钟表企业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一方

面共享在合作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在合作中通过对国际市场信息、客户资源、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了解,提高自身驾驭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为最终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获得积累。实现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转移。

(五)优化钟表产品结构

满足国内外市场多层次、差异化需求,不断开发钟表新产品,丰富品种款式,提高产品档次。一是积极发展高端机械手表,逐步提高复杂多功能机械手表以及采用超薄、超小等特种机心的产品比重,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形象。二是发展具有运动休闲、时装、保健等多种附加功能的指针式和数显式石英电子表,促进功能集成化和产品智能化。三是提升机械钟在时钟产品中所占比例,增加和不断完善温湿度、气压等多种显示功能。四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波授时钟表产品,加大在教育、交通、广电等行业的应用。

(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产品质量升级。一是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多工位组合机床等先进、自动化的生产设备,采用数控技术对落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二是增强零配件的精密加工能力,提高钟表产品可靠性和走时精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返修率。三是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采用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等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广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和认证,加强钟表行业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能力建设,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四是积极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七)促进重点区域发展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低档次同质化竞争,塑造市场竞争力强的钟表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一是加强区域品牌培育,建设钟表产业知名品牌

示范区,充分发挥重点区域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塑造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较高附加值和影响力的钟表区域品牌。二是继续巩固天津作为传统机械手表制造基地生产规模大、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众多的产业基础,发挥其高端机械手表研发和制造能力国内领先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拓展,不断增强品牌知名度。三是充分发挥广东(深圳)国内知名品牌集聚、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链齐全、营销网络完善、商业模式成熟等优势,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四是立足山东(烟台)日用时钟生产基地的国际地位,扩大在工业用钟、大型建筑用钟及大区域时间同步系统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效应。五是完善区域服务体系,加大对钟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检验检测、商贸物流、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六是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机制,提升配套企业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五、政策措施

(一)继续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

鼓励钟表企业开展主夹板、游丝、发条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支持钟表关键零部件及其高端专用装备技术改造,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盈利能力较强的钟表企业申请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按照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钟表行业技术创新、研发设计和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钟表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支持钟表产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研究完善高档手表消费税政策。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钟表企业技术改造、企业并购、海外投资等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及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钟表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大对钟表企业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强和完善市场监督,依法维护市场秩序,提高专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相关人员对侵权钟表产品的鉴别能力,开展维权援助工作,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引导建立钟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支持建设产业专利池,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借鉴和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公约、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倡议书等模式,增强企业和消费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三)加强标准化和检测工作

继续加大钟表行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加快重要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的制修订,解决部分标准标龄老化的问题。继续推进钟表销售和维修服务领域的标准研究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增强我国钟表行业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完善钟表行业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国内钟表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对品牌产品进行对比测试。

(四)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立覆盖行业、地区、企业三个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知识培训,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加快引进钟表行业高技术人才、高层管理人才以及品牌管理人才,建立钟表行业专家人才库,支持钟表大师和独立制表人工作室建设,为钟表品牌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五)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技术联合研发、人才培训、专家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国内钟表展览会对钟表贸易的促进作用,逐步建立国际化、专业化的钟表产品交易平台。支持钟表自主品牌参加全球知名展览会,宣传和推广中国钟表行业新的国际形象。积极开展钟表文

化领域的对外交流活动,以文化交流带动产业的经贸合作。

(六)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发挥行业组织在自主品牌建设和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及时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指导和协助企业积极应对涉外经贸关系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重大问题,做好海外维权工作。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钟表协会

2015年12月

中国航天发展规划

中国航天发展规划(收集整理)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于1992年正式启动。初期目标是将航天员送入太空。远期则包括建立永久空间站以及月球探索。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第一步是进入太空,而进入太空轨道飞行器被命名为神舟号飞船,最多乘员三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 工程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组成。其中,载人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第八研究院为主负责研制,运载火箭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负责研制;空间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为主负责研制;航天员、发射场、测控通信及着陆场系统由相关研究单位负责研制建设;测控通信设备主要由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有关厂所负责研制。 概述:三步走: 第一步:1999-2008——载人飞船(神一至神四:无人上天;神五至神七:载人上天) 第二步:2011-2013——空间交汇对接(天宫一号和神八、神九、神十空间对接探索) 第三步:2020以后——空间试验站:(长期性航天空间站,辅助其他航天工程开展工作) 发展历程:迄今,神舟号飞船共进行过7次发射,前4次为无人发射。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系统工作的协调性。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试验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诸多领域的实验。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保税区发展现状_绩效和转型分析_以宁波保税区为例_俞顺洪

一、我国保税区发展现状 保税区具有自由贸易、出口加工和保税仓储等功能,能集聚国内外资源和连接国内外市场,是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自从1990年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后,经过22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有12个保税区,14个保税港区,18个综合保税区,5个保税物流园区;①保税区的各项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10年、2011年全国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为 1,558.50亿美元和1,950.65亿美元。其中增速在40%以上的保税区达到4家,宁波保税区增幅达 到68.3%。2011年宁波保税区进出口中总值为 7,640,156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较为严重的 仓储转口贸易进出口2010年开始回升迅速,实现进出口额1,024.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3%,占保税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5.7%,比重较2009年提升2.3个百分点。宁波2011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447,551万美元,同比增长8%。②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由于自身的功能特点和政策优势,保税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投资落户。2010年共新批企业4,569家,比2009年增 长12.8%;吸引投资额208.31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1.4%。投资主要集中在天津港和大连保税区,占全国保税区总量76.2%。③其中宁波保税区 2011年新注册企业545个,同比增长7%。投资 总额24,523万美元;同比增长150%。④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现。这表现在出口加工业、货物贸易和物流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国保税区完成商品销售额15,325.2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060.33亿元,实现物流企业营业收入 3,731.61亿元。⑤其中,2010年宁波保税区完成电 子信息产业产值453.9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 31.3%,占全国保税区总量39.3%;2011年实现 物流企业营业收入576,951亿元。④各保税区形成的各种主导产业通过聚集经济和乘数效应,带动毗邻区域的其他产业发展,并且由于其技术外溢提升了本区域的劳动生产率。 由上可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保税区对于外贸的增长以及地区经济的拉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保税区拥有的政策优势逐步弱化:①关税大幅下降。入世10年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5.3%降到了9.8%,并且还有很大下调空间。②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实施。③入世后,必须满足WTO 的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性原则。 ④出口加工区的迅速发展。 保税区发展现状、绩效和转型分析 ———以宁波保税区为例 笪俞顺洪 (浙江行政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眼摘要演入世后,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弱化、优势缩减,保税区面临发展方向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现状,结合宁波保税区发展的绩效和发展障碍分析,指出保税区的未来在于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其转型目标模式是综合型自由贸易园区。 眼关键词演保税区;自由贸易园区;绩效眼中图分类号演F752 [文献标识码]A 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3)02-0051-06 收稿日期:2012-09-13网络出版网址: 网络出版时间: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海洋经济背景下的浙江自由贸易区建设》 (2011N079)。 作者简介:俞顺洪(1975-),男,浙江永康人,经济学博士,浙江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013年2月第35卷第2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ARY ECONOMY &MANAGEMENT Feb.2013Vol.35No.2 2013-01-22 10:46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7511403051.html,/kcms/detail/13.1356.F.20130122.1046.201302.51_009.html

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相关部委已推出或计划推出一系列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基于此,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对集聚国内外要素资源,实现杭州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对新能源产业的界定参照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及新型电池等。 本规划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杭州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编制,并与《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杭州市域城镇总体规划》、《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2009-2013)》等相衔接。规划期限为:2010-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背景和基础条件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 新能源广阔应用前景已经打开。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世界各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普遍战略选择。进入21世纪,市场和政府引导企业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技术实用性进展显著,最关键的是新能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即将突破新产业和新技术广泛应用的障碍。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晶体硅电池仍是市场主流,伴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生产成本的逐步降低,欧美国家应用量稳步增长。薄膜电池发展迅速,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在Q3太阳能电池产能资料与趋势季报中指出,2009年度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将达3.58GW,产能增速将超过300%,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在风电设备领域,大型化、变速运行、变浆距及无齿轮箱成为新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锂电池作为当前最佳电池类型将受益高速增长;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无污染能源大规模利用在即。 我国参与国际新能源产业竞争的态势相对有利。当前新能源产业还处于技术积累突破的阶段,相比于其他多数产业,我 - 2 -

中国白酒市场现状

中国白酒市场现状 白酒历史悠久,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通常情况下,人们按香型将白酒划分为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五种类型。 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94万千升,同比增长24.38%。四川已经替代山东成为我国第一大白酒生产地,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7.5%。 从产品构成来看,浓香型白酒在市场中占统治地位,占总产销量的70%以上;而出厂价格5~30元的低价白酒是主流,约占55%;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低度酒亦成为发展趋势。 2007年国内白酒销量485万千升,略小于同期产量,处于攻略大于求的状态。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增加,我国白酒消费呈现数量减少、度数降低的趋势。而啤酒和葡萄酒等替代品的蓬勃发展,更压缩了作为烈性酒的白酒的生存空间。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北方地区居民白酒消费明显高于收入水平更高的东、南方地区,这表明消费习惯才是推动白酒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收入只是将需要变成有效需求的催化剂而已。 30~55岁的男性是白酒消费的主力军,而30岁以下男性由于选择面较广,消费占比并不高。自用和请客是最主要的购买动机,而用来送礼的人不足20%。 口感、价格、品牌是影响人们白酒消费的最主要因素,调查结果也显示精美包装也有助于购买。从价格方面来看,中低价格的白酒是消费的主流,而高档白酒消费占比非常低。 包装和粮食是白酒产业最主要的生产成本,分别占40%和20%左右。白酒制造业在面对极其分散的粮食和包装物供应商时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对于

白酒行业普遍存在的高毛利率,我们认为生产成本并未我们关注的最主要因素。 酒店依然是白酒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当前白酒的零售终端价格一般相当于其出厂价的2倍,正是由于整个白酒行业的暴利,使得生产厂商和销售渠道之间并没有出现激烈的争夺利润的情况。著名白酒生产企业对下游渠道亦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行业结构:质量全面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九五”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提高白酒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经济效益,国家对白酒行业制定了以调控和调整为基础的产业政策,“九五”期间白酒产量下降23%;“十五”期间,白酒产量下降,1984年白酒产量占饮料酒产量的45%,2006年白酒产量占饮料酒总产量降至8.6%,烈性酒在整个饮料酒的比例日趋合理。 “十五”期间,国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粮、满足消费为目标走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道路,对白酒行业调整的力度加大。 目前,白酒产品结构调整已见成效,白酒质量全面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高中档产品增加,低档产品比例下降。2003年白酒行业开始缓慢复苏,1999年,前20位白酒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只占整个行业的26%,利润占行业的55%,到2006年前20位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已53.73%,占利润比重64.53%。 从香型、酒度、酒质看行业结构。香型是按照白酒的感官品评和理化成份确定的典型。目前,我国白酒分为11种香型,其中主要包括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米香型和兼香型等。 在目前市场上,浓香型占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在60%,清香占12%,酱香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一九六0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0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一九七0年或一九七一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 一九六五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一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 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 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 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一九六七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规划概况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概况 2010-08-31 (一)基本概况 2008年5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之后的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是我国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是中国距东盟最近的保税港区,地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和西南地区出海的最前沿,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和强力引擎。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由码头作业区、保税物流区、出口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组成,一期2.5平方公里已建成;2010年1月至5月份的集装箱吞吐量相当于2009年钦州港全年集装箱的吞吐量的一半,跃居环北部湾各港口前茅;钦州原有储备库项目全部完工;目前已开通每周5班至香港的航线、中海集团5000TEU南北直航航线,即将开通至台湾、东盟的航线;中海运、中外运等12家航运、物流公司已经进驻;一期只剩7个地块500多亩土地,众多企业提出项目申请,保税港已成为投资的热土,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鸟瞰图、分期建设规划图、功能分区图

(二)六大优势 1.一、区位优势: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地处中国西南经济区、华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 的结合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 2.二、交通优势:地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最前沿,周边 拥有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构成的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距香港仅456海里、新加坡1485海里,到昆明仅940公里、重庆仅1320公里。 3.三、政策优势:全国唯一列为整车进口口岸的保税港区,享受保税港区保税、退税、 免税等特殊优惠政策、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优惠政策,成为政策的高地。4.四、成本优势:广西保税港区土地、水电、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低,企业利用 保税港区开展经营活动可以降低综合成本。 5.五、管理优势:按照一线开放、二线管住、区内自由、进区退税和集中申报的原则, 对全区域内进行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监管,为企业简化手续、节约时间。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监管单位,以及外汇、工商、税务、公安等行政部门都在保税港区设立分支机构,为保税港区的监管、区内企业的运作提供服务。 6.六、联动优势:毗邻地区拥有18平方公里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138平方公里 的钦州港工业区,政策功能互补,产业联动发展,经济腹地广阔。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 发展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安阳新能源产业 写作背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传统能源的枯竭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英国石油(BP)发表的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当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还能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还能够供应67年和164年。可预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将日益枯竭,将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迫人类不得不发展新能源。同时,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促进了全球节能减排力度,为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契机。国家相关政策也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根据国家出台的《“十一五”新能源规划》要求,在用地、财税、电价等方面向新能源企业倾斜,建立灵活配套的地方支持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安阳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6年内,安阳市将构建一个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安阳产业基地)、三个园区(林州市、滑县、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光伏产业园区)、四大产业(晶硅电池产业、薄膜电池产业、光伏应用产业、光伏装备制备业等光伏产业)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因此,无论从国家政策、节能减排、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看,

还是从传统能源储量日益枯竭的形势来看,新能源产业发展都是大势所趋,发展潜力巨大。 新能源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安阳市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迅猛,产值15亿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成为拉动安阳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被列入安阳市重点发展行业之列。新能源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对未来安阳市经济结构布局影响深远。 一、安阳市新能源产业现状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起步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安阳市经过自主创新和引进项目等措施,在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重点在太阳能转化利用、生物质能、地热等领域取得了积极突破。安阳市新能源发展现状能够归纳为“王牌名片、初具规模、起点较高、增势强劲”。 ――王牌名片。 今年6月,中国光伏产业(安阳)高层论坛在安阳市举办期间,安阳市被授予“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安阳市成为了全国第二家、全省唯一的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了一张“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王牌名片,为招商引资和引进新能源企业入驻安阳树起了一面大旗。 ――初具规模。

中国航天事业现状和未来

中国航天事业现状与未来 从1956年至今,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5种类型、近50颗人造地球卫星和3艘试验飞船。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有12种型号,具有发射低地球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多种轨道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截至目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8次发射;其中对外发射成功22次,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送入太空。从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6次发射成功。 从“东方红”卫星上天到“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空间技术通过空间应用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民用航天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年,我国卫星应用蓬勃发展,民用卫星已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和导航定位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现已建立了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普查、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微重力试验、空间科学研究等卫星应用系统。 1、卫星遥感 我国有600多个单位、近万名科技人员直接从事卫星遥感研究、试验和开发应用工作,初步形成一支领域广泛、专业基本配套的卫星遥感应用队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遥感中心等单位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数据,使卫星遥感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国土资源调查与开发、农业资源规划和估产、森林草原监测和保护、环境灾害监测与评估、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迅速发展。 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数万米地物照片和其它卫星获得的地物信息,经国家经济和科研部门处理分析后,从中获取到许多用其它手段得不到或难以得到的资料,为国家进行国土规划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利用返回式遥感卫星照片,国家有关部门曾组织进行了京津唐、塔里木盆地、黄河三角洲等7个区域的资源和环境调查,各有关单位开展了其它方面的多项专题应用。实践表明,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照片具有视野宽阔、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好、清晰度高、能提供宏观和实用性强的第一手普查资料等特点,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 中国已建成能接收各类(光电型、雷达型)资源卫星数据的遥感卫星地面站。利用该站发布的数据,各部委和各省市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国土整治和规划、土地利用和普查、农作物估产、地质勘探、重大灾害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在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之际,遥感卫星地面站根据卫星获取的微波遥感资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安阳新能源产业 写作背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通常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传统能源的枯竭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英国石油(BP)发表的2008年度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还能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还可以供应67年和164年。可预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将日益枯竭,将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迫人类不得不发展新能源。同时,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促进了全球节能减排力度,为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契机。国家相关政策也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根据国家出台的《“十一五”新能源规划》要求,在用地、财税、电价等方面向新能源企业倾斜,建立灵活配套的地方支持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安阳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6年内,安阳市将构建一个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

学会安阳产业基地)、三个园区(林州市、滑县、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光伏产业园区)、四大产业(晶硅电池产业、薄膜电池产业、光伏应用产业、光伏装备制备业等光伏产业)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因此,无论从国家政策、节能减排、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看,还是从传统能源储量日益枯竭的形势来看,新能源产业发展都是大势所趋,发展潜力巨大。 新能源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安阳市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迅猛,2009年产值15亿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成为拉动安阳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被列入安阳市重点发展行业之列。新能源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对未来安阳市经济结构布局影响深远。 一、安阳市新能源产业现状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起步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安阳市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项目等措施,在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重点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xx年工作总结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xx年工作总结 一.酿酒行业运行概况 xx年,酿酒行业的广大职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 __的 __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和“ _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 __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按照十五规划提出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治理污染,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全行业又取得了优异成绩。主要表现在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稳步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中高档产品占有相当比例;酒类产品继续向低度化发展,低度产品占有己上升到80%以上,低酒精度、高营养的啤酒、黄酒、干型葡萄酒己占饮料酒总数的90%以上;新品种、新风味的酒类产品已成为行业的增长点,继续向多样化发展;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品牌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发展中,加大了技术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持续的竞争力;酒类行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去年,利润和税金都有较大的增长;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己成为xx年的一大热点,海外资本促使市场竞争白热化。 啤酒行业,1一12月份产量为2910.05万干升,同比增长15.20%;实现销售收入623.94亿元,同比增长17.58%;实现利润30.00亿元,同比增长32.72%;上缴税金111.35亿元,同比增长13.10%;利税合计141.35亿元,同比增长16.82%。葡萄酒行业,l一12月份产量为36.73

万干升,同比增长14.70%;销售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7.06%; 实现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且207%;上缴税金9.30亿元,同比增长430%;利税合计17.75亿元,同比增长7.84%。果露酒行业,全年预计产量25万千升,同比增长15%以上。1一12月份销售收入对. 对亿元,同比增长16.11%;实现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39.00%; 上缴税金3.33亿元,同比增长69.45%;利税合计5.15亿元,同比增长25.61%。综观一年来的行业动态,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革,大部分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愈来愈强,行业的发展日趋合理健康,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表现在: (一).啤酒工业虽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仍呈发展势头。 xx年外资进入中国啤酒业掀起第二次并购高潮,啤酒关税降为零,国内品牌啤酒是否会受到冲击;啤酒原料、能源大幅提价,行业经济效益能否保持稳定;啤酒生产企业集团化、规模化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小企业如何生存等等问题,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一年即将过去,经过全行业的努力,年初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已得到化解,xx 年中国啤酒工业形势大好,啤酒产量以较大幅度增长;产品销售收入稳中有升;虽然原料价格提升,但行业经济效益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外资并购持续高涨、内资强强联合成效显著;关税降低对进出口并未构成影响;质量、品种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装备国产化的趋势发展较快;啤酒营销逐渐步入现代化管理的轨道。

中国的航天规划

2011年中国的航天 2011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发展宗旨与原则 二、2006年以来的主要进展 三、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 四、发展政策与措施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前言 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当前,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航天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航天活动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航天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促进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为进一步增进世人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这里对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的主要进展、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作一简要介绍。 一、发展宗旨与原则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原则。 --科学发展。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从航天事业的发展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和科学部署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等各项航天活动,保持航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主发展。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根据国情和国力,自主发展航天事业,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需求。 --和平发展。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合理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切实保护空间环境,使航天活动造福全人类。 --创新发展。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强化工业基础,完善创新体系,以实施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为载体,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航天科技跨越发展。 --开放发展。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基础上,积极开展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 二、2006年以来的主要进展 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快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摘要)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物流功能性活动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等。把这些环节的功能要素集合成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是现代物流的根本所在。 物流产业是指以物流活动为共同点的行业群体。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包括四个主要行业:一是物流基础行业。这个行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以及运输线路的交汇与节点所构成的系统,是作为基础的一个“平台”。二是第三方物流业。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三是物流信息系统行业。这个行业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提供系统管理,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独特的组合。四是货主物流。货主物流是自营物流,有可能部分从事第三方物流的活动。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外高桥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基地。外高桥保税区地处长江与东南海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港区,临近浦东空港,拥有政策优势、功能优势和先发效应优势,在建设外高桥地区物流产业基地中作用重大,地位突出。 一.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优势 物流仓储是外高桥保税区的三大功能之一。几年来,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和浦东国际机场同步发展,在外高桥地区形成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集散点,集装箱进出口快速集并、中转、分检、分送基地,从而在保税区内初步形成了海运与空运结合、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结合、区内物流与区外物流结合自营物流与外协物流结合的物流产业。从物流量上看,作为上海的国际贸易基地,2001年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外高桥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00万TEU。从物流企业数量上看,截至到今年9月,区内物流仓储型企业己达到518家,其中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并实现了网上通关。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础和形势 (一)基础条件 新能源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能源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太阳能光伏、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新能源产业已从单纯的开发利用,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面迈进,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推进力度,相关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推广取得了较大突破,确定了一定的市场优势,新能源产业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1.产业基础 我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起步较早,其中生物质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相关企业现已初具规模。其中,长春市荣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的12KW同步太阳能跟踪系统,面积达1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跟踪系统,技术国内领先,并拥有多项专利。 2.资源基础 一是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中,每年产生的大量玉米秸秆,至少有一半以上可用于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二是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市靠近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发展风电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及资源优势。三是我市属于太阳能资源条件普通地带,天气的特点是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为1400—3000小时,全年辐射总量在4200—5400MJ/㎡。但是冬季严寒,气温低,辐射强度较弱。 3.技术基础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其中,在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确定了7个重大科技专项,集聚了新能源产业研发的专业人才队伍。

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

中国航天计划发展规划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体系,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以下内容是品才网. 为您精心的中国航天计划规划,欢迎参考! 2018 中国航天发射计划 21 年前,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蹒跚起步,21 年后,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航天人步步筹谋,将一个个新高度标记在浩渺太空中。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体系,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 2018 年 1 一季度长征-7 文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TZ-2) 2 03 月长征-3B/G2 西昌亚太6C(APStar-6C) 3 06 月长征-2C CFOSAT中法海洋学卫星) 4 06月长征-4C西昌嫦娥四号中继卫星(CE-4)、哈工大两颗绕月微小卫星(DSLWP-A1/A2) 5 06 月长征-2C/SMA酒泉巴基斯坦遥感卫星(PRSS-1) 6 下半年长征-4B太原海洋二号03星(HY-2C) 7 12 月长征-4B太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4A) 8 年底长征-3B/G2文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CE-4)

9 年底长征-2D酒泉高分七号卫星(GF-7) 10 长征-2F/G 酒泉神舟十二号(SZ-12) 11 长征-5 文昌天和号空间站核心模块 12 长征-4B太原资源三号03星(ZY-3C) 13 长征-4C太原风云三号05星(FY-3E) 14 长征-3B西昌风云四号02星(FY-4B) 15 长征-2D酒泉埃及遥感卫星二号(EgyptSat-ll) 16 长征-3B西昌天链二号(TL-2) 17 长征-3B西昌亚太6D卫星(Apstar-6D) 18 深空太阳观测台 19 高通量宽带卫星/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20 长征-8 首飞文昌? 21 两颗吉林省林业卫星 22 年底星空一号 23 信使一号(零壹火箭首飞) 北斗发射:2018年底将推出18颗北斗卫当我们回望中国航天探索的发展之路,不禁让人想起曾被举世关注的那些里程碑式事件。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规划

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初稿) (2010-2020) 烟台保税港区规划及产业发展组 2010年5月

目录 序言 (i) 一、基础与条件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发展机遇和优势 (7) (三)主要制约因素(该部分待定) (9) 二、总体战略 (12) (一)战略定位 (12) (二)实施步骤 (13) 三、重点任务 (14) (一)产业引领计划 (14) (二)创新监管模式 (17) (三)合理布局空间 (19) 四、产业发展重点 (21) (一)发展临港工业 (21) (二)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 (21) (三)发展港口现代服务业 (22) (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22) 五、保障措施 (23) (一)创新保税港区管理体制 (23) (二)加强规划引导 (23) (三)完善政策体系 (24) (四)实施品牌战略 (24) (五)实施人才战略 (24) (六)集约利用土地,改造传统工业园区 (25)

序言 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运作最宽松的区域。 保税港区的具体功能包括仓储物流,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等功能。 烟台地处环渤海经济圈门户位臵,与大连隔海相望,互成犄角之势,是中国大陆面向东北亚重要的桥头堡,也是连接东北地区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贯穿我国南北走向的同三高速,与连接东西走向的威乌高速在烟台交汇;2006年底开始运营的烟大铁路轮渡,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区海上运输的黄金走廊;正在修建的德龙烟铁路是环渤海的山东北部沿海铁路大通道,将会成为山东省的干线铁路。加之保税港区的利好政策,将有力吸引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在烟台港的高速集聚,增强烟台港与环渤海湾以及日、韩国际性港口的竞争力,推动烟台港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加快建设烟台保税港区,对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速推动烟台建设成为富庶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加快构建全省乃至环渤海及沿黄流域高层次、宽领域、多元化的对外开放大格局,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烟台保税港区的批复》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烟台保税港区规划建设有关事宜的通知》及国家有关规定,立足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编制《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到20l0年末,中期2010—2015年,远期到2020年。

湖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5年)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顺应科技潮流,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我国把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新能源产业化作为实施能源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冲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我市新能源产业优势,确保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优化升级,进一步明确本市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引导新能源产业科学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特制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本规划中所指的新能源产业涵盖二个方面:一是传统能源之外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二是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包括蓄电池和半导体照明(LED)。 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新能源(new energy sourc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醇醚类等。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人类在节约现有一次能源、采用节能技术的同时,不断研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新能源相关产业,寻求新型、清洁、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 近年来,新能源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出台了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和优惠政策,新能源产业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太阳能产业新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案例

产业园区规划简介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 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1、发展阶段:要素群群集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低成本导向,由于优惠政策的吸引及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导致人才、技术培训、资本的滑入,但要素低效串配置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 4、园区功能:加工型,单一的产品制造、加工 5、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基本脱离(点对点式) 6、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的驱动 7、主要的产业类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 8、产业空间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 9、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工-技。可称之为“工业产品贸易区”,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10、代表园区:我国一些发展水平信偏低的产业园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1、发展阶段:产业主导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产业链导向。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这时期企业主要依靠外部科学结构和大学的支撑,因园区内企业自身能力较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