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

癌症疼痛护理新进展

江苏省肿瘤医院高群英

在癌症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疼痛的发生率最高,WHO统计:全世界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30-50%,晚期患者为60-90%[1]。疼痛对机体的躯体、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镇痛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对患者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在工作中寻求各种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

1、癌症疼痛分类:

根据致痛原因,癌症疼痛可分为:①癌组织本身引起的疼痛,系由于癌肿发展、浸润、引起周围组织炎症、渗出、肿胀,压迫或破坏神经;②机体因癌症而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引起肌肉关节疼痛;③因癌症合并症而引起疼痛,如神经炎、口腔炎、带状疱疹;④因癌症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免疫能力、全身状况而引起疼痛,如手术后疼痛,化学治疗引起的粘膜炎、神经炎,放射治疗引起的炎症、灼伤、溃疡等[3]。

2、癌性疼痛的护理评估

2.1 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4]标尺从左到右依次标有0-10的数字, 0代表无痛, 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由患者标出自觉疼痛程度在标尺中所处的位置。评估标准:轻微疼痛(1-4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疼痛;中度疼痛(5-6级),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压痛;严重疼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10级),疼痛无法控制。该评分法利于护士准确掌握疼痛程度,适于动态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但赵继军等认为其刻度较为抽象,个人理解的随意性较大,从而易导致评估的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5]。

2.2 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6]该方法用6种面部表情来表

达疼痛程度:(1)非常愉快,

无疼痛:(2)有一点疼痛;

(3)轻微疼痛;(4)疼痛

较明显:(5)疼痛较严重;

(6)剧烈疼痛,但不一定哭

泣。从微笑到悲伤至哭泣来表达疼痛程度,此法适合任何年龄,没有特定文化背景或性别要求,易于掌握,对于急性疼痛、老人、小儿、表达能力丧失者特别适用。

2.3 程度分级法:

O级:无痛。

Ⅰ级:轻度疼痛(虽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

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

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用止疼药,睡眠受严重干扰)。

3、癌症疼痛治疗:

3.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WHO提出的三阶梯镇痛方案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套简单有效、可合理安排的治疗方法。轻度疼痛:非鸦片类止痛药加辅助药物;中度疼痛:弱阿片类加非鸦片类止痛药加辅助药物;重度疼痛:强片类加非鸦片类止痛药加辅助药物类[7]。熊华等报道癌症疼痛患者接受泰勒宁镇痛治疗后疼痛程度显著降低,镇痛治疗总有效率为82.7%,连续用药后镇痛疗效稳定[8]。秦英等报道126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应用美菲康(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取得满意的疗效[9]。

3.2硬膜外PCA止痛治疗对于经口服及注射止痛药物效果不佳,且毒副作用较大的患者,硬膜外PCA止痛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除痛方法[10]。

3.3中医治疗杜小艳应用镇痛酊剂外搽治疗癌性疼痛41例,取得满意疗效[11]。陶敏等中医水针治疗晚期肿瘤疼痛,有确切的止痛效果,对晚期癌痛有效率100%。此法是根据病种和疼痛部位不同选取不同穴位,以颅痛定、地塞米松、维

生素B12穴位注射,同于中医传统的针刺,通过经络起镇痛作用,又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特点,用药物调节内分泌[12]。

3.4电疗、针刺疗法这2种疗法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疼痛部位,采用电刺激神经或用针刺激穴位的方法,来镇痛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此外,通过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癌痛和采用气功延长镇痛时间都是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13]。

3.5心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自我催眠、分散注意力和幽默等方法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放松,从而减轻癌痛。此外,医务人员还可以不定期地为患者播放适当的音乐,唤醒其生命的自我意识,克服焦虑心理,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13]。

4、癌痛治疗的影响因素[14]

4.1 与医护人员有关的原因

4.1.1对癌性疼痛严重程度估计不足郑莹等[15]对上海市76所医院1415名医生进行癌症疼痛治疗认识的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2.8%的医生认为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疼痛强度的是主管医师,4.7%的医生认为是患者家属。而实际上,医护人员对疼痛强度的评估与患者自我感觉符合率仅33%,且54%医护人员判断疼痛的程度较患者自我感觉轻一个等级以上[16]。由此可见,医护人员判断准确率较低,这是造成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4.1.2缺乏足够的处理癌性疼痛知识和技能黄晓蕾等[17]对27省市的126名护士调查结果显示,36%的护士不能正确写出三阶梯止痛的定义,99%不能正确写出三阶梯止痛的内容。同样在处理癌痛上也存在问题。郑莹等调查表明[15],在接受癌痛治疗的患者中癌痛持续1个月以上才得到治疗的患者占24.49%,且有8.7%的医生在患者服用药物无法达到止痛效果时,不采用任何措施。以上资料显示,医务人员仍缺乏足够的处理癌性疼痛知识和技能,所以临床上应加强对癌痛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4.1.3过分担心药物的成瘾性虽然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不论麻醉药的剂量多大,用药多久,在用麻醉药镇痛患者中,成瘾的发生率小于1%。然而对医护人

员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医护人员担心药物的成瘾性,如上海地区36.7%医生担心药物成瘾,非肿瘤科医生比肿瘤科医生更担心成瘾[15];27省市护士调查显示88%护士担心药物成瘾性问题[17]。可见,医护人员普遍存在顾虑药物成瘾性问题,这种顾虑必然会造成临床上用药剂量不足或减少用药次数,从而导致治疗不充分。

4.2 与患者有关的原因

主要是患者不如实报告疼痛。李漓等[18]对212例癌症患者所经历的疼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仅12.74%的患者会主动报告疼痛。许怀麟等[19]的调查也表明,24%的患者有意隐瞒病情,主要表现在患者陈述病情时隐去疼痛的病史或降低疼痛的等级。这样会在医护人员对疼痛评估时造成误导,从而成为治疗不充分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患者认为晚期癌症本身就有疼痛,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担心对止痛药产生耐受性,以后疼痛加重时无药可治。

4.3 与社会因素有关的原因

4.3.1对药品控制过严吗啡消耗量已作为WHO评价一个国家癌痛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而吗啡在中国的消耗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郑莹等[15]对上海市的调查表明,影响癌痛控制的第一位原因就是“阿片类药物使用限定过多”。所以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应相应改变医药管理条例,放宽对药品的控制,以适应临床需要。

4.3.2治疗费用过高卫生部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的代表药物中,临床上以控释片应用最多,但该类药物价格较贵,而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服用,因而患者难以承受巨额的治疗费用。

5、疼痛处理中的道德问题[20]

作者认为,如果认同病人有权力要求有效止痛,那么护士就有责任维护这个权利,反之,对病人就是一种伤害。有些医护人员不知道怎样识别和治疗病人的疼痛,因而常忽视止痛药的正确使用,护士不提供足量止痛药的关键原因是担心会加速病人死亡。一位病人在吗啡治疗后死亡,即使有经验的专科护士也可能认为

是她们的护理措施加速或导致了病人的死亡。虽没有一个护士因执行医嘱应用过量止痛药而被起诉,但有些护士也可能担心法律责任。对此,“促进临终病人舒适和止痛”规则中明确指出:对临终病人疼痛的及时处理,应果断地使用有效足量的止痛药,最大程度地缓解症状,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是伦理学允许的。当疼痛不能控制时,在临终病人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难以控制的疼痛能导致病人失望、沮丧、自杀倾向或寻求死亡;反之,当疼痛被很好地控制后,大部分病人可能放弃先前的想法。在有效的姑息治疗和止痛护理下,约95%临终病人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护士的职责是保护病人免受伤害,但却要执行“有害”剂量用药止痛,这与她们的责任相冲突。护理人员必须明白简单地拒绝一个疼痛病人,在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也不应该推测病人愿意控制疼痛而承受加速死亡的危险。护士必须向病人和家属讲清这些问题,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尽管主张对病人适当止痛,但仍有非常多的病人在疼痛中死去。作者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对忍受疼痛的病人给予充分治疗是必需的,而不是随意的,决不能忽视其中的道德责任。

6、癌痛护理

6.1一般护理通过仔细观察患者所采取的姿势和体位、面部表情、情绪状态、面色、出汗、肌肉紧张,监察心率、呼吸、血压、脉搏等,全面了解病情。当病人出现不适时应及时解决处理,尽快消除不适,以免加强恐惧、悲观心理 [21]。

6.2 按时、按阶梯、个性化给药、注意给药细节按三阶梯给药法给药,达到癌症病人夜间睡眠时无痛;白天休息时无痛;日间活动和工作时无痛[22]。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及时对症处理。

6.3心理护理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以“不治之症”的观点来看癌症,一般人对癌症都有恐惧心理,而确诊癌症对病人在精神上是沉重的打击,病人常惊慌失措,认为生命快要结束,疑病心理特别重,稍感某处不适,即怀疑是癌症转移,因精神紧张而产生恐惧、绝望的心理[23]。因此,在护理癌症病人时,必须注意心理支持,引导病人自我调控情绪和行为,做一些简单的放松活动,分散病人注意力。如计数、看报、听音乐、看电视、与人交谈等,病人通过重新调节情绪,学会自我克

服不良情绪,学会用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精神状态来对待癌痛,从而达到治疗癌痛的目的。另外,家庭具有影响和调节力,缺乏家庭支持的平凡人往往难以忍受癌症疼痛,支持型的家庭环境可以增强癌症患者抗病能力[24]。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癌症疼痛护理的研究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细。我们期待着新的突破,生产出效果强、副作用少的镇痛药;另外心理护理也不再是简单的语言安慰,而是由专业心理技师对患者实行音乐疗法、催眠术、松弛训练等。这些都要求我们护理人员除了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外,还要加强心理学及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真正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使癌症疼痛的护理出现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曹军宁.肿瘤内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405.

[2] 李琳.癌症疼痛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2,8(4):1

[3] 刘小静,张敬伦.癌症疼痛的治疗与护理[J].肿瘤防治杂志,2000,第7卷第1期

[4] 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 1995, 30(2):123~124.

[5] 赵继军,陆小英,赵存凤等.数字疼痛量表和描述疼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和改进[J].现代护理,2002,8(9):660-661

[6] 申萍摘,施毅校. 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年,第17卷第3期

[7] 唐维新主编.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335

[8] 熊华,邹燕梅,于世英.泰勒宁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新药杂志,2008第17卷18期

[9] 秦英,王关芬,白桦,王芳玉, 向亚娟.美菲康在癌症疼痛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8年8月第37卷第15期

[10] 李越,马长青.晚期癌症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1999年第26卷第12期

[11] 杜小艳.镇痛酊剂外搽治疗癌性疼痛41例[J].湖南中医杂志,第17卷第4期

[12] 陶敏,鲁汉英,陈南珠,钱淑芬,官成浓,侯天印. 水针治疗晚期肿瘤疼痛的临床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1998年10月第33卷第10期

[13] 谭芳.癌性疼痛的控制、辅助治疗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3年第9期

[14] 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3月第40卷第3期

[15] 郑莹,李德录,许德凤,等.上海市医生对癌症疼痛治疗认识的调查[J].中国肿瘤,2001,10(7):393-395

[16] 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123-125.

[17] 黄晓蕾,马双莲,张金芳,等.27省市护士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10(7):22-25

[18] 李漓,王兵,袁方,等.癌症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0,15(4):200.

[19] 许怀麟,谢德荣,陈岱佳,等.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及对策[J].新医学,2001,32(2):105.

[20] 李慧莉,张俊红摘,何学鹏,闵丹琳校.癌症疼痛处理中的道德问题[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年第20卷第3期

[21] 石红梅.减轻晚期癌症疼痛的护理体会[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12月第15卷第6期

[22] 唐维新主编.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335

[23] 徐慧娟.医学心理学.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1.154.

[24] 陈海瑜.对癌症病人及其家属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3,12(2):83-84.

内科护理学:恶性肿瘤病人护理

内科护理学:恶性肿瘤病人护理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对化疗中病人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一、心理护理 通过100例化疗病人的社会心理分析,其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病情及化疗反应的不同,心理反应也各异,开朗稳定型只占2%,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精神过敏,个别甚至出现角色行为异常,30%病人对治疗持怀疑态度。在护理中我们应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耐心向病人介绍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可能出现的反应,优化病区环境,关心体贴病人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其严格服从并坚持全程治疗。 ?二、保护静脉 1、化疗前应为患者长期治疗考虑,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测向内侧,左右臂交替使用,因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除上肢静脉综合征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给药。 2、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推药过程反复抽回血,以确保针在血管内。

3、根据血管直径选择针头,针头越细对血管损伤面越小,一般采用6号半~7号头皮针。 3、药物稀释宜淡,静脉注射宜缓,注射前后均用2.0ml生理盐水冲入。 5、拔针前回吸少量血液在针头内,以保持血管内负压,然后迅速拔针,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3~5min,同时抬高穿刺的肢体,以避免血液返流,防止针眼局部瘀斑,有利于以后再穿刺。 6、药液外漏及静脉炎的处理:(1)如果注射部位刺痛、烧灼或水肿,则提示药液外漏,需立即停止用药并更换注射部位。(2)漏药部位根据不同的化疗药物采用不同的解毒剂做皮下封闭,如氮芥、丝裂霉素、更生霉素溢出可采用等渗硫酸钠,如长春新碱,外漏时可采用透明质酸酶。其他药物均可采用等渗盐水封闭方法:可用20ml注射器抽取解毒剂在漏液部位周围采取菱形注射,为防止疼痛还需局部注射普鲁卡因2ml,必要时4h后可重复注射。(3)漏液部位冷敷,也可配合硫酸镁湿敷直到症状消失。(4)静脉炎发生后可行局部热敷,按血管走行的松软膏外涂或理疗。 三、胃肠道反应及护理 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增殖旺盛,故对化疗药物极为敏感,如阿霉素、氟脲嘧啶、氨甲喋呤、环己亚硝脲等常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顽固性呕吐、腹痛、腹泻出现反应的时间、程度与病人体质有关,大多数病人在用药后3~4h出现,因此,我们应密切观察,并采取下列措施以改善反应症状:(1)化疗期间大量饮水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2)合理使用镇

浅谈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与对策 夏园园

浅谈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与对策夏园园 发表时间:2017-11-29T13:54:10.6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0期作者:夏园园[导读] 对于肿瘤内科的患者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对策,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一病区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与对策。方法:针对我院肿瘤内科的护理安全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相关风险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肿瘤内科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护士对肿瘤专科知识不足;化疗药物的外渗;护理干预不完善;患者自身因素。总结的相关护理对策包括肿瘤内科护士需经过正规化和系统化的专科知识学习与培训;规范专科护理制度;加强护护患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论:对于肿瘤内科的患者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对策,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肿瘤(Tumor)病理分型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由于良性肿瘤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不大,一般恶性肿瘤的患者住院的居多。近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以及在不断上升,由于恶性肿瘤的疾病具有特殊性,在肿瘤内科病房的患者疾病状态较为复杂多变,临床治疗效果更加难以预测[1]。肿瘤内科的护理工作不仅包括普通内科护理工作,而且夹杂着肿瘤专科的护理工作,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多种挑战。如何消除肿瘤内科的护理风险,已经是肿瘤内科护理工作当中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对肿瘤内科病房的相关风险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已经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使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优质的护理全面实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全方面的调查与总结。护理人员的年龄在20~4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21.2±4.39岁,护龄在0~23年。其中,主管护师有6名。护师有5名,护士为16名。 2 相关护理风险 2.1护士的肿瘤专科知识的不足:我院肿瘤内科病房的护理人员基本上均没有经过系统化和正规化的肿瘤专科知识培训和学习。尤其是刚刚参加护理工作的人员,对患者病情和相关的化疗药物药理学性质的问题不了解,有的出现化疗药物对皮肤组织的强烈刺激性而导致输液不畅,总是按照常规静脉故障进行处理,结果导致药液的外渗,甚至出现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医患纠纷的导火索,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2]。 2.2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的外渗是肿瘤内科中最常见的不安全问题之一。由于肿瘤患者需要长期的输液治疗,大量反复的使用化疗药物。化疗药对皮肤组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而且营养不良和老年患者的血管壁变薄,血管的弹性不同程度的下降,常会引起静脉炎,甚至出现周围组织坏死。护理人员如果对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没有细致的观察和详细的询问,很难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因此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2.3护理干预不完善:肿瘤内科的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方式方法普遍存在不足,护患沟通较少,就很难了解患者的顾虑及心理的想法,容易对肿瘤患者的特殊时期,特殊的心理状态不能及时的掌握.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将抗宣教和解释的工作不全面,使用的语言态度不够和蔼贴切,就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常会误解,最终甚至出现纠纷事件。 2.4患者自身因素:不良心理因素是肿瘤患者广泛存在的。由于病痛的折磨,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低下,治疗期间家属的精力与财力也巨大的消耗。大多数患者认为肿瘤是难以治愈的疾病,患者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3 护理对策 3.1完善服务流程,建立规章制度:根据医院内的实际护理工作情况,保障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安全,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完善各项操作流程,并将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下发到每位护士手里,加强各项护理常规的学习。 3.2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制定培训计划将护理法律法规、法制意识、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护理核心制度等内容进行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护理文书书写》、《紧急封存病历调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进行熟知。 3.3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科内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医院的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促进护理安全,消除护理风险因素。建立健全肿瘤专科的护理制度,保证对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化疗药物外渗安全问题进行学习。科室内制定化疗药物操作规范手册,对于药物采取预防和应急的处理方面,并做好详细的规范操作,并严格落实[3]。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化疗药物外渗情况,严格按规定家属时刻守护在患者旁边,对于输液中加强巡视认真观察并做好详细询问,严谨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现象,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关的正确处理措施。 3.4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加强高危人群看护:针对患者进行发生意外伤害进行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在病人一览表上做出醒目的标示。每班进行交班时要重点观察病人并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安全隐患发生。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增设防滑垫。 3.5加强护患沟通交流能力:对于肿瘤患者的特殊心理情况,多掌握和了解患者的的内心顾虑和想法,及时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的方式。采取不同形式对患者进行鼓励,增加患者乐观的心态。注意在各项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始终保持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并且全面的实施人性化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绝望厌世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参考文献: [1]王笑碧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 16(24):2149. [2]黄利敏.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提高肿瘤内科临床护理质效[J].吉林医学,2012.14(25):382. [3]穆桂梅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研究,2013.11(12):223.

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十三章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内、外致瘤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过度增殖及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一)分类 根据肿瘤的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将其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细胞分化成熟.呈膨胀性生长,不发生转移.对人体影响不大,但长在重要部位也可威胁生命,部分良性肿瘤可恶性变。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不成熟,生长较快,呈浸润性破坏性生长,可破坏所在器官,并发生转移而危害生命。 临床还有少数交界性肿瘤,其形态上属良性,但常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容易复发。 (二)病因 肿瘤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认为其发生是由多种外源性的致癌因素和内源性的促癌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界因素有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癌前病变。促癌因素包括遗传倾向性、内分泌、免疫和营养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可通过影响人体内分泌、免疫功能而诱发肿瘤。 (三)病理 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包括癌前期、原位癌和浸润癌三个阶段。从病理形态上看,癌前期上皮增生明显,伴有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变仅限于上皮层内,是未突破基膜的早期癌;浸润癌则突破基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破坏和侵蚀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 2.肿瘤细胞的分化依据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或来分化)三类。高分化细胞接近正常,恶性程度低;未分化细胞核分裂较多,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中分化的恶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3.转移常见的扩散途径有4种。 (1)直接蔓延:肿瘤细胞由原发部位直接侵入毗邻组织,如直肠癌侵及骨盆壁。 (2)淋巴转移:多数为邻近区域淋巴结转移,少数不经区域淋巴结而转移至第二、第三站淋巴结。 (3)血行转移:由血液循环将原发病灶的癌细胞带到肺、肝、骨骼及脑部的微血管床,造成转移。 (4)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器官内的转移,如肝癌种植转移至盆腔。 (四)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肿块常是第一症状。 2.全身表现 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早期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恶性肿瘤中晚期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低热等,至晚期病人全身衰竭呈现恶病质。某些部位的肿瘤可呈现相应的功能改变和全身表现,如颅内肿瘤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和定位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引起高血压。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一般化验:三大常规,肝功能、BUN测定。 2)肿瘤标志物检测:为肿瘤病人体液中出现浓度异常的生化物质。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特异性很高;癌胚抗原(CEA)特异性不强,其动态检测对结肠癌疗效判断有参考价值。 (2)影像学检查:应用X线平片和各种造影检查、超声波显像、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检查能显示占位性肿块的部位、形态和大小,以推断有无肿瘤及其性质。

浅谈癌症晚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论文 题目:癌症晚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姓名:梅丹

癌症晚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通过对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护理,结合基本护理和临床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方法:医护人员对近来本科室病人以疏泄,安慰,暗示,死亡,教育等手段,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结果: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建立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而且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时间。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可通过心理护理可获得生存价值的深刻思考,真正使每位患者在生命最后时刻不会恐惧,正确的看待和理解死亡。 [关键词]癌症病人;心理护理;护理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癌症患者心理护理早已成为独立的专业,护理方法不断增多,日臻完善。它对于提高肿瘤治疗水平,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不可忽视的力量。 护理心理学是应用医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探索患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并通过护患关系和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处理患者在疾病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达到恢复健康之目的。现代护理学不在是简单的医学辅助材料,也不在是泛泛的服务,而是依据患者心理活动的特点,采取恰当的医疗和护理措施,使患者处于最佳心身状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肿瘤学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观察,探讨肿瘤患者躯体症状,心理反应及行为特征。心理社会因

素不仅在肿瘤发病原因中起作用,在肿瘤的治疗和康复的不同阶段也极大的影响着治疗效果。 大量事实证明,癌症患者生命期不仅取决于病情和医疗措施,而且与患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癌症患者确诊后产生否认、多疑、紧张、悲观、恐惧、绝望等负性情绪,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严重影响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所以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非常重要,也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护理质量的高低。和蔼的态度、精湛的技术、强烈的责任心是心理护理的基础。护士要尽可能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解开患者的心结,激发患者生存欲望,使他们走出心理阴霾,树立和医护人员紧密配合的心理认同感。由于患者的思维层次、沟通意愿和对肿瘤认识存在的差异,实现与他们的心灵沟通,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一定的技巧,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有移情法、暗示法、开导法、集体心理治疗等。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1、临床资料 1.1对象与方法:2014年1月一2016年1月我科共收治246例晚期癌症患者,其中男131例,女135例;其中最大103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为57岁。包括食管癌12例、胃癌39例、肝癌62例、结肠癌24例、肺癌53例、胰腺癌3例、脑癌2例、阴道癌2例、子宫颈癌27例、卵巢癌1例、前列腺癌12例,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需要采用基本护理临床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等综合疗法。 1.2目的:通过对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护理,结合基本护理和临床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肿瘤病人的护理24模拟试卷

[模拟] 肿瘤病人的护理24 A1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窒息 B.呼吸道梗阻 C.心搏骤停 D.低血压 E.低氧血症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全麻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不包括 A.气管导管扭折 B.舌后坠 C.口腔分泌物误吸 D.口腔异物阻塞气道 E.喉头水肿 参考答案:A 第3题: 不属于全麻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梗阻原因的是 A.气管导管扭折 B.喉头水肿 C.口腔分泌物误吸 D.呕吐物误吸 E.气管导管紧贴于气管壁 参考答案:B 第4题: 在下列甲状腺癌中,发病率最高的是

A.滤泡状腺癌 B.乳头状腺癌 C.髓样癌 D.未分化癌 E.巨细胞癌 参考答案:B 第5题: 甲状腺手术后最危重的并发症为 A.误咽 B.手足抽搐 C.声音嘶哑 D.出血 E.声调下降 参考答案:D 第6题: 在下列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是 A.滤泡状腺癌 B.乳头状腺癌 C.髓样癌 D.未分化癌 E.巨细胞癌 参考答案:D 第7题: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手术创伤的应激诱发的危象 B.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C.气管软化塌陷 D.喉头水肿 E.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所致声带麻痹 参考答案:A

第8题: 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者,最应警惕甲状腺癌的年龄段为 A.儿童 B.年轻男性 C.妊娠妇女 D.40岁以下妇女 E.老年人 参考答案:A 第9题: 分泌大量降钙素的甲状腺癌是 A.乳头状腺癌 B.滤泡状腺癌 C.未分化癌 D.髓样癌 E.转移癌 参考答案:D 第10题: 正常甲状腺24h内I131摄取量应为人体总量的 A.10%~20% B.40%~50% C.30%~40% D.20%~30% E.50%~60% 参考答案:C A2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一个案例,每个案例分别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1题: 患者,女性,45岁,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术后2周,适宜患者的活动是

浅谈肿瘤护理发展趋势的思考

浅谈肿瘤护理发展趋势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9-19T11:24:35.3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廖雪君[导读] 疾病种类繁多、患者病情复杂及患者年龄差距较大为肿瘤患者较为常见的特点 廖雪君(四川邻水县人民医院;638500 四川广安)【摘要】疾病种类繁多、患者病情复杂及患者年龄差距较大为肿瘤患者较为常见的特点,同时患者还需接受长期的化疗及放射治疗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此外,我国现阶段肿瘤护理工作尚存部分问题,对我国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我国肿瘤护理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如将症状管理作为肿瘤护理重点、大力发展肿瘤护理教育等,借此推进我国护理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肿瘤护理;症状管理;连续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74-02 恶性肿瘤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及常见病,针对恶性肿瘤所展开的护理工作也涉及社会、家庭及个人等众多方面。而我国现阶段针对恶性肿瘤的护理工作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针对处于终末期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也处于初期阶段。所以,恶性肿瘤护理工作复杂且艰巨,为从本质上提升肿瘤护理工作质量,应立足于实际,深入研究、思考。 一、症状管理为肿瘤护理重点患者癌症治疗时,化疗及放疗通常会给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护理重点应为对各种因疾病及疾病治疗所引起的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睡眠障碍、疲乏、腹泻、疼痛等身体症状以及抑郁、焦虑、无望、不确定感等消极心理症状。部分症状通常同时出现,且存在协同作用,展现出“症状群”现象,对患者造成较大困扰,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肿瘤护理重点即为开展系统性较强的症状管理,对肿瘤及肿瘤治疗所引起的症状予以评估、评价及干预。其中,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及安德森症状评估表均为较为常见的癌症症状评估工具,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不同症状展开针对性护理。此外,国外相关学者针对具有疲乏症状的癌症患者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借助瑜伽、自行车运动、步行、阻力训练联合力量训练、瑜伽联合气功等运动方式,对患者施以干预第 12 周后,患者疲乏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但此方法长期干预效果尚未确定。 二、重视肿瘤治疗连续护理癌症患者于病情确诊后治疗期较长,所以患者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评价癌症康复效果、护理效果、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为帮助患者病情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开展连续护理治疗尤为重要。国内相关学者针对癌症患者连续护理效果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癌症患者展开连续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疾病疼痛感受,推动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连续护理过程中,肿瘤护士可借助指导癌症患者开展术后机体功能锻炼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使患者可重新适应社会角色及家庭角色,为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社会创造良好条件。肿瘤护士针对处于终末期癌症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应以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环境为主要护理目的,借助临终关怀,使处于终末期癌症患者始终具有良好生活质量、较好的机体功能,并维护癌症患者人格尊严,让患者于护理人员帮助下无痛苦、平静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肿瘤护士除对患者心理状态及身体状态予以及时监测外,也应对患者家属心理予以评估、支持,必要时,肿瘤护士还应稳定患者家属情绪。 三、大力发展肿瘤护理教育依据我国所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教育应同社会发展相适应,大力发展护理教育为开发护理人才资源的关键。护理人员的培养应与国内对卫生保健的实际需求相符合,也应与国内卫生事业发展对护理人员所提出的需求相符合,同时也应同 WHO 对护理所提出的要求相符合。简而言之,大力发展护理教育,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护理人才已为必然趋势。此外,我国护理人才培养应同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并结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制定相符合的教育途径,创建并完善护理人才培养制度,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四、开展患者死亡教育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死亡观,任意生命均有尽头,死亡无法避免,此为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护理人员应让患者转变对死亡的看法,帮助患者主动认知死亡,并坦然接受死亡。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帮助终末期癌症患者于科学指导下合理选择死亡方式,平静、坦然的度过人生最后阶段。由此可知,开展死亡教育尤为重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发展,开展死亡教育越发重要。死亡教育中,应将人们如何挣脱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感、痛苦作为重要教育内容,让人们对死亡形成正确、科学认知。让患者于此教育中明确知晓个人寿命长短并非最重要的,而如何活得有价值、健康才最为重要。进一步而言,开展死亡教育的重点不仅为让人们通过医学角度认知死亡,而是应从广义角度出发开展死亡教育事业,充分认知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死亡教育对象不应仅为临终病人,而是应为全体社会民众,仅有让全体社会民众均对死亡予以正确认知及了解死亡过程,方可于一定程度上激发民众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及对生命价值的探索,有助于人们构建健康的生活观念。但从实际角度而言,面向全体社会民众开展死亡教育仍具有实践方面、认知方面的困难。因此,开展死亡教育应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明确教育重点,逐步开展。 结束语:目前国内肿瘤护理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所以护理工作者需明确护理思路,从战略发展角度出发,发现问题并指导实践,对护理工作中的经验予以不断总结。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及护理模式的逐步转变,肿瘤护理正逐渐成熟,新型肿瘤治疗手段、护理干预模式也获得较大进展。将症状管理为肿瘤护理重点、重视肿瘤治疗连续护理、大力发展肿瘤护理教育、开展患者死亡教育等方式融入至护理事业发展中,不仅可提升护理质量,同时也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华.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OL]. 四川解剖学杂志,2018(03):101-103[2018-10-15]. [1]赵红真.浅谈关于恶性肿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1):197-198. [2] 杨丽丽 . 浅谈我国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J]. 黑龙江医学,2014,38(03):326-328. [4]胡雁.对肿瘤护理发展趋势的思考[J].上海护理,2017,17(01):5-8.

浅谈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浅谈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危及人类生命的最危险的疾病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心身疾病。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不仅取决于其病情和治疗措施,而且与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无论对延长生存期,还是提高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心理护理就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交往中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帮助其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现将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进展概述于下。 1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 1.1否认心理 当通过各种检查诊断为癌症时,不相信自己能得这种病,对医生的诊断持怀疑态度。 1.2焦虑心理 当确诊癌症时,绝大多数患者将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缺乏心理准备,因而精神上会受到严重的创伤,产生紧张、沮丧、焦虑的心理,表现为顾虑重重、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亢进,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1.3恐惧心理 由于癌症患者的病情发展较快,转移较广泛,加之恐惧心理的支配,表现出急于求成的要求,希望能够药到病除,因此患者往往缺乏耐心和信心。 1.4悲观心理 当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好转较慢,再加上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引起的各种不适,及疾病引起的疼痛等,其性格上发生了变化,而且由于疾病的折磨,甚至产生了自杀念头。 1.5求生欲望的心理 有的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变化时,求生的欲望非常迫切,要求医生给最新生产的抗癌药,要求护士发给最大剂量服用。有的患者乱求医,道听途说,访名医,求偏方,关心和注意医护人员查房时的对话,强烈求生欲望的心理,使这些患者情愿忍受放疗、化疗后的副作用所致的痛苦。 1.6迫切希望医学突破的心理

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1672-5085(2010)36-0268-02 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WTO统计,全世界现存恶性肿瘤患者在100万以上[1],故征服肿瘤已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掌握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做好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现对2008.06-2010.06年本院10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其中男性75例,占73.5%,女性27例,占26.5%,年龄30-82岁,文化层次分别为大、中、小学及文盲。疾病种类:肺癌13例,食道癌3例,胃癌25例,肝癌27例,大肠癌20例,乳腺癌9例,淋巴瘤5例。全部病例均经影像学,病理学或(和)细胞学确诊。 2临床心理状态分析 2.1恐惧心理此类患者占55%,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忧心忡忡,失眠多梦。在得知患上肿瘤后,普遍表现出明显的恐惧和绝望的情绪,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至少是难治之症。同时对肿瘤医院或肿瘤科存在着惧怕、排斥的心理,害怕医院就诊。有的患者害怕治疗带来的毁损性后果,如化疗后脱发等,而不知所措,从而出现恐惧感。 2.2否认心理此类患者占30%,这是许多肿瘤患者得知明确诊断后最初阶段的心理反应[2]。他们怀疑和否认医生做出的诊断,为加强

自己的否认想法,会找很多医生反复咨询,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重复做着多项相同的检查,以证实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人都不愿提及自己患的病与肿瘤有关,在人们面前尽量掩饰着内心的痛苦,故意保持平和的神态,给人以假象。 2.3悲观绝望心理此类患者占24%,确诊后,万念俱灰,丧失希望。随着疾病的加重,患者对疾病以至生活失去信心,承受力下降,抱怨自己,感到自己给家庭和他人带来不幸。加之机体长期被疾病折磨,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因而消沉、灰心、情绪低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对一切都不寄希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2.4开朗稳定心理此类患者占9%,为少数,由于其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对疾病有正确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多见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说明文化程度对于肿瘤患者对疾病的自我认识、自我防护和诊治具有较好的配合作用。 3护理措施 3.1鼓励和支持对于悲观绝望和恐惧的病人,精神支持非常重要。如向病人介绍关于癌症治疗的进展信息,让病人了解人类征服癌症的重大突破。向患者介绍一些由于健康的心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奇迹的自愈病例。介绍目前先进的治疗技术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方法。及时用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去感染、影响患者。鼓励患者参加活动,激起患者对生活的热情,积极配合治疗。 3.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患者在长期疾病折磨中,心身均痛苦不堪。所以我们首先要尊重患者的人格,设身处地地从病人角度去感受和理解,多巡

历年真题篇 肿瘤病人的护理六

历年真题篇——第十三章肿瘤病人的护理(六)(47 ~48 题共用题干) (2012)患者,男,68 岁。因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诊断为膀胱癌入院。 47. 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是 A. B 超 B. 双合诊 C. 血尿和膀胱刺激征 D.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E. 膀胱镜和活组织检查 48. 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在给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中,错误的是 A. 保持尿管通畅 B. 定时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 C. 定期行膀胱冲洗 D. 导尿管每日更换一次 E. 用带气囊尿管,以免脱落 (49 ~52 题共用题干)(2015)患者,男,48 岁。支气管肺癌。病理组织报告为“鳞状细胞癌”。 49. 按解剖学部位分类,该癌肿最常见的类型是 A. 周围型 B. 混合型 C. 边缘型 D. 中央型 E. 巨块型

50. 患者进行肺癌切除后,需要进行化疗。输注射化疗药前与患者沟通,最主要的注意事项是 A. 健康教育 B. 评估血管 C. 保护血管 D. 血液检验指标正常 E. 告知患者,并要求签署化疗同意书 51. 患者在输化疗药过程中,突然感觉静脉穿刺处疼痛,紧急处理措施是 A. 安慰患者 B. 检查有无回血,如有回血继续输注 C. 拔掉液体 D. 立即停止输液,做进一步处理 E. 通知医生 52. 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低于多少时应停止化疗或减量 A. 6. 5×10 9 / L B. 5. 5×10 9 / L C. 4. 5×10 9 / L D. 3. 5×10 9 / L E. 2. 5×10 9 / L (53 ~54 题共用题干)(2015)患者,男,45 岁。汽车修理工。间断咳嗽3 个月,无痰。近20 天出现咳嗽加剧,痰中带血,无发热、寒战等症状。查体:T36. 7℃,P78 次/ 分,R19 次/ 分,BP110/70mmHg,浅表未扪及淋巴结。高度怀疑肺癌。 53. 在搜集患者病史资料时,不能遗漏的重要信息是

相关主题